最优灌溉制度论文_邵光成,王志宇,王小军,汤树海,姚怀柱

导读:本文包含了最优灌溉制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冬小麦,制度,最优,水分,灵武,关中,函数。

最优灌溉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邵光成,王志宇,王小军,汤树海,姚怀柱[1](2019)在《基于DSSAT模型的冬小麦最优灌溉制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DSSAT模型在不同年型冬小麦灌溉制度优化中的可行性,利用涟水县水利科学研究站1985—2015年冬小麦生育期降水资料排频适线,得到了降水量经验频率分别为25%、50%和75%对应的设计值,然后选取淮安站2001—2016年期间与3种经验频率对应降水量接近的年份作为代表年——2007—2008年(丰水年)、2006—2007年(平水年)、2011—2012年(枯水年)。通过生育阶段和灌溉次数的不同组合,拟订了15种灌溉制度(T1~T15),借助调参后的DSSAT模型对3种年型冬小麦灌溉制度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经调试后DSSAT品种参数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作物的主要遗传特征。在统筹考虑产量、灌溉用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优的情况下,2007—2008年(丰水年)、2006—2007年(平水年)、2011—2012年(枯水年)均宜选取灌溉制度T3。在BCC-CSM1. 1气候模式下,考虑RCP4. 5、RCP8. 5两种情景,模拟了2030—2095年冬小麦水分产量效应,发现当初始土壤含水率为田间持水率的60%、80%时,T3、T6相对于雨养条件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李应海,田军仓[2](2018)在《膜下滴灌条件下灵武长枣最优灌溉制度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宁夏引黄灌区灵武长枣的最优灌溉制度问题,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膜下滴灌条件下灵武长枣灌水定额、灌水次数和施有机肥量叁因素组合方案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灌水定额为80 m~3/hm~2、灌水次数10次、有机肥量为1 200 kg/hm~2为最优组合方案。(本文来源于《宁夏工程技术》期刊2018年03期)

Loua,Kokolv,Augustin[3](2015)在《基于GIS和CROPWAT的内蒙古河套灌区作物的最优灌溉制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灌溉是促进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农业产粮和收益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河套灌区不同农业年份气候有差异,导致了降水不均。河套灌区全区面临着水资源短缺,降雨少而且降雨随机无规律的问题。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流,为中国北方及西北9省提供用水。黄河流域水资源匮乏严重,水资源占有量人均每年不足500 m3。由于气候变化如近半个世纪降雨的减少等原因,占流域总用水量81%的黄河流域源头变得更加干旱。另外,不断增加的工业、生活和发电等用水加剧了流域水资源的短缺现象。这些原因导致黄河中游和下游地区1972-2008年间河流干涸,比如1997年断流226天。本研究通过利用ArcGIS和CROPWAT软件,分析获得4种夏季作物生育期确定灌水时间和灌水量的最佳灌溉制度,目的是提高作物产量并使田间灌水效率达到70%。河套灌区的主要作物包括玉米、向日葵、小麦和番茄。作物需水量根据8年的气象资料(2001-2008)结合CROPWAT软件分析得到,软件计算时玉米、向日葵、小麦和番茄的起始种植日期分别是2008年4月21日、2008年4月18日、2008年5月15日和2008年4月22日。结果表明2001-2008年间水分亏缺范围在247.4和677.5mm/year之间,同时对每一种作物都计算了相对应的作物系数。参考作物蒸散量(ET0)根据FAO的彭曼方法(Penman-Monteith)确定,有效降雨根据USDA S. C方法计算。研究表明在1-4月份和5-7月份,ETo的变化范围分别是0.47-0.92mm/day和5.73-5.80mm/day。2008年有效降雨在75mm/day和133.8mm/year,并且降雨峰值出现在6月;在整个研究时段,有效降雨在34.2mm/year(2001年)和185.8 mm/year(2004年)之间。2008年玉米、向日葵、小麦和番茄的作物需水量分别是734.1、392.7、525.1和527.4mm/year;在整个研究时段,作物需水在245.6和734.1mm/year之间。(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期刊2015-11-01)

王文佳[4](2012)在《基于DSSAT模型的关中灌区冬小麦最优灌溉制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将计算作物需水量、有效降水量的工具CropWat和模拟不同灌水方案下作物产量反应的工具DSSAT结合起来,利用CropWat计算得出的冬小麦需水量和其生长期间的有效降水量拟定灌溉方案,并将其输入DSSAT中进行模拟分析,得出关中地区不同水平年不同生育期灌水对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土壤蒸发量以及作物蒸腾量的影响,并通过对不同生育期不同灌水定额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确定了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量以及关键灌溉期,最后,通过分析不同水平年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与作物蒸散量的对比关系得出不同水平年的作物高产水分高效灌溉水量区间,并根据此区间范围确定了最终灌溉制度。取得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CROPWAT-DSSAT模拟结果与以往的试验研究和模型模拟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利用该模型计算作物需水量以及模拟不同灌溉制度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是可行的。经过对模拟值与实测值对比分析表明,DSSAT模型对土壤水分变化模拟和冬小麦物候期模拟较为精确,故可以用来模拟水分限制条件下的作物潜在生产力。2)近30年来,冬小麦生长季期间的平均需水量为451.6mm,而有效降水量仅为203.2mm,水分供需比不足50%。降水量与作物需水量在冬小麦生长季期间趋势相对一致,均表现为苗期稍高,越冬期降低,随后在冬小麦返青拔节期开始增高,在收获期稍有回落。从水分供需比来看,在冬小麦越冬期及拔节开花期水分供需比较低,冬小麦缺水较为严重,又由于越冬期冬小麦需水量整体较少,因此,拔节开花期为冬小麦整个生长季期间干旱最为严重的时期。在冬小麦一生中,灌水的最佳时段为播后150天左右,即返青期前后,此时灌水对冬小麦增产作用最大,灌水量以30-60mm为宜,具体数量应根据前期土壤墒情及降水条件进行相应调整。3)为确定不同降水条件下的最优灌溉制度,本文通过P-Ⅲ型曲线从近30年中选出2000-2001年、1980-1981年和2009-2010年分别作为枯水年、平水年和丰水年的典型年进行分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冬小麦产量、土壤蒸发量和作物蒸腾量以及WUE均表现为丰水年略大于平水年,二者均显着大于枯水年,但边际效益表现为平水年>枯水年>丰水年。4)经过对不同生育期灌水对作物产量、土壤蒸发量、作物蒸腾量和WUE等进行模拟分析后发现,返青水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最为显着,其次为拔节水,越冬水和灌浆水影响相对较小,说明返青期为关键灌水期,在缺水条件下应首先保障返青水,并且在土壤墒情较好的情况下可考虑适当取消灌浆水和越冬水。这是由于返青时期正是冬小麦迅速生长阶段,也是冬小麦需水量较大的时期,此时若不进行及时灌溉或者灌水量较少,直接影响作物叶片生长,从而影响冬小麦光合作用最终导致产量下降;冬小麦拔节到开花期为需水量最大的时期,但由于此阶段关中地区降水量也逐步增多,因此相比较而言,返青期灌水更为关键。5)通过对256个灌溉制度的小麦产量效应模拟发现:枯水年以125m(m返青水75mm+拔节水50mm)为最佳灌溉方案;平水年最优灌溉方案为75mm(返青水75mm);丰水年的最优灌溉方案为50mm(返青水25mm+拔节水25mm)。(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期刊2012-05-01)

韩娜娜,王仰仁,孙书洪,周青云,金建华[5](2010)在《运城地区冬小麦最优灌溉制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冬小麦田间试验数据为基础,依据动态规划的原理,建立了冬小麦优化灌溉制度动态模型,通过对试验年和多年平均情况下的优化求解,得到了有限水资源充分利用的优化灌水方案,其中试验年的优化灌溉制度与实测结果相当一致,表明所建立的冬小麦优化灌溉制度动态模型是合理的;其中多年平均情况下优化灌水方案,可供冬小麦田间管理时参考。(本文来源于《现代节水高效农业与生态灌区建设(上)》期刊2010-08-01)

张步翀,黄高宝[6](2008)在《干旱环境下春小麦最优调亏灌溉制度确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河西绿洲灌区春小麦调亏灌溉2年的平均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供水效率和2年后的土壤养分综合指标4个单项参评因子为参数建立单因子评判矩阵,对干旱环境下春小麦调亏灌溉制度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调亏灌溉处理的综合评价指标以HFF处理最高,其次为MFM处理,而以LLL处理最低,但所有调亏灌溉处理综合评价指标均显着高于高水分处理FFF。因此,无论是从作物生产力、水资源利用效率还是水资源和土壤养分的可持续利用方面来说,HFF处理调亏灌溉模式均因其最高的作物生产力和水分利用效率、较高的供水效率(为最大值的96.3%)及较高的土壤养分综合指标(为最大值的97.7%)而具有最高的综合评价指标,成为试区推荐的春小麦全生育期最优调亏灌溉模式,即春小麦孕穗和抽穗期及灌浆—生理成熟期均高水分处理(65%~70%田持)而拔节期重度水分调亏(45%~50%田持),其灌溉定额为440 mm左右(包括晚秋季储水灌100 mm)。(本文来源于《灌溉排水学报》期刊2008年01期)

牛永华[7](2007)在《晋中地区冬小麦最优灌溉制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在晋中地区对冬小麦进行的四种灌溉制度试验对比,研究了灌溉制度对冬小麦产量构成及最终产量、节水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灌叁水处理的已经基本能够满足高产小麦对水分需求,是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也是最经济高效的节水灌溉方式。文中提出了一套适合华北半湿润偏旱井渠结合灌区冬小麦节水效益型灌溉制度。(本文来源于《山西水利科技》期刊2007年02期)

宋朝红,崔远来,罗强[8](2005)在《基于遗传算法的非充分灌溉下最优灌溉制度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的作物最优灌溉制度的非线性规划模型。针对模型中目标函数高度非线性的特点,提出利用十进制编码的混合遗传算法来进行求解,并提出了有条件的随机生成的初始种群生成方式以及伪随机变异方式来处理线性约束条件的策略。实例研究表明算法以及约束的处理策略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灌溉排水学报》期刊2005年06期)

刘增进,李宝萍,李远华,崔远来[9](2004)在《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与最优灌溉制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不同水分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和耗水特性的影响,在大田生产条件下对冬小麦进行了非充分灌溉试验,以冬小麦大田试验数据为基础,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了冬小麦水分生产函数;通过耗水资料的分析整理,揭示了冬小麦的水分效应及耗水规律;依据动态规划原理,建立了冬小麦最优灌溉制度动态模型,提出了两种水文年型(50%和75%)的冬小麦节水灌溉模式,对北方冬麦区田间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04年04期)

缴锡云,雷志栋,李少华,郭虎将,路素梅[10](2002)在《冬小麦膜孔灌溉的最优灌溉制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1998年10月至1999年6月在沧州市郊区进行的灌溉试验资料,得到了干旱年份冬小麦膜孔灌溉水分生产函数,建立了优化模型,并针对不同的可利用水资源量,通过计算得到了最优灌溉制度。(本文来源于《河北水利水电技术》期刊2002年01期)

最优灌溉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宁夏引黄灌区灵武长枣的最优灌溉制度问题,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膜下滴灌条件下灵武长枣灌水定额、灌水次数和施有机肥量叁因素组合方案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灌水定额为80 m~3/hm~2、灌水次数10次、有机肥量为1 200 kg/hm~2为最优组合方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最优灌溉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1].邵光成,王志宇,王小军,汤树海,姚怀柱.基于DSSAT模型的冬小麦最优灌溉制度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19

[2].李应海,田军仓.膜下滴灌条件下灵武长枣最优灌溉制度的试验研究[J].宁夏工程技术.2018

[3].Loua,Kokolv,Augustin.基于GIS和CROPWAT的内蒙古河套灌区作物的最优灌溉制度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

[4].王文佳.基于DSSAT模型的关中灌区冬小麦最优灌溉制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2

[5].韩娜娜,王仰仁,孙书洪,周青云,金建华.运城地区冬小麦最优灌溉制度研究[C].现代节水高效农业与生态灌区建设(上).2010

[6].张步翀,黄高宝.干旱环境下春小麦最优调亏灌溉制度确定[J].灌溉排水学报.2008

[7].牛永华.晋中地区冬小麦最优灌溉制度研究[J].山西水利科技.2007

[8].宋朝红,崔远来,罗强.基于遗传算法的非充分灌溉下最优灌溉制度设计[J].灌溉排水学报.2005

[9].刘增进,李宝萍,李远华,崔远来.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与最优灌溉制度的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4

[10].缴锡云,雷志栋,李少华,郭虎将,路素梅.冬小麦膜孔灌溉的最优灌溉制度[J].河北水利水电技术.2002

论文知识图

与常规灌溉制度相比最优灌溉制度...与常规灌溉制度相比最优灌溉制度...不同降水年型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计算机优化决策系统模块图灌区大系统优化配水分解协调模型日照h与腾发量之间的关系图

标签:;  ;  ;  ;  ;  ;  ;  

最优灌溉制度论文_邵光成,王志宇,王小军,汤树海,姚怀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