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生态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生态,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锡林郭勒盟,儒家,马克思,宗族。
生态观论文文献综述
马辰[1](2019)在《《荒潮》:科幻视角下的生态观照》一文中研究指出《荒潮》的故事源起于中国南部沿海小镇硅屿的电子垃圾污染问题。作者陈楸帆在一个近未来的时间场里,建构了一个“异托邦”来呈现生态恶化背后复杂的人性与资本的互动。小说2013年初版发表,便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一举夺得当年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金奖。20(本文来源于《文艺报》期刊2019-11-27)
滕飞[2](2019)在《论马克思生态观的美好生活意蕴及其当代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认为生态自然是人类美好生活的基础,而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导致了各种物质生活条件都在加剧恶化,阻滞了人们在生态世界中实现美好生活的诉求。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鲜明地体现了发展与幸福、经济与生态之间深刻的矛盾。生态文明程度作为社会衡量公民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尺度已成为人们美好生活的必然追求,研究马克思生态观的美好生活意蕴对于破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来源于《江苏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耿敏,苏日嘎拉图[3](2019)在《一家叁代牧民的生态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初秋时节,站在阿巴嘎旗查干淖尔镇巴彦淖尔嘎查牧民格日乐巴特尔家的草场上,放眼望去,一派郁郁葱葱之景,迎风轻嗅,草木幽香弥漫,这幅令人陶醉的景色凝聚着格日乐巴特尔一家叁代数十年来的心血和付出,他们靠双手绘就的绿色画卷成为锡林郭勒草原上一道亮丽的生态美景。$(本文来源于《锡林郭勒日报(汉)》期刊2019-10-31)
姚莉,李晓东[4](2019)在《生态观视角下湖南省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开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生态观的角度,对湖南省普通高校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发展现状和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并对湖南省"优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课程"可行性进行研究,建议引入包括花炮、民族健身操等多种适合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课程,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培养民族传统体育优秀人才,推动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本文来源于《文体用品与科技》期刊2019年22期)
张甜甜,林美卿[5](2019)在《道家生态智慧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契合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道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都含有丰富的生态思想,二者在生态整体观、生态伦理观、生态实践观、生态消费观等多个角度皆具有契合相通之处。深入挖掘道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所蕴涵的生态智慧,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学术理论依据,有助于从根本上提升当代中国的生态意识自觉和行动自觉。(本文来源于《延边党校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伍春容[6](2019)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的当代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蕴含着丰富的人与自然的思想,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在我国社会发展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五位一体"协调发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梁琳[7](2019)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国民幸福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类改造自然能力也不断增强,全球性的生态问题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生态失衡等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其影响着国民的幸福感。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本文在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的理论基础上,探讨生态环境和民众幸福观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关注民众幸福感的问题。(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9年29期)
周琳[8](2019)在《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引领美丽中国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来源于自然又依存于自然,人类的行为方式反过来又影响自然,而且这种影响还可能是整体性、负面性的。例如,由于资本的肆意泛滥所导致的生态危机,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破坏,使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对于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对自然的整体性的影响,还需要做(本文来源于《经济日报》期刊2019-10-15)
韩亦菲[9](2019)在《先秦儒家生态观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体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所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孔子本于"仁爱"思想的生态观、孟子出于民本思想和王政的生态观、荀子认识尊重自然规律的生态观等先秦儒家的生态观,是构成人类生命共同体思想、生态民生观、生态法治观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优秀传统文化源泉之一。(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禚琳琳,周丽群,蔡和平[10](2019)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阈下校园环保现状反思——以江苏师范大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重回大众视野,在其视阈下聚焦高校校园环保现状,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更高水平的要求。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多种多样,对校园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有机物污染、气味污染、绿地污染、露天非绿地区域污染等方面,生态教育基础性工作的缺失,知行不一的困境等都影响着大学生选择个人生活方式。解决校园环境问题,既要重视大学生作为行为主体的作用,又要重视学校作为规范主体的作用,双管齐下,从而推动高校内生态文明建设提质增效。(本文来源于《青年与社会》期刊2019年30期)
生态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马克思认为生态自然是人类美好生活的基础,而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导致了各种物质生活条件都在加剧恶化,阻滞了人们在生态世界中实现美好生活的诉求。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鲜明地体现了发展与幸福、经济与生态之间深刻的矛盾。生态文明程度作为社会衡量公民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尺度已成为人们美好生活的必然追求,研究马克思生态观的美好生活意蕴对于破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态观论文参考文献
[1].马辰.《荒潮》:科幻视角下的生态观照[N].文艺报.2019
[2].滕飞.论马克思生态观的美好生活意蕴及其当代价值[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9
[3].耿敏,苏日嘎拉图.一家叁代牧民的生态观[N].锡林郭勒日报(汉).2019
[4].姚莉,李晓东.生态观视角下湖南省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开发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
[5].张甜甜,林美卿.道家生态智慧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契合性[J].延边党校学报.2019
[6].伍春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的当代意义[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9
[7].梁琳.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国民幸福观研究[J].才智.2019
[8].周琳.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引领美丽中国建设[N].经济日报.2019
[9].韩亦菲.先秦儒家生态观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体现[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
[10].禚琳琳,周丽群,蔡和平.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阈下校园环保现状反思——以江苏师范大学为例[J].青年与社会.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