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改变人生

读书改变人生

高春花(山东艺术学院)

摘要: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各国文化、艺术通过不同的渠道传入中国,网络媒体更是五花八门,对于过多的知识和信息,处于青年时期的学子们读什么样的书,掌握什么样的知识文化,形成怎样的世界观,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这就需要社会大家庭的关注,更重要的是学校老师的辅导,家长的指导,社会各种媒体舆论导向。所以读书对学生的成才至关重要。好的书籍引导学生走健康成长的的道路,坏的书籍也容易使学生迷失方向。所以国家要加强图书知识的管理,老师要推荐健康的图书,使学子们在图书的海洋里学到更多的知识文化,形成健全的人格来贡献于祖国。

关键词:读书思想成才

0引言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要贯彻这一方针我们就应该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气氛,多读书、读好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所以如此说,是因为书籍(包括其他现代的知识载体)是人类社会历史与智慧结晶的记录。特别对初涉人生的青少年,更应该以获得过“圣人”美誉的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的人生步伐为借鉴;古人有云“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要珍惜这段宝贵时光。

读书要解决的问题,择要而论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接受启蒙教育

人是有思想的,在未接受教育之前,人的思想处于一种混沌状态;在读书学习的引导下,逐步培养起了文明素质。我国自古边十分重视启蒙教育,如私塾师教垂鬓学童首先课读的的《三字经》、《千字文》等,除了教识字之外,同时灌输了传统文化基础知识。我国现今的中小学生所学的功课,同样是文化基础知识的教育。学生在学习、接受这些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读课外书籍,便有了分辨是非的选择依据;在进步的阶梯上跨进了第一步。而对于缺乏文化基础知识的人讲,就应该依靠自学来补充这一课。

作家蒋子龙认为:“书能够给人提供多种选择:生命的选择、思想的选择、生活的选择”。

西方哲学史关于“启蒙”一词最早的说法可能来自于柏拉图对话篇中关于“洞穴之喻”故事,只有人类真正挺直腰杆,转过身来,直面阳光普照,才有真正的智慧。智慧就是“知道”(知识)人的精神状态不能局限映在墙上的自己的影子,知道在影子的背后有一个光源:真理之光。康德又说:启蒙就是使人类从自身所遭受的幼稚状态中解放出来。青少年的思想启蒙教育在我国早就有童诗、童画等形式记载。一般的教育模式,扩大了启蒙教育的范围,提稿了启蒙教育的质量,在启蒙教育的基础上坚强文化知识传播与启蒙教育相结合。

2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必须通过不断地学习和体验

著名教育家菲莱克斯纳说:“大学是学问的中心,致力于保存知识,增进系统的认识,并在中学之上培养人才”。通过读书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区别于人生观的特点是其与时代变迁的密切关联性。就当前形势看,其时代特点是不同价值观、甚至是截然相反的价值观同时存在,影响到每个人的思想意识。例如:在当前我国改革发展处在关键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处于过渡阶段时,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正以渗透方式施加影响;诸如兜售西方民主模式、名实不符的“人权”主张、个性自由等等。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图书资料进行思考分析,体验人生的价值究竟是什么。人是社会的人,个人的一切活动都受到所在社会所制约;因此,我就要在学习中对个人主义、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等等价值观的实质深入了解并进行探索和选择,才能使自己培养出具有高尚的、脱离低级趣味的价值观。这样才可以向“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高度迈进。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生价值双重性:一表现为社会价值,一个人为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何种程度的贡献,即人生价值的义务方面;另一方面表现为个人价值-社会对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在物质、政治和精神上以何种程度给予满足,即人生价值的权利方面。人们常用“奉献”替代“贡献”,用“索取”替代“给予”。认为只有无私奉献才是高尚的行为,而要求“给予”则是肮脏的灵魂。这种脱离社会实际存在而高唱“社会意识”的做法,显然是不正确的。权利和义务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过分的强调哪一方面,都是片面的。不讲人生价值的权利,有碍于人的生存和发展动力的形成;不讲人生价值的义务,则有碍于社会的存在与前进基础的建立。只有个人利益的选择与社会整体利益的需要相一致时,人生的个人价值才能得到充分的实现,也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其社会价值。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相统一,一方面要求人为社会多做贡献,尽职尽责,同时社会也给予人“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相应都得到保障”,同时提倡“奉献”也是人生价值的精华。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整合约定俗成,把它分解融化然后形成为自己的思想,再衍生为新的价值观,使它更具有感染力和普遍意义的素质,激发自己的创造力,从而改变世界、实现人生价值。

3读书是启发智慧、健全体魄、增强创造力的必要辅助

牛顿在谈及他所以能取得伟大科学成就,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上”,即继承了前人研究成果而加以创新。这同样适用于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如不了解前人所创作的科研、文化成果,就将在创新的道路上陷入盲区和误区,其结果是事倍功半或劳而无功。发扬是相对继承而言,而要做到继承,则必须读书学习所要继承的内容。

孔子说过:“过犹不及”,过度的非身体化,容易导致自我和他人、环境的割裂,萎缩在精神的狭小的世界中。要克服过度身体化所带来的弊病,就要求精神超越身体。

人生的设计或对人生价值理念的追求更是精神或思想的专利。这样的设计和追求及其实现当然不能背离自我与他人、与世界观的现实联系,但他们的本质却是思想的或者精神的,通过身体来实践。

耳目没有思虑的功能,所以在接触外物时易受外物的蒙蔽,所以要真正了解外局的本质就用“心”去思考。心要超越身体的感官去直接的认识外物。

“圣人人格”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心或精神超越身体后达到的境界。心灵、精神的超越性或崇高感是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他有思想。帕斯卡尔他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考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才能消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置他于死命。然而,宇宙毁灭了他,他也高贵的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而他的全部尊严就他有思想。”

人通过劳动所得(实践)所创造的社会即是人的社会。马克思从早期就开始进行哲学探索,就是要创立一种能够引导人们正确理解并积极参与生活的哲学。

人是身与心的统一,“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没有思想,人也就丧失了人之为人的本质。实践的主体没有意义。他的思想、理念、做法必须借助于身体行为、劳作才具有直接的现实性。人的身体与思想、精神互为表里,互相渗透,身心如一。人有思想、有抱负,用自己的劳动实践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是人的生活哲学。

俗话说:开卷有益。但孟子也有“尽信书不如无书”之说,这话包括两种含义:不受束缚、不被误导。余秋里先生在一次谈及读书话题时强调“要读一流的书”。为了少走弯路觅取“一流”的图书,比较便捷的途径是充分利用图书馆藏书。一则是馆藏丰富,并经过采购筛选。二则是所有科学分类,便于检索。即便是愉悦身心的书籍,也是摒除了“垃圾读物”,向读者开放,可以由个人择己所好的选阅。

参考文献:

[1]尚杰.启蒙:精神的延伸性.

[2]唐凯麟.新技术革命条件下人的社会责任.

[3]胡军.从生存论哲学看人的在世方式.

[4]杨魁森.哲学就是生活观.

标签:;  ;  ;  

读书改变人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