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儿童活动区应用探究

住宅小区儿童活动区应用探究

在现代城市住宅小区中,儿童户外活动空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儿童健康的身心、塑造良好的性格以及扩大人际交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还能营造和谐的社区环境。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住宅小区的建设理念虽然不断更新,但是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之下,现实中住宅小区越来越缺乏儿童“玩乐”的地方,而且儿童活动场地的设计不尽科学。通过对儿童户外活动特征的基本分析,提出住宅小区儿童户外活动场地构建的建议,对营造和谐、趣味的小区儿童活动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各自的特点,儿童活动区集合儿童体力活动、集体分享及看护交流三大功能需求。在器械玩耍、同伴分享、集体性活动中,儿童除了强健体魄,还可以增强秩序感、培养团队精神;仅仅放置儿童活动器械的设计不足以满足儿童游玩需求的空间,也不足以满足儿童行为和认知全过程的需求,特别是儿童对于自然界事物存在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儿童的游玩过程中对空间的使用有无限的可能;儿童的安全离不开家人的看护,看护区也成为了大人们交流的场所。所以,建议将户外儿童活动区分为安全器械活动区、自然体验区、自由活动区、看护区和游戏草坪区。

各个区域间,建议考虑儿童游玩的流线,形成“环游结构”,使得各个功能区能有机的串连起来。日本建筑师仙田满通过对游戏设施、游乐园、儿童公园等儿童游戏场所的调查与分析,以及通过对不同游戏环境中儿童游戏状况的研究,发现了若干能够促使儿童进行游戏的空间结构特征,并称其为“环游结构”。他提出通过高低变化、空间收放、明暗变化让人产生晕眩的、恍惚的挑战与冒险感受。环游结构的特点是这个系统的游戏设施必须是循环的,游戏应使儿童感觉到变化性,进行游戏时要有一个游戏的高潮点,并且要让儿童在游戏中有产生晕眩的地方,必须在游戏中能提供聚集的场所,必须要有便捷的通道,要让儿童在游戏能清楚地找到下一个目标点。各个功能区结合“环游结构”,让儿童在游玩过程中感受空间的变化、不同活动设施的交替,让儿童在游玩过程中找到刺激点和快乐。

五大功能区的布置和设计需考虑的内容如下:

1安全器械活动区

儿童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活动时难以完全顾及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安全设施活动区建议可根据儿童年龄层和活动器械适宜的游玩年龄对设施活动区进行分区,保证儿童活动区内全龄儿童对设施的活动需求,让同龄儿童参与团体l生的游戏。同龄儿童之间和睦地玩耍,成人也可以针对性地看护和照顾,对儿童的安全更有保障。婴幼儿儿童活动区必须符合充足日照、视野开阔、独立空间3大要求;小童、大童户外活动从原来以物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必须符合安全、公共开放2个要素。

安全器械布置除了考虑按儿童年龄分区布置外,还需考虑每个设施的安全区域。安全区域,指设想的地面范围,一旦孩子失手从器材上摔落下来时,落在这一范围类可以吸收与地面产生的冲击力。安全区域可以通过在地面铺装上用不同的颜色或者线条进行区分,对器械安全范围进行划定,保证儿童在安全区域内活动互不干扰,防止碰撞风险。如小型器械之间应保持不少于1m的安全距离;高于76cm的器械间的距离应>2.7m。设计还可以在铺装上把每个器械对应儿童适宜游玩的年龄示意出来,保证儿童游玩的安全性和让家长指导儿童使用适合该年龄段的智力发展的器械。

2自然体验区

自然体验区设计目的在于让儿童接触自然,认识自然。通过园林设计让儿童了解动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自然界生长的奥秘。大树的季节性变化和植物铭牌能增长儿童对植物的认知,加深对植物开花结果落叶的认识,了解大树的生长规律;又如,可以在区内设置开心农场,让儿童参与种植蔬菜,了解蔬菜的生长过程;或者设计迷你植物园,可选择种植花香、色叶、香草、药用和茅草类植物等,让儿童认识多种植物品种、特性和植物招来的例如蝴蝶、蜜蜂等昆虫。色叶植物和花卉通过颜色、形态吸引儿童的视线,激起儿童的视觉感官,鼓励儿童运用多种感官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激发儿童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新奇与造型的植物能促进儿童的好奇心,激发儿童主动去了解周围的事物,增强儿童的认知;形态特征相似的植物能引导儿童认知与辨别,提高儿童观察力。

自然体验区设计的意义在于为儿童提供安全、舒适的活动空间,展现植物的丰富特性,植物类群的不同形态特征、生存环境。由于居住小区内公共景观区面积有限,自然体验区可采用迷你植物园的形式,在有效的空间内种植品种较多的植物,增加儿童在居住小区内认知植物的品种,体现设计小中见大的特点。

迷你植物园面积可考虑为200~250m2,设计形式可分为主题区和背景区。主题区体现自然体验区特征的基本空间,植物种植集中放置,植物类型可选择香草、禾草、肉质、藤本植物;背景区作用为围合场地的背景绿化,可采用植物组团种植,植物类型可采用花境、芳香、观果、观叶植物。各类群植物的组团区在空间布置上,可采用自由组合的形式,同时保证园内的可分离性、可复制性。为了体现植物高低丰富的层次,植物园的布置、植物配置方式建议遵循自然式园林风格,采用群落化的种植形式。

3自由活动区

自由活动区也可命名为留白区。小童的活动习惯,喜欢互相追逐玩耍,在儿童活动区内设置留白的空间,让小童有一起游玩的空间和自发组织并行游戏的空间。自由活动区通常临近看护区,婴幼儿可以在看护区观察小童的活动行为,进行模仿学习。

4看护区

彼此交往、沟通情感是抒发情绪的方式之一。看护区是邻里交往的物质载体,是灵活使用的多功能交往空间,社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是否合理,关系到住户交往的效果。婴幼儿可以在此找到同龄玩伴,成人可以在此小憩、驻足、遮阳,照顾儿童的同时又可以交流育儿心得。对儿童来说,增加了亲子间的交流;对成人来说,加强了邻里关系。看护区预留婴儿车的放置位置,为带婴儿到儿童活动区交流的成人提供便利,同时也减少对小童和大童游玩时的干扰。

看护区内座椅宽度考虑60cm宽,便于家长为婴儿进行晒太阳、辅助婴儿坐下、换尿布等活动。坐凳的扶手、饰面的边角都采用圆弧设计,确保防撞,保证使用者安全。如果凳子采用石材饰面,可以在凳子压顶四周增加橡胶防撞栏。看护区旁考虑设置自动售卖机,同时考虑饮水机、洗手池、户外插座的设计和配置,满足住户的使用需求。

5游戏草坪区

儿童活动区的设计形式虽然考虑风光环境、全龄儿童的运动机能发展和成长需求,但儿童参与到活动中时,有无限种的游玩的可能。所以在器械区旁设计开阔的草坪区,可以供儿童奔跑、互相追逐、晒太阳、踢足球、放风筝等多种的活动。这就需要草坪的草种具有成坪快,适应性强,耐践踏、耐修剪、耐热、耐旱等特性。设计需考虑草坪区排水的有效组织,设计合理的排水路线,规划好周边绿化堆坡的方式,在草坡的两侧分别设置排水沟,草坪地面找坡需超过2%,并在大草坪最低处布置集中排水,保证地表排水。

住宅小区内儿童活动区应满足儿童的心理和活动需求,为儿童提供安全的、愉快的、促进身心发育的、加强社会性发展的活动空间。它是住宅小区景观园林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体现景观功能的载,体之一而住户对于小区园林关注度高的其中一环。设计者对住宅小区内儿童活动区的功能进行认真的考虑和研究再进行设计,必然能为住宅小区内的儿童提供更好的活动场所。

参考文献

[1]徐雪芳.城市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设计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报,2010,18(1):53-56

[2]肖萌等.北京鼓楼苑地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研究[J].华中建筑,2011,2:86-92

标签:;  ;  ;  

住宅小区儿童活动区应用探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