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汽车轮毂结构论文和设计-黄海林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碳纤维汽车轮毂结构,包括碳纤维轮辋和碳纤维轮辐,所述碳纤维轮辋具有一硬压成型的第一连接区域,所述碳纤维轮辐具有与第一连接区域对接的第二连接区域,所述第一连接区域和第二连接区域相向的一侧涂覆有粘黏物质,所述碳纤维轮辋和碳纤维轮辐通过粘黏物质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碳纤维轮辋和碳纤维轮辐连接处的外围包覆有弧形纤维增强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碳纤维轮辋和碳纤维轮辐通过粘黏物质和弧形纤维增强层相连,有效增加了碳纤维轮辋和碳纤维轮辐之间的连接强度,既满足了轮辐复杂外形的快速制造需求,同时也满足了汽车轮毂轻量化的要求。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碳纤维汽车轮毂结构,包括碳纤维轮辋和碳纤维轮辐,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轮辋具有一硬压成型的第一连接区域,所述碳纤维轮辐具有与第一连接区域对接的第二连接区域,所述第一连接区域和第二连接区域相向的一侧涂覆有粘黏物质,所述碳纤维轮辋和碳纤维轮辐通过粘黏物质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碳纤维轮辋和碳纤维轮辐连接处的外围包覆有弧形纤维增强层。

设计方案

1.一种碳纤维汽车轮毂结构,包括碳纤维轮辋和碳纤维轮辐,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轮辋具有一硬压成型的第一连接区域,所述碳纤维轮辐具有与第一连接区域对接的第二连接区域,所述第一连接区域和第二连接区域相向的一侧涂覆有粘黏物质,所述碳纤维轮辋和碳纤维轮辐通过粘黏物质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碳纤维轮辋和碳纤维轮辐连接处的外围包覆有弧形纤维增强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汽车轮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纤维增强层的厚度为0.8-2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汽车轮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纤维增强层的弧长≤3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汽车轮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轮辐的壁厚为6-2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汽车轮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轮辋的壁厚为3-10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汽车轮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黏物质为高温胶。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碳纤维汽车轮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轮辋为实心结构。

8.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碳纤维汽车轮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轮辋为空心结构,所述碳纤维轮辋沿周向设置有沿着径向内凹的胎槽,所述胎槽的槽底内设有沿着轴向延伸的空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碳纤维汽车轮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腔将胎槽的槽底分为位于胎槽和空腔之间的第一部分以及位于第一部分相对侧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厚度大于第二部分的厚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碳纤维汽车轮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厚度为3-5mm,第二部分的厚度为0.5-1.5mm。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轮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碳纤维汽车轮毂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汽车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己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随着技术的进步,汽车各项性能指标的提高,世界各国政府对节能、环保的要求也日趋严格。所以,汽车轻量化己成为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汽车一般部件重量减轻1%,可以节油1%,运动部件重量每减轻1%,可以节油20%。目前轿车的轮毂结构一般包括轮稠和轮辐,业界提出采用碳纤维材质一体制成的车轮轮毂,碳纤维“外柔内刚”,质量比金属铝轻,但强度却高于钢铁,在同等动力下,碳纤维轮毂的制动性能比铝合金轮毂更灵敏,减震效果更好,并且油耗更低。

现有汽车轮毂的轮辋和轮辐通常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如果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安装螺丝孔会容易产生磨损并导致安装的平衡问题出现,影响驾驶及安全;因此现有的碳纤维轮毂的装配强度不够高,并且轮辋及轮辐在分离后无法进行二次锁附。同时,现有的轮毂的外圆过于厚重,使轮毂毛坯铸造浪费材料,增加了制造成本,且不符合轻量化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纤维汽车轮毂结构,碳纤维轮辋和碳纤维轮辐通过粘黏物质和弧形纤维增强层相连,有效增加了碳纤维轮辋和碳纤维轮辐之间的连接强度,既满足了轮辐复杂外形的快速制造需求,同时也满足了汽车轮毂轻量化的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碳纤维汽车轮毂结构,包括碳纤维轮辋和碳纤维轮辐,所述碳纤维轮辋具有一硬压成型的第一连接区域,所述碳纤维轮辐具有与第一连接区域对接的第二连接区域;所述第一连接区域和第二连接区域相向的一侧涂覆有粘黏物质,所述碳纤维轮辋和碳纤维轮辐通过粘黏物质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碳纤维轮辋和碳纤维轮辐连接处的外围包覆有弧形纤维增强层。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纤维增强层的厚度为0.8-2mm。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纤维增强层的弧长≤30mm。

进一步地,所述碳纤维轮辐的壁厚为6-20mm。

进一步地,所述碳纤维轮辋的壁厚为3-10mm。

进一步地,所述的粘黏物质为高温胶,也可以是高温下可固化粘黏的其他物质。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碳纤维轮辋为实心结构。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碳纤维轮辋为空心结构,所述碳纤维轮辋沿周向设置有沿着径向内凹的胎槽,所述胎槽的槽底内设有沿着轴向延伸的空腔。

其中,所述的空腔将胎槽的槽底分为位于胎槽和空腔之间的第一部分以及位于第一部分相对侧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厚度大于第二部分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部分的厚度为3-5mm,第二部分的厚度为0.5-1.5mm。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提供一种碳纤维汽车轮毂结构,碳纤维轮辋和碳纤维轮辐通过粘黏物质和弧形纤维增强层相连,有效增加了碳纤维轮辋和碳纤维轮辐之间的连接强度,既满足了轮辐复杂外形的快速制造需求,同时也满足了汽车轮毂轻量化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碳纤维轮辋;10、第一连接区域;11、胎槽;111、第一部分;112、第二部分;12、空腔;2、碳纤维轮辐;20、第二连接区域;3、高温胶;4、弧形纤维增强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碳纤维汽车轮毂结构,包括碳纤维轮辋1和碳纤维轮辐2,碳纤维轮辐2的壁厚为6-20mm,碳纤维轮辋1的壁厚为3-10mm,碳纤维轮辋1为实心结构。碳纤维轮辋1具有一硬压成型的第一连接区域10,碳纤维轮辐2具有与第一连接区域10对接的第二连接区域20。第一连接区域10和第二连接区域20相向的一侧涂覆有高温胶3,碳纤维轮辋1和碳纤维轮辐2通过高温胶3固定连接在一起。碳纤维轮辋1和碳纤维轮辐2连接处的外围包覆有弧形纤维增强层4,弧形纤维增强层4的厚度为0.8-2mm,弧长小于等于30mm。

实施例二

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碳纤维轮辋1为空心结构,碳纤维轮辋1沿周向设置有沿着径向内凹的胎槽11,胎槽11的槽底内设有沿着轴向延伸的空腔12。空腔12将胎槽11的槽底分为位于胎槽11和空腔12之间的第一部分111以及位于第一部分111相对侧的第二部分112, 第一部分111的厚度为3-5mm,第二部分112的厚度为0.5-1.5mm。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结构均与实施例一相同。

本实用新型中轮毂的工艺流程如下:1、碳纤维轮辋1和碳纤维轮辐2分别单独模压吹气成型;2、碳纤维轮辋1和碳纤维轮辐2通过高温胶3胶合固定;3、在碳纤维轮辋1和碳纤维轮辐2的连接处外围包覆弧形纤维增强层4,并烘烤固化。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一种碳纤维汽车轮毂结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6849.4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2(厦门)

授权编号:CN209534631U

授权时间:20191025

主分类号:B60B 5/02

专利分类号:B60B5/02;B60B21/06;B60B21/02

范畴分类:32B;32G;

申请人:厦门鸿基伟业复材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厦门鸿基伟业复材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61100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工业集中区思明园118号1-4层

发明人:黄海林;林仁宝

第一发明人:黄海林

当前权利人:厦门鸿基伟业复材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张辉;李增进

代理机构:35225

代理机构编号:厦门律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碳纤维汽车轮毂结构论文和设计-黄海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