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增透论文_程海娟,于晓辉,彭浪,普群雁,蔡毅

导读:本文包含了红外增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增透膜,折射率,波段,薄膜,隧道,光学,偏压。

红外增透论文文献综述

程海娟,于晓辉,彭浪,普群雁,蔡毅[1](2019)在《Ge基底LaF_3-ZnS-Ge高耐用中波红外增透膜》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LaF_3材料的蒸发特性及其在2.5~12μm红外波段的光学常数,并将LaF_3晶体作为低折射率材料在Ge基底上制备了中波红外3.7~4.8μm波段高耐用性增透膜。SEM照片显示,基于LaF_3材料的高耐用性增透膜表面纳米晶粒分布均匀致密,表面光洁度高。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试了其光谱特性,在3.7~4.8μm波段,峰值透射率达到99.4%,双面镀膜平均透射率由47.7%提高到98.8%。牢固度、耐久性等环境试验结果显示,膜层在保持高的光学性能的同时还可以在较为严苛的恶劣环境中使用(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林兆文[2](2019)在《深紫外到近红外宽波段增透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准确监测获取环境组分信息十分重要。光谱探测技术是大气探测的有效手段,目前朝着多波段融合、多领域应用方向发展,对光谱探测器的探测精度与响应灵敏度要求越来越高。作为紫外-红外集成探测器的关键元件,高性能的光学薄膜是实现其功能的重要保障。本文对深紫外到近红外宽波段增透膜进行研制,根据材料的光学性质、物理机械特性及折射率匹配性,筛选出合理的薄膜材料与基底材料,选择Al_2O_3和AlF_3作为高低折射率材料,JGS1作为基底材料。基于增透膜设计理论,利用膜系设计软件,分析初始膜系迭代次数与平均透射率的关系,选择合理的迭代次数;在容差型评价基础上,综合考虑膜层厚度与光谱性能的要求,建立新型评价函数;采用变尺度法与隧道方法相结合的优化方法,通过改变灵敏层的厚度,解决膜系结构出现薄层的问题,降低制备难度。在薄膜制备过程中,优化电子束蒸发工艺,研究离子源工作气体对材料光谱性能及折射率的影响,选择石英晶振法监控薄膜厚度,对不同工艺条件下膜层厚度进行修正,研究高温退火工艺方法,改善了薄膜聚集密度与化学计量比,提高了薄膜稳定性。逆向反演分析实测光谱曲线结果,分析光谱曲线偏差原因,对高灵敏度膜层厚度单独修正,降低残余蒸镀对光谱影响。分析深紫外波段产生吸收的原因,对比不同迭代次数的实际制备结果,确定最终工艺参数。经光谱测试,在200~900nm波段,双面镀膜平均透射率为95.8%,实现了宽波段增透效果。经过环境测试,薄膜性能稳定满足使用要求。(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期刊2019-05-01)

左德堂,马超,赵乐然,刘俊成[3](2019)在《近红外增透薄膜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红外增透薄膜主要应用于现代光学器件、太阳能光伏电池及激光系统等领域,尤其是在空间太阳能电池玻璃盖片增透方面,研究近红外增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介绍了近红外增透薄膜的研究意义、增透原理及增透材料的选择。最后介对单层、双层和多层增透薄膜的研究做了总结和展望。(本文来源于《冶金与材料》期刊2019年01期)

伏开虎,金扬利,祖成奎,何坤,徐博[4](2018)在《As_(40)Se_(60)硫系玻璃表面低温沉积红外碳化锗增透防护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以石墨和锗同心圆混合靶为靶材,在As_(40)Se_(60)玻璃表面沉积无氢红外碳化锗(Ge_xC_(1-x))薄膜,沉积反应温度控制在150℃以下。利用Raman、XPS、XRD、SEM、TEM、紫外-可见光光度计、红外椭偏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台阶仪、纳米硬度仪、多种环境测试设备研究了溅射功率和氩气流量的变化对Ge_xC_(1-x)薄膜沉积温度、结构、成分、光学常数、红外增透性能、应力、硬度、物理防护性能和环境适应性能的影响规律。(本文来源于《第十届中国功能玻璃学术研讨会暨新型光电子材料国际论坛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11-08)

张静,林兆文,付秀华,刘冬梅,张功[5](2018)在《超短紫外到近红外宽波段增透膜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光谱探测器响应灵敏度,减少宽光谱光束入射时产生的光能损失,研制了超短紫外到近红外宽波段增透膜.依据增透膜设计理论,采用隧道方法与自动优化相结合的膜系设计方法,综合考虑膜厚影响因素,建立了评价函数.通过优化沉积工艺,提高了增透膜透射率.光谱测试结果表明,200~900nm宽波段范围的增透膜的平均透射率为95.7%,满足光谱探测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光子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樊华,张文杰,马小凤,廖清君,胡晓宁[6](2018)在《可见近红外波段碲镉汞材料光学常数测定与宽谱增透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将碲镉汞(Hg_(1-x)Cd_xTe)红外焦平面器件衬底去除后,其响应波段可拓展到可见光波段,在高光谱成像应用中可显着减小系统的尺寸和重量,对光电探测系统的小型化和微型化具有重要实用价值.而明确碲镉汞材料在可见近红外波段的光学常数,对碲镉汞器件在这一响应波段的性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分别测量了不同组分碲镉汞材料的椭圆偏振光谱,拟合得到了其在400~1 600 nm波段范围内的光学常数值,并利用反射光谱对获得的光学常数进行了验证.采用这些碲镉汞外延材料光学常数测量值,并选用Zn S和YF3分别作为高低折射率的增透膜材料,针对不同响应波段的背入射可见近红外碲镉汞焦平面器件,设计了不同的宽谱增透膜系,响应波段范围内的平均透过率高于90%.(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毫米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董超,路海,沈克胜,熊宗刚,刘孝宇[7](2018)在《红外增透膜研究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就国内红外增透膜的研究与进展,从多个角度综述了红外增透膜的发展、改进与拓展。根据已有研究从材料、仪器与方法等多个方面分析预测了红外增透膜的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红外技术》期刊2018年03期)

徐玉[8](2017)在《硒化锌纳米空心球渐变折射率可见—近红外增透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硒化锌材料在红外区域有较宽的透过波段,较低的吸收系数,但其自身折射率较高,对光的透过率只有70%,需要镀减反射膜来提高其透过率。与单一折射率增透膜相比,理论上渐变折射率增透膜有宽角度、宽波段的优势,但是关于硒化锌基片的渐变折射率增透膜的研究还未见报道。因此,针对硒化锌基片的可见-近红外渐变折射率增透膜的研究,对于改善硒化锌基片光学性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论文利用纳米尺度柯肯达尔效应,采用激光液相烧蚀法和热注入法,可控制备了大量结晶良好的硒化锌纳米空心球;然后采用旋涂法和模板法,在硒化锌基片上制备了双面双层渐变折射率增透膜。研究发现,通过对硒化锌膜层孔隙率的调控,可实现对膜层折射率的有效控制;制备出的双层渐变折射率膜层的折射率与理论模型基本相符,构建的高折射率膜层折射率可达到1.75,低折射率膜层折射率可达到1.35。将这两种高低折射率膜层迭加到一起,形成的双层渐变折射率增透膜,在可见-近红外宽波段范围具有良好的减反射性能,最高透过率达到91.5%,且膜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宽角度(0-30°)的入射角范围内,透过率基本保持不变。此外,与单一折射率增透膜相比,双层渐变折射率增透膜有更宽的透过波段。(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7-12-01)

王浩,曾宪光,孙德恩,裴晨蕊,黄佳木[9](2017)在《3~5μm红外窗口增透涂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直流非平衡磁控溅射技术,在100℃条件下,在单晶硅上制备了具有红外增透效果的类金刚石薄膜,研究了偏压对薄膜结构、机械性能和红外光学性能的影响,解释了薄膜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Dektak150型台阶仪、Raman光谱仪、纳米压痕仪、椭偏仪和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仪表征薄膜形貌、结构、硬度、折射率和红外光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偏压为-100 V时,薄膜中sp3相含量最高,得到最大的纳米硬度14.8 GPa和最大折射率2.36,此时透光率为67.3%;在偏压为-200 V时,薄膜硬度为11.2 GPa,薄膜的折射率为2.06,最接近零反射膜所需折射率,此时透过率最大。(本文来源于《红外技术》期刊2017年08期)

郑华,樊华,王子仪,魏彦锋,张荣君[10](2017)在《碲镉汞红外探测器增透结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工作在涵盖甚长波段的碲镉汞红外探测器,设计较薄的光学膜层或光学结构实现反射率低于10%的减反效果,分为减反膜系和类光子晶体两种设计。基于光学薄膜理论设计并分别用两种算法优化得到了3层和4层ZnS/YbF_3增透膜。经过模拟计算,设计的减反膜在8~16μm的宽光谱波段范围内能大幅度减少红外探测器表面的反射,平均反射率低于5%,并且在0°~60°入射角范围内都具有明显的减反效果。另外,通过类光子晶体的周期性纳米柱结构设计,得到了在14~16μm波段平均反射率低于5%的设计方案。两种方案提供了不同思路的甚长波减反设计,减反膜系相对简单廉价,易于大规模生产;类光子晶体设计,生产技术要求较高,但性质更加稳定可靠。(本文来源于《实验室研究与探索》期刊2017年01期)

红外增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准确监测获取环境组分信息十分重要。光谱探测技术是大气探测的有效手段,目前朝着多波段融合、多领域应用方向发展,对光谱探测器的探测精度与响应灵敏度要求越来越高。作为紫外-红外集成探测器的关键元件,高性能的光学薄膜是实现其功能的重要保障。本文对深紫外到近红外宽波段增透膜进行研制,根据材料的光学性质、物理机械特性及折射率匹配性,筛选出合理的薄膜材料与基底材料,选择Al_2O_3和AlF_3作为高低折射率材料,JGS1作为基底材料。基于增透膜设计理论,利用膜系设计软件,分析初始膜系迭代次数与平均透射率的关系,选择合理的迭代次数;在容差型评价基础上,综合考虑膜层厚度与光谱性能的要求,建立新型评价函数;采用变尺度法与隧道方法相结合的优化方法,通过改变灵敏层的厚度,解决膜系结构出现薄层的问题,降低制备难度。在薄膜制备过程中,优化电子束蒸发工艺,研究离子源工作气体对材料光谱性能及折射率的影响,选择石英晶振法监控薄膜厚度,对不同工艺条件下膜层厚度进行修正,研究高温退火工艺方法,改善了薄膜聚集密度与化学计量比,提高了薄膜稳定性。逆向反演分析实测光谱曲线结果,分析光谱曲线偏差原因,对高灵敏度膜层厚度单独修正,降低残余蒸镀对光谱影响。分析深紫外波段产生吸收的原因,对比不同迭代次数的实际制备结果,确定最终工艺参数。经光谱测试,在200~900nm波段,双面镀膜平均透射率为95.8%,实现了宽波段增透效果。经过环境测试,薄膜性能稳定满足使用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红外增透论文参考文献

[1].程海娟,于晓辉,彭浪,普群雁,蔡毅.Ge基底LaF_3-ZnS-Ge高耐用中波红外增透膜[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9

[2].林兆文.深紫外到近红外宽波段增透膜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9

[3].左德堂,马超,赵乐然,刘俊成.近红外增透薄膜的研究进展[J].冶金与材料.2019

[4].伏开虎,金扬利,祖成奎,何坤,徐博.As_(40)Se_(60)硫系玻璃表面低温沉积红外碳化锗增透防护膜的研究[C].第十届中国功能玻璃学术研讨会暨新型光电子材料国际论坛会议摘要集.2018

[5].张静,林兆文,付秀华,刘冬梅,张功.超短紫外到近红外宽波段增透膜的研制[J].光子学报.2018

[6].樊华,张文杰,马小凤,廖清君,胡晓宁.可见近红外波段碲镉汞材料光学常数测定与宽谱增透设计[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8

[7].董超,路海,沈克胜,熊宗刚,刘孝宇.红外增透膜研究与展望[J].红外技术.2018

[8].徐玉.硒化锌纳米空心球渐变折射率可见—近红外增透膜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7

[9].王浩,曾宪光,孙德恩,裴晨蕊,黄佳木.3~5μm红外窗口增透涂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红外技术.2017

[10].郑华,樊华,王子仪,魏彦锋,张荣君.碲镉汞红外探测器增透结构设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

论文知识图

(a)位于硅片上的双面红外增透所设计的红外增透膜在入射角θ...裸硅晶片和单面镀制红外增透膜...优化前后双面镀制红外增透膜后...一1230Onm远红外增透膜的光...沉积在硅晶片上的五层红外增透...

标签:;  ;  ;  ;  ;  ;  ;  

红外增透论文_程海娟,于晓辉,彭浪,普群雁,蔡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