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适宜度论文_李胜利,李阳,周利杰,牛旭旭,余路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温度适宜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适宜,温度,幼苗,热量,番茄,中国,东北地区。

温度适宜度论文文献综述

李胜利,李阳,周利杰,牛旭旭,余路明[1](2019)在《豫西高山夏季番茄育苗温度适宜度定量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温是夏季蔬菜育苗的主要障碍因子,利用高海拔地区夏季气候冷凉优势,发展适地育苗是优化蔬菜种苗基地布局的重要方向。为了科学利用高山夏季气候优势,探明夏季高山育苗的温度适宜性及对幼苗生长的影响,该文以番茄为试材,于2016、2017两个年度,分别于高海拔(海拔998 m)和平原地区(海拔98 m)的同一类型的塑料大棚内进行了4茬育苗试验。运用温度适宜度模型和游程理论对温度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探讨了气温和根际温度适宜度与番茄幼苗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夏季高山育苗设施内气温和根际的夜间均温比平原分别低了16.14%、18.99%,差异达极显着水平。育苗期间高山温度适宜度为163.64%(白天+夜间+根际),是平原的2.23倍;不适宜度为13.34%(白天+夜间+根际),比平原降低了88.73%。播后28 d,高山番茄幼苗全株干物质积累量是平原的1.39倍,壮苗指数是平原的1.34倍,可溶性糖含量比平原高37.91%,根系活力比平原提高了65.42%。白天温度适宜度与幼苗干物质(r=0.774)及地上干质量(r=0.773)的积累量,夜间温度适宜度与根冠比(r=0.934)及地下干物质(r=0.808)的积累量相关性均达极显着水平。高山培育的番茄幼苗定植后开花节位显着减低,开花数、坐果数和坐果率显着增加。综上,夏季利用高海拔地区气候冷凉优势是培育蔬菜壮苗的有效的途径,该研究为高海拔地区夏季开展蔬菜集约化育苗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周利杰[2](2018)在《夏季高山番茄育苗温度适宜度与限制因子定量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温是夏季设施育苗的主要障碍因子,工厂化育苗需要精细的环境调控,夏季在不适地区育苗能耗较多。在发展适地育苗思路的指引下,利用高海拔地区夏季气候冷凉的优势进行育苗培育幼苗不仅可以节省能源,降低育苗成本,还可以提高幼苗质量,培育优质壮苗。为了探明高山夏季育苗的效果,本文采取对比研究的方法,分别在河南省内的高山(海拔998m)与平原(海拔77m)进行同一时间播种,统一规范化管理育苗试验,详细测试了两个区域的温度特征和番茄幼苗的生长发育情况。分别对高山与平原两地适宜度的定量评价、高温历时、高温胁迫程度、适宜度与幼苗生长指标的关系以及影响程度进行系统化分析,从而利用温度适宜度定量评价模型和对限制因子进行精准调控。主要结论如下:1.对夏季高山与平原设施内温度基本特征分析得出高山的整体温度特征优于平原。与平原相比,育苗期间高山的日均温(25.45℃)比平原(28.77℃)低3.32℃,高山的白天均温(28.16℃)比平原(30.13℃)低1.87℃,高山的夜间均温(21.92℃)比平原(26.14℃)低4.22℃,高山的昼夜温差(7.43℃)比平原(4.04℃)高3.39℃,差异均达显着水平。育苗期间高山的根际日均温(24.84℃)比平原(26.42℃)低1.58℃,高山的白天根际均温(28.78℃)比平原(30.26℃)低1.48℃,高山的夜间根际均温(21.16℃)比平原(28.74℃)低7.58℃,高山的根际昼夜温差(7.04℃)比平原(1.89℃)高5.15℃,差异均达显着水平。2.与平原相比整个育苗周期,高山番茄幼苗的株高、茎粗,干鲜重、根冠比、壮苗指数可溶性糖含量、根系活力以及SPAD值都显着优于平原,这说明夏季高山的环境更有利于番茄幼苗的生长。在播后28d高山的株高,茎粗,全株干重是平原的1.21,1.16,1.39倍;生长速率比平原高出39.52%,壮苗指数是平原的1.34倍。播后的28d,可溶性糖含量、根系活力、SPAD值高山比平原高出37.91%、165.45%、9.02%。由上述结果表明高山较平原可相应的缩短育苗周期,提高幼苗可溶性糖含量,根系活力与叶绿素SPAD值,从而提高幼苗质量。3.建立一种对设施温度特征进行定量评价的模型,阐述了白天、夜间和根际各个温度适宜度的计算方法,结合测试的温度数据对定量评价模型进行适宜度的计算,据温度适宜度定量评价模型计算所得适宜度,白天适宜度的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夜间最小值为0,最大值高山为0.99,平原为0.83;根际适宜度的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其中温度适宜度总值高山的“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总值是平原的2.23,1.14和0.11倍;典型天气的适宜度总值高山的“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总值是平原的1.52,2.29和0.18倍。据适宜度动态变化曲线可得出夏季高山和平原的10:00-15:00和平原的夜间为重点调控时段,典型天气的晴天为温度调控的重点天气。4.本文运用温度游程特征对温度定量评价的模型结果的一致性进行复算,与平原相比,整个育苗期的白天气温高于25℃的高温历时比平原低了2.87h,夜间气温高于17℃的高温历时比平原低0.53h,根际温度高于22℃的高温历时比平原低9.2h,高温历时比平原低12.6h;白天气温高于33℃的高温历时比平原低0.9h,夜间气温高于25℃的高温历时比平原低6.06h,根际温度高于28℃的高温历时比平原低3.56h,高温历时总共比平原低10.52h。高山的高温烈度和高温强度无论是白天、夜间和根际都低于平原,高山的温度环境有效的降低了幼苗遭受高温的程度。5.据幼苗指标与温度适宜度的相关性分析得出白天温度适宜度与幼苗壮苗指数,干物质,地上干质量与地下干质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657,0.748,0.767,0.696;与根冠比的相关系数为R=0.439。夜间温度适宜度与根冠比,地下干质量的相关系数为R=0.934,0.808;与幼苗壮苗指数,干物质,地上干质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479,0.339,0.492;根际温度适宜度与幼苗干物质,地上干质量,地下干质量的相关系数为R=0.681,0.694,0.567;与壮苗指数,根冠比的相关系数为R=0.523,0.521。综上,白天温度适宜度对幼苗壮苗指数,地上干质量与地下干质量的影响较大,对根冠比的影响较小;夜间温度适宜度对幼苗的根冠比,地下干质量影响极大,对壮苗指数,地上干质量的影响较小;根际温度适宜度对幼苗的地上干质量与地下干质量的影响较大,对壮苗指数和根冠比的影响较小。6.本文通过通径分析得出本文通过通径分析得出温度适宜度对壮苗指数直接作用为白天(0.493)>夜间(0.203)>根际(0.157);根冠比为夜间(0.892)>白天(0.074)>根际(0.024);干物质为白天(0.551)>根际(0.317)>夜间(0.138);地上干质量为白天(0.539)>根际(0.358)>夜间(0.097);地下干质量为夜间夜间(0.676)>白天(0.045)>根际(0.223)。(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8)

李萌,申双和,吕厚荃,韩艳,褚荣浩[3](2016)在《气候变化情景下黄淮海区域热量资源及夏玉米温度适宜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黄淮海区域90个站点1971—2000年逐日气象资料以及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未来气候变化情景(A1B)下区域气候模式(Reg CM3)模拟的黄淮海区域1951—2070年0.25°×0.25°格点气象资料,结合夏玉米主要生育期对温度的需求,构建了黄淮海区域的温度适宜度和变异系数模型,并对1951—2070年黄淮海区域热量资源、夏玉米主要生育期的温度适宜度及其变异系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黄淮海区域≥10℃积温和80%保证率下日平均温度≥10℃的初日均呈现由北向南依次增加的趋势,且随时间推移,分别呈增加和提前趋势。2)黄淮海区域夏玉米播种—出苗期的温度适宜度随时间整体呈逐渐上升的变化趋势、其变异系数随时间呈降—升—降的变化趋势;出苗—抽雄期的温度适宜度随时间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其变异系数呈降—升—降—升的变化趋势;抽雄—成熟期的温度适宜度空间上呈现2010年前北低南高、未来情景下中部低四周高的分布趋势,时间上呈2010年前稳定、未来情景下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其变异系数呈相反变化趋势;3)黄淮海区域夏玉米温度适宜度及其变异系数从播种—出苗期—出苗—抽雄期—抽雄—成熟期均呈反相位的变化关系。(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冶明珠,郭建平,袁彬,赵俊芳[4](2012)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北地区热量资源及玉米温度适宜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RegCM3模式输出的东北叁省1951—2100年日平均温度和最低温度,分析了东北叁省热量资源和玉米不同生育期温度适宜度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1951—2100年,东北地区热量资源显着增加,稳定通过10℃初日不断提前,初日在4月25日之前的区域北界向东向北扩展,2071—2100年辽宁部分地区初日已提前至3月26日;≥10℃活动积温大于3000℃·d的区域面积不断增加,玉米的生长季长度不断增加,适宜种植晚熟玉米的区域面积不断增加.与1981—2010年相比,2011—2100年,东北叁省年均温度将平均升高3.34℃.1951—2100年,玉米播种-出苗期以及出苗-抽雄期的温度适宜度随时间逐渐升高;1951—2040年,辽宁省玉米抽雄-成熟期以及全生育期的温度适宜度较高,而黑龙江省较低;2041—2100年,辽宁省玉米抽雄-成熟期以及全生育期的温度适宜度逐渐降低,吉林省东部和黑龙江省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2年10期)

马丽娜,千怀遂,李明霞,宁平[5](2012)在《山东省棉花温度适宜度变化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山东省近49年(1960~2008)19个站点逐旬、逐月气温资料,结合前人的研究构建了棉花的温度适宜度模型,并计算各站点的温度适宜度变化。结果表明:山东省棉花的温度适宜度总体呈现增加趋势,不同地区温度适宜度变化速度有地域差异,并对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建议未来适当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以应对气候变化。(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科学》期刊2012年06期)

黄俊,翟志宏,陈慧华[6](2012)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广东早稻温度适宜度的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广东省86个气象站1971~2010年共40年的逐日平均温度资料和农业气象观测站的早稻资料,采用生态适宜度理论和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早稻温度适宜度模型,对水稻生长全过程及各生育期的温度适宜度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和模拟。结果表明:广东省早稻全生育期温度适宜度较高,总适宜度在0.8左右波动,但播种期、出苗期适宜度较低;适宜度空间分布状况是由北往南逐渐提高,呈现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分布;近40年来,广东省早稻全生育期温度适宜度以0.000 6℃/年的速率增加,根据变化速率,将广东早稻的适宜度变化分为强上升型、上升型、次上升型;气候变暖提高了广东全省早稻全生育期适宜度,降低了广东早稻生产风险。(本文来源于《广东气象》期刊2012年03期)

刘清春[7](2004)在《基于栅格数据的温度变化对我国棉花温度适宜度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大气中的CO_2含量急剧增加导致全球变暖,并直接影响到棉花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分布等。我国是主要的棉花生产大国,气候变化使我国各区棉花温度适宜度也发生相应的变动。因此有必要开展棉花适宜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发挥区域气候优势。 基于此,本文利用棉花温度适宜度模型,在GIS软件ArcView、ArcMap和统计软件SPSS及Excel的支持下,计算和分析了我国1961-1995年以及未来温度变动后的棉花温度适宜度。研究发现: (1)参考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运用模糊数学方法,结合棉花生理生态特征,进一步完善了棉花温度适宜度函数及其中的参数,其形式为:通过检验,发现该函数能较好的反映温度对棉花生长的适宜情况。将GIS方法与棉花温度适宜度研究结合,以栅格地图为依托,进行海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经过检验,相对于基于统计资料的研究方法,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2)在各生育期中,播种期和吐絮期的温度适宜度较小,并且波动较大,在此时期棉花生长对温度变化很敏感,但在未来,其适宜度随温度的变化有上升的趋势;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温度适宜度相对较高,并且波动较小。 (3)计算1961-1995年的平均适宜度,发现适宜度总体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趋势,其中平原>盆地>丘陵>山地,这与我国平均气温分布规律具有一致性。在东北、新疆等地,适宜度分布呈现一定的带状结构,东西延伸,适宜度自南向北递减;在华中地区,则呈现一定的经度地带性,自西向东有所增加;但是在华北地区,适宜度分布则表现出中部较高,两侧较低的规律;江南、华南地区适宜度都较高,且集中分布;不适宜型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甘肃、内蒙大部,东北大部。结合我国各地的地形、地貌特点,可将我国分为五大适宜度类型区,长江流域棉区,黄河流域棉区,西北内陆棉区,华南棉区,北部特早熟棉区。 (4)我国各年代的棉花温度适宜度变化显着不同,70年代整体呈上升趋势,80年代下降,90年代又有所上升,近年来不适宜型分布面积有所减少,次适宜型、适宜型分布有所扩展,最适宜型分布范围无明显变化。适宜度类型发生显着变动的地区主要有东北区和西北区,适宜度变动多呈现弱、强增长型,最适宜区和适宜区面积也相应扩大,弱、强减少区主要位于长江上中下游,华南少部分地区,并且还有扩大的趋势。气候变化使长江流域和华南的棉花适宜度降低,最适宜、适宜棉区的面积逐渐缩小。适宜度变动与温度变动具有一致性。 (5)分析各大区1984一1995年的棉花温度适宜度变动趋势,除中南区有稍微降低的趋势外,其他各大区适宜度均为上升趋势,以东北地区上升幅度为最大。各区棉花温度适宜度变率的变化也有明显差别,华东区适宜度变率显着增大,南方区适宜度变率有所下降,北方地区除华北区无明显变化外,西北区、’东北区适宜度变率有所减小。 (6)未来气候情境下总适宜度随温度变化有上升趋势,最适宜区和适宜区分布界限有西进北扩的规律。在各生育期中,播种期和吐絮期温度适宜度随温度变化有上升的趋势;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温度适宜度相对较高,适宜度变化基本与温度的变化相一致,总适宜度上升幅度基本与播种期和吐絮期保持一致。各区适宜度变动明显不同,我国大部分地区棉花温度适宜度呈现弱增长,适宜度无明显变动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区,东北地区北部,这是由于温度的增加仍不能满足棉花生长的正常需求;强增长区有东北地区、新疆北部及内蒙西部,说明温度的变动对棉花的生长产生了正效应,棉花温度适宜度提高;弱减少区分布在华南南部,与未来温度的下降相一致。(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04-05-01)

温度适宜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温是夏季设施育苗的主要障碍因子,工厂化育苗需要精细的环境调控,夏季在不适地区育苗能耗较多。在发展适地育苗思路的指引下,利用高海拔地区夏季气候冷凉的优势进行育苗培育幼苗不仅可以节省能源,降低育苗成本,还可以提高幼苗质量,培育优质壮苗。为了探明高山夏季育苗的效果,本文采取对比研究的方法,分别在河南省内的高山(海拔998m)与平原(海拔77m)进行同一时间播种,统一规范化管理育苗试验,详细测试了两个区域的温度特征和番茄幼苗的生长发育情况。分别对高山与平原两地适宜度的定量评价、高温历时、高温胁迫程度、适宜度与幼苗生长指标的关系以及影响程度进行系统化分析,从而利用温度适宜度定量评价模型和对限制因子进行精准调控。主要结论如下:1.对夏季高山与平原设施内温度基本特征分析得出高山的整体温度特征优于平原。与平原相比,育苗期间高山的日均温(25.45℃)比平原(28.77℃)低3.32℃,高山的白天均温(28.16℃)比平原(30.13℃)低1.87℃,高山的夜间均温(21.92℃)比平原(26.14℃)低4.22℃,高山的昼夜温差(7.43℃)比平原(4.04℃)高3.39℃,差异均达显着水平。育苗期间高山的根际日均温(24.84℃)比平原(26.42℃)低1.58℃,高山的白天根际均温(28.78℃)比平原(30.26℃)低1.48℃,高山的夜间根际均温(21.16℃)比平原(28.74℃)低7.58℃,高山的根际昼夜温差(7.04℃)比平原(1.89℃)高5.15℃,差异均达显着水平。2.与平原相比整个育苗周期,高山番茄幼苗的株高、茎粗,干鲜重、根冠比、壮苗指数可溶性糖含量、根系活力以及SPAD值都显着优于平原,这说明夏季高山的环境更有利于番茄幼苗的生长。在播后28d高山的株高,茎粗,全株干重是平原的1.21,1.16,1.39倍;生长速率比平原高出39.52%,壮苗指数是平原的1.34倍。播后的28d,可溶性糖含量、根系活力、SPAD值高山比平原高出37.91%、165.45%、9.02%。由上述结果表明高山较平原可相应的缩短育苗周期,提高幼苗可溶性糖含量,根系活力与叶绿素SPAD值,从而提高幼苗质量。3.建立一种对设施温度特征进行定量评价的模型,阐述了白天、夜间和根际各个温度适宜度的计算方法,结合测试的温度数据对定量评价模型进行适宜度的计算,据温度适宜度定量评价模型计算所得适宜度,白天适宜度的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夜间最小值为0,最大值高山为0.99,平原为0.83;根际适宜度的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其中温度适宜度总值高山的“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总值是平原的2.23,1.14和0.11倍;典型天气的适宜度总值高山的“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总值是平原的1.52,2.29和0.18倍。据适宜度动态变化曲线可得出夏季高山和平原的10:00-15:00和平原的夜间为重点调控时段,典型天气的晴天为温度调控的重点天气。4.本文运用温度游程特征对温度定量评价的模型结果的一致性进行复算,与平原相比,整个育苗期的白天气温高于25℃的高温历时比平原低了2.87h,夜间气温高于17℃的高温历时比平原低0.53h,根际温度高于22℃的高温历时比平原低9.2h,高温历时比平原低12.6h;白天气温高于33℃的高温历时比平原低0.9h,夜间气温高于25℃的高温历时比平原低6.06h,根际温度高于28℃的高温历时比平原低3.56h,高温历时总共比平原低10.52h。高山的高温烈度和高温强度无论是白天、夜间和根际都低于平原,高山的温度环境有效的降低了幼苗遭受高温的程度。5.据幼苗指标与温度适宜度的相关性分析得出白天温度适宜度与幼苗壮苗指数,干物质,地上干质量与地下干质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657,0.748,0.767,0.696;与根冠比的相关系数为R=0.439。夜间温度适宜度与根冠比,地下干质量的相关系数为R=0.934,0.808;与幼苗壮苗指数,干物质,地上干质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479,0.339,0.492;根际温度适宜度与幼苗干物质,地上干质量,地下干质量的相关系数为R=0.681,0.694,0.567;与壮苗指数,根冠比的相关系数为R=0.523,0.521。综上,白天温度适宜度对幼苗壮苗指数,地上干质量与地下干质量的影响较大,对根冠比的影响较小;夜间温度适宜度对幼苗的根冠比,地下干质量影响极大,对壮苗指数,地上干质量的影响较小;根际温度适宜度对幼苗的地上干质量与地下干质量的影响较大,对壮苗指数和根冠比的影响较小。6.本文通过通径分析得出本文通过通径分析得出温度适宜度对壮苗指数直接作用为白天(0.493)>夜间(0.203)>根际(0.157);根冠比为夜间(0.892)>白天(0.074)>根际(0.024);干物质为白天(0.551)>根际(0.317)>夜间(0.138);地上干质量为白天(0.539)>根际(0.358)>夜间(0.097);地下干质量为夜间夜间(0.676)>白天(0.045)>根际(0.223)。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温度适宜度论文参考文献

[1].李胜利,李阳,周利杰,牛旭旭,余路明.豫西高山夏季番茄育苗温度适宜度定量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19

[2].周利杰.夏季高山番茄育苗温度适宜度与限制因子定量评价[D].河南农业大学.2018

[3].李萌,申双和,吕厚荃,韩艳,褚荣浩.气候变化情景下黄淮海区域热量资源及夏玉米温度适宜度[J].大气科学学报.2016

[4].冶明珠,郭建平,袁彬,赵俊芳.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北地区热量资源及玉米温度适宜度[J].应用生态学报.2012

[5].马丽娜,千怀遂,李明霞,宁平.山东省棉花温度适宜度变化趋势[J].山东农业科学.2012

[6].黄俊,翟志宏,陈慧华.气候变化背景下广东早稻温度适宜度的变化特征[J].广东气象.2012

[7].刘清春.基于栅格数据的温度变化对我国棉花温度适宜度的影响研究[D].河南大学.2004

论文知识图

中国东北地区玉米全生育期的温度适宜黑龙江省大豆全育期温度适宜度...温度上升后淮河流域水稻温度适宜淮河流域水稻温度上升后的温度适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播种-出苗期的温度淮河流域水稻温度适宜度分区Fi...

标签:;  ;  ;  ;  ;  ;  ;  

温度适宜度论文_李胜利,李阳,周利杰,牛旭旭,余路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