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制度,路径,县政,干部,中共中央。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房珂蕙[1](2016)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实现了领导干部选拔过程的根本性转变,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发展前途,定能成为我国领导干部的主体选拔制度。2014年1月,中共中央针面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新形势,并结合从严治党、依法治国及反腐败斗争新要求,修订并印发了2014《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该条例新增加了考察内容,对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的限制性条件和制约性条款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对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本文对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回顾和梳理。通过对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与其它相关干部选拔制度在选拔模式、技术方法体系、制度体系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彰显了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的比较优势、科学性和先进性。同时,本文对我国现行的公开选拔工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制约性因素进行了比较客观和比较系统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期用好标准、选好干部的要求,紧密结合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反腐败斗争新形势,对如何加强和完善我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本论文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语叁个部分:引言部分,重点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和目的、国内外关于对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正文分为叁章:第一章,首先,简单介绍了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的定义及其组织运行。其次,对我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回顾和梳理,并对公开选拔干部制度与其它干部选拔制度在选拔模式、技术方法体系、制度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公正和客观性地对比分析,指出了公开选拔制度的特色优势和先进性,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定能成为我国领导干部选拔的主体制度。第二章,在充分肯定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所产生的积极作用的同时,指出了目前公开选拔干部制度尚且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对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剖析。第叁章,首先,阐述了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标准、选好干部的要求,紧密结合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反腐败斗争新形势,有针对性地提出认真抓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的关键环节,创新、完善公开选拔工作的运行机制,严格监督考察环节,提高考试与测评质量的有效性,在完善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的技术方法和体系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其次,对国外先进的胜任力模型、检测技术和面试考察手段等进行了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再次,对我国传统政治文化制度中有关公开推行考试,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经验和做法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挖掘,以期为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提供有益的理论和技术支持。正文最后,提出了强化党组织对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的统一领导,使我国干部选拔工作再上新水平的建议。结论部分,简要阐述了该论文的核心论点。(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6-09-12)
李飞(Lee,Fei)[2](2015)在《苏北欠发达地区公开选拔处级以下领导干部制度问题与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现实的需要。1978年以后,干部选拔制度出现并伴随着经济改革开放而逐渐的完善和发展。干部选拔制度完善发展的过程,就是选拔方式和程序创新的过程,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就是在这一创新过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作为集聚公开公平竞争等亮点于一身的公开选拔干部制度,在改革开发的现代中国,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土壤和空间。但是,任何一项政治制度都具有历史局限性和复杂多样操作上实际问题。干部公开选拔制度也由于关联着诸多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从而面临着诸多难题,急需做出更多研究和思考。鉴于此,本论文以欠发达地区的领导干部选拔制度问题和对策研究为例,结合我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深入广泛的资料查阅和实践调查,系统阐述了公开选拔制度的理论基础和产生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研究了公开选拔党政千部制度结构体系;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实例,分析H县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情况;全面分析研究当前中国欠发达地区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面临问题,剖析和探讨了公开选拔制度深入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制约因素和现实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公开选拔制度的对策和措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5-11-01)
李秋诗[3](2015)在《政治传播视角下的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制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报纸、电视、广播以及近十年发展迅速的互联网被称作大众媒体,大众媒体的触角已经遍布世界上所有的角落。公民接受政治信息,大众媒体是最主要的渠道。公民对政治系统有什么样的判断、态度、信念、情感,形成政治认同或者疏离,都与大众媒体的政治传播有关。20世纪初,法国学者塔尔德认为,唯有作为公众意见的舆论才有政治上的正当性和合理性,政治传播将分散的公众连成一个有机整体的纽带。中国历来具有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传统,公开考试实现公平、公正的基本价值,这是被公认的科举文化的科学精神。我国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制度强调“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价值理念,与科举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也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思想成果,公开是民主的前提,竞争是实现公平的有效途径。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被普遍认可的信息具有高的可信度,可信度越高的信源的说服效果越好。政治传播涵盖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多种传播类型。政治传播的渠道也不是单向的,是双向的,甚至是多向的。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制度无论从动议阶段、到考试考察阶段,还是最后的决定录用阶段都需要在群众面前公开,从群众公开到接受群众的反馈建议的过程就是一整套的政治传播过程。为了提高公开选拔的民主化水平,群众不仅要知情,还要参与到公开选拔工作的整个过程中,这种多向、互动的传播模式有利于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沟通。科恩、罗尔斯、哈贝马斯这些思想家认为政治沟通关系到民主政治,民主政治的实现必须有沟通机制的“在场”和“到位”。有人甚至预言,政治沟通的终极目标是协商民主。如此看来,政治传播渠道是否畅通,对于一国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建设的发展状况和发展程度的作用就略见一斑了。从政治传播的视角分析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有利于改进政治传播设计,完善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公开选拔制度的传播是实现基层民主的重要手段。目前,在我国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现状中,公民的参与意识还不强,仍然存在着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的状况。究其原因,政治传播渠道不畅、公开选拔的价值理性不被公众了解造成了政治冷漠的尴尬境地。这就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政治传播,利用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采用多种形式的传播策略,提高公众对干部选拔工作关注度和参与度,完善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5-05-01)
颜琨[4](2015)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中人才测评存在的问题及改善途径》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国家治理的过程中,领导干部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选拔优秀人才担任领导干部,是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根本前提,也是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经过多年的改革创新,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在坚持与继承我党传统的干部选拔任用方式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又赋予其新的形式与内容,已经成为一种当前非常重要的干部选拔途径。对这一制度进行问题对策研究,对于推动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工作朝着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以及加强当前领导干部的队伍建设而言,意义重大。人才测评发源于西方,有助于公平地选择、任用人才,是当前西方政府和企业选拔人才的必备手段。将人才测评技术应用于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过程是完善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从政治的高度和制度的层面实现现代人才测评技术与具有中国特色的公选制度的完美结合。在这种时代背景和理论背景之下,本文结合特质理论、人岗匹配理论以及胜任力理论等理论,对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中的人才测评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人才测评在公选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发现目前公选中人才测评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报考资格设置的公平性、测评内容的科学性、考察评价的信效度、考核机制的长效性等方面。同时,本文从价值观念、制度建设、实践操作叁个维度,对公选制度中的人才测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成因剖析,并结合国内公选制度中人才测评创新典型范例,以及国外高级公务员选拔人才测评经验,提出改善公选制度中人才测评的对策,即:不断完善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测评技术,科学选择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测评内容,建立健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测评机制。唯有如此,才能更好的实现现代人才测评技术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公选制度的有机统一。(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5-04-05)
余传杰[5](2014)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的演进与发展趋势论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一届叁中全会以来,我国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具体实践和制度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演变发展过程,体现了我们党在选人用人上的基本导向和主要特征。考察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的探索历程和演进特征,有利于深化对党的干部制度的认识,便于推进党的干部制度的继承与创新。一、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演进阶段的划分新中国成立65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方面,经历了一个认识不断提高、制度不断完善的演进过程。(本文来源于《领导科学》期刊2014年20期)
梁丽芝[6](2014)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改革和完善的路径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历经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伴随公选制度的不断深入发展,改革实践中面临的困境也越显突出。服务意识、竞争意识、成本意识等意识的薄弱,宏观调控乏力、权力高度集中、群众参与不足的管理体制的缺陷以及选拔机制的局限性都极大地影响了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的科学性。因而,观念创新是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改革和完善的前提;体制创新是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改革和完善的根本;机制创新是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改革和完善的关键。(本文来源于《求索》期刊2014年05期)
姜四海[7](2014)在《我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是中国一种全新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方式,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具有公正性、科学性、竞争性、综合性的特点。它坚持了中国共产党传统的干部选拔任用方式的基本原则,开创了一种全新的人才选拔任用制度,是我国新时期干部人事制度创新的重要成果之一,对激活和丰富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具有强大的推动力。随着近几年我国领导干部的选拔范围和数量的逐步扩大,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不容忽视。如考试内容有很大的片面性;考试的形式单一,针对性不强,缺乏职位分析;耗时费力,成本过大;选拔过程信息公开不足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干部公选中必须正视和破解的一项重大任务,这将有助于干部制度改革甚至政治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本文通过参考各方面的研究成果,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前提,研究了我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分析了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的内容与原则,同时指出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的必要性及已经取得的成就。最后,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推行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制度存在的制约因素,如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因素的负作用因素、不同层次群体的政治利益因素和制度配套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公开选拔的实践过程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4-04-01)
梁丽芝,莫俊[8](2014)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价值理念的制度体现及其提升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然成为一种全国性、主体性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其运行必须遵循一定的价值理念导向。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所蕴含的"公开、民主、公平、公正"的价值理念,不仅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的制度设计过程中得到了全面的体现,同时也在公选实践过程中对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的优化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坚守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的价值理念,从伦理路径、制度路径和技术路径叁个方面加以提升,是确保公选制度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和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和满意度的根本所在。(本文来源于《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1期)
蓝志勇,魏明[9](2013)在《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制度演进、方法创新与未来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新时期发展取得的成就得益于领导干部选拔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十一届叁中全会以来,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制度改革经历了试验探索、完善规范和发展创新叁个阶段。这项改革在我国各地具有不同特点,一些地方提供了公开选拔常态化、电视直播公开化、差额选拔民主化、技术测评现代化的样本。未来这项改革还将按既定方向和方式向纵深推进,重点是解决以往这项制度实践中暴露的问题,使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本文来源于《天津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陈晓敏[10](2013)在《完善当前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的几点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全国各地区(部门)在实践基础上探索出的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是选人用人制度的重大创新,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较高认可。但随着其范围的不断扩大,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在列举当前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实践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后,试述了完善当前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的几点思考。(本文来源于《学理论》期刊2013年21期)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现实的需要。1978年以后,干部选拔制度出现并伴随着经济改革开放而逐渐的完善和发展。干部选拔制度完善发展的过程,就是选拔方式和程序创新的过程,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就是在这一创新过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作为集聚公开公平竞争等亮点于一身的公开选拔干部制度,在改革开发的现代中国,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土壤和空间。但是,任何一项政治制度都具有历史局限性和复杂多样操作上实际问题。干部公开选拔制度也由于关联着诸多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从而面临着诸多难题,急需做出更多研究和思考。鉴于此,本论文以欠发达地区的领导干部选拔制度问题和对策研究为例,结合我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深入广泛的资料查阅和实践调查,系统阐述了公开选拔制度的理论基础和产生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研究了公开选拔党政千部制度结构体系;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实例,分析H县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情况;全面分析研究当前中国欠发达地区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面临问题,剖析和探讨了公开选拔制度深入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制约因素和现实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公开选拔制度的对策和措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1].房珂蕙.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
[2].李飞(Lee,Fei).苏北欠发达地区公开选拔处级以下领导干部制度问题与对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5
[3].李秋诗.政治传播视角下的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4].颜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中人才测评存在的问题及改善途径[D].湘潭大学.2015
[5].余传杰.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的演进与发展趋势论析[J].领导科学.2014
[6].梁丽芝.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改革和完善的路径选择[J].求索.2014
[7].姜四海.我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研究[D].辽宁大学.2014
[8].梁丽芝,莫俊.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价值理念的制度体现及其提升路径[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9].蓝志勇,魏明.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制度演进、方法创新与未来发展[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3
[10].陈晓敏.完善当前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的几点思考[J].学理论.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