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董事会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董事会,结构,绩效,企业,治理结构,上市公司,董事。
董事会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赵晓青,葛玉辉[1](2019)在《国企混改TMT断裂带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研究——以董事会结构为调节变量》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013—2017年我国国有上市信息技术公司为样本,借助Fau算法,运用负二项式模型,研究国企混改TMT断裂带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并以董事会的结构为调节变量,研究其对高管团队断裂带与企业创新投资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一是国企混改TMT任务断裂带对企业创新投资有显着正向影响,TMT任务断裂带强度越强,越能激发企业的创新投资;二是董事会结构对TMT断裂带和创新投资间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非国有董事占比越大,TMT断裂带对企业创新投资的正向影响越大,但当非国有董事占比足够大,其调节效应明显减弱。(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导刊》期刊2019年31期)
谭劲松,徐伟航,秦帅,张安琪[2](2019)在《资源依赖与董事会结构——基于高校上市公司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高校上市公司为对象研究其董事会的形成及作用,结果表明母体高校利用自身资源优势而在附属上市公司占据超额董事席位,并为公司带来收益。具体表现为:(1)母体高校的声誉资源、政治资源和科技资源越丰富,其占据的超额董事席位就越多,这种正相关关系只显着存在于企业成长期和衰退期,在企业成熟期则不显着;(2)母体高校掌握稀缺性资源并据此占据超额董事席位的制度设计,有助于高校上市公司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承担更少的税负,且这一关系也仅在企业成长期和衰退期显着。(本文来源于《会计与经济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寿佳[3](2019)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董事会结构对公司风险承担的影响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新技术公司的董事会设定受到广泛的关注。过去对风险承担的研究对于董事会及其结构的分析相对较少。本文基于高新技术行业自身面临的风险不确定性较大,将研究的核心置于董事会的结构特征对公司风险承担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财会学习》期刊2019年22期)
刘肖,余萍[4](2019)在《董事会结构、CEO权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013—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CEO权力对公司绩效、董事会结构和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上市公司CEO权利强度、董事会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正相关,董事会独立性与企业绩效负相关,董事会持股比例并不会极大地影响企业绩效,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对于CEO权力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不能起到明显的调节作用。最后提出我国上市公司在改善CEO权力配置、董事会治理结构、企业绩效方面的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马云飙,石贝贝[5](2019)在《CEO不担任董事是好的董事会结构吗?》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1999—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了CEO不担任董事这一董事会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EO不担任董事时,企业绩效较差,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依然保持不变。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企业经营风险较大、CEO更需要与董事会进行沟通交流时,以及在CEO来自外部聘用、与董事会进行信息交流更加依赖正式制度的情况下,上述效应更强。这说明,CEO不担任董事的董事会结构降低了CEO与董事会之间的信息沟通,进而降低了经营绩效。最后,本文研究发现,非董事CEO在薪酬—业绩敏感性以及管理费用率上与董事CEO没有显着差异,排除了CEO不担任董事的董事会结构降低了其董事会监督功能从而导致较差业绩的解释。这一系列结果表明,当CEO不担任董事时,会弱化CEO与董事会的信息沟通,降低企业决策以及执行的质量,最终降低企业的经营绩效。本文的结论不仅丰富了董事会治理有效性、CEO权力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同时,也对董事会治理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经济管理》期刊2019年06期)
徐志武[6](2019)在《我国出版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与经济绩效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我国出版企业"扎推"上市,经济绩效成为其利益相关者关注的焦点。廓清董事会结构与经济绩效的关系迫在眉睫。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探究我国出版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领导权结构、独立董事比例、专业委员会数量、编辑委员会设置与经济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董事会结构中仅独立董事比例对经济绩效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其他构面对经济绩效没有明显影响。运用深度访谈等方法研究其中的机理,并据此提出进一步完善监督及科学决策机制,适度进行行政干预,实现董事会成员多样化,保持董事会独立性等建议。(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齐云飞[7](2019)在《环境风险认知、董事会结构与企业人才吸引》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单纯考虑经济发展的官员晋升和考核机制有效地推动了地方政府区域竞赛,实现了快速提升工业化及国民收入水平的目标,但却忽略了环境保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重要问题,导致中国经济不自觉地走上了粗放式增长这一非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以高能耗、高污染为特点,这带来了严峻的环境问题。着名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指出,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逐步提升,人们将对环境质量提出更高要求。以空气污染为例,百度搜索与微博数据表明,在2011年之后,公众对空气污染物PM2.5的关注显着提升,是公众环境风险认知的集中体现。公众环境风险认知具有重大社会意义,其产生的社会舆论压力可能改变政府决策。然而,从微观企业的角度看,这种社会层面的公众环境风险认知是否会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及其效果?是一个仍然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现实问题。本文以公众对PM2.5污染事件的风险认知为背景,利用准自然实验的研究方法,系统考察了公众环境风险认知对微观企业董事会人员构成以及人才吸引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合社会心理学、信息传播学、经济学以及企业财务理论,本文使用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选择公众环境风险认知前后各五年,即2007-2016年为研究区间,通过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公众对PM2.5环境风险的认知如何影响企业董事会人员构成以及人才吸引行为,得出以下重要结论:第一,公众对环境污染风险的认知,显着地降低了高污染地区独立董事的供给。相对于低污染地区,高污染地区的企业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数量以及比例呈现显着下降趋势,且离开企业的独立董事主要来自空气质量较好的地区;在调节变量方面,当企业支付给独立董事的薪酬较低、盈利能力较差、产权为民营企业、独立董事年龄较大、以及独立董事为女性时,环境风险认知对区域独立董事供给的影响更为显着。此外,针对独立董事个体行为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受到影响的独立董事会逃离高污染地区而转移到空气质量较好的城市,表现为高污染地区企业独立董事供给的降低,以及空气较优地区企业独立董事规模和比例的增加。最后,针对公司治理与企业市场价值的研究发现,公众环境风险认知使得独立董事减少了在高污染地区的参会比例,也对企业市场价值造成了负面影响。第二,公众对环境污染风险的认知,显着地提升了高污染地区的高管薪酬。面临环境风险认知的冲击,位于空气污染较为严重地区的企业会增加高管薪酬水平,以此来增加自身吸引管理人才的能力,弥补环境污染对区域人才吸引力的负面作用。同时,企业产权属性对环境风险认知与高管薪酬之间的关系起到了调节作用,民营企业的产权属性以及较为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强化了环境风险认知冲击对高管薪酬的提升作用。此外,环境风险认知会增加高污染地区中企业的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但统计显着性较低。第叁,公众对环境污染风险的认知,显着提升了高污染地区企业的正向盈余管理程度。在公众环境风险认知的冲击下,相对于低污染地区,高污染地区的企业为了吸引人才,会增加正向盈余管理的幅度,达到粉饰财务报表的目的。企业特征与市场竞争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当企业支付给职工的薪酬较低、企业为民营企业,以及企业所处人才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时,公众环境风险认知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更为显着。第四,公众对环境污染风险的认知,显着提升了高污染地区企业的税收规避程度。面临环境风险认知的冲击,位于空气污染较为严重地区的企业会提升税收规避程度,这可以节约资金,美化财务报表并增加人力资本投资,进而提升人才吸引能力。同时,企业特征与市场竞争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当企业支付给职工的薪酬较低、企业为民营企业,以及企业所处人才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时,公众环境风险认知对企业税收规避程度的影响更为显着。综上,在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下,本文研究提供了探索环境污染、区域人才吸引力与企业行为之间关系的新思路,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追求更好生存环境的愿望与现实自然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严峻,这要求政府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增加环境治理投资,并出台更友好的人才吸引政策,以此缓解环境污染对区域人才吸引力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和核心资源,企业应当做好人才储备工作,合理利用自身资源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并使用更为灵活且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安排来提升人才吸引力。(本文来源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期刊2019-05-01)
刘新民,孙田田,王垒[8](2019)在《创业企业的资本结构选择——基于管理层和董事会群体决策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010—2016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群体决策视角出发,实证分析创业板上市公司管理层所有权强度与董事会非正式层级清晰度及其交互作用对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所有权强度会显着减少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董事会非正式层级清晰度会显着增加资产负债率,其交互作用会显着减少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进一步地将管理层所有权强度与董事会非正式层级清晰度各自分为高低两类,交叉形成四种不同组合分别进行验证,研究发现:高管理层所有权强度与高董事会非正式层级清晰度的交互作用及低管理层所有权强度与高董事会非正式层级清晰度的交互作用均显着减少资产负债率;低管理层所有权强度与低董事会非正式层级清晰度的交互作用及高管理层所有权强度与低董事会非正式层级清晰度的交互作用均显着增加资产负债率。在高管理层所有权强度-低董事会非正式层级清晰度和低管理层所有权强度-高董事会非正式层级清晰度的组合中,管理层所有权强度与董事会非正式层级清晰度存在替代作用。(本文来源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金熙悦[9](2019)在《董事会特征及股权结构与我国银行系保险公司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银行系保险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作为当下保险行业的热点话题之一,探究其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本文从我国银行系保险公司的特殊性出发,采用国内10家银行系寿险公司2012-2016年五年内经营绩效、董事会特征及股权结构的相关数据采用逐步回归的方式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其内部治理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最后根据实证结果,针对银行系保险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提出有效建议,进而提升公司经营绩效。(本文来源于《保险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张彦明,周月,付会霞,程泽川[10](2019)在《油气企业董事会治理结构特征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油气企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之一,其董事会结构的优劣直接影响企业价值。以2005-2017年油气企业的相关数据为样本,通过分析和总结以前学者的观点,提出研究假设,实证检验董事会治理结构特征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表明:董事会规模与企业价值呈倒U型结构,董事会平均年龄与企业价值呈负向关系,独立董事比例与企业价值呈正向关系。最后,最终根据实证结果,提出完善董事会结构,促进企业价值提升的建议。(本文来源于《现代营销(信息版)》期刊2019年02期)
董事会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以高校上市公司为对象研究其董事会的形成及作用,结果表明母体高校利用自身资源优势而在附属上市公司占据超额董事席位,并为公司带来收益。具体表现为:(1)母体高校的声誉资源、政治资源和科技资源越丰富,其占据的超额董事席位就越多,这种正相关关系只显着存在于企业成长期和衰退期,在企业成熟期则不显着;(2)母体高校掌握稀缺性资源并据此占据超额董事席位的制度设计,有助于高校上市公司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承担更少的税负,且这一关系也仅在企业成长期和衰退期显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董事会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赵晓青,葛玉辉.国企混改TMT断裂带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研究——以董事会结构为调节变量[J].经济研究导刊.2019
[2].谭劲松,徐伟航,秦帅,张安琪.资源依赖与董事会结构——基于高校上市公司的研究[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9
[3].寿佳.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董事会结构对公司风险承担的影响的实证分析[J].财会学习.2019
[4].刘肖,余萍.董事会结构、CEO权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19
[5].马云飙,石贝贝.CEO不担任董事是好的董事会结构吗?[J].经济管理.2019
[6].徐志武.我国出版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与经济绩效关系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7].齐云飞.环境风险认知、董事会结构与企业人才吸引[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9
[8].刘新民,孙田田,王垒.创业企业的资本结构选择——基于管理层和董事会群体决策的视角[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9
[9].金熙悦.董事会特征及股权结构与我国银行系保险公司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9
[10].张彦明,周月,付会霞,程泽川.油气企业董事会治理结构特征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实证分析[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