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微孔膜表面接枝论文_刘玉芳,王华山

导读:本文包含了聚丙烯微孔膜表面接枝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微孔,聚丙烯,接枝,表面,丙烯酰胺,臭氧,等离子体。

聚丙烯微孔膜表面接枝论文文献综述

刘玉芳,王华山[1](2016)在《γ射线辐照聚苯乙烯微孔板表面接枝聚丙烯酰胺》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60Co-γ射线辐照引发,在聚苯乙烯(PS)微孔板表面接枝了聚丙烯酰胺(PA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与X射线光电子衍射(XPS)证明聚丙烯酰胺已成功接枝在聚苯乙烯表面。水接触角与吸光度测量表明PS-PAM微孔板表面性质有效地发生了变化。结果表明:8 k Gy辐照剂量、单体浓度2%,此时多孔板在450 nm波长处吸光度提高11%,蛋白吸附能力提高22.5%。(本文来源于《塑料》期刊2016年01期)

宋凌杰,赵杰,杨华伟,金晶,李小萌[2](2011)在《紫外引发聚丙烯无纺布微孔膜表面接枝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及其血液相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丙烯无纺布微孔膜(PPNWF)具有纤维交错结构,良好的孔道贯穿性,过滤通透率大,化学稳定性及热稳定性好等优点而被广泛地用作过滤性材料。但材料表面血液相容性差使其作为血液过滤性材料使用时,会在膜表面及孔道内部引发蛋白质的大量吸附和(本文来源于《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1-09-24)

王标,刘兰勤,唐照奇,黄磊,宇海银[3](2009)在《聚丙烯微孔膜表面的可控接枝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可逆加成-裂解链转移(RAFT)的方法,在UV辐射下对聚丙烯微孔膜(PPMM)进行功能化改性,制备了PPMM-PAA-PAAm膜,考察了辐射时间、链转移剂浓度对光接枝反应的影响,并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FT-IR/ATR)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辐射时间的延长和转移剂浓度的下降接枝率呈线性上升;加入0.167~0.835mmol/L叁硫代酯(DBTTC)时,随辐射时间的增加接枝率呈线性上升,但是加了DBTTC时相比没加DBTTC时接枝率明显下降.(本文来源于《天津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5期)

李维红,刘鹏波,邹华维[4](2008)在《聚丙烯微孔膜表面的臭氧处理接枝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臭氧处理聚丙烯微孔膜,在其表面引入过氧化物,然后通过过氧化物的分解引发丙烯酸单体在微孔膜表面接枝。研究了臭氧处理条件、接枝反应条件对聚丙烯微孔膜的接枝率、亲水性及溶胀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丙烯酸接枝微孔膜与水的接触角随接枝率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吸水率随接枝率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趋势,表现出良好的亲水性与溶胀性。(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08年04期)

尹艳红,王辉,刘玉霞,杨书廷[5](2008)在《聚丙烯微孔膜表面接枝聚合丙烯酰胺的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化学方法在聚丙烯微孔膜表面接枝丙烯酰胺单体,分别考察了反应温度、单体浓度、反应时间和引发剂浓度等反应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证实了丙烯酰胺在聚丙烯微孔膜表面的接枝,水接触角测试显示接枝膜具有良好的亲水性,热分析表明接枝膜基本没有改变聚丙烯微孔膜的基体性质.实验发现当反应温度为60℃,单体浓度为10%,反应时间为4 h,引发剂浓度为2.0×10-3mol/L时,获得最佳接枝效果.(本文来源于《膜科学与技术》期刊2008年01期)

李维红,刘鹏波,邹华维[6](2007)在《聚丙烯微孔膜表面臭氧处理接枝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丙烯(PP)微孔膜材料力学性能优良、耐溶剂、化学稳定,广泛用于锂离子电池隔膜,水处理、物质浓缩、气体分离、离子交换等领域。由于 PP 的表面能低、亲水性差、具有化学惰性,使得表面不易涂覆、不易润湿,抗污染性能差,限制了 PP 微孔膜的应用。通(本文来源于《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期刊2007-10-01)

赵春田,祝巍,张贤,侯建安,徐懋[7](1996)在《聚丙烯微孔膜表面的等离子体接枝》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氧气氛等离子体处理,在聚丙烯微孔膜表面接枝了聚丙烯酸,改善了膜表面的亲水性。接枝率与等离子体放电功率、放电时间和溶液浓度有关,微孔膜内外表面及不同位置接枝效率有差别。接枝后微孔膜的表现孔径减小了。(本文来源于《功能高分子学报》期刊1996年04期)

聚丙烯微孔膜表面接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聚丙烯无纺布微孔膜(PPNWF)具有纤维交错结构,良好的孔道贯穿性,过滤通透率大,化学稳定性及热稳定性好等优点而被广泛地用作过滤性材料。但材料表面血液相容性差使其作为血液过滤性材料使用时,会在膜表面及孔道内部引发蛋白质的大量吸附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聚丙烯微孔膜表面接枝论文参考文献

[1].刘玉芳,王华山.γ射线辐照聚苯乙烯微孔板表面接枝聚丙烯酰胺[J].塑料.2016

[2].宋凌杰,赵杰,杨华伟,金晶,李小萌.紫外引发聚丙烯无纺布微孔膜表面接枝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及其血液相容性研究[C].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2011

[3].王标,刘兰勤,唐照奇,黄磊,宇海银.聚丙烯微孔膜表面的可控接枝改性[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9

[4].李维红,刘鹏波,邹华维.聚丙烯微孔膜表面的臭氧处理接枝改性[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8

[5].尹艳红,王辉,刘玉霞,杨书廷.聚丙烯微孔膜表面接枝聚合丙烯酰胺的改性研究[J].膜科学与技术.2008

[6].李维红,刘鹏波,邹华维.聚丙烯微孔膜表面臭氧处理接枝改性的研究[C].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2007

[7].赵春田,祝巍,张贤,侯建安,徐懋.聚丙烯微孔膜表面的等离子体接枝[J].功能高分子学报.1996

论文知识图

反应时间与接枝率的关系(a)含糖单体GAMA结构式; (b)紫外光接...一1.聚丙烯微孔膜表面AT即方法接枝聚合...水接触角与接枝率的关系烯丙基葡萄糖的分子接枝改性原始膜和接枝膜的扫描电镜照片

标签:;  ;  ;  ;  ;  ;  ;  

聚丙烯微孔膜表面接枝论文_刘玉芳,王华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