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来有害植物敲响生态警钟(论文文献综述)
丁声俊[1](2022)在《“大国粮安”视域下加强生物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研究》文中提出生物安全已成为一个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保障生物安全对于保障国家总体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于保障大国粮食安全更是至关重要。一个多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发生了一系列生物安全事件,给农业粮食产业带来了重大灾难。我国作为一个农业粮食大国,具备多种优势条件,但是保障"大国粮安"仍然面临重大挑战。尤其是农业粮食生态系统在多种干扰压力下严重退化,大量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农业粮食生产面临的生物安全风险尚未得到人们充分重视。为此,必须敲响警钟,采取必要措施,建立并完善生物安全现代治理和保障体系,把农业粮食生态安全系统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强化农业粮食生态安全体系保障,把"大国粮安"建立在牢固的生物安全基础上。
冯丹艳[2](2021)在《我国外来物种入侵防控法律制度研究》文中指出
吴凌梓[3](2021)在《我国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物流多样化的深入发展,加上全球气候恶化等不利因素,世界各地新发和变异病原频繁出现,非洲猪瘟、沙漠蝗和新冠肺炎等疫情非常严重,外来物种入侵、物种资源流失、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受破坏等生物安全事件持续不断,造成了巨大危害;此外,转基因农产品、食品和生物恐怖袭击等潜在生物安全问题,让人类和动植物以及生态环境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安全风险。生物安全已经成为全世界、全人类和动植物面临的重大生存和发展威胁之一,这种非传统安全威胁给我国的总体国家安全造成潜在、深远的危害。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是维护国家生物安全最重要的屏障,完善和健全的我国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是有效防止上述生物因子传入传出国境口岸的支柱与基石。面临国内外复杂形势,根据中国国情,为有效保障我国生物安全和经济安全,从《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协定》(简称《SPS协定》)和《国际卫生条例》等国际规则的视角审视我国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结合对比域外先进国家生物安全法律制度,我国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还存在不足之处。本文通过对有关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系统地梳理分析、深入地调查研究,提出适合中国国情又符合国际规则,更加科学、合理、实用的健全和完善之建议。论文分绪论、四部分主要内容和结论。绪论介绍本文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主要内容四方面,第一,概述生物安全和国境口岸生物安全的内涵,归纳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阐述其重要意义。第二,梳理我国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的现状,包括立法和实践现状,并通过分析一些实际数据、案例,论述了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在保障国境口岸生物安全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第三,介绍域外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包括国际规则、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的法律法规。第四,提出健全和完善我国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的建议。立法建议的构想是从我国国情实际出发,综合考虑保障国境口岸生物安全的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适应性,以《国际卫生条例》《SPS协定》《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国际规则为基础,同时借鉴和汲取域外国家生物安全立法经验。建议的内容包括:一是健全国境口岸生物安全主要法律规定存在的共性问题,包括明确执法和管理机构、增设社会共治规定、增加进口货物和物品实施检疫处理的法律制度等。二是完善国境卫生检疫的立法宗旨、国境口岸分级建设要求、入境申报和跟踪制度、口岸监测和应对能力以及公共卫生事件评估和通报程序、强制措施等方面的规定。三是完善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律的立法目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内容和范围等五方面法律制度。四是完善日常进出境查验监管法律制度,包括完善《海关法》,出台《生物安全法》配套法规与规章,健全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物种资源流失、进出境转基因产品查验监管和防控口岸生物恐怖袭击的法律制度。
蔡振阳[4](2020)在《《海洋生物疾病大爆发》(第1至2章)翻译报告》文中认为此翻译报告,选取《海洋生物疾病爆发与应对措施》的第一章和第二章作为翻译材料。其目的在于引起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原文本重点讲述了由于未知流行病的侵袭,海星、海扇和鲍鱼等海洋生物出现大规模死亡的现象。在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中,根据文本的语言功能将文本分为信息型文本、表情型文本和操作型文本,译者选取何种翻译方法及技巧是由文本类型决定的。原文本属于信息型文本,信息型文本的翻译应该以信息的传递和受众为导向,使用通俗易懂并且准确的语言再现原文的内容。在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的指导下,此翻译报告分析了原文本的特点,然后从词汇和句法两个层面探讨了科技类文本的翻译方法。在案例分析这一章中,通过整理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结合部分具体案例,从词性转换、词义引申、省译法、增译法、语态转换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翻译方法。通过此次翻译实践,可以看出文本类型理论对于译者分析文本功能、确定信息型文本的翻译方法及策略、提高译文的质量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孙蕾[5](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及理论研究进入了蓬勃发展的繁荣期,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列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并提出到2020年,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但是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面临诸多发展问题,一些重大基本问题有待深入解决,这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全面梳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以往成果和研究不足的基础上,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系统研究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和文献研究法,提出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力求在研究视角和观点上有所创新。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在理论层面有利于回应“工业文明”生产方式,有利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理论的发展,有利于探索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在实践层面能够发挥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积极作用,能够促进提高全社会环保意识,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生态文明实践提供有效借鉴。具体而言,论文内容除绪论和结语外,正文分为五章。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的依据、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论文研究的结构及创新点。第一章,生态文明的基本理论。探讨了关于生态文明概念的由来、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的特征、生态文明建设的代表性理论、生态文明相关概念的内涵及联系。通过从不同角度理解生态文明内涵、对生态文明相关概念的内涵及联系的阐述,明确了本研究内容和其他相关理论内容的区别所在。第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思想资源。论文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我国传统文化渊源和西方理论中生态文明思想三个角度,阐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思想渊源,如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列宁生态文明思想和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儒家生态思想、道家生态思想和佛教生态思想等等。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产生的实践背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在实践历史基础上,历经起步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和迎来飞跃的阶段,取得了初步成就,如国土空间开发初具规模,格局错落有序;资源节约工作初显成效,减排能力有所提升;环保顶层设计初具雏形,保护能力有所增强;环保宣传力度有所加大,环保意识有所加强;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公众参与力度增强;社会转型阶段性告捷,环保目标更加明确;生态求美文化逐步深化,制度体系加快形成。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各要素之间的矛盾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与法律体制机制之间的矛盾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与个人价值观、意识的矛盾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与国际政治环境之间的矛盾问题。论文根据取得的初步成就和存在的问题系统阐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建设的必要性。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基本内容。包括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走文明发展道路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基本内容。第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发展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发展应响应“建设美丽中国”,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突出“中国特色”,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蕴含中国政治想象,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发挥导向作用,指导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集百家之所长,推动生态发展战略转型。在结语部分,除了总结论文的大致思路和基本观点外,还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应当进一步深化和研究的几个问题。
陈杨航[6](2017)在《渤海湾扇贝养殖海域浮游植物生态特征及关键种种间关系的生理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在扇贝养殖海域中,浮游植物是非常重要的生物类群。一方面,浮游植物是海洋初级生产者和能量的主要转换者,可作为扇贝及其幼体的饵料,其数量变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扇贝及其幼体的存活和生长;另一方面,浮游植物引发的有害藻华则会给扇贝养殖业带来严重危害,近年来,渤海秦皇岛沿岸扇贝养殖海域频发抑食金球藻褐潮,并常有其它浮游植物共存,这些浮游植物的种间关系及营养特性在解释有害藻华的爆发、消散以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演替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通过扇贝养殖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生态习性、生理特征的基础研究,探索浮游植物的种间关系及其与扇贝养殖之间的关系,对于改善养殖环境,减少有害藻华的发生,促进扇贝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论文于2011年~2013年对渤海秦皇岛沿岸扇贝养殖海域3个采样站位山海关(119° 49’ 1.90″ E,39° 57’1.80″ N),抚宁(119° 26′ 46.20″ E,39°41’ 55.20″ N)以及新开口(119° 25’ 49.00″ E,39° 34’16.00″ N)进行了 8个航次的大面调查,共获得浮游植物水样48个。对该养殖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群落结构以及季节分布进行了研究,同时对浮游植物的时空变化与环境因子以及扇贝养殖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另一方面,对近年来在该养殖海域发生的新型生态系统破坏性藻华——“褐潮”水体中的关键浮游植物种类进行了营养生理研究,包括褐潮藻抑食金球藻与水体中的优势硅藻多形微眼藻之间的相互作用,褐潮水体分离出的多形微眼藻、玛氏骨条藻、假微型海链藻这三种硅藻与抑食金球藻的氮营养特性等,从不同角度对褐潮的发生机制进行了探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渤海秦皇岛沿岸扇贝养殖海域共鉴定到浮游植物134种,其中硅藻33属104种,甲藻14属27种,金藻1属2种,裸藻1属1种。硅藻和甲藻所占物种数的比例分别为77.61%和20.15%,是该养殖海域主要的浮游植物类群。浮游植物优势种存在较明显的季节更替。春季的主要优势种是洛氏菱形藻、具槽直链藻、中肋骨条藻以及透明原多甲藻,夏季的主要优势种是尖刺拟菱形藻和劳氏角毛藻,秋季的主要优势种是优美旭氏藻矮小变型,冬季的主要优势种是具槽直链藻、大洋角管藻以及布氏双尾藻。2.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在0.16×103 cells/L~98.7×103 cells/L之间,平均值为17.15×103 cells/L。浮游植物细胞丰度随季节不同而有差异,四个季节浮游植物的平均细胞丰度呈现秋季>夏季>春季>冬季的趋势。3.结合水文资料和营养盐数据,通过CANOCO软件分析发现,海水温度和营养盐浓度是影响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和生物多样性季节变化的重要环境因子,其中,水动力学条件是水体中营养盐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之一。该养殖海域环境因子中,磷酸盐浓度、硅酸盐浓度、DIN/SiO2比以及温度这四个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4.通过对浮游植物与扇贝养殖之间关系的分析发现,扇贝养殖所造成的摄食压力对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具有重要影响,高放养密度带来的大摄食压力会使浮游植物生物量减少,硅藻在浮游植物群落中所占的比例降低。虽然养殖扇贝和浮游植物所维持的生态平衡使该养殖海域的海水保持较好的质量状况,但是超负荷的扇贝养殖所导致的海水富营养化的加剧将会给该扇贝养殖海域带来潜在的爆发赤潮的巨大风险,其可能造成的后果十分严重。5.抑食金球藻和多形微眼藻都能够通过释放化感物质来对彼此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在相同条件下,抑食金球藻和多形微眼藻在共培养体系中的相互抑制作用(抑制率46%~74%)强于各自的无藻细胞滤液产生的抑制作用(抑制率6%~41%)。在共培养体系中,抑食金球藻和多形微眼藻之间虽然存在化感作用,但是最终二者都没有在相互竞争中胜出,而是保持共同存在。抑食金球藻和多形微眼藻所表现出的相似的化感作用很可能是它们在褐潮爆发期间的浮游植物群落中能够共同占优势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6.多形微眼藻的平台期滤液比其指数期滤液对抑食金球藻生长的化感作用更强,表明多形微眼藻化感作用的强度与其生长阶段有关。与未经过任何加热处理的新鲜滤液相比,经过50℃或90℃加热处理的多形微眼藻滤液对抑食金球藻生长的抑制作用都明显减弱,表明多形微眼藻滤液中的化感物质的某些成分可能具有热敏感性,在加热条件下会失去活性。二氯甲烷、石油醚、乙酸乙酯的萃取物对抑食金球藻生长的平均抑制率分别为90%、86%、67%,表明多形微眼藻滤液中对抑食金球藻起作用的化感物质较易溶于石油醚和二氯甲烷,GC-MS测定结果显示其滤液的石油醚和二氯甲烷萃取物中都含有邻苯二甲酸类物质。7.将多形微眼藻、玛氏骨条藻和假微型海链的氮营养特性与抑食金球藻的氮营养特性进行比较,发现多形微眼藻与抑食金球藻具有相似的氮营养特性,并明显区别于其他两种微型硅藻,即相对于无机氮源(硝氮和氨氮),多形微眼藻和抑食金球藻更偏好有机氮源(尿素),它们在利用环境中的有机氮源方面比玛氏骨条藻和假微型海链藻更有优势。8.多形微眼藻、玛氏骨条藻和假微型海链藻这三种微型硅藻在尿素、硝氮和氨氮培养条件下的Fv/Fm值基本一致,表明不同氮源对这三种微型硅藻的光合作用活性没有明显影响。
李霞[7](2015)在《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研究》文中认为当代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东西方价值观发生激烈的碰撞和激荡,社会的价值观念和公众的价值抉择也随之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历史性嬗变。在此种现实国情下,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也具有了时代特征。大学生作为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文化基础好、整体素质较高的一个群体,肩负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重任,他们的生态文明观如何,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关系到“美丽中国”宏伟目标的实现。基于此,2012年11月至2013年6月对安徽省内18所高校和安徽省外2所高校的1783名大学生、83名教育者、83名家长及2014年9月至12月对安徽省内 18所高校所在地和安徽省外2所高校所在地共12个城市197名社区、媒体和企业人员进行了有关生态文明教育的调查。整个调查包括问卷设计、发放、回收、数据处理、分析等一系列过程,历时近半年,目的是了解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对策。这将有助于大学生提高生态文明素质,有助于社会、学校、家长在进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时有据可依,有助于研究者在研究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时有理论参照,有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与“美丽中国”宏伟目标的实现。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理论。认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不仅具有厚重的理论基础,也具有客观的现实依据,且研究的开展须全面把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特征、功能、价值与目标等问题。从理论上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主要基于西方现实主义的环保观念和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及当代西方“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念;从现实性上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具有认识、激励、调节和导向的功能,其价值在于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生态伦理良知,培养个体超越精神,并以负责有效的方式对待与处理生态问题;其目标在于通过个体生态意识的确立,对规范制度的遵守,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必须认识到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知识、涵盖多维度内容、具有多层次要求的立体性工作,呈现出广泛性、长期性与和谐性等特征。其次,采用社会学研究方法对大学生生态文明现状及高校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现状进行了调研。发现大学生生态文明现状呈现出生态文明知识掌握程度有所提升、生态文明意识有所觉醒、生态实践行为有所自觉等积极方面,以及重认知文明轻行为文明、重小环境文明轻大环境文明、重生态文明享受轻生态文明建设等消极方面,总结出其主要特点。高校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呈现出教育形式多样、环保社团不断发展等积极的一面,但仍存在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尚未完全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尚未全面展开、生态文明教育师资力量有待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环境建设仍需加强等较为薄弱的一面。同时在对相关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性别、学历、政治面貌、专业性质、专业类别、院校层次等,比较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状况,以及通过大学生与教育者对生态文明教育认知的比较,分析了其同一性及其差异性。再次,在掌握现状和相关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原因剖析。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多方位的、多层次的:教育内容较为贫乏、教育方法不够科学、教育合力尚未形成、高校管理者的生态文明素质急需提升、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认识应当深化、教育者的生态文明教育能力亟待提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校方面的原因为高校发展理念的偏失导致多数高校内涵建设不尽人意、传统教育体制弊端导致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生态文明建设起步较晚导致教育经验不足、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严重滞后;社会方面的原因为落后的生态意识不断激化人与自然的矛盾、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而无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不正确的传媒舆论导向为生态污染推波助澜、社会保障不到位而影响生态文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家庭方面的原因为家长自身的生态文明素质欠缺导致无力教育孩子、独生子女的不良习惯引发生态文明教育效果欠佳、家庭环境不和谐导致父母对子女的生态文明教育效率低下;个人方面的原因主要为生活条件优越致使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不强、大学生的从众心理和认识局限等。复次,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实施内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整体性、参与性和道德性的教育原则。同时,根据生态文明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影响与作用来实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即从经济层面的生态消费教育;政治层面的生态安全教育;文化层面的生态意识教育、生态伦理教育、生态法制教育、生态审美教育;社会层面的生态人际关系教育来开展教育内容。最后,从强化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政府导向、实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高校举措、运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社会力量、创设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家庭条件、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自我教育与管理等方面探讨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可行途径。
赵宇翔[8](2012)在《中国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与管理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安全问题已由单一基于生物技术领域扩延至生物武器、生物入侵、疫病、遗传资源等涉及生物体的多个领域,并上升为关系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林业生物安全作为生物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己引起了科研界和管理部门高度关注和重视。本文以总结和分析国内外有关生物安全的定义和管理状况为起点,在界定林业生物安全定义的基础上,将林业生物安全作为一个有机的系统,运用现代风险管理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与评价、风险控制4个方面,开展了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的风险评价与管理对策的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根据国内外有关生物安全定义的界定状况,从狭义和广义2个方而界定了林业生物安全的定义,其中,狭义定义指基于生物技术研发和生产的林业生物体及其产物,通过防范和管理措施,达到不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生态环境及社会和经济造成现实损害或构成潜在风险的态势;广义定义指林业生物体及其产物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保持和控制其本身不受损害或者不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生态环境及社会和经济造成现实损害或构成潜在风险的态势。分析林业生物安全安全定义的结构,确定了其定义由主体、客体、目标和评价系统4个基本要素构成,并相互关联,互为因果。归纳和分析了林业生物安全的内涵和特征,得出林业生物安全属国家安全范畴,体现林业特性,具有极端性、相对性、复杂性和管理性,表现出涵盖领域多、生命性强、潜伏性突出和区域性显着的特征。(2)基于现代风险管理理论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分析和提出了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的定义、特征和管理过程,从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与评价、风险控制4个方面,构建了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确定了开展我国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的对象、范围、时限和日标,并将达到林业生物体及其产物的健康、安全和可持续利用作为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的最终目标。(3)识别林业生物安全的风险源,确定了影响林业生物安全的生物风险因子和非生物风险因子,其中,生物风险因子主要包括林业入侵生物、林业遗传资源、林业转基因生物、野生动物疫病等,非生物风险因子主要包括气候变化、森林火灾、污染等,并就各主要风险因子对林业生物安全的影响及主要影响方式进行了分析。(4)将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引入森林保护专业领域中,建立了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和灰色评价模型。以评价四川省林业生物安全状况为例,对该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进行了验证,得出四川省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综合评价值为3.4810,处于较高风险等级,评价结果符合当前四川省林业生物安全的实际状况。(5)以林业生物安全涉及的林业入侵生物、林业遗传资源、林业转基因生物、野生动物疫病4个主要生物风险因子为对象,定性分析了我国林业生物安全所处的风险态势,探究了林业入侵生物的传播途径、林业遗传资源的丧失途径、林业转基因生物的来源途径、野生动物疫病传播途径,得出目前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的主要风险来源。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对我国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状况进行了定量评价,获得我国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的综合评价值为3.8858,处于高风险等级,风险状况严峻,应加以足够重视和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风险等级。(6)在全面梳理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历史沿革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目前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管理领域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管理体制、制度和机构队伍等的建设情况,分析了当前林业生物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特点、重要性以及面临的发展机遇、发展趋势,并在借鉴国外林业生物安全管理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的风险状况和管理现状的分析结果,确定了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管理的思路、实现途径,并从建立健全法律法制体系、政策体系、管理体系以及加强培训与应急演练、加大宣传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措施。
周桢[9](2012)在《中国外来入侵动物扩散风险评价、损失评估及其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外来入侵种是当今世界资源环境与生态安全的热点问题,已经建立种群的外来入侵种具有极高的潜在危害,不仅能对当地的农林牧渔业、生态环境及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还可能影响人类健康甚至社会安定。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对其处理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农业是一个风险性很高的产业,农村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外来入侵物种很容易通过各种途径入侵农田,造成农作物产量、质量的损害,直接影响农民收入。因此,解决好外来物种入侵问题是关系到农民、农村和农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关系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外来入侵物种到达一个新的生态环境后迅速扩散,其扩散速度非常快,导致最后很难进行控制。在外来入侵事件中,动物入侵有着其独特的一面,外来入侵动物可以通过飞行、爬行或者游泳来进行传播,其入侵途径更具多样化,入侵速度更快、入侵成功率更高。此外,动物入侵者能通过捕食、取食、竞争和改变生境等方式,导致本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降低甚至物种灭绝,危害当地生物多样性。一旦某种外来入侵动物入侵一个地区,再将它清除就会十分困难。目前,很多外来有害动物已经成功入侵我国并已在部分地区建立种群,但它们仍存在一个跨区域扩散的问题,特别是有些动物在一些地区不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但假如扩散到另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中就有可能形成单优种群,造成重大损失。那在外来入侵动物扩散管理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应该从什么角度、通过哪些途径来解决呢?为解决这个难题,此本研究设定以下几个研究目标:(1)寻找并归纳外来入侵动物的扩散途径及扩散影响因素。(2)根据外来入侵动物的扩散路径以及扩散机理,建立外来入侵动物扩散风险定量评估模型评估外来入侵动物的扩散风险,并将风险分级。(3)研究并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损失评估体系,评估外来入侵动物对入侵地造成的各方面损失情况,帮助政府及社会公众认识动物入侵问题并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科学决策依据。(4)从微观角度探索影响农户防治外来入侵动物的因素,以制定提高防治意愿的措施。本研究采用专家打分基础上的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外来入侵动物在国内地区间扩散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以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Nickle)=巴西龟(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食人鲳(Serrasalmus nattereri)、赤眼蜂(Trichogrammatid)为例进行评估,通过扩散风险评估模型计算出风险的大小,建立外来入侵动物早期预警管理体系;同时,通过建立外来入侵动物损失评估模型,以典型外来有害动物桔小实蝇为例,调查政府以及农户受到桔小实蝇的影响程度和范围,采用专家调查法、机会成本法、旅行成本法、成果参照法评估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从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以及非经济损失三方面定量核算其对福建省造成的损失大小,得出相关结论;其次基于江苏省和福建省370户果农的调查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果农对农业外来有害动物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防治意愿的因素及其作用方向。这三个研究角度的结合,全面指出了外来入侵动物入侵前、中、后期的管理关键因素,从宏观以及微观角度分别研究了外来入侵动物扩散管理的效率影响因素,对今后国际贸易、物种引进、早期预警、监测跟踪、控制修复等都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对完善外来入侵物种的管理策略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外来入侵动物扩散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桔小实蝇、红火蚁、松材线虫、巴西龟均为高风险外来入侵动物,食人鲳为极高风险外来入侵动物,赤眼蜂为中风险外来入侵动物。将外来入侵动物的扩散风险划分为不同的级别,不同的级别也对应着相应预警与控制措施,可以依据早期预警管理思想,对不同的风险级别进行分级管理。(2)通过对典型外来入侵动物桔小实蝇对福建省造成的损失值的定量评估,得出它造成的总损失将近当年农业GDP的2.259%,损失中非经济损失部分比重很大,说明管理部门不仅要关注它造成的直接损失,更加要注意它对生态系统以及环境所造成的无法用货币直接衡量的非经济损失。(3)微观研究时,通过对福建省、江苏省370户果农桔小实蝇防治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江苏省和福建省果农的桔小实蝇防治意识还很薄弱,许多果农都没有听说过桔小实蝇,更不明白其危害原理,这可能会导致果农盲目用药,造成农药的浪费,同时损失率并未下降,从而提高了果树种植成本;果农防治桔小实蝇的手段包括打药、套袋、性诱剂、不育虫技术等,所使用的农药中很多都是高毒的,包括甲胺磷、敌敌畏等,可能造成严重的生态污染;政府主要是以发放诱集器、农药等方式进行果农桔小实蝇防治补贴,但涉及的地区较少。农户桔小实蝇的防治意愿受到其自身因素以及外部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农户自身因素中,年龄、文化程度、认知程度等均对其防治意愿有显着的影响;外部环境因素中,技术培训、指导、政府补贴也有显着的影响。随后论文根据以上分析结论,分别从宏观以及微观角度提出了外来入侵动物的分级管理体系以及提高农户外来入侵动物防治意愿的相关建议,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管理外来入侵动物扩散的措施,最后论文提出了管理外来入侵动物扩散的政策建议。本研究为外来入侵动物的扩散管理提供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研究思路及分析框架,不仅对外来入侵动物的扩散管理有指导作用,其分析和研究方法对外来入侵植物或微生物的管理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李静[10](2012)在《我国防治外来物种入侵法律制度的完善》文中研究表明外来物种入侵现象古已有之,只是因受各种条件制约,尚不足形成巨大危害。时至今日,因应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以及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活动范围更加广泛,外来入侵物种对自然生态的影响危害更加显着。所谓外来物种入侵,是指从自然分布区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类活动而被引入,在当地的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并给当地的生态系统或景观造成明显损害或影响的物种入侵现象。作为一种新的环境资源问题,外来物种入侵不仅对当地特有的生物多样性、生物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构成威胁,而且会对一国的经济安全和生态安全形成损害,并进而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危害。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发展、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再加上我国外来物种入侵法律制度建设的缺陷,导致我国外来物种入侵事件频频发生,并呈现出入侵范围广泛、类型多样、上升幅度快、后果相对严重之趋势。虽然我国出台了包括《环境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植物检疫条例》、《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等在内的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其中也不乏一些专门针对外来物种入侵的条例、规定,但是,由于立法目的存在偏差、调整范围存在空白、管理机构设置失当、具体制度缺失严重等问题,使得这些法律、法规在防治外来物种入侵方面并未达到其理想的效果。目前,以美国、日本、英国和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就外来物种问题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来应对本国所面临的外来物种入侵问题。在国际立法层面上,以《生物多样性公约》、《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等为主要标志,开始对外来物种入侵和转基因生物的跨境转移问题进行专门规制,并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随着我国外来物种入侵问题的日渐恶化,制定防治外来物种入侵基本法,不仅是应对国家安全的根本需要,而且是我国履行国际义务的基本要求。外来物种入侵的立法目的来讲,一是防止外来物种的入侵,维护生物安全,保护本国的生物多样性,二是防止经济损失,保障人类的健康。在外来物种入侵基本原则的设置上,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分等级和重点防治原则和公众参与原则等原则。在管理机构的设置上,应当确立防治外来物种入侵专家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应当由通晓农业、林业、环保、渔业、海洋、海关、工商等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由该委员会全面统筹、协调和管理外来物种入侵工作。在制度构建上应当加强外来物种风险评估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力争在第一时间将有危害性的生物拒之门外。同时,还应当注重加强与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相关制度建设,如许可证制度、动植物检疫制度、监测控制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公众参与制度以及司法制度等,通过各项制度措施的有机协调和配合,共同确保我国防治外来物种入侵基本法立法目的的实现。
二、外来有害植物敲响生态警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外来有害植物敲响生态警钟(论文提纲范文)
(1)“大国粮安”视域下加强生物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为何必须重视生物安全 |
二、严重的教训:生物安全风险暴发给农业粮食造成重大危害 |
1.诱发严重疫病,致使大量农业劳动力丧失 |
2.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直接危及农粮产业发展 |
3.外来入侵物种蔓延,促使生物多样性趋减 |
4.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存疑,潜在风险不可忽视 |
三、警钟长鸣:我国农业粮食面临生物安全风险的严峻挑战 |
1.土地生态系统退化 |
2.草原生态系统退化 |
3.森林生态系统退化 |
4.水域生态系统退化 |
5.大量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造成严重危害 |
四、“大国粮安”:加强生物安全现代治理和保障体系建设 |
1.提高思想认识是先导 |
2.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是关键 |
3.创新体制机制是根本 |
4.推进科技创新是动力 |
5.建立健全法律政策体系是保障 |
五、结论 |
(3)我国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发展趋势 |
(三)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
1、研究方法 |
2、创新之处 |
一、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概述 |
(一)国境口岸生物安全内涵 |
1、生物安全概念 |
2、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概念 |
(二)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的内容 |
1、国境卫生检疫 |
2、进出境动植物检疫 |
3、进出境日常查验监管 |
(三)完善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的意义 |
1、保障公众和动植物生命健康 |
2、维护国家非传统安全 |
3、保护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 |
4、护航国家经济安全 |
二、我国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现状和问题分析 |
(一)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的立法现状 |
1、国境卫生检疫的主要法律法规及规范内容 |
2、进出境动植物检疫的主要法律法规及规范内容 |
3、进出境生物安全日常查验监管的主要法律法规及规范内容 |
(二)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的实践现状 |
1、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存在的共性问题 |
2、国境卫生检疫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3、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4、进出境其他生物因子查验及监管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三、域外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的考察与借鉴 |
(一)国际上与生物安全相关的公约和条约 |
1、国境卫生检疫直接相关的国际法规和标准 |
2、动植物检验检疫直接相关的国际法规和标准 |
3、其他生物安全国际惯例、规则 |
4、主要的生物安全国际法规、惯例和规则简介 |
(二)域外国家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的规定 |
1、澳大利亚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
2、新西兰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
3、美国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
四、我国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的立法完善 |
(一)修正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中的共性问题 |
1、明确执法和管理机构的权责 |
2、增设国境口岸生物安全社会共治规定 |
3、增加进口货物和物品实施检疫处理的法律制度 |
4、强化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责任追究机制 |
(二)完善国境卫生检疫法律制度 |
1、完善国境卫生检疫立法宗旨 |
2、完善国境口岸分级建设要求 |
3、完善入境申报和跟踪制度的规定 |
4、完善口岸监测和应对能力以及公共卫生事件评估和通报程序的规定 |
5、完善国境卫生检疫强制措施的规定 |
(三)完善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律制度 |
1、完善立法目的 |
2、确立动植物检疫基本原则和制度 |
3、完善动植物检疫的内容和范围 |
(四)完善日常进出境查验监管法律制度 |
1、完善《海关法》加大监管力度 |
2、尽快出台《生物安全法》配套的行政法规与规章 |
3、健全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的法律监管制度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海洋生物疾病大爆发》(第1至2章)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原文 |
译文 |
翻译报告 |
第一章 翻译任务描述 |
1.1 任务来源 |
1.2 文本概述 |
1.3 翻译项目意义 |
第二章 翻译过程 |
2.1 译前准备 |
2.2 翻译初稿 |
2.3 翻译二稿 |
2.4 翻译终稿 |
第三章 翻译案例分析 |
3.1 词汇翻译 |
3.1.1 词性转换 |
3.1.2 词义引申 |
3.1.3 省译法 |
3.1.4 增译法 |
3.1.5 书名的翻译 |
3.2 句子翻译 |
3.2.1 语态转换 |
3.2.2 拆分和重组 |
3.2.3 顺译和逆译 |
第四章 翻译项目总结 |
4.1 翻译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思考 |
4.2 对未来翻译实践的启发 |
参考文献 |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创新点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的依据 |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 |
(三)研究的实践价值 |
二、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有待深入研究的方向 |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 |
(一)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 |
(二)系统研究的方法 |
(三)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
四、论文的结构及创新点 |
(一)论文的基本结构 |
(二)论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生态文明的基本理论 |
一、生态文明概念的由来 |
二、生态文明的内涵 |
(一)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角度理解生态文明 |
(二)从人类社会形态组成角度理解生态文明 |
(三)从生态文明组成角度理解生态文明 |
(四)从生态文明所涉及的对象间关系角度理解生态文明 |
(五)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理解生态文明 |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与特征 |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特征 |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代表性理论 |
(一)“五力模型”设想 |
(二)注重理念说 |
(三)生态主导说 |
(四)机制构建说 |
五、生态文明相关概念的内涵及联系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思想资源 |
一、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 |
(二)列宁生态文明思想 |
(三)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 |
二、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
(一)儒家生态思想 |
(二)道家生态思想 |
(三)佛教生态思想 |
三、西方理论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
(一)现代人类中心主义 |
(二)生物中心主义理论 |
(三)生态中心主义理论 |
(四)生态社会主义理论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产生的实践背景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探索 |
(一)实践历史依据 |
(二)实践探索阶段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初步成就 |
(一)国土空间开发初具规模,城市格局错落有序 |
(二)资源节约工作初显成效,减排能力有所提升 |
(三)环保顶层设计初具雏形,保护能力有所增强 |
(四)环保宣传力度有所加大,环保意识有所加强 |
(五)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公众参与力度增强 |
(六)社会转型阶段性告捷,环保目标更加明确 |
(七)生态求美文化逐步深化,制度体系加快形成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各要素之间的矛盾问题 |
(二)生态文明建设与法律体制机制之间的矛盾问题 |
(三)生态文明建设与个人价值观、意识的矛盾问题 |
(四)生态文明建设与国际政治环境之间的矛盾问题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基本内容 |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
(一)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
(二)建设美丽中国 |
二、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一)科学规划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前提 |
(二)树立科学的生态观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保障 |
(三)完善生态法律制度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制度保障 |
(四)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行为保障 |
三、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
(一)科学规划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 |
(二)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参与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
(三)坚持绿色发展之路 |
(四)坚持循环发展之路 |
(五)坚持低碳发展之路 |
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
(一)“两型社会”背景下的空间格局 |
(二)“两型社会”背景下的产业结构 |
(三)“两型社会”背景下的生产方式 |
(四)“两型社会”背景下的生活方式 |
五、坚持走文明发展道路 |
(一)走实现人类全面发展之路 |
(二)走生态系统健康发展之路 |
(三)走延伸人类文明发展之路 |
(四)走科学总结历史教训之路 |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发展方向 |
一、响应“建设美丽中国”,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
(一)弘扬生态求美文化,将求美精神渗透到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中 |
(二)发挥生态文化内聚力,形成并维系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
二、突出“中国特色”,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
(一)传承我国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精髓 |
(二)破解生态发展难题,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
三、蕴含中国政治想象,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
(一)蕴含中国的政治想象,保持理论活力 |
(二)破除僵化思想,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
(三)发挥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作用 |
四、发挥导向作用,指导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
(一)理论要发挥科学树立生态价值观和生态道德观的导向作用 |
(二)理论要发挥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导向作用 |
(三)理论要发挥提升全民生态消费意识水平的导向作用 |
五、坚持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一)借鉴国外先进生态建设理论是理论发展的重要途径 |
(二)借鉴国外先进生态建设理论是克服生态弊端的有效方法 |
(三)具有全球视野,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
六、集百家之所长,推动生态发展战略转型 |
(一)吸收交叉学科理论研究成果,及时解决新问题 |
(二)科学总结经验,发挥推动生态与发展战略转型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相关学术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渤海湾扇贝养殖海域浮游植物生态特征及关键种种间关系的生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状况 |
1.2 海洋养殖水域中的浮游植物 |
1.2.1 浮游植物研究概况 |
1.2.2 浮游植物在海洋养殖水域中的生态作用 |
1.2.3 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之间关系的研究 |
1.2.4 浮游植物与贝类养殖之间关系的研究 |
1.3 赤潮 |
1.3.1 赤潮及其危害 |
1.3.2 赤潮的研究 |
1.4 褐潮 |
1.4.1 褐潮及其危害 |
1.4.2 褐潮的研究 |
1.5 浮游植物的化感作用 |
1.5.1 浮游植物种间关系研究概况 |
1.5.2 浮游植物种间化感作用研究进展 |
1.5.2.1 化感作用 |
1.5.2.2 化感物质 |
1.5.3 化感作用在有害藻华研究中的意义 |
1.5.3.1 群落演替 |
1.5.3.2 外来种入侵 |
1.5.3.3 生物防治 |
1.6 有害藻华生物的氮营养特性研究 |
1.7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扇贝养殖海域浮游植物生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扇贝养殖的关系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主要实验仪器 |
2.2.2 主要试剂 |
2.2.3 调查海区与站位设置 |
2.2.4 浮游植物样品采集、处理方法及种类鉴定 |
2.2.5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
2.2.6 技术路线 |
2.3 结果 |
2.3.1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 |
2.3.2 浮游植物丰度的季节变化 |
2.3.3 不同季节浮游植物优势种组成 |
2.3.4 浮游植物多样性的季节变化 |
2.3.5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
2.4 讨论 |
2.4.1 扇贝养殖海域浮游植物生态特征 |
2.4.2 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2.4.3 浮游植物与扇贝养殖之间的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褐潮藻抑食金球藻与优势硅藻多形微眼藻的相互作用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1.1 藻种与培养基 |
3.2.1.2 主要实验仪器 |
3.2.1.3 主要试剂 |
3.2.2 实验方法 |
3.2.2.1 微藻保种培养 |
3.2.2.2 微藻最大吸收峰值的确定 |
3.2.2.3 共培养实验方法 |
3.2.2.4 无藻细胞滤液培养实验方法 |
3.2.2.5 生长时期对多形微眼藻化感作用的影响 |
3.2.2.6 温度对多形微眼藻化感作用的影响 |
3.2.2.7 多形微眼藻滤液化感物质粗提及粗提物对抑食金球藻生长的影响 |
3.2.2.8 多形微眼藻滤液化感粗提物的物质成分分析 |
3.2.2.9 共培养条件下抑食金球藻和多形微眼藻的生长模拟 |
3.2.2.10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
3.3 结果 |
3.3.1 抑食金球藻和多形微眼藻共培养的生长情况 |
3.3.2 抑食金球藻和多形微眼藻在无藻细胞滤液培养实验中的生长情况 |
3.3.3 生长时期对多形微眼藻化感作用的影响 |
3.3.4 温度对多形微眼藻化感作用的影响 |
3.3.5 多形微眼藻滤液化感物质粗提物对抑食金球藻生长的影响 |
3.3.6 多形微眼藻滤液化感粗提物的物质成分分析 |
3.4 讨论 |
3.4.1 抑食金球藻和多形微眼藻的相互作用 |
3.4.2 多形微眼藻化感作用及化感物质研究 |
3.4.3 共培养条件下抑食金球藻和多形微眼藻的生长模拟 |
3.4.4 化感作用对抑食金球藻和多形微眼藻群落演替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褐潮水体分离的三种微型硅藻氮营养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1.1 藻种与培养基 |
4.2.1.2 主要实验仪器 |
4.2.1.3 主要试剂 |
4.2.2 实验方法 |
4.2.2.1 藻种的分离、纯化和培养 |
4.2.2.2 藻种的鉴定 |
4.2.2.3 不同氮源培养条件下三种微型硅藻的生长情况及光合作用情况 |
4.2.2.4 三种微型硅藻的尿素吸收动力学实验 |
4.2.2.5 三种微型硅藻的脲酶动力学实验 |
4.2.2.6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
4.3 结果 |
4.3.1 藻种的鉴定 |
4.3.1.1 多形微眼藻(M. polymorphus) |
4.3.1.2 玛氏骨条藻(S. marinoi) |
4.3.1.3 假微型海链藻(T.pseudonana) |
4.3.2 不同氮源培养条件下三种微型硅藻的生长情况比较 |
4.3.2.1 不同氮源培养条件下多形微眼藻的生长情况 |
4.3.2.2 不同氮源培养条件下玛氏骨条藻的生长情况 |
4.3.2.3 不同氮源培养条件下假微型海链藻的生长情况 |
4.3.2.4 不同氮源培养条件下三种微型硅藻的最大比生长速率比较 |
4.3.3 不同氮源培养条件下三种微型硅藻的光合作用情况比较 |
4.3.3.1 不同氮源培养条件下多形微眼藻的光合作用情况 |
4.3.3.2 不同氮源培养条件下玛氏骨条藻的光合作用情况 |
4.3.3.3 不同氮源培养条件下假微型海链藻的光合作用情况 |
4.3.4 三种微型硅藻的尿素吸收动力学特征比较 |
4.3.5 三种微型硅藻的脲酶动力学特征比较 |
4.4 讨论 |
4.4.1 不同氮源对三种微型硅藻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
4.4.2 三种微型硅藻的尿素吸收动力学及脲酶动力学特征比较 |
4.4.3 三种微型硅藻与抑食金球藻的氮营养特性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1.1 扇贝养殖海域浮游植物生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扇贝养殖的关系 |
5.1.2 褐潮藻抑食金球藻与优势硅藻多形微眼藻的相互作用 |
5.1.3 褐潮水体分离的三种微型硅藻的氮营养特性研究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参与课题与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7)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概念及其辨析 |
一、生态与环境 |
二、环境教育与生态教育 |
三、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教育 |
第二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依据 |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依据 |
第三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功能、价值与目标 |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功能 |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价值 |
三、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 |
第二章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实证比较 |
第一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分析 |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现状 |
二、高校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现状 |
第二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证比较 |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个体比较 |
二、大学生与教育者对生态文明教育认知的比较 |
第三章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归因 |
第一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较为贫乏 |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方法不够科学 |
三、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合力尚未形成 |
四、高校管理者的生态文明素质急需提升 |
五、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认识应当深化 |
六、教育者的生态文明教育能力亟待提高 |
第二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问题归因 |
一、学校方面的原因分析 |
二、社会方面的原因分析 |
三、家庭方面的原因分析 |
四、个人方面的原因分析 |
第四章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实施内容 |
第一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
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
二、坚持整体性、参与性和道德性的基本原则 |
第二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内容 |
一、生态消费教育 |
二、生态安全教育 |
三、生态意识教育 |
四、生态伦理教育 |
五、生态法制教育 |
六、生态审美教育 |
七、生态人际关系教育 |
第五章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途径 |
第一节 强化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政府导向 |
一、积极发挥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 |
二、大力借助宣传机构的舆论力量 |
第二节 实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高校举措 |
一、重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地位作用 |
二、设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管理机构 |
三、建设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师资队伍 |
四、开发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体系 |
五、加快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步伐 |
六、优化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校园环境 |
第三节 运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社会力量 |
一、善于利用民间组织的资源优势 |
二、深入挖掘传播媒体的教育信息 |
第四节 创设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家庭条件 |
一、提高家长的生态文明素养与能力 |
二、营造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家庭氛围 |
第五节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自我教育与管理 |
一、学习理论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
二、在实践中化理论为行为,做到“知行合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大学生生态文明现状的调查问卷(大学生) |
附录B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的调查问卷(教育者) |
附录C 家庭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的调查问卷(家长) |
附录D 社会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的调查问卷(社区、媒体和企业人员)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中国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与管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物安全概念的界定 |
1.1.1.1 国外概览 |
1.1.1.2 国内简述 |
1.1.2 林业生物安全概念的界定 |
1.1.3 国外林业生物安全管理概况 |
1.1.3.1 国际社会方而 |
1.1.3.2 典型国家方面 |
1.1.4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管理的研究概况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对象的确定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的预期目标 |
2 林业生物安全的定义及内涵 |
2.1 林业生物安全定义的界定 |
2.1.1 有关概念 |
2.1.2 林业生物安全的定义 |
2.1.3 林业生物安全定义的特点 |
2.1.4 林业生物安全定义的结构 |
2.2 林业生物安全的内涵 |
2.2.1 林业生物安全属国家安全范畴 |
2.2.2 林业生物安全体现林业特性 |
2.2.3 林业生物安全复杂性强 |
2.2.4 林业生物安全突出极端性 |
2.2.5 林业生物安全具有相对性 |
2.2.6 林业生物安全具有管理性 |
2.3 林业生物安全的特征 |
2.3.1 涵盖领域多 |
2.3.2 生命特征强 |
2.3.3 潜伏性突出 |
2.3.4 区域性显着 |
2.4 本章小结 |
3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与目标设定 |
3.1 风险管理理论 |
3.1.1 有关概念 |
3.1.2 风险管理理论的历史回顾 |
3.1.3 风险管理理论的基本原理 |
3.1.4 现代风险管理理论的由来 |
3.1.5 现代风险管理理论的丛本特征 |
3.1.6 现代风险管理理论的基本方法 |
3.1.6.1 风险管理目标的设定 |
3.1.6.2 风险识别 |
3.1.6.3 风险分析与评价 |
3.1.6.4 风险控制 |
3.2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 |
3.2.1 有关概念 |
3.2.2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的特征 |
3.2.3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 |
3.2.4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过程 |
3.3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目标的设定 |
3.3.1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的对象 |
3.3.2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的范围 |
3.3.3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的时限 |
3.3.4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的目标 |
3.4 本章小结 |
4 林业生物安全的风险识别 |
4.1 生物风险因子 |
4.1.1 林业入侵生物 |
4.1.2 林业遗传资源 |
4.1.3 林业转基因生物 |
41.4 野生动物疫病 |
4.2 非生物风险因子 |
4.2.1 气候变化 |
4.2.2 森林火灾 |
4.2.3 污染 |
4.2.4 其他因子 |
4.3 风险因子影响林业生物安全的辩证关系 |
4.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5 林业生物安全的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
5.1 有关概念 |
5.2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与森林健康评价的区别 |
5.3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方法概述 |
5.4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方法的选取 |
5.4.1 层次分析法 |
5.4.2 灰色系统理论 |
5.4.3 多层次灰色评价法 |
5.4.4 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在林业生物安全领域中的适用性分析 |
5.5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5.1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丛本原则 |
5.5.2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要求 |
5.5.3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5.3.1 评价指标的选取依据 |
5.5.3.2 指标层次结构的构建 |
5.6 林业生物安全多层次灰色风险评价模型的建立 |
5.6.1 确定风险评价指标权重 |
5.6.2 建立风险评价指标的评分等级标准 |
5.6.3 建立风险评价样本矩阵 |
5.6.4 建立风险评价灰类和风险等级标准 |
5.6.5 计算灰色评价系数 |
5.6.6 计算灰色评价权向量和构建权矩阵 |
5.6.7 综合评价风险评价指标 |
5.6.8 计算综合评价值 |
5.7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应用实例 |
5.7.1 采集评价样本并建立样本矩阵 |
5.7.2 计算灰色评价系数 |
5.7.3 计算灰色评价权向量 |
5.7.4 构建灰色评价权矩阵 |
5.7.5 综合评价准则层指标 |
5.7.6 综合评价目标层指标 |
5.7.7 计算综合评价值 |
5.7.8 结论分析 |
5.8 本章小结与讨论 |
6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管理的历史沿革及现状分析 |
6.1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历史沿革 |
6.1.1 萌芽阶段(19世纪末-1949年) |
6.1.2 起步阶段(1949-1978年) |
6.1.3 快速发展阶段(1979-2000年) |
6.1.4 全面提高阶段(2001年至今) |
6.2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法律法规现状 |
6.2.1 立法背景 |
6.2.2 法律法规现状 |
6.2.2.1 法律法规方面 |
6.2.2.2 技术法规方面 |
6.2.2.3 国际法规方面 |
6.3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政策现状 |
6.3.1 林业生物安全政策的发展历程 |
6.3.1.1 损害管理阶段 |
6.3.1.2 损害预防阶段 |
6.3.1.3 风险管理阶段 |
6.3.2 林业生物安全现有政策 |
6.3.3 林业生物安全现有政策分析 |
6.4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管理能力现状 |
6.4.1 管理体制 |
6.4.2 管理机构 |
6.4.3 管理制度 |
6.5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科研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现状 |
6.6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的管理现状分析 |
6.6.1 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6.6.2 管理工作的特点分析 |
6.6.3 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
6.6.4 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分析 |
6.6.5 管理工作面临的发展机遇 |
6.7 本章小结 |
7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价 |
7.1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风险形势分析 |
7.1.1 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危害不断加剧 |
7.1.2 林业遗传资源丧失日趋严重 |
7.1.3 林业转基因生物问题将日渐显现 |
7.1.4 野生动物疫病发生频次加快 |
7.1.5 气候变化等非生物风险因子影响日益明显 |
7.2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风险来源分析 |
7.2.1 林业入侵生物的入侵传播途径 |
7.2.1.1 自然入侵 |
7.2.1.2 人为入侵 |
7.2.1.3 天敌释放导致生物入侵分析 |
7.2.1.4 林业入侵生物原产地及首次发现地分析 |
7.2.1.5 林业入侵生物在国内的传播途径(方式)分析 |
7.2.2 林业遗传资源丧失途径 |
7.2.3 林业转基因生物来源途径 |
7.2.4 野生动物疫病传播途径 |
7.3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 |
7.3.1 采集我国林业生物安全评价样本 |
7.3.2 建立评价样本矩阵 |
7.3.3 构建灰色评价权矩阵 |
7.3.4 综合评价准则层和目标层指标 |
7.3.5 计算综合评价值 |
7.3.6 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管理对策研究 |
8.1 林业生物安全的管理思路 |
8.2 林业生物安全的管理途径 |
8.3 林业生物安全的管理措施 |
8.3.1 建立林业生物安全法制体系 |
8.3.1.1 地方性法律法规 |
8.3.1.2 国家法律法规 |
8.3.1.3 技术性法规 |
8.3.1.4 法律法规的实施 |
8.3.2 构建林业生物安全政策体系 |
8.3.2.1 多元化投入政策 |
8.3.2.2 科技支撑政策 |
8.3.2.3 多部门协作政策 |
8.3.2.4 分类管理政策 |
8.3.2.5 政策的制汀与执行 |
8.3.3 健全林业生物安全管理体系 |
8.3.3.1 组织保障 |
8.3.3.2 制度保障 |
8.3.3.3 信息保障 |
8.3.3.4 能力保障 |
8.3.4 加强林业生物安全管理的培训与应急演练 |
8.3.5 扩大林业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宣传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讨论 |
9.1 主要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9)中国外来入侵动物扩散风险评价、损失评估及其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基本概念 |
1.2.1 生物入侵 |
1.2.2 外来物种 |
1.2.3 外来入侵物种 |
1.2.4 外来入侵动物 |
1.3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数据来源 |
1.4.4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框架与可能的创新 |
1.5.1 论文框架 |
1.5.2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论基础 |
2.1.1 外来入侵生物风险分析 |
2.1.2 外来入侵动物扩散的生物学原理 |
2.1.3 生态系统价值理论 |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5 公共物品属性 |
2.1.6 外部性理论 |
2.1.7 农户理性经济人假设 |
2.2 文献综述 |
2.2.1 外来入侵动物风险分析研究进展 |
2.2.2 外来入侵动物损失评估研究进展 |
2.2.3 农户意愿影响研究 |
2.2.4 桔小实蝇研究进展 |
3 外来入侵动物的扩散途径及扩散机理研究 |
3.1 外来入侵动物扩散的途径 |
3.1.1 自然扩散 |
3.1.2 人为传播 |
3.2 外来入侵动物扩散影响因子分析 |
3.2.1 外来入侵动物扩散内部影响因素 |
3.2.2 外来入侵动物扩散外部影响因素 |
3.3 易遭入侵的区域研究 |
3.3.1 外来入侵动物特点 |
3.3.2 被入侵生态环境特点 |
3.3.3 易遭入侵区域 |
3.4 外来入侵动物的扩散机理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我国外来入侵动物扩散现状分析 |
4.1 我国的地理及环境特征 |
4.2 我国外来入侵动物的扩散现状 |
4.3 我国外来入侵动物造成的危害 |
4.3.1 导致重大经济损失 |
4.3.2 破坏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甚至物种灭绝 |
4.3.3 危害人畜健康,导致社会不稳定 |
4.4 本章小结 |
5 外来入侵动物扩散风险评价与预警 |
5.1 外来入侵动物扩散风险识别 |
5.1.1 从查明传播途径开始的有害动物入侵风险分析 |
5.1.2 从查明有害生物开始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
5.2 外来入侵动物扩散风险的组成要素分析 |
5.3 外来入侵动物扩散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5.3.1 入侵性 |
5.3.2 适生性 |
5.3.3 传播性 |
5.3.4 危害性 |
5.3.5 检疫管理的难易性 |
5.4 外来入侵动物扩散风险评估方法选择 |
5.4.1 层次分析法 |
5.4.2 层次分析法软件的应用 |
5.5 外来入侵动物扩散风险的评估方法及评估实例 |
5.5.1 外来入侵动物扩散风险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 |
5.5.2 外来入侵动物扩散风险评估指标的量化以及归一化 |
5.5.3 外来入侵动物扩散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 |
5.5.4 外来入侵动物扩散风险等级的划分与实例 |
5.6 本章小结 |
6 外来入侵动物损失评估研究 |
6.1 外来入侵动物损失评估的内容与步骤 |
6.1.1 外来入侵动物损失评估的内容 |
6.1.2 外来入侵动物损失评估的步骤 |
6.2 损失评估指标体系选定的原则 |
6.2.1 科学性原则 |
6.2.2 整体性与层次性结合原则 |
6.2.3 实用性原则 |
6.2.4 通用可比性原则 |
6.2.5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
6.3 外来入侵动物损失评估方法分类及选取依据 |
6.3.1 外来入侵动物损失评估方法的分类 |
6.3.2 外来入侵动物损失评估方法的选取依据 |
6.4 外来入侵动物损失评估模型的建立 |
6.4.1 外来入侵动物入侵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
6.4.2 外来入侵动物入侵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 |
6.4.3 外来入侵动物入侵造成的非经济损失 |
6.5 外来入侵动物损失评估实证研究 |
6.5.1 福建省桔小实蝇入侵概况 |
6.5.2 桔小实蝇损失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6.5.3 桔小实蝇损失评估方法筛选 |
6.5.4 桔小实蝇损失评估指标的测算 |
6.6 本章小结 |
7 外来入侵动物扩散管理与防治研究 |
7.1 我国外来入侵动物扩散的政府管理现状分析 |
7.1.1 我国外来入侵动物扩散的政府管理现状 |
7.1.2 我国外来入侵动物扩散的政府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
7.2 我国外来入侵动物扩散防治现状分析 |
7.2.1 我国外来入侵动物的防治现状 |
7.2.2 我国外来入侵动物扩散防治存在的问题 |
7.3 外来入侵动物扩散防治实证研究——基于农户角度 |
7.3.1 桔小实蝇在江苏省与福建省的分布及影响 |
7.3.2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7.3.3 样本描述 |
7.3.4 模型选择与变量定义 |
7.3.5 模型估计以及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中国外来入侵动物分级管理体系研究 |
8.1 外来入侵动物分级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
8.2 外来入侵动物分级管理的内容与具体措施 |
8.2.1 Ⅰ级:“极高风险”外来入侵动物 |
8.2.2 Ⅱ级:“高风险”外来入侵动物 |
8.2.3 Ⅲ级:“中风险”外来入侵动物 |
8.2.4 Ⅳ级:“低风险”外来入侵动物 |
8.3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2 管理外来入侵动物的政策建议 |
9.2.1 制定并完善外来入侵动物扩散管理法律,促使外来入侵动物管理规范化 |
9.2.2 强化外来入侵动物扩散管理机构,关注国际交流合作与人才建设 |
9.2.3 掌握外来入侵动物扩散途径,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
9.2.4 制定教育和培训计划,提高公众意识与管理人员能力 |
9.2.5 明确损失评估内容,构建损失评估体系 |
9.2.6 拓宽外来入侵动物管理角度,提高农户防治意愿 |
9.3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我国防治外来物种入侵法律制度的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 研究状况和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一章 外来物种入侵的基本问题阐释 |
第一节 外来物种入侵含义之解读 |
一、 外来物种与外来入侵物种 |
二、 外来物种入侵的含义 |
三、 外来物种入侵的特征 |
第二节 外来物种入侵原因之梳理 |
一、 人为因素 |
二、 生物原因 |
三、 其他原因 |
第三节 外来物种入侵危害之解析 |
一、 对当地特有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
二、 对生态系统多样性以及生态安全的危害 |
三、 对生物遗传多样性的危害 |
四、 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危害 |
五、 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
第二章 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现状 |
一、 外来物种入侵涉及范围相当广泛 |
二、 外来物种入侵涉及的物种类型多样 |
三、 外来物种入侵上升幅度快 |
四、 外来物种入侵后果比较严重 |
第二节 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原因分析 |
一、 基于经济方面的原因 |
二、 国际贸易的发展 |
三、 科技方面原因 |
四、 法律制度方面的原因 |
第三章 我国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立法现状与不足 |
第一节 我国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立法现状分析 |
第二节 我国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立法缺陷 |
一、 立法目的需要修正 |
二、 调整范围存在空白 |
三、 管理机构需要调整 |
四、 具体制度缺失严重 |
第四章 国际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立法及其发展 |
第一节 各国关于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国内立法 |
一、 美国 |
二、 日本 |
三、 英国 |
四、 澳大利亚 |
第二节 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国际立法 |
一、 生物多样性公约 |
二、 其他相关国际立法 |
三、 关于外来物种入侵国际立法的发展 |
第三节 国际立法与各国立法的互动 |
一、 发达国家的立法和实践对国际立法的推动 |
二、 国际立法对国内立法的影响 |
三、 各国立法和实践相互之间的借鉴 |
第四节 域外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立法实践及借鉴 |
一、 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立法目的 |
二、 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立法模式 |
三、 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管理体制 |
第五章 防治外来物种入侵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一节 制定防治外来物种入侵基本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 必要性分析 |
二、 可行性分析 |
第二节 防治外来物种入侵基本法的构建 |
一、 立法目的 |
二、 基本原则 |
三、 管理体制 |
四、 制度建构 |
第三节 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 |
一、 许可证制度 |
二、 动植物检疫制度 |
三、 监测、控制制度 |
四、 责任追究制度 |
五、 公众参与制度 |
六、 司法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外来有害植物敲响生态警钟(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国粮安”视域下加强生物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研究[J]. 丁声俊. 中州学刊, 2022(01)
- [2]我国外来物种入侵防控法律制度研究[D]. 冯丹艳. 甘肃政法大学, 2021
- [3]我国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研究[D]. 吴凌梓.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4]《海洋生物疾病大爆发》(第1至2章)翻译报告[D]. 蔡振阳. 河南大学, 2020(02)
-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D]. 孙蕾.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1)
- [6]渤海湾扇贝养殖海域浮游植物生态特征及关键种种间关系的生理机制研究[D]. 陈杨航. 厦门大学, 2017(01)
- [7]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研究[D]. 李霞. 安徽师范大学, 2015(01)
- [8]中国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与管理对策研究[D]. 赵宇翔.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8)
- [9]中国外来入侵动物扩散风险评价、损失评估及其管理研究[D]. 周桢. 南京农业大学, 2012(05)
- [10]我国防治外来物种入侵法律制度的完善[D]. 李静.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1)
标签:生物安全论文; 林业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