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小城镇土地集约化利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城镇土地集约化利用,AHP分析法,评价指标体系
小城镇土地集约化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金长宏,欧江徽[1](2016)在《基于AHP法的城镇土地集约化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土地集约化利用基础理论的研究,运用AHP分析法分别从经济、社会、环境叁个层次构建了城镇土地集约化利用评价体系,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分析了土地集约化利用评价指标,并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土地的集约化利用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本文来源于《池州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耿宏锁,徐爽[2](2015)在《铜川市城镇土地利用状况分析与集约化利用战略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型城镇化发展对土地的集约利用提出了新的挑战,科学地开发和利用土地是社会经济和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为寻求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土地利用需求的有效途径,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响应国家大力倡导的多规合一工作,本文以陕西省铜川市为研究对象,以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统计分析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铜川市城镇土地利用结构、空间分布和土地利用强度,从而提出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调查分析结果发现,铜川市城镇土地利用存在土地利用集约度低、利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土地利用的战略对策:1合理规划,控制城镇用地无序扩张;2盘活存量,加强城镇用地挖潜;3调整布局,规划主体功能分区。(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期刊2015年S2期)
刘力[3](2015)在《城镇土地集约化利用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土地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发展占用耕地、浪费土地的现象较为严重,粗放式的土地利用方式层出不穷。如果继续沿用粗放式的土地利用方式,将严重制约城镇的进一步发展,土地供给有限性和需求无限性之间的矛盾难以解决。为缓解当前城市用地的紧张局面,城镇土地的集约化利用成为必要的道路。(本文来源于《农民致富之友》期刊2015年08期)
王炳云[4](2014)在《我国城镇土地集约化利用现状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介绍了城镇土地集约化的内涵,对我国城镇土地使用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土地使用的集约化策略。(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4年24期)
刘焱[5](2014)在《我国中小城镇土地集约化利用的障碍性分析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小城镇土地集约化利用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发展"目标的实现紧密相关。然而实际应用中存在的思路有误、规划不力、生态破坏、监督匮乏等障碍性因素,严重影响了上述目标实现。因此,文章从政府层面思考提出目前中小城镇集约用地的必要前提是审度思路、准确定位,统筹保障是科学规划、引领全局,立身支撑是保护环境、统筹生态,推进路径是有效监督、健全执法。(本文来源于《农业经济》期刊2014年05期)
黄小芬[6](2004)在《中国快速城镇化地区小城镇土地集约化利用的评价与规划支撑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步入快速城镇化发展阶段,小城镇在城市化进程中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通过对快速城镇化地区不同发展动力机制下的小城镇空间形态、土地利用效率、产业空间布局、居民点建设、基础设施配置等方面的分析,总结小城镇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剖析其成因。通过对小城镇土地集约化利用概念的界定,依据可持续发展观、区域观、市场效益观这叁个理念,从经济效益目标、社会效益目标、生态环境效益目标和动态目标四个方面建立小城镇土地集约化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指标的取值、量化和标准化,探索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小城镇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进行评判。选取温岭市松门镇作为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检验这些方法。论文最后提出小城镇土地集约化利用的规划支撑体系,对规划编制和实施提出相应的对策。如寻求新的小城镇规划依据;对战略层面研究、近期建设规划、实施规划叁个规划层面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建立小城镇发展规模预测的新视野;提出规划中建综合区的概念;倡导规划应提升经济评价的地位;制定科学的土地利用供应计划;提出建立双向互动的协同机制、共同发展的利益整合机制和高效的土地市场机制等。(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04-11-01)
幸强国,白云升[7](2000)在《我国小城镇建设的土地集约化利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小城镇发展迅猛 ,小城镇建设的土地集约化利用的重要性越来突出。小城镇建设必须贯彻实施“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小城镇建设的土地集约化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当前我国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中 ,必须坚持小城镇建设土地集约化利用的原则。在我国小城镇建设中 ,依法实施土地管理是小城镇土地集约化利用的法制保障。加强土地管理的科学化 ,特别是加强土地信息系统建设是实现小城镇建设土地集约化利用的重要条件。当前 ,应该建立小城镇建设土地集约化利用的指标体系 ,总结小城镇建设土地集约化利用的成效和经验。(本文来源于《财经科学》期刊2000年06期)
白云升,幸强国[8](2000)在《小城镇建设应注重土地集约化利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主要体现在小城镇发展的速度加快方面。1979年设有建制镇2581个,1991年为11882个,1998年建制镇(本文来源于《发展导报》期刊2000-09-05)
小城镇土地集约化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新型城镇化发展对土地的集约利用提出了新的挑战,科学地开发和利用土地是社会经济和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为寻求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土地利用需求的有效途径,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响应国家大力倡导的多规合一工作,本文以陕西省铜川市为研究对象,以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统计分析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铜川市城镇土地利用结构、空间分布和土地利用强度,从而提出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调查分析结果发现,铜川市城镇土地利用存在土地利用集约度低、利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土地利用的战略对策:1合理规划,控制城镇用地无序扩张;2盘活存量,加强城镇用地挖潜;3调整布局,规划主体功能分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小城镇土地集约化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1].金长宏,欧江徽.基于AHP法的城镇土地集约化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16
[2].耿宏锁,徐爽.铜川市城镇土地利用状况分析与集约化利用战略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
[3].刘力.城镇土地集约化利用策略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5
[4].王炳云.我国城镇土地集约化利用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
[5].刘焱.我国中小城镇土地集约化利用的障碍性分析及对策[J].农业经济.2014
[6].黄小芬.中国快速城镇化地区小城镇土地集约化利用的评价与规划支撑体系[D].华中科技大学.2004
[7].幸强国,白云升.我国小城镇建设的土地集约化利用[J].财经科学.2000
[8].白云升,幸强国.小城镇建设应注重土地集约化利用[N].发展导报.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