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士蕾1赵丽娟2
(1.淮安市楚州区实验小学;2.淮安市楚州区建淮乡中心小学,江苏淮安223200)
作文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一直是困扰语文老师的大问题。这其中原因很多:教学的不连续,课时不足,训练无序,教师水平欠缺,教学无方;学生阅读积累不足,学生生活贫乏,家庭不重视,等等。要想解决上述诸多原因,笔者有以下见解。
一、作文教学应起步于家庭
1.做好学龄前的语言积累工作。多和学生交流,而且要随着学生的年龄变化而变化自己的语言。
2.营造家庭文化氛围。多给学生读文学小故事,多给孩子不同的读物,读物要随年龄而更替。鼓励他们自己阅读,鼓励学生讲述他们所读的故事。
3.多和学生讲生活。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生活中的人情事理,善恶美丑是书本无法尽显的。学生要写生活万象,还要表现其中道理,不懂生活,就无法做好选材和立意的工作。
4.多带学生看世界。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感受,补充学生作文素材的真实来源,让学生言之有物,写之入境,感之动情。
5.必须让学生养成爱读书,爱读文学书的好习惯。在学生闲着无事的地文放一本他爱看的书,把学生看电视的兴趣转到书本上来。
二、要持之以恒地做好指导课外阅读的工作
1.老师首先要走进学生的阅读世界,了解儿童的阅读需要,走在学生前面阅读,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描写的场景是学生熟悉的,应用的语言也是学生熟悉的,学生自然喜欢读这类作品。
2.用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去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如故事会、好书推介会、图书拍卖会、读书心得竞赛、小作家讲读书等等。
3.少布置无效的语文作业,多给学生读书的时间。课内阅读的量有限,很难构建学生对生活的全部认识,内化成学生的表达特点。因此,大量的课外阅读对实现学生的语言积累、生活阅历积累、健康价值观的奠定等方面,起到了书本、生活无法替代的作用。
三、消除畏惧作文的心理,调动写作的积极性
精心设计作文指导,一定在充分指导完,在同学们真的感到没难度后动笔写作。当堂的作文草稿评析,要多读学生的作文,不得批评,只有表扬。若有些学生的文章没有表扬之处,教师可以暗地里给他增添几句,再表扬是他写的,他会悄悄把送给他的句子据为己有。在以后的作文教学过程中,也一定不能忘了用揭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肯定学生的写作成绩、传阅佳作、出“小作家文集”等多种形式呵护学生的写作热情,调动学生的作文兴趣。
四、要循序渐进地教给学生常用的写作方法
1.围绕一个中心写。无论是段还是篇,无中心就无灵魂无意义。说话要有目标,做事要有目的,写作也必须有目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没必要口口声声讲作文的中心,但训练学生说话,指导学生谋篇布局,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
2.围绕中心选材,剪材,围绕中心内容分层次描写。多用描写,少用叙述。可以让学生自己表演,让景物自己呈现,让事情再现画面。这样可以使选材真实,生动,感人。
3.指导学生如何从生活中掘取写作素材。指导学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有写作价值的事;仔细观察生活中有个性和品性特点的人;多多留心看到的景、物,感受它们的特点;勤于记日记,积累生活素材。
上述写作的一般知识、方法的指导,不只限在作文教学当中,在阅读教学中就要适时进行写作知识的渗透。读最终是为了写,不能把读写割离开来,而要抓住阅读教学中课文的表达特点,适时进行展开小练笔,实现读写结合。
五、面批是促进作文进步的最有效的手段
一套作文改完最少要一周,学生作文中那点点红色笔迹就是语文老师的殷殷心血,但到底有多少学生能去看老师的批注,又有多少学生能针对老师的评语去分析、纠正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呢?因此,不如找出作文中集中存在的问题,抽时间和学生面对面交流。用帮助学生提高的诚意,展出例文,让同学们去发现例文中的优缺点,发表各自的看法,老师再给予明确的指导。这样就让全班同学明确了写法和修改方向,学生就能很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习作。然后,再让学生回访自己的作文,弘扬优点,改正不足。
六、可用“下水文”引路
很多老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只注重作文方法的指导:命题、立意、选材、谋篇、布局……讲起来头头是道,但这些知识对于写作刚刚起步的学生来说,听起来还是云里雾里、索然无味。纸上谈兵不行,必须让学生摸着石头过河,应该用具体的作文实例,具体的文章渗透我们的教育思想,要用“下水文”,或“下水片段”引领学生学习写作的基础知识,经常用具体生动的语言文字去熏陶和启迪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表达等作文能力。这样,作文课就会充满活力与趣味,学生也会把“一作头就疼”的习作课精神状态变为“一作就来神”的写作冲动。
七、指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阅读作文选
“作文选”是学生阅读频率最高的一类书籍,有些家长一让学生读课外书,就让读作文选,一写作文就到作文选上找援助,作文选成了习作过程中断不了的“奶水”。作文选对学生学习写作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教条地阅读作文选,就会封锁住学生观察、想象、表达等作文综合能力的发展。学生的作文过程是一个灵动的生活再现与加工的过程,是一个真情流露的过程,是一个把内在语言彰显的过程。作文选中不少有了成人的雕琢,失去了学生的童稚,认识、语言、写作技巧都不免拔苗助长。因此低年、中年级的学生可以看看作文选,学学语言的逻辑性,到了高年级就应该鼓励学生看文学作品,通过这些作品去全面的认识社会,体会生活,陶冶自己的文学素养,熏陶自己的语言特质,以实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写作积累,践行“厚积而薄发”的写作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