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知识溢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知识,人类学,空间,模型,能力,旅游,国际。
知识溢出论文文献综述
范德成,李盛楠[1](2019)在《中国高技术产业省际知识溢出对创新质量的影响——基于知识吸收能力的门槛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分析知识溢出对创新质量的影响机理,本文运用门槛回归技术,以吸收能力为门槛变量,采用2009-2016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探讨高技术产业省际知识溢出对创新质量的非线性影响以及知识吸收能力的门槛效应与时空变化。结果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省际知识溢出对创新质量具有显着的非线性差异化影响,且存在以知识吸收能力为门槛变量的双重门槛效应;随着吸收能力门槛值的提高,高技术产业省际知识溢出对创新质量的促进效应逐渐增强;中国各地区吸收能力的时空异质性明显,研发人员、金融深化程度、企业规模对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具有显着正向影响。通过揭示知识吸收能力作为提升创新质量的门槛效应,启示各地应将相应人材的培育、引进及更好地发挥作用作为工作的重点,构建和完善相应的制度、机制与环境。(本文来源于《商业研究》期刊2019年12期)
解涛,杜建国,许玲燕[2](2019)在《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知识溢出绩效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深度访谈与问卷调查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知识溢出绩效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研。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分别从知识源、接受方及关联情景叁方面对假设进行验证,揭示了高校对乡村振兴知识溢出绩效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知识源的"创新能力"和"溢出意愿"、关联情境中的"工作导向信任"和"政策环境"对"有形绩效"和"潜在绩效"有显着正向影响;而"知识距离"和"文化距离"对"有形绩效"和"潜在绩效"均有显着负向影响;同时,接受方的"吸收能力""合作预期""合作经验""接受意愿"对溢出绩效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研究为促进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科学学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李燕[3](2019)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R&D知识溢出与区域创新能力——基于多维邻近性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Cobb-Douglas生产函数的对数化模型,通过地理邻近、经济邻近、技术邻近和制度邻近四种邻近维度,利用2009~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空间面板数据,以Moran指数、OLS回归及空间杜宾SDM模型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知识溢出效应与区域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①粤港澳大湾区在地理邻近、技术邻近和制度邻近叁种邻近维度均不具有显着的空间集聚特征,只有经济邻近具有显着的正向集聚性;②研发支出和人力资本对区域创新能力有显着的正向作用;③区域基础创新能力集聚程度要高于次新创新能力。(本文来源于《软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陈艺毛,李春艳[4](2019)在《国际知识溢出对我国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嵌入全球价值链有利于发展中国家获取跨国资本和扩大贸易流量,同时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嵌入全球知识生产网络、获取更多国际知识溢出的机会。我国在吸收利用国际知识溢出的多种渠道和途径中,进口贸易渠道水平国际知识溢出能够促进产业实现流程升级,垂直国际知识溢出的后向关联效应对我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形成了倒逼机制,但前向关联效应抑制我国制造业价值链前向参与程度,导致制造业价值链升级陷入进口贸易的"需求锁定"中。FDI渠道的水平和垂直国际知识溢出均阻碍我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提升,虽然后向关联效应能够加深前向参与程度,但其他途径均使制造业后向参与程度加深,并由于过度嵌入而陷入低端锁定的危险中。我国制造业国际知识溢出吸收能力的提高能够正向调节国际知识溢出效应,但仍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因此,应对我国制造业产生不同影响的进口产品给予不同的政策;积极应对外商投资的结构变化,调整引资政策。(本文来源于《经济纵横》期刊2019年11期)
王公博,关成华[5](2019)在《知识溢出与集聚的互动关系:一个文献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知识溢出与集聚具有内生互动关系,表现为知识溢出促成集聚,集聚也有利于知识溢出。厘清和回顾文献中知识溢出与集聚的互动关系既对我国的创新发展和城市群建设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也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本文以知识溢出与集聚的关系为主题,通过构建一个综述框架来回顾重要的已有文献。本文回顾了知识溢出和集聚二者间相互促进的发现过程,通过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介绍关注知识溢出促成集聚、集聚利于知识溢出两大类研究,解读了知识溢出与集聚内生互动关系,概括和总结出已有文献的不足和可继续深入研究的方向。(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论坛》期刊2019年11期)
孙九霞[6](2019)在《人类学对旅游研究的知识溢出》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学是一门关注"人的文化"的经典社会科学学科,对旅游情境中的诸多现实问题极富解释力。人类学在视角、理论与方法 3个层面对旅游研究存在知识溢出效应,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交叉学科——旅游人类学,积累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旅游学者应系统地梳理与思考人类学对旅游研究所作出的贡献,形成对旅游人类学的正确认识,在对人类学进行引介、吸收与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实现旅游人类学的本土化实践与旅游学的知识反哺。(本文来源于《旅游导刊》期刊2019年05期)
杨丽君[7](2019)在《供给侧改革视阈下中国制造业的知识溢出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通过供给侧改革从生产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制造业面临转型升级。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需要更多高级生产要素的支撑,离不开知识的积淀。知识溢出效应是知识的扩散和再造,与增长关系密切。知识溢出效应与制造业升级具有内在联系,不同制造业升级类型下的知识溢出来源不同。制造业的知识溢出效应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且制造业增长具有空间正自相关性,故在修正后对数形式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础上,考虑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差异和制度供给因素,构建动态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10-2014年:政府制度供给及传统生产要素中的劳动力和资本对制造业增长有非常显着的促进作用;东部知识溢出效应不显着;中部显着为正的Poter外溢性的作用小于MAR外溢性,中部知识溢出专业化的影响力大于竞争性;在叁种知识溢出指标中,Jacobs外溢性的系数最小,显着性最弱,故制造业生产的专业化比环境的多样化更有益。(本文来源于《科研管理》期刊2019年10期)
殷德生,吴虹仪,金桩[8](2019)在《创新网络、知识溢出与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来自长江叁角洲城市群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专利如何在长江叁角洲城市群各城市之间流动,这是关系到长叁角高质量一体化的重要方面。本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基于城际专利转移数据构建长叁角城市群创新网络,揭示专利要素在长叁角城市群各城市之间的流动状况及其变化,刻画长叁角创新网络演化趋势和结构特征,实证检验创新网络对城市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长叁角城市群创新网络从以上海为绝对中心的单级结构逐步演化为"一龙头、多中心"的钻石型结构,空间网络中心性对城市创新产出存在显着正向影响。我们进一步基于创新网络邻近性构建空间权重矩阵,应用空间计量方法揭示知识溢出驱动长叁角城市群内生增长的内在机制和政策含义。(本文来源于《上海经济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陶艳,石丽[9](2019)在《知识溢出视角下中国高校学科产出的空间格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意义]旨在为我国高校的"双一流"建设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ESI数据库2015—2018年数据为基础,以中国大陆入选高校学科论文总被引频次衡量学科产出水平,在分析区域高校学科产出时空分布和差异特征基础上,建立地理邻近空间权重矩阵和知识资本空间权重矩阵,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测算并分析中国大陆高校学科产出的空间关联特征。[结果/结论 ]中国高校学科产出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中国高校学科产出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2015—2018年总体差异上升了21.9%,约60%学科产出差异来源于区域内部,且主要来自东部地区的内部差异;中国高校学科产出具有显着的空间正相关性,地理邻近和知识流动产生的空间知识溢出效应有可能促使学科产出形成极化与多中心化的空间格局。(本文来源于《情报探索》期刊2019年10期)
孙超[10](2019)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溢出、吸收能力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门限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系统分析了2009—2016年我国省级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溢出在吸收能力的催化作用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过程中,存在吸收能力的门限效应;2)吸收能力门限值存在产业异质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需要最高的吸收能力,其次是新能源汽车业,最后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及新能源产业,且吸收能力门限值越高,知识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越显着;3)东部沿海地区的吸收能力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且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率先进入拐点,各地区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时,应充分考虑产业异质性和地区比较优势。(本文来源于《未来与发展》期刊2019年10期)
知识溢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深度访谈与问卷调查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知识溢出绩效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研。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分别从知识源、接受方及关联情景叁方面对假设进行验证,揭示了高校对乡村振兴知识溢出绩效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知识源的"创新能力"和"溢出意愿"、关联情境中的"工作导向信任"和"政策环境"对"有形绩效"和"潜在绩效"有显着正向影响;而"知识距离"和"文化距离"对"有形绩效"和"潜在绩效"均有显着负向影响;同时,接受方的"吸收能力""合作预期""合作经验""接受意愿"对溢出绩效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研究为促进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政策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知识溢出论文参考文献
[1].范德成,李盛楠.中国高技术产业省际知识溢出对创新质量的影响——基于知识吸收能力的门槛效应分析[J].商业研究.2019
[2].解涛,杜建国,许玲燕.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知识溢出绩效影响因素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9
[3].李燕.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R&D知识溢出与区域创新能力——基于多维邻近性的实证研究[J].软科学.2019
[4].陈艺毛,李春艳.国际知识溢出对我国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影响[J].经济纵横.2019
[5].王公博,关成华.知识溢出与集聚的互动关系:一个文献综述[J].中国科技论坛.2019
[6].孙九霞.人类学对旅游研究的知识溢出[J].旅游导刊.2019
[7].杨丽君.供给侧改革视阈下中国制造业的知识溢出效应[J].科研管理.2019
[8].殷德生,吴虹仪,金桩.创新网络、知识溢出与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来自长江叁角洲城市群的证据[J].上海经济研究.2019
[9].陶艳,石丽.知识溢出视角下中国高校学科产出的空间格局研究[J].情报探索.2019
[10].孙超.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溢出、吸收能力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门限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J].未来与发展.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