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大尺度降水方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尺度,数值,方案,环流,大气,气候,物理。
大尺度降水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陈鹏,张芳苒,张贵臣[1](2006)在《IAP9L模式中大尺度凝结降水方案的改写与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在用于气候模拟的大气环流模式中大尺度凝结对降水及其他气候变量模拟的影响程度和相对作用大小。本文将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业务谱模式中的大尺度降水方案(该方案曾在ECMWF的T63、T106和T213模式中采用)处理思想引入到IAP9大气环流模式中,并实现了模式正常而稳定的运行。随后,以具有季节变化的海温为强迫,对改写后的模式进行了50个模式年的积分计算,结果表明,模式积分计算正常而稳定,完成了对改写后的模式的积分计算的稳定性验证。本文对改写后的模式积分运行十年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即用改写后的方案(现方案)和原方案同时对1985年至1994年内的降水状况及其他主要气候平均要素,如海平面气压场、地表面温度场和500hpa高度场等进行模拟,并将两个模式的模拟结果参照NCEP/NCAR40年再分析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对比研究发现:从模拟的总体效果上看,现方案的模拟较原方案有一定的改进。从对不同变量的模拟效果上看,现方案对降水模拟的改进最明显。从对不同季节基本气候态的模拟上看,两种方案都能模拟出几个气候平均要素的季节变化,两种方案对冬夏两季的模拟效果虽有差异,但差别并不太大。现方案和原方案在原理上是类似的,只是在具体实现上略有不同,但却对模拟结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进一步说明大尺度凝结是大气中相当重要的物理过程,在大气环流模式中必须予以重视和很好地考虑。(本文来源于《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气候系统模式发展与应用”分会场论文集》期刊2006-10-01)
周广强,赵春生,秦瑜,楼小凤[2](2006)在《一个简单的雪晶辐射参数化方案及雪晶辐射对中尺度降水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提出一个简单的雪晶辐射性质参数化方案,并利用1998年6月8日华南暴雨资料研究了雪晶的辐射性质对于中尺度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雪晶的辐射性质对中尺度降水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白天尤为显着;它能够明显地改变中尺度降水的局部特征,特别是降水中心的强度和位置,而对降水的分布影响不大。因此,建立独立的雪晶辐射参数化对提高中尺度模式对中尺度降水的预报能力是必要的。(本文来源于《应用气象学报》期刊2006年02期)
周广强,赵春生,丁守国,秦瑜[3](2005)在《不同辐射传输方案对中尺度降水影响的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MM5非静力稳定中尺度气象模式中引进了建立在δ24流近似和相关2k分布基础上的对云水、雨水、冰晶和霰的辐射特性进行详细描述的辐射传输方案。新建立的辐射传输方案和MM5中原有的辐射传输方案在华南暴雨中的模拟结果相互比较,并与天气实况的对比表明辐射在中尺度暴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辐射传输方案对云辐射特性描述的准确程度对于地面降水影响是明显的;不同的辐射传输方案对地面降水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并且这些差异在白天比在夜间明显;辐射传输过程对地面降水影响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降水中心上,而对降水的地理分布改变很小;相对而言,不同的辐射传输方案之间对短波描述的差异对地面降水的影响明显,而对长波描述差异的影响不大;新辐射传输方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进MM5对中尺度降水的模拟能力。(本文来源于《应用气象学报》期刊2005年02期)
周广强,赵春生,秦瑜[4](2003)在《不同辐射传输方案对中尺度降水影响的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MM5中尺度气象模式中引进了建立在δ—4流近似和相关—k分布基础上的对云水、雨水、冰晶和霰的辐射特性进行详细描述的辐射传输方案。通过新建立的辐射传输方案和MM5中原有的辐射传输方案在华南暴雨中的模拟结果与天气实况的对比表明,辐射在中尺度暴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辐射传输方案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新辐射传输方案在MM5中的建立足成功的,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进模拟结果。(本文来源于《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大气气溶胶及其对气候环境的影响”分会论文集》期刊2003-12-01)
大尺度降水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提出一个简单的雪晶辐射性质参数化方案,并利用1998年6月8日华南暴雨资料研究了雪晶的辐射性质对于中尺度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雪晶的辐射性质对中尺度降水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白天尤为显着;它能够明显地改变中尺度降水的局部特征,特别是降水中心的强度和位置,而对降水的分布影响不大。因此,建立独立的雪晶辐射参数化对提高中尺度模式对中尺度降水的预报能力是必要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尺度降水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1].陈鹏,张芳苒,张贵臣.IAP9L模式中大尺度凝结降水方案的改写与试验[C].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气候系统模式发展与应用”分会场论文集.2006
[2].周广强,赵春生,秦瑜,楼小凤.一个简单的雪晶辐射参数化方案及雪晶辐射对中尺度降水的影响[J].应用气象学报.2006
[3].周广强,赵春生,丁守国,秦瑜.不同辐射传输方案对中尺度降水影响的对比分析[J].应用气象学报.2005
[4].周广强,赵春生,秦瑜.不同辐射传输方案对中尺度降水影响的对比分析[C].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大气气溶胶及其对气候环境的影响”分会论文集.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