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化学教学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化学教学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化学,教学设计,化学键,实验教学,化学性质,无机化学,化学反应。

化学教学设计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康永军,王荣华[1](2020)在《基于元问题引发学生深度学习的化学教学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深度学习是我国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是新世纪教学变革的必然选择。以元问题为载体的课堂教学设计引发学生的深度学习,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以化学学科为例,从元问题的特征、元问题与深度学习的关系、元问题的教学设计过程叁个方面呈现实现深度学习的途径与方法。对于基于元问题引发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过程,提出了"知识问题化"、"问题体系化"、"体系学生化"的"叁维一核"的设计过程。(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期刊2020年01期)

肖泽恩,谭振,林宁[2](2019)在《关于《药物化学》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构建的设计与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是目前教学改革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教学模式发展的趋势之一。本文通过对网络课程平台建设、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修订、多媒体教学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考核机制完善几个方面,对《药物化学》课程的混合教学模式进行了构建和思考,认为混合教学模式能够针对《药物化学》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9年24期)

王京,吴庆,袁泽利,胡庆红,张磊[3](2020)在《医学院校基础化学课程“缓冲溶液”微课教学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微课是信息化时代的一种新兴教育教学模式,短小精悍为其主要特点。而要在短时间内阐明一个教学重点或难点,就要求制作教师针对所授内容进行巧妙的教学设计。就医学院校基础化学课程中的"缓冲溶液"知识点进行相应的微课教学设计,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卫生职业教育》期刊2020年02期)

黄敏,周艳艳,徐建民,徐安莉,陈会敏[4](2019)在《基于微课和BOPPPS模型的中医药院校生物化学案例教学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生物化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可以用基础理论知识解决临床实践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将微课和BOPPPS相结合,并探讨该混合模式在中医药院校生物化学案例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效果。首先,依据教学大纲将案例知识点以微课的方式进行切割。其次,以转基因技术为例,基于BOPPPS教学模型,对该案例进行微课设计。最后,结合考试成绩和教学评价对教学效果进行应用评估。实践表明,微课和BOPPPS相结合可以使中医药院校生物化学的案例教学更加规范化,能有效提高案例教学质量。(本文来源于《卫生职业教育》期刊2019年24期)

庄慧琼[5](2019)在《凸显实验教学 培养化学学习能力——谈“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节教学为例,以研究一类物质的思路和方法为主线,开展以思维为核心的实验,提升探究能力,落实学生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本文来源于《中学理科园地》期刊2019年06期)

云磊[6](2019)在《运用“一境法”进行化学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化学反应,我们首先研究物质变化,再去研究能量变化。而最常见的能量变化表现为热量的放出或者吸收,还可能有其他能量转化形式,但我们通常更多的是考虑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对于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的单元教学,我们要从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思想的整体性和认识的阶段性来把握。其中关于《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一课的教学,可通过设计氢气与氧气的反应这一条主线来全程贯穿,称之为"一境法"。在本节内容之前,教材已经从化学反应的种类、本质、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四个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了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小学班主任》期刊2019年12期)

苗慧,刘杰,杨松,崔玉民,王鑫[7](2019)在《以设计为核心的学习模式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槐花米提取药物芦丁实验为例,探讨基于设计的学习模式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在以设计为核心的DBL教学模式中,学生接受任务后确定实验目标、检索文献、设计实验方案、收集准备材料、完成实验过程、撰写实验报告并进行交流展示。实践证明以设计为核心的学习模式应用于实验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来源于《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唐小丽[8](2019)在《药学专业无机化学设计性实验教学总结与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无机化学是药学专业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实验是无机化学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开设设计性实验有利于巩固学生的基础实验知识、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增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及实验设计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地从事实验的技能,对其综合能力的提升大有益处。(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9年23期)

王秀艳,张莹,张璐[9](2019)在《基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以“金属的焰色反应”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了"金属的焰色反应"一课。课前,学生利用教师上传到QQ群里的资料自主学习,利用NOBOOK虚拟实验软件熟练实验操作。课上,师生对传统的焰色反应实验进行改进,学生参与实验方案的设计并分组实验。课后,教师设计练习题,利用QQ群对学生进行线上测试。课程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来源于《教育与装备研究》期刊2019年12期)

王泽海,王爱霞[10](2019)在《浅谈分层方法在中学化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新课标中对于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确保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获得全面的发展。~([1])那么,为了将这种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融入到中学化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将分层方法应用到教学中,通过分层教学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需要。(本文来源于《科学咨询(教育科研)》期刊2019年12期)

化学教学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是目前教学改革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教学模式发展的趋势之一。本文通过对网络课程平台建设、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修订、多媒体教学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考核机制完善几个方面,对《药物化学》课程的混合教学模式进行了构建和思考,认为混合教学模式能够针对《药物化学》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化学教学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1].康永军,王荣华.基于元问题引发学生深度学习的化学教学设计[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0

[2].肖泽恩,谭振,林宁.关于《药物化学》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构建的设计与思考[J].广东化工.2019

[3].王京,吴庆,袁泽利,胡庆红,张磊.医学院校基础化学课程“缓冲溶液”微课教学设计[J].卫生职业教育.2020

[4].黄敏,周艳艳,徐建民,徐安莉,陈会敏.基于微课和BOPPPS模型的中医药院校生物化学案例教学设计[J].卫生职业教育.2019

[5].庄慧琼.凸显实验教学培养化学学习能力——谈“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J].中学理科园地.2019

[6].云磊.运用“一境法”进行化学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J].中小学班主任.2019

[7].苗慧,刘杰,杨松,崔玉民,王鑫.以设计为核心的学习模式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8].唐小丽.药学专业无机化学设计性实验教学总结与思考[J].广东化工.2019

[9].王秀艳,张莹,张璐.基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以“金属的焰色反应”为例[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9

[10].王泽海,王爱霞.浅谈分层方法在中学化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

标签:;  ;  ;  ;  ;  ;  ;  

化学教学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