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第三中学324022
摘要:高中在学生的学习时代具有重要意义,它对学生的知识积累、世界观成长、心理建设等方面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但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高中学习也对学生的各方面成长有很大的局限。班主任,一个学生时代的领路人,必须在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中进行改革,引进更加科学的管理方式,在紧抓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不忽略学生的心理状态和三观的成长,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班主任管理
引言:高中时代,学习任务重,学生面对的各方压力大,对心理状态和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三观的建立也是非常重要的时期,是少年人向成年人的过渡阶段,是青春期的重要转折点。这个时期的高中生,虽然经常会出现不听劝告的逆反心理,但也是最需要教师和家长引导指明前进方向的时期,当然,其中使用的谈话或引导方式非常重要,针对不同心理状态和性格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因材施教,在教授学生课本上的知识点外,要教会学生汲取营养、终身成长、健康生活的方法。
一、传统高中教学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1.教学重点在学习成绩
传统高中教学中,班主任的管理重点在完成课程计划中的教学任务和紧抓学生的学习成绩两方面,高中生面临高考,是学生继续学习的重要关卡;升学率也是各个高中学校的主要招生资本,关乎教师和学校的利益和发展。教师和班主任过分注重学习成绩,会给学生带来过重的心理负担,容易出现学生逆反或心理崩溃的情况,后果严重。
2.压迫学生被动式学习
高中课堂上,因为各科教学任务都很重,课堂进度由教师把握,对学生进行压迫式、洗脑式教学。有的班主任为学生们安排学习计划,甚至会挤压为数不多的音乐、体育等课程,给高考课程让路。在教师成为课堂的主体的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放松缓解压力的时间被掌控甚至压缩。
3.管理方式单一
传统的高中课堂上,通常使用的就是压迫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听话,是班主任的管理目的,师生关系不亲近甚至不和谐,这会给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效率带来较大的影响。
二、新课改时代新的管理方式
1.教学重点在全面培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目的在于推行建立素质教育为主体的基础教育体系。新课改的目的,决定新时期高中课堂教学管理的重点,从学生的学习成绩转变为全面素质教育培养。班主任的教学管理方式也要随着教学管理重点的变迁而改革,学习成绩关乎学生高考成绩,以及接受更高等级教育的资格,是教学的重点之一,同时学生的心理建设,三观的健全,终身学习的观念,也是班主任在教学管理过程要引导的重点。
2.学生是课堂主体
新课改的课程要求中,课堂的主体从教师转变为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去。这样的教学要求,其实现的基础是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想法,与学生建立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在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让学生的自主管理成为主体,班干部由学生选出,自主建立适用于学生的自管体系。班主任脱离对学生的“管”,加强对班级的梳理,以身作则,用言行去引领学生进行自我规范。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能够更好的发挥自主学习意识,融入课堂教学环境中,真正意义上成为课堂的主体。
3.“看人下菜碟”
因材施教,是我国悠久的教育历史中,在很早期就提出的方法。高中生处在青春期的发展重要时期,从少年向成年人的转变过程中,他们的思想活跃,心理状态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又有着自我的坚持。面对这一时期的学生,班主任作为学生与家长、社会的重要联系纽带,要针对不同状态和性格的学生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在坚持素质教育的大前提下,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自我,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并坚定的走下去。
三、终身学习创新成长
1.终身学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当今社会,知识的储备量决定里一个人在行业中的地位和贡献率,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自我价值实现度。班主任在抓紧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建立“学习是一项贯穿一生的事业”的观点。
2.创新成长
高中生活跃的思维,和不够充足的知识储备量,让他们经常会有一些奇思妙想,也许没有什么实践意义,也不够完善,但灵感是成功的来源。成功是1%的灵感+99%的汗水,但这其中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班主任在面对这种奇思妙想时,要肯定学生的创新思维,并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进行更严谨的推导实践,为他们开启通往成功的大门。
结束语:新课改要求下的高中班主任,肩负着比传统教学模式下更重要的任务,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建立健康的心理,建立终身学习的信念,呵护迸发的灵感,让学生进入全方面的发展状态。班主任们要用更科学的、更爱护学生的方式,走进学生敏感的青春期内心,扮演引路人的角色。
参考文献:
[1]刘艳朋.新时期如何做好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7(36):27.
[2]黄玉庭.试论新时期如何做好高中班主任工作[J].学周刊,2015(11):8.
[3]陈君利.新时期高中班主任教学管理的传统与当代变革[J].亚太教育,2016(25):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