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哈密景峡地区晚古生代侵入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新疆哈密景峡地区晚古生代侵入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论文摘要

研究区位于东准噶尔造山带与天山造山带东北部的交汇地带,呈现了多元复杂的构造特征。南临中天山多期复合陆缘岩浆弧,北临康古尔-苦水缝合带。近年来关于中天山地块的碰撞时限问题一直存在较大争议,狭窄的中天山地块夹持于南北两个大洋之间,并同时接受两个大洋的俯冲,所承受的动力条件复杂多变且强烈,陆缘弧背景的研究区岩浆活动的产物可能代表着中天山地块的活动记录,所以将景峡地区侵入岩作为研究对象来解决中天山地块的碰撞造山演变转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前人在东天山地区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研究景峡地区侵入岩岩相学、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探讨其岩浆演化、成因及构造环境,重点探讨了中天山地块景峡地区晚古生代的构造演化史,为中天山地块的碰撞活动提供时代依据,对正确理解东天山地区构造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景峡地区晚古生代侵入岩包括晚石炭世侵入岩和早二叠世侵入岩:其中晚石炭世侵入岩主要出露在阿其克库都克断裂以南,以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花岗斑岩、石英闪长岩、闪长岩为主。通过LA-ICP-MS锆石U-Pb年龄测定,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成岩年龄为(309.4±2.2Ma),形成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侵入岩主要由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闪长玢岩、花岗岩、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花岗斑岩组成,以小型岩基、岩株形式出露,围岩为下石炭统雅满苏组、上石炭统土古土布拉克组。弱蚀变花岗斑岩的成岩年龄(295.1±5.4Ma)、花岗斑岩的成岩年龄(293.6±1.5Ma),形成于早二叠世。晚石炭世花岗岩与闪长岩类均表现出俯冲背景I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形成于大陆边缘岛弧环境;早二叠世闪长岩类表现出壳幔混源I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早二叠世花岗斑岩表现出壳源重熔S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形成于岛弧-同碰撞环境。岛弧区对碰撞造山的反映滞后,两侧边缘体系接触碰撞有可能始于晚石炭世末,早二叠世为其碰撞造山阶段,中二叠世碰撞造山结束,进入了山根拆沉作用时期。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层
  •     2.1.1 元古代(Pt)
  •     2.1.2 古生代(Pz)
  •     2.1.3 新生代(Kz)
  •   2.2 区域构造
  •   2.3 区域岩浆活动
  •   2.4 区域变质作用
  • 第三章 侵入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   3.1 概述
  •   3.2 晚石炭世侵入体
  •     3.2.1 岩体地质特征
  •     3.2.2 岩相学特征
  •     3.2.3 年代学特征
  •     3.2.4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3 早二叠世侵入体
  •     3.3.1 岩体地质特征
  •     3.3.2 岩相学特征
  •     3.3.3 年代学特征
  •     3.3.4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第四章 侵入岩成因及大地构造环境分析
  •   4.1 晚石炭世侵入岩成因及大地构造环境分析
  •   4.2 早二叠世侵入岩成因及大地构造环境分析
  • 第五章 讨论
  •   5.1 地质演化
  •   5.2 地质意义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成果
  •   6.2 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刘祥

    导师: 弓小平

    关键词: 中天山地块,晚古生代,碰撞造山,构造演化,景峡

    来源: 新疆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地质学,地质学,地质学,地质学

    单位: 新疆大学

    基金: 新疆地勘基金工作项目“新疆哈密市景峡一带1∶5万K46E013017(南湖戈壁幅),K46E013018(景峡站幅),K46E013019(木头井子幅)三幅区域地质专项调查项目”

    分类号: P597.3;P588.12;P542

    总页数: 61

    文件大小: 5299K

    下载量: 52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天山地块尾亚地区早古生代构造格架——来自野外地质和锆石U-Pb年代学的证据[J]. 地质通报 2017(09)
    • [2].中天山地块南缘两类混合岩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J]. 岩石学报 2019(10)
    • [3].新疆东部卡瓦布拉克地区古生代岩浆活动对中天山地块构造归属的指示意义[J]. 地质学报 2020(05)
    • [4].中天山喀拉塔格一带麻粒岩包体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5(06)
    • [5].东天山地区中天山地块内中元古代花岗岩的特征及地质意义[J]. 地质科技情报 2010(01)
    • [6].新疆阿拉塔格地区新元古代花岗片麻岩的锆石U-Pb定年与Hf同位素:对中天山地块前寒武纪地壳演化的制约[J]. 科学通报 2014(03)
    • [7].新疆库米什地区钨矿成矿远景探讨[J]. 矿床地质 2013(03)
    • [8].新疆东天山小白石头黑云母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地质与勘探 2011(04)
    • [9].东疆中天山红星山铅锌(银)矿床地质特征及区域成矿作用对比[J]. 矿床地质 2009(02)
    • [10].中亚造山带内微陆块的起源——以中国天山造山带研究为例[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7(05)
    • [11].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块成矿带地质特征、主要矿床类型和成矿系列[J]. 矿床地质 2012(S1)
    • [12].天山活动地块地震的震源机制[J].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14(02)
    • [13].星星峡石英闪长质片麻岩的锆石年代学:对天山造山带构造演化及基底归属的意义[J]. 岩石学报 2012(06)

    标签:;  ;  ;  ;  ;  

    新疆哈密景峡地区晚古生代侵入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