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北方高校园区美化(论文文献综述)
韩宜辰[1](2021)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环境雕塑的文化表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大学校园景观的建设越来越模式化,导致了大学校园景观缺乏一定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大学校园环境雕塑普遍缺乏整体的空间布局、文化内涵严重缺失和缺少个性特色等方面。本文从大学校园环境雕塑的文化表达角度出发,以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环境雕塑的文化表达为研究对象,探讨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如何进行环境雕塑的文化表达问题。以期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出发,在符合校园景观规划的整体布局下,进行环境雕塑的文化表达研究,综合得出一套具有可行性的大学校园环境雕塑建设方法,达到改善大学校园景观历史感和文化内涵缺失的问题,使环境雕塑设计符合校园景观整体规划,校园景观建设与校园文化紧密相联系的目的。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总结国内外大学校园环境雕塑的研究现状,对大学校园景观、环境雕塑及文化表达的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完成理论部分研究。通过对国内部分综合型和特色型大学校园环境雕塑进行实地调研,从环境雕塑的空间布点、题材选择、个体品质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总结出这些大学校园环境雕塑在建设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综合其上提出环境雕塑进行文化表达的设计原则与方法,提出“主题性、系统性、生态性、教育性、特色性”五项原则,环境雕塑设计与地形、植物、水体、铺装、建筑的关联,提出环境雕塑从“空间布点、主题选择、个体品质”三方面进行文化表达的设计方法。最后将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校区文化景观规划设计中,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学科交叉理论研究,为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环境雕塑的文化表达提供了理论支撑,为科学建设校园文化景观和环境雕塑的文化表达设计提供了有效经验。
张爽[2](2021)在《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文中指出曾经,博物馆是精英阶级的专属,如今它已走入寻常百姓的文化生活,成为开展公共教育、传递文化内涵、满足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往的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愈发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迫切需要提质升级,寻求更全面更优化的设计方法。回顾国内外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国内外学者重点关注建筑设计,而景观环境设计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其设计内容和设计方法的研究还比较欠缺。本文以博物馆景观环境为切入点,在系统梳理以往类似研究的基础上,明确相关概念,结合景观叙事学、外部空间设计理论、环境心理学、环境行为学和园林美学等相关理论,从空间布局和文化表达两个维度搭建起博物馆景观环境的设计框架,明确设计内容。在空间布局方面,细分出环境基底、布局类型、空间构成要素、空间序列和游览路线等五大设计内容;在文化表达方面,明确了博物馆蕴含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产业文化、思想文化等文化内涵,提炼出主体建筑、景观建构筑物、水景、植物、铺装、服务设施等六大文化表达载体。随后,在上述设计框架基础上,提出博物馆景观环境的设计原则与设计策略,完善设计理论体系。本文选取成都市为研究区域,开展博物馆景观环境现状调查,按综合类、社会历史类、自然科技类、文化艺术类等四种类型进行系统研究,基于田野考察,选取了8个有代表性的博物馆具体分析,并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了解游客的空间偏好、景观环境满意度以及再访与推荐意愿。结合主观观察和客观反馈,总结出成都市的博物馆景观环境的经验启示和现存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建议,以期为成都市的博物馆建设提供参考,为今后的同类研究提供借鉴。
陈纵[3](2020)在《“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科研、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它集中体现校园文化、社会发展的前沿特征,对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科技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历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型,经历了建国后苏联模式的探索和文革时期的发展停滞,再到改革开放后的自由发展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新校区建设井喷,中国的大学校园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尤其是近20年,当代中国大学以有目共睹的速度高速发展,极大地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容纳能力。但是近年来,遍地开花的大学城模式,高度扩张的大学校园,也产生了诸多新的问题,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逐渐压缩的城市空间,抑制着校园空间的对外膨胀,对校园建设既有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建设高潮的逐渐冷静,大学校园的发展进入了以更新为主的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何镜堂院士的领导下,实践了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大学校园设计,随着实践的深入,何镜堂院士也逐渐形成并发展了名为“两观三性”的建筑与规划设计理论,创造性的把“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理论统一在“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框架之中。本论文针对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的新阶段,以“两观三性”理论为视角,立足当代,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体系,旨在为我国大学校园的更新、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由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组成,先介绍了论文的背景、对象、目的和意义,然后通过分析我国当代大学校园发展的现状,比较国内外优秀校园更新发展案例,发现我国大学校园发展的主要矛盾,理论结合实践,提出当代我国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的现实目标与原则。第二部分引入理论,由第三章构成。通过对“两观三性”理论及其实践的解读,分析并阐述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并基于“两观三性”建筑与规划理论构建校区规划激活、空间更新唤醒、建筑改造更新三个层次设计目标与策略框架体系。第三部分分析问题与理论运用,以“两观三性”规划与建筑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大学规划与建筑更新实践案例,从两个不同层面逐层分析探索适合当代中国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第4章分为三个部分,分析当代大学校园规划层级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其中第一部分以城市区域为背景分析当代大学校园与城市联动,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发展构建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通过既有校园空间规划的工作与城市整体协调,统筹规划、更新升级,促进校园与城市环境整体融合、动态提升;第二部分,面向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并为了校园的可持续生长,搭建不断优化演进的校园交通系统,以及满足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环境系统。第三部分以校园组团级别空间为切入点,通过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景观空间的更新,唤醒校园空间特色和的生态内核,搭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中向上承接校园服务城市的职能、向下指导建筑单体更新的策略桥梁,形成设计策略从规划层级到建筑层级的转换过渡。第5章以“两观三性”为视角,以“整体观”为基石,构建校园建筑层级的更新改造的基础——校园建筑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的整体统一。以“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构建校园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可持续改造程序。深入研究、综合运用大学校园内建筑单体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以“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切入点,通过传承建筑历史价值、功能空间转换、建筑性能提升,创造体现校园地域文脉、满足当代教学科研需求的校园建筑空间。从而实现校园建筑层面“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和谐统一。第四部分为第6章,策略实践,展望未来更新发展趋势。结合笔者所在工作室相关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实践,综合验证前部分提出的分级设计策略,进一步说明“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与探索。最后为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以“两观三性”建筑思想理论为视角,并以此为框架发展出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创新点,以及待完善之处。通过校园规划—建筑的逐级更新,整合不同层级的空间建构,建立适应当代大学教育和科研发展趋势的校园空间更新设计策略,为解决现有校园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未来校园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丁潇颖[4](2020)在《中国社区农园研究》文中提出中国高速的城镇化进程造成了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作为应对上述问题的策略之一,社区农园在我国诸多城市中大量涌现并快速发展。然而,这些农园的作用却差异显着——部分农园成为了促进居民互动、保障食品安全、改善社区环境的关键媒介;部分农园却因用地权属、规划布局、组织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问题,引发了社会矛盾与公众质疑。而既有研究缺少针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分析、理论性指导和综合性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农园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对中国社区农园进行全面探索,深入分析造成社区农园效益差异的成因,提出社区农园发展策略变得十分必要。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GIS空间分析、案例研究、问卷调查、SPSS数据分析等方法,从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与策略构建三方面对中国社区农园展开研究。(1)在理论研究方面,梳理了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思想,总结了社区农园实践的发展趋势,并从政策环境、设计模式、参与机制、效益、社会资本和社区农园等层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解析。(2)在现状分析方面,探究了中国社区农园的空间分布特征,深入分析了社区农园的现状设计模式和参与机制,并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探析了社区农园的效益与问题,认为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显着而问题多集中在政策法规、规划设计、社会参与、管理制度、运营方式等方面。基于对问题成因的分析,提出应强化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认知,构建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以此指导中国社区农园建设。(3)在策略构建方面,借助社会资本理论,阐明了社区农园能够建立信任、社会网络和规范,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社会作用,并进一步筛选得到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之后,基于不同要素对社会资本形成的影响程度,制定了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在设计策略层面上,剖析了典型社区农园案例,构建了分优先级的选址策略和农园尺度下的空间设计策略,并结合实践对设计策略进行验证;在参与机制层面上,提出了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健全管理监督制度和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等途径和方法,论述了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并对社区农园的支持性政策体系进行探讨。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两方面,形成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认知,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进行解析和定位,进一步建立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对于突破社区农园发展障碍,科学指导社区农园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农园正向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林林[5](2020)在《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色彩意象研究是城市风貌与城市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构成了城市特定的形态样式,又营造出特有的城市情感。以往的城市色彩规划侧重于物质形态色彩的规划,缺乏对公众情感的色彩认知,出现主观随意、不符合公共利益的城市色彩决策和管理方式。因此,城市色彩规划如何兼顾科学规划与公众认知,从城市色彩意象的层面建立完整的构成模式体系,产生具有特色的城市风貌,将是当今我国城市建设走向内涵发展和高质量建设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大连城市为依托,以城市色彩意象的历史演变为基础,研究城市色彩意象的外在物象和内在情感,关注视觉物象和情感境界的表征。研究以调研过程的大量实例结合色彩地理学和色彩心理学等相关理论、比对六个城市不同视角下的色彩意象认知,以及扎根理论的情感意象调查,从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出发寻求大连城市色彩的构成原则与策略,以及在城市特色形成上的城市规划意义。研究对大连城市色彩的历史分期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大连城市色彩基于地理环境、建筑材料、文化基质、城市属性等所形成的色彩的历史意象要素;对大连城市色彩的构成要素进行实证调研,归纳出由自然环境色彩、人文环境色彩和人工环境色彩所组成的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物象模式要素;从不同视角分析城市色彩意象的认知意象,并通过扎根理论对城市色彩意象的情感意象展开调查研究,生成城市色彩意象的整体意象,建立城市色彩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从要素、结构组织和意义方面共同建立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系统。研究发现在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建过程中,在历史模式要素的作用下,物象模式要素和境界模式要素共同构成城市的色彩意象,且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定性定量关系以及彼此影响、共同作用的内在机制。通过将意象理论引入城市色彩领域的跨学科研究,以构成模式的视野来剖析城市色彩意象问题,提出基于视觉思维理论的城市色彩意象,以此实现城市色彩理论的拓展与创新。研究分别从意象中“象”与“意”的角度阐述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物象和境界模式要素,首先分析自然环境色彩、人文环境色彩和人工环境色彩的现状样本信息,归纳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特征和演变规律,提炼出物象模式要素;其次从意象的结构层次即认知意象和情感意象共同生成整体意象展开研究,以人在不同视角下的城市色彩认知意象和主观色彩情感意象评价分析,生成大连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基于以上分析创新性的提出在城市色彩发展和文化演进背景下的大连城市色彩构成模式系统,为大连城市特色风貌的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规划策略。
李姝蕙[6](2020)在《济南小龟山山体公园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人口不断增多,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居民对城市绿地活动区域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济南作为省会城市,随着城市发展,部分山体被纳入城市建设范围,如何将山体融入于城市生态生活中,成为为居民提供健身锻炼、回归自然的立体化城市绿地,是当前的一次研究课题。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通过对城市山体公园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归纳,从概念、意义、设计理论、专项设计等方面对国内外城市山体公园的规划设计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对城市山体公园的研究脉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通过对重庆鹅岭公园、临沂皇山公园、以及济南的八个山体公园:转山公园、牧牛山公园、大山坡公园、卧牛山公园、郎茂山公园、卧虎山公园、匡山公园和药山公园,进行实地考察和具有针对性的案例分析,总结出山体公园在景观组织、规划布局、地形设计、植物设计、雨洪设计以及文化传承设计等方面的设计策略,总结城市山体公园规划设计的理论方法。山体公园不同于平地公园,在设计时更着重于场地本身的特点,公园在服务功能上也有所区别,是以健身游览、回归自然作为主要目标,注重自然生态景观的公园绿地。在空间景观组织方面,城市山体公园具有塑造城市天际线的作用,要把握好山体制高点、山体景观视线以及脊部轮廓线。通过观景亭台充分发挥地形优势。在植物设计时,要保护休整原有植被,根据不同坡向和土壤环境,补植耐粗放管理的乔灌草树种,丰富植物景观。在水源设计上,要根据现有条件修建蓄水池、植草沟、排水渠等雨洪设施,将水景观与雨水系统结合,充分利用地形优势,建造水塘、瀑布及跌水景观。在文化的传承与表达上,也可以通过文化景墙、雕塑、铺装、建筑等方面进行设计。在城市山体公园规划设计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济南自然条件和小龟山基址现状,对济南小龟山进行了山体公园规划设计。济南小龟山山体公园是以:“生态、健身、文化”为规划设计指导思想。打造的以近自然为原则、休闲健身为主题、山体景观为亮点的为居民服务的城市山体公园。在景观组织、竖向设计、植物设计等方面进行分区设计,形成“三轴、两带、六区、多点”的景观空间规划布局。规划设计有六大功能分区,山顶游览区、登山漫步区、密林氧吧区、滨水游乐区、花田观赏区、休闲健身区。区域建设有矿坑广场、龟山阁、健身广场、阳光草坪、廊院飞花、观岱台等三十多个景观节点。完成了竖向、道路、建筑、雨洪、植物及公共设施等专项设计,公园合理布置空间结构,建立脊线风景带;通过修复破损山体,建造断崖休闲景观;丰富植物多样性,形成乔灌草的稳定山林景观,通过因地制宜的竖向设计和济南地域文化的融入,突出济南小龟山山体公园的自然人文特色,满足居民,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结构。
赵朋云[7](2020)在《科技与人文融合下大学校园景观的创新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更新,人们逐步涉及到大学校园景观环境设计,作为景观设计领域内的一份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们开始意识到“文化育人、环境育人”的重要性,对大学校园景观环境的品质越来越关注,利用科技手段,融合本土文化,对校园景观环境进行设计,让其在地域环境中熠熠生辉。就大学校园环境景观对大学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意义而言,论文对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系统的研究。论文采用大量的例证分析,系统的阐述了大学校园景观环境的发展状况,景观构成要素以及相关理论,为科技与人文融合下的大学校园景观的创新设计提供了科学的设计理念和建议。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深入研究与课题相关的理论,对科技与人文深入透析,查阅大量的书籍对二者之间关系的演变进行中西方对比,对校园景观相关要素进行解析;第二,研究了国内外大学校园景观环境设计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发展和现状,提出现在大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明确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对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影响因素分别从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人文因素三个方面论述,以不同的视角对校园景观环境深入分析;第三,从校园景观环境不同的构成要素研究校园景观的组成、性质与特征,根据前面的理论分析,总结出科技与人文融合下的大学校园景观环境设计原则,明确提出了其基本策略,根据例证有针对性的选择笔者参与的校园景观设计案例,从实践的角度对前文的理论研究进行验证和总结。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是在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深入景观环境设计,可以归纳为一个相对系统,自身拥有特性的研究领域。随着科技逐步与日常生活接轨,现在传统的大学校园景观中将科技与人文融合是大学校园景观环境设计发展趋势,势必拥有广阔的研究空间,对大学的发展和教学环境的提高产生深远的影响。
黄佳钰[8](2020)在《基于海绵城市理念鞍山周大山片区空间景观规划研究》文中指出在当代这样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快速城镇化使得雨水资源的高速流失,使雨水资源利用问题成为当今日益严重的生态困境,使人与自然等问题日渐严峻,当鞍山成为城市双修的第三批试点后,鞍山周大山片区的海绵城市建设就显得尤为有意义。论文以鞍山周大山片区的现状地形地貌及水文条件为基础,研究鞍山周大山片区的雨水资源利用情况及低影响开发设施的布局进行规划研究,为海绵城市建设奠定了基础。论文通过对国内外海绵城市建设、海绵型校园建设等案例的研究方法及低影响开发设施应用的总结和梳理,确定了以低影响开发理论为主,生态城市理论、绿色基础设施理论和弹性规划理论为辅的理论依据,以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和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为主要技术手段,以水文条件分析和暴雨洪水管理模型为主要研究方法的研究框架。首先,通过对鞍山周大山片区的基础条件进行分析,得知鞍山周大山片区会因周大山公园、yoyo公园的山地高差环境原因,迫使本次规划范围内的雨水收集产生困难,但是其景观资源丰富,能够弥补北方城市生态方面的缺失,为鞍山周大山片区的海绵建设提供了良机。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从高程、坡度、水文分析等多个方面分析,得出自然汇水廊道,结合鞍山周大山片区功能空间的诉求,对得出自然汇水廊道进行修正,为确保鞍山周大山片区景观廊道的管控和景观格局的构建作好坚实的基础。其次,根据地块用地性质类型的不同,鞍山周大山片区(鞍山师范学院)海绵城市建设按地块用地性质分类主要分为:居住用地(宿舍区)、公共管理及商业用地(教学区)、绿地和道路用地。各类用地根据所在区域海绵城市建设指标指引下,结合各类用地的建设条件、内涝风险等因素确定地块年径流控制总量控制目标。再次,确定汇水区、铰点、管渠、不透水面积率等多个参数,进行管控单元的划分,从而建立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对鞍山周大山片区进行雨水径流模拟分析地表和地下管网的径流计算过程,从而对暴雨洪水管理模型进行多层次的分析,得出汇接点水量和排水管渠流量的成果。最后,结合测算出的调蓄绿地面积与识别的汇水敏感区域,构建出连续且丰富的海绵景观格局,以水系廊道、工业廊道、绿带廊道三种景观廊道的管控,突出鞍山周大山片区独特的海绵廊道特色,通过全过程措施应用、全覆盖设施布局、多层次生态建构指引鞍山周大山片区的景观设施布局。同时,再次以SWMM模型为校验工具,验证海绵城市方案的合理性,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和科学性。
朱鹏颖[9](2020)在《基于功能置换的地方性高校老校区更新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老校区作为传播知识和文化的载体,对它的保存有着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随着很多高校陆续搬迁至新校区,在对老校区的处置或利用上,部分院校面临着诸如多校区使用和管理等难题,很多地方性高校的老校区在整体搬迁后面临着闲置、废弃或者拆除的命运。一些校园风貌古朴、文化气息浓厚、建筑功能完好、校园设施完善的老校区进行功能置换和更新改造后,使其以新的功能继续发挥本身的价值,对老校区的保存、优化和整合城市空间资源、推进城市更新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立足于数量众多的地方性一般院校整体搬迁后闲置的老校区,采用了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和设计实践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现状的调研,归纳分析了目前高校老校区利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以功能置换作为高校老校区继续使用的优势及相关影响因素,探讨了高校老校区包括满足教学用途之外的多种可能。并对其功能置换后园区的更新设计策略进行了普适性的研究。最后对河北工程大学老校区做了更新设计。希望本研究能够对今后闲置高校老校区的功能转化和利用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在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后,明确了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并构建了论文的框架。第二章:老校区的相关理论及现状研究。首先对相关概念和涉及的基础理论进行了概述。然后通过调研分析归纳总结了目前高校老校区处置和利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功能置换作为高校老校区方式优势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第三章:置换模式的选择与分析。论述了老校区功能置换和再利用的几种模式的可行性及相关思路。第四章:更新策略。从前期调研评估、校园处置方式、园区总体规划、建筑、景观等多个方面对功能置换后的老校区的更新设计策略展开了论述,提出了一些普适性的更新策略和建议。第五章:案例设计实践研究。对整体搬迁后河北工程大学闲置老校区进行了基于功能置换的更新设计实践,与文中涉及的功能置换理论和更新策略进行了验证,也是对研究主题的深化,希望为相关的项目提供参考。
路璐[10](2020)在《高等学校绿色校园研究 ——以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和城市整体的绿色建设,国内高校的校园建设也开始着手于长远的绿色规划。很多校园在设计之初,因缺乏科学的规范指导和长远的总体规划,导致绿色校园开展工作较为被动,后期加建、改扩建也多以建筑使用功能为基本原则,绿色校园整体效果不理想。本文探讨了绿色校园发展的理论基础即《绿色校园评价标准》GB/T51356-2019,对新旧版本的校园评价标准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并针对高等学校的详细条文提出了自评估目标和方法;借助文献资料收集与现场照片资料调研,从青岛地区的环境特征、校园规划生态、校园能源资源、校园环境健康等角度对青岛地区几所已建的校园进行调研,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从环境健康、教育推广等角度了解了在校学生的需求,总结分析了青岛地区目前校园现状与现行《绿色校园评价标准》之间存在的问题及矛盾;选取已取得绿色标识证书的青岛幼师新校区为实例,从规划布局、便民交通、土地利用、建筑围护结构、校园环境、节地、节水、节能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图纸分析;选用2019新版《绿色校园评价标准》为理论依据,以青岛幼儿师范专科学校为研究对象,针对绿色校园设计的重点应该在“园”而非“单体建筑”这一特征及要点,对规划与生态、能源与资源、环境与健康、运行与管理、教育与推广等角度进行专项分析;利用当下较成熟和可实现的技术方法,对规划与生态、能源与资源、环境与健康等缺分项提出了优化措施,对预评估阶段暂未评分的运行管理和教育推广两项提出建议。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践验证相结合,推演《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的实际应用,为高校绿色校园建设提供参考。
二、浅谈北方高校园区美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北方高校园区美化(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环境雕塑的文化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大学校园景观理论概述 |
2.1.1 大学校园景观概述 |
2.1.2 大学校园景观的功能 |
2.1.3 大学校园景观的构成 |
2.2 环境雕塑相关概述 |
2.2.1 环境雕塑的概念 |
2.2.2 环境雕塑的分类 |
2.2.3 环境雕塑的功能 |
2.3 文化表达相关概述 |
2.3.1 文化 |
2.3.2 地域文化 |
2.3.3 校园文化 |
2.3.4 校园文化景观 |
2.4 相关学科理论概述 |
2.4.1 景观生态学 |
2.4.2 环境心理与行为 |
2.4.3 环境美学理论 |
2.5 环境雕塑与大学校园景观的关系 |
2.6 校园文化融入环境雕塑的必要性 |
2.7 本章小结 |
3.大学校园环境雕塑设计中文化表达的原则与方法 |
3.1 大学校园环境雕塑现状调研与分析 |
3.1.1 调研对象的选取 |
3.1.2 调研内容、方法及目的 |
3.1.3 环境雕塑的空间布点分析 |
3.1.4 环境雕塑的题材选择分析 |
3.1.5 环境雕塑的个体品质分析 |
3.1.6 调研总结 |
3.2 大学校园环境雕塑设计中文化表达的价值 |
3.2.1 传承大学历史文脉 |
3.2.2 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
3.2.3 展现大学文化底蕴 |
3.2.4 凸显校园文化特色 |
3.3 大学校园环境雕塑设计中文化表达的原则 |
3.3.1 主题性原则 |
3.3.2 系统性原则 |
3.3.3 生态性原则 |
3.3.4 教育性原则 |
3.3.5 特色性原则 |
3.4 大学校园环境雕塑与其他景观要素的关联 |
3.4.1 环境雕塑与地形 |
3.4.2 环境雕塑与植物 |
3.4.3 环境雕塑与水体 |
3.4.4 环境雕塑与铺装 |
3.4.5 环境雕塑与建筑 |
3.5 大学环境雕塑设计中文化表达的方法 |
3.5.1 在空间布点上体现校园文化 |
3.5.2 在题材选择上表达校园文化 |
3.5.3 在个体品质上表现校园文化 |
3.6 本章小结 |
4.设计实践--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校区文化景观规划设计 |
4.1 西北工业大学 |
4.1.1 学校概况 |
4.1.2 校园文化 |
4.2 项目基地分析 |
4.2.1 自然条件分析 |
4.2.2 人文因素分析 |
4.2.3 使用对象的行为特点分析 |
4.2.4 校园景观现状分析 |
4.3 设计理念 |
4.4 设计构思 |
4.5 总体规划设计 |
4.5.1 规划结构 |
4.5.2 空间布局 |
4.5.3 题材选择 |
4.5.4 元素提取 |
4.5.5 设计方案 |
4.6 本章小结 |
5.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图表索引 |
附录2:大学校园雕塑调研分析表 |
附录3:西工大长安校区文化景观规划设计植物配置表 |
附录4: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博物馆热潮悄然兴起 |
1.1.2 博物馆功能更加多元 |
1.1.3 博物馆需要景观解读 |
1.1.4 博物馆设计需求旺盛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 |
1.4.1 理论研究 |
1.4.2 实证研究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相关概念和理论 |
2.1 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相关概念 |
2.1.1 博物馆 |
2.1.2 博物馆景观环境 |
2.2 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相关理论 |
2.2.1 景观叙事学 |
2.2.2 外部空间设计理论 |
2.2.3 环境心理学 |
2.2.4 环境行为学 |
2.2.5 园林美学 |
2.3 本章小结 |
3 博物馆景观环境的空间布局 |
3.1 环境基底 |
3.1.1 遗迹原址 |
3.1.2 风景区 |
3.1.3 城市广场 |
3.1.4 城市近郊 |
3.1.5 商铺、办公建筑 |
3.2 布局类型 |
3.2.1 建筑中心式 |
3.2.2 建筑围合式 |
3.2.3 建筑轴线式 |
3.2.4 建筑散点式 |
3.3 空间构成要素 |
3.3.1 边界 |
3.3.2 入口 |
3.3.3 广场与庭院 |
3.3.4 通道 |
3.4 空间序列 |
3.4.1 叙事结构 |
3.4.2 叙事顺序 |
3.5 游览路线 |
3.5.1 单线游览 |
3.5.2 双线游览 |
3.5.3 多线游览 |
3.6 本章小结 |
4 博物馆景观环境的文化表达 |
4.1 文化内涵 |
4.1.1 地域文化 |
4.1.2 历史文化 |
4.1.3 产业文化 |
4.1.4 思想文化 |
4.2 博物馆景观环境中的文化表达载体 |
4.2.1 主体建筑 |
4.2.2 景观建构筑物 |
4.2.3 水景 |
4.2.4 植物 |
4.2.5 铺装 |
4.2.6 服务设施 |
4.3 本章小结 |
5 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策略 |
5.1 设计原则 |
5.1.1 协调统一 |
5.1.2 服务大众 |
5.1.3 深入阐释 |
5.1.4 突出特质 |
5.2 博物馆景观环境的空间布局策略 |
5.2.1 发挥资源优势 |
5.2.2 柔和内外边界 |
5.2.3 营造场所精神 |
5.2.4 强化叙事逻辑 |
5.2.5 畅通参观流线 |
5.3 博物馆景观环境的文化表达策略 |
5.3.1 符号提炼 |
5.3.2 情景再现 |
5.3.3 乡土材料应用 |
5.3.4 题词命名 |
5.3.5 植物造景 |
5.3.6 细节强化 |
5.4 本章小结 |
6 成都市博物馆景观环境现状调查与优化研究 |
6.1 研究区概况 |
6.1.1 成都市基本情况 |
6.1.2 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
6.2 成都市博物馆行业概况 |
6.2.1 成都市博物馆数量 |
6.2.2 成都市博物馆质量 |
6.2.3 成都市博物馆分布情况 |
6.3 成都市各类博物馆景观环境调查 |
6.3.1 综合类博物馆 |
6.3.2 社会历史类博物馆 |
6.3.3 自然科技类博物馆 |
6.3.4 文化艺术类博物馆 |
6.4 成都市博物馆游客问卷调查 |
6.4.1 受访者基本信息 |
6.4.2 景观重要性评价 |
6.4.3 受访者空间偏好 |
6.4.4 景观环境满意度 |
6.4.5 再访与推荐意愿 |
6.5 成都市博物馆景观环境的经验启示与现存问题 |
6.5.1 经验启示 |
6.5.2 现存问题 |
6.6 成都市博物馆景观环境优化建议 |
6.6.1 满足本地空间需求 |
6.6.2 增强文化表达力度 |
6.6.3 丰富互动参与形式 |
6.6.4 提升民办场馆质量 |
6.6.5 提高配套服务水平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与不足 |
7.2.1 研究创新 |
7.2.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成都市博物馆一览表 |
附录二 成都市各区县博物馆数量 |
附录三 成都市博物馆景观环境调查问卷 |
附录四 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结果 |
作者简历 |
(3)“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缘起 |
1.1.1 中国校园高速建设的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1.1.2 高等教育与城市的互动发展 |
1.1.3 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的需求 |
1.2 研究的对象 |
1.2.1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 |
1.2.2 更新、改造设计 |
1.2.3 “两观三性”设计思想 |
1.2.4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大学校园空间的相关研究 |
1.4.2 更新、改造设计的相关研究 |
1.4.3 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研究综述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1.5.1 创新点一,视角创新: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整体视角,对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进行“宏观—中观—微观”的系统化研究。 |
1.5.2 创新点二,思路创新:本文以“两观三性”这种系统性理论来解决大学校园更新这类系统型研究工作的思路,为大学校园的其他研究工作探索了一条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
1.5.3 创新点三,内容创新:构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整体设计理论,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发展与认知 |
2.1 国外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
2.1.1 中世纪欧洲大学校园 |
2.1.2 近代美国大学校园 |
2.1.3 当代欧美综合化研究型大学校园 |
2.2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
2.2.1 古代书院式校园空间 |
2.2.2 封建社会末期学堂校园空间 |
2.2.3 近代中西合璧型校园空间 |
2.2.4 解放后苏联模式和文革时期的校园建设 |
2.2.5 改革开放后至今的校园空间发展探索 |
2.3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和需求 |
2.3.1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
2.3.2 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 |
2.3.3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发展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理论建构 |
3.1 “两观三性”理论的概念与发展 |
3.1.1 “两观三性”理论的思想内涵 |
3.1.2 “两观三性”理论的历史传承 |
3.1.3 “两观三性”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框架 |
3.2 “两观三性”视角应用于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理论导入 |
3.2.1 整体观视角——整体性理论与城市学理论 |
3.2.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生态建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3 地域性视角——地域主义理论 |
3.2.4 文化性视角——文脉理论 |
3.2.5 时代性视角——创新理论 |
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建构 |
3.3.1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分类 |
3.3.2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现实目标 |
3.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内涵 |
3.3.4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研究体系的建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第一部分 :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4.1 “校园—城市”发展的基本矛盾和相关分析 |
4.1.1 “校园—城市”的整体关系 |
4.1.2 我国当代城市环境下大学校园与城市结合的结构矛盾 |
4.1.3 大学校园与城市空间整体更新的策略目标 |
4.2 “大学—产业—城市”整体发展的校园更新功能植入 |
4.2.1 大学在“大学—产业—城市”循环中扮演的角色 |
4.2.2 强化“校—城”联系的功能更新与植入 |
4.2.3 着眼于校园长期发展的用地预留储备 |
4.3 校园与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结构网络 |
4.3.1 校园与城市对接的空间结构层级 |
4.3.2 校园与城市空间肌理缝合 |
4.3.4 校园衔接城市的社区网络 |
4.4 满足城市多元需求的“校园—城市”过渡区空间布局更新、改造策略 |
4.4.1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类型 |
4.4.2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公共空间整合 |
4.4.3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整体更新机制 |
第二部分 :面向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策略 |
4.5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的现状和策略目标 |
4.5.1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现状 |
4.5.2 新时期校园空间更新改造需要处理好的校园关系 |
4.5.3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的策略目标 |
4.6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 |
4.6.1 合理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目标体系 |
4.6.2 动态更新的校园总体规划文件 |
4.6.3 项目计划评估和实施程序 |
4.7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交通系统优化策略 |
4.7.1 校园道路交通疏解能力的优化 |
4.7.2 公共交通系统管理 |
4.7.3 校园自行车系统的完善 |
4.7.4 停车场的规划与管理 |
4.8 绿色低碳校园的规划更新 |
4.8.1 节地与室外环境 |
4.8.2 节能与能源利用 |
4.8.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4.8.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
第三部分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空间品质提升设计策略 |
4.9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公共空间更新、改造 |
4.9.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文脉的传承塑造 |
4.9.2 “文化性”视角下功能布局的整合重组 |
4.9.3 “时代性”视角下空间格局的有机缝合 |
4.10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校园景观空间更新、改造 |
4.10.1 传统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形式 |
4.10.2 大学校园景观更新、改造的原则 |
4.10.3 校园景观的更新、改造的设计策略 |
4.11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5.1 “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策略建构 |
5.1.1 “整体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策略的基础——校园建筑的既有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 |
5.1.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的项目实施过程 |
5.1.3 本章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策略目标 |
5.2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保护 |
5.2.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的认知和保护原则 |
5.2.2 校园历史建筑地域文化价值再现 |
5.2.3 回应校园地域景观 |
5.2.4 契合校园场所记忆 |
5.3 “文化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功能转换 |
5.3.1 文化视角下的既有建筑功能转换 |
5.3.2 校园建筑更新改造中新旧建筑的联接模式 |
5.3.3 校园创新文化特征下的空间赋能 |
5.4 “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性能提升 |
5.4.1 体现当代技术特点的结构体系更新 |
5.4.2 满足现代大学需求的环境性能提升 |
5.4.3 体现当代环保理念的校园建筑生态节能改造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综合实践 |
6.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展望 |
6.1.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策略 |
6.1.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6.1.3 “两观三性”视角下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趋势的展望 |
6.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的综合实践 |
6.2.1 北京工业大学规划及图书馆更新、改造项目 |
6.2.2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2.3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2.4 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一、理论研究 |
二、策略建构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外文专着 |
中文专着 |
学位论文 |
期刊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4)中国社区农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源起:高速城镇化引发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 |
1.1.2 契机:社区农园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
1.1.3 困境:社区农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
1.1.4 小结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3.1 社区 |
1.3.2 社区农园 |
1.3.3 社区农园与份地农园 |
1.3.4 社区农园与社区农业 |
1.4 研究问题、内容和框架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社区农园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综述 |
2.1 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理论回顾 |
2.1.1 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上半叶:蕴含农业生产的城市规划构想 |
2.1.2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重建社区农业的思想 |
2.1.3 二十一世纪初期:与农业共生的城市规划理论 |
2.1.4 当代农业与社区关系的理论研究 |
2.2 社区农园相关实践探索脉络分析 |
2.2.1 社区农园的实践渊源 |
2.2.2 英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
2.2.3 美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
2.2.4 中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
2.3 关于社区农园政策环境的分析 |
2.3.1 国外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
2.3.2 国内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
2.4 关于社区农园设计模式的研究 |
2.4.1 社区农园的区位特征 |
2.4.2 社区农园的空间设计特征 |
2.4.3 社区农园的种植模式 |
2.5 关于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的研究 |
2.5.1 社区农园的参与动机 |
2.5.2 社区农园的组织模式 |
2.5.3 社区农园的管理模式 |
2.5.4 社区农园的运营模式 |
2.6 关于社区农园效益的研究 |
2.6.1 社区农园的经济效益 |
2.6.2 社区农园的社会效益 |
2.6.3 社区农园的生态效益 |
2.6.4 社区农园的健康效益 |
2.7 关于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研究 |
2.7.1 社会资本与促进社区农园成员间社会融合 |
2.7.2 社会资本与提高社区农园成员的资源调动能力 |
2.7.3 社会资本与增强社区农园成员的政治权利 |
2.8 社区农园研究现状分析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社区农园现状调查分析 |
3.1 基于GIS的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研究 |
3.1.1 GIS分析思路和方法概述 |
3.1.2 中国社区农园整体空间分布特征 |
3.1.3 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关系 |
3.2 基于调研的中国社区农园专项特征解析 |
3.2.1 调研目的、方法和内容概述 |
3.2.2 问卷结果统计与案例概况 |
3.2.3 社区农园设计模式分析 |
3.2.4 社区农园参与机制分析 |
3.2.5 社区农园效益分析 |
3.2.6 社区农园问题诊断 |
3.2.7 问题的解决思路:明确社区农园社会价值,构建社区农园的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指导农园建设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
4.1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关联性 |
4.1.1 社会资本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
4.1.2 社区农园语境下社会资本的定义和分类 |
4.1.3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理论对接 |
4.2 社会资本视角下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解析 |
4.2.1 社会资本在社区农园中的培育 |
4.2.2 社区农园社会资本的功能 |
4.2.3 理论框架——社区农园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机制分析 |
4.3 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分析 |
4.3.1 已有关于社区农园社会资本及其影响要素的研究 |
4.3.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4.3.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研究 |
5.1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案例分析 |
5.1.1 北京育园 |
5.1.2 上海创智农园 |
5.1.3 深圳馨月园 |
5.1.4 上海梅园 |
5.2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选址策略 |
5.2.1 优先利用街道或社区中心闲置地 |
5.2.2 开放社区公共服务单位附属场地 |
5.2.3 融入社区公园 |
5.2.4 活化社区消极空间 |
5.3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空间设计策略 |
5.3.1 建立开放性社区农园,实现人人共享目标 |
5.3.2 “因地制宜”地构建公共交往空间 |
5.3.3 营造规整有序的种植形式 |
5.3.4 配置适当比例的观赏性景观 |
5.3.5 增设必要的基础设施,采用复合式设计 |
5.3.6 构建服务于不同群体的种植园区 |
5.3.7 不同空间载体下社区农园设计手法分析 |
5.4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实践应用 |
5.4.1 点——天津万盈家园社区食物花园项目 |
5.4.2 线——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生产性步道设计方案 |
5.4.3 面——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有农化设计方案 |
5.4.4 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研究 |
6.1 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 |
6.1.1 分阶段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方式解析 |
6.1.2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中参与主体的权责分析 |
6.1.3 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途径 |
6.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 |
6.2.1 设立社区农园行政管理部门和社区农园协会,完善监管结构 |
6.2.2 设置有效公开的管理制度和规则 |
6.2.3 分类型社区农园管理建议 |
6.2.4 设置完善的监督机制 |
6.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拓展农园社会资本宽度 |
6.3.1 开展文化类活动 |
6.3.2 开展自然教育类活动 |
6.3.3 开展商业类活动 |
6.3.4 开展综合类活动 |
6.4 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
6.4.1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有效性分析 |
6.4.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的有效性分析 |
6.4.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的有效性分析——以商业类活动对社会网络形成的影响为例 |
6.5 政策建议:建立支持社区农园的政策体系,保障社会资本培育 |
6.5.1 国家层面 |
6.5.2 地方层面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拓展——绿色生产性社区视角下的社区农园 |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附录 E |
附录 F |
附录 G |
附录 H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城市色彩及相关理论研究 |
1.2.2 意象相关理论研究 |
1.2.3 建筑、城市和景观色彩意象理论研究 |
1.2.4 既有研究总结及本文研究观点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城市色彩 |
1.3.2 意象 |
1.3.3 城市色彩意象 |
1.3.4 模式 |
1.4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城市色彩意象构成模式的理论框架 |
2.1 城市色彩意象的基础理论 |
2.1.1 城市色彩意象的基础理论参照 |
2.1.2 城市色彩意象的基础理论应用 |
2.2 模式理论 |
2.3 城市色彩意象构成模式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历史沿革 |
3.1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萌芽期(1898年之前) |
3.1.1 汉建城邑 |
3.1.2 石筑山城 |
3.1.3 辽南方城 |
3.2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形成期(1898年至1945年) |
3.2.1 沙俄租借时期(1898年至1904年) |
3.2.2 日本占领时期(1905年至1945年) |
3.3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调整期(1945年至1990年) |
3.3.1 新中国建立前后(1945年至1952年) |
3.3.2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年至1957年) |
3.3.3 “大跃进”、“大调整”和“文革”时期(1958年至1977年) |
3.3.4 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至1990年) |
3.4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多元发展期(1990年至今) |
3.5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阶段特征与演变规律 |
3.6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意象的历史模式要素 |
3.7 本章小结 |
4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视觉物象 |
4.1 调查样本的选择 |
4.1.1 调查样本确立基础 |
4.1.2 大连城市基础概况 |
4.1.3 色彩调研内容 |
4.2 调查方法和技术手段 |
4.2.1 色彩调查方法 |
4.2.2 色彩调查技术手段 |
4.2.3 色彩信息参数管理 |
4.3 色彩要素调查结果与分析 |
4.3.1 自然环境色彩要素 |
4.3.2 人文环境色彩要素 |
4.3.3 人工环境色彩要素 |
4.4 大连城市色彩体系的总体色谱 |
4.5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物象模式要素 |
4.6 本章小结 |
5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情感境界 |
5.1 城市色彩的认知意象研究 |
5.1.1 调查内容与步骤 |
5.1.2 相关理论阐述 |
5.2 不同视角下的城市色彩意象 |
5.2.1 万能视角下的大连城市色彩 |
5.2.2 立面视角下的城市色彩 |
5.2.3 街景视角下的城市色彩 |
5.2.4 不同视角下城市色彩意象的意境体验 |
5.3 城市色彩的情感意象研究 |
5.3.1 调查目的 |
5.3.2 调查设计 |
5.3.3 数据采集 |
5.4 城市色彩意象的意境认知模型 |
5.4.1 过程分析 |
5.4.2 理论检验与模型构建 |
5.5 大连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 |
5.5.1 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评价主体 |
5.5.2 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 |
5.5.3 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发生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6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系统 |
6.1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影响要素 |
6.1.1 城市的自然环境要素 |
6.1.2 城市的时空发展过程 |
6.1.3 公众的城市行为活动 |
6.1.4 城市功能的演进变化 |
6.2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演变要素 |
6.2.1 物质空间的更新 |
6.2.2 文化内涵的传承 |
6.2.3 经济社会的发展 |
6.3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观念要素 |
6.3.1 视觉感知 |
6.3.2 美学符号 |
6.3.3 文化经历 |
6.3.4 共情体验 |
6.3.5 多维融合 |
6.4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结构组织 |
6.4.1 意象构成的纵轴: 传统城市向现代城市的延伸 |
6.4.2 意象构成的横轴: 外来文化向本体文化的延伸 |
6.4.3 意象构成的竖轴: 具象表达向逻辑表达的延伸 |
6.5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模式的意义 |
6.5.1 理论层面 |
6.5.2 实践层面 |
6.6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建筑色彩调查数据 |
附录B 色彩数据分析样本 |
附录C 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济南小龟山山体公园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城市山体公园的相关概念与内涵 |
1.4.1 山地 |
1.4.2 山体公园 |
1.4.3 城市山体公园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案例调研与分析 |
2.1 调研的内容与方法 |
2.1.1 调研方法 |
2.1.2 调研内容 |
2.2 调研的案例 |
2.2.1 重庆鹅岭公园 |
2.2.2 临沂皇山公园 |
2.2.3 转山公园 |
2.2.4 牧牛山公园 |
2.2.5 大山坡公园 |
2.2.6 卧牛山公园 |
2.2.7 郎茂山公园 |
2.2.8 卧虎山公园 |
2.2.9 匡山公园 |
2.2.10 药山公园 |
2.3 城市山体公园规划设计方法 |
2.3.1 山地景观空间组织 |
2.3.2 规划设计布局 |
2.3.3 道路景观设计 |
2.3.4 植物景观设计 |
2.3.5 水体景观设计 |
2.3.6 文化的传承与表达 |
2.3.7 小结 |
第3章 济南小龟山山体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
3.1 区位与区域概况 |
3.1.1 基址区位 |
3.1.2 区域概况 |
3.1.3 基址现状 |
3.2 规划设计目标 |
3.3 规划设计理念与原则 |
3.3.1 规划设计理念 |
3.3.2 规划设计原则 |
3.3.3 规划设计依据 |
3.4 总体布局与规划分区 |
3.4.1 总体布局 |
3.4.2 功能分区 |
3.5 专项设计 |
3.5.1 竖向设计 |
3.5.2 道路交通设计 |
3.5.3 雨洪系统设计 |
3.5.4 植物配置设计 |
3.5.5 公共服务设施设计 |
3.5.6 防灾避险安全性设计 |
3.5.7 文化传承设计 |
3.6 主要景点设计 |
3.6.1 松石迎宾 |
3.6.2 矿坑广场 |
3.6.3 围坐广场 |
3.6.4 寿康健身广场 |
3.6.5 柏林健身广场 |
3.6.6 同圆健身广场 |
3.6.7 沙坑游乐 |
3.6.8 科普广场 |
3.6.9 荷花喷泉 |
3.6.10 龟山雕塑 |
3.6.11 廊苑飞花 |
3.6.12 石林观枫 |
3.6.13 服务管理处 |
3.6.14 龟山阁 |
3.6.15 舜亭 |
3.6.16 顶峰揽胜 |
3.7 经济技术指标 |
第4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附件 |
(7)科技与人文融合下大学校园景观的创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目的 |
1.2.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4 课题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科技与人文以及大学校园景观的相关理论 |
2.1 科技与人文相关理论 |
2.1.1 科技的起源与定义 |
2.1.2 人文的渊源与概念 |
2.2 科技与人文关系的演变 |
2.2.1 西方科技与人文的历史进程 |
2.2.2 中国科技与人文的发展和现状 |
2.3 校园景观相关理论 |
2.3.1 人文景观的定义 |
2.3.2 自然景观的概念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内外大学校园景观发展综述 |
3.1 国内外大学校园景观的演变 |
3.1.1 国内大学校园景观的演变 |
3.1.2 国外大学校园景观的演变 |
3.2 国内外大学校园景观的现状 |
3.2.1 国内大学校园景观的发展与现状 |
3.2.2 国外大学校园景观的发展与现状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传统大学校园景观设中科技与人文融合途径分析 |
4.1 科技对自然因素的改造 |
4.1.1 科技对自然条件的适应 |
4.1.2 科技对校园基地的再造 |
4.1.3 科技让绿地植物更具有人文性 |
4.2 科技对文化艺术的再现 |
4.2.1 用科技体现社会文化 |
4.2.2 用科技营造艺术氛围 |
4.2.3 科技为师生提供人情便利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科技与人文融合下大学校园景观的创新设计理念与实践探究 |
5.1 科技与人文融合下大学校园景观的创新设计构成要素 |
5.1.1 道路系统是校园景观设计的关键 |
5.1.2 户外场地是校园景观设计的主体 |
5.1.3 植物造景是校园景观设计的核心 |
5.1.4 景观设施是校园景观设计的基础 |
5.2 科技与人文融合下大学校园景观的创新设计原则 |
5.2.1 科技创新是大学校园景观创新设计的推动力 |
5.2.2 生态环保是大学校园景观创新设计的基本要求 |
5.2.3 文化创新是大学校园景观创新设计的思想源泉 |
5.3 以人文为基础,打造科技校园——山东建筑大学 |
5.3.1 山东建筑大学基本概况 |
5.3.2 山东建筑大学校园规划布局 |
5.3.3 科技与人文融合下的校园景观节点 |
5.4 科技与人文融合下东北电力大学校园景观创新设计实践 |
5.4.1 东北电力大学地域环境分析 |
5.4.2 东北电力大学校园历史沿革 |
5.4.3 东北电力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 |
5.4.4 科技与人文融合下东北电力大学景观节点改造实践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科技与人文融合下大学校园景观创新设计的前景和未来展望 |
6.1 科技与人文融合下大学校园景观创新设计的前景 |
6.1.1 科技人文,突破常规 |
6.1.2 科技人文,同源互融 |
6.1.3 科技人文,互异互补 |
6.2 科技与人文融合下大学校园景观创新设计未来展望 |
6.2.1 关键技术的突破促进校园景观的发展 |
6.2.2 国家政策扶持校园景观与地域文化的融合 |
6.2.3 科技人文背景下的可持续性发展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8)基于海绵城市理念鞍山周大山片区空间景观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海绵技术再当代的应用背景 |
1.1.2 社会背景 |
1.1.3 北方地域背景 |
1.1.4 周大山片区环境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海绵城市研究现状 |
1.3.2 雨洪模型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
2 海绵城市相关理论 |
2.1 海绵城市相关理论的研究 |
2.1.1 低影响开发理论 |
2.1.2 生态城市理论研究 |
2.1.3 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研究 |
2.1.4 弹性规划的理论研究 |
2.2 海绵城市的理念的相关解析 |
2.2.1 海绵城市理念 |
2.2.2 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原则 |
2.2.3 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技术手段 |
2.2.4 城市雨洪安全体系建设 |
2.3 海绵城市的相关技术方法 |
2.3.1 GIS空间信息叠加方法 |
2.3.2 SWMM地表径流模拟技术 |
2.4 小结 |
3 区域汇水廊道识别优化 |
3.1 区域概况梳理 |
3.1.1 地理条件 |
3.1.2 自然资源 |
3.1.3 区域交通 |
3.1.4 用地条件 |
3.2 自然条件分析 |
3.2.1 高程及坡度分析 |
3.2.2 水文分析 |
3.2.3 地表植被分析 |
3.3 汇水廊道优化 |
3.3.1 自然汇水廊道分析 |
3.3.2 区域功能空间诉求 |
3.3.3 实际汇水廊道修正 |
3.4 小结 |
4 雨水径流模型构建模拟 |
4.1 用地建设指引 |
4.1.1 分类用地目标指引 |
4.1.2 规划设计要点 |
4.2 径流管控指标 |
4.2.1 年径流总量评估 |
4.2.2 用地类型控制目标 |
4.3 模型模拟分析 |
4.3.1 管控单元划分 |
4.3.2 模型构建步骤 |
4.3.3 参数选择确定 |
4.3.4 SWMM结果解析 |
4.4 小结 |
5 低影响空间景观规划引导 |
5.1 景观格局系统构建 |
5.1.1 测算调蓄绿地面积 |
5.1.2 识别汇水敏感区域 |
5.1.3 生成海绵景观格局 |
5.2 景观廊道分类管控 |
5.2.1 廊道类型 |
5.2.2 断面控制 |
5.2.3 特色凝练 |
5.3 景观设施布局指引 |
5.3.1 全过程措施应用 |
5.3.2 多层次生态建构 |
5.3.3 全覆盖设施布局 |
5.4 模型模拟验证 |
5.4.1 径流总量削减验证 |
5.4.2 敏感区域削减验证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基于功能置换的地方性高校老校区更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范围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性 |
1.6 论文框架 |
第2章 高校老校区再利用的相关理论及现状研究 |
2.1 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高校老校区 |
2.1.2 功能置换 |
2.2 基础理论 |
2.2.1 城市更新理论 |
2.2.2 城市触媒理论 |
2.2.3 建筑再循环理论 |
2.3 目前高校老校区存在的问题 |
2.3.1 高校老校区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
2.3.2 知名院校和普通院校对待老校区不同态度 |
2.3.3 整体搬迁后高校老校区处置现状 |
2.4 整体搬迁后高校老校区再利用情况 |
2.4.1 国外高校闲置校园的利用情况 |
2.4.2 高校老校区再利用实地调研 |
2.4.3 老校区再利用现状分析 |
2.4.4 高校老校区功能置换意向调研 |
2.5 高校老校区功能置换的价值 |
2.5.1 历史和文化价值 |
2.5.2 经济和社会价值 |
2.6 高校老校区功能置换的影响因素 |
2.6.1 老校区功能置换与相关政策 |
2.6.2 老校区功能置换与校园遗产 |
2.6.3 校园自身情况和社会需求的影响 |
2.6.4 老校区置换中的利益平衡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校老校区功能置换的目标和模式选择 |
3.1 高校老校区功能置换的目标 |
3.1.1 定位明确和融入城市 |
3.1.2 整体协调和空间整合 |
3.1.3 照顾个性和优化环境 |
3.1.4 经济合理和可持续发展 |
3.2 同种功能的置换 |
3.2.1 院校之间的校际置换 |
3.2.2 教育培训园区模式 |
3.3 不同功能的置换 |
3.3.1 适老化社区模式 |
3.3.2 办公及创业园区模式 |
3.3.3 休闲运动公园模式 |
3.3.4 综合性社区模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功能置换的高校老校区更新设计策略 |
4.1 前期调研 |
4.1.1 老校区及周边的调研评估 |
4.1.2 科学合理的制定置换方案 |
4.2 校园处置方式 |
4.2.1 整体更新改造 |
4.2.2 分区置换 |
4.3 整体规划设计 |
4.3.1 进一步满足开放性的要求 |
4.3.2 合理分区设计 |
4.3.3 道路设计和交通组织 |
4.4 建筑更新 |
4.4.1 建筑类型与功能置换 |
4.4.2 建筑的改造 |
4.4.3 建筑风格 |
4.5 景观环境的更新 |
4.5.1 景观构成 |
4.5.2 更新原则 |
4.5.3 更新策略 |
4.6 高校老校区更新运作提升策略 |
4.6.1 宣传保障 |
4.6.2 多方协作 |
4.6.3 政策支持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河北工程大学老校区更新设计实践 |
5.1 概述 |
5.2 水电学院校区 |
5.2.1 现状分析与功能置换 |
5.2.2 更新设计 |
5.3 医学院校区 |
5.3.1 现状分析与功能置换 |
5.3.2 更新设计 |
5.4 河北工程大学主校区 |
5.4.1 现状分析与功能置换 |
5.4.2 更新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10)高等学校绿色校园研究 ——以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绿色校园发展的现状 |
1.1.2 青岛地区绿色校园发展现状 |
1.1.3 绿色校园研究在校园发展中的意义 |
1.1.4 城市建设对高等校园建设的影响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绿色校园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绿色校园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论文研究的内容 |
1.4.2 论文研究的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高等学校绿色校园评价标准体系研究 |
2.1 《绿色校园评价标准》体系解读 |
2.1.1 编制背景 |
2.1.2 实施的必要性 |
2.1.3 评价对象范围 |
2.2 新旧版《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的简要对比 |
2.3 基于《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的高校案例自评价模式分析 |
2.3.1 自评价的选取对象 |
2.3.2 自评价过程 |
2.3.3 自评价的目的 |
2.4 从《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的角度浅析国内优秀绿色高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青岛地区高等校园调研分析 |
3.1 青岛地区环境特征 |
3.1.1 自然气候特征 |
3.1.2 自然地形特征 |
3.2 青岛地区高等校园调研及分析 |
3.2.1 城市老区中的高等校园——青岛幼儿师范学校 |
3.2.2 城市新区内的高等校园——青岛科技大学崂山校区 |
3.2.3 城市近郊的高等校园——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
3.3 关于绿色校园的问卷调查分析 |
3.4 从《绿色校园评价标准》角度总结青岛地区高等校园的绿色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的案例分析 |
4.1 案例: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4.1.1 校园概况 |
4.1.2 新校区绿色技术研究 |
4.1.3 新旧校区的园区设计对比 |
4.2 基于《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的分析 |
4.2.1 规划与生态的专项分析 |
4.2.2 能源与资源的专项分析 |
4.2.3 环境与健康的专项分析 |
4.2.4 运行与管理的专项分析 |
4.2.5 教育与推广的专项分析 |
4.2.6 特色与创新的专项分析 |
4.2.7 绿色校园评价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的绿色建筑案例优化设计 |
5.1 常用的绿色设计方法 |
5.2 本案绿色优化设计策略 |
5.2.1 规划与生态的优化措施 |
5.2.2 能源与资源的优化措施 |
5.2.3 环境与健康的优化措施 |
5.2.4 运行管理及教育推广的新方向 |
5.3 绿色校园优化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致谢 |
附录 调查问卷 |
四、浅谈北方高校园区美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环境雕塑的文化表达研究[D]. 韩宜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D]. 张爽. 浙江大学, 2021(01)
- [3]“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陈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4]中国社区农园研究[D]. 丁潇颖. 天津大学, 2020(01)
- [5]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研究[D]. 林林.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7)
- [6]济南小龟山山体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 李姝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2)
- [7]科技与人文融合下大学校园景观的创新设计研究[D]. 赵朋云. 东北电力大学, 2020(03)
- [8]基于海绵城市理念鞍山周大山片区空间景观规划研究[D]. 黄佳钰.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9]基于功能置换的地方性高校老校区更新设计研究[D]. 朱鹏颖.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8)
- [10]高等学校绿色校园研究 ——以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D]. 路璐.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