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世行贷款贫困地区林业发展项目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暴占杰[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减贫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党中央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历史性地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而这其中,中国共产党对西藏贫困问题的治理实践是最为典型的代表。原因在于,西藏地处青藏高原,集我国边疆地区、边缘地区以及少数民族落后地区于一体,加之和平解放前长期遭受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的蹂躏,导致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就贫困状况而言,西藏贫困人口多且分布广泛,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而且还存在严重的贫困代际传递问题,2011年,西藏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此外,作为国家战略安全屏障,西藏存在境内分裂势力和境外敌对势力相勾结,威胁国家统一与安全的稳定问题。鉴于此,党中央、国务院将西藏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高度来把舵定向,谋篇布局。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体现了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解决西藏的贫困问题能够为推进西藏持续稳定和长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综合上述因素,西藏在党和国家扶贫工作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关系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西藏的扶贫工作既在国家总的扶贫战略框架内开展,又有党中央、国务院超常规的特殊扶持政策的推动。长期以来,学术界偏重于在经济学和社会学视角下对西藏反贫困实践进行实证研究,而以中国共产党为研究对象,纵向宏观考察我们党在西藏扶贫工作中的具体实践较为薄弱。2019年,西藏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2020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2021年,又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不管是从学术视角来看,还是从时间节点来讲,研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对西藏乃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长足发展意义深远。有鉴于此,本文在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基于西藏深度贫困这一现实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探讨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为主线,立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交叉学科研究法等方法。依托包括党和国家以及西藏地方历史文献、着作、期刊、报纸等各类文献资料,并参考相关会议纪要、政策文件、统计年鉴、地方志等材料,历史地、系统地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逻辑,进而总结经验,为今后更好地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和推动西藏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启示,提出了建议。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分为六章对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展开研究。第一章是绪论。回顾了关于西藏贫困问题与扶贫工作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主题。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能从中把握学术界研究进展,找准研究角度,借鉴前人研究经验,趋避其研究不足之处。这样既可以做到查漏补缺,又可以避免重复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和述评,确立了从中国共产党治理西藏贫困问题实践角度着手研究。第二章是关于西藏贫困问题的相关概述。对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念、贫困状况,以及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进行了阐释。从西藏区情出发,结合当地经济、地理、社会、宗教、民族等特点探讨西藏面临的贫困问题。纵向梳理西藏不同阶段的贫困特征,同时横向对比西藏贫困问题与全国其他区域的差异。这既可以有效衔接下文中国共产党西藏贫困治理所做的有针对性工作,也凸显了西藏扶贫工作的复杂性与紧迫性,同时还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何采取超常规特殊优惠政策和措施开展西藏的扶贫工作。第三章是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在理论上系统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反贫困思想,借鉴中国传统反贫困思想和国外有益的反贫困理论,能够为研究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贫困治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从实践层面看,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对西藏扶持、支援和建设为此后的扶贫工作奠定了实践基础。第四章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该部分主要梳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扶贫工作的具体实践。以中央和西藏地方扶贫政策和取得的成效为标准,将西藏扶贫工作细化为三个阶段,包括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扶贫攻坚阶段、扶贫开发深化阶段,分别论述中央政府以及西藏地方党委、政府都出台了哪些政策,如何具体开展工作,有什么特点,取得了哪些成效。第五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这一章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具体阐述中央关于西藏的脱贫攻坚政策与西藏精准脱贫具体实践。本章与上一章节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这两章将中国共产党关于西藏扶贫工作的演进脉络,历史经验清晰地呈现出来,为总结经验和启示提供研究基础。具体来说,这一章主要探究中国共产党为推进新时代西藏发展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的战略规划,构建的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以及施策路径,并总结了脱贫攻坚阶段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所取得的工作成效。第六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本章在梳理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反贫困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解决西藏贫困问题的经验: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工作的强大合力,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的与时俱进,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在汲取经验的基础上还应该展望未来,明确今后推动西藏的扶贫工作和发展应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在脱贫攻坚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总之,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人民通过扶贫工作历史性地消除西藏绝对贫困问题,对西藏的发展和稳定意义重大,创造了中国减贫治理的“西藏样本”,是中国共产党解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的光辉典范。探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路径,总结经验和启示,以期对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有所裨益。
周瑞[2](2020)在《世行贷款林业项目在我国的发展趋势与思考》文中指出分析了自1985年至今世行贷款林业项目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取得的主要成就与变化趋势,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阐明未来我国世行贷款项目的发展方向。
仇晓璐[3](2019)在《林业扶贫绩效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贫困地区在空间分布上与生态脆弱地区呈现出高度耦合性,生态环境恶劣,脱贫难度大,林业扶贫作为国家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加快贫困地区生态保护和资源恢复,改变贫困地区的贫穷面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林业扶贫在我国贫困地区的扶贫效果如何,采用何种方法对其绩效进行系统评估,以及通过绩效分析如何进一步改进扶贫工作,提升林业扶贫效率和效果,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于当前林业扶贫实践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林业扶贫绩效评估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贫困理论、可持续生计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等理论以及从管理学、系统论等角度论述了扶贫绩效评估的研究基础,并基于对我国林业扶贫现状的分析,构建了林业扶贫绩效评估体系,最后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定点帮扶的独山县、荔波县、龙胜县和罗城县4个贫困县为例,利用该评估体系对其林业扶贫绩效进行了评估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构建了林业扶贫绩效评估体系。具体为:确立了“突出改善生态、改善民生,涵盖生态、经济、社会多维效益,客观绩效与感知绩效并重”的评估思路;将评估流程划分为确立评估对象与评估目标、设计评估实施方案、采集和处理数据及相关材料、撰写评估报告、应用和反馈评估结果5个步骤;建立了涵盖贫困县层面林业生态建设绩效、经济发展绩效、社会公共服务绩效三个维度和贫困人口层面客观绩效与感知绩效两个方面的林业扶贫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选择了Min-max标准化法、熵值法、一般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和回归分析方法等绩效评估方法。(2)通过对4个定点贫困县林业扶贫绩效实证评估,检验了所构建林业扶贫绩效评估体系的适用性,并在评估后发现,4县林业扶贫虽取得一定成效,但扶贫绩效水平仍有待提升,在林业产业带动脱贫、贫困人口自我发展、林业资源价值开发等方面仍需加强。(3)针对4个贫困县的林业扶贫绩效评估结果,提出了巩固和发展林业特色产业、带动贫困农户增收,加强林业培训与政策宣传、促进贫困群众发展,完善林业扶贫政策、提高林业扶贫绩效等相关对策建议,为进一步提升林业扶贫绩效提供参考。
吴琼[4](2017)在《世界银行林业生态扶贫的主要经验和政策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银行在生态扶贫领域通过科学而全面的项目设计,坚持将林业发展、能力建设以及科技支撑等作为生态扶贫项目的重要部分,扶贫工作取得了显着的成绩。文章通过对世行官方报告、项目评估资料和世行咨询专家提供的观点等资料的梳理总结,介绍了世行先进的林业生态扶贫经验,以期为国内探索生态扶贫新机制、拓展生态扶贫视野和格局、加快脱贫攻坚步伐提供参考。
何玲[5](2015)在《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合作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扶贫开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有组织、有计划的实施了大规模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着成效。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地区生产和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村居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扶贫开发不仅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也推动了全世界减贫进程。中国扶贫开发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同时注重吸收国际社会优秀的减贫经验,并使之本土化。20世纪90年代,国际机构开始大规模援助中国扶贫开发。中国政府先后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德国技术合作公司等国际机构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减贫项目合作。外资扶贫机构把国际社会先进的减贫经验、理念和方法应用到中国反贫困实践中,对中国扶贫开发工作产生了积极影响,提升了扶贫开发水平和效益。同时,中国政府反贫困的成功经验和模式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同和认可,为国际反贫困事业作出重要贡献。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社会对外援助战略的调整,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开展扶贫合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关于中国扶贫开发的研究成果,运用系统分析、比较分析、文献综述和跨学科研究等方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视角对中国扶贫开发中的国际合作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论文主要包括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共分五个部分:论文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框架结构与创新之处等。第二章,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合作的理论基础。本章研究和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反贫困理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反贫困理论;国际组织的反贫困理论。并对这些理论的指导意义和当代价值进行了分析。这些研究奠定了本文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合作的必然性。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开展扶贫合作是中国农村扶贫实践发展提出的要求,也缘于国际社会对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的关注。笔者从必要性和可行性角度进行分析,围绕国内和国外两个层面论述开展国际扶贫合作的依据。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贫困状况决定了中国需要国际扶贫合作;国际社会具有先进的减贫理念,丰富的减贫经验和科学的减贫方法,这些也有益于中国扶贫开发实践。第四章,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合作的内容。中国政府先后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粮食计划署等联合国机构,英国国际发展部、德国技术合作公司等国际双边机构及国际行动援助、全球基金等国际非政府组织开展了减贫合作。中国政府与这些国际机构合作的内容主要是在贫困地区实施综合性扶贫发开项目和技术援助扶贫开发项目;对扶贫开发领域中的重大问题开展研究;合作加强扶贫开发机构能力建设;共建减贫交流合作平台;合作举办减贫援外培训班;对发展中国家开展减贫援助项目等。第五章,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合作的影响。国际社会援助中国扶贫开发缓解了中国扶贫财政投入不高、经验不足等问题。长期的反贫困实践使国际社会在减贫领域积累了先进的理念和丰富的经验。随着国际合作项目的开展,参与式、小额信贷、整村规划、监测评估和精确瞄准等理念和方法广泛应用于扶贫开发实践中,对中国扶贫开发政策、制度、模式和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中国政府积极同国际社会共建减贫交流合作平台,积极开展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扶贫援助,提高了国际影响力。第六章,深化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合作的对策。本章是全文的重点部分,也是结论部分。在前面几章分析的基础上,本章重点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的合作。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国际社会纷纷调整对华援助战略,总体上减少或停止对中国扶贫开的援助。这虽然增加了中国利用外资扶贫的难度,但是中国政府继续争取国际扶贫合作也存在一些机遇和有利因素。笔者认为中国政府应通过制定远期规划、推动制度创新、有效使用资金和完善能力建设等对策应对深化国际扶贫合作的困难和挑战。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视角研究中国扶贫开发的国际合作问题,在学术观点上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概括总结了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合作的内容。即合作开展综合性扶贫开发项目、合作开展技术援助扶贫开发项目、合作对扶贫开发重大问题开展研究、合作加强机构能力建设、共建减贫交流合作平台、合作举办减贫援外培训班以及对发展中国家开展减贫项目援助等七个方面。二是,分析了开展国际扶贫合作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本文认为开展国际扶贫合作对中国扶贫开发的效果、政策、制度、模式和机制等五个方面都产生了积极影响,有效推动了中国扶贫开发进程。三是,提出进一步深化国际扶贫合作的建议。本文认为,面对深化国际扶贫合作的挑战,中国政府应积极制定长远规划、创新制度、合理使用资金、加强贫困地区建设并提高政府服务能力,确保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合作的进一步开展。
杜萌[6](2015)在《邯郸市世行贷款林业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78年“三北防护林”工程实施以来,中国林业项目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从实施过程和结果分析中发现,林业项目管理中仍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从宏观上分析,林业项目缺少科学的规划设计,政府各级部门间缺乏有效的协调联动,没有建立起多元投资和项目管理的机制措施。从微观上分析,还没有形成一套适合林业发展的项目管理模式,项目的质量、进度、资金控制等方面得不到充分保障。研究建立科学有效的林业项目管理模式,不仅关系着林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更关系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邯郸市世行贷款林业项目建设,不仅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帮助项目区农民增收,而且建立起现代林业管理思想和理念,对推动林业改革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首先概述了项目管理的相关理论,简要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项目管理模式,并对这些模式的特点和优劣进行了对比分析。然后结合邯郸市林业现状,从项目管理内容、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等方面深入分析了邯郸市林业项目管理问题的成因。同时,对邯郸市1-4期世行项目的概况和成效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结合邯郸市林业发展实际,文章运用项目管理相关理论,构建了世界银行林业建设项目管理模式,对世行项目管理模式的任务目标、基本方法和运行流程、组织形式,运行程序、管理机制、管理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研究。最后,文章围绕实现项目管理职能的目标,对邯郸市世行项目管理模式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总结出世行项目在管理方面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创新之处,并结合该模式在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和指导意义。
宋磊[7](2014)在《林业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三十年》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业已利用的世界银行、亚州开发银行、欧州投资银行、欧盟及全球基金等国际金融组织贷赠款项目及利用情况。到目前为止,贷款金额达13.72亿美元,4.67亿欧元;在我国23个省(市、区)累计造林面积405.02万hm2,抚育更新面积144.27万hm2。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推动了林业转型发展,保障了生态和木材安全,增加了森林资源储备,促进了减贫增收。今后要在工作方式转变和落实工作环节上再进一步加强。
王葵[8](2014)在《浙江省世行贷款造林项目经济与社会生态影响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银行贷款浙江省林业综合发展项目是为深入实施浙江生态省建设、浙江林业现代化建设、环杭州湾森林生态圈建设战略而提出的,对改善项目区社会生态环境、促进项目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浙江省安吉县、临安市、德清县、富阳市4个县(市)的18个行政村抽取的农户调查数据为依据,分析浙江省世行贷款造林项目的经济和社会生态影响。利用调查获取的数据,首先,在对项目实施前后农户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的变化进行描述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运用DID模型,采用固定效应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该项目的实施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其次,在采用李克特量表法对社会生态影响进行识别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对项目的社会生态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浙江省世行贷款造林项目对农户人均打工收入、林业收入和总收入没有产生显着的影响。该项目给当地农户带来的社会生态影响主要由六个因子构成(按重要程度大小排序):社会文明因子;社会进步因子;公共设施及服务因子;生态环境质量因子;生活水平因子;森林生物多样性因子,总样本的综合得分均值是3.019,说明了世行贷款造林项目对社会生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张明[9](2014)在《安徽省世行贷款人工林生态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国家林业局发布的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工林面积和蓄积快速增长,人工林保存面积达到6933万公顷,继续保持世界首位。我国人工林建设在取得显着成效的同时,由于对人工林生态环境和社会影响的监测和管理重视不够,人工林的健康发展面临地力退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降低、保护与利用等生态环境和社会问题的挑战,导致人工林质量不高、生态功能不强、社区利益矛盾等问题依然突出。人工林的生态环境问题全球高度关注,是全球森林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2012年联合国召开的可持续发展会议(RIO+20)发表的共同宣言《我们憧憬的未来》和2011年联合国环境保护署(UNEP)在第26届理事会会议暨全球部长级环境论坛发布的《绿色经济报告》都强调加强人工林建设是推进可持续发展和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手段。林业世行贷款项目十分重视人工林建设对项目区生态环境与社会影响的评价管理,项目采取的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社会公平发展等先进理念,体现了人工林发展的主流方向。以林业世行贷款项目为例,开展人工林生态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价研究,对于提高我国人工林管理水平,提升人工林建设质量,发挥人工林的多种效益,满足社会和人民群众对林业多功能性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以及现实意义。本文在汲取国内外生态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价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选取人工林生态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价指标,构建了人工林生态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价指标框架,在指标框架下选取案例进行了实证定性分析,在收集统计数据和实地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案例实证定量分析,最后给出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系统阐述了人工林生态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价指标标选取原则,结合项目区实地调查结果、世行要求及项目实际需要以及国内外研究成果,生态环境影响分别从水土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水源涵养、改良土壤四个方面选取了9个指标;社会影响分别从社会公平、经济发展、社会生态三个方面选取了9个指标,构建了生态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价指标体系。(2)基于对人工林实施前后生态环境和社会指标变化程度的分析可知,世行贷款人工林实施对女性参与项目活动、增加农民收入、群众科技水平、农户参与项目的机会等社会影响以及提高森林郁闭度、植物物种多样性等生态环境影响作用较明显,对民主意识、生态保护理念、林业总产值等社会影响以及土壤侵蚀模数、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径流系数等生态环境影响作用较弱。(3)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指标权重和评价指数的分析结果可知,2013年项目区生态环境指数较2009年提升18.98%,社会指数提升62.01%。2013年生态环境与社会综合指数较2009年相比整体提升约40.5%,项目实施对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和社会产生了正面影响。(4)基于模糊综合评价(FCE)的指标隶属度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可知,2009年项目区生态环境综合等级为3.146,2013年项目区生态环境综合等级为2.405,项目实施对项目区环境呈有利影响,但影响效应不是十分明显。2009年项目区社会综合评价等级为4.137,2013年项目区社会综合评价等级为2.789,项目实施在较短时间内使项目区整体社会状况有较大改善,项目区社会由第Ⅳ级提升为比Ⅲ级稍好的水平。2009年项目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综合评价等级为3.640,处Ⅲ和Ⅳ级之间,偏向于Ⅳ级,2013年项目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综合评价等级为2.597,处Ⅱ和Ⅲ级之间,更偏向于Ⅲ级,项目实施使项目区生态环境和社会向良性方向发展,但影响程度一般。(5)人工林项目实施具有增加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林农素质,美化乡村居住环境,增加林农收入等积极效应。同时,实施不当可能会导致土壤疏松和养分的流失;生态保护目标和增加经济收入之间的冲突;贫困农户和弱势社会群体在项目的计划和实施中被边缘化等问题。为使人工林建设实现经济、生态、社会等多方面的效益,应加强人工林生态环境管理和积极开展社会参与磋商工作,落实生态环境友好的营造林技术,积极帮助项目农民组建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加强对人工林生态环境与社会影响的监测和评价工作,建立评价指标框架,持续跟踪监测项目实施产生的生态环境与社会影响。
王海波,赵保峰[10](2014)在《孟津县世行贷款贫困地区林业发展项目实践与探索》文中研究表明实施贫困地区林业发展项目,引进国外先进的林业理念和经营管理方式,在项目建设上开展管理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提高了造林质量与成效。该文具体介绍孟津县进行贷款贫困地区林业项目概况及项目执行情况,阐述项目实施成效,提出项目后续运营计划,总结项目实施取得的经验和教训,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为今后林业项目的建设提供积极的借鉴意义。
二、试论世行贷款贫困地区林业发展项目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世行贷款贫困地区林业发展项目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研究不足 |
第2章 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述 |
2.1 贫困理论基本释义 |
2.1.1 贫困的定义 |
2.1.2 贫困的标准 |
2.1.3 贫困的分类 |
2.1.4 扶贫的内涵 |
2.2 西藏贫困问题的基本状况 |
2.2.1 贫困人口较多且分布广 |
2.2.2 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 |
2.2.3 贫困代际传递现象严重 |
2.3 西藏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源 |
2.3.1 严酷的自然生存环境 |
2.3.2 低下的经济发展水平 |
2.3.3 落后的基础服务设施 |
2.3.4 突出的健康风险问题 |
2.3.5 严重的精神文化贫困 |
2.4 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 |
2.4.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
2.4.2 筑牢党在西藏执政根基的需要 |
2.4.3 实现西藏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
3.1 理论基础 |
3.1.1 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关于反贫困理论 |
3.1.2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扶贫工作的论述 |
3.1.3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反贫困的思想 |
3.1.4 西方学者关于反贫困的理论探索 |
3.2 实践基础 |
3.2.1 1949-1958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
3.2.2 1959-1977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
第4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 |
4.1 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1978-1993) |
4.1.1 出台西藏农牧民休养生息的政策 |
4.1.2 改革制约农牧区发展的经济体制 |
4.1.3 初步开启西藏扶贫开发的新模式 |
4.1.4 体制改革阶段西藏扶贫成效总结 |
4.2 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 |
4.2.1 西藏扶贫攻坚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
4.2.2 新的特殊优惠政策的出台与落实 |
4.2.3 扶贫攻坚阶段西藏脱贫工作成效 |
4.3 扶贫深化阶段(2001-2011) |
4.3.1 探索适宜西藏扶贫开发的新路子 |
4.3.2 明确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目标 |
4.3.3 夯实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
4.3.4 扶贫开发政策落地与基本成效总结 |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 |
5.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发展的战略抉择 |
5.1.1 规划新时代富民兴藏路线 |
5.1.2 加快推进西藏高质量发展 |
5.2 构建西藏精准扶贫的实施机制 |
5.2.1 西藏精准扶贫的瞄准机制 |
5.2.2 西藏精准扶贫的政策机制 |
5.2.3 西藏精准扶贫的责任机制 |
5.2.4 西藏精准扶贫的投入机制 |
5.2.5 西藏精准扶贫的退出机制 |
5.2.6 西藏精准扶贫的监督考核机制 |
5.3 明确西藏精准扶贫的施策路径 |
5.3.1 特色产业开发:撬动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杠杆 |
5.3.2 易地扶贫搬迁:打破恶劣生存环境的束缚 |
5.3.3 生态保护扶贫:破解“富饶的贫困”陷阱 |
5.3.4 大力发展教育:阻断西藏贫困的代际传递 |
5.3.5 社会保障兜底:兜住西藏脱贫攻坚的底线 |
5.4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阶段工作成效 |
5.4.1 第六次座谈会推动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 |
5.4.2 “三不愁三有三保障”脱贫目标基本实现 |
5.4.3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创新与发展 |
第6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 |
6.1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历史经验 |
6.1.1 始终坚持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 |
6.1.2 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 |
6.1.3 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持续革新 |
6.1.4 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 |
6.2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对西藏未来减贫与发展的启示 |
6.2.1 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 |
6.2.2 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 |
6.2.3 在脱贫攻坚基础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6.2.4 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2)世行贷款林业项目在我国的发展趋势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概况及变化趋势 |
2 建设成就与经验总结 |
2.1 项目建设主要成就 |
2.1.1 弥补了项目区资金不足 |
2.1.2 引领了项目区创新示范 |
2.1.3 促进了项目区农民脱贫 |
2.1.4 增加了项目区木材储备 |
2.1.5 推动了项目区持续发展 |
2.2 项目建设经验总结 |
2.2.1 坚持项目资金来源多元化,建设内容多样化 |
2.2.2 坚持科学管理,善于发掘项目的附加价值 |
2.2.3 统筹好内外资调配,充分利用好两方面的资源 |
2.2.4 建立科学的评估监测体系,注意防范项目的自然、社会和经济风险 |
2.2.5 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强化科技推广和技术培训 |
2.2.6 社区广泛参与,强调和谐发展 |
3 林业利用国际贷款面临新机遇 |
3.1 合作角色发生变化,贷款项目从资金合作向全方位合作转变 |
3.2 合作对象发生变化,贷款项目合作对象从传统的二元化向多元化方向转变 |
3.3 合作目标发生变化,林业贷款项目从解决我国国内发展问题向应对全球共同挑战转变 |
4 需要把握的关键问题 |
4.1 实现“四个转变” |
4.2 把握好四个重点环节 |
5 进一步优化林草项目管理的思考 |
5.1 进一步支持中央打捆实施林草生态建设项目 |
5.2 加强林草国际金融组织贷赠款项目顶层设计 |
5.3 加大对林草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中央统借统还支持力度 |
(3)林业扶贫绩效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贫困成因和扶贫机制研究 |
1.2.2 扶贫绩效评估研究 |
1.2.3 林业扶贫相关研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础理论概述 |
2.1 扶贫的内涵 |
2.2 扶贫绩效评估理论基础 |
2.2.1 扶贫相关理论 |
2.2.2 绩效评估相关理论 |
2.3 小结 |
第三章 林业扶贫现状分析 |
3.1 我国林业扶贫的基本情况 |
3.1.1 林业扶贫政策梳理 |
3.1.2 林业扶贫成效简述 |
3.2 林业扶贫的主要措施 |
3.2.1 兼顾生态建设与扶贫,实现生态补偿脱贫 |
3.2.2 统筹政府与市场,实现产业带动脱贫 |
3.2.3 整合资产与资金,实施林业资产收益扶贫 |
3.3 现阶段林业扶贫面临的主要问题 |
3.3.1 生态环境承载力低下,扶贫成本高 |
3.3.2 林业产业发展规模小、链条短,产业结构不合理 |
3.3.3 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不足,对林业扶贫政策认知程度偏低 |
3.4 小结 |
第四章 林业扶贫绩效评估体系构建 |
4.1 林业扶贫绩效评估的总体目标 |
4.2 林业扶贫绩效评估的思路和流程 |
4.2.1 林业扶贫绩效评估思路 |
4.2.2 林业扶贫绩效评估流程 |
4.3 林业扶贫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 |
4.3.1 林业扶贫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4.3.2 林业扶贫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
4.4 林业扶贫绩效评估的方法 |
4.5 小结 |
第五章 林业扶贫绩效评估实证分析 |
5.1 林业扶贫定点县贫困特征 |
5.2 林业定点扶贫绩效评估分析 |
5.2.1 数据来源及评估方法 |
5.2.2 贫困县层面林业定点扶贫绩效评估分析 |
5.2.3 贫困人口层面林业定点扶贫绩效评估分析 |
5.3 林业定点扶贫绩效评估结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巩固和发展林业特色产业,带动贫困农户增收 |
6.2.2 加强林业培训与政策宣传,促进贫困群众发展 |
6.2.3 完善林业扶贫政策,提高林业扶贫绩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4)世界银行林业生态扶贫的主要经验和政策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世界银行开展林业生态扶贫的主要做法 |
1.1实施以林业建设为主的整区扶贫战略 |
1.2 健全林业生态价值链, 扩大生态就业和增收渠道 |
1.3 加强林业能力建设, 做好造血扶贫 |
1.4 加强林业组织化建设, 引领带动市场机制扶贫 |
1.5 严格落实林业考核指标, 扎实提高扶贫效益 |
1.6 发动贫困户通过建设林业脱贫致富的积极性 |
2世界银行林业生态扶贫的主要经验 |
3对我国的启示 |
(5)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合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研究发展趋势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框架结构和创新之处 |
1.4.1 框架结构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合作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恩格斯的反贫困理论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反贫困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
2.1.2 马克思恩格斯反贫困理论的主要内容 |
2.1.3 马克思恩格斯反贫困理论的当代价值 |
2.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反贫困理论 |
2.2.1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反贫困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
2.2.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反贫困理论的主要内容 |
2.2.3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反贫困理论的指导意义 |
2.3 国际组织的反贫困理论 |
2.3.1 国际组织反贫困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
2.3.2 国际组织反贫困理论的主要内容 |
2.3.3 国际组织反贫困理论的参考价值 |
第3章 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合作的必然性 |
3.1 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合作的必要性 |
3.1.1 中国农村贫困人口贫困状况 |
3.1.2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贫困状况 |
3.2 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合作的可行性 |
3.2.1 国际社会先进的反贫困理念 |
3.2.2 国际社会丰富的反贫困经验 |
3.2.3 国际社会科学的反贫困方法 |
第4章 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合作的内容 |
4.1 中国政府同国际社会合作实施综合性扶贫开发项目 |
4.1.1 世界银行综合性扶贫开发项目 |
4.1.2 亚洲开发银行综合性扶贫开发项目 |
4.1.3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综合性扶贫开发项目 |
4.2 中国政府同国际社会合作实施技术援助扶贫开发项目 |
4.2.1 世界银行技术援助扶贫开发项目 |
4.2.2 亚洲开发银行技术援助扶贫开发项目 |
4.2.3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技术援助扶贫开发项目 |
4.3 中国政府同国际社会合作对扶贫开发中的重大问题开展研究 |
4.3.1 世界银行研究项目 |
4.3.2 亚洲开发银行研究项目 |
4.3.3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研究项目 |
4.4 中国政府同国际社会合作加强扶贫开发机构能力建设 |
4.4.1 世界银行机构能力建设项目 |
4.4.2 亚洲开发银行机构能力建设项目 |
4.4.3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机构能力建设项目 |
4.5 中国政府同国际社会共建减贫交流合作平台 |
4.5.1 同世界银行共建减贫交流合作平台 |
4.5.2 同亚洲开发银行共建减贫交流合作平台 |
4.5.3 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建减贫交流合作平台 |
4.6 中国政府同国际社会合作举办减贫援外培训班 |
4.7 中国政府及民间组织对发展中国家开展减贫项目援助 |
4.7.1 医疗卫生项目援助 |
4.7.2 科技扶贫项目援助 |
4.7.3 建立减贫示范基地 |
第5章 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合作的影响 |
5.1 对中国扶贫开发效果的影响 |
5.1.1 改善了农村贫困人口的状况 |
5.1.2 推动了农村贫困地区的发展 |
5.2 对中国扶贫开发政策的影响 |
5.2.1 推动了开发式扶贫政策的实施 |
5.2.2 促进了综合扶贫政策的完善 |
5.3 对中国扶贫开发制度的影响 |
5.3.1 促进了扶贫开发项目管理制度的完善 |
5.3.2 推动了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相衔接制度的建立 |
5.4 对中国扶贫开发模式的影响 |
5.4.1 以社区为单位的多部门资源整合模式 |
5.4.2 以村级规划为平台农户广泛参与模式 |
5.4.3 以一次规划为基础分年实施操作模式 |
5.5 对中国扶贫开发机制的影响 |
5.5.1 促进了目标瞄准机制的完善 |
5.5.2 推动了贫困监测机制的建立 |
第6章 深化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合作的对策 |
6.1 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深化合作的机遇 |
6.1.1 中国同国际反贫困组织拥有共同的反贫困目标 |
6.1.2 中国同国际反贫困组织拥有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 |
6.2 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深化合作的挑战 |
6.2.1 国际社会对中国反贫困的软贷款和技术援助减少 |
6.2.2 贫困地区缺乏按要求对外资进行足额配套的能力 |
6.2.3 贫困地区在利用外资扶贫的过程中面临多重矛盾 |
6.2.4 政府的服务能力限制了外资扶贫项目效益的实现 |
6.3 创新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深化合作的路径 |
6.3.1 制定争取国际社会援助扶贫开发的长远规划 |
6.3.2 推动争取国际社会援助扶贫开发的制度创新 |
6.3.3 探索扶贫开发中外资及外资与内资混合使用新模式 |
6.3.4 更加重视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建设 |
6.3.5 提高政府向贫困农户提供参与市场竞争所需的服务能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邯郸市世行贷款林业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方法 |
1.2.2 技术路线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内容与结构 |
第二章 项目管理相关理论简介 |
2.1 项目管理概述 |
2.1.1 项目 |
2.1.2 项目管理 |
2.1.3 项目管理模式 |
2.1.4 常见项目管理模式 |
2.2 林业项目管理简述 |
2.2.1 概念 |
2.2.2 特征 |
2.2.3 林业项目管理模式 |
2.2.4 项目管理模式比较 |
第三章 邯郸市世行林业项目实践现状 |
3.1 邯郸市林业现状 |
3.2 林业项目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
3.3 世行项目建设概况 |
3.4 世行项目建设成效 |
第四章 邯郸市世行林业项目管理模式构建 |
4.1 任务目标和亟需解决的问题 |
4.2 世行林业项目管理模式流程 |
4.3 世行项目管理模式的构建 |
4.3.1 组织形式 |
4.3.2 运行程序 |
4.3.3 管理机制 |
4.3.4 管理制度设计 |
4.4 世行林业项目管理模式分析 |
第五章 邯郸市世行贷款林业项目管理模式实施 |
5.1 世行林业项目管理模式的运行 |
5.1.1 人员管理 |
5.1.2 计划管理 |
5.1.3 财务管理 |
5.1.4 物资管理 |
5.1.5 质量管理 |
5.1.6 技术管理 |
5.1.7 监测评价 |
5.1.8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
5.2 世行项目管理模式创新实践 |
5.2.1 参与式营林 |
5.2.2 合同制造林 |
5.2.3 开放式管理 |
5.2.4 报账式财务管理 |
5.2.5 注重综合效益 |
5.2.6 强化科技支撑 |
5.3 邯郸市世行林业项目启示 |
5.3.1 科技含量高 |
5.3.2 可行性强 |
5.3.3 管理科学规范 |
5.3.4 采购监管严格 |
5.3.5 注重技术创新和技术培训 |
5.4 有待改进之处 |
5.4.1 项目审批时间过长 |
5.4.2 国内配套资金不足 |
5.4.3 人员素质不高 |
5.4.4 业务培训不到位 |
5.5 几点建议 |
5.5.1 加强市场调研和科学论证,降低风险 |
5.5.2 落实配套资金,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
5.5.3 增强安全意识,规范贷款财务管理 |
5.5.4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
5.5.5 强化队伍建设,提高机构管理水平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林业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三十年(论文提纲范文)
1 林业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工作成就 |
1.1 世界银行贷款项目 |
1.1.1 林业发展项目 |
1.1.2 大兴安岭森林火灾恢复项目 |
1.1.3 国家造林项目 |
1.1.4 森林资源发展和保护项目 |
1.1.5 贫困地区林业发展项目 |
1.1.6 林业持续发展项目 |
1.1.7 广西林业综合发展和保护项目 |
1.1.8 山东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项目 |
1.1.9 林业综合发展项目 |
1.2 全球环境基金赠款项目 |
1.2.1 自然保护区管理项目 |
1.2.2 林业持续发展项目——保护地区管理部分 |
1.2.3 西北三省区林业生态发展项目 |
1.2.4 广西林业综合发展和保护项目 |
1.2.5 中国森林可持续管理增强应对气候变化适应力项目 |
1.3 欧盟赠款项目 |
1.4 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 |
1.4.1 江西省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项目 |
1.4.2 西北三省区林业生态发展项目 |
1.5 欧洲投资银行贷款项目 |
1.5.1 江西生物质能源林示范项目 |
1.5.2 内蒙古碳汇造林项目 |
1.5.3 辽宁省西北地区生态造林示范项目 |
1.5.4 浙江省木本油料发展项目 |
1.5.5 湖南油茶发展项目 |
1.5.6 重庆市林业发展项目 |
1.5.7 林业框架项目 |
1.5.8 筹备中项目 2 林业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工作效果 |
2.1 弥补了项目区资金不足 |
2.2 提高管理水平, 提升林业形象 |
2.3 引领了项目区创新示范 |
2.4 促进了项目区农民脱贫 |
2.5 加快林业生态体系建设 |
2.6 增加了项目区木材储备 |
2.7 推进林业产业快速发展 |
2.8 推动了项目区持续发展 3 积极开拓林业利用国外贷款工作新局面 |
3.1 把握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工作新形势 |
3.2 抓住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工作新时机 |
3.3 挖掘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工作新起点 4 扎扎实实做好新时期林业国际贷款工作 |
4.1 工作方式转变 |
4.2 落实工作环节 |
(8)浙江省世行贷款造林项目经济与社会生态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 |
1.2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1.3 研究的特色 |
2 世行贷款造林项目相关研究综述 |
2.1 农业项目评估研究现状 |
2.1.1 农业项目财务评估 |
2.1.2 农业项目风险评估 |
2.1.3 农业项目效益评估 |
2.2 林业项目评估研究现状 |
2.2.1 林业项目风险和财务评估 |
2.2.2 林业项目绩效评估 |
2.3 世行贷款造林项目的相关研究 |
2.3.1 世行贷款造林项目概况及政策研究 |
2.3.2 世行贷款造林项目管理机制的研究 |
2.3.3 世行贷款造林项目效益的研究 |
2.4 综合评述 |
3 浙江省世行贷款造林项目概况 |
3.1 项目县(市)概况 |
3.1.1 自然条件 |
3.1.2 社会经济状况 |
3.1.3 项目县(市)森林资源状况 |
3.2 世行贷款造林项目总体状况 |
3.3 项目进展及采取的主要措施 |
3.3.1 项目进展情况 |
3.3.2 采取的主要措施 |
4 浙江省世行贷款造林项目的经济影响分析 |
4.1 样本村世行造林情况 |
4.2 样本农户基本特征 |
4.3 世行贷款造林项目对农户收入影响的描述性分析 |
4.3.1 世行贷款造林项目对农户收入水平的影响 |
4.3.2 世行贷款造林项目对农户收入结构的影响 |
4.4 世行贷款造林项目对农户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
4.4.1 模型设定和研究方法 |
4.4.2 变量选择与解释 |
4.4.3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
4.5 小结 |
5 浙江省世行贷款造林项目的社会生态影响分析 |
5.1 模型选择与问卷设计 |
5.1.1 社会生态影响识别方法 |
5.1.2 社会生态影响分析方法 |
5.1.3 调查问卷的设计 |
5.2 因子分析过程 |
5.2.1 项目分析 |
5.2.2 因子分析的适度性检验 |
5.2.3 问卷信度分析 |
5.2.4 提取公因子 |
5.3 因子分析模型及评分 |
5.4 小结 |
6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9)安徽省世行贷款人工林生态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人工林建设现状 |
1.1.2 我国人工林建设存在的问题 |
1.1.3 我国人工林未来发展趋势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进展 |
1.3.1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发展历程 |
1.3.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与方法 |
1.4 社会影响评价研究进展 |
1.4.1 社会影响评价发展历程 |
1.4.2 社会影响评价技术与方法 |
1.5 层次分析理论与模糊数学理论在林业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
1.5.1 层次分析理论在林业中的应用 |
1.5.2 模糊数学理论在林业中的应用 |
1.6 小结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1 主要研究内容 |
2.2 主要研究方法 |
2.2.1 评价指标选取 |
2.2.2 评价方法 |
2.2.3 层次分析理论和方法 |
2.2.4 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和方法 |
2.3 研究区概况 |
2.4 研究技术路线 |
2.5 小结 |
第三章 林业综合发展项目技术支持体系分析 |
3.1 林业世行贷款项目发展历史 |
3.2 林业世行贷款项目实施取得的成效 |
3.3 林业世行贷款综合发展项目需求分析 |
3.3.1 项目背景分析 |
3.3.2 项目目标分析 |
3.3.3 与以往林业世行贷款项目的比较分析 |
3.4 项目营造林技术支持体系分析 |
3.4.1 技术模型设计背景 |
3.4.2 项目营造林技术模型的类型和特点 |
3.4.3 造林技术措施设计 |
3.5 项目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政策分析 |
3.5.1 已竣工世行贷款林业项目生态环境保护经验分析 |
3.5.2 林业综合发展项目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
3.6 项目促进社会参与政策分析 |
3.6.1 项目区选择与磋商程序 |
3.6.2 项目用地选择与磋商程序 |
3.6.3 项目参与人选择 |
3.6.4 项目主要组织形式 |
3.7 小结 |
第四章 生态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价:本底调查结果及人工林实施的影响 |
4.1 生态环境本底调查结果与人工林实施影响评价 |
4.1.1 项目区自然环境 |
4.1.2 项目区生态环境本底调查结果 |
4.1.3 人工林实施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
4.2 社会本底调查结果和项目实施影响评估 |
4.2.1 项目区社会本底调查 |
4.2.2 人工林实施社会影响评价 |
4.2.3 项目实施的社会影响风险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人工林生态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价指数分析 |
5.1 建立评价指标的层次结构和构建判断矩阵 |
5.1.1 评价指标的选择 |
5.1.2 建立评价指标的层次结构 |
5.1.3 构建各指标之间的判断矩阵 |
5.2 AHP 层次分析法计算结果 |
5.2.1 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 |
5.2.2 层次分析评价结果 |
5.3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人工林生态环境和社会影响指标隶属度分析与综合评价 |
6.1 分层次求解各指标隶属度 |
6.1.1 确定评价指标考核标准 |
6.1.2 子准则层各指标隶属度计算 |
6.1.3 准则层各指标隶属度计算 |
6.1.4 目标层隶属度 |
6.2 综合评价 |
6.2.1 子准则层综合评价 |
6.2.2 准则层综合评价 |
6.2.3 目标层综合评价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讨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7.1.1 研究结论 |
7.1.2 研究创新点 |
7.2 讨论 |
7.3 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学术研究 |
致谢 |
(10)孟津县世行贷款贫困地区林业发展项目实践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项目概况 |
1.1 项目背景 |
1.2 项目准备 |
1.3 项目的目标和内容组成 |
1.4 项目实施情况 |
1.5 项目带动作用 |
2 项目的执行 |
2.1 营林任务完成情况 |
2.2 种植材料生产和使用情况 |
2.3 科技推广执行情况 |
2.4 培训和技术援助执行情况 |
2.5 物资采购执行情况 |
2.6 投资完成情况 |
3 项目实施成效 |
3.1 技术进步 |
3.2 经济效益 |
3.3 社会效益 |
3.4 生态效益及人工林健康状况 |
4 项目实施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
5 项目后续运营计划 |
5.1 目标与任务 |
5.2 实现目标和完成任务所面临的问题 |
5.3 需要采取的措施 |
四、试论世行贷款贫困地区林业发展项目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D]. 暴占杰.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世行贷款林业项目在我国的发展趋势与思考[J]. 周瑞. 林业科技通讯, 2020(10)
- [3]林业扶贫绩效评估研究[D]. 仇晓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03)
- [4]世界银行林业生态扶贫的主要经验和政策启示[J]. 吴琼. 林业经济, 2017(05)
- [5]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合作问题研究[D]. 何玲. 吉林大学, 2015(05)
- [6]邯郸市世行贷款林业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研究[D]. 杜萌. 河北工业大学, 2015(09)
- [7]林业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三十年[J]. 宋磊. 林业经济, 2014(08)
- [8]浙江省世行贷款造林项目经济与社会生态影响分析[D]. 王葵. 浙江农林大学, 2014(03)
- [9]安徽省世行贷款人工林生态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价研究[D]. 张明.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4(11)
- [10]孟津县世行贷款贫困地区林业发展项目实践与探索[J]. 王海波,赵保峰. 现代农业科技, 2014(02)
标签:林业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中国贫困标准论文; 贫困问题论文; 精准扶贫实施方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