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荀子、慎到、公孙龙为代表的赵国思想家,成为“诸子百家”之中举足轻重的思想巨子。然而,开放、进取、包容的赵文化还孕育了许多鲜为人知、异彩纷呈的赵国学者群,他们作为百家争鸣中的“诸子”,为中华古文明贡献了丰富的思想财富。考据《列子》《庄子》《汉书•艺文志•诸子略》等古籍,赵国诞生了荀子、慎到、公孙龙、虞卿、庞煖、毛公、赵处子、司马氏、宁越、桓团、聊苍、吾丘寿王等十二子。这在《赵国史稿》八位赵国诸子的基础上,增益四位,合为“赵国十二子”。诸子思想向来是中华古代思想文化的精华。深入挖掘赵国的诸子思想,对于燕赵思想家的群体研究与弘扬河北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赵国诸子;荀子;慎到;公孙龙;虞卿;庞煖;毛公;赵处子;司马氏;宁越;桓团;聊苍;吾丘寿王
战国时代,礼崩乐坏,七国争雄,逐鹿问鼎。士人之崛起,或周游列国,游说君王;或纵横捭阖,指点江山;或洋洋万言,著书立说;或传道授业,桃李天下。一时间,邦无定交,士无定主,诸子横议,百家争鸣,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先秦文明。
从《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到清代乾隆《四库全书》之《子部》,诸子思想向来是中华古代思想文化的精华。以荀子、慎到、公孙龙为代表的赵国诸子,其历史风采与思想精华,更是集合大成,灿然史册。而这与他们脚下丰饶厚重的赵文化沃土,息息相关。
李学勤先生《赵文化的兴起及其历史意义》指出:“赵文化的特点和精神可以概括为三点:首先,它是开放的文化,是通过不同的区域文化接触的结果;第二,它是进取的文化,是不同文化之间汲取的结果;第三,它是包容、融合的文化,是农耕文化与草原戎狄文化结合形成的结果。赵文化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区域文化之一,对赵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1]
开放、进取、包容的赵文化,源自赵文化最大的特征即——二重性。
孙继民老师《先秦两汉赵文化》首篇《论战国赵文化构成的二重性》指出:“赵文化是平原文化与高原文化、内地文化与边地文化交融的二重构成;是农耕文化与畜牧文化交融的二重构成;是华夏文化与胡族文化交融的二重构成。赵文化构成的二重性对赵国历史、政治军事乃至思想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3
沈长云先生《赵国史稿》第十三章《赵国的思想文化》指出:“赵国文化与其他六国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结构的二重性。赵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方面的特点反映在思想界则有慎到之说、荀况之论、公孙龙之辩的出现。”[3]438
正是赵文化独具特色的二重性与开放、进取、包容的历史精神,以海纳百川的博大情怀,取精用宏、兼收并蓄、熔冶百家,别开天地,孕育了以荀子、慎到、公孙龙为代表的赵国诸子。这正是赵国诸子不同于、甚至高于其他六国诸子的深厚而独特的文化渊源之所在。
翦伯赞先生在《史料与史料学》中赞叹:“据《汉书•艺文志•诸子略》所录,诸子十家,凡作者189家,书4324篇,其著述之繁富,可以想见。惟《汉志》所录,不限于先秦诸子,汉人的许多著作,也著录在内。其所录各书,大都皆以亡佚,今所存者,不过十之一二而已。先秦的著作,实在屈指可数。”[4]61
《史记•赵世家》:“(赵悼襄王)三年,庞煖将,攻燕,禽其将剧辛。”[6]1831《史记•燕召公世家》:“燕使剧辛将击赵,赵使庞煖击之,取燕军二万,杀剧辛。”[6]1560《史记•赵世家》:“(赵悼襄王)四年,庞煖将赵、楚、魏、燕之锐师,攻秦蕞,不拔;移攻齐,取饶安。”[6]1831《史记•春申君列传》:“春申君相二十二年,诸侯患秦攻伐无已时,乃相与合从,西伐秦,而楚王为从长,春申君用事。至函谷关,秦出兵攻,诸侯兵皆败走。”[6]2395《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了庞煖的战绩:“六年,韩、魏、赵、卫、楚共击秦,取寿陵。”[6]224
虞卿不仅著书《虞氏春秋》,与荀子还有传承《春秋》的佳话。赵国诸子为成为《左传》先秦传授世系的重要环节,为中华先秦经典的承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 燕赵第一思想家——荀子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在儒家类,记载:“《孙卿子》三十三篇。”[5]100又于赋家类,记载:“《孙卿赋》十篇。”[5]177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荀卿,赵人。”[6]2348《索隐》曰:“名况。卿者,时人相尊而号为卿也。仕齐为祭酒,仕楚为兰陵令。后亦谓之孙卿子者,避汉宣帝讳改也。”[6]2348《汉书艺文志讲疏》:“《荀》书《议兵篇》称孙卿子,此自著其氏也。《史记》作荀卿。”[5]100又引谢墉《荀子注》:“汉不避嫌名,荀淑、荀爽俱用本字。《左传》荀息以下,并不改字,何独于荀卿改之。盖荀、孙二字同音,语遂移易,如荆卿又为庆卿也。”[5]100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诸子百家之中首列荀子,并评论:“平心而论,卿之学源出孔门,在诸子之中最为近正,是其所长。”[7]4南宋大儒王应麟在《三字经》称:“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五子者,有荀杨,文中子,及老庄。”[8]23王应麟倡导读诸子之书,必须“撮其要”。诸子百家,首推五子,五子之中,首推荀子。从《四库全书》上溯《三字经》,都把荀子列为诸子百家之首。
综上,赵国思想家荀况,《荀子》一书中称孙卿子,《史记》作荀卿,《四库全书》称荀子,为先秦诸子百家之首,集大成者。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在名家类,记载:“《公孙龙子》十四篇。”[5]140
《汉书•艺文志》《荀子》一书流传至今,经历了两次比较系统的整理与注解,其一,西汉刘向最早整理荀子著作,在《孙卿书录》云:“(向)所校雠中孙卿书,凡三百二十二篇以相校,除复重二百九十篇,定箸三十二篇,皆以定杀青,简书可缮写。”[9]365其二,唐代杨倞为《荀子》作注,《序》云:“以文字繁多,故分旧十二卷三十二篇为二十卷,又改《孙卿新书》为《荀子》,其篇第亦颇有移易,使以类相从云。”[10]3
2.2.1推进化肥减量增效 支持长江经济带11省(市)实施化肥使用量负增长行动,选择一批重点县(市)开展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加快技术集成创新,集中推广一批土壤改良、地力培肥、治理修复和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探索有效服务机制,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化肥减量增效。
假定数据为,{(x1,y1),…,(xn,yn),(xn+1,yn+1),…,(xn+1825,yn+1825)}
清华大学陈来教授《荀学与大陆儒学的复兴》中指出:“司马迁说荀子是赵人,就是今天河北。我觉得河北的儒学研究是大有可为的。战国有荀子,汉代有董仲舒,两位儒学大家都出在河北。”[12]
2017年8月2日,河北省委办公厅、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北省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实施意见》总结了河北的历史文化名人:“荀子、扁鹊、毛亨、毛苌、董仲舒、赵子龙、杨继盛、纪晓岚、李大钊”等[13],荀子位列河北第一历史文化名人。亦如孙继民老师《燕赵历史文化名人》一书中评价:“燕赵思想家第一人荀况。”[14]15
2 出土竹简上的法家宗师——慎到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在法家类,记载:“《慎子》四十二篇。”[5]135原注为:“名到,先申韩,申韩称之。”[5]135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慎到,赵人。学黄老道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指意。故慎到著十二论。”[6]2347《集解》引徐广曰:“今慎子,刘向所定,有四十一篇。”[6]2347学界认为,《慎子》原本四十一篇,加之刘向撰写的《慎子叙录》一篇,恰好是《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的《慎子》四十二篇。刘向对赵国诸子的编订整理,可谓居功至伟。《荀子》与《慎子》的最早整理版本,同出于刘向之手。至少在两汉之际,两部著作仍是非常完整的。
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将赵国思想家慎到,纳入《子部》之《杂家类》,称:“其书《汉志》作四十二篇,《唐志》作十卷,《崇文总目》作(一卷)三十七篇,《书录解题》则称麻沙刻本凡五篇,已非全书。此本虽亦分五篇。”[7]542可见,《慎子》一书四十二篇,乾隆年间仅余五篇,亡佚严重。
根据《四库全书》的线索梳理,《隋书•经籍志》法家类,存《慎子》十卷。《旧唐书•经籍志》法家类,存《慎子》十卷。《新唐书•艺文志》法家类,存《慎子》十卷。《宋史•艺文志》法家类,存《慎子》一卷。《崇文总目》存《慎子》一卷,言三十七篇。王应麟在《汉书艺文志考证》云:“汉志四十二篇,今三十七篇亡,唯有《威德》、《因循》、《民杂》、《德立》、《君人》五篇,滕辅注。”[15]10滕辅,见于《晋书•经籍志》:“太学博士《滕辅集》五卷,录一卷,亡。”[15]23滕辅注《慎子》,亦如杨倞注《荀子》,首注之功,与赵国诸子,并灿史册。综上,今所见《四库全书》中《慎子》五篇,乃宋残本。
公元1796年,乾隆皇帝禅位给嘉庆皇帝,是为嘉庆元年。《四库全书》成书十四年。日本学者近藤守重将三部《群书治要》委托商船带回中国,该书唐末已亡佚,国内失传千年。严可均根据《群书治要》,新辑《慎子》两篇,曰《知忠》、曰《君臣》,并增补《威德》253个字。严可均辑《慎子》七篇本,清嘉庆二十年刊刻。
近年来,以《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为代表的出土文献的相继问世,其中《曹沫之阵》与《慎子曰恭俭》,为近年来出土文献之中,除儒道之外,首次问世的法家文献。李学勤先生在《谈楚简〈慎子〉》一文中赞叹:“上博简内终于出现了‘慎子’之名,当然是值得重视的。今传本《慎子》与简文精神是一致的。”[16]
248例慢性职业性铅中毒患者中,男性138例(55.65%),女性110例(占44.35%),平均(37.16±6.14)岁,从事涉铅岗位工龄平均为(4.86±0.72)年,治疗前血铅含量为(3.56±0.42)μmol/L。4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从事涉铅岗位工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基线资料均衡可比,见表1。
群书治要,归去来兮;上博竹简,出土文献。《慎子》的思想之光,远渡重洋,重见天日。
北京紫禁城的养心殿西暖阁,是清代雍正皇帝治国理政、批阅奏折的地方,这里悬挂着雍正亲笔书写的对联“唯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此处典源,即来自于赵国思想家慎到的《威德》篇:“故立天子以为天下,非立天下以为天子也。”[15]16
3 中国古代逻辑学之父——公孙龙
课外足球活动是足球课程在时间、空间、内容、组织形式以及手段的延伸,是对足球课程的有益补充,它对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形成体育意识、提高体育能力和促进个性的发展完善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而赵亦有公孙龙,为坚白同异之辩。”[6]2349《正义》引颜师古云:“即为坚白之辩。按平原君传,驺衍同时。”[6]2349《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记载:“平原君厚待公孙龙。公孙龙善为坚白之辩。”[6]2370
《庄子•徐无鬼》记载:“庄子曰:‘然则,儒、墨、杨、秉四,与夫子为五,果孰是邪?’”[17]213庄子列举战国时代,五家显学,其中四家为儒家、墨家、杨朱、惠施。其中,秉者,公孙龙字。《列子释文》称,公孙龙,字子秉。因此,公孙龙之辩才,卓然与儒墨比肩,进入庄子的学术视野。
《公孙龙子》十四篇。《隋志》不著录,《旧唐书•经籍志》名家类,存《公孙龙子》三卷,龙撰。《新唐书•艺文志》名家类,存《公孙龙子》三卷。陈嗣古注《公孙龙子》一卷。贾公彦之子贾大隐注《公孙龙子》一卷。郑樵《通志略》同。《宋史•艺文志》名家类,存《公孙龙子》一卷。《通志》一卷,亡八篇,则残于宋矣,故今本止六篇。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将赵国思想家公孙龙子,纳入《子部》之《杂家类》,称:“今仅存迹府、白马、指物、通变、坚白、名实凡六篇。其首章所载与孔穿辩论事,《孔丛子》亦有之。今仍从《汉志》,题为《公孙龙子》。又郑樵《通志略》载此书,有陈嗣古注、贾士隐注各一卷,今俱失传。”[7]544
《赵国史稿》引胡曲园等先生之说:“《公孙龙子》是我国古代史上第一部具有纯理论纯逻辑倾向的著作,不愧为先秦诸子名篇,中国古代逻辑学之津梁。”[3]473《燕赵历史文化名人》引杨俊光先生《公孙龙子蠡测》称:“公孙龙是中国逻辑学之父。”[14]13
4 赵国贤相——虞卿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在儒家类,记载:“《虞氏春秋》十五篇。”[5]104原注为:“虞卿也。”[5]104《汉书艺文志讲疏》:“亡。《史记》有传,作《春秋》,见《十二诸侯年表序》。马国翰有辑本。”[5]104
《史记•范雎列传》:“信陵君曰:‘虞卿何如人也?’时侯嬴在旁,曰:‘人固未易知,知人亦未易也。夫虞卿蹑屩檐簦,一见赵王,赐白璧一双,黄金百镒;再见,拜为上卿;三见,卒受相印,封万户侯。当此之时,天下争知之。’信陵君大惭,驾如野迎之。”[6]2416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虞卿既以魏齐之故,不重万户侯卿相之印,与魏齐间行,卒去赵,困于梁。魏齐已死,不得意,乃著书,上采《春秋》,下观近世,曰《节义》《称号》《揣摩》《政谋》,凡八篇。以刺讥国家得失,世传之曰《虞氏春秋》。”[6]2375
从《史记》的记载来看,其一,虞卿作为赵国上卿,天下之士,争相得虞卿为知己。连信陵君都亲自驾车到郊外迎接。其二,虞卿之著作《虞氏春秋》,《史记》有详尽的记录。
《赵国史稿》指出:“虞卿的著作除《虞氏春秋》外,据《汉书•艺文志》春秋家类载,还有《虞氏微传》二篇。班固注:‘赵相虞卿。’王应麟云:‘刘向《别录》云:虞卿作《抄撮》九卷,授荀卿,荀卿授张苍。’《虞氏微传》与《抄撮》或是一书,其内容已无从知晓,大概与《虞氏春秋》相近。”[3]473
钱穆先生在《先秦诸子系年》一四七《虞卿著书考》附《国语采及铎氏虞氏钞撮考》,认为:“至于虞氏书,《汉志》既录《虞氏微传》二篇于《春秋》家,而儒家又著《虞氏春秋》十五篇。余疑《别录》所谓《钞撮》九卷,与《史记》所称捃摭《春秋》以著书者,当在儒家十五篇中。今《国语•晋语》九篇,最后多言赵简子事,良以虞卿居赵著书,故终晋之事而独详于赵。又今《战国策》记六国事多出秦孝公后,独《赵策》最前,详及智伯之灭,及豫让行刺,其文近儒家言,与其后策士纵横不类。又记赵武灵胡服,亦侈陈儒义,非出纵横策士之手。疑刘向集《国策》,此盖采自《虞氏春秋》十五篇者。惟余疑《国语》有出铎氏、虞氏之钞撮者,则殆为可有之事也。”[18]486沈长云先生认为“《国语》成书在战国晚期,并很可能出自三晋人之手。”[19]
③临床实践平台:培养质量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生命线,培训基地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施载体,也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孵化器”。强化培训基地建设,加强全过程督导,以质量管理和考核管理为抓手,努力推动各项教学制度的落实,对带教师资、管理人员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各培训医院的管理和带教水平;在培训过程中,定期组织专家对培训基地建设情况、教学情况进行检查督导,通过有效的评估与反馈,严把培训质量关。严格统一考核,根据各学科考核要求,建立结业综合考核试题库,制定考核方案,形成综合考核规程。
虞卿对《国语》的史学贡献,值得进一步研究。《赵国史稿》还特别提及:《水经•河水注》引赵人虞卿所著《虞氏记》:“赵武侯自五原河曲筑长城,东至阴山。又于河西造大城,一箱崩不就,乃改卜阴山河曲而祷焉。昼见群鹄游于云中,徘徊经日,见大光在其下。武侯曰:此为我乎?乃即于其处筑城,今云中城是也。”[3]173当年,赵武灵王兴建赵长城,建立云中城的传奇佳话,都被虞卿记录了下来,保留了弥足珍贵的赵国史料。
以《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为脉络,梳理赵国诸子,其代表者,凡十二子。前八子为《赵国史稿》所枚举,即:荀子、慎到、公孙龙、虞卿、庞煖、毛公、赵处子、司马氏。后四位者,为后学增补,即:宁越、桓团、聊苍、吾丘寿王。考证源流,略论要义,管中窥豹,尝鼎一脔,亦可约略感悟赵国诸子的群体风采。
5 战功卓著的纵横家——庞煖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在纵横家类,记载:“《庞煖》二篇。”[5]147而在兵权谋家类,则记载:“《庞煖》三篇。”[5]195
翦伯赞为先秦诸子著作之丰富而惊叹,又为其亡佚而惋惜。反而观之,今日所见诸子之作,每一部都折射出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诸子群体,其人物群星丽天,其神采汪洋恣肆,其笔触包举宇内。忆往昔,中华先秦诸子之智慧财富,绝非《汉志》所录的百家千篇。而赵国诸子,也绝非荀子、慎到、公孙龙三人而已。
按自身对照法检测并计算4批样品中有关物质的含量,结果如表6所示。由表6可以看出,4批样品中杂质Ⅲ和Ⅷ的含量均小于0.20%,总杂质含量均小于0.4%。
栽植前必须将土地进行深翻,以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保水保墒,打碎土块,将地整平,可施入充足的腐熟的有机肥作为基肥,使其与土壤充分混合。
在战国末期,庞煖继廉颇为赵将,北击燕国,取燕军二万,擒杀剧辛。随即与楚国春申君一拍即合,组织了最后一次东方诸侯合纵抗秦,取得了军事上的小胜,攻取了秦国的寿陵;却遭受到了合纵同盟的大败,在函谷关前,溃盟败走。庞煖见东方诸侯合纵抗秦的大势已去,于是收剑提笔,著书立说。
钱穆先生在《先秦诸子系年》一五七《庞煖剧辛考》:“兵权谋家又有《庞煖》三篇,是庞煖习纵横之术而言兵,为人将帅,殆犀首、甘茂之类也。”[18]514附《庞煖即临武君考》,认为庞煖即临武君,曾与荀子议兵于赵孝成王面前。
6 信陵君之上宾——毛公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在名家类,记载:“《毛公》九篇。”[5]142原注:“赵人,与公孙龙等并游平原君赵胜家。”[5]142《汉书艺文志讲疏》:“师古曰:刘向《别录》云:论坚白同异,以为可以治天下,此盖《史记》所云藏于博徒者。”[5]142
《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匿不肯见公子。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6]2382毛公是邯郸的无名隐士,正如《索隐》:“史不记其名。”[6]2383毛公以赌徒身份隐居邯郸,受到信陵君的敬重。毛公在魏国危难之时,进谏信陵君从赵国返回魏国,主持抗秦大业。值得注意的是,《史记•魏公子列传》记载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的说辞:“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6]2383一番充满名家“名与实”的逻辑智慧的话语,使得信陵君“语未及卒,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6]2383结果,大破强秦,威震天下。
第一,深化对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的认识。目前,由于高校对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认识不够充分,阻碍了三方合作。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育人模式,把学校的人才培养置于多方参与的开放系统中,贯穿于培养方案设计、教育教学、生产实践、创新研发和应用服务的全过程,才能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实现高等教育的创新。
他腾不开手,就用两只脚,踢翻了三个官兵,一粗脖子官兵觑个空,挥刀对着他右手砍下来。盗墓贼要是用尸骨去挡,便可把刀挡下,可他怕刀伤着尸骨,反把手一缩,那刀就砍中他肩头,血水溅出来,把他脸都染红了。
综上,毛公与公孙龙,皆为赵国辩才,为名家的代表人物,曾经共同游于平原君赵胜之家。公孙龙受到平原君厚待;而毛公以赌徒身份隐居邯郸,受到信陵君的敬重。可谓,名家辩才,各得其主。毛公著《毛公》九篇,汉代仍存,之后亡佚。
7 神秘的士人——赵处子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在法家类,记载:“《处子》九篇。”[5]135
原注:“颜师古云:《史记》云赵有处子。”[5]135《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称之为赵处子。
《汉书艺文志讲疏》:“处,即剧也。今《史记》处子作剧子。《孟荀传》。”[5]135《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而赵亦有公孙龙,为坚白同异之辩,剧子之言。”[6]2349《集解》引徐广曰:“按应劭氏姓注直云‘处子’也。”[6]2349《索隐》按:“著书之人姓剧氏而称子也,前史不记其名也,故赵有剧孟及剧辛也。”[6]2349《康熙字典》又举例:《广韵》《风俗通》云:汉有北海太守处兴,盖处子之后。
钱穆先生在《先秦诸子系年》一五七《庞煖剧辛考》中提及了赵处子:“又《孟荀列传》称赵有公孙龙之辨,剧子之言。《汉志》法家有《处子》九篇,师古曰:“《史记》云:赵有处子。”是处子即剧子也。剧辛与公孙龙同时,又与邹衍齐名,亦学者。则《史记》剧子殆即剧辛,《史》《策》谓其于燕昭王时至燕则误。(辨见《考辨》第一四四)。”[18]514
赵处子,或为《史记》中的剧子,与公孙龙同具辩才。赵国的“剧子之言”与齐国的“天口骈”,有异曲同工之妙,皆为赞誉辩才之辞。《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在道家,记载:“《田子》二十五篇。名骈,齐人,游稷下,号天口骈。”[5]121赵处子,具有名家的辩才美名。
赵处子,亦或为《史记》中的剧辛,始与赵将庞煖友善,后出奔燕,燕昭王任以为将,曾策划秦、楚、三晋,大破齐国。后来,燕王喜即位,命剧辛率兵伐赵,为庞煖擒杀。《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了剧辛投奔燕昭王的情景:“于是昭王为隗改筑宫而师事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燕。燕王哙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6]1558赵处子,受到燕昭王器重,且能统领燕军,虽不及赵国庞煖,亦具有兵家的谋略。
赵处子,更可能是《艺文志》中的法家巨子。从《汉书•艺文志•诸子略》法家类的次第上,《李子》三十二篇(李悝)、《商君》二十九篇(商鞅)、《申子》六篇(申不害)、《处子》九篇(赵处子)、《慎子》四十二篇(慎到)、《韩子》五十五篇(韩非子)。赵处子位于申子之后,而在慎子之前,可见其法家著作之影响力,至少在班固的笔下,是毫不逊色的。只可惜,两汉之后,著作亡佚,未能睹其真容。
笔者还向组内的微课制作高手学习,比如微课脚本如何写、PPT如何制作,视频如何录制等.参加工作五年来,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总结出了初中数学常见的三类微课(巩固知识、突破难点、构建网络)的设计与实施方法,以“案例+PPT+微课脚本”的形式撰写了《例谈初中数学三类微课的设计与实施》发表于《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7年第12期.
赵处子,或名家、或兵家、或法家,无疑是赵国诸子之中充满神秘色彩的一位。
8 剑道大师——司马氏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在兵技巧家类,记载:“《剑道》三十八篇。”[5]205《汉书艺文志讲疏》:“亡。《史记》曰:司马氏在赵者,以传剑论显。”[5]205
《史记•太史公自序》云:“自司马氏去周适晋,分散,或在卫,或在赵,或在秦。在赵者,以传剑论显。”[6]3286王应麟在《汉书艺文志考证》亦引用此条《史记》,认为此书与司马氏密切相关。
这时候驶来另一辆轿车,两个保安把贾鹏飞像押犯人一样塞进车里,然后一左一右按着他。在木材厂附近,他被推下车来,一屁股坐在公路边的草丛里,车子迅速驶离。
《赵国史稿》指出:“《剑道》三十八篇,没有著者姓名。此《剑道》有可能是赵国司马氏所作。”[3]475可见,赵国司马氏以《剑道》三十八篇,入选《汉书•艺文志•诸子略》,是宋代以来的学界共识。
《列子•仲尼》记载:“公孙龙之为人也,行无师,学无友,佞给而不中,漫衍而无家,好怪而妄言。欲惑人之心,屈人之口,与韩檀等肄之。”[22]138《列子集释》:“韩檀,人姓名。共习其业。韩檀,庄子云桓团,俱为人名,声相近者也。”[22]138
这位司马凯的《剑道》如何呢?《集解》服虔曰:“世善传剑也。”[6]3286苏林曰:“传手搏论而释之。”[6]3286晋灼曰:“《史记》吴起赞曰:‘非信仁廉勇,不能传剑论兵书’也。”[6]328《6索隐》服虔云:“代善剑也。”按:解所以称传也。苏林云传作“搏”,言手搏论而释之,所以知名也。[6]3286
《史记三家注》对于司马凯的论述,多次称“善”,并赞以“信仁廉勇”。赵国司马凯以《剑道》闻名天下,这与赵国“尚武喜剑”的历史背景颇有渊源。《庄子•杂篇•说剑》记载:“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17]27《0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荆卿好读书击剑,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6]2527庄子与赵王说剑,荆轲与赵国剑客盖聂论剑,无不证明赵国剑道的美名与底蕴。
9 周威公之师——宁越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在儒家类,记载:“《甯越》一篇。”[5]102原注:“中牟人,为周威王师。”[5]102《汉书艺文志讲疏》:“亡。马国翰有辑本。”[5]102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6]279
《集解》:“徐广曰:越,一作‘经’。或自别有此人,不必甯越也。”[6]280《索隐》:“宁越,赵人,贾谊作‘甯越’。”[6]280《集解》对于甯越即宁越,表示存疑待考。而《索隐》引用贾谊之说,更加确定为赵国宁越。《康熙字典》引《徐曰》:“甯,犹宁也。今俗言宁可如此为甯可如此。又姓。”因此,此书亦可作《宁越》。王应麟在《汉书艺文志考证》亦引用宁越之事诠释此书。梳理之后,贾谊、颜师古、司马贞、王应麟都认为此书出于赵国宁越之手。
宁越有文武二事,文则勤学,见《吕氏春秋•不苟论•博志》:“甯越,中牟之鄙人也,苦耕稼之劳,谓其友曰:‘何为而可以免此苦也?’其友曰:‘莫如学。学三十岁则可以达矣。’甯越曰:‘请以十五岁。人将休,吾将不敢休;人将卧,吾将不敢卧。’十五岁而周威公师之。”[20]314
清华大学廖名春教授《荀子新探》第二章《著作考辨》总结:“刘向所见到过的、整理过的荀子著作,基本上都没有散佚。这在先秦诸子中,也是很难得的。”[11]39因此,流传至今的《荀子》,基本保存了先秦时代荀子思想的原貌,殊为难得,弥足珍贵。
《吕氏春秋•不苟论•博志》高度赞誉:“孔、墨、甯越,皆布衣之士也,虑于天下,以为无若先王之术者,故日夜学之。”[20]314《吕氏春秋》将赵国宁越与孔子、墨子,相提并论,足见其在先秦诸子中的重要地位。值得注意的是,诸子集成本《吕氏春秋》引用甯越。用字与《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一致,故而当为一人。
运用系统调度平台,在枯水期间,对晋江西溪和山美水库水源进行联合调度,年可增加晋江水资源有效利用量1亿m3以上,相当于在晋江流域新增一座大型水库。目前,正在开展系统二期工程建设,计划投入2 900万元对系统平台进行更新改造和增设水质水量监测、取用水远程计量、视频监控、闸门控制设备等。系统二期工程建成后,全市的水资源监控体系将更加完善,水资源监控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将进一步得到加强。
《说苑•建本》与《吕氏春秋•不苟论•博志》,对于宁越记载略同。《昭明文选》引用宁越之事,又引用“董仲舒修春秋,三年不窥园圃”[21]725一并赞叹:“若甯越之勤,董生之笃,渐渍德义之渊,栖迟道艺之域。”[21]725《太平御览》将宁越收入《学部》;《册府元龟》将宁越收入《总录部•勤学》,足见历代典籍对于宁越勤学的赞许。
丁主任依然笑吟吟地走了,大半天的站在柜台边,看谁忙碌就帮谁做事。丁主任算准了,早上老邓一定不会在柜台边出现,那是他睡觉的最好时机,雷打不动。
宁越文则勤学,武则尚德。钱穆先生在《先秦诸子系年》五五《宁越考》:“《吕览•不广篇》:“‘齐攻廪丘,赵使孔青将,大败之,宁越教孔青归齐尸。’宁越之谋,殆即指教孔青归齐尸事之类。又高诱云:宁越赵中牟人,盖河南中牟,时犹属赵。”[18]200《吕氏春秋•慎大览•不广》评论:“甯越可谓知用文武矣。用武则以力胜,用文则以德胜。文武尽胜,何敌之不服?”[20]173可以说,宁越是文武双全的赵国早期诸子。
10 名家的辩才——桓团
《庄子•天下》记载:“桓团、公孙龙辩者之徒,饰人之心,易人之意,能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辩者之囿也。”[17]298《庄子集解》:“成云:桓、公孙并赵人,辩士,客游平原君之门。而公孙龙著《守白论》,见行于世。”[17]298
可喜的是,据《史记三家注》可以进一步确定司马氏的真实姓名,弥补“《剑道》三十八篇,没有著者姓名”的历史遗憾。《索隐》案:“何法盛《晋书》及《司马氏系本》名凯。”[6]3286《正义》:“何法盛《晋书》及晋谯王、司马无忌《司马氏系本》皆云名凯。”[6]3286这位赵国诸子,名叫司马凯,不仅是剑道大师,而且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同宗先祖。
钱穆先生在《先秦诸子系年》一五二《邹衍与公孙龙辨于平原君家考》:“《庄子•天下篇》称:‘桓团、公孙龙辨者之徒。’桓团,《列子•仲尼篇》作韩檀,成玄英疏《庄子》,亦谓是赵人,客游平原君家,未详何据。当时平原君之门,名家之学盖亦盛矣。”[18]496
综上,《庄子》桓团,即《列子》韩檀,此人在先秦诸子之中,时常有百家论及其辩才非凡,并与公孙龙同为名家,甚至位居公孙龙之前,应为赵国名家的杰出辩才。惜其未有著作入选《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今补入赵国诸子,以资备览。
11 西汉纵横家——聊苍
赵国十二子之中,后两位出自于汉代赵国。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在纵横家类,记载:“《待诏金马聊苍》三篇。”[5]149原注:“赵人,武帝时。”[5]149
《汉书艺文志讲疏》:“师古曰:‘《严助传》作膠苍,而此志作聊;志传不同,未知孰是。’亡。钱大昭曰:‘《风俗通》有聊苍,为汉侍中,著子书。’据此,则作膠者,通假字。”[5]149
《汉书•严助传》云:“(武帝)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主父偃、徐乐、严安、东方朔、枚皋、胶仓、终军、严葱奇等,并在左右。”[23]2775
《汉书•东方朔传》云:“是时,朝廷多贤材,上复问朔:方今公孙丞相,儿大夫、董仲舒、夏侯始昌、司马相如、吾丘寿王、主父偃、朱买臣、严助、汲黯、胶仓、终军、严安、徐乐、司马迁之伦,皆辩知闳达,溢于文辞。”[23]2863
查阅中华书局《汉书》卷六十四上《严助传》与卷六十五《东方朔传》皆作“膠仓”。膠,简化字为胶,即胶仓。
聊苍作《待诏金马聊苍》三篇。根据《汉书•滑稽列传》:“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金马门者,宦署门也,门傍有铜马,故谓之曰金马门。”[6]3205金马为汉代宫门,汉朝把待诏的宫门称作“金马门”或“金门”。后以“金马门”、“金门”或“金马”指朝廷或咏入仕。这里的“待诏”待诏,待天子命也,与《汉书•严助传》“并在左右”呼应,足见聊苍在汉武帝心中的重要地位。
赵国人聊苍应当为汉武帝左右亲近笃信之贤臣,以纵横家之学说,待诏于汉武帝近旁,与董仲舒、司马相如、司马迁等大儒、文豪、史家一道,时常被汉武帝称赞为“朝廷多贤材”。
12 西汉儒学家——吾丘寿王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在儒家类,记载:“《吾丘寿王》六篇。”[5]107《汉书艺文志讲疏》:“亡。马国翰有辑本。”[5]107
下一则记载:“《虞丘说》一篇。”[5]107原注:“难孙卿也。”[5]107《汉书艺文志讲疏》:“亡。孙卿儒也,难孙卿而复列于儒,此九流之内,又各家自为说,不一致也。王先谦曰:‘虞、吾字同,虞丘即吾丘也。此寿王所著杂说。’”[5]107
《汉书•艺文志•诗赋略》记载:“吾丘寿王赋十五篇。”[5]172《汉书艺文志讲疏》:“亡。”[5]172
《汉书》卷六十四上《吾丘寿王传》,详尽地保留了这位赵国诸子的史料。相比于聊苍的史料缺失,吾丘寿王是非常幸运的。《汉书•吾丘寿王传》:“吾丘寿王字子赣,赵人也。年少,以善格五召待诏。诏使从中大夫董仲舒受《春秋》,高材通明。”[23]2794著有《吾丘寿王》六篇,《虞丘说》一篇。
格五,是《汉书》中最早记载的中国古代棋类游戏。颜师古的注是现存的文献中最早解释这一游戏的。颜师古云:“苏林曰:‘博之类,不用箭,但行枭散。’孟康曰:‘格音各,行伍相各,故言各。’刘德曰:‘格五,棋行。《簺法》曰:簺白乘五,至五格不得行,故云格五。’师古曰:‘即今戏之簺也,音先代反。’”[23]2795
吾丘寿王不仅棋艺高超,受到汉武帝赏识,而且还师从董仲舒学习《春秋》,被誉为“高材通明”。在推崇琴棋书画的古代文人群体中,通春秋、精棋艺的吾丘寿王无疑是一位佼佼者。
《汉书•吾丘寿王传》记载有二事,其一,吾丘寿王进谏汉武帝,阻止了丞相公孙弘“民不得挟弓弩”[23]2795的建议,并主张“昭明德,建太平,举俊才,兴学官”[23]2796等以德治国的方略。其二,汉武帝获得周鼎,群臣皆贺。吾丘寿王认为“天祚有德而宝鼎自出,此天之所以与汉,乃汉宝,非周宝也。”[23]2798值得注意的是,这与其师董仲舒“天人感应”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吾丘寿王以其“高材通明”,被汉武帝誉为“天下少双,海内寡二”。[23]2795
可惜,吾丘寿王“后坐事诛。”[23]2798汉承秦制,其法亦酷烈。其师董仲舒因为私作灾异之书而险些被诛杀,太史公司马迁因直言进谏亦不免于宫刑。吾丘寿王因事获罪被杀之后,汉武帝表现出了极大的惋惜懊悔。“前吾丘寿王死,陛下至今恨之。”[23]1930颜师古曰:“恨犹悔也。”[23]1930《汉书•楚元王传》还将吾丘寿王之死与“季布有罪”、“董仲舒坐私”等相提并论,证明“有过之臣,无负国家,有益天下。”[23]1931
吾丘寿王主持了汉武帝时期久负盛名的上林苑。《汉书•东方朔传》:“(汉武帝)乃使太中大夫吾丘寿王与待诏能用算者二人,举籍阿城以南,盩厔以东,宜春以西,提封顷亩,乃其贾直,欲除以为上林苑,属之南山。吾丘寿王奏事,上大说称善。”[23]2847成就了“八水绕长安”的佳话。
13 余论
在赵文化的历史长河之中,赵国十二子仅是《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赵国思想家的杰出代表。而上溯两千年前,有许多赵国诸子活跃在百家争鸣的历史舞台上,或《汉志》未载其名,或载其书而未载其名,惜哉。
如《汉书•艺文志•六艺略》在春秋家类,记载:“《世本》十五篇。古史官记黄帝以来讫春秋时诸侯大夫。”[5]63沈长云先生《赵国史稿》提出:“《世本》是战国末年赵国史官依据当时的传说和文献材料编纂而成的一部史学著作。”[3]491《世本》出自赵人之手,其人若留名史册,亦为赵国诸子。
又如《汉书•艺文志•六艺略》在诗家类,记载:“《毛诗》二十九卷。《毛诗故训传》三十卷。”[3]38《汉书•儒林传》:“毛公,赵人也。治《诗》,为河间献王博士,由是言《毛诗》。”[23]3614《毛诗》之名,亦源自赵人毛公之名。
再如《汉书•艺文志•诗赋略》记载:“赵幽王赋一篇。”[5]170《汉书艺文志讲疏》:“疑,本传歌一篇,或即此。”[5]170《史记•吕太后本纪》记载:“赵王饿,乃歌曰:诸吕用事兮刘氏危,迫胁王侯兮强授我妃。我妃既妒兮诬我以恶,谗女乱国兮上曾不寤。我无忠臣兮何故弃国?自决中野兮苍天举直!于嗟不可悔兮宁蚤自财。为王而饿死兮谁者怜之!吕氏绝理兮托天报仇。”[6]403
更如《汉书•艺文志•诗赋略》记载:“《邯郸河间歌诗》四篇。”[5]186《汉书艺文志讲疏》:“疑。《乐府》相和歌辞有《陌上桑》,崔豹《古今注》曰:‘邯郸女名罗敷作。’疑即此《邯郸歌诗》之一。又蔡邕《琴操》有《河间杂歌》二十一章,今并亡也。”[5]186
从《世本》到《毛诗》,从赵幽王赋到罗敷女歌,入选《汉书•艺文志》的赵国士人,不胜枚举,灿然文苑。赵国诸子的历史光辉,皆得益于开放、进取、包容的赵文化的精神濡养。
《史记》有“下应十二子”,对应天文律法;《荀子》有《非十二子》,评点诸子百家。赵国十二子,则是赵国诸子的思想之光,成为中华古代思想夜空中闪亮的星河。其大者如荀子、慎到、公孙龙,千年辉光,令人仰慕;其小者,亦竞相璀璨,增辉星辰。
参考文献
[1] 李学勤.赵文化的兴起及其历史意义[J].邯郸学院学报,2013(1).
[2] 孙继民,郝良真.先秦两汉赵文化研究[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3.
[3] 沈长云.赵国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0.
[4] 翦伯赞.史料与史料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5] 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6]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7] 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总叙[M]//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8] 王应麟.三字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9.
[9] 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10] 王天海.荀子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6.
[11] 廖名春.荀子新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12] 陈来.荀学与大陆儒学的复兴[N].中华读书报,2016-2-17(15).
[13] 河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河北省落实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实施意见[N].河北日报,2017-8-2(6).
[14] 孙继民.燕赵历史文化名人[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
[15] 许富宏.慎子集校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
[16] 李学勤.谈楚简《慎子》[J].中国文化,2007(2).
[17] 王先谦.庄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8]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19] 沈长云.国语编撰考[J].河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3).
[20] 吕不韦.吕氏春秋[M].诸子集成: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
[21] 萧统.昭明文选[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2] 杨伯峻.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3] 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中图分类号:K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19)10(C)-0026-07
基金项目:2019年邯郸市社科规划立项课题《邯郸思想家与赵国诸子研究》(课题编号:2019073)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范文华(1984-),男,河北邯郸人,邯郸学院学报编辑部副主任,讲师,本科,研究方向:燕赵历史文化
标签:诸子论文; 汉书论文; 荀子论文; 史记论文; 赵国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中国哲学论文; 先秦哲学论文;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年第30期论文; 2019年邯郸市社科规划立项课题《邯郸思想家与赵国诸子研究》(课题编号:2019073)研究成果论文; 邯郸学院学报编辑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