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速列车碰撞安全座椅,包括主体,还包括固定装置和按摩装置,所述主体包括底座和顶盖,所述固定装置包括金属可塑形管套,所述金属可塑形管套位于底座的内侧,所述金属可塑形管套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手机夹板,所述金属可塑形管套的一端一体式连接有外固定管,所述金属可塑形管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转轴,所述固定转轴的一侧连接有内固定管,所述固定转轴的底部内侧连接有第一扩张弹簧;通过设计安装了金属可塑形管套等,金属可塑形管套抽出使用时,利用的金属可塑形管套的特性,可将手机直接放置在手机夹板的内侧并固定,可解放用户的双手,且金属可塑形管套使用和收纳均较为便捷,不会影响扶手的外观。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高速列车碰撞安全座椅,包括主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装置和按摩装置,所述主体包括底座(2)和顶盖(4),所述固定装置包括金属可塑形管套(8),所述金属可塑形管套(8)位于底座(2)的内侧,所述金属可塑形管套(8)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手机夹板(9),所述金属可塑形管套(8)的一端一体式连接有外固定管(7),所述金属可塑形管套(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转轴(6),所述固定转轴(6)的一侧连接有内固定管(10),所述固定转轴(6)的底部内侧连接有第一扩张弹簧(13),所述第一扩张弹簧(13)的底部卡合连接有限位凸起(12),所述固定转轴(6)的底部连接有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孔(14)。
设计方案
1.一种高速列车碰撞安全座椅,包括主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装置和按摩装置,所述主体包括底座(2)和顶盖(4),所述固定装置包括金属可塑形管套(8),所述金属可塑形管套(8)位于底座(2)的内侧,所述金属可塑形管套(8)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手机夹板(9),所述金属可塑形管套(8)的一端一体式连接有外固定管(7),所述金属可塑形管套(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转轴(6),所述固定转轴(6)的一侧连接有内固定管(10),所述固定转轴(6)的底部内侧连接有第一扩张弹簧(13),所述第一扩张弹簧(13)的底部卡合连接有限位凸起(12),所述固定转轴(6)的底部连接有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孔(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列车碰撞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装置包括保护盖(1)和按摩转轮(15),所述保护盖(1)位于顶盖(4)的顶部,所述顶盖(4)与保护盖(1)之间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且所述按摩转轮(15)位于顶盖(4)的内侧,所述按摩转轮(15)的两侧均连接有第二扩张弹簧(17),所述第二扩张弹簧(17)的两侧均连接有伸缩杆(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列车碰撞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还包括座垫(3)和靠背(5),所述座垫(3)的上方活动连接有顶盖(4),所述顶盖(4)的底部连接有底座(2),所述座垫(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靠背(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列车碰撞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固定管(7)与内固定管(10)之间通过螺纹旋合固定连接,且所述金属可塑形管套(8)与外固定管(7)以及固定转轴(6)与内固定管(10)均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底座(2)的一侧开设有矩形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速列车碰撞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1)的内表面连接有卡扣,且所述顶盖(4)的外表面与卡扣的对立位置处开设有限位槽,所述保护盖(1)的两侧均通过强胶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座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列车碰撞安全座椅。
背景技术
座椅是高速列车上最靠近人体的部分,也是最长时间接触人体的地方。因此,对乘客来讲,座椅是高铁上的重要物品,且在高速列车碰撞时具有保护乘客的功能。
现有的安全座椅,由于扶手结构单一,造成用户的手机只能用手握持或者放置在小桌板上,长时间握持较为费劲,放置在小桌板上不能根据用户的坐姿调节手机角度的问题,且现有的安全座椅,由于没有功能单一,在普通客户乘坐高铁时,无法感受到按摩座椅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速列车碰撞安全座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列车碰撞安全座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安全座椅,由于扶手结构单一,造成用户的手机只能用手握持或者放置在小桌板上,长时间握持较为费劲,放置在小桌板上不能根据用户的坐姿调节手机角度的问题,且现有的安全座椅,由于没有功能单一,在普通客户乘坐高铁时,无法感受到按摩座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速列车碰撞安全座椅,包括主体,还包括固定装置和按摩装置,所述主体包括底座和顶盖,所述固定装置包括金属可塑形管套,所述金属可塑形管套位于底座的内侧,所述金属可塑形管套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手机夹板,所述金属可塑形管套的一端一体式连接有外固定管,所述金属可塑形管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转轴,所述固定转轴的一侧连接有内固定管,所述固定转轴的底部内侧连接有第一扩张弹簧,所述第一扩张弹簧的底部卡合连接有限位凸起,所述固定转轴的底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孔。
优选的,所述按摩装置包括保护盖和按摩转轮,所述保护盖位于顶盖的顶部,所述顶盖与保护盖之间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且所述按摩转轮位于顶盖的内侧,所述按摩转轮的两侧均连接有第二扩张弹簧,所述第二扩张弹簧的两侧均连接有伸缩杆。
优选的,所述主体还包括座垫和靠背,所述座垫的上方活动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底部连接有底座,所述座垫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靠背。
优选的,所述外固定管与内固定管之间通过螺纹旋合固定连接,且所述金属可塑形管套与外固定管以及固定转轴与内固定管均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底座的一侧开设有矩形槽。
优选的,所述保护盖的内表面连接有卡扣,且所述顶盖的外表面与卡扣的对立位置处开设有限位槽,所述保护盖的两侧均通过强胶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计安装了位于底座内侧的金属可塑形管套等,金属可塑形管套抽出使用时,利用的金属可塑形管套的特性,可将手机直接放置在手机夹板的内侧并固定,可解放用户的双手,且金属可塑形管套使用和收纳均较为便捷,不会影响扶手的外观,解决了现有的安全座椅,由于扶手结构单一,造成用户的手机只能用手握持或者放置在小桌板上,长时间握持较为费劲,放置在小桌板上不能根据用户的坐姿调节手机角度的问题。
(2)通过设计安装了位于顶盖内侧的按摩转轮等,便于用户在乘坐高铁时,按摩手臂,且按摩转轮不使用时,不会影响扶手正常使用的感受,解决了现有的安全座椅,由于没有功能单一,在普通客户乘坐高铁时,无法感受到按摩座椅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的横截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转轴的竖截面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顶盖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顶盖的竖截面剖视图;
图中:1、保护盖;2、底座;3、座垫;4、顶盖;5、靠背;6、固定转轴;7、外固定管;8、金属可塑形管套;9、手机夹板;10、内固定管;11、固定板;12、限位凸起;13、第一扩张弹簧;14、限位孔;15、按摩转轮;16、伸缩杆;17、第二扩张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速列车碰撞安全座椅,包括主体,还包括固定装置和按摩装置,主体包括底座2和顶盖4,固定装置包括金属可塑形管套8,金属可塑形管套8位于底座2的内侧,金属可塑形管套8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手机夹板9,金属可塑形管套8的一端一体式连接有外固定管7,金属可塑形管套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转轴6,固定转轴6的一侧连接有内固定管10,固定转轴6的底部内侧连接有第一扩张弹簧13,第一扩张弹簧13的底部卡合连接有限位凸起12,固定转轴6的底部连接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孔14,通过设计安装了位于底座2内侧的金属可塑形管套8等,金属可塑形管套8抽出使用时,利用的金属可塑形管套8的特性,可将手机直接放置在手机夹板9的内侧并固定,可解放用户的双手,且金属可塑形管套8使用和收纳均较为便捷,不会影响扶手的外观,解决了现有的安全座椅,由于扶手结构单一,造成用户的手机只能用手握持或者放置在小桌板上,长时间握持较为费劲,放置在小桌板上不能根据用户的坐姿调节手机角度的问题。
为了便于按摩装置的使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按摩装置包括保护盖1和按摩转轮15,保护盖1位于顶盖4的顶部,顶盖4与保护盖1之间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且按摩转轮15位于顶盖4的内侧,按摩转轮15的两侧均连接有第二扩张弹簧17,第二扩张弹簧17的两侧均连接有伸缩杆16,通过设计安装了位于顶盖4内侧的按摩转轮15等,便于用户在乘坐高铁时,按摩手臂,且按摩转轮15不使用时,不会影响扶手正常使用的感受,解决了现有的安全座椅,由于没有功能单一,在普通客户乘坐高铁时,无法感受到按摩座椅的问题。
为了便于主体的使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主体还包括座垫3和靠背5,座垫3的上方活动连接有顶盖4,顶盖4的底部连接有底座2,座垫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靠背5。
为了便于金属可塑形管套8可向外侧翻转,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外固定管7与内固定管10之间通过螺纹旋合固定连接,且金属可塑形管套8与外固定管7以及固定转轴6与内固定管10均为一体式结构,底座2的一侧开设有矩形槽。
为了便于保护盖1的固定,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保护盖1的内表面连接有卡扣,且顶盖4的外表面与卡扣的对立位置处开设有限位槽,保护盖1的两侧均通过强胶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座椅使用时,可直接将金属可塑形管套8向外侧旋转,在旋转时,固定转轴6底部的限位凸起12在弹簧的作用力下会与固定板11顶部外侧的限位孔14卡合,此时即可对金属可塑形管套8进行限位,然后将金属可塑形管套8弯折,利用金属可塑形管套8自身弯折塑形的特性,将手机夹板9固定在需要的高度和位置,然后将手机放置在手机夹板9的内侧,手机夹板9利用弹簧的弹力即可将手机夹紧固定;需要按摩时,将保护盖1向外侧打开并向外翻转,然后将手臂放置在按摩转轮15表面,然后来回移动平稳的移动手臂,即可带动按摩转轮15转动,按摩转轮15转动时利用按摩转轮15外侧凸起的犄角,即可起到按摩的作用,同时在手臂放置在按摩转轮15上时,第二扩张弹簧17受力会收缩并使按摩转轮15向下移动,防止用户会有硌手的感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09481.2
申请日:2019-03-1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1(大连)
授权编号:CN209719591U
授权时间:20191203
主分类号:B61D33/00
专利分类号:B61D33/00;B61D37/00
范畴分类:32A;
申请人:王希
第一申请人:王希
申请人地址:116028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黄河路794号,大连交通大学
发明人:王希
第一发明人:王希
当前权利人:王希
代理人:谢肖雄
代理机构:44248
代理机构编号: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