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运行时环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智能卡,环境,多核,虚拟机,检查点,水化,内存。
运行时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张礼庆,郭栋,吴绍岭,崔海波,王伟[1](2019)在《一种最大化内存共享与最小化运行时环境的超轻量级容器》一文中研究指出容器技术的兴起带来了数据中心的深刻变化,大量软件转为微服务方式部署与交付.如何优化海量用户环境下大规模容器的启动、运行与维护问题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目前以Docker为代表的主流容器技术已经取得较大成功,但在镜像体积、资源共享等方面仍有较大改进空间.梳理了虚拟化技术的发展过程,阐明轻量级的虚拟化技术是未来的研究方向,对数据敏感型应用至关重要.通过建立库文件共享模型,探究了库文件的共享程度对容器最大启动数量的影响.给出了一种超轻量级的容器设计方案,通过细化可操作资源的粒度,使得支撑应用程序运行的容器运行时环境最小化;将依赖库文件与可执行二进制文件单独抽取成层,实现了容器对主机内存资源的最大化共享.根据上述方案实现了一种超轻量级容器管理引擎:REG(runtime environment generation),并定义了一套基于REG的工作流.在镜像体积、启动速度、内存占用、容器启动风暴等方面进行对比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在大规模容器环境下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研究与发展》期刊2019年07期)
陈紫娟,宋献方,张应华,魏潇,唐瑜[2](2018)在《叁峡水库低水位运行时干流回水对支流水环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叁峡水库干流回水对支流水环境的影响研究对水库支流富营养化防治及保障水库水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2016年8月7~12日叁峡水库低水位运行时对库区长江干流和主要支流进行采样和室内分析,初步揭示了叁峡库区低水位运行时水库水体的水化学特征和研究了干流回水对主要支流水化学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EC值变化范围,干流为291~336μS·cm~(-1),支流不受干流回水影响水体为183. 7~518μS·cm~(-1),受干流回水影响水体为267~330μS·cm~(-1),接近干流.对于氢氧同位素特征δD值和δ~(18)O值分布范围,干流为-81. 60‰~-75. 16‰和-11. 57‰~-10. 26‰,支流不受干流回水影响水体为-59. 94‰~-43. 67‰和-9. 00‰~-6. 04‰,受干流回水影响水体为-77. 85‰~-50. 75‰和-11. 06‰~-7. 33‰,接近干流,与EC值和主要阴阳离子质量浓度值表现规律一致,表明干流通过回水影响支流水体组成进而影响支流的水化学特征,且支流受干流回水影响程度与支流河口距叁峡大坝距离和支流自身流量大小呈负相关.支流不受干流回水影响的水体水化学特征与支流流域属性有关,人口密度大、耕地比例高的支流流域其水质较差.干流回水对水质较优的支流起污染作用,对水质较差的支流起稀释优化作用.(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8年11期)
占亿民,郭志川,庄崟[3](2018)在《智能电视WEB运行时环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电视服务引擎Web运行时环境,面向主流的Chromium Web应用,通过Web运行时环境,在智能电视上可实现对Chromium Web应用的下载、安装、运行、卸载,实现了对Chromium Web应用的生命周期的管理。此外,基于Web运行时环境的电视服务引擎可用于Linux智能机顶盒及Android智能机顶盒,对于在智能电视中引入Chromium Web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网络新媒体技术》期刊2018年03期)
孟晨,曹宗雁,王龙,迟学斌[4](2016)在《基于Charm++运行时环境的异构计算应用容错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容错问题是大规模并行程序长时间运行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超级计算机中异构计算部件的加入使得该问题更加复杂。考察由CPU和GPU组成的异构并行系统中应用程序的容错,利用Charm++并行编程模型和CUDA的并行计算架构,对大规模计算宇宙学软件WIGEON进行重构。针对异构并行系统中存在的fail-stop硬件故障,设计并实现了内存检查点的应用容错机制。支持计算恢复后对产生变化的CPU/GPU资源配置进行自适应负载调整。通过在高性能计算机Mole8.5上的实验和分析,验证了异构容错方案的高效性和可行性,故障恢复时间仅需1~4 s。此外,使用分布式冗余数据改进了Charm++现有内存检查点存储模式,对比原有Double-in-Memory机制,性能未受影响,且最多降低了50%的额外内存使用量。(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期刊2016年13期)
罗颖[5](2015)在《交迭隧道地铁运行时周边环境减振措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及人口数量急剧增长,交通拥堵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地上空间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人们开始将目光转向地下空间。地铁不仅仅给人们带来便利,但是也带来振动和噪声问题。本文以武汉地铁2号线和4号线洪山广场站至中南站之间I区段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法,建立ANSYS叁维有限元模型-四孔交迭隧道,分析地铁对周围环境的振动影响及减振措施。1)总结了振动波在土层中的传播规律,合理选择地铁振动荷载,简要介绍了振动问题中的有限元动力法。2)在自由场中,合理选择模型尺寸及单元类型,确定土层材料、积分时间步长及阻尼系数等参数,采取粘弹性人工边界,建立ANSYS叁维有限元模型-四孔交迭隧道。对2L隧道加载人工激励力,分析地面测点及地下测点的振动规律:⑴距振源越远,地面测点的振动强度越小;⑵在同一深度下,地下测点距振源越近,振动变化幅度越大,距振源越远,振动变化幅度越小,当达到一定距离后,水平距离增加,振动变化幅度虽减小但不明显。不同的列车组合(以两两列车组合为主)在四孔交迭隧道中运行时,引起地面测点的振动规律:⑴振源埋深增加,地面测点的振动强度减小;⑵振源水平距离增加,地面测点的振动强度减小;⑶两者相比,地面测点的振动强度,受振源埋深的影响,深于受振源水平位置变动的影响。3)从屏障位置、屏障宽度、屏障深度及屏障刚度等角度分析混凝土地下连续墙的隔振效果。⑴设置屏障后,屏障前附近的地面测点振动强度均有所增加,距屏障越近,增加的越多;屏障后附近的地面测点的振动强度均有所减少,距屏障越近,减少的越多;⑵当屏障位置、深度及刚度不变,宽度增加,地面测点振动强度减小,屏障的隔振效果更明显。⑶当屏障位置、宽度及刚度不变,深度增加,地面测点振动强度减小,隔振效果越好;超过振源埋深之后,隔振效果随屏障深度增加但不明显;⑷空沟的隔振效果最好,其次泡沫隔振板,混凝土地下连续墙最差。(本文来源于《南昌航空大学》期刊2015-06-01)
李鑫辉[6](2014)在《Java智能卡运行时环境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和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Java卡在身份认证、电子支付和信息安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Java卡是一种能运行Java语言程序的智能卡,相对于传统native智能卡,它以支持多应用和拥有良好的安全性、面向对象的编程环境、应用程序的动态下载、安装、删除等众多优点成为智能卡技术在当前的主流应用,同时也使这一技术成为智能卡领域研究和发展的热点。课题基于北京市嵌入式系统重点实验室开发的双界面智能卡芯片BES2416。在此款native智能卡芯片基础上,设计并实现符合Oracle公司的Java智能卡相关协议要求的Java卡运行时环境(run-time Environment)。最终实现芯片的多功能应用。论文根据嵌入式系统设计思想,以Java卡规范和CPU卡相关协议为理论基础,包括ISO/IEC7816、ISO/IEC14443等国际标准和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2.0国内标准,结合BES2416芯片FPGA设计硬件平台,采用C语言开发,使用KEIL集成开发环境,对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与实现。并利用实验室开发的读卡器设备对系统进行测试。在综合考虑所选用芯片的硬件结构基础上,提出了纯软件实现的Java智能卡运行时环境的整体架构,在native智能卡芯片上实现了Java智能卡的功能;为了提高Java智能卡的运行效率,提出了新型的Java智能卡运行框架的软件架构,通过C语言开发代替Java语言,使Java卡运行框架的运行直接由硬件CPU进行解释和执行,而不需要通过软件实现的Java卡虚拟机运行;基于“以碎治碎”的思想,设计了新型的EFLASH存储空间分配机制,解决了Java卡存储空间碎片化的问题;在实现协议规定的Java智能卡防火墙功能基础上,设计了安全域管理机制,解决了卡片内不同应用之间的安全管理问题。并对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增加了低功耗设计和防掉电设计,以保证实用过程中的数据的完整性。论文从嵌入式软件的统一测试模型入手,分析了嵌入式软件测试的特点。根据Java卡的总体架构、软件实现以及应用特点,确定了Java卡测试内容,主要包括基本功能测试、安全性测试和性能测试,最后,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与展望。目前已完成Java卡运行时环境的建立,经测试表明此设计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论文提出的Java卡运行时环境设计方法和测试方案是在实际项目基础上完成的,对Java卡系统的开发、相关协议测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北京工业大学》期刊2014-05-01)
肖如良,姜军,胡耀,韩佳,倪友聪[7](2013)在《一种面向Xen虚拟计算环境的运行时内存泄漏检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虚拟计算环境中系统性能的稳定性问题研究对于云计算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长时间不停机系统的内存泄漏可能给实际应用带来严重后果,在虚拟计算环境中检测运行时内存泄漏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针对该问题,对内存泄漏的现象进行了分类.基于Xen虚拟机构建并实现了一种面向Xen虚拟计算环境的虚拟化内存泄漏检测(virtualization memory leak detection,VMLD)的方法,提出了相应的检测规则.通过修改虚拟机管理器,设计超级调用,实现了内部缓冲区维护、控制、拦截、监视等模块.实验结果表明,VMLD方法能有效地检测出运行时内存泄漏,并且具有较好的性能.(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研究与发展》期刊2013年11期)
徐建[8](2013)在《多核编程模型运行时环境的自适应性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多核编程模型运行时环境极易使处理器的核资源竞争过大,相应的可扩展性也比较差。根据动态反馈思想,把运行时的控制、资源的整合、任务的执行看作一个整体,提出采用分布式同集中式相结合的自适应协同模型ACSM。其优点是加强了处理器核资源的自适应性,降低核资源的不良性竞争,与传统的多核编程模型相比,使用ACSM大大提高了程序的运行效率。本文将对多核编程模型运行时环境的自适应性进行一些探讨。(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期刊2013年26期)
王晶[9](2013)在《云环境下资源管理运行时优化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云计算因其动态分配、弹性扩展、资源共享、按需使用按需付费等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云计算不仅改变了当今IT基础设施的架构模式,也改变了云服务使用者获取IT资源、以及云服务提供者管理和提供软件、技术和解决方案的方式。云计算在为企业和用户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云平台管理者提出了许多挑战。对于IaaS云而言,云平台旨在努力满足用户的资源需求。除此之外,如何从数据中心的层面,更加合理的分配和使用资源、保证应用性能和可扩展性、优化整体的资源利用情况、并降低运维和管理成本,都是云管理者必须面对与亟待解决问题。本项研究关注IaaS私有云资源管理的运行时优化技术。由于在IaaS私有云环境下,云管理者通常具有掌控云资源的更大自主权和管理其上应用的更高控制权,从而存在更广的技术优化空间。本文首先从促进虚拟机资源更合理分配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的角度,提出了应用负载感知的虚拟机资源配置优化方案,以及基于资源预留与资源共享相结合的资源分配方式,旨在为虚拟机配置更贴合其真实需求的资源数量。进而,为了应对云环境中应用负载的动态变化,提出了优化的多层应用动态资源调整方案,主要研究了评估何时需要资源调整、以及如何进行调整两方面。最后,整合前两步的研究内容,提出了云环境资源管理运行时优化的整体系统架构和模块划分,并且利用业界主流的基准应用RUBiS进行检验,获得了该系统方案正确性与有效性的验证。(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13-04-15)
乔浩峰[10](2013)在《Java智能卡运行时环境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Java智能卡技术是将智能卡技术和Java技术相结合,产生的新型技术。Java智能卡技术能够解决传统型智能卡无法解决的问题:功能代码利用率低,软件开发与平台联系紧密,功能集成度低等一系列问题。虽然现在国内的Java智能卡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是Java智能卡产品的“一卡多用”和“与平台无关”的特性预示着Java智能卡是未来智能卡领域的主流产品和研发方向。Java智能卡规范主要由叁部分组成:Java智能卡API、Java智能卡虚拟机和Java智能卡运行时环境。目前的技术标准是一个纲领性的文档,没有给出如何构建一个合格Java智能卡虚拟机的细节,只给出了技术标准的指导性原则。因此,设计Java智能卡的主要问题就集中在依照Java智能卡技术规范要求,在保证Java智能卡效率的前提下,构建Java智能卡运行时环境。本论文主要针对Java智能卡的JCVM(Java Card Virtual Mechine)和JCRE(JavaCard Runtime Environment)这两个要点展开,分析了JCVM和JCRE的关键技术,并给出了合理的模型设计。在JCVM的设计中主要涉及到:JCVM的运行栈以及栈帧结构,JCVM指令解释以及针对int型数据类型的支持。在JCRE的设计过程中主要涉及到叁个功能模块:JCRE的命令控制器,文件下载器和文件管理器。本论文的最后给出一个用于测试目的的平台设计,并将设计好的JCRE系统移植到这一平台上上进行功能性测试,进一步证明JCRE和JCVM各个模块设计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3-03-01)
运行时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叁峡水库干流回水对支流水环境的影响研究对水库支流富营养化防治及保障水库水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2016年8月7~12日叁峡水库低水位运行时对库区长江干流和主要支流进行采样和室内分析,初步揭示了叁峡库区低水位运行时水库水体的水化学特征和研究了干流回水对主要支流水化学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EC值变化范围,干流为291~336μS·cm~(-1),支流不受干流回水影响水体为183. 7~518μS·cm~(-1),受干流回水影响水体为267~330μS·cm~(-1),接近干流.对于氢氧同位素特征δD值和δ~(18)O值分布范围,干流为-81. 60‰~-75. 16‰和-11. 57‰~-10. 26‰,支流不受干流回水影响水体为-59. 94‰~-43. 67‰和-9. 00‰~-6. 04‰,受干流回水影响水体为-77. 85‰~-50. 75‰和-11. 06‰~-7. 33‰,接近干流,与EC值和主要阴阳离子质量浓度值表现规律一致,表明干流通过回水影响支流水体组成进而影响支流的水化学特征,且支流受干流回水影响程度与支流河口距叁峡大坝距离和支流自身流量大小呈负相关.支流不受干流回水影响的水体水化学特征与支流流域属性有关,人口密度大、耕地比例高的支流流域其水质较差.干流回水对水质较优的支流起污染作用,对水质较差的支流起稀释优化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运行时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1].张礼庆,郭栋,吴绍岭,崔海波,王伟.一种最大化内存共享与最小化运行时环境的超轻量级容器[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9
[2].陈紫娟,宋献方,张应华,魏潇,唐瑜.叁峡水库低水位运行时干流回水对支流水环境的影响[J].环境科学.2018
[3].占亿民,郭志川,庄崟.智能电视WEB运行时环境研究[J].网络新媒体技术.2018
[4].孟晨,曹宗雁,王龙,迟学斌.基于Charm++运行时环境的异构计算应用容错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6
[5].罗颖.交迭隧道地铁运行时周边环境减振措施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5
[6].李鑫辉.Java智能卡运行时环境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工业大学.2014
[7].肖如良,姜军,胡耀,韩佳,倪友聪.一种面向Xen虚拟计算环境的运行时内存泄漏检测方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3
[8].徐建.多核编程模型运行时环境的自适应性探讨[J].科技信息.2013
[9].王晶.云环境下资源管理运行时优化技术研究[D].复旦大学.2013
[10].乔浩峰.Java智能卡运行时环境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