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颅定位侧位片论文_刘建双

导读:本文包含了头颅定位侧位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头颅,平面,下颌,组头,测量,测量学,圆孔。

头颅定位侧位片论文文献综述

刘建双[1](2019)在《儿童头颅侧位片定位X线摄影的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儿童口腔正畸中侧位X线头颅定位片的摄影技巧。方法:追踪、随访我院2015年09月—2018年09月期间,口腔正畸患儿术前、术后利用X线曲面体层全景机行头颅侧位定位摄片50例,然后对其X线片进行质量评价与分析。结果:50例患儿均于术前、术后行2次以上侧位X线头颅定位片。通过定位片,均能清晰观察骨性标记点,能通过头颅侧位片进行人工描图、定点、测量,标记及测量结果符合临床需求。结论:头颅侧位片定位能直观的、科学的了解颅、颌、面、牙软硬组织结构的情况,方法简便易行,临床意义显着。(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11期)

宋少华[2](2017)在《骨性Ⅲ类错畸形头颅定位侧位片软硬组织侧貌特征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骨性Ⅲ类错畸形和骨性I类个别正常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对比两者的软硬组织侧貌特征,了解骨性Ⅲ类错畸形软组织特点及对硬组织的代偿情况,为骨性Ⅲ类错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108例,骨性I类个别正常52例。选取硬组织指标5项及软组织指标11项,通过CASSOS分析软件进行头影测量分析。并运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1、硬组织分析:骨性Ⅲ类较骨性I类的面角明显增大,上颌虽发育不足,但并无统计学差异,下颌则明显发育过度。上下切牙均有代偿,上切牙明显唇倾,下切牙明显舌倾。垂直骨面型并无差异。2、软组织分析:鼻突度、上唇沟深度和下唇的紧张度两类骨面型并没有明显区别。上唇基部厚度及上唇紧张度,H角及颏部软组织厚度均大于骨性I类。骨性Ⅲ类的颏唇沟较浅,下唇突点至H线距离明显加大。结论骨性Ⅲ类的软组织侧貌异常于骨性I类,主要表现在唇部和颏部,无论是上颌鼻唇部还是下颌颏部都有明显异常。骨性Ⅲ类的软组织对硬组织有明显的代偿现象。(本文来源于《2017年国际正畸大会暨第十六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7-09-17)

陈冬雷,王翔,崔磊,何玉泉,叶蕾[3](2017)在《头颅前后位及侧位片在前入路圆孔穿刺的定位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头颅前后位及侧位片在前入路圆孔穿刺射频热凝治疗上颌神经痛的定位的准确性。方法 :对2012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住院的32例上颌神经痛患者圆孔穿刺射频热凝治疗,头颅前后位及侧位片定位后射频治疗,术后经CT检查确定穿刺的准确性。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穿刺手术,定位成功率100%,手术有效率100%,所有患者叁叉神经第Ⅱ支分布区域麻木,术后无疼痛发作,未出现第Ⅰ支及第Ⅲ支分布区域麻木,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3年,无复发。所有患者经术后CT检查证实均穿刺进入圆孔。结论:头颅前后位及侧位片在X线下圆孔前入路穿刺射频热凝治疗上颌神经痛中可以准确定位,操作方便,时间短,辐射小,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7年03期)

王涛[4](2016)在《汉族人群恒牙合头颅定位侧位片SN平面与FH平面相关性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验证青岛地区汉族人群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前颅底平面与眶耳平面的关系,用相对稳定的前颅底平面替代在头颅侧位片上难以定位且不稳定的眶耳平面,以降低因眶耳平面定位不准确给X线片测量结果带来的误差。方法:选择2013年10月到2015年10月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青岛本地汉族人群,骨性I类个别正常合就诊患者23例,年龄12~40岁,其中恒牙早期样本8例,男4例,女4例;恒牙期样本15例,男8例,女7例。23例就诊人群分别与自然头位下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及CBCT,利用青岛大学头影测量软件结合CBCT影像定点,求得SN平面与FH平面之间夹角的平均值。然后在不同性别的待测者的头颅侧位片中随机各抽取5张,将SN平面以N为原点,顺时针旋转6°、7°、8°、9°、10°用于替代假想的FH平面,在这旋转的5个角度下分别测量与FH平面相关的3个线距值和3个角度值,利用计算机软件系统定点并结合手工描绘的方法测量,将测量的各个数值输入计算机系统,利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作统计学分析。用成组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进行检验。结果:青岛地区汉族人群恒牙期个别正常合人群前颅底平面和眶耳平面之间的角度和恒牙所处的时期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与就诊人群的性别有统计学差异。将SN平面以N为原点男性顺时针旋转8°,女性顺时针旋转9°后,测量的数据和真实的FH平面所测得的角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岛地区汉族人群个别正常合群体可将SN平面以N点为原点,女性顺时针旋转9.75°,男性旋转8.26°用来代替眶耳平面。(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期刊2016-05-22)

刘承灵[5](2016)在《利用CBCT和头颅定位侧位片所得腭骨厚度值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正畸治疗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实现合理的支抗控制,所以支抗控制一直是正畸医师关注的焦点。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以来,学者们尝试了多种方式来控制支抗,例如头帽颏兜等口外支抗装置,但是这些装置需要患者良好的配合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尽管横腭杆、Nance弓和舌弓等口内支抗装置不依赖患者配合,但是治疗过程中却时常发生支抗丢失的情况。有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将骨支抗应用于正畸领域的观点,90年代微种植体支抗技术便迅速发展并且在全世界得到认可。由于上腭骨质致密,且无血管,神经等解剖结构,使得学者们认为该部位适合植入微种植体。上腭微种植体支抗能否获得良好的初期稳定性,关键在于腭骨厚度,但是在CBCT引入临床之前,正畸医师所得患者的影像资料主要为头颅定位侧位片和全口曲面断层片,所以,本研究旨在探索CBCT和头颅定位侧位片所得的腭骨厚度测量值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拍摄31位错牙合畸形初诊患者的CBCT和头颅定位侧位片,腭骨厚度测量方法:前后向从双侧上颌第一、第二前磨牙接触点(P1P2)到双侧上颌第一、第二磨牙接触点(M1M2),CBCT测量值取偏心距从1.5mm到10mm之间。所得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P1P2和P2测量平面上,CBCT在1.5mm和5mm偏心距时的腭骨厚度测量值小于头颅定位测量值(P<0.05);偏心距为10mm时所有测量平面的CBCT测量值与头颅定位测量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各个偏心距上CBCT测量值及头颅定位测量值均从P1P2点向M1M2点递减。结论:10mm偏心距时CBCT测量值与头颅定位测量值最为接近。P1P2测量平面上偏心距为5mm和7.5mm区域相对安全,可以考虑植入微种植体支抗。(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6-04-01)

朱敏,卢晓峰,石慧敏[6](2007)在《头颅定位侧位片评价上气道曲率与OSAHS的相关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流体力学中,当流体通过弯曲的管道时,曲率半径的增加可能诱导该部位的压力降低而阻力增大。从鼻腔到喉咽腔,上气道在腭咽部发生弯曲。本研究旨在分析气流通过上气道时,腭咽的曲率半径与阻塞性暂停的相关关系。20例男性 OSAHS 患者,AHI 指数最小13.4,最大96.1,平均 BMI:28.15。另选择相同年龄的男性20例,自诉没有睡眠打鼾作为对照组,平均 BMI:22.42。拍摄仰卧位头颅定位片,应用自行编制的曲率半径测量软件完成测量,数据作配对 t 检验。将曲率半径分别与 BMI 和 AHI 进行相关分析。经配对 t 检验,20例 OSAHS 患者与20例对照组 BMI 有显着差异(P<0.01), 腭咽部曲率半径亦有显着差异(P<0.01)。相关分析显示 BMI 与曲率半径有显着相关关系(P<0.01),而 AHI 与曲率半径没有显着的相关关系(P>0.05)。上气道曲率半径在 OSAHS 患者和正常组间存在显着差异,提示上气道腭咽部曲率半径与阻塞性暂停的发生有明显的关系。OSAHS 患者上气道压力的减小导致了气道的塌陷。提示应进一步开展上气道气流动力学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全国睡眠呼吸障碍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7-10-01)

孔维,杨连平[7](2007)在《颈椎骨龄方程年龄组段报告(附191例头颅定位侧位X线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颈椎骨龄作为一个新的评价青少年生长发育的指标,因其只需在一张头颅定位侧位X片上测得,因此更适合应用于口腔颌面部畸形的诊断和治疗。1材料与方法1.1资料的选择选择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10.0~18.9岁就诊女孩头颅定位侧位X线片191张,要求个体身体外形发(本文来源于《口腔医学研究》期刊2007年03期)

刘燕萍,陆爱萍,邵金陵,何艳[8](2004)在《X线头颅侧位片定位的准确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分析临床头颅侧位片定位的准确性 ,并提出改进方法。 方法 :随机抽取临床 5 0张头颅定位侧位片 ,对其中 2 3例预约复诊的患者以改进的头颅定位法重复摄标准片 ,将二者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 :标准头颅侧位片定位耳点及眼耳 (FH)平面的准确性、左右下颌角区的重迭均高于临床片。 结论 :头颅侧位片定位的准确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改进的头颅定位法有助于提高侧位片的质量。(本文来源于《医学研究生学报》期刊2004年04期)

田建宇,刘洪臣[9](2003)在《无牙颌不同颌位颏前点变化规律的头颅侧位片定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无牙颌不同颌位时颌前点的变化规律,为无牙颌修复时位的确定提供根据。方法:选取临床上22例无牙颌重建的患者,在五组颌位上拍摄头颅侧位片,分别测量颏前点到圆点的距离和SNPg角的数值及在正中关系位时SN-GoGn角的数值。结果:各组颏前点到圆点的距离无显着差异。无牙颌建位与正常人位无显着差异,从无牙颌位至最大张口位下颌突度的变化差异显着。结论:下颌颏部从无牙颌位到最大张口位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颏前点的运动轨迹为围绕某一点旋转的弧形。无牙颌重建时协调的长正中关系位就位于此弧线上。从无牙颌位到最大张口位,下颌颏部突度的变化成不连续性减小。从无牙颌位到正中关系位下颌突度减小;从3/4张口位到最大张口位下颌突度无变化。(本文来源于《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期刊2003年04期)

田建宇[10](2003)在《颌位变化规律的头颅侧位片定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颌位是下颌对上颌及颅部的位置关系,下颌运动可产生许多个颌位,较主要的颌位有下颌姿势位、正中关系位、正中(牙合)位、最大张口位及无牙颌位。无牙颌位是刘洪臣等于1990年首次提出的概念,即无牙颌者,上下牙槽嵴尽量闭合时下颌的位置。 目前尚未见从无牙颌位到最大张口位时颌位变化与颅颌的关系及应用头影测量技术对无牙颌建(牙合)进行的研究,特别是结合了无牙颌位和最大张口位的研究。 本文通过对下颌保持在无牙颌位、正中关系位、1/2张口位、3/4张口位及最大张口位时的角度及线距进行测量,研究:(1)髁突顶点到蝶鞍点距离的变化。(2)颏前点到圆点(自定点)距离的变化。(3)下颌突度的变化。(4)髁突顶点及颏前点在从正中关系位到无牙颌位的位移变化。(5)对下颌在无牙颌位、正中关系位及最大张口位这叁个颌位上的有关角度及线距进行测量、研究颌位处于正中关系位时的特点及其与从无牙颌位到最大张口位时下颌颏部位移度(即无牙颌的最大张口度)的关系,目的:(1)探讨颌位变化与颅颌的关系。(2)帮助临床建(牙合)。 仙】:学位论义 本组病例共 22例,男女各 11例,在头颅侧位片上选耿鼻根 点、蝶鞍点、骰顶点及须前点、圆点(自定点),SN平面和下颁平 面,选鼻根点和蝶鞍点的连线为基准线(定为X线),沿X线向蝶 鞍点外做4cm的延长线,并在延长线终点处做一垂再Y线建立坐 标系,在无牙颌位、i中关系位、l/2张口位、3/4张日位及最大. 张口位这五个颌位上(其中有10例只测量了无牙颌位、l卜中关系 位及最大张口位这--二个颌位)分别测量踝顶点到蝶鞍点的距离、 颖前点到圆。111;卜3.5,5.21)的距离和SV’g角。测量了跟顶点人无 牙颌位、正中关系位和颈前点在无牙颌位、1卜中关系位及最人张 日位在X线、Y线上的位移。在正中关系位测量了S\平面与卜颁 平面的夹角、SNPg角和 NSPg角。 结果:门)在这五组颌位片中,踝顶点到蝶鞍点的距离变化 不显着(P)0.05)。(2) 在这大组颌位片中,领前点到圆点 (.5,5.ZI)的距离变化不显着(P>0.05)。(3)从无牙颌位到 i卜中 关系位两角度(SVg角)的比较I’=0.002,按a=0.05水平认为从 无牙颌位到汇中关系位,二者的角度变化显着。从3/4张*位到最 大张口位两角度(S\Pg角)的比较P。0.763,按。=().05水平认为 从y4张日位到最大张日位,二K的角度变化无兄产片X。从小小 关系位到1乃张曰位,从1乃张l]位到:V4张门位,两角度卜川七 角)的比较卜值分别为 0.177和 0.097。(4)躲顶点从小中关系位 到无牙颌位在 X轴上向原点缩短了 0.25CI’n,在Y轴 11向原点缩短 了 0.22CC。两差值的 P值均小J‘0.05,HIJM顶。If、从II:l-!1关系位到 无牙颌位向后、向上产生了位移:颈前。点从正中义系位到无牙颁 位在X轴*、比Z点延长了1.48cn;,在Y轴卜向原点缩沁了1.打cm。 两差值的卜值均小十0.05,即钡前点从十中义系位到人才地什向 ?A\391 恤I:学位论义 前、向卜产生了位移。(5)总体SN—Go{n角95%可信区间为 (27.3‘’,37.7’),样本95%可信区间为(30.2‘’,36.山;总体SNPg 角 95%可信区fo]为(76.6’‘,84.4“),样本 95%可信区间为(76.l”, 81.3”);总体 SN----*o-Gn角的均值为 32.5’‘,样本均值为 33.2’‘; 总体SNPg角的均值为80.5’‘,样本均值为77.9’‘。总体和样本的均 值的统计学比较阶0.05,即二者在统计学上无差异。(6)无牙颌 在正中关系位建矜时,垂直相(NSPg角)的角度均值是 70.9’, 95%可信区 l’。]为(67.0”,74.9”):水平相(SNPg角)的角度均值是 78.j’,9黜可信区问为(76.广,引.T)。阿)(公式一)反映了在x 轴上建粕位与无牙颌最大张口度的关系:X一1.2885川.5019X?(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期刊2003-04-01)

头颅定位侧位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通过对骨性Ⅲ类错畸形和骨性I类个别正常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对比两者的软硬组织侧貌特征,了解骨性Ⅲ类错畸形软组织特点及对硬组织的代偿情况,为骨性Ⅲ类错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108例,骨性I类个别正常52例。选取硬组织指标5项及软组织指标11项,通过CASSOS分析软件进行头影测量分析。并运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1、硬组织分析:骨性Ⅲ类较骨性I类的面角明显增大,上颌虽发育不足,但并无统计学差异,下颌则明显发育过度。上下切牙均有代偿,上切牙明显唇倾,下切牙明显舌倾。垂直骨面型并无差异。2、软组织分析:鼻突度、上唇沟深度和下唇的紧张度两类骨面型并没有明显区别。上唇基部厚度及上唇紧张度,H角及颏部软组织厚度均大于骨性I类。骨性Ⅲ类的颏唇沟较浅,下唇突点至H线距离明显加大。结论骨性Ⅲ类的软组织侧貌异常于骨性I类,主要表现在唇部和颏部,无论是上颌鼻唇部还是下颌颏部都有明显异常。骨性Ⅲ类的软组织对硬组织有明显的代偿现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头颅定位侧位片论文参考文献

[1].刘建双.儿童头颅侧位片定位X线摄影的体会[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2].宋少华.骨性Ⅲ类错畸形头颅定位侧位片软硬组织侧貌特征分析研究[C].2017年国际正畸大会暨第十六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7

[3].陈冬雷,王翔,崔磊,何玉泉,叶蕾.头颅前后位及侧位片在前入路圆孔穿刺的定位应用[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

[4].王涛.汉族人群恒牙合头颅定位侧位片SN平面与FH平面相关性的初步研究[D].青岛大学.2016

[5].刘承灵.利用CBCT和头颅定位侧位片所得腭骨厚度值的相关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6

[6].朱敏,卢晓峰,石慧敏.头颅定位侧位片评价上气道曲率与OSAHS的相关关系研究[C].全国睡眠呼吸障碍学术会议论文集.2007

[7].孔维,杨连平.颈椎骨龄方程年龄组段报告(附191例头颅定位侧位X线片的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07

[8].刘燕萍,陆爱萍,邵金陵,何艳.X线头颅侧位片定位的准确性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4

[9].田建宇,刘洪臣.无牙颌不同颌位颏前点变化规律的头颅侧位片定位研究[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03

[10].田建宇.颌位变化规律的头颅侧位片定位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3

论文知识图

佩戴NTA保持器12个月后口内像、面像和~...佩戴固定矫治器矫治2年结束时口内像、面...经扫描仪输入的原始头颅定位侧位片2 治疗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矫治后头颅定位侧位片图,z矫治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

标签:;  ;  ;  ;  ;  ;  ;  

头颅定位侧位片论文_刘建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