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污染源论文-吕阳,李正强,谢剑锋,张丰,刘小强

点污染源论文-吕阳,李正强,谢剑锋,张丰,刘小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点污染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激光雷达,扫描观测,散布点污染源,动态阈值

点污染源论文文献综述

吕阳,李正强,谢剑锋,张丰,刘小强[1](2017)在《基于激光雷达扫描观测的散布点污染源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2015年6月11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组织了一次激光雷达水平扫描观测实验,并通过动态阈值法提取了区域散布污染源的位置及传输路径.结果显示,近地面气溶胶空间分布不均匀,强排放点污染源的污染物水平传输距离可达4km.水平扫描观测模式不受地表类型影响,可以获得高空间分辨率的近地面气溶胶空间分布.不同高度角的测试观测表明,应尽量将观测点设置在区域高点并采用水平方式开展扫描.在污染区域提取环节,可利用代表区域本底大气的能见度来确定消光系数动态阈值,增强对于相对污染程度特征的提取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期刊2017年11期)

吴东芳[2](2010)在《嫩江干流点污染源入河排污口现状布局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全面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2005年,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会同流域内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在松辽流域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流域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入河排污口普查登记工作。本文依据松辽流域入河排污口普查登记成果和核查结果,针对嫩江干流水资源保护需求,在分析研究嫩江干流自然概况和社会经济情况的基础上,计算核定了水功能区纳污能力,结合入河排污口分布现状及废污水、污染物入河情况,分析评价了嫩江干流入河排污口对水功能区水质的影响。通过对水功能区纳污能力与现状污染物入河量进行平衡分析,对入河排污口布局进行合理性分析,科学提出了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建议,从技术角度为嫩江干流水资源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参考意见,为实现嫩江流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和谐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根据。论文主要分析研究了以下五个方面内容:1.根据嫩江干流各水功能区水质现状、水质目标、现状入河排污量、设计水量及水质背景条件,核定嫩江干流各水功能区纳污能力。2.根据入河排污口普查登记结果及核查数据,在全面掌握直排入嫩江干流的入河排污口分布情况、规模、性质,废污水、污染物入河情况,及其对水体的污染程度基础上,对入河排污口排污进行了水质评价,分析了入河排污口达标情况。3.依据不同水期水质监测数据,对嫩江干流水功能区现状达标情况进行评价分析,研究分析入河排污口排污对水功能区水质的影响。4.综合考虑嫩江流域近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水污染治理的实际能力,以强化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为基础,从水质偏妥、安全的角度出发,提出嫩江干流各水功能区COD入河控制量和入河削减量。5.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对嫩江干流入河排污口现状布局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提出了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措施建议。(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0-05-15)

王泽文,邱淑芳[3](2008)在《一类流域点污染源识别的稳定性与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考虑了流域中单个点污染源识别问题的唯一性、稳定性和反演算法。该问题的数学模型为一维线性对流反应扩散方程,方程的源项F(x,t)表示了污染源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点污染源。在对污染源及测量点的先验假设下,获得了点源识别的唯一性和局部稳定性,给出了识别污染源位置s和污染强度λ(t)的计算方法。数值例子表明源项反演的算法是有效的。(本文来源于《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期刊2008年04期)

张雁杰,曹兵,张艳艳,刘晓平[4](2008)在《二维对流方程在模拟点污染源扩散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带人工耗散项的MacCormack格式离散二维对流方程,建立点污染源对流扩散的数学模型.对MacCormack格式离散方程进行了相容性、收敛性与稳定性分析,在满足柯朗条件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个点源二维对流扩散的数值模拟计算.将同问题的数值解与解析解加以对比,两者拟合度很高,证明这一离散格式的可行性.研究还表明,引入人工耗散项对控制数值振荡具有一定效果,σ大于100时边界数值开始出现较明显的震荡,但数值解误差也明显缩小,这在水环境数值模拟计算中是需要注意的.(本文来源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3期)

王泽文,徐定华[5](2006)在《流域点污染源识别的唯一性与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两端无污染的流域中单个污染源的识别问题.该问题的数学模型为一维线性对流反应扩散方程,方程的源项为F(x,t)=(λt)δ(x-s),它表示源项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点污染源.在对污染源及测量点的先验假设下,证明了源项识别的唯一性.最后,给出了识别点污染源的计算方法.(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6年02期)

夏晓树,张松[6](2006)在《贵州省点污染源调查分析及治理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贵州省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与浪费、水污染日益严重的状况已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影响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贵州省水文水资源局通过对点污染源的调查和分析,为制定水域排污的总量控制方案提供了有效的基础资料,为控制和清除水污染、保护水资源提供了治理的依据。(本文来源于《贵州水力发电》期刊2006年02期)

许晓彤,陶月赞,席道瑛[7](2005)在《用地质统计学方法评价点污染源对河流水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多点源影响条件下,结合河流水质空间变化规律,根据地质统计学中构造变量空间统计结构的方法,利用迭加原理,建立点污染源对河流水质影响的评价方法。在该方法中,水流断面流速不作为参变量出现。实例研究表明,在流速实际测验精度不能满足经典水质模型的条件下,该方法可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本文来源于《水资源保护》期刊2005年04期)

杨文龙,黄永泰,杜娟[8](1996)在《前置库在滇池非点污染源控制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前置库控制滇池富营养化的非点源负荷进行了典型研究,结果表明:仅需投资386万元对明通河、宝象河流域现有水库、水塘和洼地进行改造,即可建设总有效库容为133.3万立方米的叁个前置库,每年可拦截总磷11~19吨、总氮96~160吨、悬浮物150000吨;拦截的地表污水还可灌溉周围的农田9000多亩,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环境效益。(本文来源于《云南环境科学》期刊1996年04期)

蒲庆红[9](1995)在《荷兰关于点污染源和扩散污染源的政策》一文中研究指出荷兰关于点污染源和扩散污染源的政策[荷兰」M.A.HofstraG.G.C.Verstappen1关于点污染源的政策1.1工业点源荷兰目前控制水污染政策的出发点是减少排入地表水的工业废物。《地表水保护法规》的实施业已证明该法规达到此目的的有效手段。该...(本文来源于《人民长江》期刊1995年03期)

张仲燕,沈祖勤,何欢联[10](1994)在《苏州河市区段非点污染源及防治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苏州河市区段的实地调查,结果认为,苏州河市区段主要非点污染源为垃圾和粪便码头,其次为船泊通行、垃圾堆、装卸吊车以及居民点。文章还提出了初步防治对策。(本文来源于《上海环境科学》期刊1994年11期)

点污染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全面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2005年,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会同流域内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在松辽流域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流域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入河排污口普查登记工作。本文依据松辽流域入河排污口普查登记成果和核查结果,针对嫩江干流水资源保护需求,在分析研究嫩江干流自然概况和社会经济情况的基础上,计算核定了水功能区纳污能力,结合入河排污口分布现状及废污水、污染物入河情况,分析评价了嫩江干流入河排污口对水功能区水质的影响。通过对水功能区纳污能力与现状污染物入河量进行平衡分析,对入河排污口布局进行合理性分析,科学提出了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建议,从技术角度为嫩江干流水资源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参考意见,为实现嫩江流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和谐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根据。论文主要分析研究了以下五个方面内容:1.根据嫩江干流各水功能区水质现状、水质目标、现状入河排污量、设计水量及水质背景条件,核定嫩江干流各水功能区纳污能力。2.根据入河排污口普查登记结果及核查数据,在全面掌握直排入嫩江干流的入河排污口分布情况、规模、性质,废污水、污染物入河情况,及其对水体的污染程度基础上,对入河排污口排污进行了水质评价,分析了入河排污口达标情况。3.依据不同水期水质监测数据,对嫩江干流水功能区现状达标情况进行评价分析,研究分析入河排污口排污对水功能区水质的影响。4.综合考虑嫩江流域近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水污染治理的实际能力,以强化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为基础,从水质偏妥、安全的角度出发,提出嫩江干流各水功能区COD入河控制量和入河削减量。5.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对嫩江干流入河排污口现状布局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提出了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措施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点污染源论文参考文献

[1].吕阳,李正强,谢剑锋,张丰,刘小强.基于激光雷达扫描观测的散布点污染源监测[J].中国环境科学.2017

[2].吴东芳.嫩江干流点污染源入河排污口现状布局分析研究[D].吉林大学.2010

[3].王泽文,邱淑芳.一类流域点污染源识别的稳定性与数值模拟[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8

[4].张雁杰,曹兵,张艳艳,刘晓平.二维对流方程在模拟点污染源扩散中的应用[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8

[5].王泽文,徐定华.流域点污染源识别的唯一性与计算方法[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6].夏晓树,张松.贵州省点污染源调查分析及治理对策[J].贵州水力发电.2006

[7].许晓彤,陶月赞,席道瑛.用地质统计学方法评价点污染源对河流水质的影响[J].水资源保护.2005

[8].杨文龙,黄永泰,杜娟.前置库在滇池非点污染源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云南环境科学.1996

[9].蒲庆红.荷兰关于点污染源和扩散污染源的政策[J].人民长江.1995

[10].张仲燕,沈祖勤,何欢联.苏州河市区段非点污染源及防治对策[J].上海环境科学.1994

标签:;  ;  ;  ;  

点污染源论文-吕阳,李正强,谢剑锋,张丰,刘小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