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疗效观察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300193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于2015年12月-2017年11月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盆腔炎后遗症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标记法将上述选取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同时给予中医保留灌肠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80例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该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间上述指标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该指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明确,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助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这对改善患者预后,提升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观察

前言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是盆腔炎性疾病未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或治疗而导致的一系列后遗症,既往称慢性盆腔炎。主要病理改变为组织破坏,广泛粘连、增生及瘢痕形成,常见症状为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由于该病病程长,复发率高,并可影响月经周期及生育,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5年12月-2017年11月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盆腔炎后遗症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选取对象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诊断标准均由丰有吉等人编著的《妇产科学》中有关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诊断标准。采取数字标记法将上述选取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同时给予中医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70例患者,年龄20-52岁,平均年龄(35.2±4.7)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3±1.5)年;其中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卵巢囊肿、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其他病症人数依次为25例、9例、26例、6例和4例。观察组80例患者,年龄21-53岁,平均年龄(35.6±5.1)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2±1.6)年;其中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卵巢囊肿、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其他病症人数依次为28例、10例、29例、7例和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基础病症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70例患者采取常规西医治疗,主要为给予传统敏感抗生素治疗:静脉滴注250ml生理盐水+4.0g注射用头孢噻亏钠+100ml0.5%甲硝唑注射液上述三种药物混合液治疗,每天注射1次,14d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组80例患者采取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中医保留灌肠治疗,中药剂方为:红藤、红花、败酱草各30g,丹参、赤芍各20g,黄连、黄芪、黄柏各10g,莪术、三菱各10g,元胡12g。上述药剂配方可依据患者病理改变进行适量调整;水煮煎服,去渣留液,煎药后维持药液量在100-150ml,给予保留灌肠;每次灌肠1次,灌肠后留液时间维持在10-15min,叮嘱患者灌肠前排便,每14d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改变情况,记录腹部B超扫描结果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1.4治疗结果

疗效判定标准。治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B超检查显示单侧或双侧附件恢复正常,炎性增粗、包块或渗出物消失。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好转,B超检查显示单侧或双侧附件炎性增粗好转,包块或渗出物减少>1/3。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善,B超检查显示单侧或双侧附件无改善,炎性增粗、包块或渗出物无变化。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2、结果

2.1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对比:详细见下表1。

3、讨论

大多数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都有急性炎症史,多因感染较重,体质较弱,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而拖延变成慢性,由于盆腔炎初发病灶的单纯性和隐匿性,多数妇女一旦得病往往延误及时治疗,一就诊时已呈多器官、多组织感染,而且在治疗上亦有选用药物不当,治疗不彻底而留下未愈病灶隐患。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病程较长,盆腔脏器相互粘连,局部形成包块,全身用药效果不明显,并且不良反应多,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压力。而且妇科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导致的不孕妇女中,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占患者总数的41.2%。以往由于不规范使用抗生素治疗,致使细菌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许多专家都认同已进入抗生素耐药的新阶段。加之慢性炎症用药不易吸收,故而临床疗效不甚理想。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辨证属湿热瘀毒蕴结证。原因多为:气滞、痰浊、血瘀等病邪瘀积化热而成。正气虚弱,免疫力下降是此病久治不愈的内在因素。故我们提出清热利湿、软坚散结、扶正固本,化瘀止痛的治疗方针。

近年来有研究文献表明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PID后遗症疗效较为明确,如杨柳明等人在“中西药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观察”的报道中,其总治疗有效率高达90%以上[1],远远高于采取单纯西医抗生素治疗,这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有着明显的优势;而本文研究表明,在给予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其治疗效果明显好于采取单纯西医抗生素治疗,同时患者症状及临床体征改善情况也明显好于对照组,这一研究结果甄志鹏的研究报道基本保持一致[2],同时本文还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加安全、有效。

对于有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患者,选择中药红藤汤有活血化瘀、清热利湿、通络作用,改善了微循环,加快了炎症的吸收,结合西药头孢曲松钠、替硝唑联合用药,可提高血药浓度,增加局部抗炎效果,内外合治,有协同作用,可获得疗程短、疗效好、治愈率高的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炯辉,康志媛.温经汤结合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J].河南中医,2014,34(1):117-118.

[2]刘敏如,欧阳惠卿.实用中医妇产科学[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68.

标签:;  ;  ;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