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流量双壳体离心泵的出水段结构,包括出水段本体,出水段本体设置有过流道,过流道包括左过流道和右过流道,出水段本体的中部设置有轴孔,左过流道和右过流道的入口分别设置在出水段本体轴向的两面,左过流道和右过流道的出口均位于出水段本体径向的外周面;出水段本体经锻造成型,左过流道和右过流道间隔设置且数量相等,左过流道和右过流道均包括前流道和后流道,后流道为锥形孔且出口直径大于入口直径,后流道入口与前流道出口连接且直径相等。本小流量双壳体离心泵的出水段结构不但容易制造,而且运行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小流量双壳体离心泵的出水段结构,包括出水段本体,所述出水段本体设置有过流道,所述过流道包括左过流道和右过流道,出水段本体的中部设置有轴孔,左过流道和右过流道的入口分别设置在出水段本体轴向的两面,左过流道和右过流道的出口均位于出水段本体径向的外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段本体经锻造成型,所述左过流道和右过流道间隔设置且数量相等;所述左过流道和右过流道均包括前流道和后流道,所述后流道为锥形孔且出口直径大于入口直径,后流道入口与前流道出口连接且直径相等。
设计方案
1.一种小流量双壳体离心泵的出水段结构,包括出水段本体,所述出水段本体设置有过流道,所述过流道包括左过流道和右过流道,出水段本体的中部设置有轴孔,左过流道和右过流道的入口分别设置在出水段本体轴向的两面,左过流道和右过流道的出口均位于出水段本体径向的外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段本体经锻造成型,所述左过流道和右过流道间隔设置且数量相等;所述左过流道和右过流道均包括前流道和后流道,所述后流道为锥形孔且出口直径大于入口直径,后流道入口与前流道出口连接且直径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流量双壳体离心泵的出水段结构,其特征在于:出水段本体轴向的两端面均设置有凹腔,凹腔底部均设置有圆环形的导流槽,前流道入口均位于导流槽底部并与导流槽的底部圆滑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流量双壳体离心泵的出水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流道和后流道同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流量双壳体离心泵的出水段结构,其特征在于:左过流道的出口靠近出水段本体右侧,右过流道的出口靠近出水段本体左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流量双壳体离心泵的出水段结构,其特征在于:左过流道和右过流道的数量均为3个以上。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壳体离心泵零部件,具体是涉及一种小流量双壳体离心泵的出水段结构。
背景技术
水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出水段是水泵的重要部件,现有的小流量双壳体泵用径向剖分出水段毛坯通常采用铸造成型,如图1和图2所示的小流量双壳体离心泵的出水段结构,包括出水段本体1,出水段本体1设置有过流道,过流道包括左过流道3和右过流道4,出水段本体1的中部设置有轴孔2,左过流道3和右过流道4的入口分别设置在出水段本体1轴向的两面,左过流道3和右过流道4的出口均位于出水段本体1径向的外周面;目前铸造的小流量双壳体泵用径向剖分出水段因过流道狭窄铸造极为困难,而且铸造工艺生产周期长、毛坯缺陷多,过流道表面质量差,左过流道3和右过流道4也没有均匀分布,可能导致流体过流不平稳,增加了泵的振动风险,使泵运行起来稳定性较低,可靠性得不到满足,进而使泵的寿命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小流量双壳体离心泵的出水段结构,本小流量双壳体离心泵的出水段结构提高了泵运行稳定性,进而提高了泵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小流量双壳体离心泵的出水段结构,包括出水段本体,所述出水段本体设置有过流道,所述过流道包括左过流道和右过流道,出水段本体的中部设置有轴孔,左过流道和右过流道的入口分别设置在出水段本体轴向的两面,左过流道和右过流道的出口均位于出水段本体径向的外周面;所述出水段本体经锻造成型,所述左过流道和右过流道间隔设置且数量相等,所述左过流道和右过流道均包括前流道和后流道,所述后流道为锥形孔且出口直径大于入口直径,后流道入口与前流道出口连接且直径相等。
本小流量双壳体离心泵的出水段结构的毛坯采用锻件,前流道为均匀分布的机械加工的圆孔,前流道总过流面积可以与现有结构相等,后流道加工为锥孔,保证了过流道的入口至过流道的出口过流流速稳定。
进一步地,出水段本体轴向的两端面均设置有凹腔,凹腔底部均设置有圆环形的导流槽,前流道入口均位于导流槽底部并与导流槽的底部圆滑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前流道和后流道同轴。
进一步地,左过流道的出口靠近出水段本体右侧,右过流道的出口靠近出水段本体左侧。
进一步地,左过流道和右过流道的数量均为3个以上。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本小流量双壳体离心泵的出水段结构的毛坯采用锻件,前流道为均匀分布的机械加工的圆孔,后流道加工为锥孔,保证了过流道的入口至过流道的出口过流流速稳定;由于该结构出水段毛坯采用锻件,相对传统结构生产周期短,毛坯缺陷少;其过流道为机加工的过流孔,均匀分布且表面光滑,流体过流更加平稳,能减少泵的振动风险,有效提高泵运行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泵的使用寿命;
2、较多的左过流道和右过流道,进一步改善了出水段的受力性能,进一步提高了出水段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小流量双壳体离心泵的出水段结构意图;
图2为图1的A-A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小流量双壳体离心泵的出水段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B视图。
附图中,1-出水段本体;2-轴孔;3-左过流道;4-右过流道;5-导流槽;
31-左过流道的前流道;32-左过流道的后流道;41-右过流道的前流道;42-右过流道的后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小流量双壳体离心泵的出水段结构,具有出水段本体1,出水段本体1设置有过流道,过流道包括左过流道3和右过流道4,出水段本体1的中部设置有轴孔2,左过流道3和右过流道4的入口分别设置在出水段本体1轴向的两面,左过流道3和右过流道4的出口均位于出水段本体1径向的外周面;出水段本体1经锻造成型,左过流道3和右过流道4间隔设置且数量相等,左过流道3和右过流道4均包括前流道(左过流道的前流道31、右过流道的前流道41)和后流道(左过流道的后流道32、右过流道的后流道42),后流道为锥形孔且出口直径大于入口直径,后流道入口与前流道出口连接且直径相等。本小流量双壳体离心泵的出水段结构的毛坯采用锻件,前流道为均匀分布的机械加工的圆孔,前流道总过流面积可以与现有结构相等,后流道加工为锥孔,保证了过流道的入口至过流道的出口过流流速稳定。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小流量双壳体离心泵的出水段结构中,出水段本体1轴向的两端面均设置有凹腔,凹腔底部均设置有圆环形的导流槽5,前流道入口均位于导流槽5底部并与导流槽5的底部圆滑连接,凹腔为装配腔,导流槽5的设置提高了出水段的过流性。左过流道3的出口靠近出水段本体1右侧,右过流道4的出口靠近出水段本体1左侧,本结构简单容易制造,成本低。
如图4所示,本小流量双壳体离心泵的出水段结构中,前流道和后流道同轴,流体受力状态较好,本实施例中,左过流道3和右过流道4的数量均为七个,较多的左过流道3和右过流道4,进一步改善了出水段的受力性能,进一步提高了出水段的稳定性;实际应用中,左过流道3和右过流道4的数量根据需要设置,只要不影响安装及使用即可。
经发明人测试,相比使用目前采用铸造工艺的出水段,使用本申请描述的小流量双壳体离心泵的出水段的离心泵运行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761304.8
申请日:2019-05-2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5(重庆)
授权编号:CN209838774U
授权时间:20191224
主分类号:F04D29/42
专利分类号:F04D29/42;F04D29/66
范畴分类:28D;
申请人:重庆水泵厂有限责任公司
第一申请人:重庆水泵厂有限责任公司
申请人地址:400030 重庆市沙坪坝区井口工业园井盛路8号
发明人:赵建琳;秦高明;罗绍华;余强珍;刘磊
第一发明人:赵建琳
当前权利人:重庆水泵厂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李海华
代理机构:50212
代理机构编号: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