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运输过程的冷链控制分析

血液运输过程的冷链控制分析

穆坪

贵州省仁怀市中心血库贵州仁怀564500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运输过程中的冷链控制方式。方法:将红细胞成分血分为三组,分别以无冰块保温箱(A组)、血液量:冰块量=6:1的冰块保温箱(B组)、血液量:冰块量=3:1的冰块保温箱(C组)保存运输,对三组血液标本进行运输,记录运输途中实时测量标本温度,对比三种血液标本包装方式的最长运输时间。结果:A组的标本最长保存时间为(1.23±0.19)h,B组为(3.51±0.36)h,C组为(9.20±0.63)h。C组的保存时间明显比A、B两组长(P<0.05),A组的保存时间最短,明显比B、C两组更短,P<0.05。结论:血液运输过程中要保证冷链的有效性,需要根据血液的运输距离选择不同的温度控制方式,长距离运输需放置冷源,以延长血液的保存时间。

【关键词】冷链;控制;血液运输;包装方式

冷链,指的是用于血液及其制品存储、运输的温度控制系统,也可简单理解为从采血到用血全过程的温度控制[1]。从血液的采集、包装、储存到运输、输注,冷链都贯穿始终,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冷链控制不当,都可能对血液质量直接影响。在采-供血冷链控制中,血液运输是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这一环节的温度控制尤为关键。本研究旨在寻找血液运输过程中最佳的温度控制方式,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上海颐创专用血液运输箱;杭州微松公司生产的T11PRO型可录式电子温度记录仪(已校准)及配套的分析软件(用以绘制温度曲线);冰块。

1.2方法

选取血库同一天采集到的红细胞成分血,将其随机分为三组:A组的血液运输箱中不放置冰块,B组按照血液量:冰块量=6:1的比例,放置冰块和血袋,C组按照血液量:冰块量=3:1的比例,放置冰袋和血袋。在血液运输箱中放置温度记录仪,并在血袋表面粘贴温度记录芯片。三组标本均每隔1分钟测量、记录1次温度,记录标本从采血点到标本温度>6℃的时间差,每组监测20次,最终取平均值。记录三组标本血液运输箱内的温度、血袋内部温度、血液保存时间(采血后到标本温度>6℃所需时间)等信息。

1.3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处理用SPSS19.0软件,计量资料比较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B、C两组血液标本的最长保存时间均明显长于A组(t=25.049、54.166,P<0.05);B组与C组相比,C组的血液标本最长保存时间明显长于B组,t=35.069,P<0.05。

表13组血液标本的最长保存时间比较()

注:*表示与A组比较,P<0.05;#表示与B组比较,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血液在临床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其在疾病治疗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血液质量的优劣关乎临床用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甚至还会关系到受血者的生命安全,所以确保血液质量尤为重要[2]。

冷链是血液存储、运输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环节,其是保证血液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冷链控制是否合理,将会直接影响到血液的质量。由于血液运输往往用时较长,再加上运输途中不可避免的晃动,都可能对血液质量造成影响,所以血液运输过程中的冷链控制最为困难[3]。目前,关于血液在血站中的存储有具体的规定与要求,但对于血液运输过程中的冷链控制尚无明确的规定。血液运输的关键在于剧烈振荡与温度的控制,多数血站在血液运输中都选用了专门的血液运送保温箱盛装血液,但却明确关于运输过程中血液冷链控制的具体标准,再加上血液运输会受到血液品种、气温、路程长短、保温箱种类、冷源种类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血液运输过程中只有综合多方面因素,合理分析,制定有效、可行的温度控制措施,才能确保运输过程中冷链有效性[4]。在本次研究中,模拟了三种不同冷链控制方式下的红细胞成分血运输情况,以探寻红细胞成分血运输的最佳冷链控制方式。对于红细胞成分血来说,其理想的存储温度在2~6℃之间,在这一温度区间,红细胞对葡萄糖的消耗速度缓慢,有利于红细胞存活,同时该温度下的细菌生长也能被抑制到最小程度。研究结果显示未放置冰块保存血液的A组,按照1:6(冰块量:血液量)比例放置冰块的B组,按照1:3(冰块量:血液量)比例放置冰块的C组,血液最长保存时间分别为(1.23±0.19)h、(3.51±0.36)h、(9.20±0.63)h,即在这三种冷链控制模式下,红细胞成分血的最长运输时间不得超过0.85h,2.79h,7.94h。可见以1:3(冰块量:血液量)比例放置冰块运输红细胞成分血的可运输时间最长,而不放置冰块运输红细胞成分血的可运输时间最短。从本次研究结果,还可从红细胞成分血延伸到其他成分血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如浓缩血小板(运输温度20~24℃)、新鲜冰冻血浆(>﹣20℃)等。另外,在制备成分血的过程中,不同成分血对离心、分离的环境要求都不同,再加上成分血的制备时间无详细规定,在无统筹规划的情况下很难确保成分血温度波动在正常范围内,因此,在成分血制备过程中也有必要进行温度变化监测,从源头上来确保成分血的质量[5]。

综上所述,血液运输过程中要保证冷链的有效性,需要根据血液的运输时间、运输距离、血液品种等选择不同的温度控制方式,若为短距离的红细胞成分血运输,可不使用冷源,对于长距离运输的红细胞成分血运输则需放置冷源,以延长标本的保存时间,保证血液质量,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参考文献:

[1]李浩孺,王海红,傅海军等.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血液冷链监控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输血杂志,2014,27(3):330-331.

[2]林红.浅谈如何规范取血环节冷链管理[J].内江科技,2015,36(10):21,40.

[3]林俊杰,钱开诚.规范血液运输保障血液冷链——《血液运输要求》标准解读[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3,4(1):36-39.

[4]谢映明.血液采集过程中"冷链"的现状分析及优化[J].吉林医学,2013,34(28):5838-5839.

[5]陈昌贵.采供血过程中冷链管控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7):1258-1259.

作者简介:

姓名:穆坪,出生年月:1973.10,学历:大专,研究方向:血液质量

标签:;  ;  ;  

血液运输过程的冷链控制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