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各级政府预算将增设“就业补助”(论文文献综述)
金辉[1](2020)在《可持续发展约束宏观税负视域下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基于国际比较的研究》文中指出宏观税负的高低直接关乎国计民生,影响强国富民和稳定发展,是政府、学者和公众关注的焦点。近年来,中国宏观税负高企,严重地制约了经济的增长和转型升级,不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宏观税负畸高的主要原因:“分税制”以来,税权分配向中央集中并趋于规范,但事权划分改革止步不前,存在政府事权范围过大、政府间事权重叠严重、事权与支出责任不相适、事权划分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等问题,导致事权与支出责任不断下沉,造成了严重的财政纵向失衡,使得地方财政产生巨大缺口,于是地方政府伸出攫取之手,通过土地财政、乱收费等方式增加收入,极大地推高了宏观税负。因此,在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下,将宏观税负约束至合理区间,并科学合理地划分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是破解中国财政困局、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关键一环,是切实降低宏观税负、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四个部分。首先,国际比较。在国家结构、经济水平差异的视角下,比较了美、英、俄、蒙四国的政府间事权划分模式,并将4国拓展到81个国家,归纳不同类型国家央、地间事权划分的共性和特性,提炼出若干经验启示;其次,历史、现状与比较。梳理中国央、地间财政关系的历史变迁和现实困境,讨论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现状及其国际比较,为事权划分改革指明方向;再次,理论与实证研究。一是在理论分析中,界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利用Barro模型分析财政支出分权、财政支出结构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机制;二是在实证研究中,利用熵值法构建可持续发展指数,采用跨国数据检验财政支出分权、财政支出结构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使用Lind-Mehlum方法估算地方财政支出比例的最优值,采用工具变量法解决变量内生性问题,为重新划分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提供参考依据;最后,重新划分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在可持续发展约束宏观税负的视域下,结合国际经验、现实情况以及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成果,从四本预算分别展开,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将部分事权让渡给市场,进而制定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的重构方案。可能的创新之处:1、借鉴国际经验并基于可持续发展约束宏观税负的视角重新划分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1)将全口径宏观税负、财政支出以及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纳入统一框架进行研究。已有文献中关于政府间事权划分的研究,往往就划分而谈划分,这会产生两个问题。一是支出责任定量划分难以深入。只能停留在事权定性划分的层面,无法深入到支出责任定量划分的层面,使得事权划分和支出责任划分处于割裂状态。二是无法切实有效地解决宏观税负畸高的问题。这是因为事权与支出责任的上划或下调,都无法改变总财政支出,进而无法降低宏观税负。因此,本文将全口径宏观税负、财政支出、事权与支出责任纳入统一框架,先参考前人测度的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宏观税负合理区间,再划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将部分政府事权让渡给市场,进而划分各领域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与支出责任,最终降低财政支出和宏观税负至合理区间。(2)较大拓展了国际比较的视野。其一,已有文献中的国际比较研究,往往利用国际数据库的二手数据或者样本国家的政策文件,进行定性分析或者政策解读。本文则从美、英、俄、蒙四国的财政部、统计局等网站,收集详细的财政支出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其二,已有文献注重案例研究,缺乏分类比较。本文依国家结构、经济水平的差异,将目标国家分为四类,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将样本数量扩大至81国并进行分类比较。2、结合理论与实证研究可持续发展与财政支出分权的关系财政分权的已有文献,更加关注经济增长,忽略了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本文结合理论与实证,研究财政支出分权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效应。理论分析中可能的创新之处。本文利用Barro模型,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代际效用总和最大化,并纳入央、地两级财政支出,研究财政支出分权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财政支出分权与可持续发展呈倒“U”型关系;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最优地方财政支出比例θl*=γ/(β+γ)。财政支出分权水平过高不利于发挥公共产品供给的规模效益,过低则不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信息优势,都将造成效率的损失,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中可能的创新之处。基于理论分析,本文首先构建了包含经济、资源环境、社会三个维度的可持续发展指数,采用跨国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了财政支出分权与可持续发展呈倒“U”型关系的结论;其次,通过Lind-Mehlum方法进一步检验倒“U”型关系,并据此估算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最优地方财政支出比例;最后,发现中国地方财政支出比例过高,远高于其最优值,不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在重新划分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时,注重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重,如在普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3、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央、地间公共卫生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研究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公共卫生体系的缺陷和事权划分的积弊,本文试图以此为背景开展相关研究。首先,界定事权范围。梳理已有文献、财政账目、相关卫生法律、法规和政策,界定公共卫生事权的范围,明确相应支出内容。其次,现状分析。通过分析公共卫生领域的行政体系结构、详细数据,以及事权改革文件,探讨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现状与改革。再次,开展理论分析,并找出改革方向。归纳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路径,并基于此找出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的核心要素和事权划分的重要方向。最后,提出政策建议。结合疫情防控和事权划分的国际经验与教训,从责任分配、行政体系、法制建设等方面,提出完善中央与地方公共卫生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政策建议。
郑晓琳[2](2019)在《青岛西海岸新区预算绩效管理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指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是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关键举措”,要求“加快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在此背景下,论文分析总结青岛西海岸新区近三年财政运行情况,概括阐述青岛西海岸新区在预算绩效管理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取得的初步成效。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找出该地区现阶段在绩效目标管理、预算执行管理、绩效评价管理、结果应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认识层面、制度层面、技术层面、激励机制层面等剖析问题存在的根源。按照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新标准、新要求,借鉴我国预算绩效管理起步较早、发展较好先进省市的实践经验,从理念强化、制度健全、信息系统建设、监督问责等方面,提出加强该地区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具体对策。为青岛西海岸新区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提高政府绩效管理水平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吴梦婷[3](2019)在《TC市地方财政预算支出管理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财政预算支出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调节贫富差距、调控宏观经济、合理配置政府资源、引导国有企业做大做强等方面,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正确认识财政预算支出的现状,分析当前财政预算支出中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近五年来,TC市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基本上能够满足TC市政府运行、民生领域投入等需要。但由于TC市财政支出增长幅度过大,导致TC市财政支出逐年提升,加之近几年TC市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国家税收制度改革等原因,财政收入甚至在2015年出现了负增长。财政支出需要财政收入作为支撑,一旦资金供给不上往往导致财政支出达不到预期效果,如何将有限的可用财力最大限度地满足基建、民生领域的需求,成为了财政预算支出管理研究的新课题。本文从三个方面深入探讨了TC市财政预算支出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的措施。首先,运用了大量真实的数据,总结了近五年来TC市财政预算支出的总体状况和明细情况,通过分析数据能够看出政府财政支出的侧重点,详细阐述了近年来TC市财政预算支出的现状。其次,由TC市财政预算支出的现状自然引出了财政预算支出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预算内容不够完整、预算管理理念落后、预算执行不够规范以及预算公共性、透明度不够等问题。最后一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由预算支出管理实际工作出发,探索优化财政预算支出结构的措施建议。从转变财务管理理念、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采用绩效考核管理、加强各预算单位内部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根据相关措施建议,笔者希望能够探索到适合当前社会经济要求、符合TC市财政实际情况的财政预算支出结构,有效规范财政支出、提高支出效率,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支出结构体系,更好地发挥财政支出在促进TC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为我国加快建立和完善预算支出管理模式做有益探索。
汤奕允[4](2018)在《清远市D区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专项补助政策执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政策是政党和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制定的行为准则和行动指南,公共政策的执行是公共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决定性环节。劳动力技能晋升培训的目的是改变劳动力技能结构、提高劳动力综合素质,形成具有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匹配的技能结构和技能水平的劳动力。良好的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专项补助政策作为培训体系的规则和规范,能为技能晋升培训实践构建一个有益的系统空间。该项政策自实施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专项补助政策本身不够细化、资金分配办法和依据缺乏客观科学,地方执行政策标准不一、专项补助预算编制不够规范、执行主体执行不力、政策执行环境不佳、执行客体不够配合等因素,产生出执行偏差的问题,导致专项补助存在缺口、不能正常发挥专项补助应有的效益等政策执行偏差及变异等现象,造成政策执行从高效走向低效,影响了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然而,通过改革能够改变这种现象,能够保证政策执行路径更优、效率更高。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D区执行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专项补助政策执行偏差的现象进行归纳分析,从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根源这一角度来分析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专项补助政策执行的现状、执行偏差的成因,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从统筹管理、执行主体、培训体系等方面提出进一步优化就业专项补助政策的观点和建议:即通过大力推动政策制定的体制机制完善、提高政策执行主体的执行力、优化政策执行监督法制环境、提高政策执行对象对政策的重视和合作程度等优化政策执行的方法,对于促进专项补助合理配置,形成规范性的资金分配程序,提高专项补助的使用绩效,以及处理好公共政策在制定与执行中央、省级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问题等方面都有着深远影响和积极作用,从而为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机制更顺畅运行、达到更好的效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周安[5](2015)在《关于青岛市2014年市级财政决算草案的报告——2015年8月25日在青岛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文中研究说明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受市政府委托,现将青岛市2014年市级财政决算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一、2014年财政决算情况2014年,各级财税部门全面落实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的有关决议,加大投入改善民生,创新政策服务经济,倾斜财力帮扶基层,圆满完成了各项预算收支任务,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张丽宾[6](2015)在《积极就业政策的投入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积极就业政策是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现行积极就业政策已经实施了近7年,亟需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以根据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进一步完善积极就业政策。公共政策评估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政策过程的效果、效益、效率和公众回应加以判断、评定并由此决定政策变迁的活动。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包括目标标准、投入标准、公平与公正标准、效率标准和公民参与与回应这五个方面。投入标准是从资源投入的角度来衡量决策机构和执
李翠萍[7](2015)在《预算调整及其管理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预算是财政制度与管理的核心内容,而预算调整是预算程序的重要环节。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调整管理制度,是预算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有效规范政府行为,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目标。本文理论联系实际对我国目前预算调整现状进行了考察,认为现阶段我国财政预算调整主要不是基于年度宏观经济、社会形势等发生较大变化而出现的必要调整,更大程度上是因财政和预算管理制度不科学而引起的预算变化。我国预算调整不受重视、严重低估、缺乏约束、监管薄弱;加上年初预算本身内含的约束能力有限,导致了我国预算调整管理薄弱。在制度上,新预算法为预算调整及其管理带来了曙光,但政府对于预算调整及其管理的认识和重视仍然不足,与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和财政管理进入新常态、预算调整应在国家治理中实际发挥的作用不相符。本文将预算调整定义为“年初预算—预算调整数—决算数”全过程预算偏离,其中:“年初预算—预算调整数”属于预期层面,是收入的预测变化和支出的资源配置过程,通过预算调整偏离度指标衡量;“预算调整数—决算数”属于实际层面,是收入的实际汲取和支出的拨款确认过程,通过拨款(汲取)偏离度指标衡量;“年初预算—决算数”是合并运行的结果,通过预决算偏离度指标衡量。在进一步的实证研究中,支出预算调整偏离程度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其中:支出预算调整偏离度指标与政府资源配置、资金分配决策紧密相连,相比较支出预算拨款偏离度、预决算偏离度指标,是更为关键的指标。通过实证,本文判断:我国预算调整程度较高且被严重低估,各级政府支出预算调整偏离度指标实际大大高于学界常用的支出预决算偏离度指标,同时,由于受政府间预算编制管理相关因素的影响,各省的支出预算调整偏离度大大高于全国、中央和地方政府(汇总)层次偏离度水平。在对支出预算调整偏离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中,本文通过对1994-2012年地方政府(汇总)数据运用VAR模型,检验到支出预算调整偏离度波动能够解释自身波动近56.2%,超收率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的波动能够解释支出预算调整偏离度波动近43.8%,接近自身波动解释力度的80%。通过对2012年全国各省数据运用截面数据OLS回归模型,检验到上年结余占比、中央补助收入占比对各省支出预算调整偏离度存在显着影响,超收及非税收入占比对各省支出预算调整偏离度没有显着影响。预算不是目的,预算必须是动态的,能够适应治理的需要和环境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预算和预算调整都体现政府治理决策甚至是国家战略决策,并制约政府收支行为。必须重新审视并定位我国公共预算调整,既认清国情、尊重我国预算调整的客观性和必要性,又牢记风险,维护年初预算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避免主观随意损害政府公信力。现阶段,我国公共预算调整可以考虑定位为:预算调整是动态、可持续预算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预算在受约束条件下,应对经济波动、公共服务需求以及特定环境变化,实现政府治理目标的必要方式。进一步,有效的公共预算调整管理可以考虑定位应为:在当前财政年度内,将预算调整控制在这样一个范围内,即确保年初预算内含的国家治理政策意图,能够在受约束的条件下,适应变化了的环境,持续发挥作用,实现治理目标。在对策上,本文提出以建设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法治政府要求为指导思想,以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管理和监督机制为目标,完善预算调整管理指标体系、行为规则、权责关系,并倒逼提升年初预算自身的约束能力,提高年初预算预见性、强化政策过程与年初预算过程的统一,逐步改善以预算法治、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构建社会共同治理体系、改进政府治理方式以及推进预算信息公开为主要内容的预算调整宏观管理环境。通过合理的预算调整制度安排,确保预算过程是负责任的、受约束的、动态的,并促使预算真正发挥在财政治理乃至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支撑作用。
李海南[8](2014)在《我国预算绩效管理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方绩效预算理念与中国预算管理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本文理论联系实际,运用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对中国预算绩效管理的内涵、体系等进行界定,对我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进客观评价,对国外先进理念进行比较借鉴,研究提出了全面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框架体系和政策建议。预算绩效管理的概念界定、主要内容等是课题研究的基础。在科学界定预算绩效管理内涵基础上,引入了新公共管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公共产品理论等相关理论,奠定了开展预算绩效管理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继而深入分析了预算绩效管理的起因,对其发展阶段进行了总结,同时,通过传统文化背景、政府管理体制、行政管理能力、立法保障程度、预算透明度等分析发现,当前中国还不具备实施绩效预算的基本条件,但可借鉴绩效预算的理念和方法,对中国预算管理制度进行改进和完善,即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这是中国预算管理的一个不可缺少、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也是中国当前一个现实的必然选择。笔者从财政部、中央部门、地方财政部门三个层面,就中国的预算绩效管理实践进行了总结,对其管理模式、组织构架、制度体系、全过程管理、基础工作等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在总结成效基础上,概括了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机制不健全、推进不平衡、层面不深、质量不高、应用不足等诸多症结性问题,并从绩效文化观念、法律法规、预算透明度、绩效指标体系、信息化建设、管理体制及水平等方面,对其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索。各国的绩效预算管理实践为中国推行预算绩效管理体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笔者对其它国家推行绩效预算管理的目的、改革背景、执行程序等问题进行了详细描述,并与我国实践加以对比。笔者认为我国预算绩效管理应当在行政改革、财政预算中长期规划、结果导向、评价体系设置、法律法规建设及信息透明度建设等方面采取改进措施。在此基础上,对下一步中国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提出了政策建议。笔者认为,预算绩效管理是提高预算效率的可靠保证、全面提高政府管理水平的突破口、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按照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从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实施、评价结果应用等四个层面,全面系统地构建了预算绩效管理框架体系,并从逐步拓展管理范围和层次、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有效强化管理组织保障、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体系等方面,设计了预算绩效管理的路径和对策。
杨晓妹[9](2014)在《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研究 ——基于中国经验数据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就业是民生之本,它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政治问题。如何实现充分就业,向来都是世界各国政府和经济学家面临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一直以来,我国劳动力市场上面临着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的现象。近年来,受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失业问题严重,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以及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等趋势凸显。在国内外社会经济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中国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就业局面更具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理论和实践表明,市场机制在解决就业问题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失灵,政府对扩大就业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财政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工具之一,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就业促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始终将解决就业问题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出台了不少促进就业的财税优惠政策。财政政策对就业的影响如何,预期效果是否达到,有待于进一步验证。本文力图从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理论与实践出发,在深入分析财政政策就业效应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实证检验财政政策工具及财政政策调整对就业的影响效果,为完善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体系做出有益的探索。全文共分为7章,由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和政策建议三部分组成。其中,第一章为导论部分,第2章为理论基础部分,第3章是实践分析,第4-6章是实证检验部分,第7章为综合评价和优化路径。第1章,导论。本章主要包括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对国内外文献回顾与评述,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具体的结构安排,指出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2章,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理论分析。本章阐释了就业的基本理论和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作用机理,为实证分析提供理论依据。首先,就业的一般性分析。包括就业与失业基础理论、现代西方就业理论的历史演绎及述评、就业的影响因素;其次,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作用机理分析。结合就业的一般性分析,从整体和分步两个层面对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运行机理进行详细分析。第3章,我国就业制度与财政政策实践分析。本章回顾了就业制度和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的演变历程,并对就业现状及其成因进行分析,是本文的现实分析部分,为实证分析和政策建议提供现实依据。首先,对我国就业制度的历史演进进行回顾;其次,对我国就业现状进行总体判断和成因分析,并对就业的未来趋势进行预测;再次,对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实践进行分析。第4章,财政政策就业效应:基于劳动力市场供求及均衡的实证分析。本章主要从微观层面分析财政政策的就业效应。根据内生增长模型,以家庭和企业的最优劳动供需选择入手,数理推导了财政政策工具对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以及劳动力市场均衡影响的理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中国宏微观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第一,财政政策劳动供给效应的实证分析。主要从劳动供给总量和结构两个层面进行考察。首先,使用中国宏观经验数据对财政收支变量对劳动供给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其次,运用劳动供给模型和微观模拟方法,实证检验了个人所得税改革对不同性别群体、不同所有制企业员工、不同收入群体劳动供给结构的影响效果。第二,财政政策劳动需求效应实证分析。首先,通过构造动态劳动需求模型实证分析财政收支变量对劳动需求总量的影响效果。其次,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实证检验积极就业支出和消极就业支出对缓解不同收入家庭的劳动需求的实施效果。第三,财政政策对劳动力市场均衡影响的实证分析。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实证检验财政收支对劳动力市场均衡的影响。第5章,财政政策就业效应:基于宏观经济均衡、增长及波动的实证分析。本章主要从宏观视角介入,分三部分详细阐释财政政策的就业效应。第一,从整体层面上,通过宏观经济均衡分析框架,运用中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财政收支政策对就业的影响。第二,以经济增长为传导媒介,建立一个包括财政政策、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三者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及结果,力图还原财政政策到经济增长,再到就业的传导路径。第三,从动态角度,使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财政政策、经济波动与就业波动的联动效应。第6章,财政政策就业结构效应:基于产业、城乡及区域视角的实证分析。本章主要是财政政策与就业的宏观效应的考察。从总体和结构两个角度,使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研究财政政策对产业、城乡及区域就业结构的影响。第7章,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综合评价与优化路径。依据理论分析、现实分析以及实证结论,对我国财政政策的就业效应进行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现阶段国家就业形势和经济目标,提出进一步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优化路径。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本论题进行了一定的拓展和深化,可能的创新性探索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研究视角的多维性本文从微观到宏观、从整体到结构、从静态到动态多个维度对财政政策就业效应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①微观和宏观结合。一方面,在理论分析部分,本文首先对财政政策的微观就业效应进行阐释,随后在微观效应基础上,结合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乘数原理等对财政政策的宏观就业效应进行了系统分析。另一方面,实证部分也延续了从微观到宏观的脉络。其中,第四章从微观层面对财政政策的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以及劳动力市场均衡效应进行局部均衡分析;第五章和第六章从宏观经济均衡、增长和波动视角对财政政策的宏观就业效应进行实证分析。②整体和结构结合。在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作用机理分析中,先对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传导路径和理论模型进行整体概述,然后对财政政策工具对劳动力市场均衡、宏观经济发展及就业决定进行分步解析。在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中,也是从就业总量和就业结构两个角度分别展开。③静态和动态的结合。全文的实证检验以静态分析为主,在分析经济波动作为传导介质时,我们主要从动态角度以向量自回归模型来检验财政政策、经济波动与就业波动的动态联动效应,以更好的反映各种经济冲击对经济变量的影响过程。2.理论分析的拓展性本文在阐述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作用机理时,从财政政策对微观经济主体(企业和个人)行为模式的影响出发,传导到劳动力市场均衡调整,再到社会总供求及经济增长变化。由财政政策调整最终形成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进一步影响整个宏观的就业总量和就业结构。这一作用流程将社会经济中的企业、个人和政府有机联系在一起,打通了财政政策的就业效应从微观向宏观传导的实现路径,初步构建了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系统分析框架。从财政政策角度拓展了就业理论,同时丰富了公共经济理论。3.数理模型的拓展性(1)构建融入财政变量的托达罗模型。托达罗模型主要用于解释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决策过程。本文对该模型进行拓展,引入税收和财政支出变量,建立包含财政收支变量的劳动力流动模型,用于说明财政政策变量如何影响劳动力产业间的流动决策,为分析财政政策通过产业间比较收益影响就业结构的作用机理奠定数理基础。(2)拓展了含税收和财政支出因素的内生增长模型。第五章构建财政政策与就业总量关系的数理模型时,在Barro模型基础上将税收和财政支出因素引入,进一步扩展了内生增长模型。将政府社会保障性支出(包括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作为家庭效应函数的一部分;科教文卫支出和政府投资性支出纳入企业生产函数。通过求解家庭、企业和政府最优化行为达到竞争性经济均衡时,商品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社会保障性支出、科教文卫支出和政府投资性支出对就业影响的数理结果。4.实证分析的延展性(1)应用微观模拟方法深入分析个人所得税对劳动供给结构的影响。①对个人所得税调整劳动供给效应的多变量分析。2011年的个人所得税改革既提高免征额,又调整税率级次,故本文将以往学者的单变量(免征额)分析拓展为多变量(免征额与税率同时变动)政策效应的微观模拟分析。②对个人所得税调整劳动供给效应的结构分析。现有文献只对个人所得税调整劳动的性别供给量进行了分析。本文将以2008年和2011年个人所得税改革为研究背景,深入探寻这两次个人所得税改革对不同性别群体、不同所有制企业员工、不同收入群体劳动供给的结构影响效果,以期更全面地诠释税改对劳动供给结构的影响。(2)运用因子分析方法研究财政收支对劳动力市场均衡的影响。为了深入分析财政政策的就业效应,我们尝试使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劳动力市场均衡的诸多变量(包括财政政策变量)进行降维处理,用少数几个公共变量代替原始变量来解释问题。通过计算财政政策具有较高载荷的公共因子的得分函数,分析财政政策与公共因子的关系,进而判断出财政政策对劳动力市场均衡的影响。(3)使用联立方程模型将财政政策、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纳入统一的经济系统中,综合分析三者相互作用的过程及结果。现有的实证文献一般分析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或者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或者财政政策与就业的关系,很少分析三者间的传导及联动关系。而且财政政策、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相互依存、互为因果,共同构成一个经济系统。如果通过单方程分析则会割裂三者间的内在联系,估计结果不够准确。由此,本文构建了一个融入财政政策、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联立方程模型,描述三者间相互影响的程度及路径,以更贴近现实的方式验证经验事实,得到的实证结论也比一般分步实证更可靠。(4)细化检验了就业支出、个人和企业社会保障负担对劳动供求的影响。本文将政府就业支出细分为积极就业支出和消极就业支出,并分别检验了其对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的影响。我国社会保障收入作为企业和个人的一项经济负担,呈现大幅提高趋势,有必要分析其对微观个体的劳动供需决策的影响。因此,本文在测算企业和个人社会保障负担率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实证分析,延展财政收支政策劳动供需效应的深度和广度。
李相敏[10](2013)在《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公共性与管理依据研究 ——基于国家权力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在加强政府收支管理、推进政府预算体系的建设过程中,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及其涉及的资金成为万众瞩目的问题之一,尽管在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就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保障预算”,但直到2010年1月2日国务院下发《关于试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意见》(国发(2010)2号),才将部分社会保险基金试行预算管理;前财政部长谢旭人、现财政部长楼继伟分别在2011年和2012年的中央预决算报告中对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存而不论,着力报告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一方面在反复强调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在中央预决算报告中却得不到相应的体现。预算实践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推动着改革,改革呼唤着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也启发我们对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理论思索。我们认为,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理论与实践面临若干问题需要研究,社会保障基金预算涉及的资金性质是什么?是财政资金抑或其他?社会保障基金预算与马克思的“社会扣除”理论有没有关系?既然狭义的公共财政预算的管理依据是国家作为社会管理者,主要凭借的是政治权力,那么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管理依据又该如何理解和概括呢?社会保障基金预算与政府公共预算的关系又该如何界定?对这些基础性问题的研究,不仅是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理论需要,而且关乎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实践的改革取向。准此以观,本论文在论证马克思的“社会扣除”理论与社会保障基金关系基础上,分析了国家作为分配主体并依据其所掌握的国家权力种类这一管理依据,界定了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及其涉及资金的性质,在此基础上,分析透视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变迁与现状,并据此对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分类管理、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全口径”管理、强化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财政责任及通过立法规范、约束、监督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实践取向作了探索性研究。文章第一部分是导论,这部分主要包括研究背景、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相关概念的界定、文献综述及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本部分重点提出要研究的问题,即在推动政府预算管理改革背景下,研究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其次是介绍了本文涉及的国家权力、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概念和关于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性质及管理依据的文献综述;最后介绍论文的研究方法和逻辑结构,列举了论文的创新点和研究不足。文章第二部分是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管理依据。本部分首先对马克思的“社会扣除”理论进行了分析,指出应全面、准确理解“社会扣除”的基本内容,正确对待因计划经济体制对社会扣除的束缚导致的理论的误读和误用,坚持其基本原理,规范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扣除,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社会保障基金与“社会扣除”的关系;其次分析了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社会扣除的依据及形式,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扣除主体多元化,其中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社会扣除,就是财政,而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扣除依据就是财政预算凭借的“四元权力”,在对“四元权力”的内涵进行了阐释的基础上,分析了“四元权力”及其在财政领域的拓展;最后分析论证了财政预算凭借的国家权力就是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管理依据。文章第三部分是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公共性质。本部分首先对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公共性内涵进行了阐释,而后对社会保障基金的性质重新认识,解决了理论界对其性质认识上存在的争议,指出社会保险基金、住房公积金及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不同于财政资金这一社会性公共资金的其他社会性公共资金。其次分析了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结构,认为社会保障基金预算是复式预算,并分析了其预算体系构成;再次是分析了社会保障基金预算与政府预算的关系及其与经常性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及政府性基金预算的关系;并从社会保障基金的公共性与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主体身份及凭借的国家权力角度分析论证了社会保障基金预算是政府预算的组成部分;最后,在辨析社会保障基金预算与政府公共预算关系的基础上,界定经常性预算是狭义的公共预算,论证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属广义的公共预算。文章第四部分是对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变迁与现状分析。本部分首先对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政策演变做了简要回顾,对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变迁做了详细考察并依据国家权力理论对变迁作了分析;其次是对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最后是依据财政预算凭借的国家权力透视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管理中的问题,指出社会保障基金预算中存在对预算征管权力监控不全面、预算征管权力配置错位、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财政责任界定不清及社会保障基金预算法规不健全等问题。文章第五部分是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改革取向。这部分内容以对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征管依据的国家权力进行有效规范、约束和监督为目的,以完善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管理实践为取向,提出完善社会保障基金预算改革的相关对策措施。首先是通过实施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分类管理,从而提高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管理水平与质量;其次对“全口径”预算进行了理解和认识,认为应从三个层次理解“全口径”预算,就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全口径”管理实行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措施,并就进一步推进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全口径”管理提出了对策建议;再次,对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财政责任进行了细致分析,在厘清社会保障基金预算财政责任的基础上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财政责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最后,为通过法律约束和规范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征管依据的国家权力,促进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改革和完善,提出修订、完善现行《预算法》,加快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有关立法的对策建议。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立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扣除”理论的规范,始终围绕财政预算依据的国家权力,遵从社会保障基金的征管规律,结合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变迁与管理现状,采取文献研究、实证与规范、历史与对比等研究方法,在总结现实与历史经验基础上,以新的理论视角探究政府公共预算框架下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理论与实践问题,提出了几个可能的创新性观点与主张。一、本文赞同和拓展“四元权力说”,即财政预算活动的依据是凭借国家权力,具体包括国家的政治权力、财产权力、行政管理权力和信用权力,并运用其贯穿于财政预算诸领域作了新的探索性研究。论文在厘清马克思“社会扣除”理论合理内核的基础上,梳理和辨析了财政预算活动的“零权力说”、“单元权力说”和“双元权力说”的利弊,以国家治理为思路,坚持和拓展了财政活动的国家主体身份及其四种国家权力类别,“四元权力说”不仅体现于财政定义、特征、职能与作用之中,而且贯穿于税、利、费、债形式,政府预算诸形式及其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研究之内。二、本文重新定义了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公共性和“四元权力”为核心的管理依据。论文在梳理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管理依据的“财政资金性质论”、“财政分配关系论”、、“公共产品论”和原“国家主体及权力论”的不足基础上,深入研究了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管理依据的“政治权力、财产权力、行政权力和信用权力”的表现形式。明确指出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公共性质,其可涵盖的资金不仅包括财政资金这一社会性公共资金,而且包括财政资金之外的其他社会性公共资金;社会保障基金预算不仅属政府预算,同时也属于(广义的)公共财政预算。三、本文以新的视角透析了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问题及改革取向。基于国家权力种类的视角,分析了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管理中存在对征管权力监控不全面、征管权力配置错位、预算的财政责任界定不清及预算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的问题,提出通过实施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分类管理、推进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全口径”管理、厘清并界定清楚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征管中的国家责任、完善预算法等相关法律来规范、约束和监督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征管依据的国家权力,提高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管理水平和质量的改革取向。
二、各级政府预算将增设“就业补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各级政府预算将增设“就业补助”(论文提纲范文)
(1)可持续发展约束宏观税负视域下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基于国际比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
1.2.1 论文的研究目标 |
1.2.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难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 |
1.4.1 难点 |
1.4.2 论文可能的创新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2.1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全口径宏观税负 |
2.1.1 全口径宏观税负的概念界定与测度 |
2.1.2 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与实证检验 |
2.1.3 可持续发展约束宏观税负的研究 |
2.2 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 |
2.2.1 经济增长视角下财政分权理论的发展历程 |
2.2.2 财政分权理论的新发展与现实困境——部分财政分权 |
2.2.3 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2.3 财政分权、政府间竞争与政府支出结构 |
2.3.1 财政分权体制下的要素流动与政府间竞争 |
2.3.2 政府间竞争与财政支出结构之生产性和非生产性支出 |
2.3.3 政府间竞争与政府规模 |
2.4 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研究 |
2.4.1 政府间事权划分的理论基础和原则 |
2.4.2 中央和地方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国际案例 |
2.4.3 中央和地方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中国案例 |
2.5 简要评述 |
第三章 中央和地方政府间事权划分的国际比较 |
3.1 联邦制国家央、地间事权划分的案例分析 |
3.1.1 联邦制发达国家的划分模式——以美国为例 |
3.1.2 联邦制发展中国家的划分模式——以俄罗斯为例 |
3.2 单一制国家央、地间事权划分的案例分析 |
3.2.1 单一制发达国家的划分模式——以英国为例 |
3.2.2 单一制发展中国家的划分模式——以蒙古为例 |
3.3 各国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比较分析 |
3.3.1 美、俄、英、蒙四国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比较分析 |
3.3.2 央、地间财政支出划分比较的拓展——基于81个国家的数据 |
3.4 启示与借鉴 |
3.4.1 划清政府、市场边界的启示与借鉴 |
3.4.2 优化中央、地方财政支出比例的启示与借鉴 |
3.4.3 划分中央、地方的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启示与借鉴 |
3.4.4 健全央、地两级财政法制体系的启示与借鉴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央、地间财政关系的历史变迁、现状和比较 |
4.1 新中国成立以来央、地间财政关系的变迁 |
4.1.1 计划经济体制下集权与分权的动荡变化时期(1950-1980年) |
4.1.2 改革开放背景下财政分权体系探索和建设时期(1980-2013 年) |
4.1.3 财政体制现代化改革时期(2014年至今) |
4.2 分税制改革后央、地间财政关系的总体现状——财政困境和思考 |
4.2.1 财政现状之央、地间财政失衡的困境及其思考 |
4.2.2 财政现状之转移支付体系不完善与地方财政缺口的困境及其思考 |
4.2.3 财政现状之土地财政和地方债务困境及其思考 |
4.2.4 财政现状之宏观税负畸高的困境及其思考 |
4.3 各领域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现状与比较 |
4.3.1 一般公共预算中的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
4.3.2 政府性基金预算中的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
4.3.3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的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
4.3.4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中的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
4.3.5 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现状、比较的总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可持续发展与央、地财政支出结构研究 |
5.1 可持续发展与央、地财政支出结构的理论分析 |
5.1.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界定 |
5.1.2 可持续发展与财政支出分权——基于Barro模型的理论分析 |
5.1.3 可持续发展与财政支出结构的理论分析 |
5.2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数的构建与测度 |
5.2.1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数的构建 |
5.2.2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数的指标权重计算——基于改进后的熵值法 |
5.2.3 世界81个国家可持续发展指数的测度及排序 |
5.2.4 可持续发展指数与人类发展指数的排序比较 |
5.3 可持续发展与财政支出分权——基于跨国数据的实证研究 |
5.3.1 模型构建、变量描述与数据来源 |
5.3.2 基准回归结果 |
5.3.3 工具变量回归结果——内生性检验 |
5.3.4 稳健性检验——财政支出分权与人类发展指数 |
5.3.5 进一步讨论——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三维讨论 |
5.3.6 基于Lind-Mehlum方法的最优央、地财政支出比例估计 |
5.4 可持续发展与财政支出结构——基于跨国数据的实证研究 |
5.4.1 模型构建、变量描述与数据来源 |
5.4.2 基准回归结果 |
5.4.3 工具变量回归结果——内生性检验 |
5.4.4 稳健性检验——财政支出结构与人类发展指数 |
5.4.5 实证研究的结论与启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可持续发展约束宏观税负视域下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的重构方案 |
6.1 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理论、原则和思路 |
6.1.1 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理论基础 |
6.1.2 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原则 |
6.1.3 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思路 |
6.2 借鉴国际经验的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的重构方案 |
6.2.1 一般公共预算中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划分方案 |
6.2.2 政府性基金预算中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划分方案 |
6.2.3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划分方案 |
6.2.4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中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划分方案 |
6.2.5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央、地间公共卫生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研究 |
6.3 重构之后的央、地间财政事权配置及其支出规模测算 |
6.3.1 一般公共预算中的央、地间财政事权配置及其支出规模测算 |
6.3.2 政府性基金预算中的央、地财政支出划分及其规模测算 |
6.3.3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的央、地间财政支出划分及其规模测算 |
6.3.4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中的央、地间财政支出划分及其规模测算 |
6.3.5 重构之后的央、地两级财政支出总规模测算及重构方案的优势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1.1 国际比较的研究结论 |
7.1.2 历史、现状和比较的研究结论 |
7.1.3 理论与实证研究的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2.1 政策启示 |
7.2.2 具体的对策建议和方案 |
第八章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8.1 本文的不足之处 |
8.2 今后的努力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件:Lind-Mehlum方法的Stata编程代码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青岛西海岸新区预算绩效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预算绩效管理理论概述 |
2.1 预算绩效管理的概念 |
2.1.1 预算绩效管理的概念 |
2.1.2 预算绩效管理与绩效预算 |
2.2 预算绩效管理的主要内容 |
2.2.1 绩效目标管理 |
2.2.2 绩效运行跟踪监控管理 |
2.2.3 绩效评价实施管理 |
2.2.4 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应用管理 |
2.3 预算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 |
2.3.1 委托代理理论 |
2.3.2 公共产品理论 |
2.3.3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3章 青岛西海岸新区预算绩效管理现状分析 |
3.1 青岛西海岸新区财政运行基本情况 |
3.1.1 青岛西海岸新区财政收支规模和增长情况 |
3.1.2 青岛西海岸新区财政收支情况分析 |
3.2 青岛西海岸新区预算绩效管理初步成效 |
3.2.1 实现绩效目标编审与部门预算同步 |
3.2.2 实现特定项目绩效运行跟踪监控 |
3.2.3 建立共性指标三级评价体系 |
3.2.4 建立评价结果公开制度和反馈制度 |
第4章 青岛西海岸新区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青岛西海岸新区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
4.1.1 预算绩效目标设置不够科学 |
4.1.2 预算绩效监控时效性有待提高 |
4.1.3 预算绩效评价维度不够全面 |
4.1.4 预算绩效反馈调节能力不足 |
4.1.5 预算绩效结果运用不够充分 |
4.2 青岛西海岸新区预算绩效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
4.2.1 预算绩效管理认识不足 |
4.2.2 预算绩效管理制度设计失调 |
4.2.3 预算绩效管理研发投入不足 |
4.2.4 预算绩效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不合理 |
4.2.5 预算绩效管理激励问责机制不完善 |
第5章 青岛西海岸新区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对策 |
5.1 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理念 |
5.2 构建多层次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网络 |
5.3 整合财政一体化预算绩效信息系统 |
5.4 构建精简高效预算绩效管理流程体系 |
5.5 建立“内外结合、上下联动”预算绩效监督问责和激励机制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TC市地方财政预算支出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预算支出管理相关理论 |
2.1 全面预算管理 |
2.2 财政预算管理 |
2.3 财政预算支出 |
2.4 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 |
第三章 TC市预算支出管理的现状分析和主要问题 |
3.1 TC市财政概况 |
3.2 近五年TC市财政支出情况分析 |
3.3 TC市预算支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四章 TC市预算支出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4.1 预算支出内容不够完整 |
4.2 预算支出管理理念落后,透明度不高 |
4.3 预算支出执行不规范,缺少监督问责 |
第五章 TC市预算支出管理的优化对策 |
5.1 科学编制预算支出 |
5.2 严格预算支出考核 |
5.3 强化预算支出监督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
6.1 研究不足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清远市D区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专项补助政策执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政策执行 |
2.1.2 公共政策执行偏差 |
2.1.3 劳动力转移 |
2.1.4 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专项补助及其目标 |
2.1.5 转移性支付 |
2.2 研究的理论依据(政策执行过程) |
第三章 D区执行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专项补助政策情况 |
3.1 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专项补助政策背景 |
3.2 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专项补助政策体系 |
3.2.1 国家层面 |
3.2.2 广东省层面 |
3.2.3 清远市层面 |
3.3 D区执行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专项补助政策情况 |
3.3.1 D区对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专项补助政策的执行程序 |
3.3.2 D区执行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专项补助政策具体情况 |
3.3.3 D区执行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专项补助政策现状分析 |
第四章 D区执行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专项补助政策出现的主要偏差 |
4.1 专项补助政策机械化执行 |
4.2 专项补助政策拖延式执行 |
4.3 专项补助政策替代式执行 |
4.4 专项补助政策观望式执行 |
第五章 D区执行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补助政策出现偏差的原因分析 |
5.1 政策本身设计不够科学 |
5.1.1 专项补助财政制度(预算安排)不完备 |
5.1.2 省、市对基层政府应配套的资金标准缺乏明确指引 |
5.1.3 政策执行评价体系不健全 |
5.2 政策执行主体力度欠缺 |
5.2.1 执行主体角色错位 |
5.2.2 执行主体素质较低 |
5.2.3 执行方法欠妥 |
5.3 政策执行环境不佳 |
5.3.1 政府与市场关系处理不当 |
5.3.2 培训资金不足与激励机制不完善 |
5.3.3 监督法制体系不完善 |
5.4 存在来自政策目标群体的压力 |
5.4.1 劳动群体压力 |
5.4.2 培训机构压力 |
5.5 政策主、客体相互影响政策执行 |
第六章 对D区矫正执行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专项补助政策偏差的对策建议 |
6.1 大力推动政策制定的体制机制完善 |
6.1.1 推动构建资金投入及权利配置机制 |
6.1.2 推动完善专项补助政策预算制度 |
6.1.3 推动健全专项补助管理使用制度和办法 |
6.1.4 推动绩效考评和项目完成结果评价完善 |
6.2 提高政策执行主体执行力 |
6.2.1 强化政策执行信息共享 |
6.2.2 创新培训考核评价模式 |
6.2.3 细化区级配套措施 |
6.2.4 科学运用政策工具 |
6.2.5 改进激励方式 |
6.3 优化政策执行监督法制环境 |
6.3.1 加强立法工作 |
6.3.2 加强监督管理 |
6.4 提高政策执行对象对政策的重视和合作程度 |
6.4.1 营造政策执行良好氛围,争取政策执行客体心理认同 |
6.4.2 注重发挥利益导向作用,促进政策执行客体协同合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关于青岛市2014年市级财政决算草案的报告——2015年8月25日在青岛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论文提纲范文)
一、2014年财政决算情况 |
(一)全市财政决算情况 |
(二)市级财政决算情况 |
(三)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
(四)保税港区和红岛经济区财政决算情况 |
(五)上级专项补助和市对区(市)专项补助情况 |
二、2014年财政工作情况 |
青岛市2014年市级财政决算草案 |
青岛保税港区关于2014年财政决算草案的说明 |
一、2014年财政决算情况 |
(一)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
(三)财政工作主要情况 |
关于青岛红岛经济区(高新区)2014年财政决算草案的说明 |
一、2014年财政决算情况 |
(一)财政决算情况 |
(二)上级专项补助情况 |
(三)预备费使用情况 |
(四)重点投资项目建设情况 |
(五)重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 |
二、2014年财政主要工作情况 |
(6)积极就业政策的投入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政策文件多、内容细、工具多样、创新不断 |
(一) 政策文件多 |
(二) 政策内容细 |
(三) 政策工具多样 |
(四) 政策创新不断 |
二、财政投入不断增加 |
(一) 就业补助资金不断增加 |
(二) 中央就业补助资金占比不断下降 |
(三) 地方就业补助资金投入不足 |
(四) 就业专项资金使用结构有所偏重 |
三、政策执行能力不断增强 |
(一) 积极就业政策执行体系逐步建立 |
(二) 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服务能力增强 |
(三) 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能力地区差别大 |
(7)预算调整及其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1.1 财税改革新形势对预算调整的规范管理提出迫切要求 |
1.1.2 社会公众对预算调整的不解和质疑 |
1.1.3 预算调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
1.1.4 财政管理实践中对预算频繁调整的困惑 |
1.2 选题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预算调整及其管理的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简要评价 |
1.4 本文研究方法 |
1.5 本文研究思路及框架 |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6.1 可能的创新 |
1.6.2 存在的不足 |
2 预算调整及其管理的理论分析 |
2.1 对预算调整定义的探讨 |
2.1.1 预算调整定义的争议 |
2.1.2 财政部门在实践中使用的预算调整口径 |
2.1.3 本文对预算调整定义的研究 |
2.2 预算调整的行为层次分析 |
2.2.1 政府总收支平衡预算调整行为 |
2.2.2 政府高层次项目预算调整行为 |
2.2.3 部门预算调整行为 |
2.2.4 引起资金运行偏离预算的行为 |
2.3 对预算调整本质的认识 |
2.4 对预算调整性质的探讨 |
2.4.1 预算调整的客观性 |
2.4.2 预算调整的应变性 |
2.4.3 预算调整的约束性 |
2.4.4 预算调整的功能性 |
2.4.5 预算调整的政治性 |
2.5 研究预算调整的基本要素 |
2.5.1 衡量预算调整程度的方法 |
2.5.2 预算调整的发起主体情况 |
2.5.3 预算调整的触发因素分类 |
2.5.4 预算调整的决策权限研究 |
2.6 本文对预算调整分类的研究 |
2.6.1 按决策权限划分的预算调整 |
2.6.2 按行为合规性划分的预算调整 |
2.6.3 按触发因素可控性划分的预算调整 |
2.7 形成有约束能力的初始预算是预算调整管理的基础 |
2.7.1 初始预算预期要真实确定 |
2.7.2 初始预算预测要准确完整 |
2.7.3 初始预算监督制衡机制要健全 |
2.8 预算调整管理应遵循六个基本原则 |
2.8.1 法治原则 |
2.8.2 限制原则 |
2.8.3 规范原则 |
2.8.4 民主原则 |
2.8.5 问责原则 |
2.8.6 绩效原则 |
3 现代公共预算制度对预算调整管理的约束 |
3.1 公共预算时代特点对预算调整管理的约束 |
3.1.1 预算时代划分及特点概述 |
3.1.2 传统的公共预算原则约束 |
3.1.3 超预算时代预算非弹性和不可预测性的约束 |
3.2 公共预算管理模式对预算调整管理的约束 |
3.2.1 公共预算控制导向对预算执行灵活性的约束 |
3.2.2 政府内部支出控制导向对支出部门预算自由裁量权的约束 |
3.3 预算主体权力关系对预算调整管理的约束 |
3.3.1 立法机构预算监督能力的影响 |
3.3.2 政府预算权力配置对预算调整的约束 |
3.3.3 公民参与预算程度和方式的约束 |
4 我国公共预算调整程度实证分析 |
4.1 我国政府公共预算调整程度--预决算偏离度 |
4.1.1 全国公共财政预决算偏离度 |
4.1.2 中央公共财政预决算偏离度 |
4.1.3 地方公共财政预决算偏离度 |
4.1.4 全国、中央、地方预决算偏离度对比 |
4.2 我国地方政府公共预算调整程度及影响因素实证 |
4.2.1 地方政府公共预算调整程度实证—净追加 |
4.2.2 地方政府公共预算调整程度--内部调剂、相互抵消的追加追减(以西部某省为例) |
4.2.3 基于VAR模型的地方政府(汇总)支出预算调整偏离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4.2.4 基于OLS模型全国各省支出预算调整偏离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4.3 对我国公共预算调整程度的基本判断 |
4.3.1 公共预算调整程度较高且被低估 |
4.3.2 国家治理和财政管理的新常态表明我国公共预算调整符合客观需要 |
4.3.3 政府治理短视、长官意识以及管理不严为公共预算调整带来主观随意风险 |
4.3.4 我国公共预算调整管理应以成熟的公共预算管理为目标 |
5 我国公共预算调整管理现状分析 |
5.1 我国公共预算调整管理现状分析 |
5.1.1 公共预算调整的发起主体情况分析 |
5.1.2 预算调整的触发因素分析 |
5.1.3 预算调整管理权限配置情况 |
5.1.4 公共预算调整行为的制度约束情况 |
5.2 我国公共预算调整管理存在的问题 |
5.2.1 公共预算调整管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合理的定位 |
5.2.2 预算调整的发起不受约束频繁发生 |
5.2.3 对预算调整资金来源缺乏有效约束 |
5.2.4 对公共预算调整行为约束不足 |
5.2.5 人大对公共预算调整的监管薄弱 |
5.2.6 政府内部自由裁量权限配置不合理 |
5.3 公共预算调整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
5.3.1 预算法治意识不强导致行政威权影响预算资金重新分配 |
5.3.2 政策与预算过程的分离导致刚性预算调整 |
5.3.3 善治的财政治理理念和机制尚未形成 |
5.3.4 预算行政控制影响裁量权限配置 |
5.3.5 年初预算的不科学、不完整导致大量预算调整 |
6 新预算法在预算调整管理方面的进步及不足 |
6.1 新预算法对预算调整管理的促进 |
6.1.1 营造法治、透明、民主的预算环境 |
6.1.2 确立严格的预算管理原则利于规范预算调整管理 |
6.1.3 对政策或体制带来的预算调整行为进行约束 |
6.1.4 扩大人大审批预算调整范围 |
6.1.5 进一步理顺预算调整的法定程序 |
6.1.6 严格限制预算调整的“直通”渠道 |
6.1.7 建立总收平衡预算调整的新秩序 |
6.1.8 在年初预算中为不可预见事件建立预留 |
6.2 预算法仍需进一步完善 |
6.2.1 进一步构建人大机构行使预算监督权力的基本规则和机制 |
6.2.2 进一步明确必要的预算调整发起要求 |
6.2.3 进一步规范政府债务预算和赤字的预算调整管理规定 |
6.2.4 为预算调整设置限制性比例 |
6.2.5 进一步将政府间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纳入人大审批范围 |
7 国外预算调整管理实践和经验借鉴 |
7.1 国外预算调整程度 |
7.1.1 美国联邦预算调整程度 |
7.1.2 意大利2003-2007年城市预算调整程度 |
7.1.3 美国弗吉尼亚州中小城市预算调整程度 |
7.2 预算调整申请的提出以及参与者的积极性 |
7.3 预算调整触发因素 |
7.3.1 美国的情况研究 |
7.3.2 巴西的情况研究 |
7.4 国外预算调整约束机制 |
7.4.1 限制和减少预算调整的需要和程度 |
7.4.2 约束具体的预算调整行为维护初始预算内含的政策意图 |
7.4.3 议会对预算调整的监督和政府自由裁量权限配置 |
7.4.4 规范预算调整权限的制度层次 |
7.4.5 预算调整的程序管理 |
7.5 启示与借鉴 |
7.5.1 预算调整幅度主要为正向调整且存在差异性 |
7.5.2 尊重预算调整客观性基础上尽量降低预算调整程度 |
7.5.3 以维护初始预算政策意图为原则配置自由裁量权限 |
7.5.4 支出预算调整的资源配置效率通过“配置—支出”全过程体现 |
7.5.5 预算调整是政府进行国家治理的必要手段 |
8 完善我国公共预算调整管理机制 |
8.1 完善我国公共预算调整管理机制的总体思路 |
8.1.1 以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和构建法治政府为指导思想 |
8.1.2 以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管理和监督机制为目标 |
8.1.3 完善管理机制应当坚持四个原则 |
8.2 建立和完善预算调整管理机制的对策 |
8.2.1 重视并合理定位我国公共预算调整及其管理 |
8.2.2 建立预算调整程度考核指标体系 |
8.2.3 明确依法调整预算的行为规则 |
8.2.4 建立规范的预算调整主体权责关系 |
8.2.5 提高年初预算约束能力 |
8.2.6 推进政策过程与预算过程的相统一 |
8.3 完善预算调整管理的宏观环境 |
8.3.1 依托新预算法确保预算刚性约束落地 |
8.3.2 合理划分各级政府事权并建立与支出责任相适应制度 |
8.3.3 构建公共预算人大和社会公众共同治理体系 |
8.3.4 构建预算信息公开互动机制 |
8.3.5 改变将财政收支指标与GDP、事业发展成效相挂钩的机械治理方式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 |
后记 |
(8)我国预算绩效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预算绩效管理概念和内容 |
1.2.1 预算绩效管理概念及内涵 |
1.2.2 预算绩效管理的基本内容 |
1.3 预算绩效管理必要性分析 |
1.3.1 提高预算管理效率的可靠保证 |
1.3.2 提高政府管理水平的突破口 |
1.3.3 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
1.4 预算绩效管理是适应我国国情的管理模式 |
1.4.1 传统文化背景的影响 |
1.4.2 政府管理体制的影响 |
1.4.3 行政管理能力的影响 |
1.4.4 立法保障程度的影响 |
1.4.5 财政预算透明度的影响 |
1.5 文献综述 |
1.5.1 国外绩效预算管理研究情况 |
1.5.2 国内绩效预算管理的研究情况 |
1.6 研究方法 |
1.7 论文结构 |
1.8 创新及不足 |
2 预算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 |
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1.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1.2 新公共管理理论与预算绩效管理 |
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逆向选择的存在导致低效 |
2.2.3 委托代理理论与预算绩效管理 |
2.3 公共产品理论 |
2.3.1 林达尔均衡和萨缪尔森均衡 |
2.3.2 税收价格理论 |
2.3.3 公共产品理论与预算绩效管理 |
3 我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回顾 |
3.1 预算绩效管理的实践识踪 |
3.1.1 古代朴素的绩效理念是其思想渊源 |
3.1.2 预算管理改革的推进为其创造了条件 |
3.1.3 不断增加的财政收支矛盾是其内在动力 |
3.1.4 社会公众对预算绩效的关注为其外部原因 |
3.2 预算绩效管理的发展历程 |
3.2.1 以绩效评价为主要内容的试点阶段 |
3.2.2 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确立阶段 |
3.2.3 预算绩效管理的全面推进阶段 |
3.3 预算绩效管理的顶层设计 |
3.3.1 统一预算绩效管理思想认识 |
3.3.2 创新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机制 |
3.3.3 健全预算绩效管理组织机构 |
3.3.4 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 |
3.3.5 夯实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基础 |
3.4 预算绩效管理的进展现状 |
3.4.1 预算绩效目标管理逐步加强 |
3.4.2 预算绩效运行监控积极试点 |
3.4.3 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有序推进 |
3.4.4 预算绩效评价结果有效应用 |
4 预算绩效管理的成效、问题与原因分析 |
4.1 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成效 |
4.1.1 树立了绩效理念和责任意识 |
4.1.2 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
4.1.3 促进了公共财政管理体系的完善 |
4.1.4 提升了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
4.2 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
4.2.1 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尚不健全 |
4.2.2 预算绩效管理推进仍不平衡 |
4.2.3 预算绩效管理层级依然不深 |
4.2.4 预算绩效管理质量有待提高 |
4.2.5 绩效评价结果应用还有不足 |
4.3 预算绩效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4.3.1 预算绩效管理文化观念尚未形成 |
4.3.2 预算绩效管理法律体系还未建立 |
4.3.3 财政预算透明度普遍较差 |
4.3.4 科学的绩效指标体系仍未健全 |
4.3.5 预算管理体制和水平形成制约 |
5 各国绩效预算管理经验借鉴与启示 |
5.1 各国绩效预算管理的追求目标 |
5.1.1 管理改进型绩效预算管理模式 |
5.1.2 责任控制型绩效预算管理模式 |
5.1.3 节约开支型绩效预算管理模式 |
5.2 各国绩效预算管理的改革背景及程序 |
5.2.1 各国绩效预算管理改革的政治背景 |
5.2.2 各国绩效预算管理改革的经济背景 |
5.2.3 各国绩效预算管理改革的财政背景 |
5.2.4 各国绩效预算管理的实施程序 |
5.3 中外政府绩效管理的实践比较 |
5.3.1 推行绩效管理的目的 |
5.3.2 绩效管理推行机制的比较 |
5.4 各国绩效预算实践给我国的启示 |
5.4.1 在行政改革框架下实行推行预算绩效管理 |
5.4.2 注重财政预算与长期发展规划的协调 |
5.4.3 建立以产出结果为导向的绩效管理模式 |
5.4.4 构建科学合理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
5.4.5 强化法律体系建设和财政预算的规范透明 |
6 预算绩效管理框架体系的设计思路 |
6.1 构建预算编制的绩效目标管理体系 |
6.1.1 科学设立预算绩效目标 |
6.1.2 编制预算绩效计划 |
6.1.3 编制部门预算 |
6.1.4 控制绩效目标管理质量 |
6.2 构建预算执行的绩效监控管理体系 |
6.2.1 全面收集绩效运行数据 |
6.2.2 及时形成绩效运行报告 |
6.2.3 建立跟踪监控机制 |
6.2.4 运用绩效运行报告 |
6.3 构建执行结果的绩效评价管理体系 |
6.3.1 健全绩效评价的主体体系 |
6.3.2 明确绩效评价的对象范围 |
6.3.3 厘清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 |
6.3.4 合理选择绩效评价的方法 |
6.3.5 构建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 |
6.4 构建灵活有效的评价结果应用体系 |
6.4.1 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体系 |
6.4.2 绩效评价结果的公开体系 |
6.4.3 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结合体系 |
7 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政策建议 |
7.1 逐步拓展预算绩效管理的范围和层次 |
7.1.1 开展项目支出绩效管理 |
7.1.2 推进部门支出绩效管理 |
7.1.3 探索财政支出综合绩效管理 |
7.2 积极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
7.2.1 推进政府预算体系完善和预决算公开 |
7.2.2 改进预算的管理和控制方式 |
7.2.3 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 |
7.2.4 强化预算执行制度管理 |
7.3 不断夯实预算绩效管理的工作基础 |
7.3.1 规范预算绩效管理机构设置 |
7.3.2 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干部培训 |
7.3.3 规范绩效评价中介机构管理 |
7.3.4 健全预算绩效管理的制度体系 |
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研究 ——基于中国经验数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回顾与述评 |
1.2.1 文献回顾 |
1.2.2 简要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结构安排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主要不足 |
2. 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理论分析 |
2.1 就业的一般分析 |
2.1.1 就业与失业的基础理论分析 |
2.1.2 现代西方就业理论的历史演绎及述评 |
2.1.3 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
2.2 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作用机理:整体解析 |
2.2.1 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流程分析 |
2.2.2 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理论模型分析 |
2.3 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作用机理:分步解析 |
2.3.1 财政政策与劳动力市场均衡 |
2.3.2 财政政策与宏观经济均衡 |
2.3.3 财政政策、经济发展与就业决定 |
3. 我国就业制度与财政政策实践分析 |
3.1 我国就业制度与就业状况分析 |
3.1.1 我国就业制度的历史演进 |
3.1.2 我国就业现状的总体判断与成因分析 |
3.1.3 我国就业形势的未来趋势 |
3.2 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实践分析 |
3.2.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分析 |
3.2.2 改革开放以来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财政政策就业效应:基于劳动力市场供求及均衡的实证分析 |
4.1 文献综述 |
4.1.1 文献回顾 |
4.1.2 简要评述 |
4.2 财政政策劳动供给效应的实证分析 |
4.2.1 财政政策劳动供给总量效应的实证检验 |
4.2.2 财政政策劳动供给结构效应的实证检验 |
4.3 财政政策劳动需求效应的实证分析 |
4.3.1 财政政策劳动需求总量效应的实证检验 |
4.3.2 财政政策劳动需求结构效应的实证检验 |
4.4 财政政策对劳动力市场均衡影响的实证分析 |
4.4.1 数理模型的构建 |
4.4.2 实证检验: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研究 |
4.5 本章结论 |
5. 财政政策就业效应:基于宏观经济均衡、增长及波动的实证分析 |
5.1 文献综述 |
5.1.1 文献回顾 |
5.1.2 简要述评 |
5.2 一般经济均衡下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 |
5.2.1 数理模型的构建 |
5.2.2 实证检验:基于中国宏观面板数据的研究 |
5.3 财政政策、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5.3.1 财政政策、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的联立实证检验 |
5.3.2 财政支出政策、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经验分析 |
5.4 财政政策、经济波动与就业波动的实证分析 |
5.4.1 数理模型的构建 |
5.4.2 实证检验: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动态联动效应研究 |
5.5 本章结论 |
6. 财政政策就业效应:基于产业、城乡及区域视角的实证分析 |
6.1 文献综述 |
6.1.1 文献回顾 |
6.1.2 简要述评 |
6.2 财政政策产业就业结构实证分析 |
6.2.1 数理模型的构建 |
6.2.2 实证检验:基于中国宏观面板数据的研究 |
6.3 财政政策城乡就业结构效应的实证分析 |
6.3.1 数理模型构建 |
6.3.2 实证检验:基于中国宏观面板数据的研究 |
6.4 财政政策区域就业结构效应的实证分析 |
6.4.1 数理模型的构建 |
6.4.2 实证检验:基于中国宏观面板数据的研究 |
6.5 本章结论 |
7. 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综合评价与优化路径 |
7.1 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综合评价 |
7.1.1 财政政策促进就业取得的成效 |
7.1.2 财政政策促进就业存在的缺陷 |
7.2 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优化路径 |
7.2.1 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优化原则 |
7.2.2 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优化措施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10)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公共性与管理依据研究 ——基于国家权力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2 论文涉及的几个重要概念 |
1.2.1 国家权力 |
1.2.2 社会保障基金预算 |
1.3 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性质与管理依据的研究综述 |
1.3.1 关于社会保障基金预算性质的研究综述 |
1.3.2 关于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管理依据的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综述法 |
1.4.2 实证与规范研究方法 |
1.4.3 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 |
1.4.4 比较研究方法 |
1.5 论文逻辑思路与内容安排 |
1.5.1 论文逻辑思路 |
1.5.2 论文内容安排 |
1.6 论文的主要创新与不足 |
1.6.1 主要创新 |
1.6.2 本研究的不足 |
2. 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管理依据 |
2.1 马克思的“社会扣除”理论 |
2.1.1 “社会扣除”理论的基本内容与合理内核 |
2.1.2 “社会扣除”理论的再认识 |
2.1.3 “社会扣除”与社会保障基金的设立 |
2.2 国家或政府“社会扣除”的依据与形式 |
2.2.1 财政预算依据的国家权力 |
2.2.2 “四元权力说”的内涵与阐释 |
2.2.3 四元权力及其贯穿的财政预算领域 |
2.3 四元权力与社会保障基金预算 |
2.3.1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管理依据 |
2.3.2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管理依据 |
2.3.3 住房公积金预算的管理依据 |
2.3.4 财政性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管理依据 |
3. 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公共性 |
3.1 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公共性的内涵 |
3.1.1 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管理依据的公共性 |
3.1.2 社会保障基金预算活动目标的公共性 |
3.1.3 社会保障基金预算收支的公共性 |
3.1.4 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公开透明体现出的公共性 |
3.2 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对象的属性 |
3.2.1 社会保险基金的属性分析 |
3.2.2 住房公积金的属性分析 |
3.2.3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属性 |
3.2.4 社会性公共资金的划分 |
3.3 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结构分析 |
3.3.1 社会保障基金预算是复式预算 |
3.3.2 社会保障基金预算体系的构成 |
3.4 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属政府预算 |
3.4.1 社会保障基金预算是政府预算的组成部分 |
3.4.2 社会保障基金预算与其他预算的关系 |
3.5 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属公共预算 |
3.5.1 社会保障基金预算与政府公共预算的辨析 |
3.5.2 经常性预算是狭义的公共预算 |
3.5.3 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属广义的公共预算 |
4. 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变迁与现状 |
4.1 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变迁分析 |
4.1.1 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政策回顾 |
4.1.2 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变迁考察 |
4.1.3 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变迁的特征 |
4.2 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管理现状 |
4.2.1 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分散式分项管理 |
4.2.2 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管理机构不同 |
4.3 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问题透视 |
4.3.1 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征管权力的配置错位 |
4.3.2 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财政责任界定不清 |
4.3.3 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征管权力的监控不彻底 |
4.3.4 社会保障基金预算法规不健全 |
5. 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改革取向 |
5.1 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分类管理 |
5.1.1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预算 |
5.1.2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
5.1.3 住房公积金预算 |
5.1.4 财政性社会保障基金预算 |
5.2 实行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全口径”管理 |
5.2.1 社会保障基金“全口径”预算的释义 |
5.2.2 社会保障基金“全口径“预算的实施 |
5.2.3 构建统分协调的社会保障基金复式预算体系 |
5.2.4 进一步推进社会保障基金“全口径”预算的对策 |
5.3 厘清并强化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财政责任 |
5.3.1 社会保障基金预算财政责任的体现 |
5.3.2 强化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财政责任 |
5.4 完善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相关法律的对策建议 |
5.4.1 修订、完善预算法 |
5.4.2 加快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立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四、各级政府预算将增设“就业补助”(论文参考文献)
- [1]可持续发展约束宏观税负视域下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基于国际比较的研究[D]. 金辉.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7)
- [2]青岛西海岸新区预算绩效管理研究[D]. 郑晓琳.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3]TC市地方财政预算支出管理优化研究[D]. 吴梦婷. 天津工业大学, 2019(07)
- [4]清远市D区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专项补助政策执行研究[D]. 汤奕允.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5]关于青岛市2014年市级财政决算草案的报告——2015年8月25日在青岛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J]. 周安. 青岛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2015(08)
- [6]积极就业政策的投入评估研究[J]. 张丽宾. 人事天地, 2015(07)
- [7]预算调整及其管理研究[D]. 李翠萍.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5(12)
- [8]我国预算绩效管理问题研究[D]. 李海南. 东北财经大学, 2014(06)
- [9]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研究 ——基于中国经验数据的实证分析[D]. 杨晓妹. 西南财经大学, 2014(12)
- [10]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公共性与管理依据研究 ——基于国家权力的视角[D]. 李相敏. 西南财经大学,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