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筒式焊铆结合连接器端子论文和设计-李茂娟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套筒式焊铆结合的连接器端子,包括套环、套筒、内置于套筒的弹性栅格,所述弹性栅格一端设有焊接端,另外一端设有铆接端,且弹性栅格的一端与套筒的一端采用焊接固定,另外一端与套筒的另外一端采用铆接固定。对比现有的双铆接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节省材料,工艺简单,易于自动化生产的特点,而对比现有双焊接技术,本实用新型避免了焊接前弹性栅格的扭转回弹,另外双焊接技术容易出现两面焊接质量面不光滑而造成对插时公端子划伤。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套筒式焊铆结合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环(1)、套筒(2)和内置于套筒(2)中的弹性栅格(3),所述弹性栅格(3)的一端设置有焊接端(301),另外一端设有铆接端(303),且所述弹性栅格(3)通过上述焊接端(301)和铆接端(303)固定在对应的套环(1)内。

设计方案

1.一种套筒式焊铆结合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环(1)、套筒(2)和内置于套筒(2)中的弹性栅格(3),所述弹性栅格(3)的一端设置有焊接端(301),另外一端设有铆接端(303),且所述弹性栅格(3)通过上述焊接端(301)和铆接端(303)固定在对应的套环(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筒式焊铆结合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栅格(3)由位于一端的焊接端(301),位于另外一端的铆接端(303)及位于中间为网状弹性放射线(302)构成,且所述网状弹性放射线(302)与插入端子中的公针弹性接触。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连接器,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套筒式激光焊接与铆接结合成型的连接器端子。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是器件与器件、组件与组件、系统与系统之间进行电气连接和信号传递的基础元件,因其具有多次插拔后仍可接触良好,耐振动,防水,放电磁干扰,维护方便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气线路中,起着连接或断开电路的作用。

如图1及图2所示,目前的电连接器由固定端电连接器(插座),自由端电连接器(插头)组成。插座通过其方(圆)盘固定在用电部件上,插头一般接电缆,通过连接螺帽实现插头、插座的连接,连接器的核心是端子,尤其是母端子是决定连接器质量优劣的重要组成原件。

但是目前用于电连接器中的端子由于部件较多,因此存在体积大、工艺复杂,成本高以及生产报废率高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套筒式焊铆结合连接器端子,主要解决目前连接器端子所存在的体积大、工艺复杂、成本高、生产报废率高的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套筒式焊铆结合连接器端子,包括套环、套筒和内置于套筒中的弹性栅格,所述弹性栅格的一端设置有焊接端,另外一端设有铆接端,且所述弹性栅格通过上述焊接端和铆接端固定在对应的套筒内。

优选地,所述弹性栅格由位于一端的焊接端,位于另外一端的铆接端和位于中间为网状弹性放射线构成,且所述网状弹性放射线与插入端子中的公针弹性接触。

本实用新型通过先焊接固定弹性栅格的一端,该弹性栅格为网状弹性放射线圆柱形栅格,然后通过工装外翻并扭转弹性栅格的铆接端,扭转后弹性栅格处于套筒内的一段由圆筒形变形为沙漏形,保持弹性栅格的扭转状态用套环将弹性栅格的焊接断固定在套筒的另外一端,弹性栅格的中间则对应与插入端子中的公针弹性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部件少、体积小、成本低、制作工艺简单以及生产报废率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双铆接结构。

图2是现有的双焊接结构。

图3是本实用新型套筒式焊铆结合连接器端子的立体结构分散及组装剖切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连接器端子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连接器端子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识说明:套环(1)、套筒(2)、弹性栅格(3)、焊接端(301)、网状弹性栅格线(302)、铆接端(30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套筒式焊铆结合连接器端子的立体结构分散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种套筒式焊铆结合连接器端子,包括有套环1、套筒2和弹性栅格3,所述弹性栅格3对应位于套筒2中,所述套环1位于套筒2外部。

请参阅图4-5,图4、5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两种实施例的套筒式激光焊接连接器端子组装剖切结构示意图,仅仅是型号存在差异。其中弹性栅格3由位于焊接端301、铆接端303和位于焊接端301和铆接端303之间的网状弹性放射线302构成。

焊接端301通过激光焊接的方式对应焊接在套筒2一端内壁边缘,通过工装外翻并扭转弹性栅格3的铆接端303,扭转后弹性栅格3处于套筒2内的一段由圆筒形变形为沙漏形,保持弹性栅格3的扭转状态用套环1将弹性栅格3的焊接断301固定在套筒2的另外一端,经过扭转后网状弹性放射线302由圆柱形变成沙漏形,网状弹性放射线302的沙漏形腰部内侧与插入端子中的公针弹性接触,网状弹性放射线302的沙漏形腰部外侧与套筒2内壁产生一定的空隙,以保证插入端子时网状弹性放射线302有弹性变形空间。

本实用新型套筒式焊铆结合连接器端子的制作方式如下:首先制作弹性栅格3,将所述弹性栅格3中的网状弹性放射线302卷圆,形成竖直平行线圆柱形内栅格,然后将卷好的栅格装入到套筒2中,并用激光将套筒2的一端与弹性栅格3的一端圆周焊接在一起。对于另外一端,先通过工装外翻并转圆扭转弹性栅格3的铆接端303,使网状弹性放射线302由竖直平行线变为螺旋状平行线,网状弹性放射线302轮廓由圆柱形变为沙漏形,此时用套环1将铆接端303继续向外翻折,直到套环1压住被翻折的铆接端303并套在套筒2的另外一端。

本实用新型与之前双铆接连接器端子比较,其在双铆接型连接器端子的基础上去掉了一个套环和部分栅格针脚,这样既减小了端子体积又降低了材料成本,仅仅保留了一个套环、弹性接触栅格和套筒,取消一头的铆接工艺,由焊接工艺替代,在提高生产质量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与之前双焊接连接器端子比较,双焊接型连接器端子预先将弹性栅格转圆并扭转一定角度,再装入套筒中,然后两端进行激光焊接固定,在装入套筒前扭转变形容易回弹,造成最后扭转角度不准确,而本实用新型采用先焊接固定一端,再扭转后保持扭转角度铆接固定另外一端的工艺,扭转角度会非常精准。另外双焊接型连接器端子两端都是采用激光焊接工艺,激光焊接的表面质量会有不光滑焊接毛刺,就可能会在公端子插入时候划伤公端子,如果带电情况还容易出现局部放电现象,造成双焊接工艺的端子返修率和报废率都很高,而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端采用焊接工艺和另外一端采用铆接工艺,优先使用铆接端作为对插端面,就避免了因为焊接工艺不好控制而造成的返工和生产报废率高的情况。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套筒式焊铆结合连接器端子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4737.4

申请日:2019-01-1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418820U

授权时间:20190920

主分类号:H01R 13/187

专利分类号:H01R13/187

范畴分类:38E;

申请人:深圳市德尔电气系统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深圳市德尔电气系统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坑梓街道第三工业区明冠二路13号

发明人:李茂娟

第一发明人:李茂娟

当前权利人:深圳市德尔电气系统有限公司

代理人:李俊

代理机构:44274

代理机构编号:深圳市中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套筒式焊铆结合连接器端子论文和设计-李茂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