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草论文_闻高志,邵帅,章浩,岳梅,曾秋勇

导读:本文包含了蜈蚣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蜈蚣草,玉米,磷酸钠,重金属,水培,叶绿素,合剂。

蜈蚣草论文文献综述

闻高志,邵帅,章浩,岳梅,曾秋勇[1](2019)在《鼠李糖脂对蜈蚣草吸收富集Cd、Pb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鼠李糖脂作为螯合剂,通过实验研究不同浓度下蜈蚣草对吸附重金属Cd和Pb的影响,得出最佳的鼠李糖脂浓度。研究表明,鼠李糖脂浓度在0. 2~2. 0 g/L下,蜈蚣草生物量均有所增加;鼠李糖脂对于蜈蚣草吸收Cd具有促进作用,在2. 0 g/L处Cd吸收量最大,土壤Cd的去除率为9. 75%,蜈蚣草体内的Cd含量为15. 26 mg/kg,富集系数为0. 122;鼠李糖脂对于蜈蚣草吸收Pb具有促进作用,在2. 0 g/L处Pb吸收量最大,土壤Pb的去除率为51. 42%,减少量为86. 54 mg/kg,蜈蚣草体内的Pb含量为69. 73 mg/kg,富集系数为0. 504。因此得出鼠李糖脂在浓度为2. 0 g/L处,对于蜈蚣草吸收富集重金属Cd、Pb作用最大。(本文来源于《环境生态学》期刊2019年06期)

张景舜[2](2019)在《利用蜈蚣草植物修复西藏矿区土壤砷问题可行性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砷污染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重金属污染之一,矿区附近的土壤通常会发生砷元素含量超标的现象。西藏矿产资源丰富,现在因开采矿石而造成的生态问题已经开始显现,而其中关于土壤重金属的污染,尤其是砷元素超标的问题也渐渐被人们所关注。近些年多位学者使用蜈蚣草作为植物修复土壤砷含量超标问题的手段,并取得了诸多成果。作为一种超富集植物,蜈蚣草对土壤中砷具有良好的富集效果,这也为解决西藏地区矿区周边等土壤被砷严重污染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经过对西藏地区自然气候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后,最终得出的结论为:蜈蚣草是较适宜治理西藏土壤砷污染的植物种类。(本文来源于《西藏科技》期刊2019年09期)

向冬芳,廖水姣,涂书新,张丽梅,谢天[3](2019)在《叁聚磷酸钠与柠檬酸复合强化蜈蚣草修复砷污染土壤》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化学活化剂叁聚磷酸钠和柠檬酸配合施用对蜈蚣草萃取砷效率的影响,通过模拟实验,在含砷57.7 mg·kg~(-1)的水稻土中,探究了单一活化剂(叁聚磷酸钠0.75 g·kg~(-1)土,柠檬酸0.75 g·kg~(-1)土)和叁聚磷酸钠与柠檬酸配合施用(叁聚磷酸钠∶柠檬酸=0.375 g·kg~(-1)土∶0.375 g·kg~(-1)土)对土壤有效态砷含量变化的影响;采用盆栽实验,探究了叁聚磷酸钠和柠檬酸配合施用(叁聚磷酸钠∶柠檬酸=0.187 5 g·kg~(-1)土∶0.187 5 g·kg~(-1)土)对蜈蚣草地上部萃取土壤砷的影响。模拟实验结果表明,与单一活化剂相比,叁聚磷酸钠和柠檬酸配合施用对土壤砷的活化效果更显着。盆栽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叁聚磷酸钠和柠檬酸配合施用可使蜈蚣草羽叶干质量提高21.8%以上,砷萃取总量提高40.4%以上;根际土总砷含量下降,土壤脲酶和脱氢酶活性显着增加。研究表明在砷污染土壤施加叁聚磷酸钠和柠檬酸,由于其提高了蜈蚣草植物干质量和土壤有效态砷含量,羽叶萃取砷效率明显提高。(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董祥伟,涂书新,万田英[4](2019)在《低积累玉米与蜈蚣草间作修复土壤砷的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物间作技术是实现我国农田污染土壤"边生产、边修复"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通过田间原位修复试验,研究了砷低积累玉米与砷超富集蜈蚣草间作模式对土壤砷的修复效果和初步机制。试验设计五种间作模式:玉米宽窄行+宽行间作单行蜈蚣草(T1),玉米宽窄行+宽行间作双行交错蜈蚣草(T2),等行距玉米+间作单行蜈蚣草(T3),等行距玉米+间作双行蜈虫公草(T4),等四行距玉米+等四行距蜈蚣草(T5),同时设置两组空白对照:玉米单作(CK1),蜈蚣草单作(CK2)。设置水培试验,明确砷超富集植物蜈蚣草与玉米间作时根系分泌物的特征及其相互影响作用,为大田作物间作效应机制及其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水培设置单玉米、单蜈蚣草、玉米+蜈蚣草叁个处理,每个处理用0、0.5、5ppm3个As浓度梯度进行重复实验。初步结果表明,与玉米单作(CK1)相比,T3、T4、T5处理亩产量均有降低,分别为22.3%、22.6%、20.6%,但是各间作处理玉米籽粒As含量较玉米单作(CK1)分别降低22.6%~69.8%,其中T4处理效果最好。随着土壤As浓度的提高,玉米草酸、酒石酸分泌量显着降低,而单作蜈蚣草、玉米+蜈蚣草处理的草酸、酒石酸分泌量显着提高。上述研究结果说明,低积累玉米间作超富集植物蜈蚣草有利于缓解玉米受到的As毒害,从安全生产角度考虑,T4间作模式为最优生产模式,从保证产量与机械化角度考虑,T5为最优生产模式。(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土壤化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7-21)

朱桓毅,杨爱江,胡霞,徐鹏,邓秋静[5](2019)在《蜈蚣草对砷锑镉的富集效果及体内存在形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在水培条件下,蜈蚣草受到As、Sb、Cd单一胁迫及交互胁迫后,对其富集特征及体内的赋存形态变化。【方法】选用重金属耐受植物蜈蚣草为载体,利用改良霍格兰营养液水培7 d,通过不同梯度As、Sb、Cd胁迫探究富集特征,并探究浓度为50 mg/L时不同处理条件下As、Sb、Cd在蜈蚣草中的赋存形态特征。【结果】重金属单一胁迫下,蜈蚣草地下部As、Sb、Cd富集浓度最大值分别为337.56、7 020.90、2 742.58 mg/kg,地上部最大富集浓度分别为886.60、3 058.60、4 045.80 mg/kg,蜈蚣草仅对As的转移系数稳定> 1;在浓度50 mg/L下,单一胁迫或交互胁迫时,蜈蚣草体内As乙醇态与盐酸态浓度占比为69.49%~94.25%,Sb残渣态浓度占比为47.48%~78.36%,Cd盐酸态浓度占比为93.67%~98.46%;加入Sb后,蜈蚣草地下部、地上部对As的吸附浓度分别提高60.83、144.40 mg/kg,As、Cd的加入能大幅降低蜈蚣草根、茎、叶中Sb乙醇态浓度,降幅为72.9%~97.0%,As、Sb的加入会促进蜈蚣草根部Cd盐酸态浓度,升幅达38.2%~206.5%。【结论】蜈蚣草对Sb、Cd的富集能力较强,但仅为高富集作用。在胁迫浓度50 mg/L下,蜈蚣草体内As以乙醇提取态与盐酸提取态为主,Sb以残渣态为主,Cd以盐酸提取态为主,Sb可以提高蜈蚣草对As的富集能力,As、Cd对Sb毒性具有拮抗作用,As、Sb对蜈蚣草根部Cd盐酸态有促进作用,蜈蚣草对As、Sb复合污染的土壤具有更好的修复能力。(本文来源于《广东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记者,余夫[6](2019)在《清除“蜈蚣草” 保护“白鹭岛”》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长兴县虹星桥镇厚全村的东城大洋,水面面积大约50亩,今春被一种外来物种“蜈蚣草”侵害。在镇农办技术指导下,村里组织党员志愿者、发动村民,全部将其打捞,并建立起管理机制定期进行巡查清理。近期记者了解到,河中的水质已逐渐清爽,“白鹭岛”周边环境也已恢(本文来源于《湖州日报》期刊2019-06-25)

赵宁宁[7](2019)在《Ce真菌侵染下玉米、蜈蚣草吸收As的差异性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As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威胁。采用植物与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联合修复As污染土壤已是生物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课题组前期筛选出的优良菌株Claroideoglonmus etunicatum(Ce)能够促进超富集植物蜈蚣草对As的吸收同时抑制非富集植物玉米吸收As。为探明其生理机制,本文采用砂培盆栽试验,结合pH原位显色方法,研究Ce真菌侵染下玉米、蜈蚣草根际pH的变化,并利用原位收集法研究Ce真菌侵染下不同生长阶段玉米、蜈蚣草根系分泌有机酸种类和数量的变化,探讨菌根际微域环境对As生物有效性及吸收的影响。同时,研究Ce真菌侵染下不同生长阶段玉米、蜈蚣草不同部位的As形态转化与分布,探讨As由菌根向地上部迁移速率的差异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Ce真菌侵染能够显着强化蜈蚣草的As富集能力,同时抑制玉米吸收As。45天、60天、75天时,Ce真菌侵染下蜈蚣草根部和地上部As累积量分别显着增加1.88倍和3.75倍、2.14倍和1.72倍、1.64和2.16倍,而玉米茎部和叶部As累积量分别显着降低18.13%和20.70%、42.36%和36.35%、50.38%和32.32%。在3个生长阶段,Ce真菌侵染均显着提高了蜈蚣草As有效转运系数和降低了玉米As有效转运系数。2.Ce真菌侵染能够强化玉米根际区域酸化,增加玉米根尖和根系中部的质子分泌量,使根际pH降低,同时能够强化蜈蚣草根际碱化,增加根际OH-分泌量,使根际pH升高。与CK相比,于3 h、6 h、10 h、12 h时,Ce真菌侵染使玉米根尖和根系中部pH值分别降低0.24 unit、0.17 unit、0.11 unit、0.16 unit 和0.14 unit、0.18 unit、0.36 unit、0.37 unit;根尖和根系中部质子分泌量分别增加89.02%、58.22%、36.37%、62.30%和47.63%、72.98%、100.69%、104.64%。于2 h、4 h、6 h、8 h、10 h、12 h时,Ce真菌侵染分别升高蜈蚣草根际pH值0.12 unit、0.22 unit、0.22 unit、0.24 unit、0.39 unit、0.29 unit,根际OH-分泌量分别增加4.28%、5.81%、5.37%、5.45%、7.80%、4.79%。3.Ce真菌侵染显着增加玉米根系分泌有机酸的种类和数量,而显着降低蜈蚣草根系分泌有机酸的数量。与CK相比,Ce真菌侵染下,45天时,玉米根系分泌的有机酸主要为酒石酸、植酸和柠檬酸,其次是草酸、苹果酸,其中,植酸、柠檬酸和草酸分泌量均显着提高;蜈蚣草根系分泌的有机酸主要为植酸和柠檬酸,其次是酒石酸、苹果酸,其中,酒石酸和柠檬酸的分泌量均显着降低。60天时,玉米、蜈蚣草根系分泌的有机酸均主要为植酸和柠檬酸,其次为苹果酸、酒石酸,其中,玉米植酸和柠檬酸分泌量均显着增加,蜈蚣草苹果酸和柠檬酸分泌量均显着降低。75天时,玉米根系分泌的有机酸主要为植酸和酒石酸,其次为苹果酸、柠檬酸、草酸,其中,苹果酸和酒石酸分泌量均显着增加;蜈蚣草根系分泌的有机酸主要为植酸,其次为酒石酸、柠檬酸、草酸和苹果酸,其中,苹果酸、草酸和柠檬酸的分泌量均显着降低。4.Ce真菌侵染下,玉米根际pH与其根系分泌的酒石酸、草酸、植酸和柠檬酸含量呈显着负相关,蜈蚣草根际pH与其根系分泌的酒石酸、草酸、植酸和柠檬酸含量呈显着负相关。此外,玉米地上部As含量与根系分泌有机酸含量呈显着负相关,蜈蚣草根部、地上部As含量与根系分泌有机酸含量呈显着负相关。5.Ce真菌侵染降低玉米体内As3+、As5+比例和As3+/As5+比例,减少了玉米对As地上部的转运,同时,升高蜈蚣草体内As3+、As5+比例,提高了蜈蚣草向地上部转运As的效率。45天时,Ce真菌侵染使玉米茎部和叶部As3+、As5+比例分别降低7.07%、0.82%和34.84%、8.81%,As3+/As5+比例分别降低6%、28.56%;60天时,玉米茎部和叶部As3+、As5+比例分别降低35.93%、42.32%和31.04%、27.16%,茎部As3+/As5+降低66.6707%;75天时,玉米茎部和叶部As3+、As5+比例分别降低55.85%、53.84%和 18.32%、27.95%,根部和叶部As3+/As5+比例分别降低10%、10.53%。45天、60天、75天时,Ce真菌侵染分别增加蜈蚣草地上部As3+比例7.73%、46.08%、20.17%。综上所述,Ce真菌侵染显着促进玉米根系有机酸的分泌,降低菌根际pH,使根际As生物有效性降低,抑制玉米对As的吸收,同时显着减少蜈蚣草根系有机酸的分泌,提高菌根际pH,使根际As生物有效性升高,促进蜈蚣草对As的吸收;Ce真菌侵染减少了玉米As3+/As5+比例,降低As由根部向地上部的转运,缓解了As对玉米的毒性,而增加了蜈蚣草As3+/As5+比例,提高As由根部向地上部转移速率,增强了蜈蚣草对As的吸收与转运。研究结果可丰富AM真菌在调控植物吸收重金属方面的机制,扩展AM真菌在植物修复特别是间套作修复实践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9-06-01)

贾梦茹[8](2019)在《根际砷还原菌及氮磷营养对蜈蚣草砷污染修复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砷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有毒类金属,砷污染导致的健康风险已成为全球性的威胁。砷超富集植物蜈蚣草的发现为砷污染的植物修复提供了可能。目前,蜈蚣草已经被应用于砷污染土壤和水体的修复实践中,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然而,尽管蜈蚣草在植物修复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其修复效率依然受到许多因素制约,包括土壤砷的生物利用性低,以及植物生长缓慢、生物量小等问题。根际砷还原菌及氮磷营养是影响蜈蚣草植物修复效率的两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根际菌介导的砷转化对促进蜈蚣草根际砷的活化有显着的作用,根系氮磷营养也对蜈蚣草的生长和砷积累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进一步探究根际菌砷还原及氮磷营养对蜈蚣草砷污染修复的潜在影响及作用机制,对于修复效率的提高和修复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根际圈是蜈蚣草接触砷等污染物的首要介质,根际菌介导的砷转化深刻影响着根际砷的形态与归趋。在此前的研究中,筛选所得的蜈蚣草根际菌多为砷还原菌,它们可能有助于活化土壤砷,提高蜈蚣草对砷的吸收和积累。然而,此前研究对蜈蚣草根际由微生物介导的AsV到AsⅢ的转化关注有限,且对根际菌砷还原的分子机制报道较少。基于此,本研究通过生理实验和基因组测序分析了一株最近发现的蜈蚣草根际还原菌,芽孢杆菌Bacillus sp.PVR-YHB l-1的砷还原特性及相关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Bacillus sp.PVR-YHB 1-1可耐受20mM AsV,并具备很强的砷还原和外排能力。通过全基因组分析,鉴定了两个抗砷操纵子arsRacr和arsCDA和arsRKacr3arsC,它们可能赋予了Bacillus sp.PVR-YHB 1-1高效的抗砷特性。作为蜈蚣草根际菌,Bacillus sp.PVR-YHB]-1活跃的砷还原和外排行为可以提高根际砷的生物利用性,并且促进蜈蚣草对砷的吸收和积累,在砷污染土壤的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此外,充足的氮(Nitrogen,N)和磷(Phosphorous,P)营养是保证植物旺盛生长和有效修复的前提。理解蜈蚣草的砷吸收和积累如何对氮磷营养作出响应,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施肥策略,从而提高植物修复效率。硝酸盐(Nitrate,NO3-)和磷酸盐(Phosphate,Pi)是植物从土壤中获取氮磷的主要形式。然而,N03-对蜈蚣草砷吸收和积累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为此,本研究探讨了不同NO3-和Pi供应水平对蜈蚣草砷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N03-供应的增加抑制了蜈蚣草对砷的吸收和积累,在磷充足时这种趋势尤为显着。同时,蜈蚣草根部的磷含量也略有下降,说明N03-可能通过对磷转运蛋白(Phts)的影响抑制了Pi和AsV吸收。为验证这一现象是否与磷转运蛋白的响应有关,本研究对不同N03-供应水平下蜈蚣草根部PvPhtl;3转录水平的表达量进行了分析。砷胁迫下,PvPht 1;3的表达仅在中氮处理下被诱导上调,说明PvPht1;3仅在中等适宜的氮供应水平下对AsV的吸收起到主要的介导作用,并可能对高氮抑制的砷吸收有所贡献。同时,N03-对砷吸收和积累的作用机制可能涉及到其他机制,例如潜在的高AsV亲和磷转运蛋白的参与,以及N03-导致的根际pH的升高和阴离子的竞争拮抗作用。在较低的氮营养下,蜈蚣草组织中的砷积累及总量都更高,因此在蜈蚣草砷污染修复的实际应用中,应注意调节施肥比例,在促进植物生长的同时保证高效的砷去除。(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9-05-24)

赵宁宁,杜芮萍,邱丹,韦燕燕,何冰[9](2019)在《蜈蚣草-玉米套作模式对玉米砷胁迫的缓解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富集植物与农作物套作修复重金属污染农田的效应尚需进一步探讨。作者课题组前期的研究结果表明蜈蚣草(Pteris vittata)-玉米(Zea mays)套作模式下玉米对砷的吸收显着减弱,为探明其生理作用机制,该研究采用土培试验,设置单作、限制性套作、开放性套作3种处理,及水培试验,设置玉米单作、蜈蚣草-玉米套作2个处理,探讨了套作模式对玉米生长、根际土壤As生物有效性、根系分泌有机酸及抗氧化酶活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限制性套作和开放性套作对玉米产量无显着影响,开放性套作下玉米总根长和总表面积显着降低16.25%和19.61%,而根系平均直径显着增加24.24%;玉米根际土壤有效态As含量分别显着降低9.1%和9.3%。与单作相比,套作模式下玉米根系的乙酸和草酸的分泌量分别显着增加844.68%和59.49%,且与根、茎、叶及籽粒As含量呈显着负相关;玉米SOD(Superoxide Dismutase)和CAT(Catalase)活性分别显着降低18.21%和44.67%,MDA(Malondialdehyde)含量显着降低21.51%。蜈蚣草-玉米套作模式改变了玉米根系形态,促进玉米根系有机酸的分泌,并显着降低了玉米根际土壤中As的生物有效性,缓解了As胁迫带来的活性氧损伤。该研究将为农田污染土壤的修复及作物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指导。(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乔金,徐长山,张海娇,邵海玲,郑博文[10](2019)在《纳米氧化锌对细叶蜈蚣草(Egeria najas)光合作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细叶蜈蚣草(Egeria najas)作为受试植物,分别用不同浓度的ZnO NPs处理细叶蜈蚣草六天,通过OJIP荧光动力学曲线和脉冲瞬态荧光动力学曲线评估暴露在不同浓度的ZnO NPs悬浮液中的细叶蜈蚣草的光合性能。当细叶蜈蚣草暴露在ZnO NPs悬浮液中,光系统Ⅱ关闭的净速率(M_O)、J点的相对可变荧光强度(V_J)和单位反应中心用于热能耗散的能量(DI_0/RC)有明显的下降趋势(p<0.05),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Φ_(P0))、捕获的激子中用来推动电子传递的效率(Ψ_0)、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Φ_(E0))、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有上升的趋势(p<0.05)。表明ZnO NPs增强了光系统Ⅱ反应中心之间的连通性、促进了光系统Ⅱ受体侧的电子传递和光能的利用,即ZnO NPs在某些方面促进了细叶蜈蚣草的光合作用。用相应浓度的Zn~(2+)溶液来处理细叶蜈蚣草,当细叶蜈蚣草暴露在Zn~(2+)溶液中,光系统Ⅱ关闭的净速率、J点的相对可变荧光强度和单位反应中心用于热能耗散的能量有明显的上升趋势(p<0.05),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捕获的激子中用来推动电子传递的效率、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有下降的趋势(p<0.05),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ABS/RC)、捕获的光能(TR_0/RC)和非调节性能量耗散量子产量■有明显的上升趋势(p<0.05),即Zn~(2+)降低了光系统Ⅱ反应中心之间的连通性、抑制了光系统Ⅱ受体侧的电子传递和光能的利用并使反应中心失活,即Zn~(2+)抑制了细叶蜈蚣草的光合作用。在ZnO NPs处理细叶蜈蚣草的实验中并没有发现光合作用受抑制情况,表明ZnO NPs的促进作用强于其释放的游离Zn~(2+)的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9年05期)

蜈蚣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砷污染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重金属污染之一,矿区附近的土壤通常会发生砷元素含量超标的现象。西藏矿产资源丰富,现在因开采矿石而造成的生态问题已经开始显现,而其中关于土壤重金属的污染,尤其是砷元素超标的问题也渐渐被人们所关注。近些年多位学者使用蜈蚣草作为植物修复土壤砷含量超标问题的手段,并取得了诸多成果。作为一种超富集植物,蜈蚣草对土壤中砷具有良好的富集效果,这也为解决西藏地区矿区周边等土壤被砷严重污染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经过对西藏地区自然气候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后,最终得出的结论为:蜈蚣草是较适宜治理西藏土壤砷污染的植物种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蜈蚣草论文参考文献

[1].闻高志,邵帅,章浩,岳梅,曾秋勇.鼠李糖脂对蜈蚣草吸收富集Cd、Pb的影响[J].环境生态学.2019

[2].张景舜.利用蜈蚣草植物修复西藏矿区土壤砷问题可行性探究[J].西藏科技.2019

[3].向冬芳,廖水姣,涂书新,张丽梅,谢天.叁聚磷酸钠与柠檬酸复合强化蜈蚣草修复砷污染土壤[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9

[4].董祥伟,涂书新,万田英.低积累玉米与蜈蚣草间作修复土壤砷的效果研究[C].2019年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土壤化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9

[5].朱桓毅,杨爱江,胡霞,徐鹏,邓秋静.蜈蚣草对砷锑镉的富集效果及体内存在形态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9

[6].记者,余夫.清除“蜈蚣草”保护“白鹭岛”[N].湖州日报.2019

[7].赵宁宁.Ce真菌侵染下玉米、蜈蚣草吸收As的差异性机理研究[D].广西大学.2019

[8].贾梦茹.根际砷还原菌及氮磷营养对蜈蚣草砷污染修复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9

[9].赵宁宁,杜芮萍,邱丹,韦燕燕,何冰.蜈蚣草-玉米套作模式对玉米砷胁迫的缓解效应[J].生态环境学报.2019

[10].乔金,徐长山,张海娇,邵海玲,郑博文.纳米氧化锌对细叶蜈蚣草(Egerianajas)光合作用的影响[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9

论文知识图

中国蜈蚣草分布区pH对阿根廷蜈蚣草产氧量的影响光照对阿根廷蜈蚣草产氧量的影...温度对阿根廷蜈蚣草产氧量的影...蜈蚣草生长地土壤pH值(a)及幂函数....菌对蜈蚣草砷累...

标签:;  ;  ;  ;  ;  ;  ;  

蜈蚣草论文_闻高志,邵帅,章浩,岳梅,曾秋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