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区电特性图像测量系统及其均匀度分析

微区电特性图像测量系统及其均匀度分析

一、面向微区电特性及其均匀性分析的图像测量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陈阳正[1](2021)在《气水两相流位移电流相位层析成像方法与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气水两相流是天然气开采及运输过程中常见的流型形式,受地质条件的影响,页岩气藏具有高矿化度的特点。当面对这类含高矿化度水的气水两相流,传统电学层析成像(Eelectrical Tomgraphy,简称ET)问题的非线性会加剧,为了解决这一局限性,本文研究了基于位移电流相位层析成像技术(Displacement Current Phase Tomography,简称DCPT)的可视化测量系统,DCPT属于ET的范畴,和ECT(Electrical Capacitance Tomography,简称ECT)同为非接触式无损检测技术,其具有全新的灵敏度理论-介质损耗因子灵敏度理论,能够适用于含高矿化度水的气水两相流的可视化测量。本文分别从理论分析,仿真建模,实验研究手段,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流型成像策略的气水两相流DCPT可视化测量系统。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阶段性成果如下:首先,结合本课题的研究背景以及ET技术的相似性,简介了ET技术,且从传感器结构、测量及采集电路、图像重建算法这三个方面对目前ET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传统ET技术的非线性问题。然后,从DCPT系统原理出发,研究了DCPT的数学物理模型和灵敏度理论,并给出了灵敏度系数的计算式。根据实验中所用到的管道和电极结构参数,在COMSOL多物理场仿真软件中建立了DCPT传感器模型。其次,基于前面构建的仿真模型,对不同含率的偏心流、层流以及其他常见流型,在电导率为0.1S/m的水环境下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DCPT相较于ECT具有更广泛的线性化假设区间,重建图像的位置和轮廓更加接近真实介质分布,通过采用LBP和Landweber算法对不同流型的气水两相流的重建图像对比,发现当流型为分层流(分界面连续)时,LBP算法的重建图像效果更好,而Landweber算法图像模糊无法辨识流型,但对于非分层流Landweber算法重建效果要优于LBP,因此提出了分流型成像策略,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策略的有效性,提高了图像重建质量。再次,系统硬件方面,设计了稳定性好,噪声低的导纳角测量电路、多电极阵列开关控制电路和模数转换电路,软件方面设计了基于QT和MATLAB混合编程的气水两相流DCPT可视化测量系统的上位机软件。最后,通过实验评估了导纳角测量电路重复测量的稳定性,并通过模拟不同流型的气水两相流,验证了分流型成像策略的DCPT可视化测量系统的有效性。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本文的气水两相流DCPT可视化测量系统能够准确反应截面介质分布。

杜知了[2](2021)在《基于近场微波显微术的薄膜无损检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材料的电磁特性与其微观结构、缺陷和成分变化有关。然而传统的测量方式是在工作波长的尺度上进行的平均测量,对局部结构和成分变化不敏感。局部变化会显着影响小型化器件的性能,尤其是随着频率的增加,这种影响难以解决。近场微波显微术的无损表征技术已被证明是研究局部电学特性变化的有效方法。本文基于同轴谐振腔理论,对近场扫描微波显微系统的四分之一波长同轴谐振腔进行了仿真优化,提高了谐振腔的品质因数和传输系数,减小了谐振腔的反射系数。通过CST仿真软件对影响谐振腔S参数的一些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如探针尺寸、腔体长度、内导体长度以及孔径大小等。了解这些参数的变化对谐振腔的性能造成的影响,有助于设计实物尺寸图,旨在制作出性能优良的同轴谐振腔。近场扫描微波显微系统的主要核心在于探测针尖-样品的相互作用,本文基于近场微波理论和谐振腔微扰理论,结合COMSOL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薄膜与针尖近场微波响应的电磁仿真模型,以模拟尖端和被测样品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近场微波测试结合电磁仿真的方式,可以获取薄膜的电磁参数。此外,还对不同样品情况下,针尖电场的分布进行了分析。对薄膜变化的电导率、厚度以及不同衬底材料和厚度对系统品质因数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与讨论。设计并搭建了非接触式、小型集成化的近场扫描微波显微镜测试系统。所有的设备都被集成到一个机箱内,实现了小型化和便携式。其次优化同轴谐振腔的制作,便于使用夹具将其固定,从而使测量值更加稳定可信。另外对中心导体进行内部优化,减小针尖与样品误撞时给针尖带来的伤害。软件方面,使用图形编程软件Lab VIEW制作了程序控制面板,每个主体功能都单独成为模块。利用设计的测量薄膜厚度的方案,实现了测量薄膜厚度的目标。此外,从多方面对薄膜样品进行了表征,包括其长度、均匀性以及形貌。通过测试装置结合有限元仿真的方式,成功地提取了导电薄膜的电导率,并且与四探针测试仪测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系统以较小的测试误差,换取了对薄膜的局部测量和无损检测。其次本文优化了镜像电荷法测介电常数的方法,将其从一个不可解的无穷级数求和式简化为一个确定的解析式,成功获取了样品介电常数的实部和虚部。

柴豪杰[3](2020)在《樟子松方材高频真空干燥热质模型及干燥效能提升研究》文中认为由于木结构建筑具有天然、低碳环保、环境调控等诸多优点,因此备受人们青睐,需求逐年递增,对用于木结构的大断面构造材的需求相应增大。对这些木材进行高效、高品质干燥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诸多干燥技术中,高频真空干燥技术结合了高频干燥与负压干燥的优点,是这些木材理想的干燥方式。然而,木材高频加热过程中温度分布均匀性差,若操作不当会使其加剧,严重影响干燥质量和效能;高频真空干燥过程中,木材含水率、应变等无法实时在线检测,制约着干燥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干燥技术研究的发展;此外,需要研究木材适宜的预处理技术,以改善其渗透性、有效抑制干燥开裂、提高高频真空干燥质量和效能。鉴于此,本文以适用于木结构建筑立柱的端面120mm×120mm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Litv.)小径木含髓心方材为试材,以解决上述问题为目标,建立、求解及验证高频真空干燥过程中的传热传质模型,在此基础上对高频加热均匀性改进措施进行探讨、以提升高频加热效能,实现高频真空干燥过程中木材含水率分布变化预测及干燥应变检测,以优化并可靠实施干燥工艺、提升干燥效能;对试材进行干燥前的热湿预处理,以改善渗透性、抑制干燥表裂、提升干燥效能。不仅对优化干燥工艺、提高干燥品质、提升干燥效能意义重大,而且能为干燥过程精准自动控制提供依据。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高频加热干燥相关模型建立求解常用的木材热学、介电性能等参数的检测及含水率和温度对其影响规律解析。对樟子松不同含水率、不同温度下的导热系数,及不同纹理方向、不同含水率下的介电性能参数进行检测,分析含水率、温度及纹理方向对樟子松导热、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介电常数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其中纤维饱和点之下呈指数关系,纤维饱和点之上呈线性关系。分别得到精度较高的导热系数、介电常数关于含水率、温度的回归方程。导热系数计算值与实验值的相关系数为93%;介电常数各回归方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99.1%、99.5%、99.8%,符合程度良好。(2)高频加热过程中木材内部传热模型及加热均匀性改进研究。利用有限元法建立相关模型,并进行求解、验证及分析;在此基础上,改变模型中极板间距、供电极板面积、介电常数、加热时间、材堆长度和宽度等参数,求解分析各参数对材堆高频加热均匀性的影响;最后提出木材高频加热均匀性改进方案并验证改进效果。结果表明:①模拟与实测温度的均方根误差(RMSE)值的变化范围为0.0074-0.074;对比模拟与实测加热速率的误差分析,干燥前期和后期精度较高,误差在2%-4%之间,在纤维饱和点附近误差为21.8%;整体上模型精度良好,可以很好地预测高频加热过程中木材温度分布变化。②材堆温度分布,在厚度方向上,呈现中心层温度(62℃-70℃)最高,上、下表层温度(50℃-56℃、50℃-55℃)最低;在长度方向上,中心温度(53.5℃-65.4℃)低于两端温度(50.7℃-68.6℃);在材堆与接地极板间放置一层已干燥的一定厚度薄板,且木材、干薄板、极板间不留间隙;极板面积与材堆水平截面积相同相适、高频连续加热时间控制在5min-15min之间,加热均匀性最佳。③高频加热均匀性改进后,供电与接地极板间的电磁场分布均匀性、材堆加热均匀性都明显提高,试材中心位置与长度、宽度、厚度方向的温差分别缩小7.6℃、1.7℃、3.4℃,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加热效果更为理想。(3)高频真空干燥过程中木材传质模型研究。基于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算法,利用实时在线测量的数据构建模型,把干燥时间、测点位置和木材内部温度、水蒸气压力作为BP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量,预测干燥过程中木材含水率的变化。结果表明:模型结构为4-6-1(输入层-隐含层-输出层),训练样本的决定系数R2和均方差分别为0.974和0.07355,说明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与实验值进行对比,预测值基本符合实验值的变化规律和大小,误差分布在2%左右,沿试材厚度方向上含水率各测点预测误差分布在2%之内,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对高频真空干燥过程中木材含水率的变化进行仿真预测。(4)高频真空干燥过程中木材应变分布及变化研究。结果表明:①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与传统应变测量手段相比,测量精度可提高1.7%-5.3%,能够设置于改装后的高频真空干燥设备,实现干燥过程中木材应变的在线监测。②弦径向干缩率随含水率下降而增大,干燥后期,相同含水率时弦向干缩率近似于径向的2倍。③干燥前期,应变较小且分布比较均匀;干燥后期,受年轮、早晚材材质差异的影响,径向分布比弦向更分散;径向分布呈两端为压缩应变,中心部位为拉伸应变;弦向分布呈左侧为拉伸应变,右侧为压缩应变。(5)热湿预处理对木材高频真空干燥效能影响的研究。在高频真空干燥前,分别对试材进行饱和湿空气、常压饱和蒸汽软化处理及继后变定处理(在软化状态拉应力下产生拉伸塑化变定即拉伸机械吸附蠕变,相应产生应力松弛,进而抑制开裂),探讨软化处理及变定处理对含水率分布、干燥速率、干燥开裂以及干燥应变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①饱和湿空气及常压饱和蒸汽软化处理使得试材初含水率降低2.6%-6%;含水率分布更加均匀,干燥后试材横断面含水率偏差,素材为2%,预处理材小于1%;干燥速率提高,素材、饱和湿空气处理材及常压饱和蒸汽处理材的干燥速率分别为0.268%/h、0.333%/h和0.398%/h;该方法能降低试材干燥应变,减少试材开裂,但不能完全抑制开裂。②继软化处理后的变定处理可以在适当的工艺条件下抑制表面开裂,有效改善樟子松试材的干燥质量;对比分析不同预处理工艺的干燥质量,得到较适宜处理工艺为:90℃饱和湿空气软化处理12h后,干球温度120℃、湿球温度90℃条件下变定处理8h。

马悦[4](2020)在《基于电导率及介电原理的冻融环境下土壤盐分、水分传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针对冻融环境条件下,测定土壤中的盐分、水分含量,设计构建出冻融装置及测试设备;系统研究时域反射仪(TDR)测定土壤含盐量时,温度、土壤密度、含水量对土壤电导率的影响,确定不同温度下土壤电导率与盐含量的关系曲线,获得TDR传感器分别测定NaCl、Na2SO3、Na2CO3、KCl、Ca(HCO3)2和MgSO4六种盐分合适的测试温度范围、含水量范围、盐分含量范围、盐分标定公式及其相关系数。对比烘干法获得的含水量数据,对TDR、频域反射仪(FDR)传感器进行标定,达到提高土壤含水率测定精度的目的。基于电导率及介电原理的冻融环境下土壤盐分、水分传感研究对于实现冻融条件下土壤盐分、水分的快速监测和预报,研究寒区土壤环境,解决寒区地质冻害问题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以TDR传感器、FDR传感器作为盐分、水分的传感元件建立了冻土环境下土壤盐分、水分监测系统,此系统主要由冷冻箱、土箱、温度控制系统、水盐给排系统、检测监测系统、电路控制系统构成。温度对土壤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盐分含量、土壤样品密度相同时,随着温度的降低,土壤的电导率显着降低,0℃以上时土壤电导率与温度呈线性关系,土壤温度降低到0℃以下,土壤电导率呈非线性关系。土壤样品密度对土壤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盐分含量、温度相同时,随着土壤样品密度的增加,土壤电导率显着增加,但是土壤样品增加到一定密度,土壤电导率相似,在一定的土壤样品密度范围内,土壤样品密度对于测定土壤电导率的影响可以忽略。通过标定土壤中的盐含量,获得了土壤电导率与盐含量的关系式及其相关系数,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样品密度、含水率相同时,随着盐分含量的增加,在温度相同时,土壤电导率显着增加;随着温度的降低,土壤电导率与盐含量的关系式的相关系数明显降低,含水率对于标定土壤中的盐含量具有重要作用,含水率增加到10wt.%,测定盐含量时的相关系数和盐含量范围明显增加,含水率10wt.%测定土壤中盐含量时的相关系数最高,是测定盐含量较优的含水率。土壤中NaCl的测试温度范围为-20℃~20℃,土壤含水率为10wt.%时,土壤样品的密度范围为1.21 g·cm-3~1.51 g·cm-3。土壤中含水率从2wt.%增加到10wt.%,NaCl含量范围从0-1wt.%增加到了0-5wt.%,土壤电导率与NaCl含量关系式的相关系数由0.8888-0.6613(含水率2wt.%)增加到了0.9992-0.9879(含水率10wt.%)。与四电极法测定土壤中NaCl含量的分析结果相比较,TDR法测定土壤中的NaCl具有更高的相关系数及更宽的线性测定范围,TDR传感器是测定土壤中盐分含量较优的测定方法。土壤中Na2SO3的测试温度范围为-12℃~20℃,土壤含水率为10wt.%时,土壤样品的密度范围为1.22 g·cm-3~1.52 g·cm-3。Na2SO3含量测定范围为0-3wt.%,土壤电导率与Na2SO3含量关系式的相关系数由0.9662-0.5609(含水率5wt.%)增加到了0.9974-0.9861(含水率10wt.%)。土壤中Na2CO3的测试温度范围为-18℃~20℃,土壤含水率为15wt.%时,土壤样品的密度范围为1.35 g·cm-3~1.68 g·cm-3。随着水含率从5wt.%增加到15wt.%,Na2CO3含量测定范围从0-3wt.%增加到了0-5wt.%,土壤电导率与Na2SO3含量关系式的相关系数由0.9843-0.6212(含水率5wt.%)增加到了0.9978-0.9868(含水率10wt.%)。土壤中KCl的测试温度范围为-19℃~20℃,土土壤含水率为5wt.%时,土壤样品密度范围为1.19 g·cm-3~1.49 g·cm-3。土壤含水率在5wt.%到15wt.%的范围内,KCl含量测定范围为0-5wt.%,随着含土壤水率从5wt.%增加到10wt.%,土壤电导率与KCl含量关系式的相关系数由0.9918-0.9329增加到了0.9986-0.9828。土壤中Ca(HCO3)2含量的测定温度范围为-19℃~20℃,土壤含水率为15wt.%时,土壤样品密度范围为1.35 g·cm-3~1.68 g·cm-3。含水率从5wt.%增加到15wt.%,Ca(HCO3)2含量测定范围均为0-5wt.%,随着含水率从5wt.%增加到10wt.%,土壤电导率与Ca(HCO3)2含量关系式的相关系数由0.9782-0.7892增加到了0.9995-0.9808。土壤中MgSO4含量的测定温度范围为-17℃~20℃,土壤含水率为10wt.%时,土壤样品密度范围为1.21g·cm-3~1.51 g·cm-3。土壤含水率从5wt.%增加到15wt.%,Mg SO4含量测定范围均为0-5wt.%,随着含水率从5wt.%增加到10wt.%,土壤电导率与MgSO4含量关系式的相关系数由0.9935-0.9553增加到了0.9938-0.9821。采用Matlab多项式拟合方法对土壤含水率分别为5wt.%、10wt.%及15wt.%时所得土壤电导率、盐含量、温度三种参数进行了拟合,获得了相应的拟合方程式及相关系数。TDR和FDR传感器测定出的含水量显着低于土壤的实际含水量,TDR和FDR标定土壤含水量的方程式分别为y=0.2222+0.7494x和y=-0.8178+0.9519x,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01和1.0。与TDR传感器标定结果相比较,FDR标定方程式的R值更高,表明在土壤含水量测定方面,FDR传感器优于TDR传感器,可以更好的反映土壤中的实际含水量,采用FDR传感器检测得到的含水量数据更可靠。

丁明亮[5](2020)在《提高电阻抗层析成像空间分辨率的算法研究及应用》文中指出电阻抗层析成像(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可视化检测技术,具有无侵入性、实时无损、功能成像和经济性的优势,特别是EIT技术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的高时间分辨率使其在许多重要领域得到应用。然而,EIT技术固有的“欠定”问题和“软场”效应,使其空间分辨率远低于目前许多已有的层析技术,如CT(Computed Tomagraphy)、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这使EIT技术的可应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在被测对象结构复杂和低信噪比等条件下难以应用。因此,提高EIT技术的空间分辨率一直是该领域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本论文的核心聚焦在克服因EIT技术的“欠定”问题和“软场”效应所导致的不确定性等关键问题上,应用新型算法提高EIT的空间分辨率。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具体如下:1、灵敏度矩阵的优化研究。灵敏度系数反映了被测物场中各像素对于物场边界激励和测量的响应能力,是EIT技术中重要的先验信息。灵敏度系数构成的灵敏度矩阵在EIT可视化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重建图像的空间分辨率,但是目前EIT重构算法中主要使用电导率均匀分布时的“空场”灵敏度矩阵,灵敏度矩阵的作用发挥的不充分,直接增加了EIT重构被测对象的求解误差。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先验信息的灵敏度修正算法,利用快速模糊C均值算法和先验信息修正灵敏度矩阵中相应列的灵敏度系数;为了改进灵敏度系数对于非线性变化的响应能力,进一步提出了基于二阶灵敏度系数矩阵的图像重建算法,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新方法的有效性;尤其所提出算法对离散分布的小目标的重构能获得很高的空间分辨率。2、针对EIT过程固有的不确定或模糊特征,首次把模糊优化应用到EIT领域并提出一组实现算法。通过揭示EIT过程中隐藏的模糊特征,即灵敏度系数的不精确性、测量数据的不完整性和目标函数的不一致性等,分析了使用模糊隶属度表示模糊特征的合理性和可解释性,从而把模糊优化作为实现EIT可视化和目标重构的新手段。通过分析不同的应用条件以及EIT本身的可实现能力,把模糊优化的应用又进一步分为:约束模糊型、目标模糊型以及模糊系数型,并据此分别建立了对应的EIT优化模型并设计了实现算法。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对称模糊线性规划对离散小目标有很高的空间分辨率和较强的鲁棒性;非对称模糊线性规划算法对连续目标也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而在目标函数中加入适当的约束条件后,模糊优化模型有更强的模拟能力有利于先验信息的应用。3、基于Bregman散度的L1-范数优化和伪迹修正。EIT用于肺部成像时,在利用结构先验信息进行空场重置后,场域内局部的电导率变化满足空间稀疏性的特点,引入L1-范数作为约束惩罚项以获得较清晰的重建目标。基于Bregman散度对于目标相似性更强和更一般的度量能力,并结合L1-范数能够有效地改善EIT欠定问题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Bregman散度的优化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邻域信息和快速模糊聚类的无监督图像质量评价指标。针对EIT可视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伪迹问题,提出利用先验信息和邻域信息来进行修正的策略,从而提高成像的精确性。对文中提出的重建算法和评价指标都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4、如何把EIT技术用于医学领域实现疾病的可视化诊断和床旁监护,一直是EIT领域的研究重点和难点。为了能有效识别出肺癌早期的功能性病变,提出了基于先验信息的“EIT+CT”检测模式。以人体肺部组织结构及电学特征作为先验信息进行空场重置,获得了更精确的灵敏度系数矩阵,进而提高了测量数据的敏感性。仿真实验和静态实验也验证了在空场重置后,EIT对场域内局部电导率变化更敏感,利用本文提出的重建算法可以检测出很小的局部变化,表征了基于先验信息的“EIT+CT”检测模式在肺部疾病的早期诊断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针对测量值提取的一维特征能直观反映病变对不同电极的影响程度和敏感性。为了更好的逼近人体真实分布,对三维肺部模型构建及三维场域内灵敏度进行了初步研究。将3D打印技术应用到医学领域的EIT模型制作,为获取肺癌病理电学特性大样本提供了平台。

李凯[6](2020)在《热场调控电流体喷射打印机理与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微纳器件与系统集成度的不断提高,微纳器件逐渐从单一平面结构发展为三维结构。微纳尺度三维结构在电子信息、生物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制造技术对三维微纳器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电流体喷射打印具有分辨率高、材料适应性广、工艺简单等优点,是制备三维微纳结构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三维微纳结构的电流体喷射打印普遍采用逐层累加构筑的方式,获得的结构多存在尺度限制及结构缺陷。本文基于电流体动力效应和流体传热理论,提出了热场调控电流体喷射打印新方法,实现了 PCL/PVP复合生物支架和高深宽比亚微米PZT针形结构的打印制造。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如下五部分:(1)研究了热场调控电流体喷射打印的机理,基于电流体动力效应和流体传热特性,分析了电喷射流的受力,建立了热场-电场-流场复合作用下电喷射流的数值仿真模型,分析了多场复合作用流体的电荷运动行为及射流速度演变规律,研究了热场粘化-细化射流的作用机制,获得了流体内因溶剂挥发引起浓度-粘度的变化规律,仿真研究了温度、电压、流量对射流形成的影响,揭示了关键工艺参数对射流形状和尺寸的作用机理,获得了稳定射流形成的参数范围。(2)建立了电喷电流与射流参数的在线测量与反馈控制方法,研发了热场调控电流体喷射打印设备,根据仿真研究获得的热场参量与射流行为的匹配规律,研制了热场调控装置,开发了电喷打印喷头,研制了电流测量装置,分析了不同模式打印下电喷射流的电流特征,研究了脉冲频率、流量对射流电流及打印结构尺寸的影响规律,实验得出了易于获得稳定可控射流及高一致性打印结构的电流范围,通过合理选择电流范围并在线调整流量,实现了多种石墨烯微结构的打印制造,开发了打印设备的控制系统,实现了设备功能模块之间的协同控制,提高了打印设备的操控性。(3)研究了 PCL/PVP复合支架的热场调控电流体喷射打印工艺,探明了关键工艺参数对射流行为和打印结构的影响规律。分析了热场-电场-流场复合作用的粘化、细化射流和固化结构的作用机理,以聚合物溶液为功能材料,研究了温度、电压、流量和水平拉伸速度对热场调控电喷射流行为和打印结构特征的影响规律,打印成形结构尺寸与温度、电压、水平拉伸速度成反比,与液体流量成正比。打印了最小特征尺寸为700nm的二维图形和表面形貌均匀的高深宽比结构,制备了具有细胞尺度纤维且纤维间距有序、可控的PCL/PVP复合生物支架,软骨细胞培养结果显示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4)研究了 PZT微针的热场调控电流体喷射打印工艺,探明了关键工艺参数对高粘立体射流柱和打印结构的影响规律。以PZT溶胶为功能材料,研究了温度、电压、垂直拉伸速度对热场调控电喷立体射流行为及尺寸的影响规律,探究了多场复合驱动高粘PZT柱状结构牵引形变的作用机制,研究了电场强度、间距等参数驱动牵引形变的影响规律,打印制造了具有空间几何特征的PZT微针,打印速度30 mm·s-1,最小特征尺寸为500nm、深宽比为200,展示出热场调控电流体喷射打印方法在亚微米尺度压电针形结构制造中的潜力。(5)研究了 PZT微针的力学及压电性能,探究了 PZT微针的后处理工艺,XRD、EDS、拉曼光谱和TEM测试表明烧结后的PZT微针获得了(100)方向择优取向的标准多晶钙钛矿晶体结构,并且结构内部致密无缺陷。打印制造的PZT微针最大延伸率高达6.97%、杨氏模量为32 GPa,压电常数d31为236.5×10-12CN-1,显示了高柔性和高压电特性。热场调控电流体喷射形成的少溶剂且高粘PZT立体射流柱,减小了后处理中因溶剂挥发引起的结构内部空洞与表面粗糙,抑制了结构的表面缺陷。打印了用于气流测试的PZT微纤毛,研发了 PZT微纤毛气流测试系统,测试分析了不同风速下PZT微纤毛的压电响应,实现了低风速下的感知,为气流传感器的设计制造提供了可行方案。

罗威[7](2017)在《二维TMDs表面掺杂及其异质结输运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墨烯具有独特优异的性质,其在电子器件、光电器件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因石墨烯具有零带隙,开关比较低,而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MDs)材料带隙在1至2 eV之间,具有极高的开关比。论文结合石墨烯和二维TMDs的特点,着重研究了二维TMDs的表面掺杂及其异质结输运特性,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结合石墨烯及二维TMDs的物理性质,介绍了其在特定领域的应用。针对石墨烯及二维TMDs器件特性单一等问题,提出了掺杂改性以及异质结器件等研究,并着重总结了表面掺杂调节二维材料输运性能的优势以及应用范围,还讨论了二维材料、异质结器件的制备方法以及性能表征的设备以及流程。2.采用机械剥离法制备出了多种单层及少层二维硫族化合物薄膜,并利用标准的电子束曝光工艺,制备了石墨烯、MoS2、MoSe2以及MoTe2场效应器件,测试了其场效应性能,通过电子束热蒸发在器件表面蒸镀MgO薄膜,发现MgO薄膜对石墨烯和二维硫族化合物的表面电子掺杂特性。结合MoTe2材料的p型主导导电特性,利用MgO的表面电子掺杂成功制备了p-n型互补高增益逻辑器件,经测试其电压增益高达26,制备的器件开关比达2.1×104。利用MgO的表面电子掺杂成功制备了MoTe2的面内p-n结器件,其p-n结结区具有明显的光电响应,光电响应度达1.2 mA/W。结论展示了二维硫族化合物结合氧化物在集成电路中具有极大的优势。3.采用定点转移的方法制备了石墨烯/WSe2、WSe2/ReS2、石墨烯/MoSe2/石墨烯的范德瓦尔斯异质结样品,并采用电子束曝光工艺制备了金属电极,从而得到了异质结器件。在研究石墨烯/WSe2异质结器件过程中,发现石墨烯/WSe2异质结器件的两个界面都具有光电响应,结果表明异质结器件中存在一种类似n-p-n的结构。另外,发现异质结器件接触界面光电响应随偏压发生非线性变化,分析不同偏压下其能带结构特点,发现异质结接触界面处电场的改变会影响光电响应非线性变化。另外,实验还发现石墨烯/MoSe2/石墨烯异质结在背栅调控下具有极高的光电响应率,对于不同层数MoSe2的三明治异质结器件,光电响应特性不一致。4.在SiO2/Si(300 nm/0.5 mm)基底上制备了底电极(Ti/Au)以及金属Ni,通过热氧化的方法制备NiOx薄膜,再采用范徳瓦尔斯力转移方法制备出MoS2和热氧化Ni薄膜的异质结,并采用电子束曝光工艺制备金属电极,得到了MoS2与热氧化Ni薄膜异质结器件。电学表征发现,该异质结具有背栅可调的类似二极管的IV性质,分析表明该异质结是一个MoS2场效应管和一个MoS2/NiOx/Ni异质结的组合。光电表征表明,该异质结具有良好的光伏性能,光电响应度达5 mA/W。进一步的微区光电流表征表明,MoS2/NiOx/Ni异质结具有均匀的光电响应。由于金属Ni可以做成任意形状,实验发现该异质结特别便于集成,这对于阵列光电探测器的制备具有特别意义。

李怡凡[8](2011)在《视觉测量技术在数控折弯加工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数控刀模折弯机床是利用伺服系统对各种类型刀模进行加工,形成无规则和独立或者有规则排列重复的各种图形的轨迹。这些图案广泛用于各种各样的行业中,例如产品图标、玩具车盒等。由于刀模的弹性、材质和高速加工速度等因素,造成加工过程中刀模成形在一定程度上有较大的形变,线迹与预先设定的加工轨迹往往难以吻合。刀模成形后与设计图案存在着误差,产生误差的因素很多,而加工过程刀模变形的数学模型难以建立,一般只能根据该行业专家的经验,使用经验值补偿的方法,减少刀模加工成形形状与设计图案的误差,但对于要求较高的场合,尤其是复杂图案,存在的误差还有一定的随机性。因此,研究如何精确跟踪刀模在加工成形过程中的误差修正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工业领域越来越多采用机器视觉技术解决特定场合需要,国内外还未见针对本研究对象加工过程的相关研究成果,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和实验分析,采用机器视觉技术来解决数控刀模折弯加工存在的问题。本文对刀模加工轨迹进行实时图像采集和处理、跟踪、定位,实现对其加工轨迹动态修正,使加工图案满足设计要求。在实时采集的成形工件图像的基础上,进行彩色图像灰度化、滤波、边缘检测等处理,提取成形工件图像的边缘,采用基于改进型的矩度阵或前后向加后向差的拟合亚象素定位方法,对边缘轮廓进行亚象素级的精确定位,获取精确的轨迹参数,通过对在线运动跟踪算法的分析,提出了在线运动预测跟踪方法,并应用到目标上。实验分析并验证了亚象素级边缘定位及预测跟踪算法的结合,能够精确的对刀模在加工过程中实时跟踪,获得补偿值,形成稳定、高精确的运算,实现数控折弯机床在线视觉测量和自动控制。系统将FPGA嵌入PowerPC控制器的IP核,利用QT源包和开源机器视觉包OpenCV设计跨平台软件界面,便于系统移植。本软件系统将所需的视觉测量算法引入数控折弯机床中实现对刀模加工轨迹的跟踪及精确定位计算,获得相应位置的偏差值,进而将偏差值反馈回系统来实时修正、计算、实用效果好。

赵丽敏[9](2011)在《探针游移对测试大型硅片微区薄层电阻的影响及仿真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阻率是半导体材料中一个很重要的性能指标,通过对它的测量可以得到半导体材料的掺杂浓度等重要信息,而且直接影响到生产出来的器件的性能。因此,微区电阻率的测试成为芯片加工之中的重要工序。四探针技术是测量半导体电阻率的专用测量手段,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它不仅包括丰富的理论,而且已经在半导体生产工艺中获得了广泛应用。作为集成电路测试手段的四探针技术有着重要的应用,为了适应集成电路快速发展的需要,对半导体材料提出了更高的检测要求:不仅要简便、快捷、准确,而且必须符合每个工艺流程的需要。这不仅需要完善的设计工具和稳定的工艺制备能力,还需要可靠性好、精度高的测试手段。论文首先介绍了四探针技术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未来趋势、四探针测试法的应用及分类,并分析各种方法的原理和特点;详细分析了四探针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重点讨论常规直线四探针法、改进范德堡法和改进Rymaszewski四探针测试方法;分析了直线四探针法和方形四探针法探针游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进行了对比;论述了仿真技术的定义、基本框架和工作流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四探针测试系统的原理,并设计了系统的部分关键电路,最后利用仿真技术进行仿真。本课题完成的工作如下:1.系统地分析了四探针测量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主要讨论了用有限元法对半导体样品的厚度修正。2.就测试细节而言,包括测试电流的选择,探针的选择,探针的位置等做了进一步的研究。3.研究了直线四探针法和方形四探针法探针游移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4.利用仿真技术设计了四探针测试系统,并实现了对一个测试区域的测量,计算得到了探针游移的误差。

汪鹏[10](2011)在《半导体薄层电阻测量新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学技术及半导体产业的飞速发展,以单晶硅为衬底的集成电路集成度越来越高。硅片材料的直径越来越大,同时图形不断微细化,电路尺寸日益缩小,这些都对晶体材料的电学特性、机械特性等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电子器件的很多参数与电阻率及其分布的均匀性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器件电阻率的测试成为芯片加工中的重要工序。硅片薄层电阻率的测量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目前四探针测量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对于大片电阻率的测量,四探针法机械运动误差大、测量速度慢、使用效果不佳。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EIT技术应用于半导体薄层电阻率测量中,采用神经网络实现电阻率分布图像重建。电阻抗成像(EIT,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图像重建技术。它通过在被测物体四周安放电极阵列并注入电流,测量物体四周电极上的电压,利用成像算法得到电阻率的分布图像。EIT具有非侵入、无创伤、廉价等特点,目前已成为生物医学工程、地质勘探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常见的EIT图像重建算法如反投影重建算法和静态牛顿算法存在运算量大、成像速度慢、成像精度差等缺点,本文拟将神经网络技术应用于EIT的图像重建算法。普通的神经网络算法因为收敛速度缓慢、容易陷入局部极值,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受到很多限制,而基于人工生命和演化计算理论的粒子群优化算法是对鸟群和鱼群群体运动的模拟,是一种新的群体智能优化算法。它的特点是原理简单、收敛速度快、参数少。该算法已在许多工程优化领域如函数优化、神经网络训练、组合优化、机器人路径规划等获得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粒子群算法在理论和实践应用方面还尚未成熟,有大量内容值得研究。本文旨在对BP神经网络和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理论和应用分析,对粒子群算法的工作机制进行改进,已达到提高算法搜索精度和速度的目的。最终将改进的粒子群算法与神经网络相结合,代替BP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建立基于改进粒子群神经网络的半导体电阻率EIT测试系统。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研究电阻率测试的重要意义,详细研究四探针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2、建立EIT测量硅片电导率的正问题数学模型。使用Visual Studio C# .Net平台设计软件实现圆形样品多层自动剖分程序,利用剖分后生成的单元和节点数据编写了基于Matlab的正问题计算程序。对注入电流的形式进行了研究。3、研究了EIT技术中逆问题求解的两种常用算法,反投影重建算法和牛顿法,构建了图像重建算法的仿真软件。4、将神经网络技术与EIT技术相结合并应用于硅片薄层电导率分布的测量中,构建了基于EIT技术的神经网络模型,对7层同心圆硅片模型的电参数进行计算,可获得较理想的图像重建结果。5、研究粒子群算法的基本原理及优化机制,总结现有粒子群算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6、设计开发了一套32电极的电阻抗成像数据采集硬件系统,可以将自动采集到的数据传给上位机供成像使用。在上位机上编写了配套数据通信与图像重建软件,可以多种方法进行图像的重建。主要创新点:1、将EIT技术应用于半导体薄层电导率测量中,建立了硅片同心圆模型,并对被测样品电特性进行了分析,为神经网络与EIT技术在半导体电阻率测试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2、提出将神经网络用于半导体电导率分布EIT逆问题的求解中,采用PSO算法对神经网络的建立进行优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方法有效地避免了传统EIT逆问题中的难题。3、提出一种改进的粒子群算法,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替换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显着改进了系统的学习进化能力。4、设计开发了一套电阻率测量数据采集系统,以单片机为核心,采用串行通信与上位机传送数据。该机具有注入电流可调、工作稳定、使用灵活、可扩展性强等特点。5、结合Matlab和Visual .Net平台开发了配套的成像软件系统,顺利完成了数据的传送与神经网络图像重建。

二、面向微区电特性及其均匀性分析的图像测量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面向微区电特性及其均匀性分析的图像测量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气水两相流位移电流相位层析成像方法与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两相流电学层析成像研究现状
        1.2.1 气水两相流主要测量参数
        1.2.2 电学层析成像技术简介
        1.2.3 电学层析成像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
第二章 位移电流相位层析成像原理
    2.1 DCPT系统简介
    2.2 DCPT技术的正问题
        2.2.1 DCPT传感器的数学物理模型
        2.2.2 DCPT灵敏度理论
    2.3 DCPT技术的逆问题
        2.3.1 逆问题求解难点
        2.3.2 图像重建算法介绍
    2.4 DCPT系统测量原理
        2.4.1 导纳角测量原理
        2.4.2 相敏解调电路原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DCPT仿真分析及分流型成像策略研究
    3.1 DCPT技术的仿真分析
        3.1.1 不同半径的偏心流仿真分析
        3.1.2 不同高度的分层流仿真分析
        3.1.3 其他流型的仿真分析
    3.2 分流型成像策略研究
        3.2.1 特征量的提取
        3.2.2 BP神经网络模型
        3.2.3 BP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和识别
        3.2.4 分流型成像效果仿真验证
    3.3 本章小节
第四章 位移电流相位层析成像系统设计
    4.1 系统总体方案
    4.2 DCPT传感器
    4.3 位移电流相位层析成像系统的硬件设计
        4.3.1 正弦信号发生器
        4.3.2 移相器
        4.3.3 导纳测量电路
        4.3.4 多电极阵列开关控制电路
        4.3.5 模数转换模块
    4.4 基于QT的上位机软件设计
        4.4.1 基于QT的串口通信
        4.4.2 基于QT和 MATLAB混合编程的重建算法实现方法
        4.4.3 QT人机交互界面
        4.4.4 上位机软件工作流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位移电流相位层析成像系统试验
    5.1 导纳测量电路的稳定性测试
    5.2 气水两相流可视化测量试验平台
    5.3 试验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6.1 完成的工作
    6.2 创新点
    6.3 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2)基于近场微波显微术的薄膜无损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近场微波显微术的历史发展
    1.3 近场微波显微术的国内外研究情况
    1.4 近场微波显微术的应用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框架
第二章 近场微波显微术的理论基础
    2.1 电磁理论
        2.1.1 近场理论
        2.1.2 集总电路模型
        2.1.3 微扰理论
    2.2 介质与介电常数
        2.2.1 介电常数测试方法
        2.2.2 镜像电荷法测介电常数
    2.3 电导率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近场微波显微系统的仿真分析
    3.1 同轴谐振腔的设计与仿真
        3.1.1 同轴谐振腔的设计原理
        3.1.2 同轴谐振腔的仿真设计
    3.2 薄膜器件的近场微波响应模型
    3.3 系统对品质因数的影响
    3.4 薄膜电导率和厚度以及衬底对品质因数Q的影响
        3.4.1 薄膜电导率对Q的影响
        3.4.2 薄膜厚度对Q的影响
        3.4.3 衬底对Q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近场微波显微系统的定量表征
    4.1 实验装置
        4.1.1 测试系统硬件部分
        4.1.2 测试系统软件部分
        4.1.3 NSMM系统四种测量模式
    4.2 薄膜物理表征
        4.2.1 薄膜厚度测量
        4.2.2 薄膜长度或宽度测量
        4.2.3 均匀性的表征
        4.2.4 成像
    4.3 薄膜电磁表征
        4.3.1 薄膜电导率测量
        4.3.2 薄膜介电参数测量
        4.3.3 镜像电荷法的优化
        4.3.4 基片材料介电常数测量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3)樟子松方材高频真空干燥热质模型及干燥效能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高频真空干燥特点及影响木材高频真空干燥效能的问题
        1.2.1 高频真空干燥特点
        1.2.2 高频真空干燥优点
        1.2.3 高频真空干燥过程中基本操作
        1.2.4 影响木材高频真空干燥效能的问题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高频加热温度场研究现状
        1.3.2 含水率检测研究现状
        1.3.3 干燥应力应变研究现状
        1.3.4 预处理工艺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6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1.7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2 樟子松导热及介电性能参数检测及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樟子松导热系数检测
        2.2.2 樟子松介电参数检测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樟子松导热系数检测结果及分析
        2.3.2 樟子松介电参数检测结果及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高频加热过程中木材内部传热模型及加热均匀性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高频加热木材内温度场仿真模型构建
        3.2.2 高频加热木材内温度场仿真模型验证
        3.2.3 木材高频加热均匀性研究
        3.2.4 木材高频加热均匀性改进方案及验证
    3.3 结果和讨论
        3.3.1 木材高频加热温度场模型验证
        3.3.2 木材高频加热均匀性研究
        3.3.3 木材高频加热均匀性改进方案及验证
    3.4 本章小结
4 高频真空干燥过程中木材传质模型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木材内部温度、水蒸气压力分布在线检测
        4.2.2 BP神经网络模型
    4.3 结果和讨论
        4.3.1 隐藏层节点数的确定
        4.3.2 模型性能分析
        4.3.3 含水率变化预测分析
        4.3.4 分层含水率预测误差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DIC技术的木材高频真空干燥应变检测及分析
    5.1 引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DIC技术检测木材干燥应变的可行性研究
        5.2.2 基于DIC技术的木材高频真空干燥应变检测研究
    5.3 结果和讨论
        5.3.1 DIC技术检测木材干燥应变的可行性研究
        5.3.2 基于DIC技术的木材高频真空干燥应变检测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木材热湿预处理对其高频真空干燥效能影响的研究
    6.1 引言
    6.2 饱和湿空气及蒸汽预处理对木材高频真空干燥效能影响的研究
        6.2.1 材料和方法
        6.2.2 结果和讨论
        6.2.3 小结
    6.3 变定处理对木材高频真空干燥效能影响的研究
        6.3.1 材料和方法
        6.3.2 结果和讨论
        6.3.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4)基于电导率及介电原理的冻融环境下土壤盐分、水分传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土壤盐分检测方法
        1.2.1 盐分传感器法
        1.2.2 四电极法
        1.2.3 时域反射(TDR)法
        1.2.4 电磁感应法
        1.2.5 离子电极法
        1.2.6 电位滴定法
    1.3 土壤水分检测方法
        1.3.1 烘干法
        1.3.2 中子散射法
        1.3.3 张力计法
        1.3.4 电阻法
        1.3.5 驻波比法
        1.3.6 TDR法
        1.3.7 频域反射(FDR)法
        1.3.8 其它方法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1.4.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1.4.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冻融环境土壤盐分、水分监测系统的设计与构建
    2.1 引言
    2.2 冻融环境土壤盐分、水分监测系统的设计思路
        2.2.1 土箱的设计
        2.2.2 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2.2.3 水盐给排系统的设计
        2.2.4 检测监测系统的设计
    2.3 冻融环境土壤盐分、水分监测系统的构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冻融环境下土壤钠盐含量传感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
        3.2.1 材料与设备
        3.2.2 土壤成分及盐分的测定
        3.2.3 TDR传感测试过程
        3.2.4 四电极法电导率测试过程
        3.2.5 MATLAB多项式拟合过程
    3.3 冻融环境下土壤中NaCl含量传感研究
        3.3.1 温度的影响
        3.3.2 土壤样品密度的影响
        3.3.3 土壤中NaCl含量的标定
    3.4 冻融环境下土壤中Na_2SO_3含量传感研究
        3.4.1 温度的影响
        3.4.2 土壤样品密度的影响
        3.4.3 土壤中Na_2SO_3含量的标定
    3.5 冻融环境下土壤中Na_2CO_3含量传感研究
        3.5.1 温度的影响
        3.5.2 土壤样品密度的影响
        3.5.3 土壤中Na_2CO_3含量的标定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冻融环境下土壤氯化钾、碳酸氢钙及硫酸镁含量传感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实验过程
    4.3 冻融环境下土壤中KCl含量传感研究
        4.3.1 温度的影响
        4.3.2 土壤样品密度的影响
        4.3.3 土壤中KCl含量的标定
    4.4 冻融环境下土壤中Ca(HCO_3)_2含量传感研究
        4.4.1 温度的影响
        4.4.2 土壤样品密度的影响
        4.4.3 土壤中Ca(HCO_3)_2含量的标定
    4.5 冻融环境下土壤中MgSO_4含量传感研究
        4.5.1 温度的影响
        4.5.2 土壤样品密度的影响
        4.5.3 土壤中MgSO_4含量的标定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冻融环境下基于介电原理的土壤含水量标定研究
    5.1 引言
    5.2 TDR、FDR测量原理及实验过程
        5.2.1 TDR、FDR测量原理
        5.2.2 材料与实验过程
    5.3 MATLAB回归拟合过程
    5.4 土壤含水量的TDR、FDR标定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5)提高电阻抗层析成像空间分辨率的算法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EIT技术的研究现状
        1.2.1 EIT重建算法发展概况
        1.2.2 EIT系统及其应用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结构及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电阻抗层析成像理论基础和相关知识
    2.1 EIT的数学模型
    2.2 EIT的正问题和逆问题
    2.3 EIT测量原理和测量系统
        2.3.1 EIT测量原理
        2.3.2 测量系统
    2.4 图像重建算法
        2.4.1 线性反投影算法
        2.4.2 灵敏度系数法
        2.4.3 Landweber算法
        2.4.4 共轭梯度算法
        2.4.5 Tikhonov及 TV正则化算法
        2.4.6 模糊聚类算法
    2.5 EIT技术的应用评价
        2.5.1 空间分辨率
        2.5.2 时间分辨率及算法鲁棒性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灵敏度修正的EIT图像重建算法
    3.1 EIT中的灵敏度分析
        3.1.1 灵敏度的定义
        3.1.2 灵敏度的求解
        3.1.3 灵敏度的分布特征
        3.1.4 灵敏度的不确定性
    3.2 基于先验信息的灵敏度修正
        3.2.1 根据真实目标含率修正灵敏度
        3.2.2 基于组织结构信息修正灵敏度
    3.3 二阶灵敏度在EIT重建算法中的应用
        3.3.1 二阶灵敏度分析
        3.3.2 基于二阶灵敏度的TR算法优化
        3.3.3 基于二阶灵敏度的二次规划优化
    3.4 小结
第4章 基于模糊线性规划的EIT图像重建算法
    4.1 EIT过程中的模糊特征
        4.1.1 灵敏度系数的不精确
        4.1.2 测量数据的不精确
        4.1.3 目标函数导致的不一致性
    4.2 模糊优化的基础理论
    4.3 EIT的模糊线性优化模型及解法
        4.3.1 模糊约束型的对称模糊规划解法
        4.3.2 模糊约束型的非对称模糊规划解法
        4.3.3 模糊目标型的二次规划解法
        4.3.4 约束系数模糊优化算法
        4.3.5 目标函数系数权重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基于Bregman散度的L_1-范数优化和伪迹修正
    5.1 L_1-范数正则化
    5.2 基于分裂-Bregman的 L_1-范数求解
    5.3 基于Bregman散度的L_1-范数优化
        5.3.1 Bregman散度的优势
        5.3.2 基于Bregman散度的EIT重建算法
        5.3.3 仿真与实验分析
    5.4 基于快速模糊C均值和邻域信息的图像质量评价指标
    5.5 基于重构图像的伪迹修正
        5.5.1 基于先验信息的伪迹修正
        5.5.2 基于邻域信息的伪迹修正
    5.6 小结
第6章 基于先验信息的“EIT+CT”肺部图像重建
    6.1 肺部组织结构及电学特征数据库
        6.1.1 肺部组织结构特征
        6.1.2 肺部组织电学特征
    6.2 基于先验信息早期肺癌诊断的可行性
        6.2.1 空场重置
        6.2.2 优化重建算法
        6.2.3 电导率敏感性分析
        6.2.4 测量值一维特征分析
    6.3 三维肺部模型构建及仿真
        6.3.1 基于先验信息的三维模型构建
        6.3.2 三维场域内灵敏度分析
        6.3.3 仿真分析
        6.3.4 三维场域内测量值一维特征分析
    6.4 3D-EIT实体模型打印及实验验证
        6.4.1 3D-EIT模型构建
        6.4.2 实验验证
    6.5 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工作总结
    7.2 建议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热场调控电流体喷射打印机理与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英文缩写表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1.2.1 电喷打印技术发展现状
        1.2.2 电喷打印三维微纳结构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1 课题来源
        1.3.2 研究思路与内容
2 热场-流场复合电喷射流形成机制与数值分析
    2.1 引言
    2.2 热场-流场复合作用机制分析
        2.2.1 热场作用效应分析
        2.2.2 打印过程受力分析
    2.3 热场调控电喷射流的仿真模型
        2.3.1 仿真液体参数的测量
        2.3.2 模型建立与物理场选定
        2.3.3 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
    2.4 热场调控电喷射流的仿真分析
        2.4.1 射流形成机制
        2.4.2 温度对射流作用
        2.4.3 电压对射流影响
        2.4.4 流量对射流影响
    2.5 本章小结
3 热场调控电喷打印测控及设备研发
    3.1 引言
    3.2 热场调控电喷打印关键装置研发
        3.2.1 热场调控装置
        3.2.2 电喷打印喷头
        3.2.3 电流测量装置
    3.3 电喷打印的电流测量研究
        3.3.1 电喷射流的电流特征分析
        3.3.2 电流测量系统建立
        3.3.3 基于电流在线测量的电喷打印实验研究
    3.4 热场调控电喷打印系统的控制
    3.5 热场调控电喷打印设备的搭建
    3.6 本章小结
4 PCL/PVP复合支架的热场调控电喷打印及性能分析
    4.1 引言
    4.2 PCL/PVP复合溶液制备
    4.3 PVP微结构的电喷打印研究
        4.3.1 热场对射流模式及尺寸的影响
        4.3.2 电压对射流行为及尺寸的影响
        4.3.3 流量对射流行为及尺寸的影响
        4.3.4 微米/亚微米PVP微结构的电喷打印
    4.4 PCL/PVP复合支架的电喷打印成形
        4.4.1 热场调控电喷打印叠层结构
        4.4.2 电压对射流叠层沉积的影响
        4.4.3 水平拉伸速度的作用规律
        4.4.4 高深宽比PCL/PVP复合微结构的打印制造
        4.4.5 PCL/PVP复合支架的电喷打印
        4.4.6 PCL/PVP支架测试分析
    4.5 PCL/PVP复合支架的细胞培养研究
    4.6 本章小结
5 PZT微针的热场调控电喷打印研究及性能分析
    5.1 引言
    5.2 PZT柱状微结构的电喷打印研究
        5.2.1 PZT溶胶的制备
        5.2.2 PZT柱状结构的粘化成形
        5.2.3 PZT柱状结构的尺寸控制
    5.3 PZT微针的电喷打印成形
        5.3.1 电压对PZT柱状结构牵引形变的影响
        5.3.2 间距对PZT柱状结构牵引形变的影响
        5.3.3 微米/亚微米PZT针形结构的电喷打印
    5.4 PZT微针的结晶研究
        5.4.1 PZT后处理工艺研究
        5.4.2 PZT化学元素分析
        5.4.3 PZT晶体结构分析
    5.5 PZT微针的力学与压电性能研究
        5.5.1 原位SEM拉伸测试原理及设备
        5.5.2 PZT微针力学性能分析
        5.5.3 PZT微针压电性能分析
    5.6 PZT微纤毛的气流测量研究
        5.6.1 气流测试系统的建立
        5.6.2 PZT微纤毛的气流测量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摘要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7)二维TMDs表面掺杂及其异质结输运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石墨烯和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的特性
        1.1.1 石墨烯的特性
        1.1.2 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的特性
        1.1.3 其它二维材料的特性
    1.2 二维材料掺杂及其异质结的特性
        1.2.1 二维材料掺杂
        1.2.2 二维材料异质结的特性
    1.3 二维材料掺杂及其异质结制备方法现状
        1.3.1 二维材料及其异质结制备方法现状
        1.3.2 二维材料掺杂方法现状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
第二章 二维材料电子器件的制备与表征
    2.1 二维材料及其异质结的制备
        2.1.1 二维材料的制备
        2.1.2 二维材料异质结的制备
    2.2 二维材料电子器件的制备
        2.2.1 金属铜网、Si掩膜法制备金属电极
        2.2.2 电子束曝光法制备金属电极
    2.3 二维材料电子器件的表征
        2.3.1 室温及低温电学表征
        2.3.2 室温光电表征
        2.3.3 Raman、PL、微区光电流表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MgO对 TMDs的表面掺杂效应
    3.1 MgO对 TMDs的表面电子掺杂
        3.1.1 MgO的基本性质及其对金属功函数调控
        3.1.2 MgO对石墨烯的表面电子掺杂
        3.1.3 MgO对 n型主导导电TMDs的表面电子掺杂
        3.1.4 MgO对 p型主导导电TMDs的表面电子掺杂
    3.2 其它氧化物对TMDs的表面掺杂
        3.2.1 ZrO_2、Al_2O_3对TMDs的表面电子掺杂
        3.2.2 MoO_3对TMDs的表面空穴掺杂
    3.3 掺杂TMDs器件的应用
        3.3.1 部分MgO掺杂的MoTe2逻辑器件
        3.3.2 部分MgO掺杂的MoTe2光电器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石墨烯与TMDs异质结器件的研究
    4.1 石墨烯/WSe_2异质结器件的研究
        4.1.1 石墨烯/WSe_2异质结器件制备
        4.1.2 石墨烯/WSe_2异质结器件的输运特性
        4.1.3 石墨烯/WSe_2异质结器件的光电特性
    4.2 WSe_2/ReS_2 异质结器件的研究
        4.2.1 WSe_2/ReS_2 异质结器件的制备及输运特性
        4.2.2 WSe_2/ReS_2 异质结器件的光电特性
    4.3 石墨烯/MoSe_2/石墨烯异质结器件的研究
        4.3.1 石墨烯/MoSe_2/石墨烯异质结器件的制备与输运特性
        4.3.2 石墨烯/MoSe_2/石墨烯异质结器件的光电特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MoS_2与热氧化Ni薄膜异质结器件的研究
    5.1 MoS_2 与热氧化Ni薄膜异质结器件的制备
        5.1.1 热氧化Ni薄膜的制备
        5.1.2 MoS_2 与热氧化Ni薄膜异质结器件的制备
    5.2 MoS_2 与热氧化Ni薄膜异质结器件的特性
        5.2.1 MoS_2 与热氧化Ni薄膜异质结器件的输运特性
        5.2.2 MoS_2 与热氧化Ni薄膜异质结器件的光电特性
    5.3 MoS_2 与热氧化Ni薄膜异质结器件的应用
        5.3.1 阵列MoS_2与热氧化Ni薄膜异质结器件的制备
        5.3.2 阵列MoS_2与热氧化Ni薄膜异质结器件的微区光电特性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A:常用物理常数表

(8)视觉测量技术在数控折弯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Contetns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视觉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机器视觉测量的理论基础
    2.1 图像数字化
    2.2 图像相关的理论基础
        2.2.1 图像振幅分布特性
        2.2.2 图像的自相关函数及功率谱
    2.3 摄像头成像模型
        2.3.1 摄像头成像理想模型
        2.3.2 考虑镜头畸变的摄像头成像模型
    2.4 常见图像噪声
        2.4.1 常见噪声分类
        2.4.2 CCD图像的噪声分类及噪声特点
        2.4.3 常用噪声算法
    2.5 机器视觉测量技术
        2.5.1 视觉测量方法
        2.5.2 视觉测量技术的应用
第三章 视觉测量图像采集的预处理
    3.1 彩色图像灰度化研究
        3.1.1 常用的灰度化算法
        3.1.2 全局彩色分量统计特性的灰度化算法
        3.1.3 像素邻域彩色分量统计特性灰度化算法
        3.1.4 基于彩色空间距离灰度化算法
        3.1.5 改进型灰度矩保持阈值法的彩色图像灰度化研究
    3.2 常见边缘结构特征和灰度化算法评价
        3.2.1 实验法及函数判据法
        3.2.3 彩色图像灰度化算法结果比较
    3.3 视觉测量中的去噪声算法
        3.3.1 高斯噪声的生成和滤除技术
        3.3.2 SUSAN滤波算法
        3.3.3 高斯滤波器参数σ对检测在线运动目标边缘位置的影响
    3.4 文章小结
第四章 数控折弯在线加工跟踪及定位精度研究
    4.1 亚像素级定位技术
        4.1.1 亚像素算法精度
        4.1.2 常用亚像素方法
    4.2 空间矩边缘定位算法和精度分析
        4.2.1 空间矩边缘定位法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
        4.2.2 理想阶跃空间矩边缘空间矩定位误差分析
        4.2.3 阶跃边缘实际成像模型及空间矩定位误差分析
        4.2.4 实际图像的分析处理
        4.2.5 误差原因分析及结论
    4.3 改进型灰度矩亚像素边缘定位算法及其定位精度研究
        4.3.1 灰度矩边缘定位算法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
        4.3.2 理想阶跃边缘的灰度矩计算
        4.3.3 模糊边缘的生成和灰度矩亚像素边缘定位精度分析
        4.3.4 实际图像灰度矩亚像素定位精度分析
        4.3.5 灰度矩亚像素定位算法抗噪性能分析
    4.4 基于前后向差分和曲线拟合的亚像素边缘定位算法
    4.5 亚像素定位算法定位精度分析与比较
    4.6 在线目标加工轨迹跟踪分析
        4.6.1 基于在线匹配的目标跟踪分析
        4.6.2 基于在线预测的目标跟踪分析
    4.7 在线运动轨迹拟合和运动速度分析
        4.7.1 在线目标运动轨迹拟合
        4.7.2 在线目标运动速度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数控折弯机床在线测量系统设计
    5.1 嵌入式系统整体框架
    5.2 PowerPC处理器硬件板级驱动定制
    5.3 硬核核心的Linux操作系统的定制和移植
        5.3.1 交叉编译工具
        5.3.2 构建基于PowerPC 405的Linux系统
        5.2.3 搭建上层软件运行环境
    5.4 TVP5150解码器驱动开发
        5.4.1 TVP5150解码器接口及配置方法
        5.4.2 TVP5150解码器配置控制器Linux驱动开发
    5.5 VIDEO CAPTURE捕获视频实时图像
        5.5.1 捕获图像BMP数据封装
        5.5.2 VIDEO CAPTURE IP核捕获图像流程
    5.6 软件系统整体设计
        5.6.1 图像预处理程序设计
        5.6.2 折弯机床刀模初步测量实现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附录1:系统硬件平台PCB设计及实现
附录2:系统软件平台跟踪预测实现

(9)探针游移对测试大型硅片微区薄层电阻的影响及仿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四探针测试技术的研究状况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3 四探针测试技术的应用
    §1-4 四探针测试技术的种类
        1-4-1 接触测量法
        1-4-2 无接触测量法
    §1-5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四探针测试方法研究
    §2-1 直线四探针法
        2-1-1 直线四探针法的测量原理
        2-1-2 直线四探针法的测准条件
        2-1-3 测量电流的选择
        2-1-4 常规直线四探针法的边缘和厚度修正
        2-1-5 常规直线四探针法的测量区域
        2-1-6 常规直线四探针法的特点
    §2-2 改进的范德堡法
        2-2-1 改进的范德堡法的基本原理
        2-2-2 改进范德堡法测试条件
        2-2-3 改进范德堡法的边缘修正
    §2-3 斜置式方形四探针方法
        2-3-1 斜置式方形四探针的基本原理
        2-3-2 斜置式Rymaszewski 法方形四探针测试法的厚度修正
    §2-4 小结
第三章 探针游移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3-1 探针的精确定位
    §3-2 探针游移对测量结果造成的误差分析
        3-2-1 直线四探针法探针游移对测量结果造成的误差分析
        3-2-2 方形四探针探针游移造成的误差理论分析
        3-2-3 两种四探针游移误差分布对比
    §3-3 解决探针游移影响的方案
        3-3-1 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公式
        3-3-2 实验数据及结论
    §3-4 小结
第四章 四探针测试系统仿真技术研究
    §4-1 仿真技术的背景
        4-1-1 仿真测试的概述
        4-1-2 现代仿真的基本框架
        4-1-3 数字仿真的基本工作流程
    §4-2 测试系统仿真技术的研究
        4-2-1 仿真软件的选择
        4-2-2 电阻率测试系统的原理
        4-2-3 仿真系统设计
    §4-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总结与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致谢

(10)半导体薄层电阻测量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半导体电阻率测试的意义
    1-2 薄层电阻测试方法综述
        1-2-1 微区薄层电阻测试方法原理及分类
        1-2-2 测量结果显示方法综述
    1-3 四探针测试技术概述
    1-4 电阻抗成像技术应用
        1-4-1 电阻率测试对工业领域的重要性
        1-4-2 电阻率测试在地质物探领域的应用
        1-4-3 电阻率测试在医学领域应用
        1-4-4 其它应用
    1-5 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四探针技术研究
    2-1 四探针技术简介
    2-2 常见四探针法原理
        2-2-1 常规直线四探针法基本原理
        2-2-2 改进的范德堡法
        2-2-3 斜置式方形Rymaszewski 法
    2-3 保角变换法推导范德堡方程
        2-3-1 半无穷大薄样品的Van der Pauw 方程的推导
        2-3-2 任意形状薄样品的Van der Pauw 方程的推导
    2-4 图形变换理论推导范德堡方程
        2-4-1 图形变换方法
        2-4-2 图形变换的计算方法
    2-5 各向异性样品电阻率测量的有限元法
        2-5-1 电阻率各向异性样品三维场域的剖分
        2-5-2 泛函的计算过程
        2-5-3 各向异性三维样品电阻率的FEM 计算
    2-6 小结
第三章 动静态电阻抗成像算法研究
    3-1 引言
    3-2 电阻抗成像技术的原理
    3-3 EIT 正向问题分析
        3-3-1 数学模型和有限元分析
        3-3-2 有限元方法的实现
    3-4 EIT 反向问题研究
        3-4-1 反问题含义
        3-4-2 反问题难点
    3-5 动态反投影重建算法研究
    3-6 静态牛顿重建算法研究
        3-6-1 牛顿法原理
        3-6-2 牛顿法求解硅片电导率分布
    3-8 小结
第四章 神经网络技术及粒子群算法理论基础
    4-1 神经网络理论
        4-1-1 神经网络结构
        4-1-2 神经网络的工作原理
        4-1-3 BP 神经网络
        4-1-4 神经网络的评价准则
    4-2 粒子群算法原理
        4-2-1 群优化技术
        4-2-2 粒子群算法基本原理
        4-2-3 粒子群算法的问题
        4-2-4 粒子群算法的可能改进方法
    4-3 小结
第五章 粒子群算法改进研究
    5-1 粒子群算法参数设计
        5-1-1 适应度定标与函数选择
        5-1-2 学习因子的实验设计以及惯性权重自适应调整策略
    5-2 基于标准测试函数的算法实验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粒子群与神经网络
    6-1 粒子群与神经网络的结合方式
        6-1-1 神经网络的属性
        6-1-2 神经网络与粒子群算法的结合
    6-2 粒子群对神经网络拓扑结构进行优化
    6-3 粒子群神经网络的设计
        6-3-1 神经网络结构
        6-3-2 粒子群神经网络的工作流程
    6-4 粒子群优化神经网络的实验模拟
    6-5 小结
第七章 基于改进 PSO 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半导体薄层电阻率测量模型的建立与基本参数的设置
    7-1 改进PSO 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结构与参数
    7-2 样本的获取
第八章 微区薄层电阻率测量系统设计与实现
    8-1 硬件系统设计
        8-1-1 总体结构
        8-1-2 电流注入驱动模块原理与设计
        8-1-3 可编程恒流源模块设计
        8-1-4 模拟开关阵列
        8-1-5 数据采集模块原理与设计
        8-1-6 单片机控制设计
    8-2 上位机软件系统设计
    8.3 小结
第九章 半导体薄层电阻率测量的图像重建算法仿真及分析
    9-1 静态仿真成像
    9-2 实测数据及动态性能分析
第十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四、面向微区电特性及其均匀性分析的图像测量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气水两相流位移电流相位层析成像方法与系统研究[D]. 陈阳正.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0)
  • [2]基于近场微波显微术的薄膜无损检测研究[D]. 杜知了.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樟子松方材高频真空干燥热质模型及干燥效能提升研究[D]. 柴豪杰. 东北林业大学, 2020
  • [4]基于电导率及介电原理的冻融环境下土壤盐分、水分传感研究[D]. 马悦. 安徽工业大学, 2020(07)
  • [5]提高电阻抗层析成像空间分辨率的算法研究及应用[D]. 丁明亮. 天津大学, 2020
  • [6]热场调控电流体喷射打印机理与工艺研究[D]. 李凯. 大连理工大学, 2020
  • [7]二维TMDs表面掺杂及其异质结输运特性研究[D]. 罗威.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8]视觉测量技术在数控折弯加工中的应用研究[D]. 李怡凡. 广东工业大学, 2011(11)
  • [9]探针游移对测试大型硅片微区薄层电阻的影响及仿真技术研究[D]. 赵丽敏. 河北工业大学, 2011(07)
  • [10]半导体薄层电阻测量新方法研究[D]. 汪鹏. 河北工业大学, 2011(05)

标签:;  ;  ;  ;  ;  

微区电特性图像测量系统及其均匀度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