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位梯度论文_王勇,李楠,于锁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电位梯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梯度,电位,测量,电压,海底,管道,电压互感器。

电位梯度论文文献综述

王勇,李楠,于锁辉[1](2018)在《220/380V电源系统相线落入水中电位梯度的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GB/T 13870. 1-2008《电流对人和家畜的效应第1部分:通用部分》,35mA电流通过人体手到脚的时间超过1 000ms,就可能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而心室纤维性颤动是致命的主要原因。由于人体的阻抗随着湿度、面积和接触电压而变化,所以通过人体的电流与电压不是线性关系。本文分析相线落入水中形成电位梯度,以人体在水中承受交流电压12V为允许值作为判据,通过定量分析给出带电的水中可能出现电击的危险范围。(本文来源于《智能建筑电气技术》期刊2018年06期)

刘伟,刘爽,刘学忠,张跃,刘枰[2](2018)在《高压电机定子线棒端部沿面电位梯度分布的非接触式测量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高压电机用碳化硅防晕层材料场致(或电致)发光特性设计了一种线棒端部沿面电位梯度(或切向电场)分布的非接触式测量装置。首先在高压交流电压下应用光电倍增管测量了校正线棒的电致发光特性,得到了典型碳化硅防晕层的电致发光强度与施加电压梯度的拟合关系曲线。然后应用该测量方法获得了试验线棒端部电致发光分布特性,进一步分析得到试验线棒端部沿面的电位梯度分布规律。同时,研究了试验中线棒表面温升与电致发光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电压梯度最大值分布在线棒端部中低阻迭加部分之后的中阻区域,而高阻区域的电位梯度很小,电致发光强度弱而测量相对困难。试验测量中线棒表面温升高的部位,电致发光强度也大。(本文来源于《绝缘材料》期刊2018年10期)

王志涛,韩文礼[3](2016)在《基于直流电位梯度法的滩浅海海底管道外防腐层破损检测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介绍基于直流电位梯度法的滩浅海海底管道外防腐层破损检测的研究思路及所开发的配套的检测设备。方法通过模拟检测实验,考察了直流电位梯度检测方法在海底管道外防腐层破损检测中的可行性、检测装置运行及测量功能的适用性。结果模拟检测实验实现了滩浅海海底管道外防腐层破损的有效检测,且不受海底管道正常填埋的影响,可实现管道外防腐层8 mm×8 mm(8 m V/m)以上破损的非接触式检测。结论基于直流电位梯度法的滩浅海海底管道外防腐层破损检测技术可行。可以利用所研发的检测装置,通过海底管道沿线电位梯度的测量,判断管道外防腐层破损及牺牲阳极块位置,从而为管道的运行维护提供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表面技术》期刊2016年11期)

胡国昭[4](2016)在《带等电位梯度屏蔽的小电容量EVT的研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子式互感器是实现变电站智能化的关键技术之一,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在电子式互感器的工程实用过程中,电子式互感器出现了故障率高、可靠性差的问题,严重制约了电网的智能化水平。针对这一现状,论文对如何提高电子式电压互感器(EVT)可靠性问题开展了研究。首先,论文对EVT的应用现状和典型故障进行了归纳总结,以电容分压型EVT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工作原理和结构特征,提出减小EVT分压器主电容量以提高其可靠性的技术思路。论文进一步分析指出电网暂态现象引起的过电压、过电流与强电磁干扰是影响EVT可靠性的主要因素,这种暂态冲击对电容分压型EVT尤为突出。为此仿真计算了暂态电压冲击下电容分压型EVT的特性,计算表明减小EVT主电容可以大大降低暂态冲击的风险。EVT运行过程中,杂散电容是影响其精度和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当主电容量降低时,杂散电容对EVT的影响更加突出,为确保主电容降低的同时EVT的精度和输出稳定性不受影响,论文提出了采用等电位梯度屏蔽来实现小电容量的EVT的技术方案。为此对实现等电位梯度屏蔽的叁种具体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综合考量工艺水平、屏蔽效果、成本等因素,确定了等电位梯度屏蔽结构的具体方案。系统的阐述了等电位梯度屏蔽筒参数设计的要点和设计规则。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对小电容量EVT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为真实模拟小电容量电容分压器的运行情况,需建立分压器的3D电场模型。针对电容分压器尺寸差异大(5-6个数量级)、网格剖分难、网格数量多(千万级)的特点,对3D电场模型进行了等效处理,并利用高性能计算服务器对模型进行了求解计算。从绝缘和抗干扰性的角度分析了等电位梯度屏蔽筒对电容分压器的影响,验证了基于等电位梯度屏蔽的小电容量EVT的可行性。最后完成了小电容量EVT样机的研制,并进行了准确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双屏蔽筒、主电容量为300pF的110kV EVT满足0.2级的误差要求。研究还发现,等电位梯度屏蔽结构对电容分压器外绝缘性能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可推广至绝缘子中应用。为此论文分析了等电位梯度屏蔽结构改善绝缘子外电场的原理,确定了屏蔽结构的最优设计规则,并进行了仿真验证。(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6-05-01)

张志勇,周峰,李泽林[5](2015)在《基于最小梯度支撑的2.5D井地电位法正则化聚焦反演》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最小梯度支撑稳定因子进行2.5D井地电位聚焦反演。通过对边界近似处理、结合基于图论理论的矩阵重排与填入元分析方法,实现一种快速的正演稀疏矩阵直接分解方法,提高了正演计算效率。为了突出对陡变异常体边界的识别能力,引入最小梯度支撑稳定因子(MGS),采用重加权共轭梯度(RRCG)方法进行反演目标函数求解。结果表明:MGS具有良好的聚焦特征,RRCG反演迭代过程稳定、收敛速度快。对"L-curve"选择正则化因子的算法进行改进,避免了传统采用最大曲率计算时需要对离散数据求导引起的误差,同时该算法对于出现多个拐点的"L-curve"也可正确选择正则化因子。(本文来源于《中国有色金属学报》期刊2015年11期)

王君恒,耿煜[6](2015)在《自然电位梯度测量中的地形改正》一文中研究指出地形改正是重力和电法勘探中用于消除测点周围地形起伏对观测结果影响的技术.由于地形形成自然电位异常的微观机理较为复杂,解析公式难以得到,可以采用最为直观的方法,寻找两者之间的拟合公式.根据研究,在自然电位梯度测量中,地形引起的自然电位异常分为两种:一是异常与地形起伏是镜像关系,这种情况占多数;另一种情况是异常与地形起伏为反镜像关系.多数地形起伏与异常存在线性关系、二次关系和指数关系,以线性关系为主.具体采用哪种拟合关系,可选取典型的地形和自然电位曲线,通过其变化规律进行判断;也可以采取试算的办法,通过改正效果的比较选择合适的拟合公式.本文选择鄂尔多斯盆地作为研究地点,提出了适用于自然电位梯度测量的地形改正方法.通过叁种拟合公式改正效果的比较,得出线性拟合公式能更好地描述该测区内相对高差与自然电位改正量之间的关系.地形改正有效地消除了相对高差与自然电位之间的相关性,改正后的自然电位曲线能够较好地反映地下地质信息,自然电位等值线图异常更加突出.自然电位梯度测量中,地形起伏可影响异常形态,特别是起伏地形的面积与目标地质体的面积大小相当时,两者异常有可能难以区分,因此地形改正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性.(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5年10期)

卢永,雷艳新,李文星[7](2015)在《交流电位梯度法在埋地钢质管道外防腐层检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交流电位梯度法原理及检测步骤、注意事项,通过对某炼油装置地下钢质管道外防腐层进行检测分析,证明交流电位梯度法是掌握管道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防腐层破损点、综合评价管道防腐层状况、加强管道防腐层维护、保证管道安全平稳运行的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全面腐蚀控制》期刊2015年08期)

高凯[8](2015)在《海底管道外防腐直流电位梯度检测技术的应用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直流电位梯度检测技术在检测埋地管道防腐层的应用已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技术,但将此技术应用于海底输气管道防腐层的检测却并不多见。根据海上的实际情况,基于直流电位梯度技术分别采用了水下管道检测装置检测法、电极支架法和底拖电极法叁种方法来采集沿线管道的电位梯度数据,以此来评价管道外防腐的状况。(本文来源于《上海煤气》期刊2015年03期)

秦玉蒙,邱春玲,陈文洋,王娅男[9](2015)在《分布式井-地电位梯度无线接收系统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满足井地电法勘探中高分辨率勘探、地形复杂地区勘探和大范围勘探的需求,研制出一种分布式井-地电位梯度无线接收系统。该系统采用31位Δ-Σ型ADC实现了高分辨率数据采集;利用GPS同步技术实现了多通道数据的同步采集;通过STM32微处理、Zig Bee无线技术和SD卡联用实现数据接收系统的工作流程控制,数据预处理和存储。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均方根噪声为0.5μV,动态范围为140 d B;可准确探测出异常体,能够满足井-地电位梯度数据采集的需求。(本文来源于《实验室研究与探索》期刊2015年06期)

陈贻祥,韩凯,甘伏平,潘科,陈玉玲[10](2015)在《基于一阶差分的岩溶管道充电法电位水平梯度异常分离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隐伏岩溶探测中,为实现岩溶管道引起的充电法电位水平梯度局部异常与线性或低缓区域背景场的分离,突出局部微弱异常,本文根据半无限均匀大地中,良导电球体和无限长水平圆柱体充电电位水平梯度及其一次导数剖面曲线分布特征与规律,采用两点平滑法和一阶中心差分法推导出充电电位水平梯度一次导数的近视计算公式,建立了差分滤波函数F xi+1+12()h极小值点与线性或低缓区域背景场特征点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线性或低缓区域背景场的线性插值公式和拉格朗日插值公式,以及局部异常与线性或低缓区域背景场划分的作图法和解析法.差分滤波函数F xi+1+12()h对充电法电位水平梯度观测误差、地质噪声具有平滑和低通滤波作用,由此差分滤波函数F xi+1+12()h确定的实测充电法电位水平梯度线性或低缓区域背景场将更为合理,实现了充电法电位水平梯度局部异常与线性或低缓区域背景场的有效分离.利用该局部异常与线性或低缓区域背景场划分方法,实际处理了桂东北越城岭山脉东部岩溶区的洛潭水库实测充电电位水平梯度异常数据,提取了受强大区域背景场掩盖了的岩溶管道产生的微弱异常,突出了岩溶病态水库漏水通道、断裂构造分布等地质信息,为岩溶病态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供了有效的处理途径和工程靶区.地质钻探工程和地下水示踪试验均验证了所研发的基于一阶差分的充电法电位水平梯度局部异常与线性或低缓区域背景场分离方法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实用性.(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进展》期刊2015年03期)

电位梯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高压电机用碳化硅防晕层材料场致(或电致)发光特性设计了一种线棒端部沿面电位梯度(或切向电场)分布的非接触式测量装置。首先在高压交流电压下应用光电倍增管测量了校正线棒的电致发光特性,得到了典型碳化硅防晕层的电致发光强度与施加电压梯度的拟合关系曲线。然后应用该测量方法获得了试验线棒端部电致发光分布特性,进一步分析得到试验线棒端部沿面的电位梯度分布规律。同时,研究了试验中线棒表面温升与电致发光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电压梯度最大值分布在线棒端部中低阻迭加部分之后的中阻区域,而高阻区域的电位梯度很小,电致发光强度弱而测量相对困难。试验测量中线棒表面温升高的部位,电致发光强度也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位梯度论文参考文献

[1].王勇,李楠,于锁辉.220/380V电源系统相线落入水中电位梯度的计算[J].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18

[2].刘伟,刘爽,刘学忠,张跃,刘枰.高压电机定子线棒端部沿面电位梯度分布的非接触式测量方法[J].绝缘材料.2018

[3].王志涛,韩文礼.基于直流电位梯度法的滩浅海海底管道外防腐层破损检测技术研究[J].表面技术.2016

[4].胡国昭.带等电位梯度屏蔽的小电容量EVT的研究与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2016

[5].张志勇,周峰,李泽林.基于最小梯度支撑的2.5D井地电位法正则化聚焦反演[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5

[6].王君恒,耿煜.自然电位梯度测量中的地形改正[J].地球物理学报.2015

[7].卢永,雷艳新,李文星.交流电位梯度法在埋地钢质管道外防腐层检测中的应用[J].全面腐蚀控制.2015

[8].高凯.海底管道外防腐直流电位梯度检测技术的应用与研究[J].上海煤气.2015

[9].秦玉蒙,邱春玲,陈文洋,王娅男.分布式井-地电位梯度无线接收系统的设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

[10].陈贻祥,韩凯,甘伏平,潘科,陈玉玲.基于一阶差分的岩溶管道充电法电位水平梯度异常分离方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5

论文知识图

电位测量中的欧姆成分Figure1.2Ohmme...综合征恶性心律失常的形成2相折...叁针电极流注放电轴线上电场分布叁针流注局部场域的电场与等电位线分...四代树枝状咔唑的结构与电子云密度分...7测点布置不均匀校正前后电位梯度

标签:;  ;  ;  ;  ;  ;  ;  

电位梯度论文_王勇,李楠,于锁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