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建华(平陆县人民医院儿科山西平陆044300)
【中图分类号】R2-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09)36-0011-02
【摘要】本文就应用自配纯中药制剂硬肿散加山莨菪碱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疗效作以报告,并就36例重症硬肿症患儿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改变作以分析,证实重症硬肿症伴有高血粘滞,采用新疗法可明显改变血流变学特性,提高疗效。
【关键词】新生儿硬肿症硬肿散山莨菪碱血液流变学
我科1998—2008年应用自配纯天然中药制剂硬肿散加山莨菪碱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硬肿症84例,疗效显著,并对36例重症硬肿症患儿治疗前及分组治疗后血液流变指标进行了动态观察,探讨了新生儿硬肿症血液流变特征及硬肿散与山莨菪碱对血液流变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情况总观察病例168例,男102例,女66例。年龄~7d42例,~14d83例,~21d26例,~28d17例。全部病例分为轻型与重型。轻型:一般情况差,体温正常、不稳或不升,下肢及面颊部硬肿,面积<50%。重型:一般情况极差,体温不升(<36℃),四肢、臀部、面颊及全身硬肿,面积>50%。病例随机分组,采用综合治疗加硬肿散与山莨菪碱为治疗组,仅采用综合治疗为对照组
1.2方剂组成丹参15g、桃仁120g、红花120g、赤芍120g、川芎120g、水蛭20g、附子80g、吴萸120g、肉桂60g、炮姜60g,当归150g、地龙60g、乳香60g、没药60g、甘草60g。以上各药研细混合,过100目筛备用。需同时取药粉适量,以黄酒调成糊状,涂于硬肿局部,无菌纱布敷盖。
1.3治疗及观察全部病例均采用复温、能量供给、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抗感染、皮质激素应用及治疗原发病等。治疗组另给以硬肿散外用,每日更换一次;山莨菪碱1~2mg/kg加入10%葡萄糖液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
我们将36例重症患儿随机分组于入院时及治疗1周时分别测血液流变指标,以探讨硬肿时血液流变特征及硬肿散与山莨菪碱对硬肿症及血流变的影响。
1.4结果
1.4.1治愈标准一般情况好,体温正常,硬肿消退。
1.4.2两组重症病例治疗初及1周后血液流变指标测定结果如表3。
由此说明,新生儿硬肿症硬肿期存在着高血粘滞综合征,在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硬肿散与山莨菪碱治疗,可明显改善血液高粘状态,改变血液流变特征,提高临床疗效。
2讨论
新生儿硬肿症是由于受寒、早产、感染、窒息等多种原因所致皮肤及皮下脂肪硬化与水肿的一种疾病。《内经》中提到,“寒邪客于经络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医林改错》中又提到,“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新生儿硬肿症与祖国医学的血瘀症有关。现代医学的研究方法证实,新生儿硬肿症与体温调节、棕色脂肪减少、体表面积大散热多有关外,尚有全身及局部的微循环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新生儿血液中红细胞多,易瘀血凝集,当遇寒冷等因素致皮下脂肪凝固时,血流缓慢,易发生瘀滞。毛细血管脆性大,血液瘀滞后缺氧,引起组织中毛细血管损害,渗透性增加。病情进展时,组织缺氧加重,可出现酸中毒与微循环障碍,使脏器血液灌流量减少。重症病例毛细血管壁损害加重而释放出组织凝血活酶,激活凝血酶,凝血系统被激活,致血小板凝集,纤维蛋白沉积,引起微血栓导致DIC与休克。
硬肿散以丹参、桃仁、红花、赤芍、水蛭活血祛瘀,附子、吴萸、炮姜、肉桂温经散寒,增强活血祛瘀功效,当归养血活血,乳香、没药理气活血,地龙化瘀通络,甘草协调诸药,辅以黄酒调和,可活血化瘀,温经散寒,宣通脉络,祛除瘀滞,气行血行,则硬肿可消。配合山莨菪碱静滴,使硬肿局部血管扩张,提高病变局部药物渗透力,如此配合,恰到好处。
现代医学研究方法证实,活血化瘀中草药有扩张动脉与微循环血管、抗凝血、延缓血液凝结,减低血液粘着力,促进血液循环,部分有增进垂体分泌ACTH作用,对内分泌系统亦有促进作用,温经通络中草药对循环系统及神经系统功能亦有积极促进作用,以上各药配合,可改善硬肿局部及全身血液循环,防止微血栓形成及DIC发生,促进局部组织代谢,缓解硬肿达到治疗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