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造性思维的来源(论文文献综述)
郭蝉瑜,庄恺祥,谭柳,曾荣灿,佟浩,邱江,曹贵康[1](2021)在《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大脑功能基础》文中提出采用镶嵌图形测验、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探讨了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与创造性在大脑功能基础方面的联系.首先,采用功能磁共振技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 MRI)计算西南某高校414名大学生被试的度中心性(degree centrality, DC),然后与创造性思维进行回归计算,最后将得到的脑区与认知风格、创造性思维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发现,创造性思维与大脑静息态度中心性之间呈现正相关的脑区为右侧颞上回、右侧前扣带回、左侧颞上回、右侧额中回和左侧壳核,其中右侧前扣带回、右侧额中回的度中心性在认知风格和创造性思维上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前扣带回和右侧额中回是认知控制的关键脑区,因此本研究推测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有部分路径通过认知控制从而影响了创造性思维,即认知风格更偏向场独立的个体,认知控制能力可能会更好,更能够排除无关信息进而集中注意力,拥有更高的认知灵活性,从而能够在创造性思维的测验中获得更好的成绩.这些发现有助于从大脑功能基础的角度来加深对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和创造性之间复杂关系的理解.
全于珠[2](2021)在《创意美术教学活动对大班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社会越来越强调创造力的重要性,拥有创造力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研究表明,创造性思维发展越好的人拥有越强的创造力。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年龄特点主要表现为:3-4岁时创造性思维迅速发展,5岁之后,发展速度逐渐放缓。可见,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关键阶段。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艺术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使幼儿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美和创造美。1创意美术教学活动响应了《指南》提出的要求,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主张通过营造宽松自由的活动环境,选择丰富的活动材料,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为幼儿体验美、表现美和创造美提供充足的机会。本研究首先采用文献法,梳理了创意美术教学活动的文献,分析研究了创意美术教学活动的设计过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12个创意美术教学活动教案,运用于实验研究。其次,采用教育实验法,选取成都市X幼儿园的两个大班,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幼儿园原本的美术活动,实验组开展创意美术教学活动),展开了为期3个月(1周1次,一共12次)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使用托兰斯创造性思维图画测验量表作为测量工具,收集了前后测数据。基于3个月的实验结果,了解了创意美术教学活动对大班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影响。得出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创意美术教学活动对大班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第二,创意美术教学活动对大班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和独创性维度有明显的提升作用;第三,创意美术教学活动对大班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标题抽象性、精致性和抗过早封闭性维度没有明显作用。通过对实验结果和创意美术教学活动实施过程的分析,本研究还进一步提出了改善创意美术教学活动的教育建议。一,教师要注重创意美术教学活动各环节的作用和衔接;二,教师要利用创意美术教学活动中有价值的生成性内容;三,教师要为创意美术教学活动注入创造活力。
李鸽[3](2020)在《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探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心理学、脑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对创新思维研究的重心发生了转移,视角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为人们理解、探索和研究创新思维扩大了科学的维度和视野。对人的心-脑问题的研究是当今科学技术领域的前沿问题,站在心理学和脑科学的前沿对创新思维展开研究是创新时代的重要问题。基于客观的立场在脑科学、心理学两个领域对创新思维发生机制的核心问题进行研究,揭示创新思维的产生、形成和运行规律,为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和科学的认识。创新思维是人的脑生理和心理最佳状态的反映,它是由脑的自然本性所驱动,也需要心理的自觉性来表现。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在分子层面、突触层面、细胞层面和网络层面进行的局部运动和各层面之间紧密合作的系统运动体现了创新思维自然发生的逻辑规律。而创新思维的心理是在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的协调作用下所体现的,其目的性、计划性和主动性体现了创新思维自觉发生的逻辑规律。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特创新思维潜力的个体,只有通过反思、调整自身的脑生理、心理才能建立自己独特的创新思维特征,实现自己独特的创造才能。结合脑科学、心理学的发展,研究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和心理机制是为了深化人们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解。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并不是自我封闭隔离的系统,也不是处在一种对外部世界的表征,它更多的指向于嵌入现实世界的行动。创新思维在发生之中蕴含着对世界可能性的思索,当创新思维自然、自觉的发生时,这种对未来可能性世界图景的构建早已镶嵌在创新思维的发生过程之中。若不站在人类自我生存的意义角度在创新思维的发生阶段去反思创新思维对未来世界的重构的意义,无异于自毁人类的未来与前途。人们对人类生存意义的反思决定了创新思维的方向。可以说创新思维对改造世界的反思实际是人类对自我与客观相统一的真、善、美的价值理念的反思,因而有利于创新思维更加有效的发挥其在改造世界中的作用。创新思维以脑生理和心理的系统为基础,通过对自然世界和人文世界的重构,最终通向了一个自我实现的思维世界的重构之路。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和心理的协同机制让人的创新思维从自发走向了自觉,是自然秩序与心灵秩序的统一。创新思维体现了人的自然本性和自由意志,让人的创新思维从潜能走向现实,不仅完善了思维活动,创造了人类的自然世界和精神文化世界,也完善了人的自我世界。本文结合国内外神经科学、物理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神经心理学、神经化学、认知心理学、思维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分别对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进行了探索,重点研究创新思维脑生理和心理协同的发生机制以及其系统机制对可能性世界的重构问题。全文共分为六个基本的组成部分:第一部分:追踪创新思维研究的历史发展走向和主要观点。从创新思维的历史发展视角梳理国内外研究前史和当代界定,深入考察了哲学、心理学、脑科学、思维科学等学科领域对创新思维研究的新成就,力图从历史发展的路径对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心理协同机制进行探索。从不同的历史阶段详细的研究了创新思维的脑机制和心理机制问题,并对创新思维研究的心理学主要流派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当前需要对脑生理和心理的研究来推动创新思维研究的发展。此外还论述了开展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研究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第二部分:从创新思维的概念、特征和本质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概述。从对创新思维相关和相混淆的概念的辨析中深刻论述了创新思维的开拓性、阶段性、综合性和可塑性的特征,提出了创新思维是建构与反思的统一、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和出新与超越的统一的实践智慧的核心本质。第三部分:论述了脑生理机制是创新思维自然发生的基础。借鉴神经科学、物理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神经心理学、神经化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按照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在分子层次、突触层次、细胞层次和网络层次四个水平对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呈现出一个关于创新思维的脑生理结构和功能的动态图景。对不同层面的解释描绘了脑与创新思维之间的复杂联系,体现了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活动是一个既存在局部精细加工,又存在各个组织之间紧密合作的复杂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新思维在脑生理的研究上面临的困境及其相应的解决方案。第四部分:探讨了心理机制是创新思维自觉发生的基础。基于普通心理学的视角从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三个方面系统的对创新思维的心理机制进行分析。主要提出了:创新思维作为一种个体心理活动是处在不稳定—稳定的连续统一体之中。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对外源信息的创造性重构,情绪情感对创新思维提供的感性动力,意志对创新思维提供的持续动力作用。心理过程是一个富于变化、不断建构的形成过程,因此是创新思维的形成中最不稳定的状态,但它也为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的产生提供了基础和动力。创新思维的心理状态中的注意力、灵感、心境和激情相对于心理过程较为稳定,但相对于心理特征具有灵活、动态的特点,因此心理状态是创新思维的调控层次。创新思维的心理特征包括能力和人格等,是心理活动最稳固的部分。心理特征是在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中表现出来的,反之也对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提供了动力,并赋予其独特的个体特征。第五部分:从心灵哲学视域中探索创新思维发生机制中的心-脑关系,进而从协同学的角度阐释脑生理与心理的协同发生机制,并论述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的自组织演化规律,进一步揭示了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的发生机制的内涵。第六部分:对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的协同发生机制进行了评价与展望。主要对脑生理和心理协同作为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的重构功能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机制进行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主要的努力方向。以上几个部分存在着内在的相互联系,从而构成了本研究的有机整体。
彭新越[4](2020)在《互联网环境下知识搜索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大量研究表明,创造性思维有助于提高员工创造力,并强调了知识搜索在创造性思维影响员工创造力的过程中起到的中介作用。在日常工作中,员工可以通过团队搜索和互联网搜索两种途径获取所需的知识,团队与互联网知识搜索在创造性思维与员工创造力之间都可能扮演着中介的角色。已有研究发现互联网知识搜索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团队知识搜索,但创造过程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开展创造工作的员工需要及时获取建设性反馈并得到情感上的支持。因此,嵌入社会网络内部的团队知识搜索无法简单地被互联网替代。已有研究并未对比从互联网中获取知识与从团队中获取知识对员工创造力影响的差异,无法评估知识搜索路径的转变对员工创造力可能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还推动了即时通讯工具的普及,该工具为员工获取团队知识提供了便捷渠道,可能会强化员工从团队内部获取知识的动机。本文由两阶段研究构成。首先,量化研究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研究了创造性思维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探讨了两种知识搜索的中介作用差异,并考察了即时通讯工具在其中的调节作用。通过对382份有效问卷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团队知识搜索在创造性思维与员工创造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互联网知识搜索不能在二者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2)即时通讯工具将促进员工更多地从团队中搜寻知识,减少对互联网知识的搜索;(3)创造性思维与即时通讯工具的交互作用通过团队知识搜索的中介影响员工创造力,存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由于量化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员工无法通过互联网知识搜索提高其创造力,与假设相反。故本文继续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基于吸收能力理论对量化研究结果进行检验和解释,通过对10份深度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最终发现互联网知识搜索在转化为创造力的过程中,即在知识获取、消化、转化与运用环节均存在缺陷,导致互联网知识搜索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并不显着,与量化研究结论一致。本文采用质、量结合的两阶段混合方法设计,深入探讨了团队知识搜索与互联网知识搜索对员工创造力影响的差异及其原因,对理解知识搜索行为如何转化为员工创造力,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基于研究发现,从促进员工创造力的角度提出了建议。
李金桃[5](2020)在《基于生物课型教学培养高中生科学思维的实践研究》文中认为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对于人才的追求从未停歇,其他国家和地区逐步开始应对21世纪人才培养问题时,我国教育也必须跟上国际社会的教育热点议题。素质教育逐渐向着均衡的方向发展,但空间上存在不均匀问题,也出现学生素质发展不全面的现状。新课改背景下总结21世纪以来我国进行课改的宝贵经验,结合未来国家发展需要,提出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是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献研究,梳理科学思维和课型的相关理论基础和实践对比,借助文献资料整理出科学思维培养的五个维度,编制出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通过问卷调查法,达到调查学生科学思维能力以及五个维度,如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变化情况;了解一线高中生物教师对课型的认知程度及新课改态度,调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现状以及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阻碍。构建生物新授课课型教学流程。选取前测结果中无明显差异的两个班作为实验对象,一班为实验班,使用生物新授课课型教学;一班为对照班,使用传统教学。完成教学实践后,分派科学思维能力问卷和测试试卷给实验班和对照班再次进行调查。SPSS检测结果表明:(1)配对样本T检验实验班后测与前测后,得出实验班科学思维的五个维度的P值均小于0.050,说明采取课型教学的实验班学生的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都与前测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实验班的四个维度的后测结果优于前测,实验班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的五个维度在生物新授课课型教学中都得到培养。(2)独立性样本T检验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后测结果,得出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和创造性思维这四个维度的P值均小于0.050,而批判性思维P值为0.696>0.050;说明实验班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和创造性思维这四个维度后测结果与对照班具有显着性差异并优于对照班,但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批判性思维得分接近,生物课型教学与传统生物教学在培养和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上作用相近。(3)从对照班后测与前测的检验结果显示,只有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这两个维度具有显着性差异、且优于前测,说明传统教学中,对照班的学生这两个维度得到了培养和发展。由此总结出结论:生物新授课课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比传统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和创造性思维;同时,传统教学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模型与建模能力。
张宁[6](2020)在《基于德勒兹块茎思维的设计色彩路径教学研究 ——以苏州大学建筑学院教改项目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设计色彩课程作为建筑学、风景园林等设计类专业学生学习的造型基础课程之一,是色彩设计前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培养学生关于色彩的创造性思维。与艺术类专业的色彩培养体系不同,设计类专业除了培养学生的色彩基本表现能力外,还应突出“设计”在色彩教学中的重要性。目前,我国许多院校的设计色彩课程更多地倾向于将“存在”置于“生成”之上的培养模式,学生在进行具体色彩设计实践时,容易发生模仿和抄袭现象。因此,从设计色彩教学的生成路径着手,来建构设计色彩教学的方法论,就显得尤为必要。论文在对德勒兹生成论、块茎思维等理论和方法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结合设计色彩教学的相关认知,分析了块茎思维与设计色彩教学之间的关联性,研究表明,德勒兹块茎思维作为德勒兹创造性概念生成的重要方法论,强调内在性生成,将“生成”置于“存在”之上,突出生成过程的重要性,以实践性、多元性、运动性为主要特点,因此,将其用于改进设计色彩教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论文将德勒兹块茎思维引入设计色彩教学,从生成基础、生成过程、生成状态三个方面探讨了基于德勒兹块茎思维的设计色彩教学路径生成机理。针对生成基础和生成过程,从感性碎片捕捉和理性推演两个环节分别进行了剖析;针对生成状态,研究了以材料表现性为重点的意义生成。论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建构了设计色彩路径教学的方法论。作为设计色彩教学改革的主要力量,苏州大学建筑学院近年来以德勒兹块茎思维为方法论,对设计色彩教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论文以前述建构的设计色彩路径教学方法论为指导,从设计色彩教改背景、设计色彩教改创新点、设计色彩路径教学基本内容等方面,系统剖析了苏州大学建筑学院关于设计色彩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基本经验和关键环节,并通过问卷调查检验了苏州大学建筑学院设计色彩路径教育对于色彩设计实践的有效性,从而印证了基于德勒兹块茎思维的设计色彩路径教学是改善设计色彩教学的有效方法。
赵紫薇[7](2020)在《两种不同思维视角下失败学习对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创造性问题解决是企业实现持续创新以更好适应激烈竞争环境下的重要行为表现,对于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区别于创造力,创造性问题解决是核心创意的生成过程,包括识别与构建、信息搜索与获取、创意产生以及包括创意评估、选择和实践在内的实施阶段,是一种完整的创造性工作过程。基于已有的创新领域研究,大多聚焦于对创造力的产生的相关研究,而较为忽视创新行为过程表达,因此,本研究将就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影响机制进行探讨。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整合,基于经验学习理论和目标设置理论,本文提出将失败学习作为自变量,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作为中介变量,并将调节变量工作创新要求纳入框架,构建被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以期望从个体的认知行为与创造性环境视角深入探究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与其内在的作用机理。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分为两个时间段发放问卷,共收集356份有效数据,通过实证检验得到以下结论:(1)失败学习对员工的创造性问题解决具有促进作用;(2)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两种思维在失败学习与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并且为部分中介作用;(3)工作创新要求在失败学习分别作用于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起调节作用;(4)工作创新要求通过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在失败学习和创造性问题解决中起有中介的调节作用。本文在拓展创新领域研究的同时,基于个体的认知思维视角探究失败学习行为对创新行为过程的效力,有效激发员工创新表达以及创造力行为的构建、产生和实施以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此外,组织环境中创新目标的设定也将有效促进这一作用机制的发挥,这一结论对于组织制度和情境设计也产生了一定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袁洁[8](2020)在《创造性思维视域下小学儿童哲学课程的评价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儿童哲学课程评价问题是当前儿童哲学课程建设中的一个难点问题。对于儿童哲学来说是必须要去探究与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造性思维视域下,探究儿童哲学课程应该怎么评,评什么是本研究的基点。本研究从问题的提出开始,分析了在创造性思维视域下探究小学儿童哲学课程评价的重要性,梳理了儿童哲学课程的研究状况与创造性思维的内涵与测量工具,在此基础上,结合儿童哲学课程的实施以及探究课程教学合适的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特征,分析儿童哲学课程评价的影响因素与设计原则,制定出符合儿童哲学特点的创造性思维评价指标体系,并尝试构造儿童哲学课程评价模型来辅助评价策略的研究,深入探究儿童哲学课程评价的设计及其策略,运用质性和量化相结合的的方式实施评价策略,最后在实际教学中进行检验。具体来说,本研究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研究准备(第一、二章)。首先,对儿童哲学与创造性思维的联系出发进行了分析,依据目前教育形式与背景,两者构成了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其次,明确了研究问题即儿童哲学课程怎样评价,以创造性思维作为评价目标,从研究价值与理论意义方面分析了论点的重要性。其次,对儿童哲学、创造性思维两个概念进行界定,确定了其在本研究中的内涵。最后,梳理了目前儿童哲学课程的研究状况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内涵与实施工具以及在教育中的应用,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与概括。第二部分:课程实施(第三章)。在创造性思维视域下对儿童哲学课程实施进行路径选择,从教学过程出发探究教学的重要环节,为课程评价策略的形成做铺垫。儿童哲学课程的实施包括三大部分,创建探究共同体、主题的选择与设计、刺激物的开发与应用。要创设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阶段的探究主题,设置具有多样性的课程形态。其中一部分专门介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技法与引导,不是刻意去做思维训练,而是将其融入到儿童哲学课程中,为评价策略的实施提供抓手。第三部分:评价策略设计与实施策略(第四、五章)。这是研究的主体部分,从探究影响儿童哲学的的因素与课程评价的原则出发,分析了评价与教学的关系,并对儿童哲学课程评价中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进行评价指标的构建,从量化与质性研究两方面着手设计评价策略。第五章重点探讨了儿童哲学课程创造性思维评价的实施问题,分别从课堂评价、作品评价、测验评价三方面分别论述,并依据其特点进行了策略的阐述。第四部分:研究的结论与建议(第六章)。本章简要总结了研究者在创造性思维视域下进行儿童哲学课程评价研究中获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并且展望了儿童哲学课程评价的未来发展和研究趋势。
陈琪欢[9](2020)在《关于“56岁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音乐手段介入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当前我国“核心素养”基本教育思想为研究背景,结合“多元智力理论”中关于普通教育与音乐教育共同关注的研究热点与研究成果,基于对“幼儿创造力(创造性思维)”、“实证研究”的文献搜索,笔者发现,在近几年“核心素养”教育思潮的不断推进下,“创造力”已成为培养21世纪新型人才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前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开端,对于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应从幼儿时期就予以高度关注。笔者以此为出发点,拟以音乐手段的介入来提高56岁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由此笔者选择了音乐的基本要素中的四个方面:音色、音长、音高、音强,改编、撰写了以四要素为核心内容的幼儿音乐课教案,并开展教学实践。笔者以教学的音乐介入手段为自变量,以幼儿创造性思维的三维度为因变量,选取两所水平相近的幼儿园中4个大班幼儿共174名作为研究对象,每个班级里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笔者每周单独对4个班的实验组进行教学,实验组共接受为期4个月的音乐手段的介入,对照组正常进行幼儿园的日常教学活动。两个组别在本研究的教学环节正式开始的前、后半个月内,均采用国际通用的“托兰斯创造思维测验(Torrance Test of Creative Thinking,TTCT-figural,2007)”进行施测。通过教学实验、测量与数据分析、幼儿行为观察等系统研究方法,笔者认为所提出的假设基本成立,并且研究得到以下客观结果:1.有关“音色”与“音强”的教学能够促进56岁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2.有关“音长”的教学能够促进56岁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独创性;3.有关“音高”的教学能够促进56岁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精确性;4.56岁幼儿处于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相对低落期”。本研究在遵守我国学前教育系统、综合的课程理论框架的前提下,符合“核心素养”的教育思想导向,同时具有“幼儿创造力开发”音乐手段介入的实证研究领域的补白意义。
薛旻雪[10](2020)在《创意舞动课程促进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的行动研究》文中提出创意舞动注重肢体与思维的契合表达,而非纯粹的技术技巧舞蹈。本研究旨在探讨在创意舞动课程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表现情形。研究采用行动研究为主,并以“学习者创造性思维发展评估”分数和“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分数为辅,研究工具包括学习者创造性思维发展评估表、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量表、教学观影记录、教师反思日记、观察员观察记录等等。量化资料将实验组学生的评估分数进行Excel分析,将实验组学生和对照组学生的前测和后测分数进行成对样本T检验和协方差分析,质性资料则加以分析归纳,深入探讨学生在创意舞动课程中创造性思维的提升表现。研究对象为南京市X小学三、四年级部分学生,共计36人,其中实验组20人、对照组16人,研究历程中开展10周教学内容,其中每周一节,一节40分钟。经过研究,从创意舞动课程促进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效果表现、成因探讨和教学建议得出如下研究结果并进行讨论。在效果表现上,创意舞动课程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表现有所帮助,具体表现在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精进性等四个方面。在“学习者创造性思维发展评估”中发现,虽然每位儿童开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时间点都不一样,但是在创造性思维各方面的表现上皆有所提升,特别是普遍到了最后几周,创意表达的身体活动越来越多。在“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中得出,实验组学生各项分数均达显着差异;实验组成绩与对照组成绩经过协方差分析后,实验组后测成绩在流畅性、独创性、精进性和创造性思维测验总分上的表现均优于对照组。学生对创意舞动课程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在成因探析上,从影响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知识因素、认知因素、情绪因素等三个层面进行论述,在创意舞动课程中,通过与多学科相结合进行学科知识迁移的内容设计方式,增加了学生舞动领域相关知识的习得;通过运用游戏、意象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自由放松的状态下不断挑战自我,改变思维方式,形成有益于肢体舞动创造的认知风格;通过主题式舞剧的成果展现方式激发学生舞动表达的工作动机。在教学建议上,教学设计方面,选择儿童感兴趣且难度适宜的教学主题,遵循“身体协调准备-即兴-赋形”教学三阶段,合理安排课程时间与课时量;教学指导方面,运用多元引导方式,包括游戏、意象、示范、教具、音乐等,建立班级常规,保证转化与分享的时间;教学评价方面,建立多元评量方式,回应学生创造的表现,不做“对或错”的价值判断,聆听学生的创造思考。
二、创造性思维的来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造性思维的来源(论文提纲范文)
(1)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大脑功能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被试 |
1.2 研究材料 |
1.2.1 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测验 |
1.2.2 创造性思维测验 |
1.2.3 瑞文智力测验 |
1.3 MRI数据采集 |
1.4 MRI数据预处理与度中心性计算 |
1.5 统计分析 |
2 研究结果 |
2.1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关系统计结果 |
2.2 度中心性结果 |
2.3 中介效应分析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2)创意美术教学活动对大班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学前教育阶段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 |
1.1.2 创意美术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是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
1.1.3 现有研究的不足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创意 |
2.1.2 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 |
2.1.3 幼儿创意美术教学活动 |
2.1.4 创造性思维 |
2.2 文献综述 |
2.2.1 幼儿园创意美术教学活动的研究 |
2.2.2 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研究 |
2.2.3 幼儿园美术教育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研究 |
2.2.4 已有研究综述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方法 |
3.3.1 文献法 |
3.3.2 实验法 |
3.4 研究工具 |
3.5 研究材料 |
3.5.1 教学内容的选择原则 |
3.5.2 教学内容的来源 |
3.5.3 研究中的教学内容 |
3.5.4 创意美术教学活动的创意性体现 |
3.5.5 创意美术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 |
3.6 研究步骤 |
3.6.1 实验准备 |
3.6.2 前测 |
3.6.3 开展实验 |
3.6.4 后测 |
3.6.5 数据处理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
4.1 研究结果 |
4.1.1 实验组与对照组创造性思维总体上的差异比较 |
4.1.2 实验组与对照组创造性思维各个维度间的差异比较 |
4.1.3 实验组和对照组创造性思维各维度的组内差异与组间差异比较 |
4.2 创意美术教学活动对大班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影响分析 |
4.2.1 有效促进流畅性的发展 |
4.2.2 有效促进独创性的发展 |
4.2.3 标题抽象性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
4.2.4 精致性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
4.2.5 抗过早封闭性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教育建议 |
5.2.1 教师要注重创意美术教学活动各环节的作用和衔接 |
5.2.2 教师要利用创意美术教学活动中有价值的生成性内容 |
5.2.3 教师要为创意美术教学活动注入创造活力 |
第六章 研究反思与展望 |
6.1 研究反思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托兰斯创造性思维图画测量 |
附录 B 创意美术教学活动教案示例 |
致谢 |
(3)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小结 |
1.3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1.3.1 研究的创新点 |
1.3.2 研究的难点 |
第二章 创新思维的概述 |
2.1 创新思维的概念辨析 |
2.1.1 创新与创造 |
2.1.2 思维、精神、意识 |
2.1.3 创造力与创新思维 |
2.1.4 思维与创新思维 |
2.2 创新思维的特征 |
2.2.1 开拓性 |
2.2.2 阶段性 |
2.2.3 综合性 |
2.2.4 可塑性 |
2.3 创新思维的本质 |
2.3.1 创新思维是一种实践智慧 |
2.3.2 创新思维是建构与反思的统一 |
2.3.3 创新思维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
2.3.4 创新思维是出新与超越的统一 |
第三章 脑生理机制是创新思维自然发生的基础 |
3.1 分子层面:创新思维的驱动机制 |
3.1.1 神经递质—创新思维的信息传递分子使者 |
3.1.2 基因—创新思维的信息遗传载体 |
3.2 突触层面:创新思维的信息决策中心 |
3.2.1 电突触信息传递活动 |
3.2.2 化学突触信息传递活动 |
3.3 细胞层面:创新思维最基本的结构功能单位 |
3.3.1 神经元是创新思维活动中的核心细胞 |
3.3.2 胶质细胞是创新思维活动中的支持细胞 |
3.4 网络层面:创新思维的全脑整合区 |
3.4.1 皮层的形态学特征与创新思维 |
3.4.2 神经回路与创新思维 |
3.4.3 皮层的表征区域与创新思维 |
3.4.4 皮层区域联合系统与创新思维 |
3.4.5 大脑左右半球与创新思维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心理机制是创新思维自觉发生的基础 |
4.1 心理过程:创新思维形成层次 |
4.1.1 认知过程对外源信息的创造性重构 |
4.1.2 情绪情感是创新思维的感性驱动力 |
4.1.3 意志是创新思维的持续驱动力 |
4.2 心理状态:创新思维的调控层次 |
4.2.1 注意是调控创新思维的关键 |
4.2.2 灵感是激发创新思维的火花 |
4.2.3 积极的心境和激情是诱发创新思维发生的源泉 |
4.3 心理特征:创新思维的动力层次 |
4.3.1 能力是创新思维的动能之源 |
4.3.2 人格是创新思维的助燃之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的理论来源与内涵 |
5.1 从心灵哲学探索创新思维的心-脑复杂关系 |
5.1.1 心理属性不存在论的激进观点 |
5.1.2 心理属性的还原论观点 |
5.1.3 心理属性的突现论观点 |
5.1.4 解释主义的观点 |
5.2 从协同学揭示创新思维脑生理与心理的协同 |
5.2.1 脑生理与心理的协同原理 |
5.2.2 脑生理与心理的协同创新机制 |
5.3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的内涵 |
5.3.1 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机制是创新思维的自然发生基础 |
5.3.2 创新思维的心理机制是创新思维的自觉发生基础 |
5.3.3 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是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共同的解释对象 |
5.3.4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遵循自组织的演化规律 |
5.3.5 脑生理和心理的协同作为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促进了创新思维的发生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的评价与展望 |
6.1 通向重构之路的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 |
6.1.1 对自然世界的重构 |
6.1.2 对人文世界的重构 |
6.1.3 对自我思维世界的重构 |
6.2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的未来展望 |
6.2.1 加强跨文化的比较研究 |
6.2.2 实施创新思维的本土化的研究 |
6.2.3 深化创新思维的脑和心理的生命历程研究 |
6.2.4 建构创新思维的脑和心理与教育实践的桥梁 |
6.2.5 强化哲学解释学维度的创新思维研究 |
6.2.6 开展营养健康学与创新思维的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互联网环境下知识搜索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贡献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与结构安排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结构安排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自我决定理论 |
2.1.2 吸收能力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创造性思维的相关研究 |
2.2.2 知识搜索的相关研究 |
2.2.3 即时通讯工具的相关研究 |
2.2.4 员工创造力的相关研究 |
2.3 已有研究评述 |
第3章 知识搜索对员工创造力影响的量化研究 |
3.1 模型构建与理论假设 |
3.1.1 创造性思维与员工创造力的关系假设 |
3.1.2 创造性思维与知识搜索的关系假设 |
3.1.3 知识搜索在创造性思维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中介作用假设 |
3.1.4 即时通讯工具的调节作用假设 |
3.2 研究设计与分析 |
3.2.1 样本和数据收集 |
3.2.2 问卷设计 |
3.2.3 数据分析 |
3.3 研究结果及后续问题提出 |
3.3.1 研究结果 |
3.3.2 后续问题提出 |
第4章 知识搜索对员工创造力作用的质性研究 |
4.1 研究设计与分析 |
4.1.1 样本选取 |
4.1.2 数据搜集 |
4.1.3 资料分析 |
4.2 研究结果 |
4.2.1 知识的获取阶段 |
4.2.2 知识的消化阶段 |
4.2.3 知识的转化阶段 |
4.2.4 知识的运用阶段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5)基于生物课型教学培养高中生科学思维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竞争激烈,国家发展需要 |
1.1.2 教育改革新要求,学生成才新要素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进展 |
1.4.1 国内外“科学思维培养”研究综述 |
1.4.2 国内外“课型”研究综述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2.1 概念界定 |
2.1.1 思维 |
2.1.2 科学思维的内涵 |
2.1.3 生物学科中的科学思维 |
2.2 科学思维的培养方法 |
2.2.1 归纳与概括 |
2.2.2 演绎与推理 |
2.2.3 模型与建模 |
2.2.4 批判性思维 |
2.2.5 创造性思维 |
2.3 课型 |
2.4 理论基础 |
2.4.1 建构主义理论 |
2.4.2 多元智能理论 |
2.4.3 发现学习理论 |
2.5 研究方法 |
2.5.1 文献研究法 |
2.5.2 调查研究法 |
2.5.3 教学实践法 |
2.6 研究思路 |
第三章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科学思维培养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
3.1 调查目的 |
3.2 调查对象 |
3.3 高中生物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现状调查 |
3.3.1 学生问卷编制 |
3.3.2 问卷科学性与可靠性分析 |
3.3.3 实验前测分析 |
3.4 高中生物教师对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现状调查 |
3.4.1 调查目的 |
3.4.2 教师问卷编制 |
3.4.3 教师问卷结果与分析 |
第四章 生物课型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实践研究 |
4.1 前期教学分析 |
4.2 思维型课堂 |
4.3 构建新授课课型教学流程 |
4.4 教学实践过程 |
4.4.1 教学课前准备 |
4.4.2 教学实施过程 |
4.5 教学案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
4.5.1 教材分析 |
4.5.2 学情分析 |
4.5.3 教学目标 |
4.5.4 教学重难点 |
4.5.5 实验班教学过程 |
4.5.6 对照班教学过程 |
4.6 教学对比 |
第五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实践研究后测 |
5.2 考试结果与分析 |
5.2.1 学生考试成绩描述性分析 |
5.2.2 学生考试成绩差异性分析 |
5.3 学生科学思维问卷结果与分析 |
5.3.1 科学思维能力及五个维度描述性分析 |
5.3.2 科学思维能力及五个维度差异性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实验班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
6.1.2 实验班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上优于对照班 |
6.1.3 教师问卷调查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生物学科学习过程中高中生科学思维素养水平的调査问卷 |
附录2 高中生物教师对课型和科学思维培养应用现状的调查问卷 |
附录3 教学案例——《细胞的生活环境》 |
附录4 教学案例——《通过激素的调节(第一课时)》 |
附录5 通过激素的调节(第一课时)学案 |
附录6 2018 学年第二学期学业水平调研测试高一年级生物试卷 |
附录7 广东华侨中学2019学年高二级生物(选考)科试题 |
致谢 |
(6)基于德勒兹块茎思维的设计色彩路径教学研究 ——以苏州大学建筑学院教改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背景 |
1.1.1 设计师与艺术家的区别 |
1.1.2 设计色彩与写生色彩的区别 |
1.1.3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3.1 德勒兹与设计相关理论研究 |
1.3.2 德勒兹块茎与设计相关理论研究 |
1.3.3 设计色彩教学相关理论研究 |
1.3.4 德勒兹与教学方面相关理论研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德勒兹块茎思维的相关认知 |
2.1.1 德勒兹理论的发展历程 |
2.1.2 德勒兹块茎思维的产生背景 |
2.1.3 德勒兹块茎思维的创造性 |
2.1.4 德勒兹块茎思维的主要内容 |
2.1.5 德勒兹块茎思维的主要特点 |
2.2 设计色彩教学的基础认知 |
2.2.1 包豪斯伊顿设计色彩教学的分析 |
2.2.2 设计色彩教学的主要特性 |
2.3 块茎思维与设计色彩教学的相关性分析 |
2.3.1 块茎思维与设计色彩教学的互生关系 |
2.3.2 设计色彩教学中的生成性取向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块茎思维的设计色彩路径教学 |
3.1 生成基础之色彩感性碎片的捕捉 |
3.1.1 视知觉的作用 |
3.1.2 审美直觉 |
3.2 生成过程之理性的推演 |
3.2.1 多元化的蔓延和生成 |
3.2.2 异质性的分析与连接 |
3.2.3 非示意断裂 |
3.2.4 多维的视角 |
3.3 生成状态之意义的生成 |
3.3.1 材料艺术表现性的概念 |
3.3.2 材料艺术表现性的功能 |
3.3.3 材料艺术表现性的意义生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块茎思维的苏州大学建筑学院设计色彩路径教学 |
4.1 基于块茎思维教学改革的背景 |
4.1.1 教学对象的不足 |
4.1.2 教学效果的局限 |
4.2 基于块茎思维教学改革的创新点 |
4.3 基于块茎思维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
4.3.1 生成基础之感性碎片的捕捉 |
4.3.2 生成过程之理性的推演 |
4.3.3 生成状态之意义的生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块茎思维的苏州大学建筑学院设计色彩路径教学的成效调研 |
5.1 问卷的基本情况 |
5.2 问卷调查的教学改革成效 |
5.2.1 问卷调查结果的内容成效分析 |
5.2.2 问卷调查结果的交叉成效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针对色彩知识的基础认知和感知的调查问卷与分析 |
附录B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7)两种不同思维视角下失败学习对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问题的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问题 |
1.3.3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失败学习 |
2.1.1 失败学习的概念 |
2.1.2 失败学习的影响效应研究 |
2.2 批判性思维 |
2.2.1 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历程与内涵 |
2.2.2 批判性思维的研究综述 |
2.3 创造性思维 |
2.3.1 创造性思维的定义与内涵 |
2.3.2 创造性思维的研究综述 |
2.4 创造性问题解决 |
2.4.1 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概念 |
2.4.2 创造性问题解决模型 |
2.4.3 创造性问题解决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
2.5 工作创新要求 |
2.5.1 工作创新要求的概念 |
2.5.2 工作创新要求的研究综述 |
第三章 理论模型与假设研究 |
3.1 理论模型 |
3.2 研究假设 |
3.2.1 失败学习与创造性问题解决 |
3.2.2 批判性思维的中介作用 |
3.2.3 创造性思维的中介作用 |
3.2.4 工作创新要求的调节作用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样本选择与取样过程 |
4.2 测量工具 |
4.3 问卷预测试 |
4.3.1 预测试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2 预测试量表的信度分析 |
4.3.3 预测试量表的效度分析 |
第五章 实证研究和数据分析 |
5.1 研究过程与样本 |
5.2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
5.3 信效度分析 |
5.4 同源偏差控制 |
5.5 假设检验 |
5.5.1 中介作用检验 |
5.5.2 调节效应检验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实证结果与讨论 |
6.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
6.2.1 理论贡献 |
6.2.2 实践启示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创造性思维视域下小学儿童哲学课程的评价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儿童哲学与创造性思维奇遇记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动机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问题 |
第三节 研究价值与意义 |
一、研究价值 |
二、理论意义 |
第四节 概念界定 |
一、儿童哲学 |
二、创造性思维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观察法 |
三、测验法 |
四、作品分析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儿童哲学课程的相关研究 |
一、儿童哲学课程的内涵研究 |
二、儿童哲学课程的目标研究 |
三、儿童哲学课程的资源研究 |
四、儿童哲学课程的实施研究 |
五、儿童哲学课程的评价研究 |
六、小结 |
第二节 创造性思维的相关研究 |
一、创造性思维的内涵研究 |
二、创造性思维的测量工具研究 |
三、创造性思维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
四、小结 |
第三章 创造性思维视域下小学儿童哲学课程的实践路径 |
第一节 实践理念与基本模式 |
第二节 探究团体的创建与经营 |
一、教学组织形式:围坐成一圈 |
二、制作发言球与制定探究团体规则 |
三、票选探究问题 |
四、团体探究环节 |
五、反思时间 |
第三节 主题的选择与解读 |
第四节 刺激物的开发与应用 |
第五节 课堂对话与探究 |
第六节 创造性思维激发与引导 |
第四章 创造性思维视域下小学儿童哲学课程评价的设计策略 |
第一节 关注小学儿童哲学课程评价的基本因素 |
一、学科因素 |
二、学生因素 |
三、教师因素 |
四、学校因素 |
第二节 构建小学儿童哲学课程评价的设计原则 |
一、教育性原则 |
二、合理性原则 |
三、规范性原则 |
四、真实性原则 |
五、系统性原则 |
第三节 小学儿童哲学课程评价的系统设计策略 |
一、评价与教学的整合 |
二、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 |
第四节 小学儿童哲学课程评价的目标设计策略 |
第五节 小学儿童哲学课程评价的任务设计策略 |
一、概述 |
二、量化评价工具的选择与任务设计 |
三、质性评价工具的选择与任务设计 |
第五章 创造性思维视域下小学儿童哲学课程评价的实施策略 |
第一节 课堂评价策略 |
一、关注有效智慧提问 |
二、做好创思行为记录 |
三、捕捉精彩哲学思想 |
第二节 作品评价策略 |
一、有选择地布置任务 |
二、鼓励设计多元作品 |
三、开展团体交流反思 |
第三节 测验评价策略 |
一、拟定测验计划 |
二、应用测验工具 |
三、分析处理数据 |
四、呈现数据结果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二节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关于“56岁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音乐手段介入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 |
(一)核心素养 |
(二)多元智力理论 |
(三)幼儿创造性思维 |
(四)幼儿创造性思维培养研究 |
二、问题的提出与假设 |
(一)确定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三、实验研究过程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步骤流程 |
1、被试 |
2、确定测量工具 |
四、音乐手段介入的创造行思维培养的教学实验设计 |
(一)音乐教学实践内容 |
(二)教学实践活动安排 |
(三)教学主题分析 |
1、以音色为主的教学主题 |
2、以音长为主的教学主题 |
3、以音高为主的教学主题 |
4、以音强为主的教学主题 |
五、实验研究结果与讨论 |
(一)整体描述统计分析 |
(二)各班内前后测差值描述统计分析 |
1、大一班(实验组1与对照组1)前后测差值描述统计分析 |
2、大二班(实验组2与对照组2)前后测差值描述统计分析 |
3、大六班(实验组3与对照组3)前后测差值描述统计分析 |
4、大八班(实验组4与对照组4)前后测差值描述统计分析 |
(三)结果讨论与分析 |
1、有关“音色”与“音强”的教学能够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 |
2、有关“音长”的教学能够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独创性 |
3、有关“音高”的教学能够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精确性 |
4、5~6岁幼儿处于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相对低落期” |
六、结论与展望 |
(一)结束与建议 |
(二)不足与展望 |
1、本研究的不足 |
2、本研究的展望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主题一教案与课堂实录(音色类活动) |
附录 B 主题二教案与课堂实录(音长类活动) |
附录 C 主题三教案与课堂实录(音高类活动) |
附录 D 主题四教案与课堂实录(音强类活动) |
附录 E “TTCT”测验使用协议 |
(10)创意舞动课程促进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教育的核心:创造力教育 |
二、艺术教育对人的创造性思维发展起促进作用 |
三、艺术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
四、研究者个人兴趣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问题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创造性思维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创造性思维教学与培养的相关研究 |
三、关于创意舞动与创造性舞蹈教学的相关研究 |
四、关于舞蹈促进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相关研究 |
五、已有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的展望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一、行动研究的意义 |
二、行动研究的方法 |
三、行动研究的历程 |
第一章 创意舞动课程促进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理论架构 |
第一节 创意舞动课程的内涵界定 |
一、创意舞动的历史发展背景 |
二、对创意舞动课程的内涵界定 |
三、对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内涵界定 |
第二节 创意舞动课程的价值意义 |
一、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发展特点 |
二、唤醒儿童发展多元智能 |
三、融合音乐和“即兴”发展儿童身心交互关系 |
第三节 创意舞动课程的目标设定 |
一、培养学生对舞蹈动作元素的了解与运用 |
二、培养学生“五项能力”的发展 |
第四节 创意舞动课程的内容选择 |
一、以舞蹈元素为基础 |
二、以学科融合为必然 |
三、以主题形式为特色 |
第五节 创意舞动课程的教学方法 |
一、游戏教学法 |
二、意象教学法 |
第六节 创意舞动课程的评价标准 |
第二章 创意舞动课程促进创造性思维发展的行动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成员 |
一、研究者 |
二、研究对象 |
三、协同研究员 |
四、专家学者 |
第二节 研究流程与架构 |
一、初步阶段 |
二、研究计划阶段 |
三、研究实施阶段 |
四、研究形成阶段 |
第三节 研究资料来源与分析 |
一、质性资料来源与分析 |
二、量化资料来源与分析 |
第三章 创意舞动课程促进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教学实施 |
第一节 研究情境 |
一、班级现状 |
二、研究场域与限制 |
第二节 课例设计 |
一、第一阶段:感知肢体阶段 |
二、第二阶段:元素探索阶段 |
三、第三阶段:舞段呈现阶段 |
第三节 教学历程、反思与调整 |
一、感知肢体阶段(身体协调阶段) |
二、元素探索阶段(即兴阶段) |
三、舞段呈现阶段(赋形阶段)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一节 创意舞动课程促进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效果表现 |
一、学生在创意舞动课程创造性思维发展评估中的提升表现 |
二、学生在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中的提升表现 |
三、学生对创意舞动课程回馈的感受与看法 |
第二节 创意舞动课程促进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成因探析 |
一、与多学科相结合的内容设计丰富学生舞动领域的相关知识 |
二、运用游戏、意象等教学方法形成学生舞动创造的认知风格 |
三、主题式舞剧的成果展现方式激发学生舞动表达的工作动机 |
第三节 创意舞动课程促进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教学建议 |
一、创意舞动课程的教学设计 |
二、创意舞动课程的教学指导 |
三、创意舞动课程的教学评价 |
第四节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部分 |
二、英文部分 |
附录 |
附录一 教学设计 |
附录二 学习单 |
附录三 学生问卷 |
附录四 教师问卷 |
附录五 访谈提纲 |
附录六 校方同意书 |
附录七 研究参与者与监护人同意书 |
致谢 |
四、创造性思维的来源(论文参考文献)
- [1]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大脑功能基础[J]. 郭蝉瑜,庄恺祥,谭柳,曾荣灿,佟浩,邱江,曹贵康. 科学通报, 2021(19)
- [2]创意美术教学活动对大班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影响研究[D]. 全于珠.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探析[D]. 李鸽. 吉林大学, 2020(01)
- [4]互联网环境下知识搜索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研究[D]. 彭新越.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5]基于生物课型教学培养高中生科学思维的实践研究[D]. 李金桃. 广州大学, 2020(02)
- [6]基于德勒兹块茎思维的设计色彩路径教学研究 ——以苏州大学建筑学院教改项目为例[D]. 张宁. 苏州大学, 2020(02)
- [7]两种不同思维视角下失败学习对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影响机制研究[D]. 赵紫薇. 兰州大学, 2020(01)
- [8]创造性思维视域下小学儿童哲学课程的评价策略研究[D]. 袁洁.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9]关于“56岁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音乐手段介入的实证研究[D]. 陈琪欢. 武汉音乐学院, 2020(07)
- [10]创意舞动课程促进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的行动研究[D]. 薛旻雪.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