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麻藤论文_易绮斐

导读:本文包含了买麻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基因组,基因,性状,化学成分,鉴定,银杏,西林。

买麻藤论文文献综述

易绮斐[1](2019)在《小叶买麻藤》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叶买麻藤[Gnetem parvifolium(Warb.) C. Y. Cheng ex Chun]为买麻藤科(Gnetaceae)买麻藤属植物,常绿木质缠绕藤本;茎节膨大:茎枝圆形,皮灰褐色,皮孔明显。叶椭圆形或长倒卵形,革质,长2.5~10cm,宽1.5~5 cm,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雄花序不分枝或一次分枝,分枝叁出或成两对;雌球花序多生于老枝上,一次叁出分枝。种子长椭圆形,成熟时假种皮红色,无种柄或近无柄。花期4-7月;种子7-11月成熟。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湖南、江西、福建、贵州,老挝和(本文来源于《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侯晨,杨永,郭兴,Anbar,Khodabandeh,苏应娟[2](2018)在《倪藤目买麻藤属生物地理、生态位和种子进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倪藤目是四大现存裸子植物类群之一,其形态特殊且具有尚未解决的种子植物系统发育位置。化石证据表明倪藤目的祖先在白垩纪时期形态差异巨大且物种丰富,但大部分支系在白垩纪-古新世交替时期灭绝了。弥留的倪藤目通过一系列的物种分化和扩张/迁徙构成了当今的多样性和分布格局。买麻藤属是倪藤目中分布在(亚)热带雨林地区的属,约含40种。前人对该属生物地理学的认知甚少,尚未开展植物-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性状进化等方面的研究。因此,本研究首先利用最新的买麻藤系统树和近期报道的倪藤目大化石计算该属的分歧时间。其次,通过比较叁种历史假说并选择最佳生物地理模型进行祖先分布区域的重建。再次,研究买麻藤属种子形态创新和生态位改变、物种形成之间的关系,旨在回答环境的变化对该属物种多样性和分布格局的影响。分歧时间结果表明买麻藤属在白垩纪-古新世交替时期开始了物种分化,该时间与大化石证据相一致。生物地理分析结果显示泛北美大陆假说最能解释该属在世界范围内间断分布的成因。亚洲买麻藤在进化过程中伴随着物种扩张和迁徙,其生态位的差异比非洲和南美物种更大,表明异域物种形成在买麻藤进化历史中的重要作用。性状重建分析结果表明具有大小适中的种子为该属的原始性状。买麻藤属种子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向两级演化,在进化过程中受环境因素,如最热月均温、年降水量和年实际蒸散量的影响,被认为是该属对(亚)热带林环境适应的结果。此外,具有种柄也是原始形状且在演化过程中逐渐丧失,仅保存于某些物种中。种柄的有无在进化过程中不受气候因子影响,但可能与种子的传播方式有关。最后,我们提出以"地理迁移-生态位改变-物种形成-形态创新"为体系的进化学假说,旨在解释倪藤目的进化历史,也为其它裸子植物类群的进化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学会八十五周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93-2018)》期刊2018-10-10)

文灿[3](2018)在《破译买麻藤植物全基因组》一文中研究指出【深圳商报讯】(记者 文灿)昨日,深圳又发布了一项重大科研攻关项目成果:买麻藤类植物基因组计划取得重要突破性进展。经过多年努力,由仙湖植物园领衔的国际科研团队以“买麻藤”为突破口,为号称植物学界“百年之争”的买麻藤系统进化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重要数据资源(本文来源于《深圳商报》期刊2018-02-09)

林清容,崔嵩[4](2018)在《深圳植物学者破译买麻藤基因组》一文中研究指出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林清容 通讯员 崔嵩)昨日,深圳发布一项重大科研攻关项目成果:买麻藤类植物基因组计划取得重要突破性进展。仙湖植物园经过多年努力,领衔国际科研团队以“买麻藤”为突破口,为号称植物学界“百年之争”的买麻藤系统进化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重要数(本文来源于《深圳特区报》期刊2018-02-09)

邓楠[5](2017)在《买麻藤属芪类代谢途径及光合进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买麻藤属(Gnetum)是裸子植物门中形态特殊、进化位置存在争议的物种之一,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其中,小叶买麻藤(Gnetum parvifolium(Warb.)W.C.Cheng)是我国分布最为广泛的买麻藤种,已有上千年的药用历史。目前研究初步发现,该属植物在芪类含量和光合能力上较为特殊,然而,它们的进化适应意义尚不清楚。本研究以小叶买麻藤及其它种买麻藤为主要研究材料,围绕芪类和光合两个重要代谢,开展了买麻藤属植物芪类代谢途径、光合特征及其正选择和叶绿体基因组比较进化分析,并探讨了买麻藤类植物的系统位置和适应性进化问题,为买麻藤属植物系统进化与引种栽培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小叶买麻藤中总芪类的含量高达28.0 mg·g-1,高于常见的桑、葡萄等。芪类化合物的分布具有明显组织特异性,幼苗根中总芪类的含量最高,其次是成熟种子的胚乳。在所检测到的4种芪类成分中,买麻藤醇在假种皮中含量高达890.4μg·g-1;白芦藜醇在胚乳中含量最高,达763.1μg·g-1;而白皮杉醇和异丹叶大黄素在幼苗根中含量最高,分别为2569.2μg·g-1和2189.3μg·g-1。紫外和高温胁迫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这些芪类成分的含量。(2)五种买麻藤与其他物种的光合比较证实,低光合速率(1.6-3.6μmol CO2·m-2·s-1)、低气孔导度(0.015-0.060 mol·H2O m-2·s-1)和低蒸腾速率(0.48-1.70 mmol·H2O m-2·s-1)是买麻藤属植物的固有属性。但藤本和乔木状买麻藤的光合特性有一定的差异,乔木状买麻藤的最大光补偿点和最大光饱和点显着高于其他藤本状的买麻藤;此外,买麻藤幼苗与成年藤本状植株的光合特性一致。(3)通过对小叶买麻藤不同组织混合后转录组测序,共获得了94816条unigene;其中,参与芪类与光合代谢途径的基因分别为18条和178条。定量表达分析表明,紫外和高温胁迫能够明显影响芪类合成通路基因PAL、4CL、C4H、STS和CYP的表达水平。这些为富含芪类买麻藤的选育研究提供了分子依据。(4)小叶买麻藤与买麻藤、乔木状买麻藤的正选择分析发现,叁种买麻藤中的正选择基因相同,主要富集在叶绿体、基质小管、转运蛋白和生物膜方面,表明它们在适应环境过程中光合等相关性状受到了环境选择;小叶买麻藤与中麻黄和百岁兰的正选择分析表明,细胞钙离子信号转导与百岁兰适应极端干旱环境密切相关,而花粉管生长、重力信号转导和叶绿体运动相关的肌动蛋白与买麻藤的虫媒、攀援等特性密切相关。(5)所选买麻藤和其它物种的叶绿体基因组比较分析发现,买麻藤属植物缺失了17个编码蛋白基因,这可能与其低光合特性有关。此外,对买麻藤属在内的38个具有代表性陆地植物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比较、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进一步表明买麻藤类植物的系统位置位于松柏类植物内部,与松柏类中非松科植物成为姊妹群,强烈支持“Gnecup”假说。(本文来源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期刊2017-05-01)

陈丽君[6](2016)在《垂子买麻藤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耐甲氧西林金葡菌的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垂子买麻藤中抗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活性成分的研究。方法利用正相硅胶柱层析、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半制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从垂子买麻藤茎杆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采用电喷雾电离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等波谱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结构鉴定,并以MRSA为试验菌考察其体外抑菌活性。结果经波谱分析鉴定,分离所得9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原儿茶酸甲酯(1)、买麻藤醇(2)、白藜芦醇(3)、原儿茶酸(4)、香草醛(5)、阿魏酸(6)、isorhapontin (7)、gnetifolinE(8)和gnetuhainin A (9),其中原儿茶酸甲酯、买麻藤醇、原儿茶酸、香草醛、阿魏酸、gnetifolin E和gnetuhainin A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体外抑菌活性测试表明,原儿茶酸甲酯、白藜芦醇、原儿茶酸和香草醛对MRSA具有抑制活性,其最低抑菌浓度分别是2560、256、1280和2560 mg·L-,最小杀菌浓度分别是2560、1280、5120和2560mg·L-,而其他单体化合物则无此活性。结论本文从该植物茎杆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和鉴定出9个单体化学成分,其中原儿茶酸甲酯、买麻藤醇、原儿茶酸、香草醛、阿魏酸、gnetifolin E和gnetuhainin A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以MRSA作为试验菌,考察了它们的体外抑菌活性,发现原儿茶酸甲酯、白藜芦醇、原儿茶酸和香草醛对MRSA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它化合物对MRSA没有抑制作用。通过分析比较本文中涉及化合物的抗MRSA活性结果,我们发现同为芪类的白藜芦醇与3,5-Z.羟基-4-甲氧基均二苯代乙烯和银松素具有相似的抗MRSA活性,而与它们结构相似的芪类化合物买麻藤醇、isorhapontin和gnetifolin E则无此活性,其中,活性较好的银松素与无活性的买麻藤醇在结构上的差异仅是在10和14位少了2个羟基取代;另外,银松素的活性好于白藜芦醇,表明12位羟基取代降低了这类化合物的抗MRSA活性。另外,本研究发现,垂子买麻藤中的抗菌活性成分除了芪类化合物外,还有酚酸类成分。(本文来源于《浙江中医药大学》期刊2016-05-01)

刘遥,田立文,谢扬,张宏伟[7](2015)在《过山枫与异形南五味子和买麻藤的生药学鉴别》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过山枫、异形南五味子和买麻藤叁者的生药学比较,为过山枫的鉴定和资源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性状鉴别茎的大小、表面、断面特征;显微鉴别茎横切面的显微结构与粉末中晶体、石细胞、纤维的形状;利用薄层色谱(TLC)和化学鉴定反应比较甲醇提取液的主要化学成分组成。结果过山枫的主要特点是栓皮易脱落,栓皮外侧有石细胞层,TLC法可检测出扁蒴藤素斑点。结论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化学反应鉴定与TLC鉴定的方法准确可靠,鉴定结果可以作为过山枫的鉴定和资源利用的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时珍国医国药》期刊2015年07期)

刘遥[8](2015)在《小叶买麻藤茎的化学成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买麻藤属(Gnetum)植物属于裸子植物门买麻藤目,本目仅有1科1属,即买麻藤科买麻藤属,共有30多个种,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及南美洲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我国境内的买麻藤属植物有7个种,包括闭苞买麻藤(Gnetum cleistostachyum)、细柄买麻藤((Gnetum gracilipes)、海南买麻藤(Gnetum hainanense)、罗浮买麻藤(Gnetum lofuense)、大叶买麻藤(Gnetum montanum)、小叶买麻藤(Gnetum parvifolium)及垂子买麻藤(Gnetum pendulum),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贵州、云南、江西和湖南等地。其中小叶买麻藤和大叶买麻藤作为传统中药,已有1500年的药用历史,两者的根、茎、叶、果实均可入药,具有祛风除湿、散瘀止血、消肿止痛、化痰止咳的功效,民间常用来治疗慢性气管炎、风湿、跌打损伤、刀枪伤、蛇咬伤等病症。国内外有关买麻藤属植物的研究始于1960年,相关文献表明,买麻藤属植物含有芪类、黄酮类、生物碱类及挥发油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抗肿瘤等生物活性。但目前针对中药小叶买麻藤的研究报道为数不多,限制了这种中药资源的充分利用。本文采用现代提取分离技术与方法对小叶买麻藤的化学成分进行深入研究,为小叶买麻藤的资源利用开发提供物质基础保障。一、小叶买麻藤茎的生药学鉴定研究对药用植物展开系统性资源调查和生药学鉴定是准确研究开发药用植物的前提。本课题组在对小叶买麻藤的资源调查时发现,其与卫矛科南蛇藤属植物过山枫在分布范围上重迭、入药部位均为藤茎且治疗功效较为相似,导致两者在药材市场上存在被混淆使用的状况。为此,本文以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过山枫和小叶买麻藤两种药材的藤茎进行了生药学比较研究。1.通过性状鉴别比较两种生药的形状、色泽、表面、断面、气味等特征。小叶买麻藤的藤茎:质轻;栓皮不易脱落;皮部深褐色,木部呈灰褐色;断面可见放射状排列的小孔以及棕褐色的同心圆环;气微,味淡、微苦。过山枫的藤茎:质硬;栓皮常鳞片状脱落;皮部红棕色,木部类白色;断面可见轮状排列的小孔,气微,味微苦、辛。2.通过显微鉴别比较两者藤茎横切面的显微结构与粉末的显微形态。小叶买麻藤:木栓层外侧无石细胞层;可见异形维管束,异形维管束外侧有石细胞带;可见韧皮射线和木射线;形成层不明显。其粉末呈棕黄色,在显微镜下可见众多具缘纹孔管胞,成束或单个存在且胞壁增厚。过山枫:木栓层外侧有石细胞层;没有异形维管束的存在;仅可见木射线;形成层明显。其粉末呈红棕色,显微镜下可见分隔纤维和嵌晶石细胞,但没有管胞的存在。3.利用理化鉴定法比较两者所含主要化学成分组成与特征化学成分。小叶买麻藤:主要化学成分是酚性化合物,TLC法可检测出其含有异丹叶大黄素。过山枫:主要化学成分是萜类和酚性化合物,TLC法可检测出其含有扁蒴藤素,但无法检测出异丹叶大黄素。生药学鉴定结果表明,通过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定相结合的鉴定方式,能够准确可靠的鉴别过山枫与小叶买麻藤。二、小叶买麻藤茎的化学成分研究本文选择小叶买麻藤干燥的茎为实验对象,深入研究小叶买麻藤的化学成分。取小叶买麻藤干燥的茎4.5kg,粉碎后加5倍量95%乙醇,在65℃下加热提取3次,每次3h,抽滤除杂,滤液合并浓缩。所得浓缩物经过蒸馏水分散后,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溶液萃取,选取乙酸乙酯萃取物进一步纯化分离。采用硅胶、MCI、ODS、LH-20柱色谱相结合的方法,共分离出20个单体化合物。再利用MS、NMR等波谱学方法表征各单体化合物结构,并与相关文献比照,鉴定出这20个化合物。其中包括2个芳香酸:vanillic acid (1)、4-hydroxybenzoic acid (2); 5个黄酮类化合物:oroxylin A (3)、homoeriodictyol (4)、 chrysoeriol(5)、5,7,2'-trihydroxy flavones (6)、naringetol (7);以及13个芪类化合物(5个芪类单体、6个芪类二聚体、1个芪类叁聚体、1个连苄类化合物):gnetifolin A (8)、pinosylvin (9)、isorhapontigenin (10)、resveratro (11)、gnetol (12)、 dihydropinosylvindiol (13)、ampelopsin F (14)、gnetuhainin E(15)、gnetuhainin N (16)、gnetifolin C(17)、(-)-ε-viniferin (18)、cis-shegansu B(19)、parvifolol D (20)。 pinosylvin、gnetuhainin N、dihydropinosylvindiol、oroxylin A、chrysoeriol、 5,7,2'-trihydroxy flavone这6个化合物为首次在小叶买麻藤中分离得到,而oroxylin A 和 5,7,2'-trihydroxy flavone则为首次在买麻藤属中分离得到。化学成分研究结果表明,芪类成分是小叶买麻藤茎的主要成分,亦是特征成分。叁、小叶买麻藤茎中总芪类成分的提取与纯化工艺研究在小叶买麻藤茎的多种化学成分中,以芪类成分的种类最多、含量最高。由于芪类成分产品在医药和保健品领域的需求巨大,预计未来开发研制小叶买麻藤中的芪类成分产品的前景良好。本文参考同类工艺设计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作为含量检测方法。以反式白藜芦醇的含量作为评价指标,通过L9(34)正交实验优选提取小叶买麻藤总芪类的工艺条件;以大孔树脂的比饱和吸附量与总芪类的回收率为指标,通过静态和动态实验优选树脂纯化总芪类的工艺条件。最佳工艺条件为:1kg小叶买麻藤的原料,加入5倍量95%乙醇加热提取1次,每次1h,可得到粗提产物92.13g,总芪类成分的含量为9.85%;DM130树脂进行富集纯化,每10克树脂上样60 mL的样品溶液,上样浓度为3.32 mg·mL-1,上样流速为1 mL·min-1;待样品饱和吸附后,以1 mL·min-1的洗脱流速,先洗脱10BV的30%乙醇除杂,再洗脱10BV的50%乙醇即得到终产物,总芪类成分的含量可以提升至62.98%。从小叶买麻藤中提取与纯化总芪类的工艺流程合理可行,为进一步地开发药用植物小叶买麻藤奠定了基础。综上,本文先从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叁个方面对小叶买麻藤茎进行了生药鉴定,再利用柱色谱法从小叶买麻藤茎中分离出20个化合物并进行了结构表征,最后优选了小叶买麻藤茎中总芪类成分的提取和纯化工艺。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充分开发利用这一药材资源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5-05-12)

邓楠,史胜青,刘建锋,兰倩,常二梅[9](2014)在《大仔买麻藤在两种栽培环境下叶片的营养成分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栽培环境对大仔买麻藤(Gnetum montanum Markgr.f.megalocarpa Markgr.)叶片营养成分的影响,将采自云南省景东县的大仔买麻藤分别在北京和昆明的温室内培养,对其1年生幼苗叶片的营养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栽培环境对大仔买麻藤叶片的大部分营养成分无显着影响;叶片总淀粉、总糖、黄酮和生物碱含量无显着差异;但在二糖、莰菲醇、部分氨基酸和某些元素含量上有显着差异;并且大部分的元素含量受土壤的影响显着。因此,不同栽培环境对大仔买麻藤叶片营养成分的影响不大。(本文来源于《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陈丽君[10](2014)在《垂子买麻藤中抗菌化学成分的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进一步研究垂子买麻藤中抗菌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正相硅胶柱层析、葡聚糖凝胶SephadexLH-20柱层析、半制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从垂子买麻藤茎杆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得到9个单体化合物,采用电喷雾电离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等波谱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结构鉴定,并以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为试验菌,考察其体外抑菌活性。结果:经波谱分析鉴定,分离所得9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原儿茶酸甲酯、买麻藤醇、白藜芦醇、原儿茶酸、香草醛、阿魏酸、isorhapontin、gnetifolinE和gnetuhaininA,其中原儿茶酸甲酯、买麻藤醇、原儿茶酸、香草醛、阿魏酸、gnetifolinE和gnetuhaininA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体外抑菌活性测试表明,原儿茶酸甲酯、白藜芦醇、原儿茶酸和香草醛对MRSA具有抑制活性,其最低抑菌浓度分别是2560、256、1280和2560mg·L-1,最小杀菌浓度分别是2560、1280、5120和2560mg·L-1,而其他单体化合物则无此活性。结论:垂子买麻藤中存在多种不同结构、不同活性的抗菌化学成分。(本文来源于《药学进展》期刊2014年08期)

买麻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倪藤目是四大现存裸子植物类群之一,其形态特殊且具有尚未解决的种子植物系统发育位置。化石证据表明倪藤目的祖先在白垩纪时期形态差异巨大且物种丰富,但大部分支系在白垩纪-古新世交替时期灭绝了。弥留的倪藤目通过一系列的物种分化和扩张/迁徙构成了当今的多样性和分布格局。买麻藤属是倪藤目中分布在(亚)热带雨林地区的属,约含40种。前人对该属生物地理学的认知甚少,尚未开展植物-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性状进化等方面的研究。因此,本研究首先利用最新的买麻藤系统树和近期报道的倪藤目大化石计算该属的分歧时间。其次,通过比较叁种历史假说并选择最佳生物地理模型进行祖先分布区域的重建。再次,研究买麻藤属种子形态创新和生态位改变、物种形成之间的关系,旨在回答环境的变化对该属物种多样性和分布格局的影响。分歧时间结果表明买麻藤属在白垩纪-古新世交替时期开始了物种分化,该时间与大化石证据相一致。生物地理分析结果显示泛北美大陆假说最能解释该属在世界范围内间断分布的成因。亚洲买麻藤在进化过程中伴随着物种扩张和迁徙,其生态位的差异比非洲和南美物种更大,表明异域物种形成在买麻藤进化历史中的重要作用。性状重建分析结果表明具有大小适中的种子为该属的原始性状。买麻藤属种子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向两级演化,在进化过程中受环境因素,如最热月均温、年降水量和年实际蒸散量的影响,被认为是该属对(亚)热带林环境适应的结果。此外,具有种柄也是原始形状且在演化过程中逐渐丧失,仅保存于某些物种中。种柄的有无在进化过程中不受气候因子影响,但可能与种子的传播方式有关。最后,我们提出以"地理迁移-生态位改变-物种形成-形态创新"为体系的进化学假说,旨在解释倪藤目的进化历史,也为其它裸子植物类群的进化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买麻藤论文参考文献

[1].易绮斐.小叶买麻藤[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9

[2].侯晨,杨永,郭兴,Anbar,Khodabandeh,苏应娟.倪藤目买麻藤属生物地理、生态位和种子进化的研究[C].中国植物学会八十五周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93-2018).2018

[3].文灿.破译买麻藤植物全基因组[N].深圳商报.2018

[4].林清容,崔嵩.深圳植物学者破译买麻藤基因组[N].深圳特区报.2018

[5].邓楠.买麻藤属芪类代谢途径及光合进化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

[6].陈丽君.垂子买麻藤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耐甲氧西林金葡菌的活性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6

[7].刘遥,田立文,谢扬,张宏伟.过山枫与异形南五味子和买麻藤的生药学鉴别[J].时珍国医国药.2015

[8].刘遥.小叶买麻藤茎的化学成分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

[9].邓楠,史胜青,刘建锋,兰倩,常二梅.大仔买麻藤在两种栽培环境下叶片的营养成分比较[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4

[10].陈丽君.垂子买麻藤中抗菌化学成分的再研究[J].药学进展.2014

论文知识图

买麻藤-买麻藤买麻藤-小叶买麻藤1.缠绕茎与雄花序...买麻藤垂子买麻藤的照片福建地区小叶买麻藤各种群样地...买麻藤-买麻藤1.花枝 2. 种子枝

标签:;  ;  ;  ;  ;  ;  ;  

买麻藤论文_易绮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