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市政桥梁建筑支撑架,包括承重底座,所述承重底座内部上端、外部四周中间位置和前端上侧位置分别安装有升降柱塞、固定柱和控制器,所述升降柱塞上端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端安装有承重托盘,所述承重托盘上端和下端四周边缘分别安装有减震层和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升降柱塞连接,所述固定柱下端安装有固定底座,所述升降柱塞四周均匀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控制器左侧开设有阀槽,所述阀槽内部安装有拉闸。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和使用,能根据桥梁高度进行调整,扩大使用范围,能加强装置之间元件的固定连接,能减少冲击以及接触造成的磨损。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市政桥梁建筑支撑架,包括承重底座(9),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底座(9)内部上端、外部四周中间位置和前端上侧位置分别安装有升降柱塞(8)、固定柱(12)和控制器(10),所述升降柱塞(8)上端安装有固定座(3),所述固定座(3)上端安装有承重托盘(2),所述承重托盘(2)上端和下端四周边缘分别安装有减震层(1)和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与升降柱塞(8)连接,所述固定柱(12)下端安装有固定底座(13),所述升降柱塞(8)四周均匀开设有螺纹孔(7),所述控制器(10)左侧开设有阀槽(15),所述阀槽(15)内部安装有拉闸(14)。
设计方案
1.一种市政桥梁建筑支撑架,包括承重底座(9),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底座(9)内部上端、外部四周中间位置和前端上侧位置分别安装有升降柱塞(8)、固定柱(12)和控制器(10),所述升降柱塞(8)上端安装有固定座(3),所述固定座(3)上端安装有承重托盘(2),所述承重托盘(2)上端和下端四周边缘分别安装有减震层(1)和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与升降柱塞(8)连接,所述固定柱(12)下端安装有固定底座(13),所述升降柱塞(8)四周均匀开设有螺纹孔(7),所述控制器(10)左侧开设有阀槽(15),所述阀槽(15)内部安装有拉闸(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桥梁建筑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4)与承重托盘(2)和升降柱塞(8)分别通过转动连轴(5)和连接器(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桥梁建筑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6)靠近升降柱塞(8)的一端活动安装有螺栓(16),所述螺栓(16)置于螺纹孔(7)内部,所述螺栓(16)通过连接器(6)与升降柱塞(8)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桥梁建筑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12)通过固定器(11)与承重底座(9)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桥梁建筑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3)与承重底座(9)置于同一水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桥梁建筑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0)通过拉闸(14)与升降柱塞(8)电线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市政桥梁建筑支撑架。
背景技术
目前,桥梁是现在铁路建设和公路建设中不可避免的施工项目,施工现场什么样的地势都会遇到,特别是地形险要、施工场地小的地方,给架设桥梁带了巨大的困难,尤其是在搭设钢梁支撑施工的过程中,采用传统的施工方法直接进行整体固定,施工非常麻烦,工序繁琐,需投入大量的人力、机械装备、导致施工成本增大,在现有的高架桥梁支撑架一般是直接采用浇筑的形式进行制作,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导致车辆与支撑架的擦划和碰撞,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同时针对广告资源来说,空间利用不足,造成资源浪费,为此提出一种市政桥梁建筑支撑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桥梁建筑支撑架,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桥梁建筑支撑架,包括承重底座,所述承重底座内部上端、外部四周中间位置和前端上侧位置分别安装有升降柱塞、固定柱和控制器,所述升降柱塞上端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端安装有承重托盘,所述承重托盘上端和下端四周边缘分别安装有减震层和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升降柱塞连接,所述固定柱下端安装有固定底座,所述升降柱塞四周均匀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控制器左侧开设有阀槽,所述阀槽内部安装有拉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柱与承重托盘和升降柱塞分别通过转动连轴和连接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器靠近升降柱塞的一端活动安装有螺栓,所述螺栓置于螺纹孔内部,所述螺栓通过连接器与升降柱塞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柱通过固定器与承重底座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底座与承重底座置于同一水平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控制器通过拉闸与升降柱塞电线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一种市政桥梁建筑支撑架,通过承重托盘对桥梁进行支撑,通过支撑柱加强对承重托盘的固定,提高稳定性,通过承重底座和固定柱增加与地面的稳定性,通过减震层能较少接触时的冲击,通过也能减小接触磨损。
2.本实用新型一种市政桥梁建筑支撑架,通过升降柱塞调节高度,转动连轴和连接器调整支撑柱的高度以适应升降柱塞的高度,通过螺栓和连接器加强支撑柱与升降柱塞的固定性,提高稳定性,通过固定器提高承重底座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一种市政桥梁建筑支撑架,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和使用,能根据桥梁高度进行调整,扩大使用范围,能加强装置之间元件的固定连接,能减少冲击以及接触造成的磨损。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市政桥梁建筑支撑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减震层,2、承重托盘,3、固定座,4、支撑柱,5、转动连轴,6、连接器,7、螺纹孔,8、升降柱塞,9、承重底座,10、控制器,11、固定器,12、固定柱,13、固定底座,14、拉闸,15、阀槽,16、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市政桥梁建筑支撑架,包括承重底座9,所述承重底座9内部上端、外部四周中间位置和前端上侧位置分别安装有升降柱塞8、固定柱12和控制器10,所述升降柱塞8上端安装有固定座3,所述固定座3上端安装有承重托盘2,所述承重托盘2上端和下端四周边缘分别安装有减震层1和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与升降柱塞8连接,所述固定柱12下端安装有固定底座13,所述升降柱塞8四周均匀开设有螺纹孔7,所述控制器10左侧开设有阀槽15,所述阀槽15内部安装有拉闸14。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示)通过承重托盘2对桥梁进行支撑,通过支撑柱4加强对承重托盘2的固定,提高稳定性,通过承重底座9和固定柱12增加与地面的稳定性,通过减震层1能较少接触时的冲击,通过也能减小接触磨损。
其中,所述支撑柱4与承重托盘2和升降柱塞8分别通过转动连轴5和连接器6连接。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示)通过升降柱塞8调节高度,转动连轴5和连接器6调整支撑柱4的高度以适应升降柱塞8的高度。
其中,所述连接器6靠近升降柱塞8的一端活动安装有螺栓16,所述螺栓16置于螺纹孔7内部,所述螺栓16通过连接器6与升降柱塞8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示)通过螺栓16和连接器6加强支撑柱4与升降柱塞8的固定性,提高稳定性。
其中,所述固定柱12通过固定器11与承重底座9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示)通过固定器11提高承重底座9的稳定性。
其中,所述固定底座13与承重底座9置于同一水平面。
其中,所述控制器10通过拉闸14与升降柱塞8电线连接。
在一种市政桥梁建筑支撑架使用的时候将固定柱12通过固定底座13固定在地面,对承重底座9进行加固,连接装置的电源打开控制器10,将拉闸14向上推动启动升降柱塞8,使得承重托盘2上升直至减震层1与桥梁接触停止,根据桥梁接触面积大小更换或者调整支撑柱4与升降柱塞8上不同高度的螺纹孔7进行连接,改变支撑柱4的受力大小,增加升降柱塞8和支撑柱4的受力平衡,减少支撑柱4的损坏,通过控制器10调节升降的高度,使用结束后将升降柱塞8收回切断电源。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8397.3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6(杭州)
授权编号:CN209428973U
授权时间:20190924
主分类号:E01D 21/00
专利分类号:E01D21/00
范畴分类:36A;36E;
申请人:周旭
第一申请人:周旭
申请人地址: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兴路1912号柏盛大厦901室
发明人:周旭
第一发明人:周旭
当前权利人:周旭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周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