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渗机理论文_李梅,田晓东,王甜甜,李保忠

导读:本文包含了共渗机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离子,辉光,空位,稀土,机理,硬度,碳化物。

共渗机理论文文献综述

李梅,田晓东,王甜甜,李保忠[1](2016)在《纯钼Cr-Si共渗层的组织及形成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工业纯Mo表面进行包埋Cr-Si共渗抗氧化涂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分析涂层的组成和结构,结合热力学分析结果,研究Cr-Si共渗涂层的组织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包埋Cr-Si可在Mo表面形成Cr的硅化物改性涂层,Cr固溶于Mo Si_2或Mo_5Si_3相中,或者在涂层中形成以Cr_5Si_3化合物相;对高温下渗剂反应的热力学分析可知,包埋Cr-Si共渗过程中,含Cr,Si的气相生成物平衡分压比越大,渗入涂层中的Cr含量越高;但随着涂层中Cr含量增加,涂层生长速度降低。(本文来源于《金属热处理》期刊2016年07期)

袁兴栋[2](2016)在《碳钢表面预处理对硼铬稀土低温共渗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渗硼技术尤其是固体渗硼技术,因其硼化物层具有优越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成为工件表面强化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高温渗硼后工件表面变形较大,渗硼层脆性较高,易剥落等问题大大限制了该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固体低温多元渗硼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同时,提供了渗硼技术新的研究方向,但存在低温共渗层较浅的难题。实验表明,在工件表面进行预处理可以提高低温共渗层深度,研究表面预处理对低温共渗层生长的影响,对固体低温多元渗硼的工业化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低中碳钢为实验材料,采用快速多重旋转碾压技术和高频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工艺在其表面进行预处理,采用硼铁型共渗剂进行表面预处理后硼-铬-稀土低温共渗实验,研究表面预处理作用的机理,共渗工艺为600℃×6h和650>x6h。利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热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T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电子显微硬度计(EMHT)、声发射仪(AE)等测试仪器对表面预处理试样表层微观结构、低温共渗层组织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以45钢为基体,在渗硼温度为650℃、时间为6h工艺下,利用均匀设计法优化的最佳低温共渗剂主要组分为氯化镧为4%、氟硼酸钾为5%和高碳铬铁为5%,其它组分按照原比例进行缩放;并以此低温共渗剂进行共渗实验表明,可以得到连续、均匀、致密、较深的低温共渗层组织。以晶粒尺寸变小为主线,以位错运动和裂纹扩展所需应力为辅线建立理论模型,表征表面预处理试样表层微观结构的形成;通过表征,发现表面纳米化处理试样表层存在约为60μm的塑性变形层,存在大量的位错、少量的孪晶以及非晶区;晶粒细化到纳米量级,对20钢来说,不同时间表面纳米化处理试样表层晶粒尺寸约为90nm-100nm、72nm-80nm和24nm-30nm;对45钢来说,分别为113nm-120nm、94nm-100nm和31nm-40nm。表面纳米化处理后低温共渗实验表明,表面纳米化处理明显改善了低温共渗效果,低温共渗层呈柱状生长,方向与试样表面垂直,硼齿致密、直长、连续、均匀,存在较少的封闭孔洞,与基体的结合牢固;与未表面纳米化处理相比,低温共渗层深度明显增加,对20钢来说,600℃共渗时,不同时间表面纳米化处理试样低温共渗层平均深度分别提高到1.9倍、3.3倍和4.9倍;650℃共渗时,分别提高到1.4倍、1.8倍和2.8倍;对45钢来说,600℃共渗时,分别提高到1.4倍、1.7倍和2.5倍;650℃共渗时,分别提高到1.4倍、1.6倍和2.6倍。表面淬火处理后低温共渗实验表明,表面淬火处理能够改善低温共渗效果,但逊色于表面纳米化处理;实验结果表明,低温共渗层无明显的柱状晶特征,与基体之间存在缝隙,表层存在少量孔洞;但连续性、均匀性和致密性较好,未出现脱落现象;低温共渗层深度也得到增加,对20钢来说,600℃共渗时,不同时间表面淬火处理后试样共渗层平均深度分别提高到1.4倍、1.6倍和2.9倍;650℃共渗时,分别提高到1.3倍、1.6倍和1.9倍;对45钢来说,600℃共渗时,分别提高到1.3倍、1.7倍和2.0倍:650℃共渗时,分别提高到1.2倍、1.3倍和1.5倍。稀土元素参与整个低温共渗过程,起到了催渗作用,铬元素改善低温共渗层结构的空间键络,降低其脆性;TFESEM及能谱分析表明,表面纳米化处理试样表层中存在的纳米晶粒,参与了低温共渗过程;Cr元素主要分布在低温共渗层中,分布不均匀;La元素主要分布在柱状晶顶端、晶界处以及孔洞处(表面淬火处理时,分布在低温共渗层和孔洞处),在孔洞处富集的较多;利用XRD分析表明,60min表面纳米化处理(14s表面淬火处理)后45钢650℃低温共渗层的相组成主要为Fe2B相;采用两种办法测试的低温共渗层脆性实验表明,表面预处理后低温共渗层的脆性降低,声发射信号峰值几乎不存在,En与P基本呈线性关系,经计算K值,低温共渗层脆性较单元渗硼层分别降低了40%和37%;利用显微硬度计测量发现,共渗后试样显微硬度沿着垂直于表面方向由表及里先提高后降低,最外层较高,次外层最高,且硬度梯度较小。表面预处理作用机理主要表现在对活性原子的吸附和扩散过程中;快速多重旋转碾压技术进行表面预处理后,因表面剧烈塑性变形导致变形层的晶粒拉长、严重变形、明显细化,存在大量晶界(细晶的结果)、位错和高应力区,为后续硼-铬-稀土低温共渗过程中硼原子扩散提供了更多的扩散通道和辅助能量,起到了辅助催渗的明显效果;高频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工艺表面预处理后,表面淬硬层组织较基体(珠光体+铁素体)组织明显细化,硬度大幅度提高,而且淬硬层的内应力明显升高,这些也为后续硼-铬-稀土低温共渗过程中硼原子扩散提供了更多的扩散通道和辅助能量,起到了较明显的辅助催渗效果。对表面预处理前后硼原子扩散系数和扩散激活能进行计算表明,表面预处理后低温共渗时硼原子扩散系数常数明显提高,600℃共渗时,分别为3.9×10-13m2/s、11.5×10-13m2/s、27.9×10-13m2/s; 650℃共渗时,分别为7.3×10-13m2/s、12.9×10-13m2/s、33.1×10-13m2/s;表面预处理后低温共渗时硼原子的平均扩散激活能明显降低,600℃共渗时,分别降低了8986.12Jmol-1、17268.29Jmol-1、 22942.20Jmol-1;650℃共渗时,分别降低了4994.47Jmol-1、8756.52Jmol-1、 15632.64Jmol-1;假定浓度分布共渗层生长模型分析可知,可以用模型解释Fe2B相和α-Fe相界面处硼原子的吸附浓度变化,探讨表面预处理对低温共渗的作用机理。(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6-05-20)

陈嘉林[3](2016)在《基于钽钨合金两段氮碳共渗强化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纯钽中添加钨形成置换固溶体的钽钨合金,具有熔点高、加工成形性能好、耐腐蚀以及力学性能优异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军事武器、航空航天以及高温等多个领域。钽钨合金的表面处理技术是其在高温领域下应用的关键问题,通过对工件进行表面处理提高其抗氧化能力可以满足部分高温环境的使用要求,若在高温环境下伴随固体颗粒的高速冲刷,则需要工件表面有高硬度。针对上述工件,本文以钽钨合金试样作为对象展开研究,通过等温离子渗氮、等温离子氮碳共渗以及两段离子氮碳共渗叁种工艺对其进行处理,通过比较不同工艺下试样的渗层硬度和渗层厚度,结合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分析不同工艺的强化机理;同时探讨了不同的工艺参数对渗层硬度与渗层厚度的影响。由正交试验分析可知,钽钨合金试样经过等温离子氮碳共渗后,氮碳共渗温度对渗层硬度的影响最显着,保温时间次之,而无水乙醇与氨气的流量比对渗层硬度的影响不显着;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获得渗层硬度与氮碳共渗温度、保温时间以及流量比之间得函数关系式,并在选定的工艺参数范围内获得理论最优的工艺参数为:氮碳共渗温度1273K,保温时间约4h,无水乙醇与氨气流量比为1:7.5。通过控制变量法,分析两段氮碳共渗的第一段共渗温度对渗层硬度、厚度以及物相的影响。发现钽在973K温度以下由于容易与氧反应形成致密氧化膜,导致第一段氮碳共渗在低于此温度下进行不能获得很高的氮与碳浓度,从而限制了氮原子扩散期的扩散速度;在973K或以上进行氮碳共渗时,共渗介质中的氢能抑制氧化膜的形成,表层能获得较高的氮与碳浓度,使氮原子在扩散期能快速渗入,形成硬度较高、厚度较大的渗层。渗氮介质中加入含碳气体后,碳原子在间隙扩散过程中引起钽晶格的畸变,形成较大的原子间隙,半径相对较小的氮原子在扩散过程中的激活能减小,从而有利于扩散,因此形成较大的渗层厚度,但由于抑制了氮化物的形成,使表层的硬度有所下降;与等温离子氮碳共渗相比,两段离子氮碳共渗不仅在碳的作用下可以获得较大的氮碳共渗层厚度,在此基础上采用两段离子氮碳共渗处理后,其扩散层厚度进一步增大,同时渗层硬度也有所提高。(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6-04-01)

韦文竹,高原,张维,王成磊,陆小会[4](2015)在《钨、钼、镝等离子共渗时镝的扩散行为及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辉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碳钢表面制备了钨钼合金渗层和钨钼镝合金渗层,利用菲克第二定律计算了钨原子和钼原子的扩散激活能,分析了稀土镝可能存在的两种扩散模型。结果表明:在离子轰击和非平衡条件下,基体表面的空位浓度升高,合金元素的扩散激活能下降,使稀土镝的原子扩散速率增加,且对钨、钼原子的扩散产生促进作用;在扩散初期,稀土镝的扩散模型为"空位交换扩散"模型,在扩散进行到一定程度时为"稀土-空位复合体"模型。(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材料》期刊2015年05期)

张华东[5](2015)在《高频淬火与离子多元共渗复合强化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零部件的使用性能和寿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提高零件的某种性能,不断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求,越来越受到各国研究者的重视。零件的性能和寿命与零件表面的耐磨性、耐疲劳性和耐腐蚀性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人们开始逐渐重视表面强化技术,表面强化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表面工程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高新技术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开发和应用更多的表面工程技术可以推进制造业和再制造业的发展,节约能源和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它也是循环经济的重要技术支撑,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有效举措。感应加热作为清洁干净节能的表面热处理技术,可以显着提高材料的表面性能。工件在高频淬火后表面晶粒变得细小,这大大提高了工件的表面硬度,表面的残余压应力也会延长其使用寿命。离子渗氮技术已经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发展,目前发展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提高渗氮速度和共渗层的性能。将感应加热与离子渗氮两种技术相结合,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越性。以高频淬火作为离子渗氮的前处理工艺,可以在表面发生晶粒细化。晶界的出现会使表面的体积分数增大,提高表面的化学反应活性。同时淬硬层内会形成大量的位错、孪晶和空位等微观缺陷,这些因素都可以加快扩散的动力学过程,提高渗氮的效率。本文通过高频淬火、离子多元共渗、高频淬火/离子多元共渗复合处理工艺,研究不同的工艺参数对38CrMoAl和40Cr钢的性能影响。利用显微硬度计、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摩擦磨损试验机分析实验结果。实验研究表明,把高频淬火的加热功率控制在35KW,加热时间为6s时,感应淬火效果最佳;经复合处理的试样表面硬度要明显高于单一处理工艺;在已经设定的高频淬火工艺参数下,38CrMoAl和40Cr钢在温度525℃、时间为6小时进行离子多元共渗的试样表面硬度和共渗层的硬度梯度都是最佳的;高频淬火可以加速离子多元共渗过程;经过复合处理的试样具有较高的耐磨性。(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期刊2015-04-20)

王菲菲[6](2015)在《合金钢刀具激光硬化和离子多元共渗复合强化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H13钢作为低合金钢,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其硬度、耐磨性较高,可以用来制作成刀具切削一般硬度的金属材料,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为了进一步改善H13钢刀具的切削性能,可对其表面进行改性处理,以延长其使用寿命。有关刀具的表面处理目前有很多,激光硬化处理、离子共渗处理都有应用到刀具的表面强化处理中,实验表明这两种工艺都可提高刀具材料表面的硬度、耐磨性。但关于将两种工艺技术复合处理刀具材料的研究目前未见报道过。本文通过研究激光相变硬化作为前处理与离子多元共渗复合强化工艺,以为该技术的发展提供一些工艺参数及经验。本文通过激光相变硬化、离子多元共渗、激光硬化+离子多元共渗复合处理H13钢刀具材料,利用显微镜硬度计、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X衍射仪和摩擦磨损试验机来研究复合表面改性层的微观组织、成分和性能随工艺参数的变化规律,并分别与单纯激光硬化和共渗工艺相比较。实验研究表明:(1)当光斑直径设定在0.5mm,激光功率设定在150W,扫描速度为200mm/min时,激光相变硬化表面效果最好。(2)激光硬化+离子多元共渗复合强化工艺处理的试样表面硬度明显高于单一工艺处理。(3)在得到相同渗层厚度的情况下,激光相变硬化+离子多元共渗复合处理的试样比仅离子氮化处理的试样处理时间更短。(4)在已设定的的激光处理参数下,H13钢在温度500℃,处理时间6小时进行离子多元共渗其表面硬度和渗层厚度较佳。(5)激光硬化后,表面晶粒变细小,微观组织缺陷密度大大增加,从而导致共渗层渗氮增加,氮化物分布均匀性增加,最终使复合层的硬度、耐磨性明显高于单一渗氮层。(6)经激光相变硬化+离子多元共渗复合处理后,H13钢试样表面共渗后主要有ε、γ′和α-Fe相构成。其中复合处理层Fe2-3N、FeS含量比单一共渗层明显增多,残余奥氏体减少。(7)经激光相变硬化+离子多元共渗复合处理后试样的耐磨性增加。综上所述受晶粒细化和表面氮化合物增多的影响,复合层的硬度、耐磨性都明显高于单一渗氮层和激光硬化层。(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期刊2015-04-20)

孙超[7](2014)在《辉光离子硫碳氮叁元共渗后材料表面耐磨机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与目前应用广泛的辉光离子氮化不同,辉光离子硫碳氮叁元共渗是一种在处理层耐磨性能上具有很大优势的表面化学热处理方法。文章主要讨论这种能提高减磨性的表面耐磨机理。(本文来源于《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庞祖高,黄柏嵩,单朝军,黄银燕,韦曼云[8](2013)在《H13钢RE-N-C-V-Nb多元共渗层形成机理及生长动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手段分析H13钢RE-N-C-V-Nb盐浴共渗层的组织及形成机理,依据Fick定律和Arrhenius公式建立了多元共渗层生长与工艺参数之间定量的动力学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钒铌氮碳化物共渗层的形成是钒铌原子与从基体扩散到渗层的氮碳原子结合的结果,渗层主要含NbN、NbC、VN、V8C7相。在一定温度下,渗层厚度随热处理时间的增长呈抛物线规律变化,钒铌氮碳化物层厚度生长动力学公式为s=6.0×10-4(t.exp(-10159.02)T)~(1/2)。(本文来源于《金属热处理》期刊2013年03期)

王军威,李国禄,王海斗,徐滨士,康嘉杰[9](2012)在《氮碳共渗45钢的滚动接触疲劳失效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盐浴氮碳共渗对45钢进行表面改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光学显微镜(OM)等测试手段对改性层的显微结构和组织性能进行了表征。基于球盘式接触疲劳试验机研究了改性层在不同状态下的接触疲劳性能,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失效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5钢氮碳共渗改性层的疲劳裂纹萌生于表面和次表面,失效形式以剥落和表面磨损为主;疏松的白亮层降低了改性层的抗接触疲劳性能,扩散层上保留的5~8μm致密白亮层能有效提高改性层的抗接触疲劳性能。(本文来源于《材料热处理学报》期刊2012年10期)

高原,袁琳,陈选楠,张维,李冰[10](2012)在《Q195钢表面等离子铬-镍共渗的扩散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脉冲等离子辉光渗金属技术在Q195钢表面铬-镍共渗形成合金层,并对合金层的表面形貌、相结构及铬、镍含量进行分析。利用MATLAB软件拟合合金层铬、镍成分曲线,计算其扩散系数、扩散激活能以及表面空位浓度。结果表明:随着距离表面渗层深度的增加,各元素的扩散激活能增加,元素的扩散速度减慢,合金元素含量减少;相同条件下,等离子渗金属比一般的气体渗金属空位浓度高2~3个数量级。(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12年S2期)

共渗机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渗硼技术尤其是固体渗硼技术,因其硼化物层具有优越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成为工件表面强化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高温渗硼后工件表面变形较大,渗硼层脆性较高,易剥落等问题大大限制了该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固体低温多元渗硼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同时,提供了渗硼技术新的研究方向,但存在低温共渗层较浅的难题。实验表明,在工件表面进行预处理可以提高低温共渗层深度,研究表面预处理对低温共渗层生长的影响,对固体低温多元渗硼的工业化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低中碳钢为实验材料,采用快速多重旋转碾压技术和高频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工艺在其表面进行预处理,采用硼铁型共渗剂进行表面预处理后硼-铬-稀土低温共渗实验,研究表面预处理作用的机理,共渗工艺为600℃×6h和650>x6h。利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热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T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电子显微硬度计(EMHT)、声发射仪(AE)等测试仪器对表面预处理试样表层微观结构、低温共渗层组织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以45钢为基体,在渗硼温度为650℃、时间为6h工艺下,利用均匀设计法优化的最佳低温共渗剂主要组分为氯化镧为4%、氟硼酸钾为5%和高碳铬铁为5%,其它组分按照原比例进行缩放;并以此低温共渗剂进行共渗实验表明,可以得到连续、均匀、致密、较深的低温共渗层组织。以晶粒尺寸变小为主线,以位错运动和裂纹扩展所需应力为辅线建立理论模型,表征表面预处理试样表层微观结构的形成;通过表征,发现表面纳米化处理试样表层存在约为60μm的塑性变形层,存在大量的位错、少量的孪晶以及非晶区;晶粒细化到纳米量级,对20钢来说,不同时间表面纳米化处理试样表层晶粒尺寸约为90nm-100nm、72nm-80nm和24nm-30nm;对45钢来说,分别为113nm-120nm、94nm-100nm和31nm-40nm。表面纳米化处理后低温共渗实验表明,表面纳米化处理明显改善了低温共渗效果,低温共渗层呈柱状生长,方向与试样表面垂直,硼齿致密、直长、连续、均匀,存在较少的封闭孔洞,与基体的结合牢固;与未表面纳米化处理相比,低温共渗层深度明显增加,对20钢来说,600℃共渗时,不同时间表面纳米化处理试样低温共渗层平均深度分别提高到1.9倍、3.3倍和4.9倍;650℃共渗时,分别提高到1.4倍、1.8倍和2.8倍;对45钢来说,600℃共渗时,分别提高到1.4倍、1.7倍和2.5倍;650℃共渗时,分别提高到1.4倍、1.6倍和2.6倍。表面淬火处理后低温共渗实验表明,表面淬火处理能够改善低温共渗效果,但逊色于表面纳米化处理;实验结果表明,低温共渗层无明显的柱状晶特征,与基体之间存在缝隙,表层存在少量孔洞;但连续性、均匀性和致密性较好,未出现脱落现象;低温共渗层深度也得到增加,对20钢来说,600℃共渗时,不同时间表面淬火处理后试样共渗层平均深度分别提高到1.4倍、1.6倍和2.9倍;650℃共渗时,分别提高到1.3倍、1.6倍和1.9倍;对45钢来说,600℃共渗时,分别提高到1.3倍、1.7倍和2.0倍:650℃共渗时,分别提高到1.2倍、1.3倍和1.5倍。稀土元素参与整个低温共渗过程,起到了催渗作用,铬元素改善低温共渗层结构的空间键络,降低其脆性;TFESEM及能谱分析表明,表面纳米化处理试样表层中存在的纳米晶粒,参与了低温共渗过程;Cr元素主要分布在低温共渗层中,分布不均匀;La元素主要分布在柱状晶顶端、晶界处以及孔洞处(表面淬火处理时,分布在低温共渗层和孔洞处),在孔洞处富集的较多;利用XRD分析表明,60min表面纳米化处理(14s表面淬火处理)后45钢650℃低温共渗层的相组成主要为Fe2B相;采用两种办法测试的低温共渗层脆性实验表明,表面预处理后低温共渗层的脆性降低,声发射信号峰值几乎不存在,En与P基本呈线性关系,经计算K值,低温共渗层脆性较单元渗硼层分别降低了40%和37%;利用显微硬度计测量发现,共渗后试样显微硬度沿着垂直于表面方向由表及里先提高后降低,最外层较高,次外层最高,且硬度梯度较小。表面预处理作用机理主要表现在对活性原子的吸附和扩散过程中;快速多重旋转碾压技术进行表面预处理后,因表面剧烈塑性变形导致变形层的晶粒拉长、严重变形、明显细化,存在大量晶界(细晶的结果)、位错和高应力区,为后续硼-铬-稀土低温共渗过程中硼原子扩散提供了更多的扩散通道和辅助能量,起到了辅助催渗的明显效果;高频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工艺表面预处理后,表面淬硬层组织较基体(珠光体+铁素体)组织明显细化,硬度大幅度提高,而且淬硬层的内应力明显升高,这些也为后续硼-铬-稀土低温共渗过程中硼原子扩散提供了更多的扩散通道和辅助能量,起到了较明显的辅助催渗效果。对表面预处理前后硼原子扩散系数和扩散激活能进行计算表明,表面预处理后低温共渗时硼原子扩散系数常数明显提高,600℃共渗时,分别为3.9×10-13m2/s、11.5×10-13m2/s、27.9×10-13m2/s; 650℃共渗时,分别为7.3×10-13m2/s、12.9×10-13m2/s、33.1×10-13m2/s;表面预处理后低温共渗时硼原子的平均扩散激活能明显降低,600℃共渗时,分别降低了8986.12Jmol-1、17268.29Jmol-1、 22942.20Jmol-1;650℃共渗时,分别降低了4994.47Jmol-1、8756.52Jmol-1、 15632.64Jmol-1;假定浓度分布共渗层生长模型分析可知,可以用模型解释Fe2B相和α-Fe相界面处硼原子的吸附浓度变化,探讨表面预处理对低温共渗的作用机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共渗机理论文参考文献

[1].李梅,田晓东,王甜甜,李保忠.纯钼Cr-Si共渗层的组织及形成机理[J].金属热处理.2016

[2].袁兴栋.碳钢表面预处理对硼铬稀土低温共渗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6

[3].陈嘉林.基于钽钨合金两段氮碳共渗强化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6

[4].韦文竹,高原,张维,王成磊,陆小会.钨、钼、镝等离子共渗时镝的扩散行为及机理[J].机械工程材料.2015

[5].张华东.高频淬火与离子多元共渗复合强化机理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

[6].王菲菲.合金钢刀具激光硬化和离子多元共渗复合强化机理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

[7].孙超.辉光离子硫碳氮叁元共渗后材料表面耐磨机理的研究[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4

[8].庞祖高,黄柏嵩,单朝军,黄银燕,韦曼云.H13钢RE-N-C-V-Nb多元共渗层形成机理及生长动力学[J].金属热处理.2013

[9].王军威,李国禄,王海斗,徐滨士,康嘉杰.氮碳共渗45钢的滚动接触疲劳失效机理[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2

[10].高原,袁琳,陈选楠,张维,李冰.Q195钢表面等离子铬-镍共渗的扩散机理分析[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2

论文知识图

铬的作用机理过浸蚀后试样剖面宏观形貌铬镍共渗层的表面形貌基体(a)、渗铝层(b)、铝铬共渗层...不同温度条件下试样的磨损体积和平均...稀土含量对共渗试样显微硬度的影响

标签:;  ;  ;  ;  ;  ;  ;  

共渗机理论文_李梅,田晓东,王甜甜,李保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