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秀花
朗读,是最经常的、最重要的阅读训练。
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朗读在发展语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为了使学生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阅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要特别重视朗读训练的指导和训练。
1明确朗读训练的目标朗读不是乱读。朗读前教师应给学生明确要求或目标,在学生初读前,教师可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课文,并合理设计几个简单的思考问题,让学生有目的地去朗读,在读中感知课文内容。对于美读,不仅要让学生读准语音、节奏和语调,还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读出语言气势,并把握朗读的速度,从而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学生才能进入语境,体验文章的情感美和语言美。对于分角色朗读,则要求学生读出人物的个性,读后要留给学生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判断功能和调节功能。
我在教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山雨》一课时,先让学生听课文的朗读录音,要求学生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朗读的节奏,同时要求学生边听边动笔,在文中给生字注音,给难读的语句标出朗读的节奏。然后让学生自己练读、吐字清楚、声音响亮、读准字音、不读破句,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给学生留足时间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让朗读贯穿整个教学始终,并且每个朗读环节都要完成不同的任务和要求,学生在整个朗读过程中,思维始终在活动,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也大大的提高了。
2教师要搞好示范朗读要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教师的示范朗读非常重要。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感情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和发展的,儿童自然也不会例外。因此,在朗读教学中,我们应顺应这一规律,通过多种手段把学生引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也就是要引导学生“入境”。引导学生“入境”的方法有很多,如示范法、描述法、回忆法、音像法、看图法、创设情境法等。其中最常用、最实用的是示范法。所谓“示范法”,可以由教师范读,也可以用朗读磁带代替教师范读,还可以让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范读。
以真情实感激发学生的情感,使语言文字变为鲜明的形象或场景,使学生虽在教室之中,却有身临其境之感,与教师、与作者、与书中人物产生共鸣。这样,孩子们受到的教育会十分深刻。教师如果能经常给学生正确的、动之以情的范读,就会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熏陶,不断提高学生读书的兴趣。曾听过一节公开课《丑小鸭》,当教者声情并茂地读到丑小鸭一系列凄慘遭遇时,学生们都为之动容,有的紧皱眉头,有的屏住呼吸,有些感情丰富的,则为之落泪。直到老师把课文读完了,学生们这才长长地吸了一口气,对着老师微笑。学生的这种感受是对老师范读的最好肯定。当教师问及谁想向老师挑战时,学生们都表现出跃跃欲试的急切心情,读书的兴趣大大提高了。
3朗读训练要循序渐进教师指导学生的朗读,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一般训练到实用训练,循序渐进,忌:一气灌到底。朗读训练有它的适度,对学生来说基本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朗读、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停顿适当、语调自然。较高要求:表情达意、速度适中、完美和谐、领会主旨。学生的理解过程是一个不断接受、补充、整合的过程,需要反复观察、比较、练习,教师要让学生自由的练习,充分的交流讨论,反复的比较和揣摩,不断的提高认识加深理解。当学生一旦达到充分理解且又经过反复练习,形成了技能技巧。确信自己有能力达到熟练自如的朗读时,自然会跃跃欲试。此时,教师要给学生搭建平台,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朗读,如表演读,感情朗读、美读、品读、诵读等,就能取得成效。
4指导学生读到位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能生动地再现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发音准确、吐字清晰是朗读教学中的基本要求。是要把句子读完整,不读断句;要读出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间歇;要读得连贯流畅,速度适中。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朗读时经常出现顿读、中断朗读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处在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朗读时不是以词或短语为单位停顿,而是把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都割裂开来,一字一顿地读;而且,由于心理紧张,往往用手指指着课文中的字读,这也是造成学生顿读的一个原因。学生为了把课文读得连贯流畅,还没有把每个字辨识清楚就急于朗读出来。这样,就会出现读错字、丟字、加字等现象。当他们意识到读错了想要加以改正时,又造成了朗读的中断。
5选择与各自朗读基调相宜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读音乐往往能使人在一定的气氛中得到情感的熏陶和这里的神悟。小学语文类型不一,如果能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内容,选择与各自朗读基调相宜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读,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第六册中的《荷花》一文,是一篇写景的记叙文,文章内容蕴涵了作者对荷花的无限喜爱和赞美。特别是第四节,作者展开了丰富的联想,把自己想象成一朵“穿着雪白的衣裳”、“翩翩起舞”的荷花和蜻蜓说话,和小鱼交谈……这一节是全文朗读的重点和难点。课前我从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开头中剪辑了一段旋律优美,能将人带入梦幻境界的乐曲。在理解课文文意的基础上,先让学生听一遍音乐,引导学生边听边把自己当作文中的“我”,在音乐中想象自己成了一朵翩翩起舞的荷花,和小蜻蜓娓娓交谈……接着,启发学生说说朗读这一节的语气。学生纷纷说:“要读得慢一点”、“要读得轻一点”、“要用优美的语气读”……我点拨学生读最后一句时,要渐读渐慢,形成语音已绝而语意未断之感,读省略号。最后,我又再一次播放乐曲,让学生在舒缓的、轻柔的、抒情的音乐中进行整节课的朗读。这样的朗读,不但提高了阅读水平,诱发了美感,还陶冶了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实践证明,以上几种朗读训练方法,确实使学生的朗读水平在良好、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得到了较快的提高。一段时间后,大部分同学朗读课文都能读得有声有色、抑扬顿挫,对不同类型的课文或不同的角色,能读出不同的语气、语调。由于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语感得到了训练,语文整体素质有了较快提高。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兴国镇第五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