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合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车用扶手的压合装置,包括工作台和安装在工作台上的固定座,固定座用于定位车用扶手;固定座的上方安装有用于将翻盖与车用扶手压合的压合机构;工作台的前端两侧均延伸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均安装有按钮开关,按钮开关与压合机构电连接,所述按钮开关包括外壳,外壳与支撑板可拆卸连接;工作台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减震脚,所述工作台的外缘设置有挡屑板。本实用新型实现翻盖与车用扶手的组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人工成本小,操作简易,提高工作效率;其中,按钮开关便于用户拆卸、组装以及维护;另外,可减少震动对本实用新型损伤,进一步的,在挡屑板的作用下,可以防止碎屑四处丢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车用扶手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和安装在工作台上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用于定位车用扶手;所述固定座的上方安装有用于将翻盖与车用扶手压合的压合机构;所述工作台的前端两侧均延伸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均安装有按钮开关,按钮开关与压合机构电连接,所述按钮开关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与支撑板可拆卸连接;所述工作台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减震脚,所述工作台的外缘设置有挡屑板。
设计方案
1.一种车用扶手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和安装在工作台上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用于定位车用扶手;所述固定座的上方安装有用于将翻盖与车用扶手压合的压合机构;所述工作台的前端两侧均延伸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均安装有按钮开关,按钮开关与压合机构电连接,所述按钮开关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与支撑板可拆卸连接;所述工作台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减震脚,所述工作台的外缘设置有挡屑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扶手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的底部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上平垫和下平垫,所述上平垫和所述下平垫之间设置有减震腔,减震腔内设置有多个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上平垫连接,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下平垫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扶手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工作台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扶手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设有用于定位车用扶手的定位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扶手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机构包括气缸和压头,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压头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扶手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脚上方设置有上方固定板,且上方固定板下方连接有第一防震层,所述第一防震层底部安装有第二防震层,所述第二防震层内部设置有防震孔洞,且第二防震层下方安装有下方固定板,所述下方固定板外部连接有第三防震层,且第三防震层内部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下方连接有下方底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车用扶手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震层内部为橡胶材质,且第一防震层为倒梯形结构,并且第一防震层的顶部两端大于底部两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车用扶手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震孔洞均匀分布在第二防震层的内部,且第二防震层为蜂窝型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车用扶手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件共设置有50个,且第二弹性件均匀分布在第三防震层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车用扶手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方固定板和上方固定板关于第二防震层和第一防震层的连接线成上下对称分布结构。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合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车用扶手的压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无论是小型汽车还是儿童车,其车体上均安装有车用扶手,在车用扶手上一般设置有收纳腔以及将收纳腔密封的翻盖,翻盖与收纳腔的转轴转动连接;由于翻盖与收纳腔的转轴需要转动配合,传统的组装方式都是通过人工,将收纳腔的转轴压入翻盖的转槽中,继而实现翻盖与收纳腔的转动配合,人工成本大,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车用扶手的压合装置,实现翻盖与车用扶手的组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人工成本小,操作简易,提高工作效率;其中,按钮开关便于用户拆卸、组装以及维护;另外,减震脚的作用可以对工作台起到缓冲作用,减少震动对本实用新型损伤,进一步的,在挡屑板的作用下,可以防止碎屑四处丢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用扶手的压合装置,包括工作台和安装在工作台上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用于定位车用扶手;所述固定座的上方安装有用于将翻盖与车用扶手压合的压合机构;所述工作台的前端两侧均延伸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均安装有按钮开关,按钮开关与压合机构电连接,所述按钮开关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与支撑板可拆卸连接;所述工作台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减震脚,所述工作台的外缘设置有挡屑板。
其中,所述固定座的底部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上平垫和下平垫,所述上平垫和所述下平垫之间设置有减震腔,减震腔内设置有多个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上平垫连接,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下平垫连接。
其中,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工作台一体成型。
其中,所述固定座设有用于定位车用扶手的定位腔。
其中,所述压合机构包括气缸和压头,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压头连接。
其中,所述减震脚上方设置有上方固定板,且上方固定板下方连接有第一防震层,所述第一防震层底部安装有第二防震层,所述第二防震层内部设置有防震孔洞,且第二防震层下方安装有下方固定板,所述下方固定板外部连接有第三防震层,且第三防震层内部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下方连接有下方底座。
其中,所述第一防震层内部为橡胶材质,且第一防震层为倒梯形结构,并且第一防震层的顶部两端大于底部两端。
其中,所述防震孔洞均匀分布在第二防震层的内部,且第二防震层为蜂窝型结构。
其中,所述第二弹性件共设置有50个,且第二弹性件均匀分布在第三防震层内部。
其中,所述下方固定板和上方固定板关于第二防震层和第一防震层的连接线成上下对称分布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现翻盖与车用扶手的组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人工成本小,操作简易,提高工作效率;其中,按钮开关便于用户拆卸、组装以及维护;另外,减震脚的作用可以对工作台起到缓冲作用,减少震动对本实用新型损伤,进一步的,在挡屑板的作用下,可以防止碎屑四处丢落。
附图说明
图1为车用扶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用扶手的压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减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减震脚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至图4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1—车用扶手 2—翻盖 3—转轴
4—转槽 5—工作台 6—固定座
7—支撑板 8—按钮开关 9—外壳
10—减震脚 11—挡屑板 12—减震机构
13—上平垫 14—下平垫 15—减震腔
16—第一弹性件 17—定位腔 18—气缸
19—压头 20—上方固定板 21—第一防震层
22—第二防震层 23—防震孔洞 24—下方固定板
25—第三防震层 26—第二弹性件 27—下方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一种车用扶手1的压合装置,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工作台5和安装在工作台5上的固定座6,所述固定座6用于定位车用扶手1;所述固定座6的上方安装有用于将翻盖2与车用扶手1压合的压合机构;所述工作台5的前端两侧均延伸设置有支撑板7,支撑板7上均安装有按钮开关8,按钮开关8与压合机构电连接,所述按钮开关8包括外壳9,所述外壳9与支撑板7可拆卸连接;所述工作台5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减震脚10,所述工作台5的外缘设置有挡屑板11。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操作人员将车用扶手1放置与固定座6上进行定位,然后将翻盖2的转槽4对准车用扶手1收纳腔的转轴3,通过按钮开关8启动压合机构,压合机构下压将转轴3压入翻盖2的转槽4中,实现翻盖2与车用扶手1的组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人工成本小,操作简易,提高工作效率;其中,一支撑板7的按钮开关8为启动压合机构动作的启动开关,另一支撑板7的按钮开关8为停止压合机构动作的制停开关,而且外壳9与支撑板7可拆卸连接,便于用户拆卸、组装以及维护;另外,减震脚10的作用可以对工作台5起到缓冲作用,减少震动对本实用新型损伤,进一步的,在挡屑板11的作用下,可以防止碎屑四处丢落。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车用扶手1的压合装置,所述固定座6的底部设置有减震机构12,所述减震机构12包括上平垫13和下平垫14,所述上平垫13和所述下平垫14之间设置有减震腔15,减震腔15内设置有多个第一弹性件16,第一弹性件16的一端与上平垫13连接,第一弹性件16的另一端与下平垫14连接;所述上平垫13和下平垫14均为塑胶垫。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车用扶手1的压合装置,所述支撑板7与所述工作台5一体成型。具体地,上述设置提高支撑板7与工作台5的整体结构稳定性。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车用扶手1的压合装置,所述固定座6设有用于定位车用扶手1的定位腔17。具体地,定位腔17对车用扶手1进行定位,提高在组装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车用扶手1的压合装置,所述压合机构包括气缸18和压头19,所述气缸18的输出端与压头19连接。具体地,气缸18驱动压头19下压,压头19下压翻盖2,使得转轴3压入翻盖2的转槽4中实现翻盖2与收纳腔的组装。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车用扶手1的压合装置,所述减震脚10上方设置有上方固定板20,且上方固定板20下方连接有第一防震层21,所述第一防震层21底部安装有第二防震层22,所述第二防震层22内部设置有防震孔洞23,且第二防震层22下方安装有下方固定板24,所述下方固定板24外部连接有第三防震层25,且第三防震层25内部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弹性件26,第二弹性件26下方连接有下方底座27。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车用扶手1的压合装置,所述第一防震层21内部为橡胶材质,且第一防震层21为倒梯形结构,并且第一防震层21的顶部两端大于底部两端。具体地,上述设置能够使本实用新型压合机构在压合翻盖2时,会因为橡胶材质对工作台5进行初步的防震。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车用扶手1的压合装置,所述防震孔洞23均匀分布在第二防震层22的内部,且第二防震层22为蜂窝型结构。具体地,上述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第二防震层22内部的均匀分布的防震孔洞23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具有一定防震效果。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车用扶手1的压合装置,所述第二弹性件26共设置有50个,且第二弹性件26均匀分布在第三防震层25内部。具体地,上述设置方便第三防震层25对工作台5进行防震,减少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的震感,提高工作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车用扶手1的压合装置,所述下方固定板24和上方固定板20关于第二防震层22和第一防震层21的连接线成上下对称分布结构。具体地,上方固定板20与工作台5连接,下方固定板24与第二弹性件26连接,对称分布的结构提高减震脚10对工作台5的减震效果;其中,第一弹性件16和第二弹性件26均可以为弹簧或者弹片等具有弹性恢复力的现有技术结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18280.7
申请日:2019-01-0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830807U
授权时间:20191224
主分类号:B23P19/027
专利分类号:B23P19/027
范畴分类:26H;
申请人:东莞市海富莱塑胶电子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东莞市海富莱塑胶电子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望牛墩镇聚龙江村
发明人:韩世良;李鹏
第一发明人:韩世良
当前权利人:东莞市海富莱塑胶电子有限公司
代理人:林晓宏
代理机构:11421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