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字结构的性别歧视倾向论析(论文文献综述)
杜冰洁,刘鹏远,田永胜[1](2022)在《基于计量的百年中国人名用字性别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该文构建了一个包含11万以上条目规模的中国名人人名数据库,每条数据含有人名、性别、出生地等社会文化标签,同时含有拼音、笔画、偏旁等文字信息标签。基于数据库,该文从中选择1919年至今的人名,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探究人名中汉字的特征及其性别差异,以及历时变化。从人名长度来看,男性人名比女性人名长;从人名用字的难易度来看,女性用字比男性更复杂;从用字丰富度来看,人名用字越来越单一和集中化,男性人名的用字丰富度大于女性人名。计算人名用字的性别偏度后发现女性人名的专用字更多。两性用字意象有明显不同,用字的意象随着时间发生改变,但改变最明显的时间节点是改革开放前后,其中女性用字变化比男性显着。除此之外,该文还得出人名中的性别极性字表、各个阶段的高频字表、用字变化趋势表等。
焦宏丽[2](2020)在《主体与互文:克里斯蒂娃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朱莉娅·克里斯蒂娃(Julia-Kristeva,1941-)是当今时代最具开创性的思想家之一。她的学术影响力是“世界性的、前沿的、多领域的和持续性的”。从学科门类上看,其思想涵盖了语言符号学、精神分析学和文化批判领域,其核心是“主体与互文”,其应用是“新人文主义”。“主体与互文”具有理论互渗的关系:互文性是具有主体维度的互文性;主体是关注符号态的精神分析学主体,而且主要是女性主体。抛开其中任何一个维度,都无法理解克里斯蒂娃在另一维度的贡献。从这个角度看,目前国内外鲜有抓住克里斯蒂娃的理论全貌,关注其理论整体性的研究。因此,本文尝试以“主体与互文”为切入点,对克里斯蒂娃的理论加以整体性探究,以期为国内克里斯蒂娃理论的研究提供更多的角度,更积极的启发。本文包括绪论、正文四章以及结语几部分。绪论部分,首先大致梳理克里斯蒂娃的学术生涯,并对国内外克里斯蒂娃理论研究的现状进行综述;其次涉及论文选题的意义与价值、论文的研究路径、创新之处等。本文与现有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尝试经由“主体与互文”这对具有理论互渗关系的概念,勾勒出克里斯蒂娃理论的整体性。第一章聚焦克里斯蒂娃的语言符号学。克里斯蒂娃的语言学主要贡献在于突破了欧美语言学的语音中心主义的线性逻辑,超越了“文本”世界,重建了比“文本”世界更为广阔的“互文”世界。首先,语言学方面,她受到东方的语言学理论的启发,看到在象征秩序之外也有“文”的秩序,比如“肢体动作”的“文”,就不能放到结构主义的“文本”中加以考察。它们“先于符号和句法”,甚至构成语言的某种“前提和必要条件”。其次,符号学方面,受东方语言学的启发,以及巴赫金话语理论的引导,克里斯蒂娃建立了自己的符号学体系——“复量符号学”,弥补了结构主义理论对主体维度的忽视。由此,克里斯蒂娃的语言符号学中,可以提炼出“互文性”这一关键概念,这也是克里斯蒂娃最广为流传、也被人误解最深的概念。如果忽略克里斯蒂娃的“肢体动作”“徽标”的语言学概念,以及“复量符号学”“0-2”的符号学分析,那就不能看到互文性概念背后的理论体系(尤其是主体维度),甚至进而将互文性概念误读为“影响的焦虑”。克里斯蒂娃的理论是建筑在“互文性”基础上的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且,这个“互文性”内含了精神分析学的主体维度,而非仅仅关注“文本世界”。第二章重点关注克里斯蒂娃的精神分析学。“主体”生成的过程也是符号生成的过程。首先,克里斯蒂娃的精神分析学显然是拉康派的,但不同于拉康关注的“俄狄浦斯阶段”后诞生的“主体”概念,克里斯蒂娃的“主体”概念兼容了“前—俄狄浦斯阶段”。随着这一框架的搭建,她进一步区分了意指实践的两种模态:“符号态”和“象征态”。其次,克里斯蒂娃的精神分析学,最突出的理论发明在于她的“女性”主体、“女性禀赋”概念。这种女性特质是可分享的,并非为女性所独有,这也为女性主义带来了新的活力。再次,克里斯蒂娃关注的重心在于自我内在的“陌异性”。从这种“陌生的自我”概念出发,她重建了新的“人文主义”方法。发现自我内在的陌异性,并领受这种命运的男女,就具有可分享的、普遍的“女性禀赋”。精神分析学拓宽了超出“文本世界”的“互文性”,使得其语言符号学具有了精神分析的维度。换句话说,克里斯蒂娃关注的“主体”,也是“互文性”的、符号态(而非象征态)的主体,其核心是“女性主体”及其可分享的特质:女性禀赋。第三章从克里斯蒂娃的“主体与互文”的互渗思想体系,延伸到文化批判之中,从而展现其理论的开放性活力。克里斯蒂娃的理论具有开放的人文主义特性,其领域覆盖了从小说、诗歌、女性主义到神学、艺术、文化政治等众多方面。首先,这种理论的开放性,一开始就在互文性概念中奠定了。因为“互文性”不仅仅考察文学行为,而且也讨论更为广泛的美学实践一—电影、音乐、绘画、舞蹈等。其次,克里斯蒂娃的理论直接针对的是宗教保守主义复兴的危机。她通过圣母“玛利亚”的人文主义阐释,将宗教的标志扭转为艺术的理解。这种“互文性”解读,示范的是一种文化政治意义上的反抗,也是人文主义者的时代关怀。再次,克里斯蒂娃将陌异性的“贱斥”概念视为理论反抗的动力,这导向了对文学和美术领域的重新阐释,揭示了文艺作品内含的陌异性维度,她的阐释具有人文主义反抗的意义。这种新人文主义的形成,也是克里斯蒂娃的语言符号学、精神分析学进入文化批判和艺术批评领域的自然结果。第四章试图总结克里斯蒂娃理论的限度问题。克里斯蒂娃认为宗教原教旨主义的复兴是一种时代危机,因此在个体中被压抑的欲望必须得到安抚(而非否定),才能超越敌对性的“禁忌”框架,建立一种动态平衡的欲望框架。由于欲望的“非意义”部分,可以得到符号态的描述,从而不再被压抑,所以时代危机可以转向一种开放的新人文主义。然而,在这种政治哲学当中,克里斯蒂娃对“互文”的界定始终过于泛化,一方面是“互文”的符号态无所不在,另一方面是“主体”的“前俄狄浦斯阶段”无法标出起始时间。她的理论甚至无法区分动物性和人性的界限,而动物性的维度仍然会否定掉她试图建立的新人文主义的意义。因此,克里斯蒂娃的理论更适合讨论边际泛化的文艺领域,而非政治哲学。结语部分总结克里斯蒂娃的理论整体性,是由“主体与互文”这对互渗性概念构成的,其文化批判的应用是“新人文主义”。
陈雪儿[3](2020)在《少数民族成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的教育对策研究 ——以“三州”少数民族青壮年农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中华民族的族际共同语,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凝结不同民族的根本性力量。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一直是我国语言文字政策的主导精神,面向新时期脱贫攻坚和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战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尤其显得重要。教育部等部门曾多次发文强调推广这一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由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滞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外部条件、设施等支持不足,学习者主体内在动力激发不够,少数民族“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一直存在诸多困难。而与此同时,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普通话,已经成为共识。本研究基于社会学和教育学视角及相关理论工具,通过文献法、访谈法、个案法和问卷调查,把握当前“三州”(怒江州A县和凉山州B县)少数民族青壮年农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实施的现状及这一群体的能力现状,归纳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未来“三州”少数民族青壮年农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的教育对策。本研究主要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和重难点、研究现状、核心概念和研究设计的简要介绍。第二部分是对我国百年来面向成人实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历史的大致考察。通过对汉语言文字教育的历史发展梳理,从中窥见汉语言文字在我国历史上长期作为中华民族交流沟通共同语的社会地位,并凝练了成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历史经验。第三部分是关于少数民族青壮年农民国家通用语教育的理论探讨。该部分从增权理论、布迪厄的实践理论以及克拉申的监控理论的视角,探讨了我国少数民族青壮年农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基本属性。第四部分是关于“三州”少数民族青壮年农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现状考察及对存在问题的总结归纳。该部分使用问卷法、访谈法等调查研究方法,揭示了当前这一教育从顶层设计、中观组织到微观落实的问题。第五部分是基于实践理论对影响“三州”少数民族青壮年农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的因素分析,归纳概括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场域外部、场域本身及内部行动者三个方面的原因。第六部分是结合增权理论、监控理论和本论文的研究发现,提出提升“三州”少数民族青壮年农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的教育对策。
田维维[4](2019)在《地方性南传佛教组织的形成与发展 ——瑞丽“塔玛扎嘎”诵经团的社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3世纪至16世纪,南传佛教逐渐传播到我国云南省西南部和西部地区,成为傣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世纪初,在宗教复兴和文化复兴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南传佛教迅速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塔玛扎嘎”诵经团也是在这种情形下形成的一个南传佛教在家居士团体,并逐渐脱颖而出,对当地社会造成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本研究选取我国德宏州瑞丽市勐卯镇作为主要田野点,以瑞丽“塔玛扎嘎”诵经团为研究对象,以特定社会环境下具体宗教组织的产生、发展、现状及其社会影响为主要视角。通过亲身参与该诵经团的活动,笔者得以对其活动进行参与式观察、对其成员进行深度访谈,获得翔实的一手资料。在田野调查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功能主义和宗教“四要素”说,较为全面地描述了“塔玛扎嘎”诵经团的组织形态和文化形态,分析了其作为社会文化现象所具有的功能与价值。本研究认为:首先,瑞丽“塔玛扎嘎”诵经团的产生得益于南传佛教信仰提供的广大成员基础、友邦缅甸(主要是木姐)的影响和传承民族文化的本土尝试;其次,经过十余年发展,诵经团已经具备相对完善的组织形态,具有统一的戒律、身份标识、独立的经济来源和僧人指导团-管理团队-村寨带头人-普通成员四位一体的组织形式,以及网络化的团体组织方式,并表现出女性主体、族群单一性、跨国性、民间性、地方性等特征;再次,诵经团的文化形态表现为在特定时空中践行其宗教观念的仪式活动,并表现出教育性、公益性和宗教性相结合的特征。最后,瑞丽“塔玛扎嘎”诵经团在传承民族文化、加强身份认同、促进成员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和群体整合、成员心理调节、开展社会互助、促进边疆治理与边民互动等方面具有正向功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地方社会的整合与稳定。当然,也可能潜藏着一些负面因素需要被适度引导和调节。
高鲜花[5](2019)在《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1963-2018)》文中提出田纳西·威廉斯是20世纪美国继尤金·奥尼尔之后与阿瑟·米勒、爱德华·阿尔比齐名的三大戏剧家之一,在世界戏剧文学和戏剧舞台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玻璃动物园》《欲望号街车》《热铁皮屋顶上的猫》等剧更是世界舞台长演不衰的经典剧目。1963年英若诚翻译的威廉斯独幕剧《没有讲出来的话》拉开了中国接受、演出、改编威廉斯戏剧的大幕。威廉斯剧作数量庞大,本论文主要以他几部长剧——《玻璃动物园》《欲望号街车》《热铁皮屋顶上的猫》等为基础研究文本,对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译介、舞台搬演/改编、影响等接受和影响状况进行系统考察。威廉斯戏剧创作极具自传性。在剧作中,他为自己同性恋身份而焦虑、为不断患病而厌烦、为创作力下滑而担忧。当他对青春易逝感到恐慌、对死亡倍加恐惧时,他选择了逃离和漂泊,并且为自己构建了一个美好的停留地——中国,希冀能够缓解他的各种焦虑,而此种种都成为他“本色”创作的基本内容。为了完整地体现他的本色,他在创作过程中设置了潜台人物、借鉴了古希腊戏剧结构、运用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并辅之以中国戏曲的写意性元素,营造出一个个颇具象征性的艺术世界。20世纪80年代,中国戏剧界集中译介了威廉斯的《欲望号街车》《玻璃动物园》《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三部作品。从外部环境来看,中国翻译界对威廉斯剧作的译介离不开意识形态、赞助人、诗学等的合力“监管”。从文本内部来看,由于戏剧具有二重性——文学性和表演性,所以中国译家们在译介这三大代表作时主要采用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翻译策略,并偏重文学性,为中国读者呈现出全新的“中国化”译本。在中国戏剧舞台上,威廉斯剧作的搬演与改编演出异彩纷呈,尤其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版的《玻璃动物园》和《欲望号街车》成为近几年来经典的翻译剧演出。而由《欲望号街车》改编的形体剧《纸牌夜布鲁斯》可以说是集合中西戏剧表演特性的一次有益尝试,该剧已经走出国门赢得了世界观众的赞誉。如果说在中国的译介和演出是对威廉斯剧作接受的话,那么,在接受之后威廉斯剧作对中国戏剧与小说创作也产生了有力的影响。中国剧作家秉承他的新现实主义精神和悲剧精神,协同调动灯光、舞美、音乐/音响等多种手段、设置叙述人、运用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手法,形成了独特的心理回忆剧,出现了像赵耀民《良辰美景》这样颇具《玻璃动物园》风骨的佳作。而在海峡对岸,将门之子白先勇不仅在人生历程方面与威廉斯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他的小说创作也深得威廉斯“真传”:运用象征和心理回忆等手法关注同性恋者的喜怒哀乐、对人性暴力进行赤裸裸地揭露和严厉批判、感慨青春易逝、凭吊美人迟暮,这些共同点显示出白先勇是国内受威廉斯影响最深的文学家。
薛婉莹[6](2019)在《丽句与深采并流 ——金代散文赋化现象及其价值论析》文中研究表明金初文学的整体面貌受到了北宋文学的直接影响,并与南宋文坛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但就其文学独立性而言,金文学并不受宋文学“压制”。有了“借才异代”时期的过渡和科举的推动,金人对国朝的心理认同加强,随国朝文学振兴而树立起来的还有金人愿为正统后继者的文化自信。金代散文的赋化现象正是这种自信的表现之一。赋在金代文坛享有极高的文体地位,以赋法入文是文体发展的规律性使然,亦是金人时代精神的体现和主动的选择。赋化了的散文除在建筑美感、遣词用语等形式层面特点鲜明外,散文内部的气韵流转也沾染了赋体文学独有的气象,并与北方及少数民族的双重特质融合,产生了更深层次的精神意蕴上的“赋”化。故而散文的赋化现象既是文体发展现象,亦是金人王朝本位意识的文学镜鉴,包含了女真人的正统意识,是金代文学“中州文气”之一环。本文正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金代散文赋化的历史文化背景。在女真统治者的兴儒主张下,科举和教育推动了北方儒学的发展和女真人的汉化,金人的正统意识不断加强,文士的创作热情高涨,是为散文赋化的基础。第二部分为第二章:金代散文发展及其赋化问题。此章从“借才异代”“国朝文派”和“贞佑南渡”前后三个时期着眼,探析金代散文赋化现象,对赋化在形式与内涵上的表现进行分析与说明,兼顾金代散文的地域性和时代性,重点关注与形式之赋化互为表里的精神之赋化。第三部分为结论:金代散文赋化的认识价值。文体之间的互渗现象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此现象存在于金代文学中也非偶然。金人借助赋的文体权力和文体特点增强了散文的表现力,对散文的文体价值亦是一种提升;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关注金代散文赋化现象中蕴含的时代精神和中原本位意识,也有助于客观认识与评价我国北方民族政权下的文学与文化。
张晶盈[7](2019)在《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视角下的海外华人文化认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认同是文化理论的重要问题,是一个具有现代性意义的哲学问题。文化认同也是全球化进程中各国、各民族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海外华人是一个拥有六千万之众、遍布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移民群体,在全球化进程中同样面临着文化身份和文化认同问题。全球化进程既加剧了华人文化归属感的危机,也强化了华人文化认同的意识。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华人生存实践展开的具体形式不同,华人文化的具体呈现各有特殊性,华人文化认同的具体方式也有差异性。但是,作为一个与母国和原乡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文化群体,海外华人在族群属性上同属中华儿女;在文化属性上,都具有浓厚的中华文化基因;在文化认同上,都面临着共同的挑战,都表现出共同的文化自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为总体理念和方法论,从认识论、实践论和价值观等三个维度对海外华人文化认同内在的共同性、普遍性和规律性进行系统的论析。在认识论维度,对华人文化和华人文化认同的涵义进行界定和解析。提出了华人文化是由华人移民根据生存实践的需要,在与居住地社会文化邂逅、接触和交融过程中,重新诠释和建构的文化复合体;华人文化认同的实质是作为认同主体的华人对华人个体之间和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共同文化的理解、承认和接受。并从居住国和祖籍国的角度对华人文化认同的对象进行分析;从个人主体、社群主体和族群主体等三个层次对华人文化认同的主体向度进行分析;从生存认同、身份认同和价值认同等方面对华人文化认同的目的向度进行分析。在实践论维度,阐述了华人文化认同的实践意蕴:实践是文化认同形成的客观基础和前提;实践是文化认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实践是文化认同目的实现与否的检验尺度。梳理了华人文化认同实践历程的过程性和阶段性,指出了海外华人的文化认同是一个从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到华侨文化认同再到华人文化认同的转变过程。分析了华人文化认同的实践特征主要表现在网络化、跨国化和交往性等方面,并指出这些特征深刻地影响了华人族群认同意识的形成和华人文化认同的建构。在价值观维度,对华人文化价值观的基本涵义和主要构成要素进行概括和梳理,分析了华人文化价值观认同具有建构性、中华文化主导性和相对独立性等特性;并从个体、群体和社会三个层面分析了华人文化价值观认同的社会意义:对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塑造和范导的作用;对华人族群意识和行为具有凝聚和规制的作用;对华人社会的形成、发展具有维系、整合和稳定的作用。在现实层面上,对华人文化认同的实施机制进行阐述,指出华人文化认同的实施机制是以华人文化价值观为核心的,由华人社团、华文教育、华文媒体和华人传统信仰等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分析了华人文化认同的现实困惑和影响华人文化认同的因素,提出了重构华人文化认同的策略性思路。进而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现实困境以及现实重构的原则进行了初步探析。
唐书哲[8](2019)在《规训与抗争:美国华裔文学中的语言、文本和空间越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越界是对现有边界的跨越和既定秩序的挑战,是少数族裔跨越基于种族的各种压迫性边界,拓展生存空间的重要手段。美国主流社会以种族为中心建构各种边界,试图维持以白人为中心的种族秩序。华裔在美国面临来自主流社会的规训,并试图跨越压迫性的边界。作为再现华裔在美国生活经验的文学作品,美国华裔文学再现了华裔在语言和空间等方面的越界经验。美国华裔文学也中出现了作家的族群身份和主人公的族群身份呈现出差异或超越美国华裔文学传统题材和主题的越界文本,构成了美国华裔文学中的文本越界。就美国华裔文学的越界研究而言,学界多关注华裔文学在种族、性别和文化上的越界现象,研究的重心不在越界本身,而在华裔的身份认同,对文本和空间越界关注不够。研究美国华裔文学中的语言、文本和空间越界,既可以分析边界的运作机制、华裔的越界策略和华裔经验的变化,为华裔族群提供借鉴,又可以考察美国华裔文学跨界、去族裔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拓展美国华裔文学的创作和批评空间。论文围绕美国主流社会对华裔的规训和华裔的抗争,在美国华裔文学的谱系中,讨论华裔文学中的语言、文本和空间越界,认为华裔文学中的语言、文本和空间越界在本质上表现为华裔和华裔作家对主流社会种族主义意识形态的逾越。论文以规训和“越界”为理论框架,从“解域”、“越界文本”以及空间与权力和意识形态之关系的角度,聚焦美国华裔文学中的语言、文本和空间越界,分析边界的运作机制,解读华裔和华裔作家面临的规训和他们跨越压迫性边界的越界行为,并探讨越界的意义。论文第一章以汤亭亭的《中国佬》《女勇士》和赵健秀的《唐老亚》为研究对象,从沉默与言说、言说的形式、言说的内容三个方面探讨美国华裔文学中的语言越界。就沉默与言说而言,美国主流社会期待早期华人以沉默被动、缺乏主体性的种族“他者”形象出现,维护白人的权威。《中国佬》中以叙事者的伯公为代表的早期华人以“捣鬼者”的形象出现,使用编码的语言进行言说,逾越了不许说话的戒律,彰显了华人的主体性。在言说的形式上,华裔面临来自标准英语及其背后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规训和宰制。他们跨越语言边界,从本族裔语言中吸取元素,打破标准英语的规范,形成了一种带有族裔色彩的英语,既传达了族裔经验,又对标准英语及其背后主流社会的意识形态进行“解域”。《女勇士》中以鬼故事为代表的非理性言说再现了华裔在美国越界的勇气和策略,解放了华裔被主流社会压抑的语言成分,解构了美国主流社会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文化霸权。此外,美国华裔文学跨越语言和文化边界,形成了语言上的“杂糅性”和“陌生化效应”,实现了不同语言文化及其背后价值观的对话。第二章聚焦美国华裔文学中的文本越界,以谭恩美的《拯救溺水鱼》和伍绮诗的《无声告白》为例,在美国华裔文学的谱系中以点带面地探讨文本越界,重点分析文本越界的方式以及文本越界对华裔文学创作和批评的启示与挑战。文本越界是指文本中作家的族群身份和主人公的族群身份呈现出差异,或文本超越了华裔文学的传统题材和主题。本章分析了两类文本越界现象——经典华裔作家书写普适性主题的文本越界、新生代华裔作家革新华裔文学传统题材和主题的文本越界,并借此分析当前华裔文学创作跨界、去族裔化和多元化的趋势。第一节结合“越界文本”的概念,在考察美国华裔文学边界的基础上,指出华裔文学边界的人为建构性和流动性,并界定美国华裔文学中的文本越界。第二节分析《拯救溺水鱼》的文本越界,认为作品探讨人权与传媒等主题,超越了以华裔经验为内核的美国华裔文学传统题材和主题,表现出明显的去族裔化倾向。第三节解读《无声告白》的文本越界,认为文本整合了传统美国华裔文学中基于性别的父系书写传统和母系书写传统,通过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揭示“血统”与“认同”之间的矛盾,以及种族和性别歧视的创伤,性别批评指向是美国社会的性别歧视。美国华裔文学中的文本越界拓展了华裔文学的创作和批评疆域,挑战了暗藏在文学创作和批评中的种族隔离现象及其背后的种族主义意识形态。第三章考察美国华裔文学中的空间越界,选取天使岛移民检查站、唐人街和唐人街之外的美国本土三个空间,分析具体和抽象的空间边界的建构方式,探讨华裔为拓展生存空间的抗争。《埃伦诗集》折射了早期华人在美国的空间经历和体验,美国主流社会将种族主义思想融入空间的规划和使用中,并通过各种规训手段来控制华人的身体和主体,对华人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华人通过刻写诗歌,利用“再现的政治”进行反规训的抗争。邝丽莎的《在金山上》再现了空间与种族和资本的关系,美国主流社会对华裔的空间区隔以及对华裔生存空间的话语建构与种族主义思想合谋,服务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需要。邝泗通过坚守唐人街这一异质和否定的空间和异族通婚等策略来跨越压迫性的空间边界。哈金的《自由生活》刻写了华人在新的社会历史语境中的空间体验,表现在具体意义上的地理空间和抽象意义上的精神空间两个方面。以武男为代表的华人新移民在隐蔽的空间限制下,因物质和精神空间的缺位而感到强烈的存在危机。武男通过异化劳动安家置业,确立了物质世界的中心,然后自我放逐,与异化的现实保持距离,通过诗歌创作建构了精神家园,确立了精神世界的中心,解决了存在危机。华裔的空间经验表现出从明显到隐蔽、从“必要”到“奢侈”的历时性变化,既是具体的地理空间经验,又是抽象的心理和精神层面上的空间经验。华裔所面临的边界和规训随着历史语境的变迁表现出从明显到隐蔽、从暴力到温和的转变,社会历史语境的变迁也为华裔的越界提供了助力。通过研究美国华裔文学中的语言、文本和空间越界,可以发现边界的运作机制和华裔的越界方式,把握当前华裔文学创作的趋势,扩大华裔文学的创作和批评空间。论文试图强调,作为社会文化建构,以种族为中心的各种压迫性边界是美国主流社会为不同族群及其文化划定疆域、维持种族和文化秩序的重要手段,它们限制了华裔的生存空间和生命体验,以及华裔文学的题材和主题。只有跨越这些压迫性的边界,才能在客观上改善华裔的生存状况,扩大华裔文学的创作和批评空间。
朱颖怡[9](2019)在《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理论基础源于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并在一定程度上借鉴其艺术而发展。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在历史上形成了三次女性主义浪潮,分别发展出不同的理论流派。西方女性主义艺术在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中根据社会运动成为其文化分支,在其不同发展阶段关注不同的社会问题。中国女性主义艺术从“85新潮”美术、女性艺术中发展,与西方女性主义艺术相比,两者在理论基础、社会实践、文化观念和批判目标上有异同。全文以艺术社会学为基础方法论,由于中国尚未建立自己的女性主义理论体系,因此以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为指导理论,以符号学及图像学方法作图片例证分析,探讨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成因与有别西方模式的特点。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主要先后两次传入中国,一是五四时期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理论和马克思妇女解放观的传入,二是改革开放后其他女性主义流派的传入。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艺术产生的背景具有多种成因。中国传统观念意识、当代中国女性的现实生存状况、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及艺术均对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西方女性主义艺术与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比较角度而言,它们都共有同的、跨文化的父权意识形态,使用生理特征符号表达的相同点;而在应用的理论基础和生理特征符号的含义表达中存在差异。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艺术表达的内容变迁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女性艺术从女性角度出发,关注父权意识形成的性别角色。第二个阶段是中国女性主义艺术开始出现,并以生理特征符号建构话语权。第三个阶段是女性主义艺术从性别差异的角度去反抗父权意识。以上三个发展阶段表明了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艺术伴随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发展而发展,而非如西方女性主义艺术伴随社会运动出现的。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主要分类包括绘画、雕塑、行为艺术、装置艺术和摄影艺术。在以上分类中,具体的艺术作品均不同程度地涉及中国文化与社会特有的性别问题,同时又有全球性、普遍的、跨地域性的性别问题。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艺术具有当代艺术同质化的倾向,又有全球地方主义的特色。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艺术不仅关注中国社会中的性别问题,同时全球女性解放提供了积极的意义。
冯培华[10](2019)在《社会语言学视角下大学生网络语言性别差异实证研究 ——以兰州地区高校为例》文中认为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的信息传播和交流模式发生了深层变革,对其所使用的语言工具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信息时代中的键盘敲击、屏幕显示与在线传输这一信息传播模式的变革,催生出了网络语言。调查显示,大学生网民群体已成为互联网大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网络身份和网络语言是了解大学生自我定位和内心感受的最佳窗口。鉴于大学生网络语言具有性别差异的特征,且产生差异的动因又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考察大学生网络语言的性别差异现状及其深层理据性,拓宽了社会语言学的研究领域,是一次语言学科研究与时代同步,与现实生活接轨的有意义的实践。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问卷调查、对比分析和举例分析,并结合了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和性别差异理论对大学生网络语言和网络身份的性别差异作出假设,通过收集到的甘肃省兰州市高校200名在校大学生数据进行求证,最后得出结论。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是回顾和解读了当今学术界对网络语言的研究状况,并且对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解释说明,为后文的研究做好铺垫。第一章介绍了大学生网络语言使用情况、大学生网络语言的特殊性以及研究大学生网络语言的价值,并对相关理论进行简要论述;第二章作为文章的主体部分,对大学生网络身份和网络语言进行了详细地统计分析和说明。第三章分别从生理、社会、教育等因素分析和讨论大学生网络语言及其网络身份产生差异的原因;第四章主要对文章进行简要总结,并对未来的相关研究进行展望。通过对大学生网络身份和网络语言的使用情况、性别差异具体特征、归因分析和教学启示等方面的探讨,有助于对大学生跨性别交际顺利进行、双性和谐发展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总之,文章力图对大学生网络身份和网络语言作一个全面并且透彻的研究,使人们不仅能跳出传统性别语言的角色定位和刻板印象,向着平等、自由、双性和谐的和谐发展,而且可以为以后的网络语言学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进而促进中国社会语言学和教育学研究的共同发展。
二、汉字结构的性别歧视倾向论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汉字结构的性别歧视倾向论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计量的百年中国人名用字性别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相关工作 |
2 数据 |
2.1人名数据库构建 |
(1) 抽取 |
(2) 筛选 |
(3) 信息补充 |
2.2 研究对象 |
3 人名用字性别差异及历时分析 |
3.1名字长度 |
3.2 用字难易度 |
3.3 人名用字丰富度 |
3.4 百年人名高频字及用字性别偏度 |
3.5 人名用字历时变化趋势 |
4 结语 |
(2)主体与互文:克里斯蒂娃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超越文本的世界:克里斯蒂娃的语言符号学 |
第一节 作为符义实践过程的语言学 |
一、东方语言学的启迪:“意指是一个过程” |
二、“文”的语言学的构建:被遮蔽的符义实践 |
第二节 具有主体维度的复量符号学 |
一、建立复量符号学 |
二、对巴赫金对话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三、对亚里士多德的误读 |
四、用主体维度弥补结构主义 |
第三节 被误读的“互文性” |
一、对互文性的误读 |
二、对《词语、对话与小说》的常见误读 |
三、精神分析学对互文性误读的纠正 |
四、互文性概念的精神分析维度 |
第二章 女性主体可分享的禀赋:克里斯蒂娃的精神分析学 |
第一节 前俄狄浦斯阶段的女性主体 |
一、“子宫间”里的女性主体 |
二、驱力理论与欲望书写 |
三、克里斯蒂娃构建的前俄狄浦斯框架 |
第二节 从女性主体到女性禀赋 |
一、颠倒《时间揭示真理》的女性理解 |
二、对“中国妇女”的理论诠释 |
三、走向女性禀赋的女性主义 |
第三节 可分享的自我的陌异性 |
一、母性孕育生命的经验 |
二、从自我的陌异性到一种人文主义 |
第三章 开放的新人文主义:克里斯蒂娃的文化批判思想 |
第一节 互文性的实践:重构神学、诗学与艺术 |
一、玛利亚中的爱、宗教和艺术 |
二、身体转向中的女性身体 |
三、发现基督教中的母性情欲 |
第二节 陌异性的实践:新人文主义的反抗观 |
一、反抗的理论动力:贱斥 |
二、反抗在文艺中的表现形式 |
第四章 克里斯蒂娃理论的限度 |
第一节 反抗的意义与局限 |
一、从反抗到禁忌 |
二、从禁忌到神圣 |
第二节 泛化的理论边界 |
一、漫无边际的主体概念 |
二、模糊的政治哲学界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少数民族成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的教育对策研究 ——以“三州”少数民族青壮年农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内容和重难点 |
(四)文献综述 |
(五)核心概念界定 |
(六)研究设计 |
一、百年来面向成人实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历史梳理 |
(一)民国时期成人扫盲教育发展概况(1912-1949年) |
(二)新中国成立后成人扫盲教育的快速发展(1949-1977年) |
(三)改革开放后成人扫盲教育的革新发展(1978-1999年) |
(四)进入新世纪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新发展(2000年至今) |
(五)百年来国家通用文字教育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
二、少数民族青壮年农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理论探讨 |
(一)语言文字教育的理论基础探讨 |
(二)少数民族青壮年农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基本属性 |
三、“三州”少数民族青壮年农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现状考察 |
(一)“三州”少数民族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概述 |
(二)少数民族青壮年农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现状分析 |
(三)少数民族青壮年农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存在问题的分析 |
四、影响“三州”少数民族青壮年农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的因素分析 |
(一)场域外:严峻的自然地理环境 |
(二)场域本身:少数民族青壮年农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内部存在多重矛盾 |
(三)行动者分析:不同主体的利益多元 |
五、提升“三州”少数民族青壮年农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的教育对策 |
(一)继续完善成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政策法规建设 |
(二)丰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内容,创新发展教育形式 |
(三)建立全方位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资源保障体系 |
(四)激发教育对象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内生动力 |
(五)构建终身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平台 |
(六)加强理论研究以持续引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可持续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问卷调查工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4)地方性南传佛教组织的形成与发展 ——瑞丽“塔玛扎嘎”诵经团的社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及理论述评 |
(一) 宗教社会功能相关研究 |
(二) 东南亚南传佛教相关研究 |
(三) 中国南传佛教相关研究 |
1. 八十年代之前的中国南传佛教研究 |
2. 最近三十年的中国南传佛教研究 |
(四) 瑞丽“塔玛扎嘎”相关研究 |
(五) 小结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 南传佛教 |
(二) 塔玛扎嘎 |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内容结构及创新点 |
(一) 内容结构 |
(二) 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六、田野点介绍——“塔玛扎嘎”诵经团的生存环境 |
(一) 田野调查点的选取缘由 |
(二) 瑞丽市的人文社会地理环境 |
第一章 瑞丽“塔玛扎嘎”诵经团的产生及其社会演进历程 |
一、瑞丽“塔玛扎嘎”诵经团的缘起 |
(一) 南传佛教信仰提供成员基础和宗教根基 |
(二) 来自缅甸木姐“塔玛扎嘎”诵经团的影响 |
(三) 传承佛教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本土尝试 |
二、瑞丽“塔玛扎嘎”诵经团的社会演进历程 |
(一) 瑞丽“塔玛扎嘎”诵经团的萌芽 |
(二) 瑞丽“塔玛扎嘎”诵经团的十年发展历程 |
1. 诵经团的正式成立 |
2. 瑞丽“塔玛扎嘎”诵经团的初步发展 |
(三) 十周年之后的瑞丽“塔玛扎嘎”诵经团 |
三、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瑞丽“塔玛扎嘎”诵经团的组织形态 |
一、瑞丽“塔玛扎嘎”诵经团的成员结构及特征 |
(一) 年龄结构及特征 |
(二) 性别结构及特征 |
(三) 职业结构及特征 |
(四) 受教育情况及特征 |
(五) 族群结构及特征 |
(六) 成员的地缘结构及特征 |
二、瑞丽“塔玛扎嘎”诵经团的管理运作体系 |
(一) 团体规范——佛教五戒 |
(二) 统一的服装——身份标识 |
(三) “四位一体”的管理组织形式 |
1. 僧人指导团 |
2. 管理团队 |
3. 每个村寨的带头人 |
4. 网络化的团体组织方式 |
(四) 经费来源——成员们的布施捐助 |
三、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瑞丽“塔玛扎嘎”诵经团的文化形态 |
一、瑞丽“塔玛扎嘎”诵经团的活动流程及形式 |
(一) 活动时间 |
(二) 活动前准备 |
(三) 活动流程 |
二、“塔玛扎嘎”诵经团的活动内容 |
(一) 教育活动 |
(二) 诵经活动 |
(三) 公益活动 |
三、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瑞丽“塔玛扎嘎”诵经团的特征及其对现代傣族社会的影响 |
一、瑞丽“塔玛扎嘎”诵经团的特征 |
二、瑞丽“塔玛扎嘎”诵经团对现代傣族社会的影响 |
(一) 加强佛教徒身份认同 |
(二) 传承傣族传统文化 |
(三) 行为规范和群体整合 |
(四) 心理调节和社会互助 |
(五) 有利于边疆治理和边民互动 |
总结与余论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的不足 |
三、余论 |
附录 |
附录1: 调研访谈提纲 |
附录2: 问卷设计提纲(中文) |
附录3: 问卷设计提纲(傣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1963-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 国外研究动态 |
(二) 国内研究动态 |
三、研究目的 |
四、选题意义 |
五、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涉及的主要理论 |
第一章 励志与颓废的传奇—田纳西·威廉斯及其戏剧创作 |
第一节 田纳西·威廉斯的生平与创作历程 |
一、田纳西·威廉斯的家世渊源 |
二、田纳西·威廉斯的戏剧创作与生活轨迹 |
(一) 蹒跚登台(1930—1944) |
(二) 炫目表演(1944—1962) |
(三) 暗淡落幕(1963—1969) |
(四) 孤寂谢幕(1970—1983) |
第二节 田纳西·威廉斯的本色书写 |
一、威廉斯剧作之逐性 |
(一) 同性恋与文学 |
(二) 威廉斯剧作之同性恋书写 |
(三) 威廉斯同性恋书写之渊源 |
二、威廉斯剧作之疾病 |
(一) 疾病与文学 |
(二) 威廉斯剧作之疾病书写 |
(三) 威廉斯疾病书写之渊源 |
三、威廉斯剧作之孤独 |
(一) 孤独与文学 |
(二) 威廉斯剧作之孤独书写 |
(三) 威廉斯孤独书写之渊源 |
四、威廉斯剧作之漂泊 |
(一) 漂泊与文学 |
(二) 威廉斯剧作之漂泊书写 |
(三) 威廉斯漂泊书写之渊源 |
第三节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中的中国形象 |
一、欧、美文学及泛文学文本中的中国形象 |
(一) 欧洲的中国形象 |
(二) 美国的中国形象 |
二、威廉斯剧作之中国形象 |
(一) 中国形象的书写 |
(二) 中国形象书写之溯源 |
(三) 中国形象书写之目的 |
第四节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的艺术贡献 |
一、借鉴古希腊戏剧的经典结构 |
(一) 高度集中的封闭式结构 |
(二) 跌宕有致的开放式结构 |
二、借鉴中国戏曲的写意性表现手法 |
(一) 高度神似的虚拟动作设定 |
(二) 虚拟时空的设置 |
三、化用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故事/历史典故 |
(一) 神话故事的有机嵌入 |
(二) 历史典故的生动融入 |
四、设置“隐而不露”的潜台人物 |
(一) 潜台人物掌控出场人物的“现时”命运 |
(二) 潜台人物暗示出场人物的将来命运 |
五、运用物象丰富的象征手法 |
(一) 一花一世界 |
(二) 一林一社会 |
(三) 一虫一人生 |
(四) 一物一世间 |
(五) 一色一身份 |
(六) 一音一情绪 |
第二章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译介 |
第一节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译介语境 |
一、美国文学的译介之旅 |
(一) 美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 |
(二) 美国戏剧在中国的译介 |
二、丰富多元的翻译与译介理论语境 |
(一) 中国本土翻译与译介理论 |
(二) 西方翻译与译介理论 |
三、归化、异化翻译策略 |
第二节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翻译与出版 |
一、大陆译介:“一枝独秀”到“百家争鸣” |
(一) 第一阶段(“十七年”时期) :政治挂帅、一枝独秀 |
(二) 第二阶段(1978— ) :聚焦三剧、各抒译见 |
二、港、台译介:共谋中抵抗 |
(一) 译介背景:不同政治力量在文学中的角逐竞技 |
(二) 港、台地区译介概况 |
(三) 译介特点:数量少,重视艺术性 |
第三节 各具特色的中文译本—威廉斯剧作中译版本比较 |
一、“译彩纷呈”的《欲望号街车》四大译本 |
(一) 四大译本各自基本特点 |
(二) 四大译本呈现的情感倾向性 |
(三) 四大译本中各具特色的创造性叛逆翻译 |
(四) 四大译本对文化缺省的处理方法 |
二、译味悠长的《玻璃动物园》四大译本 |
(一) 四大译本各自基本特点 |
(二) 四大译本呈现的雅俗之别与情感倾向 |
(三) 四大译本各具特色的创造性叛逆翻译 |
(四) 四大译本对文化缺省的处理方法 |
三、译见不一的《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两大译本 |
(一) 两大译本各自基本特点 |
(二) 两大译本呈现的情感倾向性 |
(三) 两大译本各具特色的创造性叛逆翻译 |
(四) 两大译本对文化缺省的处理方法 |
第三章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演出 |
第一节 永不停歇的“欲望号街车”—《欲望号街车》在中国的搬演与改编演出 |
一、《欲望号街车》在中国的演出历程 |
(一) 多姿多彩的大陆演出 |
(二) 异彩纷呈的港台演出 |
二、“野蛮战胜优雅”—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版《欲望号街车》 |
(一) 演出概况 |
(二) 导演构思 |
(三) 生动唯美的舞台呈现 |
三、中西合璧的剧坛明珠—北京铁皮屋版《纸牌夜布鲁斯》 |
(一) 演出概况 |
(二) 导演构思 |
(三) 中西合璧的舞台呈现 |
第二节 脆弱的玻璃动物之旅—《玻璃动物园》在中国的演出 |
一、《玻璃动物园》在中国的演出历程 |
(一) 沉寂—爆发的大陆演出 |
(二) 持续—稳步的港、澳、台的演出 |
二、“生活总是要继续”—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版《玻璃动物园》 |
(一) 演出概况 |
(二) 导演构思 |
(三) 忠实原剧的舞台呈现 |
第三节 田纳西·威廉斯其他剧作在中国的搬演 |
一、《热铁皮屋顶上的猫》演出概况 |
二、《夏与烟》《请爱我一小时》的演出 |
第四章 田纳西·威廉斯及其戏剧对中国作家的影响 |
第一节 同宗异支—田纳西·威廉斯及其他剧作家对中国新时期戏剧的整体影响 |
一、新现实主义与精神悲剧的内在影响 |
(一) 聚焦社会底层生活 |
(二) 高扬人道主义大旗 |
(三) 挖掘复杂的人性 |
(四) 再现残酷、惨烈的现实 |
(五) 凸显小人物的精神悲剧 |
二、多姿多彩的戏剧表现手法的影响 |
(一) 以外化的方式展现内心 |
(二) 借鉴象征手法 |
(三) 哀婉浓郁的诗意营造 |
(四) “造型戏剧”的中国化实践 |
第二节 独怆然而涕下—田纳西·威廉斯对白先勇创作的影响 |
一、跨越时空的“相遇” |
(一) 身世境遇的暗合 |
(二) 姐弟情深的追思 |
(三) 爱荷华大学的杰出校友 |
(四) 同性恋的性态取向 |
(五) 浓厚的明星崇拜情结 |
二、追怀幽思—威廉斯及其剧作对白先勇创作的影响 |
(一) 西比尔之哀—对美人迟暮的哀悼 |
(二) 阿都尼斯之魅—对同性之爱的赞赏 |
(三) 阿瑞斯之怒—对残酷暴力的展示 |
(四) 美杜莎之惑—对恶与美的女性的书写 |
三、多元归一—威廉斯剧作表现手法对白先勇的影响 |
(一) 以心理回忆手法展现百态人生 |
(二) 以象征手法展现世态万象 |
第三节 哀婉、感伤的记忆—《玻璃动物园》对赵耀民《良辰美景》的影响. |
一、一江春水向东流—时代变迁对美好事物的碾压 |
(一) 无可奈何花落去—美好事物渐趋消逝 |
(二) 东风无力百花残—奋力挽留美好事物 |
(三) 此情可待成追忆—对美的怀念与希冀 |
(四) 四顾茫茫已惘然—两剧弥漫的悲剧性 |
二、乱花渐入迷人眼—《玻璃动物园》表现形式和技巧、手法对《良辰美景》的影响 |
(一) 两剧“演出说明”之间存在明显的影响—借鉴关系 |
(二) 两剧均设置叙述者 |
(三) 心理外化手法的借鉴 |
(四) 人物设置方面的影响 |
(五) 象征运用的类同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6)丽句与深采并流 ——金代散文赋化现象及其价值论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1 金代散文研究 |
1.2 金代散文与赋的文体资源 |
1.3 “赋化”现象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重、难点 |
第一章 金代散文赋化的历史文化背景 |
1.1 自上而下搭建的文化平台 |
1.1.1 选举之法,文事之兴 |
1.1.2 庠序之隆,右文之意 |
1.2 从汉化到“中州” |
1.2.1 儒学在北方的接续 |
1.2.2 统治者的仁政与文治思想 |
1.2.3 “北人质朴”与“女真纯直” |
1.2.4 正统意识与“中州”之气 |
小结 |
第二章 金代散文发展及其赋化问题 |
2.1 “借才异代”时期的散文赋化 |
2.1.1 实用性文字 |
2.1.2 其他题材 |
2.2 “国朝文派”时期的散文赋化 |
2.2.1 实用性文字 |
2.2.2 其他题材 |
2.3 “贞佑南渡”前后的散文赋化 |
小结 |
结论 金代散文赋化的认识价值 |
3.1 赋与文,骈与散 |
3.2 赋化之文学史价值的深入考量 |
余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位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视角下的海外华人文化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论文的研究重点、难点和主要创新点 |
一、重点和难点 |
二、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华人文化认同的认识论维度 |
第一节 若干重要概念的界定与建构 |
一、关于文化的本质内涵的辨析 |
二、华侨、华人、华人文化的概念界定 |
三、华人文化认同的概念建构 |
第二节 华人文化认同的对象 |
一、华人对居住国文化的认同 |
二、华人对祖籍国文化的认同 |
第三节 华人文化认同的主体向度 |
一、华人个人主体的文化认同 |
二、华人社群主体的文化认同 |
三、华人族群主体的文化认同 |
第四节 华人文化认同的目的向度 |
一、生存认同:寻求同一生存方式 |
二、身份认同:确认华人文化身份 |
三、价值认同:接受共同文化价值 |
第三章 华人文化认同的实践论维度 |
第一节 华人文化认同的实践意蕴 |
一、实践是文化认同形成的客观基础与前提 |
二、实践是文化认同发展的源泉与动力 |
三、实践是文化认同目的实现与否的检验尺度 |
第二节 华人文化认同的实践历程 |
一、中国人移民海外的历史过程 |
二、华人文化认同实践历程的过程性与阶段性 |
第三节 华人文化认同的实践特征 |
一、华人文化认同实践的网络化 |
二、华人文化认同实践的跨国化 |
三、华人文化认同实践的交往性 |
第四章 华人文化认同的价值观维度 |
第一节 华人文化价值观的内涵与构成 |
一、价值观的内涵、类型与意义 |
二、华人文化价值观的内涵与构成 |
第二节 华人文化价值观认同的特性 |
一、华人文化价值观认同的建构性 |
二、华人文化价值观认同的主导性 |
三、华人文化价值观认同的相对独立性 |
第三节 华人文化价值观认同的社会意义 |
第五章 华人文化认同的实施机制和现实重构 |
第一节 华人文化认同的实施机制 |
一、华人社团机制 |
二、华文教育机制 |
三、华文传媒机制 |
四、华人传统信仰机制 |
第二节 华人文化认同的现实困惑与影响因素 |
一、华人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的迷思 |
二、影响华人文化认同的因素 |
第三节 华人文化认同的现实重构 |
一、建构和增强华人意识 |
二、建设华人共有精神家园 |
三、构建和完善华人网络 |
四、构建华人共同的文化象征符号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8)规训与抗争:美国华裔文学中的语言、文本和空间越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Abbreviations |
导论 |
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综述 |
理论框架与关键词 |
各章内容概述 |
第一章 美国华裔文学中的语言越界 |
第一节 从沉默到发声:《中国佬》中言说的政治 |
第二节 边缘者的言说方式:《唐老亚》中的族裔化英语 |
第三节 鬼神言说与华裔经验:《女勇士》中的非理性言说 |
第二章 美国华裔文学中的文本越界 |
第一节 变化的边界和文本越界 |
第二节 《拯救溺水鱼》的去族裔化书写 |
第三节 《无声告白》对华裔文学传统主题的革新 |
第三章 美国华裔文学中的空间越界 |
第一节 规训与越界:《埃伦诗集》中的空间政治 |
第二节 空间种族·资本:《在金山上》中的空间边界建构与越界 |
第三节 漂泊与“落地”:《自由生活》中的物质和精神空间建构 |
结论 |
引用文献 |
科研成果 |
致谢 |
(9)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二、研究问题、界定范围与意义 |
三、研究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西方女性主义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
第一节 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与观念 |
一、“Feminism”的双重含义 |
(一)强调男女权利平等——第一次女性主义浪潮 |
(二)强调性别价值——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 |
二、后现代女性主义 |
第二节 西方女性主义艺术的发展 |
一、西方女性主义艺术的萌芽 |
二、西方女性主义艺术的确立 |
三、西方女性主义艺术的现状 |
第二章 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艺术产生的背景 |
第一节 当代中国社会女性意识和生存状况 |
一、当代女性中的传统意识 |
二、当代女性中的西方意识 |
(一)“五四”时期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与马克思妇女解放观的传入与实践 |
1 “五四”时期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传入 |
2 马克思妇女解放观的实践 |
(二)改革开放后其他女性主义理论流派的传入 |
三、当代中国女性的现实生存状况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与西方女性主义艺术的传入 |
一、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发展背景 |
二、西方女性主义艺术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
第三章 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特点 |
第一节 中西融合视野下的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特点 |
一、西方当代女性主义艺术特点 |
二、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艺术观念与西方女性主义艺术观念的比较 |
(一)相同处 |
1 父权制的跨文化现象 |
2 以相同的生理符号表达 |
(二)差异处 |
1 不同的理论基础应用 |
2 不同含义的生理符号 |
第二节 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艺术表达内容的变迁与特点 |
一、从女性角度出发的性别角色 |
二、以生理特征符号建构话语权 |
三、以性别差异角度反抗父权制意识下的艺术 |
第四章 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艺术表达 |
第一节 女性主义绘画 |
第二节 女性主义雕塑 |
第三节 女性主义行为艺术 |
第四节 女性主义装置艺术 |
第五节 女性主义摄影艺术 |
第五章 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艺术价值和意义 |
第一节 女性主义艺术对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与意义 |
一、女性主义艺术在中国当代艺术的位置 |
二、女性主义艺术对女性解放与发展的积极意义 |
三、女性主义艺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艺术于西方女性主义艺术的独特之处 |
第三节 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发展前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社会语言学视角下大学生网络语言性别差异实证研究 ——以兰州地区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一)问卷调查法 |
(二)文献研究法 |
(三)定量分析法 |
(四)对比分析法 |
(五)举例分析法 |
(六)归纳法 |
第一章 网络语言性别差异研究的相关介绍 |
一、网络语言概观 |
(一)网络语言的定义 |
(二)网络语言的性质 |
(三)网络语言的特征 |
(四)网络语言与性别 |
(五)大学生网络语言的特殊性及研究价值 |
二、研究的理论框架 |
(一)心理语言学 |
(二)性别语言学 |
(三)社会心理学 |
(四)文化学 |
(五)教育学 |
第二章 大学生网络语言及网络身份特征性别差异分析 |
一、大学生自我表露建构网络身份的外在呈现 |
(一)个人资料说明 |
(二)用户名选择 |
(三)“头像”呈现 |
二、大学生建构性别形象的内在话语策略 |
(一)话题选择 |
(二)大学生网络语言话语量 |
(三)语言风格 |
(四)语言的感情色彩 |
(五)骂詈语 |
(六)网络创意语言 |
(七)称谓语 |
第三章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大学生网络语言性别差异归因分析 |
一、生理因素 |
(一)遗传引起的言语功能障碍 |
(二)左脑与右脑 |
(三)性腺激素对智商的影响 |
(四)雄激素对侵犯行为的影响 |
二、社会因素 |
(一)性别角色 |
(二)社会刻板印象 |
(三)语言环境 |
三、教育因素 |
(一)性别屏蔽现象 |
(二)性别刻板印象 |
(三)课堂上女性话语权的丧失 |
(四)教师身份中的性别歧视 |
(五)教材中存在的不和谐 |
(六)教学法的单一化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一、文中尚未解决的问题 |
二、大学生网络语言研究未来的发展前景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大学生网络语言性别差异调查问卷(男性版) |
附录二 大学生网络语言性别差异调查问卷(女性版) |
附录三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汉字结构的性别歧视倾向论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计量的百年中国人名用字性别特征研究[J]. 杜冰洁,刘鹏远,田永胜. 中文信息学报, 2022
- [2]主体与互文:克里斯蒂娃思想研究[D]. 焦宏丽. 山东大学, 2020(04)
- [3]少数民族成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的教育对策研究 ——以“三州”少数民族青壮年农民为例[D]. 陈雪儿. 西南大学, 2020(01)
- [4]地方性南传佛教组织的形成与发展 ——瑞丽“塔玛扎嘎”诵经团的社会研究[D]. 田维维. 云南大学, 2019(03)
- [5]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1963-2018)[D]. 高鲜花.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6]丽句与深采并流 ——金代散文赋化现象及其价值论析[D]. 薛婉莹. 山西大学, 2019(02)
- [7]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视角下的海外华人文化认同研究[D]. 张晶盈. 华侨大学, 2019(01)
- [8]规训与抗争:美国华裔文学中的语言、文本和空间越界研究[D]. 唐书哲. 南京大学, 2019(01)
- [9]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研究[D]. 朱颖怡.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10]社会语言学视角下大学生网络语言性别差异实证研究 ——以兰州地区高校为例[D]. 冯培华. 西北民族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