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认知论文-孙芊芊

选择性认知论文-孙芊芊

导读:本文包含了选择性认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日本热血动漫,跨文化传播,文化认知,选择性接受

选择性认知论文文献综述

孙芊芊[1](2019)在《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文化认知与选择性接受——以日本热血动漫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热血动漫的多元性和民族性对我国青少年的心理成长和意识形态的构建产生一定的影响。该文旨在总结日本动漫文化特点的基础上,以日本热血动漫为例,通过比较研究、问卷调查分析我国青少年对日本热血动漫的文化认知,并进一步探析我国青少年对日本热血动漫的文化认知与选择性接受,借鉴良性因素,警惕不良影响。(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崔晴晴[2](2019)在《运动锻炼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及认知能力选择性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运动促进人体健康的早期研究中,人们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身体健康方面,尤其肯尼斯·库珀的“有氧运动”理念,让人们认识到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健康,其评价的指标主要体现在体适能指标或身体素质指标。合理的运动锻炼能够促进健康水平的提高且一定会提高运动者的身体素质,但是由于运动方式方法的不同对身体素质的影响也不同,也即所谓运动影响的专门性。2008年,约翰·瑞迪教授《运动改造大脑》一书的出版,使人们认识到运动可以健身,更可以健脑。自此人们开始注重运动对大脑功能的影响。本研究测评一段时期运动干预前后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指标和认知功能参数的变化,对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评价。探讨不同身体素质指标和不同认知功能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以期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健身健脑运动处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山东师范大学60名男性志愿者,平均分成对照组、跑步组、力量组各20人,最终坚持完成全部实验并资料完整的人员共26人,其中对照组8人,跑步组11人、力量组7人。采用纵向追踪、单盲、对照实验设计,跑步组和力量组锻炼时间为6周,两种运动都是以5分钟的热身运动开始的,并且结束时进行5分钟的放松运动,包括伸展和一些平衡运动。跑步组进行每周叁次、每次30分钟的中等强度跑步运动,参考国内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的相关研究,将大学生中等强度运动负荷设定为个体最大心率的60%-69%,其中最大心率由公式HR max=220-年龄获得,运动过程中受试者心率由Polar表检测并提示。力量组进行每周叁次、每次30分钟中等强度的力量练习,其中包括主要肌肉群的阻力练习(如平板支撑等)。其力量性训练运动负荷遵照美国运动医学会的指导方针。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形式的专门性运动,按照原作息制度生活学习。观察六周运动锻炼前后各组组内与组间参数的变化。结果:通过六周期间身体素质指标变化的比较分析,不管是跑步组、力量组还是对照组,在六周的训练期间身高没有发生变化。在体重指标只有跑步组发生变化,并且是逐渐降低,具体表现为P(中测-前测)=0.03,P(后测-前测)=0.02。在BMI指标跑步组逐渐降低,具体表现为P(中测-前测)=0.01,P(后测-前测)=0.02,对照组也发生同样的变化。在舒张压指标方面,跑步组逐渐降低,具体表现为P(中测-前测)=0.01,P(后测-前测)=0.01。在选择反应时指标跑步组逐渐降低,具体表现为P(中测-前测)=0.01,P(后测-前测)=0.02,对照组也发生同样的变化。在闭眼单脚站立指标跑步组、力量组持续时间逐渐延长,跑步组具体表现为P(中测-前测)=0.02,P(后测-前测)=0.10,力量组具体表现为P(后测-前测)=0.03。在俯卧撑指标方面,跑步组、力量组逐渐增加,跑步组具体表现为P(中测-前测)=0.02,P(后测-前测)=0.01,力量组具体表现为P(后测-前测)=0.02。在体脂肪指标跑步组、力量组逐渐减少,跑步组具体表现为P(中测-前测)=0.00,P(后测-前测)=0.00,力量组具体表现为P(中测-前测)=0.01,P(后测-前测)=0.02,对照组同样也逐渐减少,具体表现为P(中测-前测)=0.02,P(后测-前测)=0.02。在体脂率指标方面,跑步组、力量组逐渐减少,跑步组具体表现为P(中测-前测)=0.00,P(后测-前测)=0.00,力量组具体表现为P(中测-前测)=0.00,P(后测-前测)=0.01,对照组也逐渐减少,具体表现为P(中测-前测)=0.01,P(后测-前测)=0.01。通过六周期间认知能力Stroop指标变化的比较分析,与前测相比跑步组和力量组的Stroop实验反应时指标均显着缩短,跑步组的改善更为显着,呈现极显着性差异,具体表现为P(中测-前测)=0.00,P(后测-前测)=0.00。力量组表现为P(中测-前测)=0.02,P(后测-前测)=0.04。六周期间Stroop实验正确率指标变化的比较,后测与前测相比跑步组的Stroop实验正确率指标改善显着,具体表现为P(后测-前测)=0.03。六周期间ERP P300指标变化的比较分析,后测与前测相比跑步组Fz点P300潜伏期显着缩短,具体表现为P(后测-前测)=0.03。Cz点P300潜伏期指标变化比较,后测与前测相比跑步组Cz点P300潜伏期显着缩短,具体表现为P(后测-前测)=0.03。六周期间Pz点P300潜伏期指标变化比较,后测与前测相比跑步组Pz点P300潜伏期显着缩短,具体表现为P(后测-前测)=0.00。六周期间Fz点P300波幅指标变化比较,中测与前测相比力量组Cz点P300波幅显着增大,具体表现为P(中测-前测)=0.02。六周期间P300反应时指标变化比较,后测与前测相比跑步组P300反应均时显着缩短,具体表现为P(后测-前测)=0.00。跑步组六周期间身体素质指标与认知功能指标后测和前测差值相关性分析,六周训练期间,跑步组的认知能力指标后测和前测的差值与身体素质指标后测和前测的差值存在有显着性相关性的指标有:Stroop反应时指标和选择反应时指标成正相关关系。Stroop正确率指标与选择反应时指标存在负相关关系。Cz点P300潜伏期与柔韧性存在负相关关系。Cz点P300波幅与收缩压存在正相关关系。Cz P300波幅与肺活量存在正相关关系。Fz点P300波幅与闭眼单脚站立存在正相关关系。P300反应时与闭眼单脚站立存在负相关关系。P300正确率与选择反应时存在正相关关系。P300正确率与纵跳存在负相关关系。力量组六周期间身体素质指标与认知功能指标后测和前测差值相关性分析,六周锻炼期间,力量训练组Stroop正确率与俯卧撑存在负相关关系。Stroop正确率与纵跳存在正相关关系。Fz点P300潜伏期与选择反应时存在正相关关系。Pz点P300潜伏期与舒张压存在负相关关系。Fz点P300波幅与台阶指数存在正相关关系。P300正确率与肺活量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1)六周的跑步运动与力量练习对身体素质的影响既表现出一定的共性或普遍性(都能改进选择反应时,提高平衡能力(闭眼单脚站立)、力量耐力(俯卧撑),降低体脂肪和体脂率);也表现出一定的专门性或选择性(跑步运动在降体重、降血压(舒张压)方面效果明显,力量练习则显着影响身体质量指数(BMI))。(2)跑步和力量练习对认知功能指标的影响既表现出影响的相同性即普遍性(Stroop实验反应时缩短),也表现出影响的特殊性即选择性(如跑步运动主要表现为P300反应时及潜伏期缩短;力量练习则主要表现为P300波幅增加)。(3)不论是力量训练还是跑步运动,认知功能指标变化与身体素质指标变化密切相关的身体素质指标有选择反应时、肺活量、纵跳以及台阶试验、俯卧撑、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5-24)

陈焕朝,田国会[3](2019)在《一种服务机器人选择性认知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阶段服务机器人面向日常家居环境的认知能力较低,缺乏以相关服务任务作为先验知识、进行深度认知的能力问题,基于视觉认知和语义分析相结合的思路,利用智能空间平台分布式感知系统,结合深度神经网络下图像处理与语义分析等相关手段,提出了一种服务机器人选择性语义认知方法.设计了一种智能空间下选择性注意策略,选择显着性高、服务任务相关联的区域作为兴趣区域;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区域卷积神经网络,将所选择兴趣区域作为先验知识来引导卷积神经网络;构建了语义分析模型,利用物品检测输出进行深度语义认知.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提取服务任务相关的空间显着性信息,引导区域卷积神经网络进行物品检测,物品检测过程过滤了无关物品,与传统区域卷积神经网络相比,检测速度较快、准确率高,最终结合语义分析的方法提高了服务机器人日常家居环境下的认知能力.(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何兆宇,符巍,吴胜[4](2018)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对青少年抑郁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类药物治疗青少年抑郁的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至2016年在某中心就诊的青少年抑郁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并予SSRIs中的氟西汀或帕罗西汀单药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各进行1次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版)、临床记忆量表(CM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等测定,对照组(同期无抑郁的青少年50名)仅入组时测量1次。结果观察组治疗前与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治疗前后WCST几个主要指标、临床记忆量表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 <0. 01);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WCST完成分类数、正确应答数、错误应答数,临床记忆量表的联想学习、图像记忆、图像再认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WCST的总应答数、持续错误应答数,临床记忆量表的指向记忆、人像特点回忆、记忆商数差异较治疗前有改善(P <0. 05)。结论常用的SSRIs类药物氟西汀及帕罗西汀在改善青少年抑郁患者抑郁情绪的同时,对记忆功能及执行功能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故患者部分认知功能指标和正常同龄人无明显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药业》期刊2018年20期)

彭雪华[5](2018)在《选择性接触机制下微信对大学生认知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移动互联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与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交际深度粘合,潜在地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受选择性接触机制影响,使用微信等社交媒体会形成"信息茧房效应"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消减大学生的认知能力。高校应提高官网、官微等主流媒体的议程设置能力,积极应对微信等社交媒体对大学生认知力的消减。(本文来源于《福建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高淑青,杜家琪[6](2017)在《开放式和封闭式锻炼对老年人认知能力的选择性促进》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身体锻炼对老年人认知老化的延缓作用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本研究探讨不同锻炼方式(开放式和封闭式)对老年人认知能力(加工速度和加工容量)的选择性影响。采用《锻炼阶段诊断量表》(Richert, Lippke,&Ziegelmann, 2011;沈梦英,2011;于拓,毛志雄,2013)和《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梁德清,1992)确定研究参与者96人,身体基本健康,受教育程度均为初中及以上,已婚,年龄范围60-70岁,均知情同意,自愿参与。参与者分叁组:开放式锻炼组30人,年龄为64.90±1.79岁,从事羽毛球,毽球等锻炼项目;封闭式锻炼组30人,年龄为64.83±1.97岁,进行跑步、游泳等锻炼项目;非锻炼组36人,年龄为64.56±3.66岁。锻炼组从事每周2-4天,每天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锻炼。采用北师大编制的信息加工测验系统来测量参与者的认知加工速度(数字和图形比较测验)和工作记忆容量(空间和数字工作记忆)。结果显示:在加工速度上,组别主效应显着,F(2,93)=3.15,p <.05,事后比较发现,开放组成绩优于非锻炼组(sig=.037),封闭组成绩优于非锻炼组(sig=.033),开放组与封闭组差异不显着。在加工容量上,组别主效应显着,F(2,93)=7.22,p <.01,事后比较发现,开放组成绩优于非锻炼组(sig=.007),封闭组与非锻炼组差异不显着,开放组成绩优于封闭组(sig=.000)。这表明,身体锻炼确实能延缓认知老化的发生,且不同锻炼方式对认知能力的改善是有选择性的,即封闭式锻炼使老年人获得更多的认知速度效益,开放式锻炼使老年人同时获得速度效益和容量效益。这提示,科学规律地参与开放式身体锻炼似乎对老年人的认知能力更为有益。(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期刊2017-11-03)

祝月盈[7](2017)在《4-6岁儿童选择性信任:认知模型的使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性信任指面对多个信息提供者时,个体依据信息提供者提供的不同信息,辨别他们的可信程度,从而有选择的相信某个(些)信息提供者的行为。研究证实,从3岁起,儿童已经认识到有些人是值得信任的,有些人是不值得信任的,但在具体的认知过程中,儿童往往对认知对象表现出过度的信任。儿童的选择性信任的主要研究范式是“熟悉-测试”范式,该范式分为熟悉阶段和信任测试阶段。行为一致性指熟悉阶段行为与信任测试阶段行为的匹配程度,按照行为一致到不一致分别对应“相同行为”、“相似行为”、“无关行为”。“相同行为”指代熟悉阶段行为与信任测试阶段行为一致,“相似行为”指代熟悉阶段行为与信任测试阶段行为有一定程度上的关联,“无关行为”指代熟悉阶段行为与信任测试阶段行为没有联系。选择性信任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认知性线索和社会性线索,认知性线索主要指儿童获得某些知识的特性,社会性线索主要涵盖儿童在与人交往之中获得的信息。发展心理学家对选择性信任的认知加工提出了叁种模型,分别为“行为匹配”模型、“形成总体印象”模型、“特质推理”模型。本研究旨在探究儿童在选择性信任中使用何种认知模型,将选择性信任经典研究范式的“熟悉-测试”两个阶段进行一定的改造,运用实验法,探究儿童选择性信任使用的认知模型。被试来自山东烟台市与青岛市各一所普通幼儿园,共选取89名儿童,使用3(行为一致性)×3(年龄)混合实验设计,其中行为一致性为被试内变量,包括相同行为、相似行为、无关行为;年龄为被试间变量,为4岁、5岁、6岁。因变量为选择性信任分数。实验使用同批被试,实验一从认知性线索角度、实验二从社会性线索的角度,分别探究儿童选择性信任中认知模型的使用。实验得到的结论如下:(1)儿童选择性信任所使用的认知模型并非唯一。在认知性线索下,4岁儿童使用“特质推理”模型对选择性信任进行加工,5、6岁儿童则使用“形成总体印象”模型进行加工。(2)在社会性线索下,4、5岁儿童使用“形成总体印象”模型对选择性信任进行加工,6岁儿童则使用“特质推理”模型进行加工。(本文来源于《鲁东大学》期刊2017-05-01)

刘惠娟[8](2017)在《智力障碍儿童选择性注意对交通安全认知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性注意是从外界的环境里挑选特定的目标信息来加工,同时过滤掉其他非目标信息的心理认知过程。短时记忆是人对刺激信息进行加工、编码、短暂保持和容量有限的记忆。认知灵活性是顺应改变的情境而转换到另一种思想或行为.以符合新情境需要的能力。而交通安全认知是指交通环境中个体掌握的关于道路交通方面的一般性安全认识以及对整个道路交通环境的认知。国内外研究已经证实选择性注意、短时记忆、认知灵活性对交通安全认知具有重要作用,并且选择性注意对短时记忆和认知灵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认知加工模型,本研究提出将选择性注意作为自变量,交通安全认知作为因变量,短时记忆和认知灵活性作为中介变量进行研究。通过对90名智力障碍儿童的选择性注意、短时记忆、认知灵活性和交通安全认知进行考察,并对四者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期为智力障碍儿童相关认知领域研究及教育实践提供帮助。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智力障碍儿童在选择性注意上的得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不同年龄组的得分存在显着差异。其中,13-15岁年龄组得分显着高于7-9岁年龄组和10-12岁年龄组,10-12年龄组得分显着高于7-9岁年龄组得分。(2)智力障碍儿童在短时记忆上的得分存在显着的年龄差异。在数字记忆广度上,13-15岁年龄组和10-12岁年龄组得分显着高于7-9岁年龄组,在汉字记忆广度和图片记忆广度上,13-15年龄组显着高于7-9岁年龄组和10-12年龄组。(3)智力障碍儿童在认知灵活性上的得分也存在显着的年龄差异。其中,13-15岁年龄组正确率显着高于7-9年龄组和10-12年龄组正确率。(4)智力障碍儿童在交通安全认知上的得分存在显着的年龄差异。在各项任务中,13-15岁年龄组和10-12岁年龄组正确率显着高于7-9岁年龄组。(5)智力障碍儿童交通安全与选择性注意、短时记忆、认知灵活性、交通安全认知及其各自的分类型之间均达到显着的正相关。(6)短时记忆与认知灵活性在选择性注意和交通安全认知之间起中介作用。(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7-03-01)

韩峰,颜楠,霍军丽,李侠,屈延[9](2016)在《BMSCs选择性迁移对大鼠全脑缺血模型认知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不同时间点移植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选择性迁移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认知功能的影响以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四组,全脑缺血再灌注组(model组,n=20),假手术组(sham组,n=20),造模1 d后较早BMSCs移植组(early组,n=20),造模7 d后较晚移植组(late组,n=20)。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并结合低血压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后于不同时间点尾静脉移植GFP+BMSCs。造模后1、3、7、14 d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模型损伤区域大鼠皮层和海马部位的SDF-1α和MCP-1的表达水平,28 d后进行Morris水迷宫检测认知改变,32 d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观察GFP+BMSCs的分布情况。结果:水迷宫实验表明细胞移植组相比sham组参数有显着提升,且early组相比late组表现更好(P<0.05);GFP免疫组化和western结果表明,early组BMSCs移植后分布于海马更多(P<0.05),而late组中BMSCs在皮层分布更多(P<0.05);ELISA结果表明,造模后1 d模型大鼠海马区域的SDF-1α和MCP-1的表达水平呈现短暂的相对性上调(P<0.05),而造模7 d后相关皮层区域的SDF-1α表达缓慢上调(P<0.05)。结论:造模后早期(1 d)移植BMSCs比晚期能更好的改善模型大鼠的认知功能;造模后SDF-1α和MCP-1的时空变化可能介导了BMSCs的选择行迁移,后者直接决定了对模型大鼠的认知功能改善的疗效。(本文来源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期刊2016年25期)

王喆[10](2016)在《社会政治议题网络讨论之认知失调与选择性修正》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探究社交网站为社会政治议题互动讨论所提供的话语空间,尤其是使用者在此空间中的人际互动动机及网络公民参与,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社交网络异质性与认知失调之假设关系,尝试通过选择性修正来回答社会政治议题网络讨论中何以出现"友人‘辩'成路人"之现象。通过对微博用户(N=287)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人际互动动机、网络公民参与度对网络讨论的异质性有正向相关,而更大程度的异质性也会导致更多的认知失调。在社会政治议题讨论中发生认知失调的情况下,人们可能受到个人意识形态倾向的影响来进行人际关系的修正。(本文来源于《国际新闻界》期刊2016年02期)

选择性认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在运动促进人体健康的早期研究中,人们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身体健康方面,尤其肯尼斯·库珀的“有氧运动”理念,让人们认识到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健康,其评价的指标主要体现在体适能指标或身体素质指标。合理的运动锻炼能够促进健康水平的提高且一定会提高运动者的身体素质,但是由于运动方式方法的不同对身体素质的影响也不同,也即所谓运动影响的专门性。2008年,约翰·瑞迪教授《运动改造大脑》一书的出版,使人们认识到运动可以健身,更可以健脑。自此人们开始注重运动对大脑功能的影响。本研究测评一段时期运动干预前后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指标和认知功能参数的变化,对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评价。探讨不同身体素质指标和不同认知功能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以期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健身健脑运动处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山东师范大学60名男性志愿者,平均分成对照组、跑步组、力量组各20人,最终坚持完成全部实验并资料完整的人员共26人,其中对照组8人,跑步组11人、力量组7人。采用纵向追踪、单盲、对照实验设计,跑步组和力量组锻炼时间为6周,两种运动都是以5分钟的热身运动开始的,并且结束时进行5分钟的放松运动,包括伸展和一些平衡运动。跑步组进行每周叁次、每次30分钟的中等强度跑步运动,参考国内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的相关研究,将大学生中等强度运动负荷设定为个体最大心率的60%-69%,其中最大心率由公式HR max=220-年龄获得,运动过程中受试者心率由Polar表检测并提示。力量组进行每周叁次、每次30分钟中等强度的力量练习,其中包括主要肌肉群的阻力练习(如平板支撑等)。其力量性训练运动负荷遵照美国运动医学会的指导方针。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形式的专门性运动,按照原作息制度生活学习。观察六周运动锻炼前后各组组内与组间参数的变化。结果:通过六周期间身体素质指标变化的比较分析,不管是跑步组、力量组还是对照组,在六周的训练期间身高没有发生变化。在体重指标只有跑步组发生变化,并且是逐渐降低,具体表现为P(中测-前测)=0.03,P(后测-前测)=0.02。在BMI指标跑步组逐渐降低,具体表现为P(中测-前测)=0.01,P(后测-前测)=0.02,对照组也发生同样的变化。在舒张压指标方面,跑步组逐渐降低,具体表现为P(中测-前测)=0.01,P(后测-前测)=0.01。在选择反应时指标跑步组逐渐降低,具体表现为P(中测-前测)=0.01,P(后测-前测)=0.02,对照组也发生同样的变化。在闭眼单脚站立指标跑步组、力量组持续时间逐渐延长,跑步组具体表现为P(中测-前测)=0.02,P(后测-前测)=0.10,力量组具体表现为P(后测-前测)=0.03。在俯卧撑指标方面,跑步组、力量组逐渐增加,跑步组具体表现为P(中测-前测)=0.02,P(后测-前测)=0.01,力量组具体表现为P(后测-前测)=0.02。在体脂肪指标跑步组、力量组逐渐减少,跑步组具体表现为P(中测-前测)=0.00,P(后测-前测)=0.00,力量组具体表现为P(中测-前测)=0.01,P(后测-前测)=0.02,对照组同样也逐渐减少,具体表现为P(中测-前测)=0.02,P(后测-前测)=0.02。在体脂率指标方面,跑步组、力量组逐渐减少,跑步组具体表现为P(中测-前测)=0.00,P(后测-前测)=0.00,力量组具体表现为P(中测-前测)=0.00,P(后测-前测)=0.01,对照组也逐渐减少,具体表现为P(中测-前测)=0.01,P(后测-前测)=0.01。通过六周期间认知能力Stroop指标变化的比较分析,与前测相比跑步组和力量组的Stroop实验反应时指标均显着缩短,跑步组的改善更为显着,呈现极显着性差异,具体表现为P(中测-前测)=0.00,P(后测-前测)=0.00。力量组表现为P(中测-前测)=0.02,P(后测-前测)=0.04。六周期间Stroop实验正确率指标变化的比较,后测与前测相比跑步组的Stroop实验正确率指标改善显着,具体表现为P(后测-前测)=0.03。六周期间ERP P300指标变化的比较分析,后测与前测相比跑步组Fz点P300潜伏期显着缩短,具体表现为P(后测-前测)=0.03。Cz点P300潜伏期指标变化比较,后测与前测相比跑步组Cz点P300潜伏期显着缩短,具体表现为P(后测-前测)=0.03。六周期间Pz点P300潜伏期指标变化比较,后测与前测相比跑步组Pz点P300潜伏期显着缩短,具体表现为P(后测-前测)=0.00。六周期间Fz点P300波幅指标变化比较,中测与前测相比力量组Cz点P300波幅显着增大,具体表现为P(中测-前测)=0.02。六周期间P300反应时指标变化比较,后测与前测相比跑步组P300反应均时显着缩短,具体表现为P(后测-前测)=0.00。跑步组六周期间身体素质指标与认知功能指标后测和前测差值相关性分析,六周训练期间,跑步组的认知能力指标后测和前测的差值与身体素质指标后测和前测的差值存在有显着性相关性的指标有:Stroop反应时指标和选择反应时指标成正相关关系。Stroop正确率指标与选择反应时指标存在负相关关系。Cz点P300潜伏期与柔韧性存在负相关关系。Cz点P300波幅与收缩压存在正相关关系。Cz P300波幅与肺活量存在正相关关系。Fz点P300波幅与闭眼单脚站立存在正相关关系。P300反应时与闭眼单脚站立存在负相关关系。P300正确率与选择反应时存在正相关关系。P300正确率与纵跳存在负相关关系。力量组六周期间身体素质指标与认知功能指标后测和前测差值相关性分析,六周锻炼期间,力量训练组Stroop正确率与俯卧撑存在负相关关系。Stroop正确率与纵跳存在正相关关系。Fz点P300潜伏期与选择反应时存在正相关关系。Pz点P300潜伏期与舒张压存在负相关关系。Fz点P300波幅与台阶指数存在正相关关系。P300正确率与肺活量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1)六周的跑步运动与力量练习对身体素质的影响既表现出一定的共性或普遍性(都能改进选择反应时,提高平衡能力(闭眼单脚站立)、力量耐力(俯卧撑),降低体脂肪和体脂率);也表现出一定的专门性或选择性(跑步运动在降体重、降血压(舒张压)方面效果明显,力量练习则显着影响身体质量指数(BMI))。(2)跑步和力量练习对认知功能指标的影响既表现出影响的相同性即普遍性(Stroop实验反应时缩短),也表现出影响的特殊性即选择性(如跑步运动主要表现为P300反应时及潜伏期缩短;力量练习则主要表现为P300波幅增加)。(3)不论是力量训练还是跑步运动,认知功能指标变化与身体素质指标变化密切相关的身体素质指标有选择反应时、肺活量、纵跳以及台阶试验、俯卧撑、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血压(收缩压、舒张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选择性认知论文参考文献

[1].孙芊芊.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文化认知与选择性接受——以日本热血动漫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2].崔晴晴.运动锻炼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及认知能力选择性影响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3].陈焕朝,田国会.一种服务机器人选择性认知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何兆宇,符巍,吴胜.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对青少年抑郁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8

[5].彭雪华.选择性接触机制下微信对大学生认知力的影响[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

[6].高淑青,杜家琪.开放式和封闭式锻炼对老年人认知能力的选择性促进[C].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2017

[7].祝月盈.4-6岁儿童选择性信任:认知模型的使用[D].鲁东大学.2017

[8].刘惠娟.智力障碍儿童选择性注意对交通安全认知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7

[9].韩峰,颜楠,霍军丽,李侠,屈延.BMSCs选择性迁移对大鼠全脑缺血模型认知功能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

[10].王喆.社会政治议题网络讨论之认知失调与选择性修正[J].国际新闻界.2016

标签:;  ;  ;  ;  

选择性认知论文-孙芊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