烯烃聚合催化剂论文-曲树璋,张韬毅,王伟

烯烃聚合催化剂论文-曲树璋,张韬毅,王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烯烃聚合催化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氮配位单茂金属,烯烃聚合,共聚合

烯烃聚合催化剂论文文献综述

曲树璋,张韬毅,王伟[1](2019)在《氮配位单茂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综述了近些年来以含氮基团为阴离子配体的单茂金属化合物作为烯烃精确聚合的催化剂的研究。氮配位单茂金属催化剂在烯烃聚合中显示出独特的特性,特别是对于乙烯的共聚合,不仅能得到Ziegler-Natta催化剂和传统茂金属催化剂不能合成的新的共聚物,还有优于其他单茂金属催化剂的共聚活性。环戊二烯基和含氮阴离子配体的改性是所得催化剂聚合效果的关键。本文涉及了乙烯均聚以及乙烯与α-烯烃(己烯-1、辛烯-1等)、苯乙烯和环烯烃(降冰片烯、四环十二碳烯等)的共聚合。(本文来源于《化学进展》期刊2019年07期)

侯一凡[2](2018)在《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Ziegler-Natta(Z-N)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及稀土金属催化剂的介绍,较为全面的综述了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展望。(本文来源于《云南化工》期刊2018年11期)

隋学林[3](2018)在《新型配位聚合催化剂的合成及应用以及不对称结构在烯烃聚合催化剂设计中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烯烃材料作为一类用途十分广泛的高分子材料,关于其加工工艺改进和产品性能的提高的研究一直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自二十世纪末以来,大量研究工作都集中在对新型聚合反应催化剂的研发工作之中,并且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这些研究中,通常会通过调节催化剂的组成和结构来改进整个烯烃聚合的反应过程以及所得聚合物材料的物理性能。在这个过程中为了提高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性能,我们需要将极性单元加入到高分子链中。但是由于极性单元对催化剂的毒化作用,这一过程是极难实现的。近些年来,大部分工作集中在研制新型高耐极性官能团的烯烃聚合催化剂。在此论文中,我们首先合成了一类新型的配体,从而制备了一类新型阳离子钯催化剂,展现了极佳的催化性能,可以实现多种常用极性单体的插入;与此同时,我们合成了一类具有不对称结构的二亚胺配体及其钯、镍催化剂,研究不对称结构对所得高分子材料结构以及性能的影响。1.首先,我们合成并表征了一系列含有膦-膦酰亚胺配体的钯配合物,并对其烯烃聚合的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和分析。这一类配体合成所得的钯催化剂展现了极高的烯烃聚合活性,同时所得到的高分子质量也远高于经典膦磺酸催化剂所得的高分子,而且可以实现多种工业常用极性单体的共聚,并且具有相当高的插入比和分子量。2.其次,我们合成并表征了一系列含有不对称配体结构的二亚胺钯、镍催化剂,并对其催化的反应性能和所得高分子的物理性能进行了分析。对于镍催化剂,配体上的不对称结构有的是固定无法转变,这类催化剂在丙烯聚合上体现出一定的立构选择性,对于可以发生转变的不对称结构,制得的高分子往往具有较宽的分子量分布,制得高分子材料具有很好的力学弹性。而对于钯催化剂,并没有体现出较宽的分子量分布,所得的高分子与普通结构没有特别大的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8-05-28)

宋晓姣[4](2018)在《一种新型铁钴络合物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乙烯被广泛应用于建材、吹塑、包装、纺织等产业中。后过渡金属铁钴络合物催化剂以其对乙烯、丙烯等单体的催化聚合活性高,寿命较长,对于烯烃与极性单体的共聚有很好的催化活性等原因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尤其以吡啶二亚胺配位的过渡金属络合物催化效果效果最佳。针对吡啶二亚胺的进一步修饰主要集中在亚胺部分,对于中间的吡啶环的修饰研究较少,主要是保留其芳香性,本文则从破坏芳香性以及增加空间位阻的角度改进吡啶二亚胺配体,期望获得高效催化剂。基于此,本论文研究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双叔丁基化的吡啶二亚胺配体L3,并成功合成了相应的CoCl_2(3a)、FeCl_2(3b)络合物,并运用核磁、红外、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3a、3b的烯烃聚合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当乙烯压力为10 atm时,3a具有高的乙烯高聚活性(8.78×10~6 gPE/(mol[Co]×h))和齐聚活性(6.77×10~6 g/(mol[Co]×h),对C6有选择性);在1 atm下,只有高聚活性,未观察到齐聚活性。针对乙烯为0.1 MPa时,详细研究了助催化剂烷基铝的种类和铝与金属的摩尔比、催化剂(3a,3b)担载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与催化活性的关系。结果显示,3a最佳反应条件:3a担载量2μmol,Et_3Al,[Al]/[Co]=100,0.1 MPa,25℃,60 min,最佳活性2.47×10~6gPE/(mol[Co]×h),活性物种寿命在60分钟;3b最佳反应条件:3b担载量2μmol,Et_3Al,[Al]/[Fe]=100,0.1 MPa,25℃,45 min,最佳活性6.8×10~6gPE/(mol[Fe]×h),活性物种寿命在45分钟。对于3a和3b,同条件下3b的催化活性高于3a。反应温度考察显示3a和3b的热稳定性较差,反应寿命较短。另外,同等条件下3a比原始配体L1的钴络合物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说明双叔丁基对催化活性中心起到一定稳定作用。对于聚乙烯产物,3a和3b的聚乙烯产物的平均分子量和外观不同,其中3a在低温下可获得平均分子质量在200万以上的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针对3a,还考察了其催化1,3-丁二烯的聚合活性,结果显示3a具有中等的丁二烯聚合活性和顺式-1,2聚合选择性(96%),产物的平均分子质量和分子质量分布与所采用的铝活化剂种类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期刊2018-05-01)

雷禄,凌绍明[5](2017)在《水杨醛亚胺型镍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非茂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作为新型烯烃聚合催化剂,具有配体可修饰及过渡金属可选择的优势,拓宽了烯烃聚合催化剂研究领域。综述了水杨醛亚胺型镍金属配合物催化烯烃聚合近二十年研究进展,阐述了配体上取代基电子效应、空间结构及催化乙烯聚合或烯烃共聚性能关系,分析了水杨醛亚胺型镍金属配合物催化烯烃聚合或者共聚特点,指明了此类烯烃聚合催化剂发展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工》期刊2017年24期)

杨丹丹,王佰全[6](2017)在《基于叁齿邻酚氧基氮杂环卡宾配体的钯甲基烯烃聚合催化剂及催化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是高分子合成化学的一个重要核心内容。从传统的Ziegler-Natta催化剂,到茂金属、茂后过渡金属等单活性中心催化剂的研究,一直都是高分子化学的前沿课题。继Brookhart等人合成的α-二亚胺镍、钯配合物以及Grubbs等人报道的中性水杨醛亚胺骨架的镍催化剂之后,后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们课题组用氮杂环卡宾代替水杨醛席夫碱配体中的亚胺得到[C,O]螯合的邻酚氧基氮杂环卡宾配体,并合成了基于该配体的钌、钯、镍等金属化合物,这些化合物都能高效地催化降冰片烯的聚合。最近我们设计合成了[O,C,N]叁齿的氮杂环卡宾配体及其钯配合物。我们发现这些叁齿钯配合物在Et2Al Cl的助催化下即可高活性地催化降冰片烯的加成聚合,而且其活性比双齿的钯催化剂高很多。基于此,我们设计合成了该类叁齿配体的中性钯甲基化合物,并研究了其催化降冰片烯聚合的性能。(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A:高分子化学(2)》期刊2017-10-10)

陈忠涛,马玉国[7](2017)在《多核水杨醛亚胺镍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双金属策略和轴向位阻作为重要的调控水杨醛亚胺镍催化剂性能的手段,能够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聚合物的分子量。我们将两种策略相结合,设计并合成了具有配位平面面对面排列的双核水杨醛亚胺镍催化剂,通过改变连接基元缩短金属中心的距离,极大地提高了催化剂的乙烯聚合活性、对极性单体的耐受性以及所得聚乙烯的分子量。我们进一步通过环状配体和多金属中心相结合的方式来拉近金属中心的距离并增大轴向位阻,合成了基于环状配体的叁核水杨醛亚胺镍金属催化剂。环状结构的引入极大的提高了催化剂的乙烯聚合活性和热稳定性,并且抑制了链转移和β-H消除,得到高分子量、低支化度的聚乙烯(Mw>200 kD a)。此外,使用环状叁核催化剂进行丙烯聚合,单体选择性的发生1,2-插入,并通过催化位点控制机理产生高立构规整度的全同聚丙烯。这是首次在水杨醛亚胺镍催化剂领域实现了丙烯的区域与立体专一性聚合。(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A:高分子化学(1)》期刊2017-10-10)

胡友良[8](2017)在《烯烃配位聚合催化剂和聚合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烯烃配位聚合发展状况进行了简要评述,主要内容包括烯烃配位聚合催化剂和聚合反应,并对过去在此领域的相关研究工作进行了简单介绍。涉及的催化剂有Ziegler-Natta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和非茂金属催化剂;介绍的聚合反应有功能化聚烯烃的制备,原位共聚合反应制备线型低密度聚乙烯,链穿梭聚合反应制备烯烃嵌段共聚物,配位链转移聚合反应制备端基功能化聚烯烃。最后,对聚烯烃的研发提出几点建议。(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期刊2017年06期)

王俊,符子剑,李翠勤,施伟光,王斯晗[9](2016)在《水杨醛亚胺前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杨醛亚胺前过渡金属催化剂是由水杨醛亚胺配体和前过渡金属配位生成的一种性能优越、用途广泛的烯烃聚合催化剂。水杨醛亚胺配体具有易于通过有机合成手段引入不同取代基的特点,因此通过改变催化活性中心附近的空间位阻效应、电子效应及金属活性中心数量,可以实现对聚合活性、聚合产物及产物分布的调控。文中综述了水杨醛亚胺前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开发现状,重点阐述了水杨醛亚胺前过渡金属催化剂的配体结构对催化性能的影响,涉及到高选择性乙烯叁聚、乙烯/α-烯烃、乙烯/极性单体共聚、乙烯聚合生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众多烯烃聚合领域,为这类催化剂的深入研究及工业化应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6年07期)

陈昶乐,代胜瑜,隋学林[10](2016)在《基于亚胺配体的后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一文中研究指出二亚胺钯催化剂是烯烃聚合领域研究最为充分的一类催化剂之一。他们拥有很多独特的性质,比如可以制备高度支化的聚烯烃材料以及在乙烯聚合中插入丙烯酸酯类单体。在20世纪90年代Brookhart等人的开创性的工作之后,世界上很多的课题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期改进这一类催化剂的性质。然而,经过这么多年的研究以及非常多的新型二亚胺配体的发展,目前仍然非常难以有效降低聚合物的支化度。最近,我们课题组报道了一些基于二苯基二亚胺钯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这些钯催化剂在乙烯聚合中展示出非常有趣并且令人吃惊的性质,比如高活性、高热稳定性,并且可以制备高分子量、低支化度的聚乙烯。最有趣的是,其所制备的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是半结晶的固体。这也是在二亚胺钯类催化剂体系中首次得以实现[1-6]。(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十一分会:应用化学》期刊2016-07-01)

烯烃聚合催化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对Ziegler-Natta(Z-N)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及稀土金属催化剂的介绍,较为全面的综述了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展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烯烃聚合催化剂论文参考文献

[1].曲树璋,张韬毅,王伟.氮配位单茂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J].化学进展.2019

[2].侯一凡.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云南化工.2018

[3].隋学林.新型配位聚合催化剂的合成及应用以及不对称结构在烯烃聚合催化剂设计中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

[4].宋晓姣.一种新型铁钴络合物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

[5].雷禄,凌绍明.水杨醛亚胺型镍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2017

[6].杨丹丹,王佰全.基于叁齿邻酚氧基氮杂环卡宾配体的钯甲基烯烃聚合催化剂及催化性能[C].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A:高分子化学(2).2017

[7].陈忠涛,马玉国.多核水杨醛亚胺镍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制备[C].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A:高分子化学(1).2017

[8].胡友良.烯烃配位聚合催化剂和聚合反应[J].石油化工.2017

[9].王俊,符子剑,李翠勤,施伟光,王斯晗.水杨醛亚胺前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研究进展[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6

[10].陈昶乐,代胜瑜,隋学林.基于亚胺配体的后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十一分会:应用化学.2016

标签:;  ;  ;  

烯烃聚合催化剂论文-曲树璋,张韬毅,王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