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可移动充电桩,包括储能装置、充放电装置和拖挂装置,所述储能装置可拆卸安装在拖挂装置上并与所述充放电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储能装置、充放电装置和拖挂装置结合起来与车体可拆卸连接,能够实现充电桩的随车移动,使电动汽车充电摆脱地点和时间的限制,可随时充电,也可以边行驶边充电,大大增加了续航里程。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便携式可移动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能装置、充放电装置和拖挂装置,所述储能装置可拆卸安装在拖挂装置上并与所述充放电装置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便携式可移动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能装置、充放电装置和拖挂装置,所述储能装置可拆卸安装在拖挂装置上并与所述充放电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携式可移动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挂装置包括若干滚动体和支架,若干所述滚动体活动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下端,所述储能装置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便携式可移动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体为车轮、履带或球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一种便携式可移动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后桥和悬架,若干所述滚动体连接在所述后桥上,所述悬架固定在所述后桥上端,所述储能装置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悬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便携式可移动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为至少两个,所述储能装置底部设置在所述悬架上且其外侧壁与所述悬架的端部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便携式可移动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为钢板弹簧,所述钢板弹簧的中部与所述后桥固定连接,所述钢板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储能装置的外侧壁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5至6任一项所述一种便携式可移动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装置为立方体结构的电池箱,其内配置有直流电压转换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便携式可移动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装置的边角位置固定有加强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5至6、8任一项所述一种便携式可移动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装置为汽车行驶时或停止时充放电的快充电桩。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5至6、8任一项所述一种便携式可移动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挂装置上设有与车体的后拖车孔连接的第一连接部;
或\/和,所述储能装置外侧壁上设有与车体上挂钩适配挂接的第二连接部。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可移动充电桩。
背景技术
在大力提倡环保出行的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电动汽车在汽车市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未来将成为人们最主要交通工具之一,然而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短、充电慢的缺点却一直是它的致命缺点。另外,纯电动汽车电池成本较高,且现在开发的纯电动汽车大多是在燃油车的基础上进行开发,故电池布置空间有限,很难开发大电量的车辆,因此,当纯电动车在长距离行驶时,尤其是在高速公路行驶中,两三个小时电池就会没电,反而充电时间要三个小时以上,再加上寻找充电桩和等待排队的时间会极大的限制用户的出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电动汽车充电不便,提供一种便携式可移动充电桩。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携式可移动充电桩,包括储能装置、充放电装置和拖挂装置,所述储能装置可拆卸安装在拖挂装置上并与所述充放电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储能装置、充放电装置和拖挂装置结合起来与车体可拆卸连接,能够实现充电桩的随车移动,使电动汽车充电摆脱地点和时间的限制,可随时充电,也可以边行驶边充电,大大增加了续航里程。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拖挂装置包括若干滚动体和支架,若干所述滚动体活动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下端,所述储能装置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端。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滚动体和支架配合,利用滚动体与地面接触实现在地面上滚动,通过支架对储能装置进行有效支撑,整体结构紧凑,方便携带。
进一步,所述滚动体为车轮、履带或球体。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车轮、履带或球体,可以实现与车体之间同步运行的有效平衡。
进一步,所述支架包括后桥和悬架,若干所述滚动体连接在所述后桥上,所述悬架固定在所述后桥上端,所述储能装置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悬架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后桥和悬架来连接滚动体和储能装置,整体重量较轻,结构简单,容易获得,而且容易安装。
进一步,所述悬架为至少两个,所述储能装置底部设置在所述悬架上且其外侧壁与所述悬架的端部可拆卸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悬架设置两个,并将储能装置连接在悬架端部,可对储能装置进行有效支撑,使储能装置受力均匀稳定。
进一步,所述悬架为钢板弹簧,所述钢板弹簧的中部与所述后桥固定连接,所述钢板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储能装置的外侧壁可拆卸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钢板弹簧作为悬架,可以在行驶过程中对储能装置整体起到弹性缓冲作用。
进一步,所述储能装置为立方体结构的电池箱,其内配置有直流电压转换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立方体结构的电池箱,符合现有大部分标准电池箱体结构,而且可通过内置的直流电压转换器,来根据不同车型的电压进行电压转换。
进一步,所述储能装置的边角位置固定有加强件。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储能装置的边角位置固定加强件,可对储能装置应力较为集中的部位进行结构加强,防止在行驶过程中出现不稳定的情况。
进一步,所述充放电装置为汽车行驶时或停止时充放电的快充电桩。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充放电装置采用快充电桩,可以实现汽车边行驶边充电。
进一步,所述拖挂装置上设有与所述车体的后拖车孔连接的第一连接部;
或\/和,所述储能装置外侧壁上设有与车体上挂钩适配挂接的第二连接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将拖挂装置上的第一连接部通过螺栓与车体后拖车孔进行连接,不用改变现有车体的外形结构,就能实现拖挂装置的有效连接,提高消费者可接受意愿;在储能装置外侧壁上设置第二连接部,可以将拖挂装置与车体进行有效连接的同时,将储能装置也与车体进行挂接,使整个可移动充电桩与车体的连接更加稳定牢固,防止车体颠簸时对充电桩造成颠簸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可移动充电桩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可移动充电桩中拖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00、储能装置;101、挂环;200、拖挂装置;201、车轮;202、后桥;203、悬架;204、骑马螺栓;205、连接耳;300、车体;301、挂钩;400、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便携式可移动充电桩,包括储能装置100、充放电装置和拖挂装置200,所述储能装置100可拆卸安装在拖挂装置200上并与所述充放电装置连接,所述拖挂装置200可拆卸连接在车体300上并在车体300的带动下在地面400上移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储能装置100的充电线路图为:国家电网→OBC(充放电装置)→储能装置。储能装置100的放电线路图为:储能装置→DC-DC(充放电装置)→PDU→MCU→汽车电机。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储能装置100为电池包,通过国家电网利用充放电装置对其进行充电;通过充放电装置将其内电量输送至电动汽车电机中。
本实施例通过将储能装置、充放电装置和拖挂装置结合起来与车体可拆卸连接,能够实现充电桩的随车移动,使电动汽车充电摆脱地点和时间的限制,可随时充电,也可以边行驶边充电,大大增加了续航里程。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拖挂装置200包括若干滚动体和支架,若干所述滚动体活动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下端,所述储能装置100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端。采用滚动体和支架配合,利用滚动体与地面接触实现在地面上移动,通过支架对储能装置进行有效支撑,整体结构紧凑,方便携带。
其中,所述滚动体可选用滚珠、滚轮等任意能够实现在地面上滚动的结构均可。
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方案为,所述滚动体为履带,可借鉴坦克或履带式机械的底盘结构,本方案可将履带采用现有的安装方式安装在支架上,使履带与支架构成一个可移动的底盘,实现拖挂装置的平稳运行。
本实施例的另一可选方案为,所述滚动体为球体,所述球体与支架的安装方式可参考汽车车轮的安装结构,将球体转动安装在支架上,由于球体在地面上滚动时,与地面接触面积比较小,摩擦力较小,可减轻拖挂装置的行驶阻力。
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为,采用车轮201作为拖挂装置200的滚动体实现拖挂装置的行驶功能。将车轮201安装在支架上,并将储能装置100安装在支架上端,储能装置100利用车轮201实现在地面400上移动。而且车轮201容易获得,与整车原始车轮配合度较高,行驶过程较为稳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可以选用任意能够将滚动体连接起来,并对储能装置100起到连接支撑作用的架体。例如可选用立方体筒状的支撑框架,将车轮201安装在支撑框架底部的两侧,将储能装置100安装在支撑框架内并与支撑框架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或者可选用若干U型结构的连接杆和一横梁,将若干U型结构的连接杆底部垂直固定在横梁上,将车轮分别连接在横梁的两端,然后将储能装置安装固定在若干U型结构的连接杆内,使U型结构的连接杆的端部与储能装置的外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即可。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架的优选方案为,所述支架包括后桥202和悬架203,若干所述滚动体连接在所述后桥202上,所述悬架203固定在所述后桥202上端,所述储能装置100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悬架203上,使悬架203连接于所述后桥202和所述储能装置100之间。利用后桥和悬架来连接滚动体和储能装置,整体重量较轻,结构简单,容易获得,而且容易安装。
本实施例中的后桥202可以直接采用长条形的连接梁结构,也可以采用汽车本身的后桥结构,后桥202在这里起到连车轮201的作用。例如,在后桥202的两端各转动连接一个车轮201。所述悬架203固定在后桥202上端,悬架203起到对储能装置100底部的支撑作用的同时,也对储能装置100外壁起到连接作用,即将储能装置100可拆卸连接在悬架203上。
当然为了将拖挂装置200能够与车体201更加稳固的连接,还可将后桥202中部通过轴承与车体300尾部进行连接,这样在行驶过程中更加稳定。而且还可在后桥202上安装减振器,使减振器的两端分别与后桥202和车体300固定连接,这样在车体300拉动拖挂装置200行驶时,可以起到有效的减振作用。减振装置可以选用任意能够起到减震效果的减振结构,例如可选用现有汽车上常用的弹簧减震筒结构即可。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悬架203为至少两个且与所述后桥202呈角度设置,所述储能装置100底部设置在所述悬架203上且其外侧壁与所述悬架203的端部可拆卸连接。将悬架与后桥垂直设置,并将储能装置连接在悬架端部,可对储能装置进行有效支撑,使储能装置受力均匀稳定。
其中,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为,所述支架包括一个后桥202和两个悬架203,将后桥202垂直于车体300的移动方向设置,将悬架203垂直于后桥202设置,在后桥202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车轮201,将两个悬架203对称固定在悬架203上且分别靠近两个车轮201设置,将储能装置100放置在两个悬架203上,且将储能装置100的外壁与悬架203的端部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储能装置100与悬架203的连接方式有多种,可以采用螺栓连接或卡扣连接等。比如可在悬架203的端部设置连接耳205,在储能装置100的外壁上设置耳板,当将储能装置100放置在悬架203上时,储能装置100外壁上的耳板与悬架203端部的连接耳205重叠,可利用螺栓将耳板与连接耳205进行连接。相当于储能装置100的外壁分别与悬架203两端的连接耳205连接。又比如可在储能装置100的外壁上设置卡扣,在悬架203的端部设置挂环,将挂环挂在卡扣上,再将卡扣转动后与储能装置100外壁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因此,储能装置100与悬架的连接方式可以选用现有的任意能够实现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一一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为,所述悬架203为钢板弹簧,所述钢板弹簧的中部与所述后桥202固定连接,所述钢板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储能装置100的外侧壁可拆卸连接。钢板弹簧实际上就是现有的汽车底盘上常用的结构,采用钢板弹簧作为悬架,将储能装置安装在钢板弹簧上,可以在行驶过程中对储能装置整体起到弹性缓冲作用。
本实施例中的拖挂装置200的一个优选方案实际上就是参考现有汽车的一部分车体结构,来实现对储能装置100的支撑和在地面400上行驶的需求。这样形成的拖挂装置200结构简单,结构容易制造,与车体结构适配度、配合度等较高,在行驶过程中不容易出现不稳定等问题。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储能装置100为立方体结构的电池箱,其内配置有直流电压转换器。采用立方体结构的电池箱,符合现有大部分标准电池箱体结构,而且可通过内置的直流电压转换器,来根据不同车型的电压进行电压转换。储能装置100的具体尺寸可参考车体300尾部的高度和宽度进行设定,一般以不超过车体300尾部宽度和高度范围为宜,避免增加车体300整体尺寸而影响正常行驶。
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为,所述储能装置100的边角位置固定有加强件。由于储能装置100边角位置应力比较集中,在储能装置100的边角位置固定加强件,可对储能装置100应力较为集中的部位进行结构加强,防止在行驶过程中出现不稳定的情况。所述加强件可以选用金属板或加强筋等,例如,可在储能装置100的边缘位置设置L型加强板,以增加整体结构强度;可在靠近储能装置100边角位置设置加强筋,来增强整体结构强度。加强筋可以采用在储能装置100外侧壁上冲压形成或者钣金铸造形成等任意实现方式,加强筋的个数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设定,主要应集中在立方体储能装置100的八个角的位置处以及立方体储能装置100的各个边沿位置处。可以将加强件设置在储能装置100内壁或外壁上均可。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方案为,所述充放电装置为汽车行驶时或停止时充放电的快充电桩,所述快充电桩的电流为50-60A,电压为400-500V,功率为20-30kw。充放电装置采用快充电桩,可以实现快速充放电。本实施例的快充电桩,可以随汽车一块行驶,同时还能在汽车行驶时进行充电(可具体借鉴充电宝的充电原理)。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拖挂装置200上设有与所述车体300的后拖车孔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可以为固定在拖挂装置200前端的连接环或连接板,可通过螺栓穿过连接板或连接环与后拖车孔实现拖挂装置与车体的连接;将拖挂装置200上的第一连接部通过螺栓与车体后拖车孔进行连接,不用改变现有车体的外形结构,就能实现拖挂装置的有效连接,提高消费者可接受意愿。具体为,在拖挂装置200的支架上安装连接环或连接板,然后将连接环或连接板与车体300后的拖车孔进行对其,通过螺栓穿过连接环或连接板实现与车体300尾部的有效连接固定。连接环和连接板可以设置在悬架203上,也可以设置在后桥202上,根据实际安装过程具体与车体300后拖车孔适配的部位的进行设定连接环或连接板的安装位置。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储能装置100外侧壁上设有与车体300上挂钩301适配挂接的第二连接部。在储能装置外侧壁上设置第二连接部,可以将拖挂装置与车体进行有效连接的同时,将储能装置也与车体进行挂接,使整个可移动充电桩与车体的连接更加稳定牢固,防止车体颠簸时对充电桩造成颠簸损伤。
本实施例的第二连接部优选为挂环101,可直接将挂钩301与挂环101进行挂接实现对储能装置100顶部的连接,防止储能装置100在移动过程中出现上下结构不稳定的情况。(第二连接部可根据充电桩的重量选装,对于较小电量的充电桩可不需要第二连接部)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移动充电桩,能够实现充电桩随车行驶的效果,而且储能装置借用标准型电池箱体,再进行必要的加强,能够保证行驶过程中储能装置的正常稳定工作,储能装置按照标准电池箱体排布,内配置直流电压转换器,可以根据不同车型的电压进行电压转换。而且充放电装置借用现有的纯电动汽车的快充电桩,拖挂装置优选采用传统车的后桥以及悬架等连接装置,并将后桥或悬架与车体后拖车孔进行螺栓连接,没有改变车体原有的设计结构,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73952.7
申请日:2018-12-2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813751U
授权时间:20191220
主分类号:B60L53/31
专利分类号:B60L53/31;B60L53/53
范畴分类:32B;37C;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沙阳路老牛湾村北
发明人:侯艳辉
第一发明人:侯艳辉
当前权利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杨立;吴佳
代理机构:11212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