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沙眼,衣原体,原体,生殖道,支原体,定量,感染率。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论文文献综述
许琼军,杨日飞,李立康,周静[1](2019)在《2012—2018年叁亚市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流行病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叁亚市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现况,为调整现有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疾病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叁亚市2012—2018年各医疗机构上报的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2—2018年,叁亚市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人群年均发病率为279.11/10万,年均增长率为7.98%,经趋势χ~2检验,7年来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χ~2=57.460,P<0.001);在性别分布上,男性的累积报告病例数为3 700例,女性累积报告病例数为7 749例,男女之比为0.48∶1,男女之间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地区分布上,以天涯区累积报告的病例数最多(11 055例),其次为海棠区(394例),崖州区和吉阳区无报告病例;在年龄分布上,以20~<30岁年龄组人群最高,为160.41/10万,60岁以上年龄组人群发病率最低,为1.19/10万;职业以家务及待业和商业服务者为主。结论当前叁亚市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发病率呈高发水平,需扩大筛查,加强宣教,同时注意减少交叉感染和追踪监测耐药菌株。(本文来源于《实用预防医学》期刊2019年12期)
刘水音[2](2019)在《女性生殖道感染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检测结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女性生殖道感染沙眼衣原体与解脲支原体检测的结果进行探究。方法样本选取的时间段设定在2017年12月~2019年6月,从本院诊治的患者中抽取200例作为样本,对其阴道分泌物进行UU-DNA与CT检测。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样本患者的UU与CT总感染率达到了64%,其中单一UU感染率最高的达到了54%,两者合并感染率为7%,单一CT感染率为3%,从不同年龄组的女性感染情况来看,25~35岁之间的CT感染率最高,为3%,25岁以下年龄组的UU感染率最高,为64%,而两者合并感染率最高为25~35岁,为9%。结论在当前的女性生殖道感染中,UU为主要病原体,同时在各个年龄段女性中,CT与UU的感染比较普遍,必须要采取有效的宣传预防措施,从而降低感染率的发生,为女性健康提供可靠的保障。(本文来源于《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27期)
尹学明,刘斌,袁慧敏[3](2019)在《2699例泌尿生殖道感染者沙眼衣原体DNA感染情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某院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的感染现状及其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1年6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就诊于该院患者的2 699份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CT DNA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CT DNA总阳性率为15.23%(411/2 699),其中2011-2018年阳性率分别为14.12%(25/177)、12.12%(44/363)、15.45%(53/343)、13.68%(42/307)、15.76%(55/349)、15.63%(53/339)、16.71%(71/425)、17.17%(68/396)。男、女性阳性率分为16.24%(372/2 290)和9.54%(39/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00,P=0.001)。11~<21岁年龄组患者CT DNA阳性检出率最高,为26.09%(30/115),各年龄组人群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季节中夏季阳性率最高,为18.25%,夏、冬两季检出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93,P<0.05)。结论 CT在人群中感染与年龄、性别、季节有关,应加强宣教,加大对青年人群的筛查力度,以降低感染率。(本文来源于《检验医学与临床》期刊2019年18期)
于雪莹,郑和平,薛耀华[4](2019)在《中药治疗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沙眼衣原体(CT)感染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极为常见,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不孕不育等严重并发症。当前的治疗手段以抗生素为主,但临床上CT感染治疗失败的报道越来越多,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中药对CT感染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文就中药在CT感染中的应用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王柳苑,赵培祯,薛耀华,杨立刚,郑和平[5](2019)在《不同基因型沙眼衣原体小鼠生殖道感染中CPAF、IFN-γ和IL-10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不同基因型沙眼衣原体小鼠生殖道感染模型,分析CPAF、IFN-γ和IL-10在不同基因型沙眼衣原体小鼠生殖道感染中表达的差异。方法:将7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E组、F组、J组、K组、H组、空白对照组及实验对照组,阴道内分别接种30 μL E、F、J、K、H型沙眼衣原体,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实验对照组阴道接种30 μL SPG。ELISA法检测感染后第35 d子宫输卵管组织匀浆中CPAF、IFN-γ和IL-10的表达,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接种CT后35 d:H组子宫输卵管组织匀浆CPAF浓度明显高于E组、F组、J组(P值均<0.05),K组CPAF浓度明显高于F组(P<0.05);H组和K组子宫输卵管组织匀浆IFN-γ和IL-10浓度均明显高于E组、F组、J组(P值均<0.05)。结论:不同型别CT感染小鼠后,上生殖道组织中CPAF、IFN-γ和IL-10呈明显差异表达,提示不同基因型CT泌尿生殖道感染可能产生不同的临床结局。(本文来源于《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魏威胜,彭友海,刘勇胜[6](2019)在《不同性别及年龄段人群生殖道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状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不同性别及年龄段人群生殖道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的感染状况,以指导临床的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本院有关科室在2015年7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疑似泌尿生殖系统衣原体、支原体感染的患者共5 824例。检测生殖道衣原体及支原体的感染情况。结果检出生殖道支原体阳性2 716例,感染率为46.63%(2 716/5 824);检出衣原体阳性301例,感染率为5.17%(301/5 824),从年龄构成分布显示(21~40)岁年龄段的感染者明显较高。药敏试验结果示:男、女性对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具有高度的敏感,敏感率达到93.86%以上。结论我院皮肤与性病科及妇产科等科室在临床上对于衣原体及支原体同时感染的患者应选择敏感度强的抗菌药物,本地区的支原体及衣原体感染患者推荐使用强力霉素或者美满霉素。(本文来源于《皮肤病与性病》期刊2019年04期)
王玉琴,徐敏,卢红艳,陈强[7](2019)在《2008-2017年北京市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流行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2008-2017年北京市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北京市2008-2017年各级医疗机构报告的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报告发病率由2008年的3.65/10万增长到2017年的8. 73/10万,年均增长率为10. 18%。通州区年均发病率(13. 18/10万)位居北京市第一。各年龄组(除20岁~组外)报告发病率不同,30岁~组年均发病率(13. 25/10万)最高。2011-2017年,女性报告发病率和报告病例数均高于男性。发病例数主要分布在家务及待业(45. 60%)、商业服务(11. 76%)和不详(11. 48%)等职业人群。结论北京市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女性发病高于男性,建议相关部门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本文来源于《首都公共卫生》期刊2019年04期)
李平卫,赵红英,赵缜,庞艳华,张彤[8](2019)在《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解脲脲原体、微小脲原体与沙眼衣原体感染情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解脲脲原体(UU)、微小脲原体(UP)与沙眼衣原体(CT)感染情况,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450例泌尿生殖道感染者和420例无症状体检者的宫颈分泌物,采用PCR荧光探针法对UU、UP和CT进行定量检测和分析。结果患者组和对照组在UP、UU与CT混合感染、UP与CT混合感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UU、UP和CT拷贝对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在患者组UU和UP感染载量均维持在较高水平(拷贝数≥10~3 copies/μL),CT感染载量大都维持在高水平(拷贝数≥10~5 copies/μL)。结论 UU、UP和CT的感染载量与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密切相关,CT作为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的微生物,感染的拷贝数维持相对较高的水平,应加强对CT的筛查的力度。(本文来源于《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周丽银,刘景彬[9](2019)在《育龄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情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沙眼衣原体在育龄女性生殖道的感染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2月云浮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中心收治的12 050例育龄女性患者相关资料,对育龄女性取宫颈分泌物送检,进行沙眼衣原体抗原检测。结果共检测标本12 050例,其中阳性人数692例,阳性率为5.74%。14~20岁感染沙眼衣原体的阳性率最高,为14.61%,与其他年龄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的增长,阳性率有下降趋势;各年份育龄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感染情况较稳定。结论沙眼衣原体在育龄女性生殖道的感染情况总体较稳定,感染率较低。随年龄的增长,阳性率有下降趋势。(本文来源于《中国城乡企业卫生》期刊2019年07期)
周美华,张莉,周惠[10](2019)在《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月就诊的153例宫颈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宫颈癌组(44例)、CIN组(54例)及宫颈炎组(55例),检测3组患者沙眼衣原体及HPV感染率。结果宫颈癌组和CIN组患者沙眼衣原体感染率、HPV感染率、高危型HPV感染率、HPV混合沙眼衣原体感染率均显着高于宫颈炎组(均P<0. 05),宫颈癌组患者沙眼衣原体感染率、HPV感染率、高危型HPV感染率、HPV混合沙眼衣原体感染率显着高于CIN组(P<0. 05)。宫颈癌组和CIN组患者单纯HPV感染率均显着低于宫颈炎组(均P<0. 05),宫颈癌组患者单纯HPV感染率显着低于CIN组(P<0. 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PV高危型感染和HPV混合沙眼衣原体感染是宫颈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 HPV高危型感染和HPV混合沙眼衣原体感染是宫颈病变的危险因素,治疗时应及早检测HPV感染类型,有效针对微生物混合感染进行治疗,尽可能控制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19年13期)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对女性生殖道感染沙眼衣原体与解脲支原体检测的结果进行探究。方法样本选取的时间段设定在2017年12月~2019年6月,从本院诊治的患者中抽取200例作为样本,对其阴道分泌物进行UU-DNA与CT检测。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样本患者的UU与CT总感染率达到了64%,其中单一UU感染率最高的达到了54%,两者合并感染率为7%,单一CT感染率为3%,从不同年龄组的女性感染情况来看,25~35岁之间的CT感染率最高,为3%,25岁以下年龄组的UU感染率最高,为64%,而两者合并感染率最高为25~35岁,为9%。结论在当前的女性生殖道感染中,UU为主要病原体,同时在各个年龄段女性中,CT与UU的感染比较普遍,必须要采取有效的宣传预防措施,从而降低感染率的发生,为女性健康提供可靠的保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论文参考文献
[1].许琼军,杨日飞,李立康,周静.2012—2018年叁亚市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流行病学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9
[2].刘水音.女性生殖道感染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检测结果研究[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
[3].尹学明,刘斌,袁慧敏.2699例泌尿生殖道感染者沙眼衣原体DNA感染情况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
[4].于雪莹,郑和平,薛耀华.中药治疗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研究进展[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9
[5].王柳苑,赵培祯,薛耀华,杨立刚,郑和平.不同基因型沙眼衣原体小鼠生殖道感染中CPAF、IFN-γ和IL-10的表达[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9
[6].魏威胜,彭友海,刘勇胜.不同性别及年龄段人群生殖道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状况分析[J].皮肤病与性病.2019
[7].王玉琴,徐敏,卢红艳,陈强.2008-2017年北京市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流行特征[J].首都公共卫生.2019
[8].李平卫,赵红英,赵缜,庞艳华,张彤.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解脲脲原体、微小脲原体与沙眼衣原体感染情况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9
[9].周丽银,刘景彬.育龄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情况分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9
[10].周美华,张莉,周惠.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