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窗更新论文_李娜,康永祥,曾商春,李华,何晓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林窗更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马尾松,树种,多样性,物种,岷江,大兴安岭,太白。

林窗更新论文文献综述

李娜,康永祥,曾商春,李华,何晓军[1](2019)在《太白红杉林窗更新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太白红杉的天然更新状况,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对太白红杉林的林窗特征及更新数量进行调查,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影响太白红杉林天然更新的环境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太白红杉林中,实际林窗(CG)和扩展林窗(EG)大小均以100 m~2左右的中小面积为主,而且林窗的形成方式主要受风雪影响导致折干;2)林窗下天然更新影响因子关联度排序为林窗面积>林窗开敞度>坡位>坡向>坡度>海拔>枯落物厚度,表明林窗面积和开敞度对林窗天然更新影响最显着;3)幼苗主要集中在中小林窗中,而且在开敞度为0.6~0.8更新最好。因此,建议通过改善林下更新环境,提高太白红杉种子发芽率、幼苗存活率以及成苗率。在具体经营过程中,可以开敞度为指标进行适度经营,人为创造一定的林窗,以加快太白红杉林的天然更新,维持其群落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西北林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刘伟,王敏彪,杜有新,尤根彪,王军峰[2](2019)在《林窗大小对2种针叶林更新效果的初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采伐林窗对2种人工林更新效果的影响,在浙江省丽水市白云山选择生境条件基本一致的马尾松林和杉木林,以林下为对照,比较了通过采伐获得的不同大小林窗(50~500 m~2)内人工和天然更新植物效果。结果表明:(1)10个人工更新树种在杉木林中生长优于马尾松林,马尾松林中枫香、无患子、山乌桕和细柄蕈树生长情况好于其他树种,杉木林中枫香、山乌桕、南方红豆杉、无患子和细柄蕈树生长情况好于其他树种。(2)林分类型显着影响南方红豆杉生长,特别是对树高的影响极为显着(P<0.01),林窗大小对木荷地径和树高均有显着影响(P<0.05),林分和林窗的交互作用对除朴树、闽楠和浙江楠外的其他树种均有显着影响。(3)不同大小林窗下天然更新植物物种数、Simpson生态优势度、Shannon多样性指数存在显着差异(P<0.05),林分类型对物种数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具有显着影响(P<0.05),但对Simpson生态优势度没有影响。2种林分林窗间天然更新植物相似度介于0.4~0.9之间,同一林分林窗间物种相似度均大于林窗与对照之间。马尾松林阔叶化改造可采伐中等林窗(250 m~2),目标更新树种可选枫香、无患子、细柄蕈树和木荷;杉木林以大(500 m~2)或小林窗(50 m~2)为主,可选树种有枫香、南方红豆杉、山乌桕、无患子和细柄蕈树。(本文来源于《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刘兵兵,赵鹏武,周梅,王媛,杨柳[3](2019)在《林窗对大兴安岭南段杨桦次生林林下更新特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杨桦次生林不同林窗大小对林下物种更新特征的影响,为人为近自然模拟林窗干扰更新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以内蒙古大兴安岭南段杨桦次生林为研究对象,按海拔梯度将6hm~2大样地分为坡上、坡中及坡下,每个坡位划分为4个林窗面积等级,每个等级内选择3个不同面积林窗,作为3个重复,每个坡位选择林窗36个,在每个林窗内设置更新苗调查样方5个。同时设置相同面积的对照样方(CK)36个。共调查林窗更新苗样方180个,林内对照更新苗样方180个。结果表明,林窗具有使原先锋物种(蒙古栎)更新密度下降的趋势;林窗内蒙古栎均为主要更新物种,从坡下到坡上,蒙古栎更新苗密度分别占总更新密度的61.19%,50%,39.86%;林窗中更新苗都以低矮植株(<60cm)为主,更新苗在不同坡位、不同林窗面积中均表现为随高度级的增加,更新苗数量降低。不同坡位不同高度级内更新苗数量基本呈现出大林窗多于小林窗;坡位及林窗面积均对蒙古栎更新苗基径影响显着(P<0.05);林窗能够显着促进蒙古栎更新苗粗生长,在林窗面积为80~100m~2达到最大;林窗内坡上及坡下蒙古栎更新苗基径均大于林内,坡中没有如此表现。总的来看,林窗能够显着促进林下物种更新与生长,并且具有使原有先锋物种(蒙古栎)更新密度下降的趋势。(本文来源于《林业资源管理》期刊2019年04期)

吴松桥[4](2019)在《林窗对马尾松的更新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尾松是我国东部湿润亚热带地区分布最广、资源最丰富的针叶树种之一,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发挥了明显的作用。但由于长期采取单一树种纯林经营模式,容易导致林地出现地力衰退、森林生产力下降、物种多样性锐减、生态功能下降等现象的产生。林窗作为小范围的森林干扰,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但在贵州龙里县的实地调查中发现,马尾松林下及林窗中很少见到马尾松幼苗,因此本研究以马尾松为实验对象,采用试验生态学方法,研究林窗植物、地被物特征对马尾松更新的影响,为人工辅助马尾松林更新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关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马尾松林窗植物多样性与种子库研究采用传统的样方法调查植物多样性,并计数统计;样点法采集种子库土样,并利用网筛分选及实验室温室培养法调查种子库数据,从而研究林窗中植物多样性及种子库。研究发现,林窗中植物向着多样性愈加丰富而稀有植物种减少的方向发展,林窗中植物种类多,种属分布广,共发现植物1275株,分属52科88种,灌木及矮乔木种数最多,共23科42种,蔷薇科植物最多,但未发现马尾松种子。植物在小林窗中易形成单一优势种或建群种,林窗面积及龄级对植物多样性有显着或极显着影响,不同面积林窗中各植物多样性指数均为小林窗>中林窗>大林窗,不同龄级林窗中各植物多样性指数均为晚期林窗>中期林窗>早期林窗。林窗种子库分布成垂直递减趋势,共发现种子531粒,分属50科74种,草本植物最多,共17科28种350粒;灌木及乔木植物种类最丰富,21科33种125粒,呈现随龄级增加而均匀的增加的趋势。(2)马尾松林窗常见植物对马尾松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利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马尾松林窗中常见植物蕨、丝叶苔草、爬山虎、悬钩子、油茶的浸提液对马尾松种子萌发进行化感作用实验,研究马尾松林窗中少见其更新苗的原因。研究发现,草、藤本植物浸提液对马尾松种子发芽率、胚根长、发芽速率的影响并没有统一的规律,也很少存在常见的低促高抑或低抑高促的化感影响。但各植物浸提液对马尾松种子发芽率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油茶叶对马尾松种子萌发的影响与对照相比减少了24.60%,因此,马尾松林窗中少见马尾松更新苗与林窗中常见草、藤本植物的化感作用有密切关系。各植物浸提液对马尾松种子胚根长及发芽速率的影响较复杂,但有显着影响的也均为抑制作用,油茶叶浸提液的抑制作用达42.55%,其余促进作用均不显着。经常用作与马尾松间种的木本植物油茶浸提液在高中低3种浓度下对马尾松种子的发芽率、胚根长、发芽指数均有抑制作用,且在高浓度下3个指标与对照均有显着差异,使马尾松种子发芽率、胚根长、发芽指数与对照相比分别减少了61.29%、16.36%、68.19%。(3)马尾松林窗中枯落物盖度及厚度对马尾松种子的影响采用样方法调查林窗不同枯落物盖度及厚度的样方中马尾松更新苗的数量并归纳统计,得出初期实验结果后,于实验苗圃中用育苗盆进行模拟实验,以证实枯落物对马尾松种子萌发的影响。野外调查及苗圃实验均证明,地被物及枯落物会对马尾松天然更新产生极显着的抑制作用,无地被层样方1年生马尾松苗达44.67棵/㎡,2年生幼苗12棵/㎡,而草本枯落物层样方中未见马尾松幼苗。模拟实验中发现,枯落物盖度达到100%后,不同厚度的枯落物对马尾松种子萌发更新的影响虽不符合方差齐性检验,但实验组之间无明显区别,都远低于无枯落物覆盖的对照组,枯落物厚度大于1cm后,样方内幼苗数均不到5棵。70%-80%的枯落物盖度在实验初期对马尾松种子萌发更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作用不显着;经过病虫侵害后,剩余幼苗数显着低于无覆盖对照组,但经过低温环境胁迫后,未出现紫化现象的更新苗数量比对照组高出5.33%,说明在后续做好除虫工作的条件下,一定量的枯落物盖度有利于马尾松种子萌发更新。(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9-06-01)

唐凤华,全文选,李朝婵,钱沉鱼,许塔艳[5](2018)在《天然林林窗与自然更新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森林的天然更新过程中,林窗扮演着重要角色。林窗对群落组成、功能结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生物多样性维持起着重要作用,是群落演替的主要驱动力。本文综述了天然林林窗更新与种子萌发、物种多样性、生物入侵等热点。重点对自然更新与生境各要素系统性联系、大尺度的森林干扰、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社会服务功能、生物入侵的响应机理、林窗植物的萌生更新、层间植物对林窗影响等进行深入探讨和展望,以期为天然林自然更新和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西部林业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周扬,张丹桔,宋思梦,李勋,张艳[6](2017)在《林窗大小对马尾松林下3种更新草本植物N、P化学计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林窗大小与植物计量化学的耦合关系是林分管理的基础,马尾松人工林相关研究尚欠缺。本文以宜宾高县来复镇41 a生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8个梯度不同大小林窗(CK:0 m~2、G1:100 m~2、G2:225 m~2、G3:400 m~2、G4:625 m~2、G5:900 m~2、G6:1 225 m~2、G7:1 600 m~2),通过调查,选取自然更新优势草本铁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芒(Miscanthus sinensis)和皱叶狗尾草(Setaria plicata)进行叶片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探究。结果发现:研究区优势草本叶片平均N含量为15.25 mg·g~(-1),P含量为1.19 mg·g~(-1),更新植物受限元素主要为N元素;随林窗面积增大,林内光照强度、温度和湿度均显着增加,优势草本叶片N、P含量受林窗大小显着影响,各物种P含量随林窗面积增大呈降低趋势;不同物种N含量随林窗大小改变的变化规律不同,芒萁N含量随林窗面积增大而显着下降,芒和皱叶狗尾草随林窗面积增大N含量显着增加;在叶片N、P化学计量水平上,芒萁的最适林窗面积为100~225 m~2,芒和皱叶狗尾草最适林窗面积为1 225~1 600 m~2。上述结果说明通过调整林窗来进行近自然改造和森林抚育等措施,能够促进人工林内养分循环,有利于提高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生产力。(本文来源于《植物研究》期刊2017年06期)

金毅,于明坚[7](2017)在《古田山24 ha常绿阔叶林样地林窗幼苗更新动态2011-2016》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林窗干扰对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更新阶段动态的影响,选取了2008年初冰雪灾害中在古田山24ha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样地内形成的林窗32个。对林窗内及其周围林下的幼苗进行取样并监测。通过Wilcoxon秩和检验发现:2011年,林窗内幼苗密度倾向于高于林下,林窗内幼苗Alpha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高于林下,林窗内与林下的幼苗beta多样性(Chao's指数)与同类型生境内无差异。2011-2016年,林窗内和林下幼苗密度和Alpha多样性均大幅下降。2016年,林窗内幼苗密度仍倾向于高于林下,但林窗内alpha多样性与林下己无区别,林窗内与林下的幼苗beta多样性与同类型生境内无差异。结果提示林窗干扰对古田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更新阶段生物多样性维持的正面影响随着时间在减弱。(本文来源于《第七届浙江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研讨会摘要集》期刊2017-08-09)

苏帕蓬·巴江(SUPAPORN,BUAJAN)[8](2017)在《中国叁明地区天然林林窗大小对环境异质性和格氏栲更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林窗是由老树死亡、昆虫、某些疾病或雷电袭击、风或风暴吹倒、或其他倒下的树木击倒的区域。林窗的出现提高了森林动态。因此,林窗对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很重要。当林冠层开阔形成林窗时,影响小气候、光照强度、土壤温度、气温和土壤水分的改变。中国福建叁明的格氏栲天然林是以过熟的格氏栲(平均年龄超过100年)、米槠、马尾松与木荷为优势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也是面积最大纯度最高的格氏栲天然林。许多研究人员都在研究这个物种。关于格氏栲天然林林窗的研究表明不同大小林窗和林窗内位置具有不同的土壤-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土壤含水量。那些环境条件也受季节影响。不同微地形的环境条件下可能影响格氏栲种子萌发和幼苗定居。之前的研究关注于林窗微气候研究。目前,由于格氏栲幼苗和幼树减少,使格氏栲种群不断下降,种群年龄结构不可持续,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和幼苗定居不足和人为干扰的影响。承前所述,林窗能够影响物种更新,但目前发现多数研究这关注于林窗微环境研究。林窗环境的空间异质性和林窗大小影响微环境仍未知,关于幼苗更新机制和其对微环境的响应也未知。为此,探索了林窗影响微环境及环境因子影响叶片性状和林窗内格氏栲幼苗对微环境的响应。研究目的:1)调查林窗对白天时间的微环境动态的影响;2)揭示林窗大小对土壤化学-物理性质的影响;3)调查光照强度对微环境和叶片性状的影响;4)调查更新层叶片性状对林窗微环境的响应;5)调查林窗大小和林窗内不同位置对格氏栲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鱼眼镜头在每个林窗中心拍两张照片,采用半球面影像法计算林窗面积。测量了 9个林窗,其中,最大的林窗面积为216.72m2,最小的林窗面积为30.28 m2。根据林窗面积大小,将9个林窗分为3类不同大小的林窗(小(30-50 m2)、中(50-100 m2)、大林窗(>150 m2)),小林窗由树枝折断产生,大中型林窗由树倒产生,同时,设置15 m×15 m的非林窗为对照。在整个林窗和非林窗内设置3 m×3 m的网格作为取样点。在整个林窗内从早晨8点到下午6点,每2h记录一次微环境因子变化,微环境因子包括土壤表层温度(ST0)、土壤深度为5cm的温度(ST5)、土壤深度为10cm的温度(ST10)、空气温湿度(AT)、光照强度(LI)和相对湿度(RH)等,数据从2014年6月15-25日和2015年1月5-15日。采用地统计分析法,阐述了 9个林窗和非林窗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和土壤酶活性的空间模型,调查林窗大小和微环境对林窗内叶片性状的影响。在林窗和非林窗内的5个方向设置5 m×5 m样方收集叶片样本。于冬季和夏季收集更新层叶片(<2 cmDBH,高度2-5 m.)测定叶片性状。选择的叶片性状包括:叶面积(LA)、叶干物重量(LDM)、比叶面积(SLA)、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总叶绿素含量(TChl)、类胡萝卜素(CAR)、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氮含量(N)、碳含量(C)、磷含量(P)、钾含量(K)与叶片酶活性。对物种管理和保护,探讨了林窗是否有可能促进格氏栲幼苗更新,并调查了林窗内幼苗更新的最佳位置。在夏季林窗(中心、南方、东方、北方和西方)的五个方向调查格氏栲四个阶段(树木,树苗,灌木和幼苗)的基径、高度和数量。研究结果如下:微环境随时间而变化。在每个林窗内,从早晨10点到下午2点,林窗中心LI最强。除大林窗的北方向外,其他林窗均表现为北和西方向高于南和东方向。非林窗内,LI与ST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不像中小型林窗,表现为随早晨到下午的时间增加,大林窗ST最高的时间为12点到下午2点,在林窗与非林窗中,AT与RH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因此,不同大小林窗显着影响微环境因子,且LI对5个方向的环境因子影响较大。结果发现土壤物理性质除SCP和STP外,其他土壤物理性质与林窗大小具有显着性差异。林窗大小通常能够提高土壤物理性质,尤其是小和大林窗,表明林窗土壤比非林窗更适合植物生长。因此,大林窗显着影响林窗多数土壤物理性质的空间异质性。随不同大小林窗和不同季节变化,多数土壤化学性质有所不同。林窗大小影响土壤化学性质,与冬季相比,夏季对林窗土壤化学性质影响更大。研究表明林窗可能影响土壤化学性质但不同大小林窗具有不规则的响应。小林窗的土壤pH值显着低于中林窗,而中林窗土壤OM、TN、TC和C/N比最低,大林窗最高。小林窗的土壤pH值显着低于中林窗,而中林窗土壤OM、TN、TC和C/N比最低,大林窗最高。不同大小林窗土壤TP和TK具有相同变化模式,表现为随林窗增大而增大。与其他林窗相比,小林窗土壤AP和AK最高。冬季土壤OM、TP、TK、AP、UA、CA、TN、TC和C/N比的平均值高于夏季。土壤全氮、全碳、C/N比和土壤有机质具有显着相关性。大林窗内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表明大林窗土壤对植物生长具有较高的养分供给潜力。此外,土壤有机质与土壤pH值具有显着负相关关系。而在研究区内土壤pH的范围属于强酸性可能影响植物对养分的有效利用。土壤化学性质的空间异质性随季节变化。土壤pH变化较小,而林窗和非林窗内土壤OM含量适中。土壤TN和TC具有相同的变异值,但土壤C/N比的变异值差异较小。在林窗和非林窗内土壤TP、TK、AP、AK和HN的变异性适中。每个土壤化学性质的空间异质性具有不同的模式,主要取决于林窗特性和其影响因素。研究林窗土壤化学性质的空间异质性为林窗管理和物种保护提供基础数据。每个林窗都有其特定的微环境进而影响物种生长。当林窗形成后光照产生变化。结果发现,林窗内LI与ST、AT显着正相关,与RH呈显着负相关,而非林窗则相反。不同大小林窗的LI具有显着性差异,大林窗内LI均值最高,同时小林窗内LI均值最低。每个林窗LI的空间异质性不同,取决于地形、坡向和每个方向树木生长的位置。在大中型林窗内,LI与SLA具有显着负相关关系(r =-0.248,p = 0.04和r=-0.264,p = 0.008)。在所有的方向上,SLA随LI增加而增加。林窗大小影响Chla、Chlb、TChl和CAR平均值随季节变化。夏季叶绿素含量最高值出现于小林窗,叶绿素含量最低值出现于非林窗,而冬季叶绿素最高值出现于中林窗。此外,夏季对中林窗不同方向的Chla和TChl具有一定影响。由于可溶性糖和淀粉是十分灵敏的参数,因此未发现不同大小林窗影响物种可溶性糖和淀粉。不同大小林窗K含量受夏季和冬季影响,而P含量受冬季影响。不同大小林窗对C和N含量无影响。夏季影响可溶性蛋白的平均值,冬季影响SOD(U/g)酶活性,而林窗大小对其他酶活性无显着影响。运用RDA分析夏季和冬季叶片性状和环境变化表明夏季叶片性状与环境的相关性强于冬季。结果表明,与冬季相比,夏季环境对叶片性状的影响更大。p值表明夏季土壤化学性质与叶片性状的关系强于土壤物理性质。此外,夏季土壤化学性质的p值比冬季更显着。本研究区中夏季是植物生长的季节,可能植物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强于冬季。结果发现格氏栲数量与林窗面积呈显着正相关关系(= 0.815,p=0.007)。格氏栲数量估计使用线性回归模型为:格氏栲数量=0.124×林窗面积+10.597(R2 = 0.664,p = 0.007)。大林窗内格氏栲数量高于小林窗(p = 0.031)。林窗中心的幼苗数量和大小与其他方位具有显着性差异(p= 0.041和p = 0.017)。然而,格氏栲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十分复杂,主要取决于物种生态位转化。在格氏栲自然保护区内,与非林窗相比,林窗能够促进物种多样性和改变环境。林窗能够影响微环境,对季节具有持续波动和变化。林窗影响土壤物理-化学性质。林窗土壤组成比非林窗更好。林窗比非林窗具有更高的土壤土壤蓄水能力。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空间异质性为林窗管理提供基础数据。不同大小林窗的方位内,与非林窗相比,LI影响微环境和SLA。此外,叶片SLA与N、P含量具有显着正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林窗中心SLA的均值最低。林窗大小对叶片性状具有不同影响。每个叶片性状受物种、年龄、季节与环境因子等影响。本研究中很少物种受不同大小林窗环境因子的影响,是因为这些物种的叶片样本受数量限制。光照强度影响一些物种的SLA和叶绿素,而对于研究林窗对其的影响,本研究中叶片酶活性不是很好的参数。林窗能够促进格氏栲幼苗更新,格氏栲幼苗需要林窗促进更新,尤其是大林窗。对物种保护而言,林窗中心最适合格氏栲幼苗更新。研究为格氏栲天然林的管理和保护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7-06-01)

林庆凯[9](2017)在《天童常绿阔叶林林窗对植物群落更新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林窗作为一种经常发生的小规模干扰,在维持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养分循环和群落结构的稳定上具有重要作用。林窗的出现会改变群落局部原有的环境,从而可能会引起不同生活型树种的更新发生变化,进而造成群落局部区域物种多样性的改变。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内,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广泛共存是该植被类型植物种类组成的重要特点之一。因此,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研究林窗对常绿和落叶树种更新的影响,进而研究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浙江天童20ha森林动态监测样地为平台,对样地内149个冠林窗以及与其对应的非林窗进行跟踪调查。通过分析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的补员率与生长速率,以及林窗和非林窗的物种组成,用以探讨林窗对不同生活型树种更新的影响。利用随机取样的方法,使林窗与非林窗的植物个体密度相等,计算物种多样性指数,排除密度因素,分析林窗对物种多样性产生的影响。希望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林窗在植物群落中所起到的作用。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经过5年时间,林窗中落叶树种多度和重要值有所增加,且落叶树种的物种数增加较多;而非林窗的变化幅度则相对较小。加之,两次调查间,以及两次调查内林窗的Jaccard指数均显着小于非林窗,即林窗的物种组成,在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幅度更大,说明林窗能够显着改变群落局部区域的物种组成,增加落叶树种的比例,促进常绿和落叶树种共存。2、林窗中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的补员率分别显着高于非林窗(p<0.05),中林窗和大林窗中落叶树种的补员率分别为205.8%和269.15%,显着高于常绿树种的75.64%和82.26%(p<0.05),而在非林窗中,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的补员率无显着差异。说明与非林窗相比,林窗促进了植物的更新,在林窗面积较大时,对落叶树种更新的促进作用大于常绿树种。林窗中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的生长速率分别为33.69%和144.34%,均显着高于非林窗的18.96%和20.36%(p<0.01),且林窗中落叶树种的生长速率显着高于常绿树种(p<0.01)。说明在本研究中,林窗有效地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尤其是促进了落叶树种的生长。3、2010年时林窗与非林窗的物种多样性不存在显着差异,且林窗内个体数相比于非林窗较少,说明2010年所调查的大部分林窗可能为刚形成的林窗。加之,2015年林窗的物种多样性均显着高于2010年(p<0.05),而2015年非林窗的物种多样性与2010年不存在显着差异。说明在早期林窗中的物种多样性会随着时间的推进而显着增加。2015年时,大林窗的Inverse Simpson指数和Exp(H')显着大于非林窗(p<0.05),说明当面积较大时,林窗能够增加局部区域物种多样性。综上所述,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林窗的形成,会增加落叶树种的补员率和生长速率,使得林窗中落叶树种的比例增加,进而改变了局部区域的物种组成,促进常绿和落叶树种的共存,增加了该区域的物种多样性。(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康文[10](2016)在《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更新与林窗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川西亚高山森林是我国的第二大林区(西南林区)的主体,在国民经济建设、生物多样性保育和水源涵养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地的代表性植被箭竹-冷云杉暗针叶林是世界珍稀动物大熊猫的重要栖息地。由于天灾或人为干扰,该森林生态系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生态功能也趋于退化,对大熊猫的栖息环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尤其本地建群种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 Rehd. et Wils.)林内天然更新不良,更新强烈依赖林窗,幼苗存活率低,幼树更少,还普遍受到缺苞箭竹(Fargesia denudata Yi)的抑制。鉴于此,本文提出,对本地大熊猫栖息地的岷江冷杉更新的研究需重视“林窗干扰—岷江冷杉更新—竹子”叁者之间的生态关系。岷江冷杉更新机制研究对川西亚高山针叶林和大熊猫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及对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维护与抚育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对林窗更新的研究也开始重视乔木更新与其他植物的种间关系。本文为解决“林窗干扰对岷江冷杉更新具有怎样的影响”这一科学问题,以川西亚高山针叶林优势树种岷江冷杉为研究对象,在王朗大熊猫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窝凼随机布设了10条样带,对样带内的林窗进行调查。记录林窗的属性特征(大小及年龄),岷江冷杉幼苗、幼树的数量,着生微生境类型,缺苞箭竹密度及盖度等信息,揭示了林窗大小、林窗年龄、缺苞箭竹密度及盖度、微生境类型对岷江冷杉更新密度的影响。为详细描述,岷江冷杉幼苗及幼树分别分叁个高度等级:岷江冷杉幼苗:0.05~0.18 m,0.19~0.35 m,0.36-0.50 m;岷江冷杉幼树:0.50~1.40m,1.41~2.10 m,2.11-3.50 m。本研究有助于揭示岷江冷杉在林窗下的更新机制及其与缺苞箭竹的共存关系,为将来岷江冷杉人工更新及大熊猫栖息地保护与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及科学参考。所得主要结果如下:(1)对研究区林窗大小及对缺苞箭竹、岷江冷杉更新密度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所得的103个林窗中,小林窗(50~200 m2)约占总林窗数的72%,中等大小的林窗(200~1000 m2)数约占林窗总数的26%,而大林窗(1000-2000m2)的数量比例不足3%。随林窗大小的增加,缺苞箭竹总量及盖度明显增加,而0.19~0.35 m的岷江冷杉幼苗的密度显着减少,后者体现了小林窗较适宜此高度(也是大多数岷江冷杉幼苗的高度)岷江冷杉幼苗的生长。(2)对研究区林窗年龄及其对缺苞箭竹、岷江冷杉更新密度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调查林窗中约50.49%的林窗为中龄林窗(20~40年),其次为老龄林窗(40-60年)和幼龄林窗(<20年)。林窗年龄<40年时,缺苞箭竹总量及盖度无显着变化;林窗年龄>40年后,缺苞箭竹的总量和盖度均显着增加。不同年龄的林窗间,岷江冷杉幼苗或幼树的总量均无显着差异,也即林窗年龄对岷江冷杉幼苗及幼树密度的影响不显着。(3)对研究区缺苞箭竹盖度与四种微生境上的岷江冷杉更新密度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缺苞箭竹盖度的增加,岷江冷杉幼苗、幼树在土壤及树桩上的密度显着减少;在缺乏竹子的A型林窗及在缺苞箭竹盖度≥17%的Ss型林窗中,岷江冷杉幼苗及幼树对微生境无明显偏好;当0%<缺苞箭竹盖度≤17%(Sn型林窗中)时,腐木对岷江冷杉更新的庇护作用显着。这体现出岷江冷杉更新对微生境的偏好与否可能与来自缺苞箭竹盖度的压力大小有关。(4)对研究区林窗大小及年龄对四种微生境上的岷江冷杉更新密度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缺乏缺苞箭竹的A型林窗中,林窗大小会限制岷江冷杉幼苗在土壤上的较高密度,而岷江冷杉幼树对微生境无明显偏好、其在各微生境上的数量也不受林窗大小的影响。在岷江冷杉更新与缺苞箭竹共存的AF型林窗中,腐木仅在小林窗中明显适宜岷江冷杉更新的生长,林窗年龄则仅显着限制着腐木上岷江冷杉幼树的密度。(5)对研究区林窗大小及年龄对缺苞箭竹盖度不同的林窗中岷江冷杉更新密度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缺乏缺苞箭竹生长的A型林窗中,岷江冷杉幼苗的总量随林窗大小的增加而显着降低;在面积<200 m2或年龄<20年或>40年的林窗中,缺苞箭竹对岷江冷杉幼苗的抑制作用明显,意味着缺苞箭竹对岷江冷杉更新的抑制作用会受到林窗大小及年龄的影响,同时盖度≤17%的缺苞箭竹许能缓和大林窗环境对岷江冷杉幼苗的不利影响。(6)用主成分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综合研究林窗大小、林窗年龄、缺苞箭竹密度及盖度、微生境类型对岷江冷杉更新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林窗大小和缺苞箭竹(密度及盖度)是岷江冷杉更新密度的最重要的影响因子,面积小(<200 m2)且拥有少量缺苞箭竹(盖度≤17%)的林窗环境最适宜岷江冷杉更新的生长。因此,在将来的岷江冷杉林生态恢复工作中,可采纳并应用“林窗干扰—岷江冷杉更新—竹子’叁位一体的生态保护与恢复理念。(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6-03-01)

林窗更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解采伐林窗对2种人工林更新效果的影响,在浙江省丽水市白云山选择生境条件基本一致的马尾松林和杉木林,以林下为对照,比较了通过采伐获得的不同大小林窗(50~500 m~2)内人工和天然更新植物效果。结果表明:(1)10个人工更新树种在杉木林中生长优于马尾松林,马尾松林中枫香、无患子、山乌桕和细柄蕈树生长情况好于其他树种,杉木林中枫香、山乌桕、南方红豆杉、无患子和细柄蕈树生长情况好于其他树种。(2)林分类型显着影响南方红豆杉生长,特别是对树高的影响极为显着(P<0.01),林窗大小对木荷地径和树高均有显着影响(P<0.05),林分和林窗的交互作用对除朴树、闽楠和浙江楠外的其他树种均有显着影响。(3)不同大小林窗下天然更新植物物种数、Simpson生态优势度、Shannon多样性指数存在显着差异(P<0.05),林分类型对物种数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具有显着影响(P<0.05),但对Simpson生态优势度没有影响。2种林分林窗间天然更新植物相似度介于0.4~0.9之间,同一林分林窗间物种相似度均大于林窗与对照之间。马尾松林阔叶化改造可采伐中等林窗(250 m~2),目标更新树种可选枫香、无患子、细柄蕈树和木荷;杉木林以大(500 m~2)或小林窗(50 m~2)为主,可选树种有枫香、南方红豆杉、山乌桕、无患子和细柄蕈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林窗更新论文参考文献

[1].李娜,康永祥,曾商春,李华,何晓军.太白红杉林窗更新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9

[2].刘伟,王敏彪,杜有新,尤根彪,王军峰.林窗大小对2种针叶林更新效果的初步分析[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9

[3].刘兵兵,赵鹏武,周梅,王媛,杨柳.林窗对大兴安岭南段杨桦次生林林下更新特征的影响[J].林业资源管理.2019

[4].吴松桥.林窗对马尾松的更新影响研究[D].贵州大学.2019

[5].唐凤华,全文选,李朝婵,钱沉鱼,许塔艳.天然林林窗与自然更新研究进展[J].西部林业科学.2018

[6].周扬,张丹桔,宋思梦,李勋,张艳.林窗大小对马尾松林下3种更新草本植物N、P化学计量研究[J].植物研究.2017

[7].金毅,于明坚.古田山24ha常绿阔叶林样地林窗幼苗更新动态2011-2016[C].第七届浙江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研讨会摘要集.2017

[8].苏帕蓬·巴江(SUPAPORN,BUAJAN).中国叁明地区天然林林窗大小对环境异质性和格氏栲更新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17

[9].林庆凯.天童常绿阔叶林林窗对植物群落更新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7

[10].康文.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更新与林窗的关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

论文知识图

不同大小林窗中丽江云杉更新幼苗的密度...不同大小林窗中丽江云杉更新幼苗的密度...神农架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林窗...神农架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林窗...不同大小林窗中云冷杉幼苗的数量比较子午岭次生油松林林窗与非林窗中各生...

标签:;  ;  ;  ;  ;  ;  ;  

林窗更新论文_李娜,康永祥,曾商春,李华,何晓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