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临界土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临界,土地,湿地,住宅,栅格,承载力,高程。
临界土地论文文献综述
王震国[1](2013)在《中国:城市“土地财政”能效的正负临界》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财政"在中国城市运营中的盛行,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得益于本土独特的土地制度,二是中国超乎寻常的快速城市化。中国城市"土地财政"由于所获资金用途的明显差别,因此,出现了不可忽视的能量正负临界,即:是否把祖宗的土地置换收入用于偿还城市公共服务的历史欠账,是否把子孙的土地置换所得用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之上,以及是否把祖宗与子孙土地置换的所有收益,用于打造支撑城市长期发展的造血功能之中。(本文来源于《上海城市管理》期刊2013年05期)
蔡为民,杨世媛,汪苏燕,周楠[2](2012)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七里海湿地临界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湿地临界"概念的基础上,定性分析了湿地利用与保护的平衡状态,探讨了不同利用方式下的湿地临界的研究步骤,并从基于耕地和河蟹养殖地两种土地利用方式入手,对七里海湿地临界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通过建立湿地临界模型,从经济效益评价和生态效益的评估入手,对湿地资源利用与保护进行临界分析,可以较好的反映湿地利用的临界状态;采用该方法,七里海湿地耕地利用的年净收益为9 5941.42元/hm2,净损耗为18 072.75元/hm2,临界效益(△B)值为77 868.67元/hm2;养殖河蟹的年净效益为21 622.68元/hm2,净损耗为2 0274元/hm2,△B值为1 348.68元/hm2,说明在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耕地和养殖河蟹两种利用方式尚未超出开发利用的临界准则,七里海湿地仍然具有开发潜力。(本文来源于《地理科学》期刊2012年04期)
晏耀斌[3](2011)在《开发企业步入休眠期 土地交易市场临界巨变》一文中研究指出“暂时没有拿地打算。”3月1日,在北京举办的一场房地产调控分析论坛上,燕郊一开发企业总经理明确地告诉记者。 他的理由是“新国八条”出台后,在限购限贷下,需求必然会萎缩,开发企业要做的是现金为王。不仅如此,“十二五”期间3600万套大体量的保障房(本文来源于《中国经营报》期刊2011-03-07)
焦英华,程雄[4](2007)在《GIS技术支持下的临界土地利用现状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运用 GlS 技术进行临界土地利用识别的方法,并讨论临界土地利用识别结果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证明此方法的实用性和可扩展性。(本文来源于《山东省“数字国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07-06-01)
侯淑涛[5](2000)在《DEM支持下的临界土地利用识别技术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个人地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体 现在人类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和程度上。土地利用作为生态环境系统的一个敏 感因子,因其受自然地理因素和人类社会活动的双重影响,在生态环境监测 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土地资源问题研究是当今 资源与环境问题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随着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深 入,对土地资源的交错带、脆弱带和边缘带的研究已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对这些地带土地利用的研究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DEM支持下的临界上地利用识别技术应用研究正是从土地利用的交错 及边缘地带出发,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一种强有力的技术手段。临界 土地利用是土地资源利用合理与否的关键因素。深入开展临界土地利用及其 在上地资源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研究,对实现土地资源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 意义。全文共分四部分。 1.临界土地利用问题研究现状 2.DEM支持下的临界土地利用识别理论 3. DEM支持下的临界上地利用识别技术应用实验 4.DEM支持下的临界土地利用识别技术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00-05-01)
[6](1989)在《我国土地资源承载力在相当长时期内将处于临界状态》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科学院《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专着指出,我国土地最高承载量是15~16亿人,在相当长时期内将处于临界状态。 2000年我国的人口将达到12.6亿人,需要的粮食约为10,000亿斤。而根据单产的现状及其历史增长趋势外推,我国粮食生产水平按常规的增长速度可能在9,200亿斤上下,将可能出现800亿斤的供需缺口,即粮食约缺8~9%。到2025年时,我国的人口将接近15亿人,按人均800斤计算(只能高于800斤——编者),需要的粮食约为12,000亿斤,而那时我国的粮食生产水平将达到11,850亿斤,供需可能达到基本平衡,但可能缺口100~200亿斤。关键在于控制人口的增长。根据现状,近期、中期人口与当地资源和粮食生产能力,将全国划分为3类地区: 1.富余地区:资源承载力高于人口需求,包括鄂、湘、鲁、赣、皖、浙、苏、黑、(本文来源于《农村经济》期刊1989年03期)
临界土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湿地临界"概念的基础上,定性分析了湿地利用与保护的平衡状态,探讨了不同利用方式下的湿地临界的研究步骤,并从基于耕地和河蟹养殖地两种土地利用方式入手,对七里海湿地临界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通过建立湿地临界模型,从经济效益评价和生态效益的评估入手,对湿地资源利用与保护进行临界分析,可以较好的反映湿地利用的临界状态;采用该方法,七里海湿地耕地利用的年净收益为9 5941.42元/hm2,净损耗为18 072.75元/hm2,临界效益(△B)值为77 868.67元/hm2;养殖河蟹的年净效益为21 622.68元/hm2,净损耗为2 0274元/hm2,△B值为1 348.68元/hm2,说明在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耕地和养殖河蟹两种利用方式尚未超出开发利用的临界准则,七里海湿地仍然具有开发潜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临界土地论文参考文献
[1].王震国.中国:城市“土地财政”能效的正负临界[J].上海城市管理.2013
[2].蔡为民,杨世媛,汪苏燕,周楠.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七里海湿地临界评价研究[J].地理科学.2012
[3].晏耀斌.开发企业步入休眠期土地交易市场临界巨变[N].中国经营报.2011
[4].焦英华,程雄.GIS技术支持下的临界土地利用现状识别[C].山东省“数字国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7
[5].侯淑涛.DEM支持下的临界土地利用识别技术应用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
[6]..我国土地资源承载力在相当长时期内将处于临界状态[J].农村经济.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