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
(湖北省十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北十堰442053)
【摘要】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和精神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通过对53例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和精神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在疾病认知、行为能力以及健康感觉等指标方面明显提高。结论:为抑郁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及精神护理,有利于改善焦虑情绪,提高其认知与行为能力,适合在今后的临床上普及应用。
【关键词】抑郁症;心理护理干预;精神护理
【中图分类号】R39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1-0197-01
论抑郁症是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碍,伴有焦虑、激越、无价值感、自杀观念、意志减退、精神运动性迟滞、躯体症状和生理功能障碍等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严重的抑郁症中有15%可能自杀死亡[1]。为了减轻抑郁症患者症状,对抑郁症住院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和精神护理后,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1月在我科住院的53例抑郁症患者,均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2]。其中,男21例、女32例,年龄17~79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20例、高中以下33例。病程2~18个月。
2.心理护理干预
2.1提供安全舒适的诊疗环境
自杀观念和行为是抑郁患者最严重而危险的表现,因此,把患者安置在设施完好、容易观察、色调柔和及温馨、可定时播放清新舒缓音乐的房间,有利于调动患者积极良好的情绪,消除郁闷和焦虑。
2.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供心理支持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的前提和保证。接触患者时,护士要态度和蔼、举止端庄,主动热情地介绍病区环境、病友、病区工作人员、床位、作息制度;与患者交谈时,做到理解患者的心境,用积极有鼓励性的言语与其交谈,对于语言反应很少的患者,以耐心、缓慢以及非语言的方式表达对其的关心和支持,给患者表达内心顾虑、恐惧、感受和期望的机会,同时表示理解和接受,使患者感到尊重和理解以取得患者的信任与合作,建立信赖协调的护患关系。
2.3加强健康宣教,提供信息支持
对于内向投射的抑郁症患者,护士除积极主动接触患者掌握患者的心理外,还每天组织患者参加娱乐活动如打球、下棋、唱歌、跳舞等,使患者自然地表达其正常的心理,解脱被压抑的状态,唤起心理上的愉快感和满足感,起到稳定情绪的作用;同时,笔者还组织患者进行集体心理护理或个别化心理护理从中发现和找出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引导他们做原来喜欢的事情。从而劝导患者面对现实,激发患者对生活的向往,重新估价自己的能力,学习新的适应方法,以便出院后对社会有所贡献,对家庭有所帮助;另外,还要做好社区和工作单位有关人员及家属的健康教育,使他们接纳患者,协助进行维持治疗,使患者在社会和家庭支持下,增强信心,达到预防复发,保持身心健康的目的,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悲观心理。
2.4加强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患者的主观能动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必须使其产生摆脱自己心理病态的愿望,积极参与自身的治疗,努力执行改变自身病态症状的活动。以诚恳、接纳、体谅的态度与患者共同分析其自我行为如何受到潜在焦虑和自我防卫机制相互作用的影响、其情绪如何受到非理性想法的干扰等问题,并以新的体验取代旧的行为模式,这时医务人员不断给予支持及鼓励,用社交技巧及角色扮演等方式,指导其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鼓励其运用有效的方法独立处理日常工作及生活,这样,其恶劣的心境就会改善,情绪就会稳定,信心就会增强。在这里,笔者注意到言要通俗易懂,讲解要耐心,话题要有共性,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分析病因、配合治疗,并介绍有关防止复发的措施,让患者联系自己的病情,找出自身发病的因素、病前性格弱点、从思想上认识并了解自己的治疗情况,帮助患者树立治愈的信心。
3.精神护理
3.1认知护理,在患者清醒期间,耐心为其讲解相关的疾病知识,包括疾病诱因、治疗方式及注意事项等,以提高患者对抑郁症的认知能力,积极配合临床治疗。
3.2加强沟通,本组抑郁症患者中,部分年龄偏高者,可能有机体抵抗疾病能力较差的情况,部分患者则可能有长时间缺乏亲属陪伴的情况,若护理期间医护人员言语、行为稍有差错,可能给其情绪造成严重影响,为此,护理时医护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流,并争取其家属配合,共同给予情感支持,以拉近护患感情,提高其护理配合度。
4.讨论
抑郁症是临床常见病。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行为习惯的改变,促使该疾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和年轻化的倾向。发病期间,患者往往有情绪低落、兴致丧失和思维缓慢等状况,且临床多以反复发作为表现,会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相当程度的影响,甚至导致患者产生自杀念头,危及生命。据卫生部最新一项数据统计,目前我国抑郁症人数有近3000万,每年总自杀人数有25万左右,其中因抑郁症自杀者占了将近八成。心理疏导及精神护理是新时期笔者所在医院逐步用于辅助治疗多种精神障碍疾病的一种护理服务模式,主张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安慰与支持、诱发发泄、认知护理及加强沟通等一系列措施对患者进行干预,以此来起到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能力、减轻心理负担和提高治疗配合度的重要作用,对于辅助治疗本病同样有理想效果。应用心理疏导及精神护理对53例抑郁症患者进行护理,发现护理后有大部分患者的情绪、思维速度及认知能力均有很大改善。
综上所述,为抑郁症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及精神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提高其疾病认知、日常生活能力,适合在今后的临床上普及应用。
【参考文献】
[1]魏中华,臧志坤,田红梅等.个体化运动疗法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运用[J].护理学杂志,2007,22(17):53.
[2]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M].第4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