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含有牡丹成分的活性炭雕生产混合装置,包括混合壳体、蜗轮和伺服电机,所述混合壳体的上方安装有进料口,且进料口的下方设置有研磨锤,所述研磨锤的外侧安装有第一粉碎刀片,且研磨锤的下方设置有安装板,所述蜗轮安装在安装板下侧的中部,且蜗轮的内部贯穿有转杆,所述转杆下方的外侧连接有第一搅拌杆,且转杆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搅拌杆。该含有牡丹成分的活性炭雕生产混合装置研磨锤和混合壳体内壁的相接处均安装有倾斜状的第一粉碎刀片,转杆转动带动研磨锤上移,通过第一粉碎刀片对活性炭内的颗粒物进行粉碎,便于活性炭与活性粘胶剂混合,且便于活性炭制成块状炭雕时表面较为光滑。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含有牡丹成分的活性炭雕生产混合装置,包括混合壳体(1)、蜗轮(6)和伺服电机(14),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壳体(1)的上方安装有进料口(2),且进料口(2)的下方设置有研磨锤(3),所述研磨锤(3)的外侧安装有第一粉碎刀片(4),且研磨锤(3)的下方设置有安装板(5),所述蜗轮(6)安装在安装板(5)下侧的中部,且蜗轮(6)的内部贯穿有转杆(7),所述转杆(7)下方的外侧连接有第一搅拌杆(8),且转杆(7)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搅拌杆(9),所述第二搅拌杆(9)的前后两侧均焊接有第三搅拌杆(10),且第二搅拌杆(9)的外侧安装有第二粉碎刀片(11),所述蜗轮(6)的前侧啮合连接有蜗杆(15),且蜗杆(15)的左右两端均焊接有皮带轮(12),所述皮带轮(12)的外侧连接有传动带(13),所述伺服电机(14)的输出端与蜗杆(15)的右端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含有牡丹成分的活性炭雕生产混合装置,包括混合壳体(1)、蜗轮(6)和伺服电机(14),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壳体(1)的上方安装有进料口(2),且进料口(2)的下方设置有研磨锤(3),所述研磨锤(3)的外侧安装有第一粉碎刀片(4),且研磨锤(3)的下方设置有安装板(5),所述蜗轮(6)安装在安装板(5)下侧的中部,且蜗轮(6)的内部贯穿有转杆(7),所述转杆(7)下方的外侧连接有第一搅拌杆(8),且转杆(7)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搅拌杆(9),所述第二搅拌杆(9)的前后两侧均焊接有第三搅拌杆(10),且第二搅拌杆(9)的外侧安装有第二粉碎刀片(11),所述蜗轮(6)的前侧啮合连接有蜗杆(15),且蜗杆(15)的左右两端均焊接有皮带轮(12),所述皮带轮(12)的外侧连接有传动带(13),所述伺服电机(14)的输出端与蜗杆(15)的右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牡丹成分的活性炭雕生产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粉碎刀片(4)分别倾斜安装在研磨锤(3)的外侧和混合壳体(1)的内壁上,且2组第一粉碎刀片(4)交错分布,并且研磨锤(3)的顶部为弧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牡丹成分的活性炭雕生产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7)的上方为螺纹状结构,且转杆(7)与研磨锤(3)螺纹连接,并且转杆(7)的下方均匀分布有第一搅拌杆(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牡丹成分的活性炭雕生产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搅拌杆(9)与第一搅拌杆(8)的相对侧均安装有第二粉碎刀片(11),且第二搅拌杆(9)与蜗杆(15)通过皮带轮(12)和传动带(1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牡丹成分的活性炭雕生产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搅拌杆(10)的俯视面为弧形结构,且第三搅拌杆(10)与混合壳体(1)内壁之间的距离为0.5-2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牡丹成分的活性炭雕生产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轮(12)分别安装在蜗杆(15)的外侧和第二搅拌杆(9)的外侧,且第二搅拌杆(9)外侧的皮带轮(12)的直径小于蜗杆(15)的外侧皮带轮(12)的直径。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性炭雕生产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含有牡丹成分的活性炭雕生产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炭雕是采用块状无缝隙的活性炭生产,生产过程中需要先将粉末状的活性炭和活性胶黏剂混合均匀,再将活性炭制成块状,在对活性炭进行混合时,粉末状活性炭内含有颗粒会降低活性炭与活性胶粘剂混合的效果,不利于后期的制作,且在活性炭与活性胶粘剂混合的过程中会有活性炭粘接到混合设备的内壁上,长期使用会使的内部上积累过多的杂质。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含有牡丹成分的活性炭雕生产混合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牡丹成分的活性炭雕生产混合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在对活性炭进行混合时,粉末状活性炭内含有颗粒会降低活性炭与活性胶粘剂混合的效果,不利于后期的制作,且在活性炭与活性胶粘剂混合的过程中会有活性炭粘接到混合设备的内壁上,长期使用会使的内部上积累过多的杂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含有牡丹成分的活性炭雕生产混合装置,包括混合壳体、蜗轮和伺服电机,所述混合壳体的上方安装有进料口,且进料口的下方设置有研磨锤,所述研磨锤的外侧安装有第一粉碎刀片,且研磨锤的下方设置有安装板,所述蜗轮安装在安装板下侧的中部,且蜗轮的内部贯穿有转杆,所述转杆下方的外侧连接有第一搅拌杆,且转杆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搅拌杆,所述第二搅拌杆的前后两侧均焊接有第三搅拌杆,且第二搅拌杆的外侧安装有第二粉碎刀片,所述蜗轮的前侧啮合连接有蜗杆,且蜗杆的左右两端均焊接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的外侧连接有传动带,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蜗杆的右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粉碎刀片分别倾斜安装在研磨锤的外侧和混合壳体的内壁上,且2组第一粉碎刀片交错分布,并且研磨锤的顶部为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转杆的上方为螺纹状结构,且转杆与研磨锤螺纹连接,并且转杆的下方均匀分布有第一搅拌杆。
优选的,所述第二搅拌杆与第一搅拌杆的相对侧均安装有第二粉碎刀片,且第二搅拌杆与蜗杆通过皮带轮和传动带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搅拌杆的俯视面为弧形结构,且第三搅拌杆与混合壳体内壁之间的距离为0.5-2mm。
优选的,所述皮带轮分别安装在蜗杆的外侧和第二搅拌杆的外侧,且第二搅拌杆外侧的皮带轮的直径小于蜗杆的外侧皮带轮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含有牡丹成分的活性炭雕生产混合装置,
(1)研磨锤和混合壳体内壁的相接处均安装有倾斜状的第一粉碎刀片,转杆转动带动研磨锤上移,通过第一粉碎刀片对活性炭内的颗粒物进行粉碎,便于活性炭与活性粘胶剂混合,且便于活性炭制成块状炭雕时表面较为光滑;
(2)设置有第二搅拌杆和第三搅拌杆,第二搅拌杆和第三搅拌杆的旋转转向与第一搅拌杆的转向在垂直平面内,可通过不同方位的搅拌对物料进行混合,且第三搅拌杆在对活性炭进行侧方位搅拌的同时可以对壳体内壁上的物料进行刮除清理;
(3)第二搅拌杆与第一搅拌杆的相对侧均安装有第二粉碎刀片,第二粉碎刀片可以对混合物进行一次粉碎分离之后再进行搅拌,增强混合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搅拌杆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混合壳体;2、进料口;3、研磨锤;4、第一粉碎刀片;5、安装板;6、蜗轮;7、转杆;8、第一搅拌杆;9、第二搅拌杆;10、第三搅拌杆;11、第二粉碎刀片;12、皮带轮;13、传动带;14、伺服电机;15、蜗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含有牡丹成分的活性炭雕生产混合装置,包括混合壳体1、进料口2、研磨锤3、第一粉碎刀片4、安装板5、蜗轮6、转杆7、第一搅拌杆8、第二搅拌杆9、第三搅拌杆10、第二粉碎刀片11、皮带轮12、传动带13、伺服电机14和蜗杆15,混合壳体1的上方安装有进料口2,且进料口2的下方设置有研磨锤3,研磨锤3的外侧安装有第一粉碎刀片4,且研磨锤3的下方设置有安装板5,蜗轮6安装在安装板5下侧的中部,且蜗轮6的内部贯穿有转杆7,转杆7下方的外侧连接有第一搅拌杆8,且转杆7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搅拌杆9,第二搅拌杆9的前后两侧均焊接有第三搅拌杆10,且第二搅拌杆9的外侧安装有第二粉碎刀片11,蜗轮6的前侧啮合连接有蜗杆15,且蜗杆15的左右两端均焊接有皮带轮12,皮带轮12的外侧连接有传动带13,伺服电机14的输出端与蜗杆15的右端连接。
第一粉碎刀片4分别倾斜安装在研磨锤3的外侧和混合壳体1的内壁上,且2组第一粉碎刀片4交错分布,并且研磨锤3的顶部为弧形结构,转杆7转动带动研磨锤3移动旋转,通过研磨锤3对活性炭进行粉碎研磨。
转杆7的上方为螺纹状结构,且转杆7与研磨锤3螺纹连接,并且转杆7的下方均匀分布有第一搅拌杆8,方便对研磨锤3进行移动,且同时带动第一搅拌杆8旋转对活性炭进行搅拌。
第二搅拌杆9与第一搅拌杆8的相对侧均安装有第二粉碎刀片11,且第二搅拌杆9与蜗杆15通过皮带轮12和传动带13连接,可通过蜗杆15的转动可以带动第二搅拌杆9旋转,第二粉碎刀片11可以对混合物进行一次粉碎分离之后再进行搅拌,增强混合效果。
第三搅拌杆10的俯视面为弧形结构,且第三搅拌杆10与混合壳体1内壁之间的距离为0.5-2mm,第三搅拌杆10在对活性炭进行侧方位搅拌的同时可以对壳体内壁上的物料进行刮除清理。
皮带轮12分别安装在蜗杆15的外侧和第二搅拌杆9的外侧,且第二搅拌杆9外侧的皮带轮12的直径小于蜗杆15的外侧皮带轮12的直径,使得第二搅拌杆9的转速大于蜗杆15的转速,便于第二搅拌杆9带动第三搅拌杆10对内壁粘接物料进行清除。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含有牡丹成分的活性炭雕生产混合装置时,首先,使用者先将整个装置移动到工作区域内,将粉状活性炭和活性胶粘剂从进料口2倒入设备内,同时将伺服电机14打开,正转伺服电机14,伺服电机14通过蜗杆15带动蜗轮6旋转,蜗轮6带动内部焊接的转杆7旋转,转杆7的上端与研磨锤3螺纹连接,可以带动研磨锤3旋转上升,研磨锤3外侧的第一粉碎刀片4与混合壳体1内部相对侧的第一粉碎刀片4交错旋转挤压对粉状活性炭内的颗粒和块状物质进行粉碎,反转伺服电机14,伺服电机14带动转杆7反向旋转,使得研磨锤3下移,粉碎合格的活性炭从第一粉碎刀片4的交错缝隙中掉落到下方,同时胶粘剂也落入混合壳体1下方。
因转杆7的下方外侧均匀的分布有第一搅拌杆8,通过第一搅拌杆8的旋转对活性炭和活性胶粘剂进行混合搅拌,同时转杆7的外侧通过皮带轮12和传动带13带动第二搅拌杆9旋转,第二搅拌杆9的外侧焊接有2个第三搅拌杆10,通过第二搅拌杆9和第三搅拌杆10对物料进行不同方位的搅拌,且第三搅拌杆10可对混合壳体1内壁上粘接的物料进行刮除清理,避免物料堆积在混合壳体1内壁上,活性炭落入转杆7中部进行搅拌时,可通过第二粉碎刀片11对混合物进行粉碎分离,接着再通过转杆7下端的第一搅拌杆8对活性炭进行搅拌混合,加强搅拌效果,通过伺服电机14的正反转可以带动第一搅拌杆8、第二搅拌杆9和第三搅拌杆10正反转,对活性炭进行搅拌,且便于第三搅拌杆10上下移动对壳体内壁的附着物进行清理,以上便是整个装置的工作过程,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74326.X
申请日:2018-12-3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1(河南)
授权编号:CN209393126U
授权时间:20190917
主分类号:B01F 13/10
专利分类号:B01F13/10;B01F7/16;B01F7/18;B01F15/00;B01F3/20;B02C18/12;B02C18/14;B02C18/18;B02C18/24;B08B9/087
范畴分类:23A;
申请人:洛阳万景祥牡丹产业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洛阳万景祥牡丹产业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洛阳牡丹园(北环路与国花路交汇处)
发明人:马万勇;郭艳菊;李艳秋;吴田;董双鹏;夏小燕;高国航;李娜;李明超
第一发明人:马万勇
当前权利人:洛阳万景祥牡丹产业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蔡佳宁
代理机构:41151
代理机构编号:郑州中科鼎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