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建锋:大变局中的中国管理——“中国管理50人”论坛(2019年秋季)会议述评论文

樊建锋:大变局中的中国管理——“中国管理50人”论坛(2019年秋季)会议述评论文

摘要:围绕“大变局中的中国管理”,从大变局中的中国管理研究的前沿主题、重大科学问题、具体研究领域前沿动态、中国管理实践以及商学院改革等方面,对中国管理50人论坛(2019年秋季)的会议观点进行梳理和综述,以期深入探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给中国管理实践与管理研究的机遇与挑战,进而启发研究者的思考,更好推动中国管理实践与研究能在大变局中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关键词: 大变局; 中国管理; 中国管理50人论坛

1 论坛背景

“中国管理50人”论坛是由国内从事管理研究学者组成的动态开放社群,致力于探讨中国管理存在的客观问题和管理理论发展的学术逻辑[1]。本次“中国管理50人”论坛以“大变局中的中国管理”为主题,于2019年9月21日在兰州大学召开,以期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商讨中国管理研究新议题,探索中国政策的管理规律和最新的中国企业管理实践。

论坛发起人——上海交通大学王方华介绍了本次论坛的背景,指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不同领域的学者可以从各自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大变局,而管理学者要解决大变局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管理问题,推动社会、组织朝着有序的方向发展。本次论坛的与会者以主题报告和自由发言两种形式展开交流。

2 主题报告:大变局中的中国管理研究的前沿主题与科学问题

2.1 大变局中的中国管理研究的前沿主题与重大科学问题

(1)大变局中的中国管理研究的前沿主题汪寿阳在“影响中国管理学发展的几个世界性问题”的主题报告中,从7个方面总结了影响中国管理学发展的世界性问题:①G2与全球供应链/全球价值链。未来在中美共治的全球治理体系下,企业如何在全球范围配置供应链和价值链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涉及的管理学问题包括全球价值链设计与全球供应链管理、与R&D/备胎计划相关的两套技术体系管理、生产管理、运营管理、营销管理、危机管理等。②“一带一路”倡议。要从更广更深层面理解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与之相关的世界经济治理与国际话语权问题。涉及的管理学研究问题包括企业的全球资源配置管理,以及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风险管理与危机管理、跨文化管理、生产管理、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③去美元化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涉及的研究问题主要包括国际金融战、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国金融市场、金融风险防范与管理,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平台战略与平台设计问题等。④5G与AI。与此相关的研究问题包括5G的影响分析、AI对社会和商学院的影响。⑤全球气候变化。相关的研究问题包括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中国面临的挑战、中国可待续发展的道路选择等。⑥数字货币与数字经济。涉及的研究问题包括数字经济与数字社会、支付革命与无现金社会、数学货币、Facebook的数字货币——Libra对世界经济的影响。⑦全球性经济危机。涉及的研究问题包括下一次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到来时点与概率、对中国企业的正负面影响,以及与以往经济危机的区别、对中国商学院的影响等。

精确饲喂是本设备的核心功能。饲喂站包括精确下料系统和食槽。精确下料系统可以依据个体猪的体重和孕期确定对其供食量。该系统主要由料仓、螺旋下料装置、电机及传动系统和落料口等部分组成。

(2)大变局中的中国管理科学研究的科学问题张维在“百年变局中的管理科学:几点思考的分享”的主题报告中指出,管理活动的规律依赖于所处的时空环境(条件)。变革时代会有更多的“管理异像”出现,构成了对现有管理理论的重大挑战,从而促进管理新知识的产生。管理异像源于管理活动的环境/情境、主体及其交互行为以及内容与目标的变化。

本周,记者对西北地区尿素、复合肥市场进行调查采访。记者了解到,西北地区目前用肥基本结束,只有少量作物有零星用肥需求。当前正值冬储季节,但是今年冬储价格太高,经销商虽库存低位,但下游观望气氛浓郁,拿货积极性并不高,多数经销商表示不计划冬储。

首先,大变局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①世界经济中心从北大西洋转到太平洋;②世界政治格局的非西方化与多极化并存;③全球化进程的主要推动力量面临重组;④科技与产业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力量对比变化;⑤全球治理中新兴国家正在成为重要角色[2]。

大变局中的管理科学的重大科学问题包括:①技术的挑战。新一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人机协同、智慧管理与伦理、新技术革命下的管理变革与创新、金融科技、金融体系变革与系统性风险管理、创新战略引领下的数字经济发展规律、产业升级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管理创新。②全球治理格局演化。全球变革与国家治理能力的构建、国家安全战略管理与全球治理参与机制、全球产业链与价值链的演化及其风险、国际竞合环境下的管理理论、面向高度不确定性的复杂系统韧性管理理论与方法。③中国最佳实践与人类发展挑战。我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与实现路径、改革开放与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与理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模式、区域与城市群协同发展管理、绿色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此外,张维还介绍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社会、行为与经济科学部未来资助的研究领域[3]。

今年6月,自然资源部下发《关于健全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的通知》(自然资规〔2018〕1号),提出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分解下达新增建设用地计划,要把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数量作为重要测算指标,逐年减少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多和处置不力地区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安排。要明确各地区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具体任务和奖惩要求,对两项任务均完成的省份,国家安排下一年度计划时,将在因素法测算结果基础上,再奖励10%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任一项任务未完成的,核减20%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

2.2 大变局与具体管理领域的研究、范式转变

(1)大变局中的战略管理变革与实践魏江在“大变局下战略管理变革与实践”的主题报告中阐述了3个方面的问题:①战略管理研究的情境。未来的战略管理面临着一个由智能主体(人类世界VS.智能机器)与生存空间(物理世界VS.虚拟世界)构成的四元空间。由此,战略管理情境将呈现人机共存,物理与虚拟世界交互并行,人与物理世界的二元空间转变为人、物理世界、智能机器、虚拟世界构成的四元空间,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协同模式全面延伸的特征。②战略管理研究的新组织特征。包括:传统劳动关系消亡;个体间市场机制形成;科层组织正被颠覆;企业间交易关系发生变革。③战略管理研究的非线性范式。非线性范式下的战略要素间关系呈现出以下特征:一是业务发展是动态的点线面网发展的内创业过程;二是业务系统的关键在于业务内在协同的关联逻辑;三是业务系统的内核在于满足客户痛点的客户价值逻辑;四是系统设计的焦点在于业务组合创新的跨界整合;五是业务系统的基础在于打造平台企业,构建生态。在此范式之下,核心资产是顾客,核心资源是信用,核心节点是金融,业务模式是跨界,组织型态是网络。

(2)大变局中的中国会计张新民在“大变局中的中国会计”的主题报告中指出,从实践角度而言,大变局与中国企业会计有两个研究主题:①会计制度与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造假问题;②AI、互联网发展对会计实践与教育的影响。当前中国会计实践中的问题是因为中国会计准则的改革不是基于中国企业实际,而是急于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一致而导致的,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产生了一些新会计概念和中国企业还没有的新业务相关的新会计准则;②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的会计处理导致的营业利润核算的泛化;③技术发展产生的企业商誉及其会计衡量与财务报表处理问题。

(8)大变局与中国西部地区、西部企业马洁在“大变局中的西部机遇:产业视角的分析”的发言中指出,国际竞争环境和“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带来的政策机遇、西部地区自然环境的改善,以及国家正在实施和将来可能实施的西部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都给西部地区产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3)大变局中的中国公共管理包国宪在“大变局中的中国公共管理”的主题发言中阐述了3个方面的问题:①大变局的特征,主要包括3点,即“变”的源动力在于技术革命;变的观念基础在于思想革命;变的社会动力在于经济格局的转变。②大变局的3类问题:主要包括大变局中的焦点性问题,分为风险性问题和趋势性问题;大变局中的冲突性问题;大变局中的战略性问题。③大变局中的中国公共管理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政府组织。即政府组织如何从信息获取、权力关系、政府形态等方面变革政府组织,为大变局下处理各种公共问题提供组织保障;二是社会治理。即如何通过治理理念与机制的创新来应对大变局的挑战;三是政府绩效。即大变局下政府绩效的内涵、目标、生产和评估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此基础上如何构建政府绩效和进行绩效管理都是需要面对的挑战;四是公共领导力。即大变局下如何通过公共领导来整合各类冲突是未来的极大挑战;五是教育。即未来的教育应该以什么方式方法教人们什么知识、能力和素质以帮助人们应对大变局的挑战。而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以新思维正确处理政治与行政、组织与环境以及变革与传统的关系,推进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4)大变局中的中国管理的研究取向赵向阳在本次论坛正式开始之前,通过论坛的微信公众号分享了“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从英美为师,转向与德日同行”一文。具体如下:①中国管理从英美学到的经验与教训及转型的必要性。②中国与德国、日本6个方面的相似性。③中国管理向德日学习的最重要经验是价值观和人才观以及10个方面的具体经验。④中国管理学研究的3个转向,即需要从以论文和课题为导向的研究,转向到现场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研究取向;需要从以数量经济学和心理学为主的研究范式,转向到以政治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为典范的研究范式;需要从实证主义、科学主义、所谓的“价值中立”的研究范式,转向强调国家文化和制度特点的诠释学和批判理论导向的研究。在报告中,赵向阳通过分享7个故事,再次透视德国和日本的商业文化、价值观、科技创新,呼吁中国管理学研究要进行范式转变。

[3]《最新:2017U.S.News世界大学排名TOP200》http://www.sohu.com/a/117108180_479700

在主题报告的总结发言中,席酉民首先从心智升级、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和智慧行动4个方面对上述7个主题报告进行了总结;其次,从逻辑张力、范式之争、治理乱局、中国机会、升级治理和重塑管理6个方面分享了自己对大变局中的中国管理的看法。

3 自由发言:大变局中的中国管理实践与研究及商学院变革

3.1 大变局中的中国管理实践

(4)大变局与未来的公司治理变革陈德球在“互联网时代的公司治理变革与发展”的发言中提出以下观点:①技术与融资环境的变化使得资源稀缺性由资金稀缺转向人力资源稀缺,公司治理的基本矛盾从经理人的代理问题转向保护创始团队的控制权问题。由此,互联网时代公司治理从以经理人为核心转向以企业家为核心,激发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保证企业家对企业的控制,对应的治理理论就是企业家中心模型。②公司治理的新特征就是劳动雇佣资本。③互联网时代公司治理的顶层设计遵循3条基本思路:一是在股权架构的设计上高度保护创始人的控制权;二是管理模式更加扁平化,保障核心技术和业务人员拥有决策权;三是防止对控制权的误解和滥用,重视小股东意见。

(1)大变局与中国管理制度王云峰在“大变局与新认识:对中国管理发展之社会政治背景的思考”的发言中指出,大变局是社会秩序与政治格局的变化,于国际关系而言就是霸权更迭。霸权是领导权的一种形态。争夺世界领导权的权利政治背后是意识形态或思想观念的较量。国家经济利益和国际政治地位背后的种族尊严、信仰权利、思想与政见“和而不同”的逻辑是当代中国管理发展回避不了的重大课题。大变局必将影响新生代高层决策的思维,抑制偏见“扩张”,创新领导权竞争模式,重构国际社会政治格局。政策是领导意志的表达和政治的体现[4],有宏观和微观不同层次。管理奥妙之处就在“政策”的形成和“策略”的调整。微观层面的企业政策关系到组织管理体制与发展风险,应是大变局下组织管理研究的重点。管理理论的发展是伴随着管理学者的认知革命,且是与大变局相关的大问题,有待更加深入的思考。

(2)大变局与未来的工作设计大变局对人类社会运行产生的深刻影响已在今天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显露端倪[5]。梁建在“塑造未来的工作新时代”的发言中指出,对技术的高度依赖、越来越个性的工作内容以及生产效率的显著提升,都需要新的工作设计理论。新的工作设计理论需要回答以下问题,即“我为什么要工作?”“我为什么要在这里工作?”和“我如何才能有效地工作?”涉及这3个方面的研究问题包括:①与个性化工作相关的研究问题;②互联网技术对组织运行的影响及其产生的道德问题;③对效率提升带来的数字经济时代的工作动机的解读,以及实现员工工作、家庭、社区之间的有效互动与平衡的问题。

(3)大变局与未来的营销管理王永贵在“变局中的营销管理”发言中表示,大变局中营销管理的“不变”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①需求的识别与满足是营销的核心;②顾客画像是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③价值创造与交付是王道。大变局中营销管理的“变”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①营销范式是从产品主导逻辑转向了服务主导逻辑,特别强调顾客参与,从强调交易价值到强调顾客使用价值;②从大众营销发展到了一对一营销;③从经营产品转向到经营顾客资产,尤其是经营顾客智力资产;④从关注市场份额转向关注顾客份额;⑤从以线下为主,转向线上线下整合;⑥从强调企业家经验转向强调数字化和智能化。

3.1.3管理本质与大变局中的中国管理

但随着国家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要求不断提升,各学校的资产管理系统需要做到极高的准确性、较强的实用性,要能够全面满足对于资产的管理,还要求拥有数据资料准确性、方便性、快捷性、操作的简便性等优点,不仅可以全面满足各学校当中资产管理工作人员对于自身工作的需求,还可以根据各种不同的权限人员需要进行随时更新预升级等操作。系统当中的数据可以进行长时间的保存,历史数据可以根据临时需要进行备份存档,以此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等。

3.1.1大变局与中国管理的变革

(5)大变局与未来的管理价值重构牛华勇在“逆全球化、互联网化与管理价值重构”的发言中指出,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个人发展不平衡导致了逆全球化的形成,集中表现为严重的社会撕裂。互联网化使得原来由精英控制的信息传递转变为由普通个体参与的全民自由传递。在此情境下,管理需要价值重构——将技术运用与中国的文化能力结合起来,推动社会向理性化方面发展;需要建立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共同价值观和提供所有人接受的一致性的信息辨别方法。

(6)大变局与中国国企改革颜世富在“大变局中的中国国有企业管理变革:以能源央企国家电网为例”的发言中指出,国有企业的管理最具中国特色,但缺乏深入系统地研究,目前尚无合适的管理学、经济学理论能够完善地解释中国国有企业取得的发展成就。此外,他还结合自身经历和思考,提出国有企业的“五行管理模式”,即从“金”(绩效管理)、“木”(谋略管理)、“水”(适应管理)、“火”(心理管理)、“土”(关系管理)进行管理变革。

(7)大变局与平台经济于立在“数字革命、平台经济与监管悖论”的发言中提出如下观点:①数字革命的核心问题就是零边际成本的普遍存在。②平台经济的类型。一是基础平台,中介性不明显,靠接口和流量收费,规模经济明显,如电信运营商,监管相对容易;二是主导平台,中介性居中,多是双边平台,单边收费,网络外部性突出,杠杆作用大,市场势力较大,如搜索引擎企业,是未来监管的重点;三是应用平台,中介性明显,双边收费,多样性强,监管混乱。③平台经济的三大监管悖论:一是“赢者通吃悖论”,即监管如何平衡规模经济与垄断弊端;二是“共享品限用悖论”,即信息产品使用中的零边际成本导致若使用不足即为闲置浪费,但若无偿使用又导致“公地悲剧”;三是“产品价值悖论”,即对互联网产业的商品与服务增加值存在着严重的低估,给国民经济统计核算带来挑战。

(3)大变局与未来的管理芮明杰在“未来的管理”的主题报告中提出以下观点:①预测未来与人类认知的局限。尽管对未来是否可以预见存在争议,但管理学一定要讨论对未来的预见。人类的发展轨迹呈现S曲线特征,新范式出现会造成人类发展呈现指数发展特征。因而线性思考方式在巨变环境下存在局限性。②当前巨变的特点。当前巨变正在发生,主要呈现出3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巨变的核心是新生产方式的产生并且在不断发展成熟。新生产方式是以互联网为支撑的智能化规模定制生产方式,是人类消费需求精准满足的生产方式的开始。为此,新一轮技术进步正在全面展开。二是集中生产、全球分销转向分散生产、就地销售。三是制造业主流制造模式由削减式制造转变为添加式制造。③关于未来管理的推测。未来管理会呈现以下特征:一是在规模化定制的生产方式下,各种数据成为最重要资源。二是智能个性化定制生产采用分布式生产,即面向消费者的空间分布而分布生产。未来的管理需要面对组织是在智能化条件下“平台+分布式生产”的无边界网络中运行的现实。三是未来的管理是去中心化的。四是处理智慧机器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协调关系,即调整人机互联互通的关系可能是未来管理的重点之一。五是未来对人的管理就是个性化管理或者是自我管理。

在进行地层和基层施工过程中,展开通讯人孔施工,在该过程中,如果通讯电缆狗中的人孔井的数量足够多,实际作业期间,可以将原沉降点转变到人孔井上面,从而完成相应的观测工作。

何文盛在“新时代西部企业的转型”的发言中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政策优势还没有转化为西部的产业优势与企业优势。由此,如何顺应大势,转变观念,抢占先机就成为推动西部企业转型发展的关键。他提出如下建议:①构建科学完善的内部治理体系还是西部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②拥抱数字时代,加快组织变革,升级商业模式;③加快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④具备全球视野;⑤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1)人心与大变局中的中国管理魏农建在“个性与人心:变局下的管理路径依赖”的发言中指出,员工从制度的执行者转为制度的提出者、改进者和制定者,已经与科技、资本共同成为价值共创者。个性和人心的结合是思考在大变局下管理的路径依赖。管理需要回归“人”的管理原点,创造出能够充分利用个性和人心的环境、要求和任务,激活人的价值,释放人的能量,鼓励组织成员自由创新。大变局下的管理机制就在确认管理对象的即期问题、中期追求、长期目标的前提下,实施分类管理、本质化管理和直接管理。具体如下:①分类管理,按照人的个性实施分层分类的多元化管理;②本质化管理,把握住人心的所想所需,进行引导式的管理;③实施适合个体特质形成的制度框架下的直接管理。

(1)中华传统商道与大变局中的管理齐善鸿在“管理中的万变之宗:中华商道的智慧法则”的发言中指出,中华商道提供了透过表象应对变化的规律。具体包括: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爱财取之有道。②以义生利,以利证义。③先做人,后做事,在做事中做人。最终形成3个层次的商道,即最低层次的唯利是图、损人利己;中间层次的合作共赢,让利彰义,彼此成就;最高层次的超越个人名利,带领众人从自我、私利、物质、生理驱动的动物模式,上升到无我、无私、无物、无欲的高度。

另外,徐飞在发言也指出,面对大变局在强调“变”和“向前看”的同时,还必须学会“向后看”,向历史与传统学习,增强大家的学术厚度和看问题的穿透力,要辩证地看待变与不变,要努力从多元中寻找主导,在多样中寻找均衡,在多变中寻找趋势。

(2)大变局与企业家素质陈德智在“从孙子的‘将之五德’看任正非的企业家素质”的发言中,基于孙子的将之“智、信、仁、勇、严”5个维度,通过公开二手资料和扎根理论方法,提出了基于孙子的“将之五德”的优秀企业家素质模型。

本文经过项目部项目经理、总工、技术员、安全监理等人,对安全风险因素进行了打分,共有50份打分表,然后对这些基础数据进行离散化处理并形成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决策表,然后将处理后的数据输入ROSETTA软件,最后利用Johnson’s algorithm算法对造价风险评价指标进行筛选与约简,从而得到优化之后的指标,最终形成34组有效数据.本文以W6盖梁施工作业单元的人员因素风险为例,运用粗糙集理论确定各风险因素的权重.

3.1.2中国传统智慧与大变局中的中国管理

(2)大变局与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滕乐法在“大变局下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的发言中表示,当前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水平低的突出表现就是品牌价值来源主要是中国市场,海外市场的贡献比例还很低。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演变,以低成本制造形成的“世界工厂”将往何处去,以及中国企业品牌在国际市场的低信任水平是迫使思考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的现实压力。提升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水平需要重视产品技术创新,通过创新形成差异;加强品牌文化本地化,挖掘品牌故事;强化多元化传播渠道,加强品牌传播。

3.2 大变局与中国的管理学研究

(1)大变局与中国管理学的研究现状魏航在“从国际化到本土化看中国管理研究”的发言中指出,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关于中国问题的研究成果发现,中国学者在国际顶尖刊物上发表论文数量明显偏少;中国学者所发表的高水平论文中,与中国相关的问题数量明显偏少;单个中国学者在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明显偏少。这种现象引申出3个方面的问题,即中国的管理问题仅仅只是一般管理问题的中国情境?还是因为中国的学者没有找到中国经济与管理中的独特要素?或者是因为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还没到中国管理能够找到自己的模式,发展自己理论的阶段?

(2)大变局与中国管理研究的问题导向结合盛昭潮[6]的《问题导向:管理理论发展的推动力》一文,徐飞在“管理理论研究中的‘问题导向’之问题”[7]的发言中认为,通常所讲的“问题导向”中的“问题”是实践问题或现实问题,是原汁原味未经提炼的“原生态”实际问题,这是问题情境。由此,需要透过表象,不断追问直至“元问题”,从而将“原生态”实际问题转化为理论问题,同时注意理论问题对实际问题的“保真”。“问题导向”之所以还是中国管理研究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中国管理研究者尚未建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弱势的学术话语权,以及程式化、结构化的实证研究方法的大行其道。另外,除问题导向外,中国管理学研究还需要重视逻辑导向、理论导向的研究范式。

通过工频耐压试验后,将综合绝缘抱杆分别应用于广汉10 kV三凉路新丰支线82号杆、什邡10 kV双禾路松柏支线26号杆、中江10 kV回朝路06号杆等3处进行绝缘杆作业法带电接引线的作业,如图11、图12所示。

(3)大变局与中国管理研究的范式变革肖海林在“创新管理研究的范式变革:从市场导向到反市场导向”的发言中指出,绿色发展国家战略强调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带来了绿色导向与市场导向的冲突问题,这是因为绿色导向常常是反市场导向的。由此,反市场导向的技术创新将会成为未来技术创新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绿色技术创新包括3种类型:①环保产业的技术创新;②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的技术创新;③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为特征的正外部效应显著的技术创新。而第3类技术创新是主流管理理论没有解决的,可以产生新的理论创新成果。

(4)大变局与中国管理学研究的国际话语权吴晓波在“中国管理学的国际话语权?”的发言中围绕“3个认识、3点建议、本源、3个起点”阐述如下观点:①“3个认识”,即重视当下中国管理学术体系话语权的3个问题,也就是构建话语体系如何兼顾“民族性”与“世界性”;如何基于中国管理情境开发新概念又避免哗众取宠地“攒造新词”;如何提升语言之间的“互文性”。②“3点建议”,即要大力发展扎根中国管理实践的质性研究;在学界形成相互尊重、理性批判的风气;大力张扬“人文精神”与独立精神。③关于本源,即中国学者需要追问“为何而研究”,要基于中国领先企业实践,构建基于中国管理实践的“C理论”。④3个起点,即“中国模式”带来的研究问题就是中国差异化发展模式是否存在规律,是否值得继续推进下去,哪些须要摒弃,做出调整;关于技术创新与制度的关系;中国情境的企业治理结构研究。

3.3 大变局与中国商学院变革

(1)大变局与“商学+”生态系统变革魏江在发言中介绍了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重构“商学+”生态系统的改革实践:①“商学+”生态系统的学科融合化发展;②“商学+”生态系统的平台化网络构建;③“商学+”生态系统的交叉团队建设;④“商学+”生态系统的平台+项目制度建设。

(2)大变局与商学院的自我突破龙建新在“商学院发展亟需自我突破”的发言中指出,面对大变局,商学院必须“升维”,必须在传统商学院“人、财、物、时间”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内容外,增加“数”的维度,对接大环境,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需求,突破原有的思维空间,做好规划,重构商学院的KPI;同时,也必须“降维”,拓宽专业,打破学科壁垒,宽口径人才培养。商学院的突破要明晰未来愿景和定位,锐意改革,实现商学院健康可持续发展。

历史分解指的是面对不同外生冲击的情况下,考察宏观经济变量在历史上偏离稳态值的情况,从而分析不同的外生冲击如何对经济变量起着推动的作用。根据相关分析以及对于历史文献的归纳,发现在利率规则下以及在数量规则下,对我国产出波动造成影响的主要是金融冲击、投资效率冲击以及货币政策冲击导致的。

首先,从静态层面来看,土地用途管制的决策依据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土地用途管制的基本依据。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这是土地用途管制权概念静态化之表达,这一点在上述学者的概念界定中基本没有争议。

(3)大变局与商学院的人才培养改革潘煜在“卓越管理人才培养改革与探索”的发言中,介绍了上海外国语大学管理学院本科人才培养的改革实践。具体如下;①大类招生,大类培养。②构建“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和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降低“软课”占比,提升“硬核”内涵,构建课程体系。具体而言一是在第1~4学期实施大类培养,“厚基础”培养学生;二是在第5~6学期,通过专业核心课,“宽口径”为学生提供多学科发展的坚实保障;三是在第6~7学期,通过专业方向课,塑造学生的核心专业能力(“强能力”);四是在5~8学期,通过专业选修课,拓展学生学科领域的学术素养(高素质)。③设置学术启航计划,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出口”。④协同推进,保障改革落地。

4 结语

在论坛总结中,王方华指出,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解读与研究大变局,学者需要积极交流碰撞。大变局的未来今人无法想象,但人类一定可以去认知和驾驭。作为管理学者要多到企业一线去调研观察,多关注国际学术界的相关讨论,拓展研究视野。面对大变局,商学院必须改革,跳出论文与项目的死胡同,引导和鼓励老师们多关注大问题,自由探索。作为管理学者应不忘初心,通过自己的学术研究,推动中国管理学的理论创新。

参考文献

[1] 田志龙,杨玲.中国情境与管理创新——中国管理50人论坛(2019年春季)会议侧记[J].管理学报,2019,16(8):1 127-1 132.

[2] 刘建飞.把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J].瞭望新闻周刊, 2019(9):3-5.

[3]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Building the Mosaic[R].http://www.nsf.gov/, 2019-9-28.

[4] 古德诺 F J.政治与行政:一个对政府的研究[M].王元,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11.

[5] DELOITTE. Rewriting the Rules for the Digital Age: 2017 Deloitte Global Human Capital Trends [EB/OL]. https://www2.deloitte.com,2019-10-03.

[6] 盛昭瀚.问题导向:管理理论发展的推动力[J].管理科学学报, 2019,22(5):1-11.

[7] 徐飞.管理理论研究中的“问题导向”之问题[J].管理科学学报, 2019,22(5):12-14.

ChinaManagementintheDrasticChange:SidelightsontheChineseManagement50Forum(September, 2019 inLanzhou)

FAN Jianfeng1 TIAN Zhilong2

(1. Wuyi University, Jiangmen, Guangdong, China; 2.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forefront topics and important scientific problems of China management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the drastic change, based on the summary of the 26 speeches in the “Chinese Management 50 Forum” which concentrated on the theme “China Management in the Drastic Change”.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China management practice and research are explored, in order to make researchers think how to put forward China’s plans and offer Chinese wisdom for global management research and practice.

Keywords: drastic change; China management; Chinese Management 50 Forum

中图法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884X(2019)11-1601-06

DOI编码:10.3969/j.issn.1672-884x.2019.11.003

收稿日期:2019-10-0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572064)

(编辑 郭恺)

通讯作者:田志龙(1961~),男,湖北汉川人。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市 430074)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中国本土管理和案例研究。E-mail:zltian@hust.edu.cn

标签:;  ;  ;  ;  ;  ;  ;  ;  ;  ;  ;  

樊建锋:大变局中的中国管理——“中国管理50人”论坛(2019年秋季)会议述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